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羊痘防治
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 养羊技术

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控措施-养羊技术羊痘,也就是常说的'羊天花',主要是由羊痘病毒入侵引起的,属于人畜共患的一种疾病类型。
此病典型症状全身皮肤,尤其无毛处有特异性痘疹.山羊痘四季皆发,可经呼吸道、破损皮肤或黏膜、吸血昆虫叮咬传播等等。
山羊痘的流行范围非常广泛,平均有6~8d的潜伏期,有典型羊痘、顿挫型羊痘和非典型羊痘三种,预防接种工作要注意找准注射部位、剂量准确等。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一、发病情况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典型的斑疹、丘疹,后变水泡、脓包和结痂的病理过程。
继发全身感染者常因败血症而死亡,妊娠母羊易引起流产。
2022年7月以来,云南省盈江县平原镇、新城乡、勐弄乡等3个乡镇饲养的山羊发生疑似山羊痘病例,3个乡镇存栏山羊6642只,在短短几天内发病376只,发病率5.66%;死亡124只,死亡率32.98%。
其中勐弄乡中山村彭某饲养74只羊并发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全群发病,死亡50只,死亡率达67.56%;新城乡新安村刘某饲养27只羊,全群发病,死亡15只,死亡率达55.55%,给盈江养羊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此,盈江县畜牧兽医局专门成立疫病疫情调查专家组,前往发病地区开展调研工作。
二、发病原因养殖户对该病的认识不足,重养轻防,为该病的流行创造了条件。
主要表现为:一是追求良种覆盖率,四处引种,不注重产地检疫,将携带病原的羊只引入而发病;二是片面追求养殖数量和规模,不注重科学饲养管理,造成羊群的抗病力下降而发病;三是该病没有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不接种疫苗,造成羊群对该病无免疫能力,一旦该病发生会迅速造成暴发性流行;四是供销流通渠道多,科学引种措施不健全,疫病监测及产地检疫、出入境检疫技术滞后,也给该病的病原营造了滋生蔓延的机会,造成疾病流行。
此次山羊痘的发生,主要是养殖户从外县购买了携带病原的羊只而引起发病。
山羊痘的综合防治

可波 及 内 脏 。或 继 发 坏 死 杆 菌 感 染 ,病 变 部 位 发 生 坏 疽 ,这 种 恶 性 经 过 死 亡 率 较 高 ;怀 孕母 羊 发 生 本 病 可 引 起 流 产 。
3 病 理 变 化
剖 检 可见 .在 瘤 胃或 网 胃粘 膜 层 有 大 小 不 等 的 圆形 或 半 球 状 坚 实 结 节 , 呈 单 个 或 融 合 存 在 ,有 的 形 成 溃 疡 。 咽 、 喉 、气 管 及 支 气 管 粘 膜 上 常 有 痘 疹 。 肺 脏 可 有 干 酪 样 结 节 和
膜发 生 异 性 的 痘 疹 为特 征 , 其 流 行 快 ,发 病 率 高 ,严 重 时 可 使 病 羊 死 亡 、 孕 羊 流 产 等 , 给 养 羊 业 常 带 来很 大 的 损 失 。 由
于 传 染 性 强 。混 合 感 染 和 并 发 症 多种 多样 , 治 疗 困难 。应 做
好 免 疫 注射 、 消毒 灭 源 、饲 养 管 理 等 工 作 。
本 病 潜 伏 期 为 6 8 ,具 有 典 型 病 理 变 化 , 以在 无 毛 或 少 ~d 毛 的皮 肤 和粘 膜 上 发 生 特 征 性 痘 疹 为 特 征 。典 型 性 病 羊 体 温 升 高 至 4 ~ 2C,鼻 腔 和 眼结 膜 有 卡 他 性 脓 性 炎 症 。在 颜 面 、 14c
根 据 羊 痘 的 特 征 临 床 症 状 不 难 诊 断 。 对 非 典 型 病 例 ,参 考 全 群羊 的 发 病情 况 ,只 要 发 痘 同 时 伴 随 有 发 热 及 可 视 粘 膜 炎症 。也 可作 出诊 断 ,但 应 注 意 与羊 传 染 性 脓 疱 性 皮 炎 和 丘 疹 性 湿 疹 相 区 别 。脓 疱 性 皮 炎 的 病 变 部 位 多 在 口唇 、齿 龈 、 舌 和 口腔 粘膜 上 ,极 少 发 生 于 躯 干皮 肤 。且 脓 疱 下 肉芽 组 织 增 生 比 较 明 显 ,一 般 没 有 全 身 性 反 应 。 湿 疹 为 散 发 ,不 发
山羊痘病的诊断与防治

612023.7如需引入雏鹅或种鹅,必须了解疫苗接种情况,经过严格检疫且禁止到疫区引种,引进后须进行15天以上的隔离观察,确认健康后可混合饲养。
6.2 科学饲养管理根据各生长阶段调整饲料,确保营养均衡,饮水充足,合理通风换气,调节鹅舍内温湿度适宜,保持舍内干燥,定期消毒,调整鹅群适宜饲养密度,减少发生各种应激反应。
一经发现病鹅应立刻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封锁鹅厂,并使用百毒杀、含氯消毒制剂或氢氧化钠等消毒剂对生活环境和饲养用具进行彻底消毒,每日1次,连续7天,对于病死鹅的尸体必须采用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方式。
7 治疗措施患病鹅群可连续3天使用0.01%氧氟沙星饮水,每日2次;每日肌肉注射1次2倍量的禽干扰素,连续注射2日;再每日使用2次0.01%氧氟沙星饮水,连续3日;配合恩诺沙星饮水,同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电解多维、黄芪多糖,防止继发感染。
也可取12克芍药、6克薄荷,黄连、水牛角、银花、连翘、黄芪各15克,僵蚕、黄芩、苍术、蝉衣、佩兰、苍术、柴胡、丹皮、葛根、藿香各10克,生地黄、鲜芦根各20克等全部研磨成粉末,添加到饲料当中饲喂,每只用量约0.33克,连续使用8天。
若患病鹅食欲完全废绝可采用原始的人工方式填喂。
中草药的作用机理,补气升阳、健脾生津、调节机体气血、代谢和防御免疫功能,快速恢复机体,起到抗病毒作用,具有良好的预后效果且不复发。
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治疗家禽病毒感染,配合注射或接种有针对性的高免抗体效果更好。
山羊痘病的诊断与防治马国发(四川省盐源县平川镇畜牧兽医站,四川 盐源 615700)摘要:山羊痘病会对羊只的健康成长产生影响,因此,养殖人员对于山羊痘病的危害要有正确认识,在此基础上,做好山羊痘病的诊断与防治工作。
在这一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明确山羊痘病的病原体、临床症状以及流行病学,并进行有效的实验室诊断以及鉴别诊断。
在具体防治过程中,可以采取加强山羊痘疫苗注射、加强养殖场养殖管理等措施。
山羊痘病的综合防治

山羊痘病可导致山羊皮肤出现疱疹、 结痂,严重影响其毛皮质量和生长发 育。同时,患病山羊免疫力下降,易 感染其他疾病,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山羊痘病的病原与传播途径
病原
山羊痘病由痘病毒引起,病毒主 要存在于病羊的皮肤、呼吸道分 泌物和排泄物中。
传播途径
病毒通过直接接触病羊的皮肤疱 疹、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 污染的环境、饲料、饮水等途径 间接传播。
农户在山羊痘病防治中的经验与教训
经验分享
一些成功防治山羊痘病的农户表示,他们注重观察山羊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 疑似病例,立即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同时,他们也会定期清理羊舍、保持干 燥通风,以降低病原体的传播风险。
教训总结
部分农户在防治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主要原因是防治意识不强、措施不到位。 他们表示,今后将更加重视疫苗接种和养殖环境管理,加强与专家的沟通和交 流。
综合治疗与护理
对病羊进行全面治疗,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防止继发感染等。同时,提供良好的护理, 如保持羊舍干燥清洁,给予营养丰富的饲料等,以促进病羊康复。
畜牧业发展中的山羊痘病防治挑战
疫苗研发与应用
现有的疫苗在保护率、免疫期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 步改进和优化。同时,加强疫苗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
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继发感染预防
保持山羊生活环境卫生,避免病原体滋生和传播,及时发现并处 理皮肤破损,防止继发感染。
营养支持
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饲料,维持山羊正常生理功能,增强抵抗 力,预防并发症发生。
呼吸系统并发症治疗
针对呼吸困难、肺炎等并发症,采用氧疗、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 缓解症状,防止病情恶化。
防疫消毒
定期对山羊圈舍、饲养用具进行彻底消毒,杀灭病原体, 减少疫病传播风险。同时,保持圈舍通风干燥,降低环境 湿度,不利于病原体的生存和繁殖。
早春山羊痘的防治方法,你都懂吗

早春山羊痘的防治方法,你都懂吗今天讲山羊痘是各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常在早春流行。
最初是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蔓延全群。
致病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也可以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饲料、垫草、皮毛产品和体外寄生虫都可成为传播媒介。
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给山羊养殖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因此,要抓住时机做好预防和治疗。
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吧!图:羊痘1、发病症状发病初期羊体温升高达39.5―41.5℃,精神沉郁,拱背,发抖,轻咳,结膜潮红;有的呆立或卧地不起,从鼻孔流出浆液性、黏液性、脓性分泌物,呼吸、脉搏增速;少数羊食欲下降、饮水量减少,多数羊采食、饮水停止。
2―4天后,病羊全身皮肤,特别是乳房、阴门、口唇、四肢内侧等少毛或无毛区,出现黄豆或蚕豆大小的红斑,并发展成凸出于皮肤表面的实硬丘疹;有的羊病变部丘疹相互融合,使皮肤凹凸不平。
若加强饲养管理和对症治疗,无继发感染,病羊体温逐渐转向正常,食欲逐步恢复,以痊愈转归;若体况较差,饲养管理不良或继发感染,可引起死亡。
图:羊痘2、防治方法①加强饲养管理,勿从疫区引进山羊,对圈舍进行消毒。
用羊痘疫苗进行免疫,大小山羊一律在尾部或股内侧皮内注射0.5毫升。
②皮肤上的痘疮,涂碘酒或紫药水。
为防止并发症,破溃的局部病灶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洗涤,擦干后涂抹紫药水或碘甘油等。
继发感染可用青霉素、卡那霉素合剂或先锋霉素、林可霉素、病毒灵等,配地塞米松、板蓝根注射液进行治疗。
体温升高者加安乃近注射液。
也可用阿米卡星或恩诺沙星,每日肌注2次,连用3―5天。
③中药治疗:内服葛根汤,即葛根、紫草、苍术、黄柏各15克,黄连10克,白糖、绿豆各30克。
水煎候温一次灌服,每日1剂,连服3剂。
图:羊痘以上就是全部内容了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山羊痘的防治方法!

山羊痘的防治方法!山羊由于饲养粗放、简单,在江苏地区饲养非常广泛,正常情况下山羊的疾病也比较少,但是这几年羊痘的两次暴发,也给饲养者们敲响了防疫的警钟。
羊痘包括绵羊痘和山羊痘,侵害山羊的为山羊痘,山羊、绵羊互不传染。
山羊痘的病原为山羊痘病毒,病羊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粘膜侵入机体。
饲养和管理人员,以及被污染的饲料、垫草、用具、皮毛产品和体外寄生虫等均可成为传播媒介。
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典型病理过程,以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和粘膜上发生特征性痘疹为特征。
本病潜伏期为6~8天。
体温升高至41~42℃,鼻腔和眼结膜有卡他性脓性炎症。
在颜面、乳房、外阴、四肢内侧等无毛或少毛部位的皮肤发生暗红色斑疹,并迅速发展为丘疹,疹块逐渐增大呈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的凸出。
全身有毛区的皮肤上出现许多球状隆起结节,星罗棋布。
病期约为3周。
瘦弱羊特别是羔羊,全身发痘严重,波及内脏反应明显,继发重度肺炎,孕羊几乎全部流产或产死胎,病死率很高。
因此,要特别注意对山羊痘的防治。
一、做好免疫注射对健康羊群全部接种山羊痘弱毒疫苗,0.5毫升/只,尾下或股内侧皮内注射,注苗后1个星期左右产生保护抗体。
二、加强消毒灭源羊舍、羊场环境、用具、饮水等应定期进行严格消毒,杀死病原微生物。
对已发病的羊群,要严加封锁,隔离病羊,进行治疗。
病羊尸体必须深埋或烧掉,病羊圈舍及护理用具要用3%石碳酸消毒,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三、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严禁到疫区放牧,搞好圈内卫生。
对病羊应加强护理,注意卫生,给予软嫩而容易消化的饲料,圈舍要暖和而通风,最好在天晴时放牧,让病羊能晒晒太阳,特别是在发疹期,要加强保温,铺上垫草,供给温水。
对皮肤上的痘疮,涂以碘酊或紫药水对症治疗;水泡或脓疱破裂后,应先用3%石碳酸洗涤,然后涂药;对粘膜上的病灶先用0.1%高锰酸钾洗涤后,涂以碘甘油或紫药水。
总的来说,山羊痘是一种急性接触性的传染病,防重于治,一是严禁从疫区买羊,从非疫区买羊也要取得原产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检疫合格证明,进行隔离观察20天左右,证实无病后再合群;二是平时尽量不要让陌生人到羊圈接触饲料用具,以防带毒传染;三是尽早接种疫苗,提高山羊的自身保护力;四是如果发生疑似山羊痘疫病,应当及时向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报告,以争取及时规范的治疗,将损失减到最少。
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治

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治一、山羊痘的概述山羊痘是一种由山羊病毒引发的传染病,它主要感染羊、山羊和人等动物,以发热、皮疹等为主要表现。
病毒携带者为山羊和羊,人群发病率较低,但病情较为严重,有致死率。
山羊痘病毒属于痘疹病毒科,与天花病毒、牛痘病毒相似,是目前已研制出的痘疹类疫苗中唯一一种。
二、山羊痘的症状山羊痘的潜伏期为1-2周,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喉咽疼痛等,病情轻微的病人会自行恢复。
如果没有治疗,山羊痘会进一步发展,皮肤出现红斑,之后出现水疱和脓疱。
水疱和脓疱融合后,形成痘疱,最终干燥、结痂脱落。
有些病人会出现皮下和内部器官的病变,严重者甚至会死亡。
三、山羊痘的诊断山羊痘的诊断基本上依赖于医生的临床鉴定和病人的症状。
虽然山羊痘的症状比较明显,但是还是需要结合病人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来诊断。
医生通常会通过检查病人的口腔、喉咙、眼睑等部位的病变,来确定病人是否感染了山羊痘病毒。
此外,医生还会检查病人的血液、尿液等体液,以确认病人是否感染了山羊痘病毒。
四、山羊痘的防治1.疫苗预防:目前已经有了山羊痘疫苗,定期接种能够有效地预防山羊痘的发生。
2.消毒和隔离:由于山羊痘的病毒可通过接触、飞沫和摄入途径传播,因此,及时消毒和隔离感染的病人,能够有效地遏制疫情的传播。
3.保持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尤其是在有病毒感染的地区,应尽量避免与病人接触。
4.治疗:如果病人感染了山羊痘,应及时就医治疗。
山羊痘的治疗需要定期检查皮肤、控制发热、输液等,目的是防止感染的继续扩散和病情的恶化。
5.医学观察:在疫情高发期,医疗机构建立广泛的医学观察和监测网络,定期进行疫情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响应和处理疫情。
总之,对于山羊痘这种疫情传染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和医疗机构需要通过宣传教育、科学防治等各种手段,提高公众的卫生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切实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
浅谈山羊痘的防治

斑疹 , 用手按压 , 红色消退( 红斑期 )从次 日 ; 起在红斑 中央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 在没有免疫的敏感 山羊群中 发生芝麻大小微红色坚硬 的圆形结 节。结节迅速变大 , 其 常常爆 发 , 病羊和病愈带毒羊是 主要传染源 , 毒常存 在 基部直径可达 1 m左右( 病 e 丘疹期 )结节在几天之 内变成水 ; 于痘疱液 、 痘疱痂皮 和分泌物 中 , 随脱 落的痂 皮和分泌物 泡 , 有些水泡 中央 凹陷 , 称为痘 脐( 水泡期 )以后 , ; 水泡变 而污染周围环境 、 饲料 和饮水 等 , 通过 损伤的黏膜传 染疫 为脓 疱( 脓疱期 )脓 疱 内容物逐 渐干涸 , ; 形成痂皮 ( 结痂 病 ,也可通 过羊 虱等 吸血 昆虫 间接传 播 。发病 率可 达 期 ) 。痂皮脱落后 , 留放射状瘢痕而痊愈。 遗 10 死亡率一般不高 , 0%, 但恶性羊痘可高达 5%以上。 0
黏膜有出血性炎症 ,有时见有圆形或椭 圆形增生性病灶 , 擦痘斑及周边部位 , 以便 加快结痂康复 。水泡或脓疱破裂 应先用消毒药水洗净后 ( 尤其是蹄腿等部位 ) 再用 1% 0 直径约 1 m, 有时有假膜覆盖 , e 轻抹可去掉 , 出红色至暗 后 , 露 干后再涂药 ; 对黏膜上 的病灶先 红色的痘斑。 肺部呈大叶性肺炎状 , 肺表面有痘结。 在消化 明矾水 涂擦 以收敛 伤 口,
1 .病 原
血症或脓毒败血症而死亡。 该病发病过程分为 6 个时期。 潜伏期一般为 2~ o 5 病 d
该病病原 为山羊痘病毒 ,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 , 干 初体温略升高 , 精神差 , 食欲减退 , 结膜潮红流 泪 , 鼻有大
燥痂皮中的病毒可存活 3 个月 , 在空闲的羊舍 内可存 活半 量黏性分泌物 , 后转为黄色脓性分泌物结痂于 鼻端 , 有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 响和 作 用 。 季到 来 , 了我县 羊 业健 康 发展 , 春 为 笔者 神 不振 , 食欲 减退 , 眼睑肿胀 、 结膜 潮 红 、 有浆 液性 分泌 山羊 痘 是 由 山羊 痘 病 毒 引 起 的急 性 发 热 性 传 染 皮 肤少 毛或 无毛 部位 , 、 唇 鼻孔 周 围、 部 、 部 、 部 、 面 耳 背 四肢 无毛 区有 大 小不 等 的不 规 则 团状 疹块 。 初 病 , 常冬 末春 初发 病 率最 高 , 通 死亡 率2 %~ 0 一般 胸 腹部 、 0 5%,
中 动 检 0 年 2卷 4 国 物 疫22 第 9 第 期 1
鬻震 辩 持 人:孙荣钊
囊 确
u nZa8。@13cm n。gh。79 6. 。
浅析 山羊痘 防治
周 洪 , 韩 芳。
( . 苏省 睢宁县 动物卫 生监督 所 , 苏宿 迁 2 1 0 1 1 江 江 2 2 0
势 , 促进 地 方 畜牧 经 济 的进 一 步跨 越 将 具有 重 要 的 对
整理 山羊痘 及其 防治 , 以备 参考 。
山羊痘潜 伏 期6 8 。 ~ 病初 体温 升 高达4  ̄ 2℃ , d l4 精 物, 流浆液 、 粘液 或脓性 鼻液 。 l 4 发痘 。 疹 多见于 经  ̄ d 豆
1 流行特 点
山羊痘 的流行 最初 是个别 羊 发病 ,~ 周 以后逐 渐 颗 粒 ( 生 小 体 )苏木 紫 . 红 染色 , 检 发 现 胞浆 内 23 原 , 伊 镜
即可确诊 【。 2 】 蔓 延全 群 。 山羊痘 病毒 为嗜 皮肤 性病 毒 , 不仅在 痘疹 内 包 涵体 ,
目前 , 肉羊业 已成为 国内外养 羊业 发展 的趋 势 。 江 初 为发 病高 峰期 。 南方 地 区 , 山羊痘 病多 发生 在梅 雨季 蚊虻 活动 频繁 , 加速 传播 。 毒侵 入机体 后 , 病 通过 血 苏 省 肉羊产 业 从 1 9 年 起 得 到 了迅 速 的发 展 , 主要 节 , 95 其 生产 模 式 为 引入 品种 与 地 方 品种 的经 济 杂 交 。 宁 白 液 到达 皮 肤及 粘 膜 , 皮肤 细 胞 内繁殖 , 生 炎症 , 睢 在 发 即 山羊是 具 有独 特 优 良性 状 的地 方 品 种 , 宁县 政 府制 可 看 到痘 疹 。 合 感 染 的其 它病 毒 和 细菌 可 使病 羊症 睢 混 定 惠农政 策 , 住我 县 中原 肉羊 区域优 势 , 抓 打造全 省 肉 状加 重 , 以致 死亡 。 临床 上 以羔 羊感 染 山羊痘 病毒 后继 羊养 殖第 一 品牌 , 既高度 重视 睢 宁 白山羊 的主导 地位 , 发感 染肺 炎 引起死 亡 的病 例较 常见 。 又 肯 定 率 先 苏 北 地 区进 行 规模 化饲 养 的湖 羊 发 展 趋 2 临床 症状
2 , . 1 扬4 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l 江苏扬州 25 0 1. I 20 9 3 江苏省泗洪县兽 医站, 江苏宿迁 2 10 ) 2 2 0
中图分类号 :8 8 6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59 4 2 1 )40 6 -2 ¥5. 2 c 10 .4 X( 0 2 0 .0 50
停 滞或死 亡 , 母羊 易流 产或产 死 胎 。 常给 山羊养 殖 带来 疱 , 继而发展 为脓疱 。 疱干涸 形成棕色 痂块 , 块脱落 脓 痂
重 大经济 损失 , 因此 , 要抓 住时 机做 好预 防和 治疗 。 痘 对绵 羊互 不交叉 感 染 。 羊痘 是 由绵羊 痘病 毒 引发 , 绵 遗 留红斑 并逐渐 痊 愈 。 程约4 病 周左 右 。 皮肤 痘 疹 是本 病 特 有 的临 床 病症 , 内脏 病 理变 化
情 况 下 , 自身 可产 生 免疫 力 , 渐 康 复 , 若 由于饲 期 出现 红斑 ,~ 后 形成 淡 红色或 灰 白色 突 出于 皮肤 羊 逐 但 1 2d
养 环境 不 良或饲 喂不 当 , 也可 引发继 发感 染 , 导致生 长 表 面 的丘疹 , 呈结 节 状 。 疹在 几天 之 内变为 浆液 性水 丘
羊痘 包括 绵 羊痘和 山羊痘 。 绵 羊痘对 山羊 , 但 山羊 3 病理 变化
是 多种 家 畜痘 病 中危 害最严 重 的一种 热性 接触 性传 染 不 明显 。 性感 染 痘 疹 的病 羊死 亡 之 后 , 见瘤 胃、 恶 可 皱
病, 具有 典型 病理 过程 。 以在 无毛 或少 毛 的皮肤 和粘 膜 胃内壁有 大 小 不等 的半 球状 或 圆 形坚 实 的 结节 、 烂 糜
上 发 生特征 性 痘疹 [。 1 该病 病 原对 外 界抵 抗 力较 强 , 1 但 或 溃 疡 。 吸 道 粘 膜 出血 , 喉及 气 管 黏 膜 可 见 到痘 呼 咽
一
般 的消 毒 药物 即可将 其 杀 死 。 其在 干 燥 环境 中可 存 疹 。 肺可 见有 干酪 样结 节或 形成 卡他 性肺炎 病变 。
典 型病 例可 根据 皮肤 、 黏膜 发生 特 异性痘 疹 , 结合 流 行特 点做 出诊 断 。 非典 型病 例可进 行 包涵 体检 查 , 取 痘 疱 组 织涂 片 , 镀 银 染色 观 察有 深 褐色 的球 菌样 小 经
活68 。 ~ 周 山羊痘 的病 原 为 山羊 痘病 毒 , 临床 症 状 和 4 诊 断要点 其 病 理变 化 与 绵 羊痘 相似 , 其特 征 是在 皮 肤 和黏 膜 上 形 成 痘疹 。 国西北 、 我 东北和 华北 地 区呈流 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