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0191润滑油破乳化值测定仪

合集下载

破乳化测定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破乳化测定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破乳化测定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破乳化测定仪是一种用于测定液体中的破乳化程度的仪器。

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以旋转马达转动固定于轴上的叶片,产生剪切力使得液体破碎成微小的粒子,进而测定破乳化后液体的乳状程度。

由于破乳化测定仪工作时需要高速旋转,因此在操作时必须注意安全。

安全操作规程1. 使用前的准备1.1 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的指引安装和连接破乳化测定仪。

1.2 检查破乳化测定仪是否处于完好状态,注意检查电源线、控制面板等部件是否有损坏或异常。

1.3 破乳化测定仪应与电源插座安全接地连接。

1.4 在使用前,应将仪器工作台面清洁干净,以防杂草或其他杂物进入仪器内部。

2. 操作规程2.1 开机前,确保破乳化测定仪的所有设备连接正确,电源线插紧,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2.2 打开电源开关后,按下控制面板上的“启动”按钮,开始进行运行。

如果仪器出现异常响声或者颤动,应立即停止操作,重新检查设备连接。

2.3 操作过程中禁止把手伸入机器内部,并确保所有的保护罩、盖子等设备齐全闭合。

2.4 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拆卸、更换或调整破乳化测定仪的零部件和控制器,如需要更换或调整,必须在关机状态下进行。

3. 关机及清洁规程3.1 在使用完毕后,应首先关闭电源开关,使设备停止运行。

3.2 拔掉电源插头后,使用涂布消毒剂或消毒喷剂擦拭外表面,以达到清洁和消毒的目的。

3.3 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各部分有污垢或污染,请及时清洗擦拭干净,以免影响破乳化测定的精度。

保养规程1. 日常保养1.1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定期清洁仪器外表面和内部零部件,以保持工作环境清洁干燥,并对仪器进行必要的清理、消毒。

1.2 每次使用完毕后,请将仪器内部彻底擦拭干净,并注意保持干燥防潮。

1.3 定期对破乳化测定仪内的转子、容器等零部件进行清理和消毒。

2. 机械保养2.1 破乳化测定仪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设备连接是否牢固,并保持机器合理的灰度和平稳的运转。

抗乳化仪器操作规程

抗乳化仪器操作规程

抗乳化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1、接通电源2、检查打印机检查所有连接是否正确无误,然后打开电源开关。

二、操作测试1、打开主机电源2、选择好静置时间,按“确认”键,仪器即进入升温状态,界面如下:3、用工业汽油、石油醚、乙醇依次清洗搅拌叶片。

4、用铬酸洗液、自来水、蒸馏水清洗量筒至水呈中性,量筒内壁不挂水珠为止。

三、分析步骤1、在室温下向干净的量筒内慢慢倒入40ml蒸馏水,然后倒入40ml 的试样,至量筒80ml刻度线。

2、待水浴温度恒定至设定值±1℃时,将量筒放入试管支架的“1”处,旋转试管支架,适当调整叶片与试管的对应位置。

3、按“确认”键,搅拌装置即沉入试管底部,同时仪器以设置的静置时间计时。

显示器显示:4、静置时间到,搅拌电机自动启动,搅拌叶片开始搅拌。

5、五分钟后停止搅拌,同时升降电机动作,搅拌叶片自动升起,试样开始分离,显示器显示:6、操作者可按国标方法规定,用玻璃棒把搅拌叶片上的油刮落到量筒内。

同时注意观察试样分离情况,然后把另一支试样按上述方法倒好,放于试管“2”上,轻轻旋转试管支架,使“2”与搅拌叶片对齐,即可进行第二个试样的测试。

7、如果试样分离时间到,可通过按“△”或“”键,将光标移到该组试样,按“确认”键,即锁定样品分离时间。

四、报告记录方法记录方法分为两种:1、GB/T 7305-87《石油和合成液抗乳化性能测定法》规定报告方法如下:(要求每隔五分钟,记录油、水、乳化层体积数)。

(1)如果搅拌后静置时间在1h以内,乳化层等于或少于3ml,则记下此时各层的毫升数,报出试验结果。

如果搅拌后,静置时间超过1h,乳化层仍大于3ml,则记录此时油、水和乳化层的毫升数,报出试验结果。

(2)示例:a、15min后残留3ml以上的乳化层,20min完全分离,应记为(40-40-0)20min。

b、20min未完全分离,乳化层已降为3ml应记为(40-37-3)20min。

c、经过1h后,乳化层在3ml以上(如5ml),此时油层为39ml,水层为36ml,乳化层为5ml时应记为(39-36-5)60min。

润滑油检测标准

润滑油检测标准

润滑油检测标准GB/T391-1977发动机润滑油腐蚀度测定法GB/T7325-1987润滑脂和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GB8022-1987润滑油抗乳化性能测定法GB/T8926-2012在用的润滑油不溶物测定法GB9170-1988润滑油及燃料油中总氮含量测定法(改进的克氏法)NB/SH/T0059-2010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测定诺亚克法NB/SH/T0306-2013润滑油承载能力的评定FZG目测法NB/SH/T0822-2010润滑油中磷、硫、钙和锌含量的测定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NB/SH/T0824-2010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NB/SH/T0832-2010润滑油热表面氧化的测定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SH/T0024-1990润滑油沉淀值测定法SH/T0028-1990润滑油清净剂浊度测定法SH/T0061-1991润滑油中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076-1991润滑油中糠醛试验法SH/T0077-1991润滑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102-1992润滑油和液体燃料中铜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120-1992酚精制润滑油酚含量测定法SH/T0123-1993极压润滑油氧化性能测定法SH/T0187-1992润滑油极压性能测定法(法莱克斯法)SH/T0188-1992润滑油磨损性能测定法(法莱克斯轴和V形块法)SH/T0189-1992润滑油抗磨损性能测定法(四球机法)SH/T0191-1992(2000)润滑油破乳化值测定法SH/T0193-2008润滑油氧化安定性的测定旋转氧弹法SH/T0196-1992润滑油抗氧化安定性测定法SH/T0197-1992润滑油中铁含量测定法SH/T0200-1992含聚合物润滑油剪切安定性测定法(齿轮机法)SH/T0225-1992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中钡含量测定法SH/T0226-1992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中锌含量测定法SH/T0228-1992润滑油中钡、钙、锌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255-1992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水分测定法(电量法)SH/T0256-1992润滑油破乳化时间测定法SH/T0257-1992润滑油水分定性试验法SH/T0258-1992润滑油的颜色测定法SH/T0259-1992润滑油热氧化安定性测定法SH/T0267-1992润滑油氢氧化钠抽出物的酸化试验法SH/T0270-1992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的钙含量测定法SH/T0296-1992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的磷含量测定法(比色法)SH/T0298-1992含防锈剂润滑油水溶性酸测定法(pH值法)SH/T0308-1992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SH/T0309-1992含添加剂润滑油的钙、钡、锌含量测定法(络合滴定法)SH/T0436-1992航空用合成润滑油与橡胶相容性测定法SH/T0472-1992合成航空润滑油中微量金属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法)SH/T0473-1992使用过的润滑油沉淀物含量测定法(离心分离法)SH/T0532-1992润滑油抗擦伤能力测定法(梯姆肯法)SH/T0560-1993润滑油热安定性试验法SH/T0566-1993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增稠能力测定法SH/T0573-1993在用润滑油磨损颗粒试验法(分析式铁谱法)SH/T0582-1994润滑油和添加剂中钠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605-2008润滑油及添加剂中钼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617-1995润滑油中铅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618-1995高剪切条件下的润滑油动力粘度测定法(雷范费尔特法) SH/T0631-1996润滑油和添加剂中钡、钙、磷、硫和锌测定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SH/T0649-1997船用润滑油腐蚀试验法SH/T0719-2002润滑油氧化诱导期测定法(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SH/T0722-2002润滑油高温泡沫特性测定法SH/T0731-2004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热重诺亚克法)SH/T0732-2004润滑油低温低剪切速率下粘度与温度关系测定法(温度扫描法)SH/T0749-2004润滑油及添加剂中添加素含量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SH/T0753-2005润滑油基础油化学族组成测定法SH/T0762-2005润滑油摩擦系数测定法(四球法)SH/T0805-2008润滑油过滤性测定法。

润滑油的国家标准

润滑油的国家标准

润滑油的国家标准质量级别是根据API (美国石油协会)的分类来划分的,汽油机油以S打头,如SE,SJ,S 等。

柴油机油以C打头,如CD,CF,CH等。

齿轮油以G表示,如G-4,G-5等。

次字母越往后油品质量等级越高。

很多人搞不清楚润滑油是如何分类的,那我们就从我国润滑油的规范说起.与多数基础工业一样,我国润滑油最先也是延用了前苏联的规范(ro C T系列规格),我国随后的企业标准、石油(SY)、石化(SH)标准及国家标准(GB)均由苏联规范改编而来。

润滑油的分类润滑油分为工业润滑油和牟用润滑油两人类。

其中午用润滑油油包括发动机油,水箱及冷却系统用油,自动波箱油,齿轮油(于动波箱用)刹车及离合系统用油,润滑脂等。

有关润滑油的构成以及合成油与矿物油概念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

对于发动机油,基础油通常约占90%,剩卜是添加剂。

基础油质量对于润滑油性能至关重要,它提供了润滑油最基础的润滑,冷却,抗氧化,抗腐蚀等性能。

但为了提高润滑油的性能,在润滑油中还包含了提高其综合性能的添加剂。

发动机油的添加剂主要有:抗氧化添加剂,防锈添加剂,防腐蚀添加剂,抗泡添加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清洁添加剂,分散剂,抗磨损添加剂等。

上述添加剂并不是多加就好,多项性能需要综合平衡。

因此,润滑油才需要进行台架试验以通过其在发动机内的综合表现确定或评定配方的性能优劣。

因为含量占绝大部分,因此,基础油的性能对成品润滑油的性能至关重要。

依据习惯,把通过物理蒸馏方法从石油中提炼出的基础油称为矿物油(部分非深度加氢基础油也应称为矿物油),合成油,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化学合成获得的基础油(其成份多数并不直接存在于石油中)。

合成油与矿物油没有准确的定义,这是俗称的说法。

API( 美国石油协会)对基础油共分五类,通常对第三类和第四类基础油称为合成油。

通常的合成油通常为: PAO 类,XHVI类,酯类。

此外VHVI类基础油性能介于合成油和矿物油之间,虽有人称其为合成油,但其性能(如粘温特性和抗氧化性等)较PAO,XHVI和酯类有较人差距。

HRH-1破,抗乳化测定仪和破,抗乳化测定仪价格

HRH-1破,抗乳化测定仪和破,抗乳化测定仪价格
HRH-1破,抗乳化测定仪和破,抗乳化测定仪价格
HRH-1破/抗乳化测定仪
标题:HRH-1破/抗乳化测定仪
HRH-1、2型破/抗乳化测定仪型号:HRH-1、2执行标准:GB 7605-87《运行中汽轮机油破乳化度测定法》GB/T 7305-87《石油和合成液抗乳化性能测定法》HRH-2型破/抗乳化测定仪主要用于测定石油合成液与水分离的能力,完全符合国标要求,恒温浴采用小缸体,设计美观,操作简便,现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及科研院所等各领域。仪器特点:1、采用大屏幕液晶中文显示;2、人机对话界面,菜单提示式输入,方便直观、易操作;3、升降臂自动升降,仪器自动搅拌;4、配有搅拌时间、时钟等多种参数提示;技术参数:1、温度范围:室温~100℃2、盛样孔:3个3、控温精度:±0.2℃4、实验搅拌:1500±5转/分5、水浴容积:10L 6、使用环境:室温-45℃≤85...
厂家:南北仪器市场价格:优惠价格:搜索联系OV-IB口腔内窥镜
标题:OV-IB口腔内窥镜
口腔内窥镜OV-IB液晶显示器*电源:9V±1V(1500毫安)*图像传感器:1/4“SONY HADCCD *对焦范围:3 - 40毫米*输出:VGA *图像分辨率:1024×768×处理铅:200毫米* llliumination:6个LED...
厂家:南北仪器市场价格:优惠价格:搜索联系OV-IIA口腔内窥镜
标题:OV-IIA口腔内窥镜
口腔内窥镜OV-IIA *电源:5V±0.5V(1500毫安)*图像传感器:1/4“SONY HADCCD *图像分辨率:1280×1024×llliumination:6个LED *处理铅:20毫米*对焦范围:3-40mm的*接口:VGA,USB2.0...

石油产品破乳化测定规程

石油产品破乳化测定规程

石油产品破乳化测定一.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HGRH203型破乳化测定仪的操作使用方法,该仪器适用于在标准下测定石油产品和合成液的破乳化能力和与水分离的能力。

二.方法概要在量筒中装入40mL油样和40mL蒸溜水,并在54℃士1℃下搅拌5min形成乳化液,测定乳化液分离(即乳化层且也体积不大于3mL,水层体积到37mL时)所需要的时间。

静止30min后,如果乳化液没有完全分离,或乳化层没有减少为3mL或更少,则记录此时油层、水层和乳化层的体积。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HGRH203型破乳化测定仪2.搅拌电动机:1500±50r/min。

3. 水浴缸:用耐热玻璃制成,底部有支撑板,上部有固定量筒的夹具,装水水面能浸到量筒的85mL刻度。

附有搅拌。

4. 控温器:控温范围0~100℃,控温精确度±1℃。

5.量筒{用耐热玻璃制做,容积100mL(在5~100mL范围内,分度为1.0mL),内径28 ±1.0mm}。

6.鼓风烘箱7清洗剂:溶剂汽油,石油醚,铬酸洗液,蒸馏水四.HGRH203型破乳化测定仪技术参数1.控温范围:室温~100℃2.控温精度:设定温度±0.5℃3.电源电压:AC220V±10% 50Hz4.环境温度:0℃-40℃5.相对湿度:<80%6.试样搅拌:1500±10转/分五.准备工作1. 打开电源,仪器自动进入主页面。

通过移位,选着破乳化测定,按确定。

2. 按“设定”键,通过“移位”“+”“-”可以设定时间、温度、试样数,设定好按“确3. 按“自检”键,通过“移位”“自检”可以检查仪器状态,检查好了,按“退出”。

4. 通过“加热”键将破乳化测定仪的加热水浴升温,并使之恒定在54±1℃。

5. 用洗涤剂洗净量筒上的油污后,再用铬酸洗液浸泡,清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洗净(至器壁不挂水珠),用蘸有溶剂汽油(或石油醚)的脱脂棉擦净搅拌桨,吹干。

润滑油检测标准

润滑油检测标准

润滑油检测标准GB/T391-1977发动机润滑油腐蚀度测定法GB/T7325-1987润滑脂和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GB8022-1987润滑油抗乳化性能测定法GB/T8926-2012在用的润滑油不溶物测定法GB9170-1988润滑油及燃料油中总氮含量测定法(改进的克氏法)NB/SH/T0059-2010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测定诺亚克法NB/SH/T0306-2013润滑油承载能力的评定FZG目测法NB/SH/T0822-2010润滑油中磷、硫、钙和锌含量的测定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NB/SH/T0824-2010润滑油中添加剂元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NB/SH/T0832-2010润滑油热表面氧化的测定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SH/T0024-1990润滑油沉淀值测定法SH/T0028-1990润滑油清净剂浊度测定法SH/T0061-1991润滑油中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076-1991润滑油中糠醛试验法SH/T0077-1991润滑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102-1992润滑油和液体燃料中铜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120-1992酚精制润滑油酚含量测定法SH/T0123-1993极压润滑油氧化性能测定法SH/T0187-1992润滑油极压性能测定法(法莱克斯法)SH/T0188-1992润滑油磨损性能测定法(法莱克斯轴和V形块法)SH/T0189-1992润滑油抗磨损性能测定法(四球机法)SH/T0191-1992(2000)润滑油破乳化值测定法SH/T0193-2008润滑油氧化安定性的测定旋转氧弹法SH/T0196-1992润滑油抗氧化安定性测定法SH/T0197-1992润滑油中铁含量测定法SH/T0200-1992含聚合物润滑油剪切安定性测定法(齿轮机法)SH/T0225-1992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中钡含量测定法SH/T0226-1992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中锌含量测定法SH/T0228-1992润滑油中钡、钙、锌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255-1992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水分测定法(电量法)SH/T0256-1992润滑油破乳化时间测定法SH/T0257-1992润滑油水分定性试验法SH/T0258-1992润滑油的颜色测定法SH/T0259-1992润滑油热氧化安定性测定法SH/T0267-1992润滑油氢氧化钠抽出物的酸化试验法SH/T0270-1992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的钙含量测定法SH/T0296-1992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的磷含量测定法(比色法)SH/T0298-1992含防锈剂润滑油水溶性酸测定法(pH值法)SH/T0308-1992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SH/T0309-1992含添加剂润滑油的钙、钡、锌含量测定法(络合滴定法)SH/T0436-1992航空用合成润滑油与橡胶相容性测定法SH/T0472-1992合成航空润滑油中微量金属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法)SH/T0473-1992使用过的润滑油沉淀物含量测定法(离心分离法)SH/T0532-1992润滑油抗擦伤能力测定法(梯姆肯法)SH/T0560-1993润滑油热安定性试验法SH/T0566-1993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增稠能力测定法SH/T0573-1993在用润滑油磨损颗粒试验法(分析式铁谱法)SH/T0582-1994润滑油和添加剂中钠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605-2008润滑油及添加剂中钼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617-1995润滑油中铅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0618-1995高剪切条件下的润滑油动力粘度测定法(雷范费尔特法)SH/T0631-1996润滑油和添加剂中钡、钙、磷、硫和锌测定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SH/T0649-1997船用润滑油腐蚀试验法SH/T0719-2002润滑油氧化诱导期测定法(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SH/T0722-2002润滑油高温泡沫特性测定法SH/T0731-2004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热重诺亚克法)SH/T0732-2004润滑油低温低剪切速率下粘度与温度关系测定法(温度扫描法)SH/T0749-2004润滑油及添加剂中添加素含量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SH/T0753-2005润滑油基础油化学族组成测定法SH/T0762-2005润滑油摩擦系数测定法(四球法)SH/T0805-2008润滑油过滤性测定法。

润滑脂滴点测定仪操作说明

润滑脂滴点测定仪操作说明

润滑脂滴点测定仪操作说明一、概述润滑脂滴点是评价润滑脂耐高温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润滑脂滴点测定仪是一种常用的实验设备,用于测定润滑脂的滴点温度。

本操作说明旨在提供润滑脂滴点测定仪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步骤。

二、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前请认真阅读本操作说明,确保了解润滑脂滴点测定仪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范;2. 在使用润滑脂滴点测定仪时,请戴上适当的防护手套、眼睛保护镜等个人防护装备;3. 仪器必须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面上,避免摇晃或倾斜,以免发生意外事故;4. 在测定过程中,避免碰触加热器和热浴液等高温部件,以免发生烫伤。

三、设备及材料准备1. 润滑脂滴点测定仪;2. 润滑脂样品;3. 有标定的温度计;4. 热浴液;5. 热盘;6. 实验数据记录表。

四、操作步骤1. 将润滑脂样品放置在密封容器中,保持其状态不变,将容器放入润滑脂滴点测定仪的样品槽中;2. 打开润滑脂滴点测定仪的电源,使其预热到设定温度(通常为50℃);3. 在滴点滴下的位置上放上净化棉,然后滴下一滴润滑脂样品,将滴点装置盖上以防止粘在外部;4. 开始记录润滑脂样品滴点的温度变化,直到样品从棉花中滴出为止。

记录滴点温度,这个温度就是润滑脂样品的滴点;5. 关闭润滑脂滴点测定仪的电源,清理仪器和玻璃器皿,记录滴点结果并保存。

五、注意事项1. 在进行润滑脂滴点测定时,样品和仪器都应保持干净,以免杂质影响测量结果;2. 液滴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将润滑脂滴在热盘外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损坏和事故;3. 在测定滴点温度时,应等待润滑脂完全滴落才记录结果;4. 每次测定完毕后,应及时清理仪器,避免残留的润滑脂对下次测试的影响;5. 定期校验检查润滑脂滴点测定仪的准确性和工作状态,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六、维护保养1. 每次使用完毕后,应将仪器和器皿进行清洗和擦拭,保持干净;2. 定期检查仪器的电源线是否磨损,如有磨损及时更换;3. 定期检查仪器的各个部件是否损坏,如有发现损坏请及时修理或更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分析仪器领导品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SC-0191润滑油破乳化值测定仪
【仪器概述】
SC-0191润滑油破乳化值测定仪是按照SH/T 0191-92标准设计制造的,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描述准确进行润滑油破乳化值的测定。

适用于测定汽轮机油及其他润滑油。

使用过的汽轮机油也可以使用,但由于油品的老化和污染,精密度要比规定的低。

20毫升试样在90℃左右温度下与水蒸汽乳化,然后把乳化液至于约94℃的浴中,测定分离出20毫升油所需的时间。

【技术参数】
1、工作电源:AC 220V±10%50 HZ
2、乳化浴控温范围:19℃~26℃
3、分离浴控温范围:94℃
4、控温精度:±1℃
5、分离浴加热功率:400W
6、水蒸汽发生器加热功率:1000W(可调)
7、试验孔数:1孔
【技术特点】
1、仪器使用金属式水蒸气发生器,并且装有水位计、安全阀等,使试验操作更具安全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2、仪器分离浴采用金属加热管加热,智能数字表进行恒温浴温度控制,具有控温精度高、操作方便、可靠耐用等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