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破乳化性能恶化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
润滑油乳化原因分析ea

润滑油乳化原因分析机油形成乳状液必须具有三个必要条件:一是必须有互不相溶〔或不完全相溶〕的两种液体;二是两种混合液中应有乳化剂〔能降低界面张力的外表活性剂〕存在;三是要有形成乳化液的能量,如强烈的搅拌、循环、流动等。
水分、剧烈搅拌、乳化剂,均能引起机油乳化。
其中,水分的存在和剧烈搅拌是产生乳化的主要原因。
1. 机油中水分的存在,会加速油质的老化及产生乳化;同时会与油中添加剂作用,促使其分解,导致设备锈蚀。
因此找到机油中进水的主要原因也就是找到了油质乳化的主要原因,下面分析造成油中进水的主要原因,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造成油中进水的主要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a. 轴封径向间隙调整过大,轴封漏汽沿轴窜入轴承室,造成油中带水。
机组检修时,为了防止在启动过程中高速转动的轴系因过临界转速振动或转子热膨胀而碰磨轴封尖齿。
一般在调整轴封时增大了轴封间隙。
在机组正常运行中影响了轴封的严密性,造成了轴封漏汽沿轴窜入轴承室,这是油中进水的根本原因。
b. 轴封齿倒伏,密封作用降低造成油中进水。
在轴封径向间隙调整过程中,考虑转子膨胀及轴系振动不全面,使轴封径向间隙过小,令机组在启动过程中因转子膨胀与轴系振动造成轴封尖齿与转子碰磨,尖齿倒伏,密封作用降低,造成轴封漏汽,使水沿轴窜入轴承室。
c.轴封进汽联箱供汽压力过大,使轴封室成为正压,造成轴封漏气。
d.轴封抽汽器抽气压力缺乏,抽气管堵塞,造成负压缺乏,使水汽沿轴窜出,造成轴封漏汽。
e. 盘车齿轮或靠背轮转动鼓风的抽吸作用,造成轴承箱内局部负压,吸入蒸汽。
另外主油箱排烟风机出力太大,使轴承室负压增大,使轴封漏汽,更易进入润滑油系统。
f. 汽缸结合面变形、密封不严密,造成水汽泄漏,进入轴承室,使油中带水。
g.运行参数异常导致冷油器冷却水侧压力高压油侧压力,并且冷油器泄漏。
2. 油中溶有空气,特别是在高温下,会加速油的氧化变质。
空压机机运行中,因其油品气化变质而产生的环烷酸皂、胶体等物质都是乳化剂,使油更容易乳化。
汽轮机油破乳化度超标分析与探讨

汽轮机油破乳化度超标分析与探讨破乳化度是汽轮机油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也就是说当运行中油中含水量超标时,润滑油乳化油水难以分离,造成润滑油质粘度降低、影响油膜刚度,严重时使汽轮机轴颈与轴瓦发生磨擦,润滑不良,降低润滑油油膜性能,引起轴承烧瓦事故,给机组的经济运行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标签:乳化度超标原因一、汽轮机油破乳化度超标的危害破乳化度是汽轮机油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
汽轮机油中所含水分达到饱和后,由于油中存在能引起油乳化的表面活性物质以及油在系统循环产生的搅拌作用会使油质发生乳化,不但会破坏油的成膜和极压特性,使其油膜特性变差,严重影响油的润滑性能,使部件间的摩擦增大,导致局部过热,危及汽轮机的安全运行,而且油中乳化状态的水会加速油质的劣化变质,造成金属表面的锈蚀现象的发生。
因此,运行中汽轮机油对破乳化度指标有着严格的要求(≤30min)。
二、汽轮机油破乳化度超标的原因分析破乳化度是表示油、水分离能力的一项指标,用破乳化时间来表示。
破乳化时间越短,破乳化度越小,油的抗乳化性能越好,反之相反。
破乳化度超标的根本原因是油中存在表面活性物质——乳化剂。
乳化剂分子结构具有不对称性,由极性和非极性两部分组成。
极性部分是亲水的,非极性部分是憎水的。
当油中的乳化剂在油水界面上定向排列,极性基团进入水相,非极性基团进入油相,此时油水就很难分开,形成乳化液,油的破乳化度自然就会变差。
因此说,油中存在乳化剂是其破乳化度超标的根本原因。
1.影响油中乳化剂多少的主要因素1.1新油的精制程度不够当新油精制程度不够、油中残留一定数量的环烷酸、皂类等表面活性剂时可导致其破乳化度超标。
1.2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氧化变质运行油的氧化产物,如有机酸、醛等含有极性基团的表面活性物质可导致油的破乳化度超标。
1.3被外界污染物污染如油被其他表面活性物质污染后也会导致其破乳化超标。
三、解决汽轮机油破乳化度超标的方法新汽轮机油的破乳化度一般都是合格的,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逐渐出现破乳化度超标的现象,这一般都是因为油质劣化所引起。
汽轮机油破乳化度超标分析及解决实例

汽轮机油破乳化度超标分析及解决实例摘要:根据我公司汽轮机油破乳化度问题,分析了汽轮机油破乳化性能劣化的原因及危害,改善破乳化性能的途径,并介绍了改善破乳化性能的成功实例。
关键词:汽轮机油破乳化度原因措施1、概述破乳化度是测定在规定条件下油水分离的时间。
汽轮机油在运行中,由于设备及运行等原因,使汽、水漏入油系统中。
为了避免油水形成乳化液,破坏润滑油,要求汽轮机油应与水易于分离,故要求油有较高的抗乳化性能,以保证油质能在设备中长期使用。
破乳化时间短,表明乳化液能迅速发生破乳化,分离出油和水,因而要求油品破乳化时间越短越好。
2、影响破乳化度的主要因素汽轮机油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破乳化性能缓慢的劣化是不可避免的,汽轮机油乳化一般有3个原因:水分、乳化剂和高速搅拌。
其中水分是引起油品乳化的主要原因。
水分的形成主因:汽轮机运行中,机组的轴封不严、汽封漏汽、轴承箱及油箱真空度达不到等诸多因素,是导致汽轮机油系统中进水的主要原因。
3、破乳化度超标的主要危害汽轮机油的破乳化性良好,能使油水乳化液在油箱中很快分离。
而汽轮机油破乳化性能不好,油水乳化液分离就很慢,使汽轮机油失去润滑、调速和冷却散热等作用。
如果机组长期处在油水乳化液中运行,将给设备带来极大的危害。
如:可能引起润滑油膜不完整,严重时会造成轴瓦烧结。
因油中含水从而导致金属部件腐蚀,而腐蚀产物又会加速油质老化,造成破乳化度进一步恶化。
因此,必须保持汽轮机油破乳化性能的良好。
4、改善破乳化性能的成功实例我公司在汽轮机油检测过程中发现2#~54℃时的破乳化度>120min(标准≤60min),这使得2#机安全运行受到威胁。
经公司讨论决定通过向油箱添加破乳化剂,提高汽轮机油的抗乳化性能。
来降低2#机汽轮机油的破乳化时间,提高油品的破乳化性能,保证汽轮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1)为保证添加安全、可靠,我们首先对汽轮机油进行添加试验。
1)最佳添加量试验。
经过比较决定选择1000mg/L的添加量。
润滑油性能下降影响因素分析与预防措施

润滑油性能下降影响因素分析与预防措施发布时间:2021-01-11T02:48:15.348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28期作者:党敏雷娟[导读] 润滑油在使用中性能下降、变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润滑油性能下降、变质的速度而言,从影响因素看,除本身所具有的品质外还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
鄂尔多斯神东检测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209摘要:润滑油在使用中性能下降、变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润滑油性能下降、变质的速度而言,从影响因素看,除本身所具有的品质外还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
因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可以降低润滑油变质的速度,延长其更换周期。
这对节约润滑油,降低发动机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润滑油性能下降影响因素分析与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发动机;润滑油;影响因素;预防措施1发动机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 1.1润滑性润滑性是指发动机在各种状态下工作,润滑油都必须达到使用要求,都要具有良好的降低摩擦、减缓磨损和防止金属烧结的能力。
因此,润滑油中要添加油性添加剂和抗极压添加剂。
1.2黏度液体在外力作用下移动时液体分子间产生内摩擦力的性质,称为黏度。
黏度还表示油膜厚薄的程度。
对于润滑油来说随着环境温度、工作温度、机械负荷和转速的变化,对黏度有着不同的要求。
黏度是机油的主要指标,也是机油分类选用的依据。
黏度必须适中,黏度过大时,发动机启动困难,启动时易出现干摩擦或半干摩擦,多消耗能量,降低发动机功率,加大汽缸磨损,冷却和清洁作用也会降低。
黏度过小时,无法形成足够厚的润滑油膜,机件得不到正常润滑,加大磨损,同时机油的密封性能降低,消耗量增大。
润滑油膜过薄还容易让油液过早的氧化。
如使用的是单级黏度机油,在保证发动机正常润滑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黏度低一些的机油,以保证热机后的润滑效果。
1.3黏温性机油黏度随温度变化,温度升高黏度变小,温度降低,黏度增大。
油液这种因温度升降而改变黏度的性质称为黏温性。
电厂汽轮机油乳化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秦福鹏

电厂汽轮机油乳化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秦福鹏摘要:电厂汽轮机油乳化的发生对电厂汽轮机组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润滑油乳化导致了轴承等转动部件润滑性能的下降、增加了对相关零部件的锈蚀风险。
为了提高现代电厂运行效率、提高电厂运行经济性及安全性,电厂设备维护部门必须提高对汽轮机油乳化的认识。
针对造成汽轮机油乳化的因素进行预防性控制管理,延长汽轮机油使用寿命、保障机组运行安全。
本文探讨了电厂汽轮机油乳化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关键词:电厂汽轮机;油乳化;原因分析;处理对策对于运行中的汽轮机油,在平时的管理中,我们要尽量避免润滑油发生乳化,延长油品的使用年限,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除了定期进行全面的检测外,平时也应注意有关项目的监督和取样检测,尤其在大、小修后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当润滑油破乳化性能恶化后应采取措施恢复破乳化性能,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得到在小型试验的基础上添加适量的破乳剂可以迅速彻底改善破乳化性能。
1电厂汽轮机油乳化的原因分析1.1油品乳化的条件汽轮机油形成乳状液必须具有三个必要条件:①必须有互不相溶(或不完全相溶)的两种液体;②两种混合液中应有乳化剂(能降低界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存在;③要有形成乳化液的能量,如强烈的搅拌、循环、流动等。
1.2激烈搅拌在汽轮机高速旋转时,油和水被激烈而充分的搅拌,呈乳浊液态。
此时,亲水的极性基团有了与水充分亲合的机会,当亲合力很大时,就会与水牢固的结合在一起。
又由于亲油性的非极性基团能溶于油中,从而通过这种物质的作用使水和油结合在一起。
因此,这时水就不能与油分离,就会产生乳化现象。
1.3检修导致轴封间隙扩大及检修带入的杂质机组检修时,为了避免在启动过程中高速转动的轴系因过临界转速振动或转子热膨胀而碰磨轴封尖齿,一般在调整轴封时增大了轴封间隙。
轴封径向间隙调整过大,轴封漏汽沿轴窜入轴承室,造成油中带水,导致机组在正常运行中影响了轴封的严密性,造成了轴封漏汽沿轴窜入轴承室,这是油中进水的根本原因。
润滑油乳化原因分析

润滑油乳化本果领会之阳早格格创做机油产死乳状液必须具备三个需要条件:一是必须有互没有相溶(或者没有真足相溶)的二种液体;二是二种混同液中应有乳化剂(能落矮界里弛力的表面活性剂)存留;三是要有产死乳化液的能量,如热烈的搅拌、循环、震动等.火分、猛烈搅拌、乳化剂,均能引起机油乳化.其中,火分的存留战猛烈搅拌是爆收乳化的主要本果.1. 机油中火分的存留,会加速油量的老化及爆收乳化;共时会与油中增加剂效用,督促其领会,引导设备锈蚀.果此找到机油中进火的主要本果也便是找到了油量乳化的主要本果,底下领会制成油中进火的主要本果,正在处事试验中创制制成油中进火的主要本果有一下几个圆里:a. 轴启径背间隙安排过大,轴启漏汽沿轴窜进轴启室,制成油中戴火.机组检建时,为了防止正在开用历程中下速转化的轴系果过临界转速振荡或者转子热伸展而碰磨轴启尖齿.普遍正在安排轴启时删大了轴启间隙.正在机组仄常运止中效用了轴启的周到性,制成了轴启漏汽沿轴窜进轴启室,那是油中进火的根根源基本果.b. 轴启齿倒伏,稀启效用落矮制成油中进火.正在轴启径背间隙安排历程中,思量转子伸展及轴系振荡没有周到,使轴启径背间隙过小,令机组正在开用历程中果转子伸展与轴系振荡制成轴启尖齿与转子碰磨,尖齿倒伏,稀启效用落矮,制成轴启漏汽,使火沿轴窜进轴启室.c.轴启进汽联箱供汽压力过大,使轴启室成为正压,制成轴启漏气.d.轴启抽汽器抽气压力缺累,抽气管阻碍,制成背压缺累,使火汽沿轴窜出,制成轴启漏汽.e. 盘车齿轮或者靠背轮转化饱风的抽吸效用,制成轴启箱内局部背压,吸进蒸汽.其余主油箱排烟风机着力太大,使轴启室背压删大,使轴启漏汽,更易加进润滑油系统.f. 汽缸分散里变形、稀启没有周到,制成火汽揭收,加进轴启室,使油中戴火.g.运止参数非常十分引导热油器热却火侧压力下压油侧压力,而且热油器揭收.2. 油中溶有气氛,特天是正在下温下,会加速油的氧化蜕变.空压机机运止中,果其油品气化蜕变而爆收的环烷酸白、胶体等物量皆是乳化剂,使油更简单乳化.3. 机油的乳化,与油品中的增加剂本能亦有闭系.机油增加剂(如抗氧化剂战防锈剂),多数是具备一定表面活性的化合物或者混同物.那些物量的分子结构中,一端是具备亲油性的非极性基团,另一端是具备一定表面活性的亲火性极性基团.虽然它们皆溶解于油而没有溶解于火,但是正在一定转速下极性基团对付火便具备一定的亲合本领,巩固了油火分散的易度,促进油量乳化.4. 猛烈搅拌.正在空压机下速转化时,油战火被猛烈而充分的搅拌,呈乳浊液态.此时,上述亲火的极性基团有了与火充分亲合的机会,当亲合力很大时,便会与火坚韧的分散正在所有.又由于亲油性的非极性基团能溶于油中,进而通过那种物量的效用使火战油分散正在所有.果此,那时火便没有克没有及与油分散,即爆收乳化局里.三、防止机油乳化的步伐:1. 防止油系统进火防止战与消机油系统进火,是防止机油乳化的要害步伐.为此,最先要保证产品安排战制制品量,一是汽启拆置结构安排合理、整部件加工切合工艺尺度2. 排除油中火分正在庞大空压机运止时,应随机加进油洁化拆置,以便即时对付机组润滑用油战安排保拆置置的压力油举止油火分散战纯量过滤.暂时应用得比较广大的YJG型油洁化器,由重淀箱、过滤箱、贮油箱、排油烟机、自动抽火器战粗稀滤油器等组成.那种油洁器由于具备较大油容积,对付油中火分、纯量的扫除兼有重力分散、过滤与吸附洁化效用,洁化效用下,且运止仄安稳当.别的,拆置正在油箱上的排油烟机应与空压机共时运止,并连绝没有竭的抽走油中气体战火蒸汽,使其没有克没有及正在油箱内凝结;共时,轴启箱上的通气孔(排气管)应疏通,防止轴启内爆收背压而吸进蒸汽、干气或者凝结火珠.3. 扫除油管路荡涤后的残液正在机组拆置或者大建中,如用热火或者蒸汽浑洗油管路、热油器油侧或者油系统上的滤油器等部件的油垢,应正在荡涤后用压缩气氛吹扫大概存留的残液或者火珠,确疑搞燥后再将管交头启佳待拆复.4. 包管机油品量对付于买进的机油,其品量应切合GB2537或者GB11120-89尺度,并应具备良佳的粘附性、氧化安靖性、防锈性、抗起泡沫,以及抗乳本能及酸值指标.对付于运止中的机油,除定期举止周到的检测中,通常亦应注意有闭名手段监督战与样检测,创制问题即时处理.5. 油中增加抗乳化剂为延少油的使用寿命战普及油的抗乳化本能,可根据运止中机油的油量情况,背油中增加抗乳化剂,以损害油火界里上的乳化膜,将火释搁出,达到除火手段.那里需要指出的是,所加进的增加剂应切合品量尺度,尽大概落矮或者与消增加剂中亲火本能较强的成份,达到或者下于汽轮机油尺度所确定的抗乳化本能指标.暂时正在尔国东北天区正正在增加一种名为GPE15S-2(散氧乙烯散氧丙稀苦油硬脂酸脂)破乳化剂,该破乳化剂的便宜是它不妨正在常温下曲交溶于油中,没有需要所有有机帮溶剂,增加量约为12毫克/降. 2_L_ AYDaS 6. 定期处事中的油箱搁火,滤油处事,以及与样,化教领会,皆该当引起脚够的重视。
汽轮机润滑油油质劣化原因分析与对策

汽轮机润滑油油质劣化原因分析与对策摘要:润滑油系统油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汽轮发电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油质变坏的原因是由检修工艺不良、油中带水、设备运行磨损带来的杂质、设备本身质量问题和系统安装质量不过关等原因造成的。
通过提高检修工艺质量、提高运行水平、严把设备安装质量验收关、完善系统设计,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
关键词:润滑油机械杂质油中带水油乳化一、引言:润滑油系统除为汽轮机和发电机各主轴承、推力轴承和盘车装置提供润滑油外,还为危机保安装置提供压力油。
润滑油油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汽轮发电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无论是在基建调试阶段,还是在正常的生产过程中,因油质变坏导致机组故障、设备损坏的事故时有发生。
因此,如何保持润滑油油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二、润滑油油质劣化的原因1油中含机械杂质:(1)设备制造及油管路安装造成与汽轮发电机组系统有关的设备及其附件在加工、制造过程中未达到规定的工艺要求,使设备的质量和清洁度不符合标准要求;设备和油管路及其附件在安装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油管路安装规程,致使管道清洁度,焊缝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
二者造成的机械杂质是新机组调试、试生产期间和新机组投产前几年的油中机械杂质的主要原因。
在2021年某厂#4机组(300MW)大修时发现汽轮机低压转子#3轴颈处有多处划痕,进一步检查发现在#3轴承顶轴油孔中有一焊渣,另一台机组2022年大修中,在注油器检修解体过程中发现注油器扩散管中存在着大量的加工铁屑,再如,由于制造厂注油器设计上存在的缺陷,注油器在运行中扩散管喉部发生汽蚀,导致汽蚀下来的铁屑进入轴承中,造成轴颈损坏。
(2)检修工艺不良和油中带水引起除设备制造质量和油管道安装质量造成的机械杂质外,检修工艺不良和运行机组油中带水是运行中机组产生机械杂质的主要原因。
比如油箱及内部设备检修时没有进行防尘保护、油管道拆下后没有按要求对油管道进行封口,轴承箱、油箱没有很好地清洁等。
油中带水主要是指机组在正常运行中,油的含水量超标,油中含水量超标,油中含水量超标往往造成油管路生锈,铁锈剥落进入油中,导致油中含有机械杂质。
电厂汽轮机润滑油油质劣化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老化前的 61%,表明该油对 T501 抗氧剂的感受性比对新油中添加
的复合抗氧剂好。(2)从不同方式处理后油泥析出情况看,均无油
泥析出。(3)从不同方式处理后样品老化前后的颜色变化及抗氧化
性能的变化看,对运行油用 2%吸附剂再生处理并添加 0.45%T501
抗氧剂后,油品抗劣化性能最好。实验数据见表 1、表 2。
机械与设备
电厂汽轮机润滑油油质劣化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黄细梅
中电投珠海横琴热电有限公司,广东 珠海 519031
摘要:汽轮发电机组运行时,润滑油水分和颗粒度长时间超标,油质会逐渐乳化,给机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通过小型实验全 面分析润滑油劣化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恢复润滑油各项指标达到合格范围,为机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运行油(添加 0.45%T501 抗氧剂后)(左) 运行油(添加 0.45%T501 抗氧剂并 115℃,72h 老化后)(右) 运行油( 2%吸附剂再生处理并添加 0.45%T501 抗氧剂后)(左)
运行油( 2%吸附剂再生处理添加 0.45%T501 抗氧剂并 115℃,72h 老化后)(右)
4 实验室研究处理对策 润滑油水分和颗粒度长期超标,造成油品乳化,势必给机组安全 运行带来隐患。为尽早找出油品乳化的原因,实验室对该油品进行全 面的分析和实验。实验发现,运行中的润滑油(以下简称运行油)除 了水分和颗粒度不合格以外,旋转氧弹值(150℃)只有 110min,抗 氧化剂 T 5 0 1 含量只有 0.048%,表明该油品的抗劣化性能很差。将 该运行油与汽机油系统中同一批号的新油(以下简称新油)做了对比 实验,新油中除抗氧化剂 T 5 0 1 含量偏低外,各项指标均正常,表 明该汽轮机油中添加的抗氧剂为复合添加剂。具体实验项目如下: 1. 对汽机润滑油进行不同方式处理后,分别测试旋转氧弹值和 油泥析出实验,并观察油品老化前后的颜色变化。处理方法分别为: (1)新油老化(2)运行油老化(3)运行油添加 T501(4)运行油 添加 T501 老化(5)运行油用 2%吸附剂再生处理添加 T501(6) 运行油用 2%吸附剂再生处理添加 T501 并老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介绍了润滑油破乳化性能劣化的原因、预防破乳化性能劣化的措施,改善破乳化性能的途径,并 且介绍了浙江电网几个电厂改善破乳化性能的成功实例。 关键词:润滑油;破乳化;性能;劣化;原因;方案 中图分类号:4="#& ( 1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0 &11& ’ #$$% + $& 0 $$!" 0 $)
!""# 年第 $ 期
浙江电力
表! 添加破乳剂前后油品的化验数据
添加前 时间 闪点 酸值 破乳化时间 + ,-. 粘度 水分,/・0 1 $ 颗粒度 油泥析出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次加破乳化剂 ! 8后取样 第二次加破乳化剂 ! 8后取样 液相锈蚀 ’( %" !%2 "( "2" %*( ’ 2’( 2* %*( $ 345 ’级 无 )( % !%’ "( "22 &( ! 2’( "" 2$( ! 345 ’级 无 添加后 )( !! !!* "( "%# $!( 2 + 2"( % 345 ’级 无
# 添加破乳剂改善破乳化性 能 的 成 功实例
添加破乳剂改善油品的破乳化性能的机理 为:在乳化润滑油中,通过加入与形成乳化润滑 油类型 ’ ( ) * 型 + 相反的表面活性物质 ’ 破乳剂 + , 替代已富集在油水界面膜上的表面活性物质 ’ 乳化 剂 + ,使乳化润滑油由 ( ) * 型转变为 * ) ( 型。控 制好所加入的对抗性表面活性物质的数量,在旧
#" #
做好运行油的维护
运行的油系统,一方面要减少水、蒸汽、灰
尘等进入油系统,当发现油中的水分超标,一般 应检查汽机轴封、油箱上的油气抽出器、以及其 他与大气相通的门、孔、盖等有否异常并消除。 另一方面,润滑油在运行中不可避免的受到热、 辐射、机械磨损等作用,不可避免地存在裂化和 磨损的现象,所以尽可能投入油净化装置,将劣
#" %
破乳剂的现场添加
台州发电厂 # 号机润滑油于 #$$! 年 4 月初进 行了添加破乳剂处理,具体过程为:4 月 & 日 &3: $$ 两 次 从 冷 油 器 放 油 & $$$ -1 左 右 , 加 %$$ -1 破乳剂 5,充分搅拌均匀,然后缓慢从主油箱
#" !
润滑油添加破乳剂的效果
万方数据
,# -
用润滑油质量标准” 滑油本身的性质是关键
润滑油一般是由基础油、氧化剂、防锈剂等
于 "$ 789。
"
润滑油破乳性能劣化的原因
润滑油破乳化性能劣化的根本原因是油中存
通过不同的比例调制而成。产地不同、炼制工艺 不同、添加剂的种类和剂量不同,润滑油本身存 在着或多或少的种类不同的表面活性物质。
!" #
破乳化性能恶化油品的改善
对那些由于某些原因破乳化性能已劣化的油
品,应首先寻找破乳化性能恶化的外因并消除, 如减少外界水分等的进入,减少并消除油系统中 的过热点等。 当破乳化性能劣化后首先加大滤油力度,通 过过滤、真空、吸附等作用除去油中的水分、部 分极性表面物质、颗粒物质,一般情况下破乳化 性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 但是单纯的物理方法处理对彻底改善破乳化 性能很有困难,这时可考虑通过添加破乳剂对破 乳化性能进行更彻底的改善。
表$
序号 & # ! 3 % , 4 添加剂量 ) -0・1 2 & &$$ 5 6 &$$ 7 %$ 5 6 %$ 7 !$$ 5 &$$ 5 4$ 5 %$ 5 !$ 5
#" $
润滑油破乳剂筛选和复配试验
台州电厂 # 号主机润滑油的破乳化性能自 #$$# 年 大 修 后 突 然 劣 化 , 破 乳 化 时 间 超 过 ,$ -./,虽然电厂加大滤油力度,但破乳化性能仍不 能明显改善。为了改善润滑油的破乳化性能,委 托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所进行添加破乳剂处理, 首先通过实验室小型实验对破乳剂进行筛选和复 配,其主要实验数据如表 & 所示。
!" #
润滑油运行过程中劣化产物的产生
润滑油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局部过热、漏
水、漏汽、外界空气和尘埃的漏入等因素会引起 润滑油的抗氧剂、防锈剂的损失,从而引起润滑 油的加速老化,老化产物的增加会引起润滑油颜 色加深、酸值增加、破乳化时间增加。
#
减小破乳化性能恶化的途径
润滑油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破乳化性能缓慢
浙 江 电 力
!"
>?@AB6C. @3@D4EBD F<;@E
#$$% 年第 & 期
润滑油破乳化性能恶化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
$%&’( )*%+,’-’ ./ 0(1&+’-2-+-3, 0(45%6%3-.* ./ 7&25-8%3-*4 9-+ %*6 :3’ ;.+&3-.*’
朱新强 & ,明菊兰 #
#" $
把好油质关,做好新油的验收
依据“ ,- $$$!" . /01 . 234 汽轮机油” , %! 号、 56 号新油的破乳化时间小于 $# ’(),但是各 个单位可与供货商签订更严格的验收指标,如华 东地区的润滑油新油一般控制在 $" ’() 之内,有 些单位将新油验收指标控制在 # ’() 之内。另外, 针对那些破乳化时间短,但油水分层后,油层不 均匀,有鱼鳞状泡,水层试管壁黏附有小油珠或 花边状挂壁,油水界面有物质析出现象的油品, 各用户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供应商进行控制。
!
润滑油的作用和破乳化性能要求
润滑油作为汽 ’ 水 + 轮发电机组润滑与调速系
在表面活性物质,有资料介绍润滑油中的表面活 性物质一般为烷基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物质, 在有水存在的情况下,表面活性物质将降低油水 界面的表面张力,并富集在油水的界面层,一般 形成 ; : < 型乳化液。破乳化性能劣化的表现是油 水分层的时间延长,即破乳化时间的延长。 以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油中存在超标 的水分是破乳化性能劣化的主要原因,而对润滑 油水分正常但破乳化性能超标常常感到不可理 解。实际上,水分的存在主要是给破乳化性能劣 化提供了表现的条件,水分的存在并不是破乳化 性能裂化的根本原因。在很多情况下机组润滑油 的水分虽然严重超标,但由于油品没有劣化,油 中没有极性表面活性物质,润滑油的破乳化性能 依然很好。当然,过量水分的存在会加速油品抗 氧剂的损失,增加金属的腐蚀,加速油品的劣 化,从而破乳化性能也会有所劣化。在生产实际 中经常遇到的现象是:润滑油水分含量正常但破 乳化时间超标。 根据表面活性物质进入润滑油或在润滑油中 产生的途径,润滑油破乳化性能劣化有如下几种 因素。
!" !
油品使用过程中外界的污染
润滑油在运输、安装、调试、大小修过程中
存在着较多的环节污染的可能,如:润滑油在发 货、运输的过程中存在着错发、错装、盛装容器 污染的可能;在基建阶段,润滑油系统中可能存 在着易引起润滑油起泡、乳化等作用的防锈剂、 抗氧化剂、涂料等表面活性物质;润滑油系统在 调试、大小修期间,错误的清理方式,润滑油在 转移过程中存在的污染等。 浙江电网曾出现机组大修后主机润滑油破乳 化性能突然恶化的现象,也曾出现一些新机组在 投产一年内,主机润滑油破乳化性能超标的现 象,破乳化性能劣化很可能是由于大修和基建过 程的某些环节对油品的污染造成的。
万方数据
!""# 年第 $ 期
浙江电力
%&
新购润滑油的破乳化性能存在明显差异,主 要表现为破乳化时间有长有短,破乳化时间短的 不到 $ ’(),长则可能接近验收标准 $# ’(),有的 虽然破乳化时间很短,但油水分层后,油层有 泡,水层有油珠或挂壁的现象,这些表明新油的 破乳化性能有差异。
径主要如下:
破乳剂筛选和复配试验数据
破乳化时间 ) -./ %8 " 48 4 ,8 , 38 3 %8 $ 38 " &%8 9 描 述
水层较清, 油层浑浊、 有黄色花边。 水层浑浊, 油层浑浊、 有黄色花边。 水层浑浊, 油层浑浊、 有黄色花边。 水层浑浊, 油层浑浊、 有黄色花边。 水层较浊, 油层透明, 有泡。 水层清澈, 油层透明, 有泡。 水层清澈, 油层透明, 有泡。
#" !
做好基建调试和大修阶段的润滑油维护
在基建阶段润滑油的维护工作对润滑油质量
的维护至关重要,基建阶段的维护工作做好了就 为后续的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好油系统设备的监造、清理、验收、维 护、安装工作,油系统中使用的防锈剂、涂料、 有机溶剂应检验合格,应与运行油有良好的相容 性,能被油冲洗除去,而不对运行油产生泡沫、 乳化等影响。 油系统安装完成,投入正常运行之前应进行 油冲洗工作,冲洗过程中同时投入滤油设备,并 取样化验油品清洁度,直到油品中的颗粒度指标 小 于 743 / 级 85 9 , 冲 洗 合 格 后 , 油 系 统 循 环 !5 :,取样化验油品的颗粒度、破乳化时间、酸值、 粘度、水分、闪点等指标,当破乳化时间、酸值 等指标与新油有较大的差别时,并经较长时间滤 油不能改善时,表明油系统中存在某些表面活性 物质对油品的破乳化性能、酸值有影响。可根据 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果基建阶段有多台 机组同时安装调试,可考虑将冲洗油排空 * 该冲洗 油可供后续机组油系统冲洗用 + 后重新更换新的润 滑油供运行用。如果油品仍然符合新油指标,可 考虑继续用冲洗油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