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模板支撑体系

合集下载

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及操作要求

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及操作要求

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及操作要求一、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及操作要求(一)柱模板搭设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先浇捣柱砼,然后再绑扎梁板钢筋,梁板支模架与浇好并有足够强度的柱和原已做好的主体结构拉结牢固。

经有关部门对钢筋和模板支架验收合格后方可浇捣梁板砼。

(二)浇筑时按梁中间向两端对称推进浇捣,由标高低的地方向标高高的地方推进。

事先根据浇捣砼的时间间隔和砼供应情况设计施工缝的留设位置。

搭设本方案提及的架子开始至砼施工完毕具备要求的强度前,该施工层下层支顶不允许拆除。

(三)根据本公司当前模板工程工艺水平,结合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决定采用承插型盘扣式模板支架作为本模板工程的支撑体系。

(四)一般规定:1、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相互位置的正确。

2、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

3、构造简单,装板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浇筑混凝土等要求。

4、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5、拼装高度为2m以上的竖向模板,不得站在下层模板上拼装上层模板。

安装过程中应设置临时固定措施。

6、当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架立柱的顶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

(五)立杆及其他杆件1、立杆间距不应大于1.2m;2、立杆接头应采用带专用外套管的立杆对接,外套管开口朝下;3、立杆的连接接头宜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宜设在在同步内;4、模板支撑架底层纵、横向水平杆应作为扫地杆,距地面高度不应超过550mm;5、水平杆的步距不得大于1.8m;6、模板支架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650mm,且丝杆外露长度严禁超过300mm,可调托座插入立杆长度不得少于200mm;可调托撑悬臂构造1—顶层水平杆;2—立杆;3—调节螺母;4—螺杆;5—可调托撑钢板7、模板支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扫地杆与低处水平杆拉通;8、当立杆需要加密时,非加密区立杆、水平杆应与加密区立杆、水平杆间距互为倍数;加密区水平杆应向非加密区延伸不少于2跨模板支架平面图1—立杆;2—水平杆;3—加密立杆;4—延伸水平杆;5—结构梁模板支架剖面图1—立杆;2—水平杆;3—可调托撑;4—轮盘扣(六)剪刀撑1、应采用有剪刀撑框架式支撑结构。

(完整版)模板支撑体系技术标准

(完整版)模板支撑体系技术标准

模板支撑体系技术标准一、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5.1.6承重的支架柱,其荷载应直接作用于立杆的轴线上,严禁承受偏心荷载。

6.1.1应对模板和配件进行挑选、检测,不合格者应剔除,并应运至工地指定地点堆放。

6.1.9支撑梁、板的支架立柱安装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梁和板的立柱,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2.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型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插入长度不得小于15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3.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杆。

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杆。

当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杆;当层高大于20m时,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杆。

所有水平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

无处可顶时,应于水平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4.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杆、剪刀撑应采用Φ48mm×3.5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

钢管扫地杆、水平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用两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5.梁下支撑立柱应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水平杆与支撑体系连成一体。

6.2 支架立柱安装构造6.2.4当采用扣件式钢管作立柱支撑时,其安装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

2.钢管支架立柱间距、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6.1.9条的规定。

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两跨,高低差不得大于1m,立柱距边坡上方边缘不得小于0.5m。

高大混凝土梁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与施工要点

高大混凝土梁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与施工要点

合 工程 实例 , 对高大模板支撑体 系的方案选择 、 构造要 求进行详细的介绍 , 为工程 人员理解规 范提供帮助 。 工程实践也
表 明, 本方案是安全可行的 , 其 方法可为 实际工程施 工提供参考 。
关 键 词 高 大模 板 支撑 ; 构造设计 ; 施 工要 点



一 』
层 结构 3 根预应力框架梁属于高大模板支撑系统 。其位置如
图1 所示 。

32 ・
第 3期 ( 总第 1 5 5期 )
工 程 应 用 ●
于梁跨度方 向的间距 为 3 0 0 mm, 共布置 5根立杆 。扫地杆 离 地面 1 5 0 m m,步距 1 . 2 m,外伸长度 0 . 2 m。梁 侧模竖楞采用 1 0 0 m m×1 0 0 mm方 木 ,间距 2 0 0 m m,外龙 骨采用 1 0 0 mm× 1 0 0 m m方木双 拼 , 对 拉螺栓沿 梁高度 共设置 8道 , 沿梁跨度 方 向间距 4 0 0 m m。具体详图 设计具体参数 的计算复核 的
具体过程在文 中不予体现 。
盲径 2 0螺杆 沿 粱 纵 向 间距 为4 0 0
8 ~2 0 m时 , 除应满 足上 述规定外 , 还应在纵横 向相邻 的两竖
向连续式 剪刀撑之 间增加之字 斜撑 ,在有水平 剪刀撑 的部
位, 应在 每个 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 刀撑 。当建筑物
统 。近年来 , 建筑物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 、 越来越复 杂 , 高大 模板 支撑体系在施 工 中也越 来越多 , 如 大型体育 馆 、 跨 海大 桥、 超高建筑 中的转换层结构等。因此 , 对高大模板支撑体 系 施工技术 的可行性 、 安全性 、 经 济性 的要求也越来越 高 , 其也

单梁模板支撑方案

单梁模板支撑方案

单梁模板支撑方案1. 引言单梁模板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模板形式,用于支撑混凝土梁的浇筑和养护。

梁的质量和强度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

因此,在进行单梁模板安装时,需要制定合理的支撑方案,以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工程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单梁模板支撑方案,包括支撑形式、材料选用、支撑布局和施工注意事项等内容。

2. 支撑形式单梁模板的支撑形式有多种,如立杆支撑、脚手架支撑等。

在选择支撑形式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结构高度和跨度:结构高度和跨度确定了所需支撑的高度和稳定性要求。

•工期要求:不同的支撑形式有不同的安装难度和效率,需要根据工期要求选择适当的支撑形式。

•施工空间限制:如果施工空间有限,某些支撑形式可能无法使用,需要选择占用空间较小的支撑形式。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一种常见的支撑形式是采用立杆支撑。

3. 材料选用在单梁模板支撑方案中,常用的材料包括以下几种:•钢管:用于搭建支撑框架,选用合适的钢管可以提高支撑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螺纹杆:用于连接钢管和调整支撑高度。

•扣件:用于连接钢管和螺纹杆,提高支撑框架的稳定性。

•脚手架板:用于搭建梁的工作平台,选用质量良好的脚手架板可以确保工人的安全。

在选用材料时,需要考虑其承重能力、耐用性和施工效率等因素。

同时,对于使用的钢管和螺纹杆等材料,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和验收,以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4. 支撑布局在单梁模板支撑方案中,支撑的布局是关键。

合理的支撑布局可以提高支撑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确保梁的质量和施工安全。

依据实际情况,支撑的间距一般为2-3米。

具体布局需要根据梁的尺寸、跨度和负荷要求等因素进行确定。

同时,应根据支撑的高度,在支撑框架中设置横向和纵向的稳定杆,提高支撑的整体稳定性。

5. 施工注意事项在进行单梁模板的支撑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支撑安装前,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支撑的要求。

•在进行支撑安装时,应确保支撑框架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倾斜、下沉等情况。

模板支撑体系安全管理要点090617-修改

模板支撑体系安全管理要点090617-修改

一 模板支撑安装一般规定

1.4 钢管立柱的扫地杆、 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 Φ48mm×3.5mm钢管,用 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钢 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 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 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500mm,用两个旋转扣件 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 100mm处进行固定。
二 扣件式钢管支撑安装要求

接长:应用对 接扣件连接
本地常见钢管立柱错误做法
上下立柱 采用搭接 上下立柱错开固 定于水平拉杆
本地常见钢管立柱错误做法
错误:钢管立柱没有落地。 说明:立杆作为承受竖向荷载的 主要构件,所有立杆均应落地。
本地常见钢管立柱错误做法
立柱底部不得采用 砖或多层木板垫高
随意垫设不稳定垫块
本地常见钢管立柱错误做法

三 模板拆除



1、模板的拆除措施应经技术主管部门或负责人批 准,拆除模板的时间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 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10)的有关 规定执行。 2、当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或已达到设计规定强 度时,如需提前拆模或承受部分超设计荷载时, 必须经过计算和技术主管确认其强度能足够承受 此荷载后,方可拆除。 3、模板的拆除工作应设专人指挥。作业区应设围 栏,其内不得有其它工种作业,并应设专人负责 监护。拆下的模板、零配件严禁抛掷。
二、模板工程强制性标准条文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 规定---GB50204-2002:2条
第4.1.1 条: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 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 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 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 的重量、侧压力及施工荷载。 第4.1.3条: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 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模板支撑体系验算

模板支撑体系验算

模板支撑体系验算
模板支撑体系是一种结构,用来设计或建造桥梁、基础及建筑类结构
物时必须使用的组件。

模板支撑体系结构包括框架、梁、型钢支撑和系统
固定装置,其功能是将结构模板与施工支撑相连,以便于不改变结构参数
的情况下实施施工支撑体系。

模板支撑体系的主要部件主要包括支撑架支
撑梁、型钢支撑、支撑模板,以及支撑模板固定装置。

1、计算框架及梁端部的受力:首先,根据结构图确定整个支撑体系
的框架、梁及型钢结构,并计算框架及梁端部的受力,保障支撑体系安全
可靠。

2、计算型钢结构的受力:其次,根据型钢结构的计算,对其施加的
压应力、拉应力及弯矩等受力计算,以保证型钢结构的受力分布的合理性。

3、计算支撑模板的受力:同时,根据支撑模板所施加的压应力、拉
应力及弯矩等受力计算,以保证支撑模板的受力分布的合理性。

4、计算支撑模板固定装置的受力:此外,需根据支撑模板固定装置
的计算,计算支撑模板固定装置的受力,以保证其安全可靠性。

梁模板支撑架的构造型式

梁模板支撑架的构造型式

梁模板支撑架的构造型式
梁模板支撑架的常见构造形式有以下5种
1)由劲性支柱(如4根立杆的格构柱、双立杆的梯形柱和粗管柱等)加多层水平拉杆和剪力撑构成的支柱式结构,其支撑(架)高度超过4m时,应视需要加设侧向(出平面)斜撑(即抛撑);2)由密设(取较小的立杆纵距)的单立杆与水平杆、斜杆或剪刀撑构成的单排(片式)构架,支架高度不宜超过4m,并视需要设置侧向斜撑;
3)由单列多层门架与相应的水平架、交叉支撑、纵向扫地杆、封口杆(设于首层门架底部的横向扫地杆)和纵向水平加强杆构成的单列门式支撑架,其构造相近于双排立杆支架。

在需要时加设外侧长剪刀撑;
4)由相互交错或交错重叠布置的双列多层门架与相应交叉拉杆和以扣件连接的纵向水平杆、扫地杆、封口杆组成的双列重叠门式支撑架,其构造相近于四排立杆支架。

在需要时加设外侧长剪刀撑;
5)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的双排模板支架。

梁模板支撑架构造形式
1)劲性支柱构造;
2)密设单立杆排架构造;
3)单列门架构造;
4)交错重叠双列门架构造;
5)双排支架构造
1-侧向支撑;2-扫地杆;3-封口杆;4-交错间隔布置门架;
5-交错重叠布置门架;6-门架上部加强杆;7-门架顶面加强杆3)~5)三种形式支架的高度一般不宜大于10m,否则应考虑采取扩座(即加宽底部构造,以加强其整体稳定性)措施。

当支架边侧有相距较近(例如≤2.0m)的墙体结构可供设置附墙拉结时,支架高度可以超过10m。

(完整版)模板支撑体系技术标准

(完整版)模板支撑体系技术标准

模板支撑体系技术标准一、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5.1.6承重的支架柱,其荷载应直接作用于立杆的轴线上,严禁承受偏心荷载。

6.1.1应对模板和配件进行挑选、检测,不合格者应剔除,并应运至工地指定地点堆放。

6.1.9支撑梁、板的支架立柱安装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梁和板的立柱,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2.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型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插入长度不得小于15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3.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杆。

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杆。

当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杆;当层高大于20m时,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杆。

所有水平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

无处可顶时,应于水平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4.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杆、剪刀撑应采用Φ48mm×3.5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

钢管扫地杆、水平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用两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5.梁下支撑立柱应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水平杆与支撑体系连成一体。

6.2 支架立柱安装构造6.2.4当采用扣件式钢管作立柱支撑时,其安装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

2.钢管支架立柱间距、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6.1.9条的规定。

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两跨,高低差不得大于1m,立柱距边坡上方边缘不得小于0.5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模板支撑体系梁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新浇混凝土楼板厚度(mm) 110 新浇混凝土梁板特性公寓楼+4.17m,KL12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宽×高】350×700 模板支架高度H(m) 4.17 模板支架的纵向长度L a(m) 6.5 模板支架的横向长度L b(m) 3.9 二、模板支撑体系设计混凝土梁支撑方式梁两侧有板,梁底立杆纵向间距l a(mm) 1000次楞垂直梁跨方向立杆横向间距l b(mm) 1200 模板支架步距h(mm) 1500 楼板立杆纵向间距l a'(mm) 1000 楼板立杆横向间距l b'(mm) 1200 梁左侧立杆距梁中心线距离(mm) 600 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 150 梁底支撑次楞间距s(mm)200 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钢管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mm)模板设计立面图模板设计平面图三、荷载设计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模板(kN/m2) 0.3 次楞(kN/m) 0.01 主楞(kN/m) 0.038 支架(kN/m) 0.15 梁侧模板自重标准值(kN/m2) 0.5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kN/m3) 24钢筋自重标准值(kN/m3)梁 1.5板 1.1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kN/m2) 1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kN/m2)2风荷载标准值ωk(kN/基本风压ω0(kN/m2)重现期50年一遇0.450.163城市轮台县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地面粗糙度D类0.62m2) 模板支架顶部离建筑物地面的高度(m)10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支架模板支架状况敞开式0.837风荷载作用方向沿模板支架横向作用与风荷载在同面内的计算单元立杆数n70模板 1 0.195四、模板验算模板验算方式三等跨连续梁模板类型胶合板模板厚度(mm) 15 模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 m(N/mm2) 15模板抗剪强度设计值f v(N/mm2) 1.4 模板弹性模量E(N/mm2) 6000 W=bh2/6=350×152/6=13125mm3,I=bh3/12=350×153/12=98437.5mm4q=γGΣq Gk+1.4Σq Qk=1.35×[0.3+(24+1.5)×0.7]×0.35+1.4×(1+2)×0.35=10.046kN/m1、抗弯验算M max=0.1ql2=0.1×10.046×0.22=0.04kN·mσmax=M max/W=0.04×106/13125=3.062N/mm2≤f m=15N/mm2符合要求!2、抗剪验算Q max=0.6ql=0.6×10.046×0.2=1.206kNτmax=3Q max/(2bh)=3×1.206×103/(2×350×15)=0.344N/mm2≤f v=1.4N/mm2符合要求!3、挠度验算νmax=0.677ql4/(100EI)=0.677×10.046×2004/(100×6000×98437.5)=0.184mmνmax=0.184mm≤[ν]=min[l/150,10]=min[200/150,10]=1.333mm符合要求!五、次楞验算次楞材质类型方木次楞材料规格(mm) 60×80次楞材料自重(kN/m) 0.01 次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 m(N/mm2) 13次楞抗剪强度设计值f v(N/mm2) 1.3 次楞截面抵抗矩W(cm3) 64次楞截面惯性矩I(cm4) 256 次楞弹性模量E(N/mm2) 90001G Gk Qk=1.35×[(0.3+(24+1.5)×0.7)×0.2]+1.4×(1+2)×0.2=5.74kN/m次楞自重荷载:q2=γG Q=1.35×0.01=0.014kN/m梁左侧楼板传递给次楞荷载:F1=γGΣN Gk+1.4ΣN Qk=[1.2×(0.3+(24+1.1)×0.11)+1.4×(1+2)]×0.2×(0.6-0.35/2)/2=0.335kN梁右侧楼板传递给次楞荷载:F2=γGΣN Gk+1.4ΣN Qk=[1.2×(0.3+(24+1.1)×0.11)+1.4×(1+2)]×0.2×(1.2-0.6-0.35/2)/2=0.335kN梁左侧模板传递给次楞的荷载:F3=γGΣN Gk=1.35×0.5×0.2×(0.7-0.11)=0.08kN 梁右侧模板传递给次楞的荷载:F4=γGΣN Gk=1.35×0.5×0.2×(0.7-0.11)=0.08kN 计算简图如下:1、强度验算次楞弯矩图(kN·m)M max=0.109kN·mσmax=M max/W=0.109×106/64000=1.697N/mm2≤f m=13N/mm2符合要求!2、抗剪验算次楞剪力图(kN)Q max=1.336kNτmax=3Q max/(2bh0)=3×1.336×1000/(2×60×80)=0.418N/mm2τmax=0.418N/mm2≤f v=1.3N/mm2符合要求!3、挠度验算次楞变形图(mm)νmax=0.039mm≤[ν]=min[l/150,10]=min[600/150,10]=4mm符合要求!4、支座反力R1=0.09kN,R2=2.673kN,R3=0.09kN六、主楞验算主楞验算方式二等跨连续梁主楞材质类型钢管主楞材料规格(mm) Ф48×3.5主楞材料自重(kN/m) 0.038 主楞截面面积(mm2) 489 主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 m(N/mm2) 205主楞抗剪强度设计值f v(N/mm2) 125 主楞截面抵抗矩W(cm3) 5.08主楞截面惯性矩I(cm4) 12.19 主楞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共同作用系数0.6R=R2=2.673×0.6=1.604kNq=γG q=1.35×0.038=0.051kN/m计算简图如下:1、强度验算主楞弯矩图(kN·m)M max=0.969kN·mσmax=M max/W=0.969×106/5080=190.706N/mm2≤f m=205N/mm2 符合要求!2、抗剪验算主楞剪力图(kN)Q max=4.202kNτmax=2Q max/A=2×4.202×1000/489=17.187N/mm2τmax=17.187N/mm2≤f v=125N/mm2符合要求!3、挠度验算主楞变形图(mm)νmax=1.703mm≤[ν]=min[l/150,10]=min[1000/150,10]=6.667mm 符合要求!4、支座反力简图支座反力依次为R1=3.869kN,R2=10.009kN,R3=3.869kN 七、纵向水平钢管R=max[R1,R3]=max[0.09,0.09]=0.09kN计算简图如下:1、强度验算纵向水平钢管弯矩图(kN·m) M max=0.06kN·mσmax=M max/W=0.06×106/5080=11.885N/mm2≤f m=205N/mm2符合要求!2、抗剪验算纵向水平钢管剪力图(kN)Q max=0.266kNτmax=2Q max/A=2×0.266×103/489=1.087N/mm2τmax=1.087N/mm2≤f v=125N/mm2符合要求!3、挠度验算纵向水平钢管变形图(mm)νmax=0.082mm≤[ν]=min[l/150,10]=min[1000/150,10]=6.667mm符合要求!4、支座反力简图支座反力依次为R1=0.235kN,R2=0.622kN,R3=0.235kN八、横向水平钢管验算横向水平钢管起构造作用,不用计算九、扣件抗滑验算是否考虑荷载叠合效应是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折减系数0.85max1.05×R max=1.05×0.622=0.653kN,0.653kN≤0.85×8.0=6.8kN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十、可调托座验算是否考虑荷载叠合效应是可调托座内主楞根数 2可调托座承载力设计值[f](kN) 30max1.05×R max=1.05×16.681=17.515kN,17.515kN≤30kN符合要求!十一、模板支架整体高宽比验算H/L b=4.17/3.9=1.069<5符合要求!十二、立杆验算钢管计算截面Ф48×3.5截面面积A(mm2) 489截面回转半径i(mm) 15.8 截面抵抗矩W(cm3) 5.08抗压、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h/l a'=1500/1000=1.5,h/l b'=1500/1200=1.25,查附录D,得k=1.167,μ=1.671l0=max[kμh,h+2a]=max[1.167×1.671×1500,1500+2×50]=2925mmλ=l0/i=2925/15.8=186≤[λ]=210长细比符合要求!查《规程》附录C得φ=0.2072、风荷载验算1) 模板支架风荷载标准值计算l a=1m,h=1.5m,查《规程》表4.2.7得φw=0.115因风荷载沿模板支架横向作用,所以b=l a=1m,b/h=1/1.5=0.667通过插入法求η,得η=0.98μzω0d2=0.62×0.45×0.0482=0.001,h/d=1.5/0.048=31.25通过插入法求μs1,得μs1=1.2因此μstw=φwμs1(1-ηn)/( 1-η)=0.115×1.2×(1-0.9870)/(1-0.98)=5.222μs=φwμstw=0.115×5.222=0.601ωk=0.7μzμsω0=0.7×0.62×0.601×0.45=0.117kN/m22) 整体侧向力标准值计算ωk=0.7μzμsω0=0.7×0.62×1×0.45=0.195kN/m23、稳定性验算K H=1/[1+0.005×(4.17-4)]=0.9991) 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从左到右受力为(N ut=γG∑N Gk+1.4∑N Qk):R1=0.622+[1.2×(0.3+(24+1.1)×0.11)×1+1.4×(1+2)×1]×(1.2/2+(0.6-0.35/2)/2)+1.35×0.15×4.17=7.863kNR2=16.681+1.35×0.15×(4.17-0.7)=17.384kNR3=0.622+[1.2×(0.3+(24+1.1)×0.11)×1+1.4×(1+2)×1]×(1.2/2+(1.2-0.6-0.35/2)/2)+1.35×0.15×4.17=7.863kNN ut=max[R1,R2,R3]=max[7.863, 17.384, 7.863]=17.384kN1.05N ut/(φAK H)=1.05×17.384×103/(0.207×489×0.999)=180.476N/mm2≤[f]=205N/m m2符合要求!2) 组合风荷载时立杆从左到右受力为(N ut=γG∑N Gk+0.85×1.4∑N Qk):R1=7.326kN, R2=16.826kN, R3=7.326kNN ut=max[R1,R2,R3]=max[7.326, 16.826, 7.326]=16.826kNM w=0.85×1.4ωk l a h2/10=0.85×1.4×0.117×1×1.52/10=0.031kN·m1.05N ut/(φAK H)+M w/W=1.05×16.826×103/(0.207×489×0.999)+0.031×106/(5.08×103)=180.869N/mm2≤[f]=205N/mm 2符合要求!结构模板纵向挡风面积A F(m2) 4.55F k a aN1=3FH/[(m+1)L b]=3×0.116×4.17/[(34+1)×3.9]=0.011kNσ=(1.05N ut+N1)/(φAK H)=(1.05×16.826+0.011)×103/(0.207×489×0.999)=174.788N/mm2≤[f]=205N/mm2符合要求!十三、立杆地基基础验算地基土类型卵石、圆砾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 ak(kPa) 300立杆垫木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m f0.4 垫板底面面积A(m2) 0.16f ak符合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