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的产地分布

合集下载

槟榔是什么东西

槟榔是什么东西

槟榔是什么东西说到槟榔的时候,很多的人都知道槟榔,但是吃过的人却不多,你想要了解槟榔吗?下面是为大家简单介绍下槟榔是什么东西,欢迎阅读。

更多槟榔是什么东西相关内容请关注实用资料栏目!1、槟榔槟榔是生长在南亚、东南亚众多国家及我国台湾、海南、云南等地棕榈科槟榔树的果实,槟榔本质上是产自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一种水果,槟榔市场运作时有鲜果和干果两大类原料产品。

槟榔可食用和药用,食用和药用的历史都非常悠久,属药食用源的产品。

2、槟榔的物质组成槟榔所含的物质成分受槟榔品种、产地及产期影响较大,具体组成比例相差较远,但所含物质的种类大体一致。

此处列举一例,仅供参考。

槟榔主要含(干基计):多酚类物质(又称单宁酸、鞣质)约15%,脂肪(植物油)约14%,碳水化合物(纤维素、木质素、淀粉、果胶等),蛋白质,生物碱%-%,槟榔红色素,微量元素等。

槟榔中所含生物碱主要为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碱、去甲基槟榔次碱、槟榔副碱、高槟榔碱等。

槟榔生物碱具一定的生理活性,能促进人体心律加速,血液循环加快,精神兴奋。

槟榔生物碱是嚼食槟榔后,面色潮红,心跳加快,头顶冒汗等生理反应的重要物质,也是槟榔具一定明确药效的主要物质。

3、槟榔的食法槟榔原产南亚、东南亚一带,后引种自我国海南、台湾、云南等地,槟榔嚼食目前仍以南亚、东南亚一带为主,嗜食人口众多,槟榔的食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食法:鲜食法。

此食法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海南、越南、泰国、缅甸、印度等地多以此法嚼食。

此食法大致如下:取七至八成熟的鲜槟榔果洗净,剪去两头少许,取蒌叶(香料叶)涂上熟石灰(氢氧化钙)膏或煅烧贝壳粉膏(也是氢氧化钙)。

再将蒌叶卷筒,将槟榔插入即可。

石灰膏内可添加甜味剂和香精、香料等,也有将鲜槟榔剪开洗净,再在槟榔片涂石灰膏,将蒌花(香料)剪小片,取小片沾在槟榔片石灰膏上即可食用。

石灰膏根据其添加佐料不同,分为白灰和红灰两种。

第二种食法:槟榔核食法。

此食法主要流行于印度等南亚国家,取成熟槟榔果核(槟榔的种子,中药别名叫花片),烘干、切片(几乎成碎屑状),加入烟丝、蒌叶干丝(或小片)、甜味剂、香精、香料、氢氧化钙等佐料,本槟榔食品,味辛辣刺激、劲道十足。

槟榔(1)

槟榔(1)
精品课件
三、性状鉴别:
• 槟榔:近圆锥形或扁圆球形,外表具稍 凹下的网状浅沟纹,常附有少量灰白色 的内果皮碎片。基底中央有一凹窝(珠 孔)近珠孔之侧有一新月形或三角形的 疤痕(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 呈棕、白色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气微, 味涩而微苦。
精品课件
槟榔
精品课件
• 槟榔的炮制: • 槟榔片:槟榔片呈圆形或类圆形的薄片,
精品课件
七、含量测定:
• 醚溶性生物碱以槟榔碱(C8H13O2N)计算,不 得少于0.30%,。
• 每1ml的0.01mol/L硫酸液相当于3.104mg的槟 榔碱。

VNaOH×3.104/1000
VH2SO4-
• 醚溶性生物碱的含量=--------------------------------------- ×100%
微热数分钟后过滤,取滤液滴于载玻片上,加 KBiI4试液1滴,即显红色混浊,放置后,置显 微镜下观察,有石榴红色的球晶或方晶产生。
精品课件
• 取一干切片,置载波片上,加稀盐酸1 小滴,以湿润为度,加盖玻片,自其边 缘引入碘化铋钾试液1滴,镜下检查, 可见红棕色小球状结晶体
精品课件
2、观察荧光
• 取饮片在紫外光灯下观察,可见白 色胚乳部分有亮白色荧光。
• 1、种子含多种与鞣质结 合而存在的生物碱,以 槟榔碱(C8H13O2N)含量 最高,是槟榔的有效成 分。
• 2、含缩合鞣质15%; • 3、槟榔红色素; • 4、脂肪油14-18%; • 5、多种氨基酸等。
精品课件
六、理化鉴别:
• 1、生物碱沉淀反应: • 取粉末0.5g,加水3-4ml及5%的硫酸液1滴,
精品课件
(二)粉末:红棕色至淡棕色。

81.槟 榔

81.槟  榔

•Leabharlann ••【使用注意】脾虚便溏者不宜服;气虚体弱者慎服。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槟 榔
• • • • • • • • • 【药品出处】本品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 【来源】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 【产地】主产于海南琼海、万宁、屯昌、琼中,广东湛江南部、云南南部等地。 【产地加工】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浸泡15-30天,至约七成透;或投入浸润罐内,加水适量,浸润60-80小时,至内无干心,取出, 闷润至软硬适宜,切薄片,阴干。 【主要成分】本品含生物碱: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碱、去甲基槟榔次碱、异去甲基槟榔次碱、槟榔副碱、高槟榔碱等。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用于绦虫病,蛔虫病,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槟榔生品辛升苦降,其性下行,有杀虫止痛之功,为治疗多种肠道寄生虫能驱除多种寄生虫,并以泻下作用驱除虫体是其特点,尤以善于治疗绦虫病; 辛散苦泄,入胃经,善行胃肠之气,消积导滞,破气除胀,用于食积气滞,泻痢后重;利水行气,用于水肿实证,二便不通,寒湿脚气;疗疟,用于疟 疾寒热久发不止,痰湿偏重。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驱绦虫、姜片虫30-60g。

中国四大南药之首

中国四大南药之首

中国四大南药之首1、槟榔:槟榔树高可达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雌雄同株,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种子卵形,花果期3到4月。

海南槟榔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我国对于槟榔的记载历经千年,自宋至清前期,海南税赋三分之一出自槟榔贸易。

然而,居我国四大南药之首的槟榔,身份尴尬,至今未被列入药食同源目录,也未被列入新食品原料目录。

槟榔被国家认可的身份是“地方特色食品,类食品管理”,而其他三种南药砂仁、益智、巴戟全部被列入药食同源目录。

2、益智:益智为姜科植物,别名益智子、益智仁、智仁及摘艼子,有特异香气,味辛、微苦。

果实供药用,有益脾胃,理元气,补肾虚的功用,是中国四大南药之一。

益智生长于阴湿林下,主要分布在海南及广东南部,海南各县山区均有种植,尤以琼中、白沙、五指山、保亭等地最多。

2019年白沙县益智产量占海南省益智产量的百分之23点34,琼中县益智产量占海南省益智产量的百分之22点92,五指山市益智产量占海南省益智产量的百分之21点14,保亭县益智产量占海南省益智产量的百分之14点26。

3、砂仁:砂仁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合生长于气候温暖、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山沟林下阴湿处,种植2至3年开花结果。

作为中药材,砂仁广泛应用于香料、中药、饲料等行业,是中医常用的一味芳香性药材,主要作用于人体的胃、肾和脾,能够行气调味,和胃醒脾,市场需求较大。

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与广西等地,海南各县山区均有种植,尤以琼中、白沙、五指山、保亭等地最多。

4、巴戟天:巴戟天主要产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生于山地疏、密林下和灌丛中,常攀于灌木或树干上,海南主要种植分布在五指山、保亭、白沙与东方等地区,所产的巴戟天品质优良,质量上乘,素有盛誉。

巴戟天花期5到7月,果熟期10到11月,生长期较长,7到8年才能收获,种植的时间越长,产量就越高,质量就越好,对治疗小腹冷痛,小便不禁,子宫虚冷,风寒湿痹,腰膝酸痛等均有一定效果。

《槟榔的分类及产地、销售地分布情况》

《槟榔的分类及产地、销售地分布情况》

《槟榔的分类及产地、销售地分布情况》:第一节槟榔的名称及种属分类槟榔,别名仁频(《上林赋》)、宾门(《药录》)、白槟榔(《药性论》)、橄榄子(《食疗本草》)、榔玉(《中药志》)、榔仁(《外台》)、青仔(台湾)(《中国树木分类学》)、马金南(《花镜》)等。

种属分类:槟榔属棕榈科槟榔亚科槟榔族槟榔亚族槟榔属。

第二节槟榔的分布情况槟榔是典型的热带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边缘地区,主要包括东南亚、亚洲热带地区、东非及欧洲部分区域、密克罗尼西沿线的岛屿,另外中美洲国家也有槟榔的分布记录,主要有东非、马达加斯加岛、阿拉伯半岛、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中国南部(台湾、海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太平洋地区槟榔种植主要分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斐济、瓦努阿图、皮纳佩岛州周围;美属马里亚纳群岛。

这些分布区域均有嚼槟榔的风俗,由于槟榔在这些地区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与宗教文化紧密相关,因而被广泛的栽培。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槟榔第二大出产国,槟榔种植大部分分布在海南的东部、中部、南部山区一带,海南全省槟榔产量近10万吨,产值20多亿人民币,是200多万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是仅次于橡胶的第二大热带经济作物,被称之为“绿色黄金”。

第三节槟榔的销售地分布情况在2007年世界各国槟榔的进口总量分布中,巴基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槟榔进口国,进口量为5.66万t,约占当年世界槟榔进口总量的74%;其次是尼泊尔,进口量为1.61t,约占当年世界槟榔进口总量的21%;巴基斯坦和尼泊尔两国的进口量约占当年世界槟榔进口总量的95%。

其他进口国还有:马来西亚、德国、不丹、孟加拉国、文莱、斯里兰卡、奥地利、日本等。

在中国,海南所产槟榔,大多运往了湖南。

湖南是最大的槟榔加工集聚地和销售产地,主要供给国内传统食用消费市场,其中又以湘潭地区最为出名。

清光绪年间《湘潭县志》中就记载有当时槟榔市场盛况:“城市街衢三重,长十五里,三乘之,里三百步,率五步一桌卖之,台面相向,计每桌日得百钱之利。

海南槟榔高产栽培技术

海南槟榔高产栽培技术

海南槟榔高产栽培技术作者:陈光能来源:《中国果菜》 2017年第3期槟榔(Areca catechu L.)是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中国四大南药之一。

槟榔原产马来西亚,我国主要分布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

槟榔是重要的中药材,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具有消积、化痰、疗疟、杀虫等功效,是历代医家治病的药果。

槟榔的各个部分都有多种用途,槟榔的花、果实、果皮以及种子能够作为药材使用,同时能够制作成保健品,果皮能够用来提出单宁,制作成干的槟榔是我国云南、台湾等地群众喜欢咀嚼的食品。

中国的槟榔产地主要有台湾和海南省,海南省的槟榔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0000hm2,种植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槟榔的产值有20亿元。

为了更好的发展海南的槟榔种植产业,本文根据相关资料和研究分析,总结了海南槟榔高产栽培技术。

1 育苗1.1 种苗的选择1.1.1 选种选择槟榔种苗时要尽量选择本地槟榔种子,并且依照槟榔的用途选择不同的树种,用来食用的槟榔选用圆形果实的树种,用来加工的选择卵形和椭圆形果实的树种。

1.1.2 选单株选择树龄在25年左右且枝干粗壮的干母株,并且要保证树根茎部以上100cm处直径在15cm左右,枝干粗细均匀、节间均匀、开花早、结果多,单株树苗成长后结果的数量保证不少于300个,树种叶片的数量不能少于八片,叶片要浓绿硕大。

1.1.3 选果穗选择果穗时要选择第二蓬或第三蓬,并且在5~6月能够开花的,果大且多的果穗。

1.1.4 选果实在选择果实时保证果实饱满,表面无裂痕和病斑,成熟后的槟榔果呈现金黄色,个头大小均匀,1kg槟榔鲜果在20个左右,果子的形状以椭圆形和长卵形为良品。

1.1.5 催芽在槟榔果收获后要进行1~2d的晾晒,果皮变得略干后进行催芽工作,主要方法是把晾晒的果实用装入箩筐,箩筐口用稻草堵住,堆放在凉棚内,对箩筐进行洒水保湿。

等到槟榔的外皮出现腐烂时将封口的稻草取出,用水对箩筐进行冲洗,然后再用稻草封住箩筐口,等种子发芽以后才能进行育苗。

槟榔的产地分布

槟榔的产地分布
意大利是欧洲槟榔的重要产区之一,其中西西里岛和卡拉布里亚大区为主要产区。这些地区的气候和 土壤条件适宜于槟榔的生长。
详细描述
西西里岛位于意大利南部,拥有丰富的热量和水分资源,适宜槟榔的生长。卡拉布里亚大区位于意大 利东南部,也拥有适宜槟榔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这两个地区所产的槟榔具有较高的品质和产量。
槟榔的产地历史与文化
在中国,槟榔产地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福建等省份,其中海南的槟榔产量最大 。
槟榔在亚洲许多国家都有悠久的种植和食用历史,被视为一种传统药物和食品。
在一些地区,槟榔还被用于制作药品、化妆品等。
槟榔的产地分类与分布
01
02
03
04
根据产地条件和用途,槟榔可 分为野生种和栽培种。
野生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 的热带雨林中,数量较少。
马任加
位于马达加斯加南部的马任加地区也产槟榔。这里的槟榔品种与安齐拉贝类似, 但口感更为柔和,也受到不少消费者的喜爱。
04
槟榔的美洲产地
巴西
主要产区为圣保罗和米纳斯吉拉斯州
槟榔在巴西被广泛种植,其中圣保罗和米纳斯吉拉斯州是主要产区。这 些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于槟榔的生长,因此成为了全球槟榔供应的重要
美国
01
主要产区为夏威夷和波多黎各
02
在美国,夏威夷和波多黎各是槟榔的主要产区。夏威夷以其独特的热带气候和 肥沃的土壤而成为槟榔生长的理想之地。波多黎各也为槟榔提供了适宜的生长 环境。
03
美国的槟榔产区不仅为国内市场供应槟榔,还为全球市场提供了大量的槟榔原 材料。
05
槟榔的欧洲产地
意大利
总结词
西班牙:主要产区为安达卢西亚和地中海沿岸
总结词
西班牙是欧洲另一个重要的槟榔产区,主要产区集中在安达卢西亚和地中海沿岸。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于槟 榔的生长。

槟榔

槟榔

槟榔百科名片槟榔槟榔树(Areca catechu )在印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都有栽培。

树干不分枝,高达12∼15公尺。

槟榔子是棕榈科(Palmae )槟榔树的种子。

而槟榔叶是胡椒科(P iperaceae )蒟(Piper betle )的叶。

槟榔果略小于鸡蛋,果皮纤维质,内含一粒种子,即槟榔子。

胚乳坚硬,具灰褐色斑点。

于8∼11月果实完全成熟之前即予采收,去皮,煮沸,切成薄片晒乾,干后呈深褐色或黑色。

槟榔子是劣等儿茶(catechu)的原料,其主要生物碱是槟榔碱,兽医用作驱虫药。

另有同名电影作品《槟榔》。

中文名称: 槟榔 外文名称: Areca catechu) 二名法: Brassica rapa Pekinensis 界: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槟榔目科: 槟榔科 种: 槟榔目录[隐藏] 植物概况 形态特征 分布状况 作用 栽培技术 采收与加工槟榔的传说 医书考证 植物概况 形态特征 分布状况作用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槟榔的传说医书考证电影《槟榔》[编辑本段]植物概况草药名:槟榔(betel nut)常用的驱虫药。

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

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中国的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槟榔味苦、辛,性温。

归胃、大肠经。

功效杀虫,消积,下气,行水。

主治虫积,如蛔虫、绦虫、蛲虫、姜片虫等,食积气滞,脘腹胀痛,水肿,脚气,疟疾等病证。

现代药理实验证明,槟榔有驱虫、抗病毒、治痛风和抗真菌等作用。

有人吃了老打咯.属正常现象.还有刚吃会产生胸闷,脸红,属于正常反应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种子。

采集冬、春果实成熟时采收。

摘下果实,将果皮剥下,取其种子,晒干。

药材干燥种子呈圆锥形或扁圆球形,高1.5~3厘米,基部直径2~3厘米,表面淡黄棕色或黄棕色,粗糙,有颜色较浅的网形凹纹,并偶有银色斑片状的内果皮附着。

食用槟榔果可以食用,沾卤水咀嚼,初次咀嚼者会面红、胸闷,属于正常现象毒性过量槟榔碱引起流涎、呕吐、利尿、昏睡及惊厥,甚至胸闷,出汗,头昏致休克,不可吞食,.如系内服引起者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并注射阿托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槟榔的产地分布
槟榔为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原产地为马来西亚,是重要的中药材,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还有将果实作为一种咀嚼嗜好品,世界已知的槟榔品种有36种,不同品种的槟榔产量、生物碱种类和含量、药用价值及生物生态学特征都有较大差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槟榔的产地分布吧!
槟榔的产地分布
槟榔原产马来西亚,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亚洲热带地区、东非及欧洲部分区域,太平洋地区主要分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斐济、瓦努阿图以及密克罗尼西亚,零星分布在皮纳佩岛、美属马里亚纳群岛和马绍尔群岛,夏威夷群岛槟榔种植仅用作观赏,我国主要分布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

槟榔的产地环境
槟榔属温湿热型阳性植物,喜高温、雨量充沛湿润的气候环境,常散生于低山谷底、岭脚、坡麓和平原溪边热带季雨林次生林间,也有成片生长于富含腐殖质的沟谷、山坎、疏林内及微酸性至中性的沙质壤土荒山旷野,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8°之间,最适气温在10-36℃,最低温度不低于10℃、最高温度不高于40℃,海拔0~1000米,年降雨量1700~2000毫米的地区均能生长良好。

槟榔挑选小技巧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