中国文学史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文学杜甫ppt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文学杜甫ppt课件
• 杜甫创造了一种顿挫、沉郁的美学。 • 杜甫的诗歌是一种危机的诗学。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 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 李白》)
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但觉 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醉 时歌》)
诗史的精神
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於诗,推 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 史”。
——孟棨《本事诗》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1、诗史是抗议精神,是批判精神、 是良史精神。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文天祥《正 气歌》)
咏怀古迹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咏怀古迹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中国古代文学史(全套课件351P)

中国古代文学史(全套课件351P)

《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书指上书,奏章。是古代 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古代 最优秀的一篇公文,也是一篇议论文。 李斯劝告秦王不要驱逐客卿。
汉乐府
汉乐府原指汉代采诗 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 汉代的乐府诗。《汉书· 艺 文志》载:“自孝武立乐 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 赵之讴,秦、楚之风,皆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 可观风俗,知薄厚云。” 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 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 后人称为乐府诗。
《易经·归妹》: 女承筐,无实;士刲(kui)羊,无血。 《易经·中孚·六三中》: 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44
原始歌谣——原始时期的民歌、民谣,是 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 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 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 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 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 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 战争歌谣等。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 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 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41
4、我国古代神话主要包括哪几类内 容?这些神话故事主要保存在哪 几部古籍中?
5、我国古代神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这些神话的基本特色是什么?
42
一、先秦文学的含义
广义——指秦始皇统一中国 以前的所有文学。 狭义——主要指秦始皇统一 天下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 文学。
43
二、先秦文学的主要样式
第一阶段:殷商以前(前11世纪以前) 原始歌谣、神话故事、早期散文 1、原始歌谣、
明清文学
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的壮大、印刷 术的普及、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学创作的商 品化成为一种新趋势。 在表现正统思想的士大夫文学之外,反映 市民生活和思想趣味的文学占据了重要地 位。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全套课件253P)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全套课件253P)

《小说月报》——二十年代文坛第一刊
立场与宗旨
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 创造新文学。 ——《文学研究会简章》 将文艺当做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 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人相信 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与人生很切 要的一种工作。 ——《文学研究会宣言》

势 种 《 《 《 《 ( 社 留 当 田 吾 郁 员 东 月 一 物 《 。 创 创 共 异 洪 创 学 时 汉 、 达 有 京 成 九 , 创 先 造 造 廿 军 在 等 夫 郭 立 二 水 造 造 生 张 , 显 后 月 周 六 突 日 日 沫 于 一 》 , 资 、 最 示 》 , 办 刊 报 期 起 本 若 日 年 平 初 出 等 》 创 都 成 季 》 》 ) 之 有 的 本 七 成 一 刊 、 造 是 、 仿 , 刊 、 、 、
新月社



1923年由胡适、陈源、徐志摩、 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北京发 起,成员多为英美留学生。新 月社成员较复杂,本来不是一 个专门的文艺团体,带有文化社交俱乐部的性质, 1925年,徐志摩接偏《晨报副刊》,1926年4月在 《晨报》副刊上开辟《诗镌》栏目,宣称“要把创 格的新诗当作一件认真事情做”。在徐志摩的周围 形成了一个诗人群,成为新月诗派,包括闻一多、 朱湘等诗人。

创 造 社
立场与主张
只是本着我们内心的要求,从事文艺的活 动罢了。——郭沫若

创造社转向

创造社的文学活动,以 1925年“五卅”为界,分 前后两期,“五卅”后, 冯乃超、彭康、朱镜我、 李一氓、阳翰笙等进步作 家加入创造社,随着革命 形势的发展变化,郭沫若 等又提出了“革命文学” 的口号。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
特点
中国现代文学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心声。
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多样性,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做出了贡献。
02
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鲁迅及其作品
总结词
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
详细描述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如《狂人日记》、《呐喊》等,以尖锐的笔触和深刻的 社会洞察力,揭示了社会的种种弊病和国民性的弱点。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对 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流派与思潮
白话文运动
总结词
白话文运动的发起旨在推动文学语言的现代化,打破文言文的束缚,使文学更加贴近大 众。
详细描述
白话文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文学领域的一场重要变革。它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使文学语言更加通俗易懂,更易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这一运动对中国文学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京派与海派文学
总结词
京派与海派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大重要流派 ,分别代表了北方和南方的文化特色和风格。
详细描述
京派文学和海派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大重要 流派。京派文学以北京为中心,代表了北方的文化特 色和风格,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海派文学以 上海为中心,代表了南方的文化特色和风格,注重吸 收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创新。两大流派的差异和特色对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创作提供了规范的语言文字基础,促进了当代文学的传播和发展。
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文化交流与传播
01
中国现代文学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世界了解中国

中国文学史课件

中国文学史课件
第三节 上古神话的演变
上古神话演变的显著结果为历史化、文学化和宗教化。
1、历史化 这可能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轻视、曲解、改造神话有关系。"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儒家后学也多讲究经世致用之学,所以煞费苦心的改造神话,使之化为历史。例: 宰我问于孔子曰:"昔者予闻诸荣伊言: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邪?抑非人邪?何以至于三百年乎?"曰:"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大戴礼记·五帝德》)
月亮神话的演变: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二,此始浴之。"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东汉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 张衡《灵宪》:"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唐·李冗《独异志》:"羿烧仙药,药成,其妻姮娥窃而食之,遂奔入月中。"
《诗经》的分类
风 15國風共160篇,「風土之音曰風」,是帶有地方色彩的民歌。 雅 大雅31篇,小雅74篇,「朝廷之音曰雅」,是宮廷正樂,用於典禮。 颂 周(31)、商(5)、魯頌(4)共40篇,「宗廟之音曰頌」,是宗廟祭祀時唱的讚歌。
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
《诗》在于声,不在于义,犹今都邑有新声,巷陌竞歌之,岂为其辞义之美哉?直为其声新耳。
孔子论《诗》(1)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 ……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论语·季氏》)

中国现代文学史 ppt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 ppt课件
1931年第七期 《良友·战事画刊》 9
现代文学内部的 变迁:现代化 (西方化)到本 土化(民族化) 的转变
10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记录的 是从1917年新文化运 动开始,到1949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 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情 况。 这中间又以抗战 的爆发作为前后期的分 界点
11
抗战改变了现代中国文学的基本格局和走向 •改变了“五四”以来强调个人的文学主张 •文学观念由西方化向本土化转变 •使后期现代文学形成了多元的、复调性的思 想特色与艺术追求
16
中国现代文学史
知识分子角色的转换
张元济,曾中进士,清末 投身出版业,经营商务印 书馆,是当时文人转型的 代表
17
近代报业的兴起:报业在知识和思想传播 意义上成为知识分子所承担的“启蒙业”
18
学会的涌现:近代的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识实践形式 近代中国兴学会之风, 正是从戊戌变法运动开 始的
19
中国现代文学史
青年梁启超
22
文界革命:最早出现在 在梁启超写于1899年的 《夏威夷游记》中,在 后来一系列报业的实践 中成就的“新文体”
23
小说界革命:公开亮相 是在诗界革命已达于 创作高潮的1902年, “俗语文体”的建设 便成为一种必然
24
中国现代文学史
• 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 期的中国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
林纾
29
文学革命运动的意义 1.中国现代新文化实践的开端 2.为“白话”最终成为中国现代民族语言奠定
了基础 3.打破了近代以来体用之争的思想樊篱,以前
所未有的开放态度和极大热情吸收和引介外 国现代文学和文化思想,也从根本上改变了 民族“文学”的生产方式

中国文学史课件.ppt

中国文学史课件.ppt

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
记述人物的逸闻轶事、言谈举止的小说。它的 的兴盛与士族义人品评人物、崇尚清淡的风气相 关。 “轶事”类即志人类小说的内容主要是记载 自汉代以来一些名士的言行,其中有一部分确系史 实,也有一部分则出自传闻,全不可信.后来三国至 晋初人的著作中也有类似的内容.其间往往夹以评 论.到东晋时则纯记事实,绝少评论.这类小说中至 今较完整地保存的则是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 语》.
世说新语
周处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汰多门”。内容写西晋大官僚贵族石崇 骄奢靡烂的生活和拿人命做儿戏的凶狠残暴的行为,客观上有暴露作 用。作品写了三个人物:主人石崇草菅人命,固然残忍的令人发指;将 军王敦居然无动于衷,且幸灾乐祸;丞相王导以忠厚长者的面目出现,但 亦无劝阻.文字简约,却很深刻形象.不足之处,由于作者的阶级局限,文 中对统治阶级的丑恶本质缺乏有力的鞭挞.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生于公元四 零三年(晋安帝元兴二年),死于公元四四四 年(宋文帝元嘉二一年),彭城人.是刘宋宗室, 袭封临川王.作过豫州刺史一类的官.喜好文 学,门下召集了不少才学之士.他的著述除 《世说新语》外,还有《宣验记》,《幽明记》 等.
世说新语
华歆王朗
本篇选自《世说新语》“德行门”。全文通过患难中 对人的不同态度,肯定了华歆急人所难,言行一致的优良 品质,鞭挞了王朗为人虚伪,自食其言的丑陋行为。
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 者,使黄门交斩美人.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丞 相素不能饮,辄自勉强,至于沉醉.每至大将军,固不 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 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
世说新语
石崇王恺
本篇选自《世说新语》“太多门”.写石崇,王恺争豪斗富的故事, 反映出晋代士族阶层的豪华奢侈生活和践踏宝物的罪恶.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PPT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PPT课件

• 蒋光慈、钱杏村1928年1月办《太阳》月刊,李初梨、

• • • •
冯乃超、彭康办《文化批判》,共同倡导“革命文学”。 胡适、徐志摩、梁实秋等人1928年3月办《新月》月 刊,倡导自由主义文学。还有朱光潜、沈从文、萧乾等。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1929年9月提出“三民主义文艺”, 潘公展、朱应鹏发表《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147 -149) 第二个十年文学思潮的特征:1、政治化;2、马克思主义 文艺理论的运用;3、多种文学倾向的竞争。(147) 鲁迅、茅盾的处境。(149) “左联” 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 海,成员有鲁迅、冯雪峰、郭沫若、郁达夫等50余人。鲁 迅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讲话》。他们的纲领是:反 对封建阶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文艺,从事无产阶 级文艺的产生。后来,他们办有《拓荒者》、《萌芽月刊》 等刊物,在日本设有分盟,在国内一些城市设有小组,在 北平设有“北方左翼作家联盟”,吸引了一批追求革命的 青
• 语丝社:1924年11月成立于北京,办有《语丝》周刊, •



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冯文炳、俞 平伯等,针砭时弊的小品文(语丝体)。(122)莽原社、 未名社、沉钟社、湖畔社。(18) 胡适的文学理论 1、白话文学论:1916年在美国留学即 提出这个观点;2、历史的文学观论。(19-21) 周作人的文学理念 1、人的文学:1918年12月发表于 《新青年》;2、平民的文学:1919年1月发表于《每周 评论》(仲密)(21-24)1923年出版<自己的园地>. 对林纾、“学衡派”、“甲寅派”的斗争 1、林纾(琴 南),《荆生》(10)。2、学衡派:因1922年创刊于南京 的《学衡》而得名,梅光迪、胡先驌、吴宓,主张用伦理 道德来凝聚中国(文化保守),他们受到了鲁迅等人的批 判。(11)3、甲寅派:因章士钊复刊的《甲寅》而得名, 认为白话文不能代替文言文,《评新文学运动》,与新文 化运动者发生争论。(10-11)复古派的观点也有其合理成 份。 第一个十年文学的特点:理性精神的显现、感伤情怀的流 行、主体个性的张扬、多种方法的尝试。(24-30)人与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