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油破乳化度超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汽轮机油破乳化度超标原因分析及处理

摘要:以某火电厂为例,介绍了主机汽轮机油抗乳化性能劣化后采取的措施,从安全运行、技术监督、日常 维护等方面多措并举,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汽轮机油品质合格,为机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 保障。 关键词:汽轮机油;乳化;抗乳化;分析;措施
中图分类号:TM311;O621.25 + 9.1
文献标志码:B
第38卷第4期 2019年12月
青海电力 QINGHAI ELECTRIC POWER
DOI: 10. 15919/j. cnki. qhep. 2019. 04. 016
Vol. 38 No. 4 Dec. ,2019
汽轮机油破乳化度超标原因分析及处理
李红蓉I,石中刚2
(1.青海华电大通发电有限公司,青海 大通810100;2.青海三新农电有限责任公司,青海 西宁810021)
2016年11月19日,某火电厂油化验分析 时,发现1号机主机汽轮机油破乳化时间超标准, 颗粒度超标准,其它指标均在合格范围内。试验 数据见表1。
收稿日期:2019-11-06 作者简介:李红蓉(1981),女,汉族,本科,工程师,从事发电厂化学技术监督工作。
62
青海电力
第38卷
表1油品破乳化试验数据
1) 破坏油膜。乳化液在轴承等处析出水分 时破坏油膜。
2) 锈蚀金属。引起金属部件锈蚀,造成滑阀
卡涩,降低系统灵敏度。 3) 供油不足。乳化油因沉积影响油循环,造
成供油不足引发事故。 4) 酸值升高。油乳化会加速油的劣化,使酸
值增高。 5) 轴瓦过热。乳化油降低润滑作用,增大部
件摩擦导致轴瓦过热。
1存在的问题
棕红色
不透明
无
189
9
5
汽轮机润滑油质乳化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汽轮机润滑油质乳化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汽轮机润滑油质乳化的原因分析及预防一、汽轮机润滑油乳化的危害对于高速旋转工作的汽轮机来说,润滑油在运行中各项参数直接影响着汽轮机的安全可靠性,包括油压、油温、油流量以及油品质量。
若油质恶化,汽轮机油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润滑和散热作用,反而造成极大的危害。
国外曾经作过分析和统计,由于汽轮发电机组轴承和转子故障损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约1.5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一则是因油系统故障引起的。
而油质乳化是油品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因此,汽轮机油乳化会给机组带来的很大的危害。
汽轮机油乳化对机组安全运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润滑油的粘附性不好,油对磨擦面的附着力不够,油膜受到破坏。
一种液体只有同时具备适当的粘附性和粘度,才能作为润滑油,且润滑油对于磨擦表面的附着力还必须大于润滑油本身分子间的磨擦力。
这样,两个磨擦表面在相互滑动时,每一表面上都带动着一个附着油膜,形成两个磨擦表面之间的液体磨擦,转子在高速转动时,轴颈与轴瓦底部形成压力很高的油膜,支承转子重量在轴瓦中滑动。
若油质乳化,就使润滑油的粘附性不好,油对磨擦面的附着力不够,油膜受到破坏,转子轴颈就可能和轴承的轴瓦发生干磨擦,使轴瓦烧损,机组强烈振动,甚至毁机。
2. 妨碍油的顺畅流动,使供油不足,影响散热,易引起轴承烧瓦事故。
汽轮机在运行中,润滑油需要带走的热量主要来自转子轴颈与轴承滑动磨擦所产生的热量,高温蒸汽通过汽轮机转子上的动叶片等部件传导到轴颈上的热量,以及发电机因转子电流过大发热和磁铁发热经发电机转子传递到轴颈处的热量。
如果汽轮机油乳化,其乳化液沉积于油循环系统中,妨碍油的顺畅流动,使供油不足,影响散热,轴承与轴颈处温度不能控制在规定值内,易引起轴承烧瓦事故。
3. 酸值升高,产生较多的氧化沉淀物,恶化了油的抗乳化性能。
汽轮机油乳化,将加速汽轮机油的氧化,使酸值升高,产生较多的氧化沉淀物,从而延长了汽轮机的抗乳化时间,亦即恶化了油的抗乳化性能。
电厂汽轮机油抗乳化性超标问题分析及处理

电厂汽轮机油抗乳化性超标问题分析及处理摘要:本文选取一个新投产的1000 MW机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发动机润滑油的抗乳化能力超标,造成轴承温度升高而发生跳闸现象。
通过检验,该问题只能通过添加新的润滑油来改善。
另外,对一套新的机油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机油质量有较大的降低。
为此,本文分析了机油抗乳化超标的原因并提出改善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汽轮机油;抗乳化性;吸附处理;抗氧化性能引言:汽轮机油使轴承和轴瓦间产生油膜,起润滑作用。
在检查中发现,该机组轴封润滑油中含有大量含铁物质和硫化物,使其失去了原有功能,导致轴密封处产生高温氧化腐蚀而损坏。
汽轮机油的使用往往难免掺水,如果水分含量过高就会造成汽轮机油变质失效,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抗乳化特性作为考察汽轮机油耐与水生成乳化液能力的重要技术指标。
如果油品中有一定含量的水分存在就会影响抗氧和抗氧化能力。
当汽轮机油的抗乳化特性良好时,能迅速分离混在机油中的水,且可由主油箱底部的阀门释放。
如果抗乳化性不好或有杂质存在时,就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影响到润滑系统正常工作。
所以,汽轮机油具有较好的抗乳化性能,是确保汽轮机组安全平稳运行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相关概述某电厂1000 MW超临界汽轮机在使用了大半年后,其耐乳化度指标全部超过100分钟。
若润滑油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湿气,会导致润滑油性能下降,从而影响其工作和使用寿命,严重时会造成燃烧。
通过添加新的润滑油,可将破乳化期减少到11分钟,并利用超声技术对分离装置中残余的油和水进行了破乳化。
在装置投入使用两日后,破乳试验的结果再次大于100分钟。
通过对其进行的研究,得出了锅炉给水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未蒸发水、凝结水、水蒸气等问题。
目前,油品中的抗乳剂比例已经明显不够,而将破乳剂添加到润滑油中,并未达到很好的处理效果,因此可以认为,这类油品中含有极性的有机物[1]。
另外,在发生防乳性能超常时,机油中的湿气浓度较上一次测试时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因此使用了一台吸湿器进行过滤,以降低其含水量。
电厂汽轮机油乳化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秦福鹏

电厂汽轮机油乳化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秦福鹏摘要:电厂汽轮机油乳化的发生对电厂汽轮机组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润滑油乳化导致了轴承等转动部件润滑性能的下降、增加了对相关零部件的锈蚀风险。
为了提高现代电厂运行效率、提高电厂运行经济性及安全性,电厂设备维护部门必须提高对汽轮机油乳化的认识。
针对造成汽轮机油乳化的因素进行预防性控制管理,延长汽轮机油使用寿命、保障机组运行安全。
本文探讨了电厂汽轮机油乳化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关键词:电厂汽轮机;油乳化;原因分析;处理对策对于运行中的汽轮机油,在平时的管理中,我们要尽量避免润滑油发生乳化,延长油品的使用年限,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除了定期进行全面的检测外,平时也应注意有关项目的监督和取样检测,尤其在大、小修后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当润滑油破乳化性能恶化后应采取措施恢复破乳化性能,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得到在小型试验的基础上添加适量的破乳剂可以迅速彻底改善破乳化性能。
1电厂汽轮机油乳化的原因分析1.1油品乳化的条件汽轮机油形成乳状液必须具有三个必要条件:①必须有互不相溶(或不完全相溶)的两种液体;②两种混合液中应有乳化剂(能降低界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存在;③要有形成乳化液的能量,如强烈的搅拌、循环、流动等。
1.2激烈搅拌在汽轮机高速旋转时,油和水被激烈而充分的搅拌,呈乳浊液态。
此时,亲水的极性基团有了与水充分亲合的机会,当亲合力很大时,就会与水牢固的结合在一起。
又由于亲油性的非极性基团能溶于油中,从而通过这种物质的作用使水和油结合在一起。
因此,这时水就不能与油分离,就会产生乳化现象。
1.3检修导致轴封间隙扩大及检修带入的杂质机组检修时,为了避免在启动过程中高速转动的轴系因过临界转速振动或转子热膨胀而碰磨轴封尖齿,一般在调整轴封时增大了轴封间隙。
轴封径向间隙调整过大,轴封漏汽沿轴窜入轴承室,造成油中带水,导致机组在正常运行中影响了轴封的严密性,造成了轴封漏汽沿轴窜入轴承室,这是油中进水的根本原因。
电厂汽轮机油抗乳化性超标问题及处理分析

电厂汽轮机油抗乳化性超标问题及处理分析摘要:在电厂新投运机组运行以后,因为汽轮机油抗乳化性超出标准,形成了轴瓦温度上升而造成了不良的跳机问题。
要想确保机组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就需要采取添加新油的方式解决各项问题。
通过分析抗乳化性超标问题可以看出,使用再生吸附剂展开净化处理工作能够获取符合标准的油品,运行过程中利用吸附过滤,确保机组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避免了机组停运而造成的不良损失。
相关人员在机组运行过程中务必加大油品抗氧化性能的检测力度,将油品的抗氧化性能发挥的最大化。
本篇文章中探究了电厂汽轮机组抗乳化性超标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电厂汽轮机;油抗乳化性超标问题;处理对策在汽轮机运行过程,汽轮机油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系统,本身产生的作用良好,能够为汽轮发电机轴承提供良好的调节和润滑效果。
基于此,汽轮机油系统运行性能决定了汽轮机整体运行安全性,从实际情况来看,水和油是两种不同的类型,这两项液体处于不相容状态,不过在搅拌水和乳化剂的过程中,油系统形成了乳化状态,特别是汽轮机处于快速旋转的状态下,水分与油全面搅拌到了一起,产生了乳浊的液体。
油品类包含的添加剂,物质成分具备亲油性和亲水性特征,在亲和力非常大的情况下,和水相互结合到一起相同的状态,亲油的非极性基团和油结合到一起,增加了油水相互分离的复杂程度和汽轮机油乳化状态。
从中来看,油脂乳化将会影响到润滑油复杂性的体现,损坏了润滑油摩擦形成的油膜,不利于润滑油整体散热效果的发挥。
1、相关案例以某项电厂超超临界机组举例说明,该项机组在运行半年以后发生了抗乳化性指标超出标准的现象,分离时间大于100分钟,要想确保机组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相关人员采取了添加新油的方式,在补油30桶以后,破乳化时间降低到了11分钟。
机组运行两天以后破乳化检测结果再次超出了100分钟,运行过程中抗乳化剂含量较少,将相应比例的破乳化剂添加到油内,已经无法彻底解决破乳化超出标准的现象。
电厂汽轮机油乳化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研究

电厂汽轮机油乳化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研究发布时间:2022-09-08T05:21:35.07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9期第5月作者:许亮[导读] 电厂汽轮机系统是整个电厂非常重要的系统之一,其运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厂能够高效运行。
许亮陕西能源电力运营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摘要:电厂汽轮机系统是整个电厂非常重要的系统之一,其运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厂能够高效运行。
在电厂汽轮机设备中,经常会出现油乳化问题现象,使汽轮机的运行受到很大影响。
油乳化问题主要是油系统中进入了水渍以及杂质等等,为此本文主要对电厂汽轮机油乳化的原因以及处理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不同角度去减少油系统进水的现象。
关键词:电厂汽轮机;油乳化原因分析;处理对策前言:汽轮机油系统作为汽轮机的主要系统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为汽轮发电机轴承提供压力油,使汽轮机有着充足的动力之源。
从物理层次的角度来看,油和水两种液体本身是不相容的,因此当汽轮机出现油乳化的现象,会直接导致润滑油的粘附性变差,使润滑油摩擦面形成的油膜受到破坏,润滑效果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引发故障问题,影响电厂生产运行的效率。
一、电厂汽轮机油乳化原因分析要想了解汽轮机出现油乳化的原因,就必须掌握油乳化的机理,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准确概括。
第一从极性理论角度来看,乳化剂本身具有亲水性以及亲油性的特点,根据相似相溶理论的角度来看,当乳化剂进入到油水界面后,那么亲水亲油体系就会向不同的方向进行移动,如果油水界面乳化剂形成特殊的规律后,油水界面表面会形成保护层,防止液滴在碰撞的过程中变大,其余被分散的溶液也能够很稳定在油水表面上进行悬浮。
第二是从溶剂化理论角度来讲,乳化剂在油水界面定向分离后,由于水分子在油水界面中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导致水分子在靠近极性基的过程中会出现水化现象,使液滴表面形成一层水化膜。
水化膜表现的越大,分散液滴的变化程度也就更加明显[1]。
某电厂1、2号汽轮机油破乳化时间超标处理

自2 0 0 6 年 始 ,某 电厂 1 、 2号 汽轮 机 油 破乳 化 值 反 复 超过 当时 国标 ( G B / T 7 5 9 6 — 2 0 0 0 ) 规定 6 0 m i n的标 准 。油水 分 离 时间 过 长 , 难 以保证机组安全运行 。在充分滤油降低杂质的基础上, 进行添加剂 挑选试验对 比分析后 , 对 1 、 2 号机组汽轮机油进行联合处理 , 处理 后破乳化指标得以提高 , 改善了油质 , 保 障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2乳化原因分析 水分、 乳化剂的存在和激烈搅拌是产生乳化的主要原因。 运行中汽轮机油系统进水 ; 机组的安装 、 运行等环节没有达到 设备清洁度要求 , 存在污物 、 杂质等都将促使汽轮机乳化 。 汽轮机油中添加 的抗氧剂和防锈剂大都具有一定表 面活性 的 化合 物 或 混合 物 , 这 些 物质 的分 子 结构 中 , 一 端 具 有 如链 烃 一 R亲油 性 的非 极性 基 团 ,另 一 端具 有 一 定 表 面活 性 的 亲水 性 能极 性 基 团 , 如一 O H、 一 C O O H、 一 S O 2 0 H等。_ 1 _ 当汽轮机高速旋转 时, 油和水充分搅 拌 呈 乳 浊 液时 , 这 些 亲水 的极 性基 团有 了 与水 充 分 亲 合 的机 会 。当 亲合力很大时, 就会与水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又因为亲油性的非极 性基 团溶于油 中, 从而通过这种物质 的作用使水和油结合起来 。这 时水就不能与油分离 , 即产生乳化现象 。 3 添加 剂 的破 乳 化性 能 的 机理 在 乳 化 汽 轮 机 油 中, 通 过a n . 与形 成乳 化 汽轮 机 油 类 型 ( w/ o 型) 相 反 的表 面 活性 物 质 ( 添加 剂) , 替 代 已富集 在 油 水 界 面膜 上 的表 面 活性 物 质 ( 乳 化 剂) , 使界面膜被破坏 , 将 膜 内包 裹 的水 释 出 , 水滴 相互凝结沉降到底部 , 使油水分离达到破乳 目的。 4 小 型试 验 破 乳 是一 个很 复 杂 的 问题 , 它既 与 原 油 的组 分 、 性质 、 乳 状 液 的 类 型及 稳 定 因素 有关 , 也 与 破乳 剂 的分 子结 构 及 性 质 有关 , 因此 , 在 工 业 添 加前 , 需 要 进行 大量 的小 型试 验 以保 证添 加效 果 。 调 制 润 滑 油所 用 的基 础 油 , 因产 地 不 同 , 在 结 构 性 能上 都 会 不 同 。使用 不 同 添加 剂 时效 果 也不 同。因此 为 了找 到效 果最 好 的添加 剂 ,分 别 往 1 号和 2 号 试 油 中添加 添 加 剂 A、 B、 C进 行 相 溶 性 及适 应性试验。由于破乳化剂种类不同, 其结构不 同, 加入到同一汽轮机 油样, 不 同类 型的添加剂对油水界面膜的界 面张力降低程度不同, 降 低越大, 其破乳时间越短, 破乳化性能越好 。 对比试验数据, 综合考虑 后, 选 用 C作为 本 次处 理 添 加剂 。 考 虑 到 添加 剂 用 量 对试 油 破乳 化 时间 的影 响 , 进 行 了 大 范 围添 加 剂 添 加 剂 量 分析 。试 验数 据 显示 在 一 定 范 围 内, 随 着 添 加 剂 含量 的增加, 试油的破乳化时间都变短, 但是当其随着添加剂含量增加到 破 乳 化 剂 浓 度 对试 油 破 乳化 时间 的影 响一 定 浓 度 后 , 破 乳 化 时 间反 而 延长 , 其 油 水分 层 效果 也 变差 。 根 据 顶替 理 论 和 胶 溶理 论 ’ 最 可 能 的是 当破 乳 剂 加 入 到 油 水乳 状液 中以后, 它 的分子会将沥青 、 石蜡等天然表 面活性剂 物质 顶替 出来, 在油水界面形成一层新的混合界面膜, 这层膜 的强度较低, 因 而使整个乳状液处于不稳定状态并最终达到破乳的 目的。 破乳剂在 溶液 中的浓度越高, 则被替换 出的天然表面活性剂分子越多, 界面张 力下降越大, 破乳效果越好, 乳状液越不容易形成 。但是, 当活性剂在 溶 液 中 的浓 度 达 到一 定 值 以后 , 如果其浓度进一步增加, 活性剂分 子有倾 向逃离水 中的趋势, 以使整个体系的能量达到最低 。此 时活 性 剂分子 中的长链亲油基通 过分子 间相互作用力缔 合在 一起形成 胶束, 而胶束 的存在增加了活性剂在油中的溶解度, 从 而破坏了油水
汽轮机油破乳化度超标分析解决实例

汽轮机油破乳化度超标分析及解决实例摘要:根据我公司汽轮机油破乳化度问题,分析了汽轮机油破乳化性能劣化的原因及危害,改善破乳化性能的途径,并介绍了改善破乳化性能的成功实例。
关键词:汽轮机油破乳化度原因措施1、概述破乳化度是测定在规定条件下油水分离的时间。
汽轮机油在运行中,由于设备及运行等原因,使汽、水漏入油系统中。
为了避免油水形成乳化液,破坏润滑油,要求汽轮机油应与水易于分离,故要求油有较高的抗乳化性能,以保证油质能在设备中长期使用。
破乳化时间短,表明乳化液能迅速发生破乳化,分离出油和水,因而要求油品破乳化时间越短越好。
2、影响破乳化度的主要因素汽轮机油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破乳化性能缓慢的劣化是不可避免的,汽轮机油乳化一般有3个原因:水分、乳化剂和高速搅拌。
其中水分是引起油品乳化的主要原因。
水分的形成主因:汽轮机运行中,机组的轴封不严、汽封漏汽、轴承箱及油箱真空度达不到等诸多因素,是导致汽轮机油系统中进水的主要原因。
3、破乳化度超标的主要危害汽轮机油的破乳化性良好,能使油水乳化液在油箱中很快分离。
而汽轮机油破乳化性能不好,油水乳化液分离就很慢,使汽轮机油失去润滑、调速和冷却散热等作用。
如果机组长期处在油水乳化液中运行,将给设备带来极大的危害。
如:可能引起润滑油膜不完整,严重时会造成轴瓦烧结。
因油中含水从而导致金属部件腐蚀,而腐蚀产物又会加速油质老化,造成破乳化度进一步恶化。
因此,必须保持汽轮机油破乳化性能的良好。
4、改善破乳化性能的成功实例我公司在汽轮机油检测过程中发现2#~54℃时的破乳化度>120min(标准≤60min),这使得2#机安全运行受到威胁。
经公司讨论决定通过向油箱添加破乳化剂,提高汽轮机油的抗乳化性能。
来降低2#机汽轮机油的破乳化时间,提高油品的破乳化性能,保证汽轮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1)为保证添加安全、可靠,我们首先对汽轮机油进行添加试验。
1)最佳添加量试验。
经过比较决定选择1000mg/l的添加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轮机油破乳化度超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作者:郭霞丛淑萍时间:2008-1-27(拉克玛依电厂新疆拉克玛依834008)摘要:着重分析汽轮机油破乳化性能劣化的原因,并针对劣化的汽轮机油进行试验、添加破乳化剂等处理,最终使劣化的汽轮机油乳化性能合格,不仅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劣化油处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汽轮机油破乳化性能油品乳化破乳化剂火力发电厂的汽轮机润滑油作为汽轮发电机组润滑与调速系统的工作介质,在生产、检修、使用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外界表面活性物质的侵入的可能,长期在高温、剧烈搅拌下的情况下运行,以及油品的老化、磨损、水、汽的泄漏等原因,产生劣化产物,从而引起油品的乳化。
汽轮机油一旦乳化,不但失去润滑和冷却散热等作用,而且给设备带来极大的危害。
我厂作为火力发电厂,在2005-2006年中发现汽轮机油破乳性能劣化的现象。
1 汽轮机油破乳化性能劣化的原因由于油品乳化对机组影响较大其乳化的机理如下。
油品发生乳化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油中含有与油不互溶的物质(如水);含有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表面活性物质;高速循环流动或搅拌。
这三个条件很容易被运行汽轮机油满足。
一般认为油中存在超标的水分是破乳化性能劣化的主要原因,对汽轮机油水分正常但破乳化性能超标,感到不可理解。
实际上,水分的存在主要是给破乳化性能劣化提供了条件,并不是破乳化性能劣化的根本原因,表面活性的存在才是引起汽轮机油破乳化度不合格的关键因素物质。
表面活性物质是一种两亲分子,具有亲油和亲水的性质,在汽轮机油中混入了水份和表面活性物质后,表面活性物质会显蓍降低油水界面的张力,并富集在油的界面层,在有水分存在,且受到循环流动、高速搅拌的情况下,便发生乳化。
此时,表面活性物质吸附在油水两相界面上,以亲油亲水基团使油和水连接,使水滴可以稳定地分散于油中,使油水不易分离。
当然,过量水分的存在会加速油品抗氧剂的损失,增加金属的腐蚀,加速油品的劣化,从而使得油品破乳化性能下降。
例如我厂#12机,当测油品中水分为5444ppm时,其破乳化度为24min;但在后期,通过过滤除去大部分水分,油中水分含量为46ppm时,其破乳化度却上升为130min。
2 我厂油品乳化情况介绍2.1 2005年9月5日,检查发现#12机油品乳化、不透明,油中含有大量乳状水,但此时油的破乳化度仍合格,并接近新油标准。
一个月后分析发现:破乳化时间超标准。
虽经昼夜滤油处理,油中的乳状水分基本被滤除,油品也基本呈透明状态,但由于油质劣化,油品的破乳化时间超标准。
2006年元月24日,进行了破乳化剂的添加,效果良好;但当#3燃机故障时长达三个月的静置后,油品的破乳化时间再次超标,于5月18日再次添加破乳化剂。
2.2 在2006年2月,进行正常的油质全分析时发现:#7、#10机汽轮机油破乳化时间超标,分别是:105min、89min,其它指标均在合格范围内,且油品外状透明,无乳状水,进行水分含量测定,发现油品的水分含量也不大。
同年5月的油质全分析时,发现#9机汽轮机油也发生了同样的问题。
3 油品乳化原因分析3.1 #12机油品乳化的主要原因油系统中由于泄漏进入了大量的水分;油箱设计容积过小,油的循环倍速过高,使得油品没有足够的时间沉降;同时前期加入的新油破乳化时间本身就不合格,为20min。
这三种因素同时存在,使得油品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了乳化。
而静置近三个月后,油品的破乳化时间再次超标,而且油中有大量的黑色油泥析出。
这是由于长期的静置,会使油质产生分解,沉淀水分,而且由于冷油器仍然存在泄漏,在此恶劣的条件下,最初加入的破乳剂(表面活性剂)也可能变成了起相反作用的乳化剂,造成油品在设备启动后再次乳化。
此种乳化现象表现为:破乳化时间不合格,油质不透明,油中含有大量的乳状水。
3.2 #7、#9、#10机汽轮机油品乳化的主要原因汽轮机油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局部过热、漏水、漏汽、外界空气和尘埃的漏入等因素,引起汽轮机油的抗氧剂、防锈剂的损失,从而加速汽轮机油的老化,老化后产生的环烷酸皂、胶质等老化产物均属乳化剂,而运行中的汽轮机油基本处于湍流状态,从而使得运行油品的破乳化时间超标。
此种现象为:破乳化时间不合格,但油质透明,水分含量不大。
4 对劣化油的处理措施处理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换油;二是对现有的油品进行处理。
但全部更换新油,成本太高,而且油品除破乳化度外其它指标均合格,因此决定采用添加破乳剂的方法处理油品。
4.1 添加机理添加破乳剂改善油品的破乳化性能的机理为:在乳化汽轮机油中,通过加入与形成乳化汽轮机油类型( W/ O 型)相反的表面活性物质(破乳剂) ,替代已富集在油水界面膜上的表面活性物质(乳化剂) ,使界面膜被破坏,将膜内包裹的释出,水滴相互凝结沉降到底部,使油水分离达到破乳目的。
4.2 小型试验4.2.1 添加剂量的确定由于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考虑到破乳化剂可能对其它指标产生不良影响,小型试验的添加比例确定在0.5g/l—0.8g/l之间,每组均做多次平行试验。
4.2.2 试验条件的确定为确保试验结果能够的应用于现场添加,减少试验误差,实验室的小型试验按照与日常监督相同的取样、试验方法进行,并模仿现场油品的实际运行温度(#12机为60℃,#7、#9、#10机为40℃)进行添加试验。
4.2.3 试验结果添加剂量g/l 0.3 0.4 0.5 0.6 0.7 0.8破乳化度min #7机37 25 20 12#9机26 23 15#10机41 20 12 8#12机13 7.5 8 15小型试验证实:适量添加破乳化剂后,能明显地提高油品的破乳化性能,并对其它理化性能无不良影响,且无任何沉淀物析出。
4.2.4 通过小型试验确定的最佳添加剂量如下表:机组#7 #9 #10 #12总油量m3 4.3 8 8 8(11.56)添加量kg 3.2 5 4.5 5(8.4)注:以上油量为在各油箱容积的基础上加1m3(油循环系统)4.3 工业化添加破乳化剂及过滤处理运行中处理劣化油是一项技术要求高、责任大的治理操作,因此要求我们要慎而又慎。
首先,我们与运行部、维护中心做好联系与沟通工作,并制定了添加方案,提出注意事项;其次,进行油质核量工作,以尽可能地保证添加效果;加入破乳化剂后对油品进行连续过滤、循环搅拌,使破乳化剂与油品混合均匀、充分反应;化验室取样分析直至油质各项指标化验结果合格。
4.4 破乳化剂添加后的效果添加破乳剂后,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破乳剂后汽轮机油的破乳化性能有很大改善,而且对酸值、闪点、粘度等指标未产生影响。
测定结果如下表。
4.4.1 添加破乳剂前后汽轮机油破乳化时间测试结果(取样点为油箱,以#12机为例)取样时间破乳化度、min 备注添加前2005.12.26 24 油中水分为5444ppm2005.12.31 28 油中水分为3064ppm2006.1.11 130 油中水分为46.01ppm2006.3.30 >180添加后2006.1.24 32 第一次加破乳化剂1h 后取样2006.1.25 14 跟踪分析2006.2.5 18 跟踪分析2006.5.18 18 第二次加破乳化剂次日取样2006.6.9 12 跟踪分析4.4.2 添加破乳剂前后油品的化验数据添加前添加后机组#7 #9 #10 #12 #7 #9 #10 #12闪点℃198 208 197 229 207 206 208 236酸值mgKOH/ml 0.081 0.096 0.117 0.123 0.085 0.096 0.096 0.099破乳化度min 105 73 89 >180 6 7 11 7粘度mm2/s 46.16 47.16 46.04 44.13 45.89 46.72 46.21 43.854.5 同时,针对#12机油箱容积过小的问题,汽机专业进行了油箱扩容,从而消除了油循环倍速过高的现象,保证油品有足够的沉降时间。
4.6 效果跟踪从#12机油品乳化现象发生到添加破乳剂开始,至#7、#9、#10机油品乳化及处理,化验室一直对添加破乳剂的机组油品进行跟踪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破乳剂后汽轮机油的破乳化性能有很大改善,至今未发现有油质再次劣化的迹象。
5 防范措施汽轮机油在正常使用中缓慢发生劣化是不可避免的,由于造成油品乳化的原因较多,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油品防劣工作。
5.1 做好新油的验收工作严格按照“GB 11120 – 89 L- TSA 汽轮机油”的标准对新油进行验收,不合格油品坚决不能进入机组油系统。
5.2 做好设备检修阶段汽轮机油的维护工作5.3 做好运行油的维护、监测工作一方面要尽量减少水、蒸汽、灰尘等进入油系统;另一方面对于汽轮机油在运行中由于受热、磨损等原因产生的老化产物要及时通过滤油除去;同时,应定期按要求对各机组用油进行油质检查、检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6 结论汽轮机油的使用寿命一般为10-15年,而乳化则是影响汽轮机油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之一。
破乳化剂是一种复合化学添加剂,其化学组分与油品发生反应,能够改善油水分离状况。
电厂汽轮机油质明显劣化时,通常只能更换新油,旧油再生一般由油品的制造厂商进行。
而通过此次以大量小型试验为依据的劣化油在线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但为劣化油处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且所用破乳化剂与汽轮机油价格比约为1 ∶110(例如#9机总油量约8m3,油总价为三万多元,而添加5kg的破乳剂所需不足300元,)其所体现的经济性更是可观。
丛淑萍(1972—),1997年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现任化验室主任,化学专业工程师。
郭霞(1969—)2006年研究生毕业于重庆大学,化学专业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