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修改版)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三府〔2016〕355号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三府〔2016〕355号各区人民政府,各管委会,市政府市属各单位:《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已经七届市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三亚市人民政府2016年12月31日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第一条为强化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根据《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管网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16〕52号)和《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三府〔2016〕159号)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绩效评价是指市财政、市规划、市住房城乡建设、市水务、市发展改革、市园林环卫等部门根据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分项目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三条绩效评价遵循以下原则:(一)目标导向、依法评价。
绩效评价以海绵城市建设绩效目标为基础,以财政相关法律法规和海绵城市建设政策规定为评价依据。
(二)客观公正、公开透明。
绩效评价工作坚持实事求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以全面真实的事实和数据为依据,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
(三)易于操作、简便有效。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用应坚持简便有效的原则,根据专项资金所支持各项工作具体情况操作。
三亚市海绵城市运行维护技术导则(试运行稿)

三亚市海绵城市运行维护技术导则(试运行稿)2019年3月目录1总则 (2)2术语 (4)3海绵城市设施管理要点 (8)3.1一般规定 (8)3.2责任主体 (9)4海绵城市绿色设施运行维护技术要点 (10)4.1生物滞留设施 (10)4.2透水铺装 (20)4.3绿色屋顶 (29)4.4多级生物滤池 (35)4.5人工湿地 (36)4.6海绵公园水系 (38)5海绵城市灰色设施运行维护技术要点 (40)5.1雨水蓄水设施 (40)5.2排水管网 (49)5.3泵站设施 (64)6人员管理 (88)7风险管理与防范 (90)8应急处置 (91)9附录 (92)附录一海绵设施运营维护常用工具和材料 (92)附录二海绵设施运营维护记录通用表 (94)前言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施可分为绿色设施和灰色设施两大类。
绿色设施主要包括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等源头低影响(LID)设施;灰色设施主要包括市政雨水管渠、雨水泵站、污水泵站等雨水排放设施,科学合理地维护管理直接影响工程设施的功能发挥与实际工程效果。
在三亚市成功成为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后,积极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工作,通过不断学习国内外经验和技术,形成了采用源头LID等技术综合解决排水、排涝进而解决初期雨水污染等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各类工程设施如何进行有效地运行维护,成为试点区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为了更好地指导三亚海绵城市设施运行维护管理,保证相关工程设施建成后达到设计目标,更好更长久地发挥其工程效果,特制定本导则。
之后随着设施实际运行维护管理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将对本导则进行及时更新和完善。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海绵城市设施管理要点;4.海绵城市绿色设施运行维护技术要点;5.海绵城市灰色设施运行维护技术要点;6.人员管理;7.风险管理与防范;8.应急处置;9.附录。
本导则由三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管理和对条文的解释,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数易和景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三亚海棠湾某医疗机构项目海绵城市低影响方案设计

三亚海棠湾某医疗机构项目海绵城市低影响方案设计发布时间:2021-06-15T15:18:53.48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作者:朱涛[导读] 摘要:三亚海棠湾医疗机构项目海绵城市低影响方案设计,通过生态停车场、绿色屋面、下沉绿化及生物滞留设施等技术设施,实现了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渗、滞、净、排”等技术措施。
海南现代海湾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摘要:三亚海棠湾医疗机构项目海绵城市低影响方案设计,通过生态停车场、绿色屋面、下沉绿化及生物滞留设施等技术设施,实现了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渗、滞、净、排”等技术措施。
关键词:LID措施;子汇水面积;LID模型;蓄水池;年SS总量去除率0 引言项目三亚海棠湾,用地面积80059.37m2,通过LID措施设施,提高了雨水的滞留时间,起到削峰、净化作用,建设蓄水池,增加储水能力,并对面源污染进行了削减。
1 雨水工程设施规划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规划设计与项目总平面、竖向、园林、建筑、给排水、结构、道路、经济等相关专业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2 LID设施说明LID设施主要设计内容包括生物滞留设施、下沉绿地、绿色屋顶、蓄水池。
生物滞留设施:即种植灌木、花草、形成小型雨水滞留入渗设施,用于收集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利用土壤和植物的过滤作用净化雨水,暂时滞留雨水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
一般为300mm,并应设100mm的超高,底部铺设砾石,砾石直径20-30mm。
下沉绿地:绿地的地形设计应保证硬化铺装的汇水区标高高于下沉绿地,雨水径流通过地表坡度汇集到过滤设施或转输设施中,然后进入下沉绿地。
植物品种应选择海南省当地适生的耐水湿植物和宜共生群生的观赏性植物。
例如:剑麻、紫鸭跖草、肾蕨、花叶艳山姜等。
绿色屋顶也称种植屋面、屋顶绿化等,本项目采用花园式绿色屋顶,在种植乔木时基质深度可超过600mm。
3 雨水总汇水分区划分及低影响开发模式的雨水设施布置本小区雨水汇水分区划分结合屋面雨水排放、园林景观布置,场地竖向标高、景观水体、道路等,将小区分为11个小的汇水分区,。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设计变更管理规定》的通知-三府[2013]89号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设计变更管理规定》的通知-三府[2013]89号](https://img.taocdn.com/s3/m/2ce5751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b.png)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设计变更管理规定》的通知正文:----------------------------------------------------------------------------------------------------------------------------------------------------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设计变更管理规定》的通知(三府〔2013〕89号)各镇人民政府,各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三亚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设计变更管理规定》已经六届市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三亚市人民政府2013年6月7日三亚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设计变更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设计变更行为,防止设计变更的随意性,合理控制项目成本,简化审查程序,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政府投资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评审的管理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设计变更应从实际出发,以节约资源和推动技术进步为目标,坚持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的原则。
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及技术规范,符合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要求,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设计变更是指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自签订施工合同之日起至通过竣工验收正式交付使用之日止,对已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在实施阶段所发生的工程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标准、重要材料及设备、技术标准、结构型式等的调整、修改和完善。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各类设计变更。
第五条项目业主负责项目设计变更的报批,市行业主管部门负责项目设计变更方案的审查,市投资主管部门负责项目设计变更的审批、备案。
第六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
项目业主严格按照变更程序进行报批。
未经批准直接实施的设计变更增加的工程费用,审计时从项目业主的建设单位管理费或代建单位的代建费中作相应扣减,管理费或代建费不足以扣减的部分,审计时予以说明,财政部门不予拨付。
海绵城市设计方法导则

海绵城市设计导则v0.1创新研究院杨石泉2019.10实施海绵城市的价值1、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响应国家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号召,赋予城市对雨水的生态化应对措施,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
2、赋予景观更完善的功能“没有功能的景观就是在耍流氓!”,实施多功能的景观建设具有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3、营造更加宜居的社区环境科学设置的海绵措施有利于改善环境水质,有利于减少洪涝灾害,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4、实现城市雨水的精细化管理中国质造的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理念就是生产力精细化,精细化管理雨水,将变废为宝。
海绵城市设计导则的作用1、快速实施海绵城市设计分专业述说海绵城市设计的关键要点,精简扼要,配合图片说明,帮助设计师快速掌握海绵设计中需要注意的点,少走弯路。
2、掌握海绵设计基本方法海绵设计主要是针对雨水汇流路径的管理,计算并控制其汇流过程的水质、水量和去向。
所以主要是给排水专业的内容,针对其设计内容引进鸿业海绵设计软件,结合海绵设计模板,有针对性地开展设计工作,实现快速、准确设计。
3、降低项目沟通成本、提升设计工作效率统一项目各关系方对海绵设计原则的认识,在共识基础上开展设计,减少过程沟通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海绵城市的实施1、给排水1.1 汇水分区1.2下垫面层1.3海绵设施1.4管线设计1.5结果输出2、景观2.1下垫面2.2高程2.3海绵设施3、绿化3.1高程3.2植物设计宜忌·根据工程需求划分汇水分区住宅小区、公建社区等,宜利用建筑分开片区划分,适当合并分区,避免因分区过于细碎而影响景观整体效果。
·盲目直接使用软件提供的分区信息软件直接生成的分区因为只参考某一标高值,撇除现场与图纸的差异影响,仍然存在与项目需求的差异,故在软件生成分区后,应在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区分或合并,重新描线,以达到项目需求。
·分区过密或过疏分区过密会导致计算量及工作量过大,且容易对园建、植物专业设计工作造成不良影响;过疏则导致计算不准确,设计质量下降。
三亚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

三亚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建筑设计成为了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为中国南疆的热带滨海城市,三亚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制定了绿色建筑设计导则,以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建筑的建设。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亚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的内容和要点。
一、导则的背景和目标三亚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的制定基于对环保建筑的追求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其目标是通过建筑设计的绿色化,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和健康水平。
二、绿色建筑设计原则1. 节能原则绿色建筑设计导则要求建筑设计应考虑节能的各个方面。
采用高效的绝缘材料,合理设计建筑的朝向和窗户位置,优化采光和通风系统,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2. 节水原则三亚市位于南疆,水资源紧缺,绿色建筑设计导则强调节约用水。
建筑应配备节水设施,如低流量水龙头、节水型洗衣机等。
同时,建筑设计还要考虑收集和利用雨水,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3. 环境友好原则绿色建筑设计导则要求建筑材料的选择应遵循环保原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建筑应使用可再生材料、低污染材料,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4. 健康舒适原则绿色建筑设计导则注重建筑环境的健康和舒适性。
建筑室内空气质量应达到相关标准,采用无毒、环保的装修材料,提供舒适的采光和通风条件,优化建筑的声学设计。
5. 生态保护原则三亚市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得生态保护成为绿色建筑设计导则的重要内容。
建筑设计应尊重自然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保护珍稀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
三、绿色建筑设计导则的具体要求1. 建筑外观设计应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不突兀。
2. 建筑应注重景观设计,增加绿化面积,提供休闲空间。
3. 建筑应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如太阳能光伏系统、地源热泵等。
4. 建筑应配备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能源的智能管理和监控。
5. 建筑应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植物浇灌和冲洗卫生设施。
6. 建筑内部空间应充分考虑采光和通风的需求,减少使用人工照明和空调。
《海绵城市系统方案编制导则》

CECS XXX:201X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海绵城市系统方案编制导则Guideline for the Compilation of SystematicSolution of Sponge City(征求意见稿)201X-XX-XX 发布201X-XX-XX 实施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前言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8年第一批协会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8]015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5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编制要求、编制内容及技术要点、编制成果。
本导则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海绵城市工作委员会归口管理,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标准规范所(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邮编200092)或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街1号北矿金融大厦805,邮编100044)主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源华建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起草人:马洪涛吕永鹏王家卓吴连丰郭迎新邓婧许可张春洋李运杰周丹吕梅赵晨辰梁雨雯黄黛诗曾坚王宁刘世龙莫祖澜张格刘鹏飞主要审查人: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编制要求 (4)3.1 编制原则 (4)3.2 编制目的 (5)3.3 编制期限 (7)3.4 编制范围 (7)3.5 其他要求 (8)4 编制内容及技术要点 (9)4.1 一般规定 (9)4.2 现状及本底条件分析 (9)4.3 排水分区划分与模型构建 (14)4.4 现状问题分析 (19)4.5 目标和指标确定 (22)4.6 方案制定 (25)4.7 保障体系 (35)4.8 与规划设计的承接与传导 (37)5 编制成果 (39)本导则用词说明 (43)引用标准名录 (44)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城市地下管网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三府〔2016〕276号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城市地下管网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城市地下管网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三府〔2016〕276号各区人民政府,各管委会,市政府直属各单位:《三亚市城市地下管网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已经六届市政府第7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三亚市人民政府2016年10月18日三亚市城市地下管网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稳步推进城市地下管网建设,保障城市地下管网安全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地下管网的规划、建设、维护、信息管理,适用本办法。
军事专用地下管线、保密专线的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和管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地下管网(以下简称“地下管网”)包括城市地下管线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城市地下管线(以下简称“地下管线”)是指城市地面以下,用于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照明、通信、广播电视、交通信号等用途的管线及其附属设施。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以下简称“综合管廊”)是指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多种地下公用管线的公共隧道及其附属设施。
第四条地下管网的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应当遵循统一规划、综合管理、节约资源、信息共享、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地下管网的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地下管网协调制度,解决地下管网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中的重大事项。
第六条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地下管网建设的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