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蒸馏海水淡化技术回顾
太阳能蒸馏式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7 ,所 以,寻 找用 丰富而 洁净 的太 阳能 来进 行海水 淡化 ,必将 受到青 睐 。 7传 统太 阳能 蒸馏器 单位 面积产 量过 低 的主要 原因
传 统太 阳 能蒸 馏器 有 三个 严 重 缺陷 导致 单位 面 积产 量 过低 。 1 )蒸 汽 的凝结潜 热 未被重 新利 用 ,而 是通 过盖 板散 失到 大气 中去 了;2 )传统 太阳 能 蒸馏器 中 自然对 流 的换热模 式 ,大大 限制 了蒸馏 器热性 能 的提高 ;3 )传 统 太 阳能 蒸馏器 中待蒸 发 的海 水热 容量 太大 ,限制运 行温 度 的提 高 ,减 弱 了蒸发 的驱动 力 。 [] 2 8太 阳能海 水淡 化的 前量
1 )突破 蒸汽 、 电力限制 ,运 行可靠 安全 ,可 独立使 用 ; 2 )不 消耗 化石 能 源 因而 无污 染 ,低 能耗 ,稳定 可靠 ,对 环 保 要求 、 能源 紧缺 高的地 区更 有突 出的应 用价值 ; 3 )适应 性 好 ,生 产淡 水成 本低 ,生 产规 模可 有机 组 合 ,具 备 淡水 供 应 市场 的竞 争力 ,投 资相对较 少 。 [] 5其缺 点 是装置 热性 能受地 区及 气候 条 件 的影 响较大 ,单 位 面积 产水 量较 低 ,装置 占地面 积较 大 。太 阳能 蒸馏 技 术特 别使用 于 日照 充分 、气温 高 的缺水 干旱 地区 。
S LI I CoN
LLEY 蠢 瑟 _ 【 高新 技术产 业发 展 】
太 阳能 蒸 馏 式 海 水 淡 化 技 术 的研 究 现 状 与展 望
邓 鑫
江苏 镇江 22 1 ) 1 0 3 ( 江苏大学 能源 与动力工程学院
摘 要 : 介绍在海 水淡化 中应用 太阳能技术 的背景 、原 理以及太 阳能海水淡化技 术的特点 ,综 述太阳能 蒸馏装置应用 在海水淡化 中的研究进展 ,总结太阳能 海水淡化重 要的经济和战略 意义 ,指出传统太 阳能蒸馏器单位面积产 量过低的主要原 因是蒸汽的凝结潜热未 被重新利用 , 自然对流的换热模式 限制热性能 以及太 阳 能蒸馏器 中待蒸发海水热容量太大 ,限制运行温度提 高,并对太阳能海水淡化 的前景进行 了展望 。 关键词 : 海 水淡化;蒸馏 ;太 阳能;水资源 中图分类号 :T 5 5 文献标 识码:A 文章编 号:1 7 - 7 9 2 1 )0 2 0 8 0 K1 6 1 5 7( 0 0 6 0 3 - 1
《2024年热法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及系统研究》范文

《热法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及系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海水淡化技术已成为解决沿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
其中,热法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以其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来源和低成本的运行模式,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详细探讨热法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的原理、系统构成以及相关研究进展。
二、热法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原理热法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是利用太阳能作为热源,将太阳能集热器中的热能传递给海水,使海水蒸发、冷凝、收集淡水。
该过程包括太阳能集热、蒸发、冷凝和收集四个主要步骤。
1. 太阳能集热: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加热海水。
2. 蒸发:加热后的海水在蒸发器中蒸发,形成水蒸气。
3. 冷凝:水蒸气通过冷凝器冷却,形成淡水。
4. 收集:收集产生的淡水供人类使用。
三、系统构成热法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 太阳能集热器:用于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
2. 蒸发器:将太阳能集热器中的热能传递给海水,使海水蒸发。
3. 冷凝器:将蒸发器中的水蒸气冷却,形成淡水。
4. 控制系统:对整个系统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5. 辅助设备:包括泵、管道、阀门等,用于输送海水和淡水。
四、相关研究进展近年来,热法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首先,在太阳能集热器方面,研究者们不断改进集热器的结构,提高其吸热效率和抗污染能力。
其次,在蒸发器和冷凝器方面,研究者们通过优化设计,提高了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和淡化水的质量。
此外,控制系统的发展也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未来展望尽管热法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如何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和淡化水的质量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其次,需要加强系统的抗污染能力和长期稳定性研究,以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
此外,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的经济性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目标。
六、结论总之,热法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太阳能膜蒸馏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和发展状况

随着世 界人 1 2 1 增加、 人类 生活方 式 的变化 , 淡水 资源 的 匮乏越来 越引起人 们 的关 注和重视 海水淡化 作为一种 开源 增量技术 . 已成为解决淡 水资源 问题的重 要途径 。常用 的海 水淡 化方法 有反渗 透 、 多级 闪蒸 、 多效蒸 馏和压 汽蒸 馏 , 后3
式膜 蒸馏 ( A G MD) 和吹 扫气膜蒸馏 ( S G MD) , 如图 1 所示 。 该
技 术具有产 水水质 高 、 结 构紧凑 、 易模块 化等特 点 , 且 操 作 温
度 较低 . 通 常在 6 0 — 9 0 % 太 阳能作 为一种 取 之不尽 的绿 色
能源 . 通 常 的低 温 集 热 系 统 就 能 达 到 膜 蒸 馏 过 程 需 要 的 热 源
图 3 太 阳 能 间接 加 热 型 系统 流 程
2 太 阳能膜 蒸馏 海水 淡化 技术 的研 究与发 展状 况
目前 , 太 阳能膜蒸馏 海水淡化技术 尚处 于实验 室研究和
图 l 膜 蒸 馏 原 理 示 意 图 基金项 目: 福 建省 教 育厅 资助 科 技 项 目( J A1 0 1 9 3 ) 作者简介 : 曾辉 ( 1 9 8 5 ~) , 男, 硕 士 研 究 生 。研 究方 向 : 海水淡化。
盐 水 溶 液
/
C
( 减 压 膜 蒸 馏 ’ f 栗
( 气 隙 式 膜 蒸 馏 ) 占 { 产 晶
; ( 吹扫气膜蒸馏)
~
P ~ 。 Fra bibliotek \膜
恤 P h , 丰 斗 坡主 体 的温度 .压力 浓度 ;T h m P h t a ,曲m —料渡 侧J l 【 : 丧霹 的量 度 压力 ,浓度 ;t c m ,P ∞ 一^空囊 I 的温度 ,压力
野外海水淡化的方法

野外海水淡化的方法野外海水淡化是指在海洋或海湾等自然环境下进行海水淡化的过程。
由于淡水资源的短缺和需求的增加,海水淡化成为解决淡水资源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
下面将介绍三种常见的野外海水淡化方法。
一、蒸馏法蒸馏法是目前最常用且成熟的野外海水淡化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通过利用海水的沸点低于淡水的特性,将海水加热至沸点,使液态的水转化为水蒸气,再通过冷却凝结为淡水。
在野外环境中,蒸馏法可以采用太阳能或火力发电来提供加热能源。
太阳能蒸馏法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加热,将海水中的水分汽化并冷凝,得到淡水。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简单、经济、环保,适用于野外环境。
另外,火力发电蒸馏法是利用火力发电产生的余热来进行加热,从而实现海水淡化。
二、逆渗透法逆渗透法是一种通过半透膜对海水进行压力过滤,使得水分子通过而盐分子被拦截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技术成熟、高效能、运行稳定的优点,是野外海水淡化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逆渗透法的工作原理是:将海水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海水中的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而盐分子和其他杂质则被拦截在膜的一侧。
通过此过程,可以得到相对纯净的淡水。
逆渗透法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的压力或者引入外部压力,得到高纯度的淡水。
但是,逆渗透法在野外环境中需要一定的能源支持,同时也需要定期清洗和更换膜组件。
三、多级蒸馏法与逆渗透结合多级蒸馏法与逆渗透结合是一种将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提高海水淡化的效率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在野外环境中比较常见。
多级蒸馏法与逆渗透结合的原理是:首先利用逆渗透法对海水进行初级脱盐处理,将脱盐水进一步蒸馏,以提高淡水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逆渗透法的初级处理,可以将海水中的大部分盐分去除,再通过蒸馏法进一步脱除残余盐分,得到高纯度的淡水。
这种方法可最大限度地回收和利用能源,提高海水淡化效率。
综上所述,野外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包括蒸馏法、逆渗透法和多级蒸馏法与逆渗透结合。
这些方法在不同的野外环境和实际需求下,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性。
低成本、高效率的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解析

低成本、高效率的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解析摘要:地球上的水资源中约有97%为海水,淡水含量仅占3%,而淡水含量中78%存在于冰川中,难以被人们使用,因此,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1%。
我国淡水储量占世界总淡水储量的6%,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量低,且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季节分布不均,淡水资源短缺。
海水淡化作为水资源的补充是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也是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选用铝箔作为研究对象,先将其在磷酸溶液中阳极氧化,然后在NiSO4溶液中交流电解着色,得到纯黑色的膜层,其中,重点探究不同氧化电压对铝箔表面氧化层微观结构和着色后涂层吸收率的影响,并考察不同氧化电压所得到选择吸收涂层在太阳能海水淡化方面的性能。
关键词:海水淡化;高效率;太阳能1实验采用尺寸为5cm×4cm×70μm的商用铝箔作为阳极,采用不锈钢板作为阴极。
阳极氧化前先进行预处理,铝箔背面贴胶,与反应面做区分。
先在浓度为2mol/L 的NaOH溶液中除油2min,然后去离子水清洗。
接着,在40g/L的草酸中酸洗,去离子水清洗。
阳极氧化实验的电解液采用磷酸溶液,浓度为 2 mol/L,直流恒压模式。
最后在90g/L的硫酸镍溶液中交流电解着色。
着色后去离子水清洗,冷风吹干。
利用Empyrean X射线衍射仪测试膜层的相组成和元素成分。
利用Hitachi S-4200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膜层的表面形貌。
利用Lambda-950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和VERTEX-70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样品的反射率。
2实验结果与讨论2.1 阳极氧化的成膜机理及着色后的元素组成铝箔阳极氧化过程的实质是水的电解,即利用电解作用在铝箔的表面形成氧化铝薄膜的过程。
阴极上发生的反应式可表达为阳极上的反应式为反应过程中可以看到在阴极和阳极表面均有气泡产生,且阴极的不锈钢板上气泡的数量明显多于阳极的铝箔。
太阳能热转化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太阳能热转化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1. 引言过去几十年来,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严重问题。
特别是海水淡化技术在解决这一问题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太阳能热转化海水淡化技术以其绿色、可持续的特点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太阳能热转化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2. 太阳能热转化海水淡化技术的原理太阳能热转化海水淡化技术是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利用热能来驱动海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实现海水的淡化过程。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太阳能加热海水,使其蒸发,然后将蒸汽冷凝为淡水,从而实现海水的淡化。
3. 技术的发展历程太阳能热转化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最早的太阳能热转化海水淡化装置是利用平板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使其驱动海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
然而,由于材料和技术限制,这种装置的效率较低,成本较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太阳能热转化海水淡化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广泛应用的技术包括:太阳能薄膜蒸发器技术、太阳能多效蒸发技术、太阳能中温多级闪蒸技术等。
这些技术在提高海水淡化效率、节能降耗、减少排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4. 技术应用现状目前,太阳能热转化海水淡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地的海水淡化项目中。
它在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改善水质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发展中国家,太阳能热转化海水淡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村供水、工业用水等领域。
它不仅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干净的饮用水,还可以满足工业生产的用水需求,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开发中国家,太阳能热转化海水淡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海水养殖和沿海农业灌溉等领域。
它可以为海水养殖提供新鲜水源,帮助农民扩大农田面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太阳能热转化海水淡化技术还被应用于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旅游岛屿和沿海城市。
通过利用太阳能热转化技术,这些地区可以降低对水资源的依赖,实现水的自给自足,同时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2024年热法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及系统研究》范文

《热法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及系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短缺,海水淡化技术成为解决沿海地区及岛礁用水问题的关键途径之一。
热法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利用太阳辐射能量对海水进行加热蒸发,实现水分的淡化。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热法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的原理、技术发展及其系统组成,分析其应用及优缺点,以期为未来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热法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原理热法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辐射的能量转化为热能,然后将热量传递给海水,使海水受热蒸发。
随着水分的蒸发,盐分被留在蒸发器内,而纯净的淡水则通过冷凝器收集起来。
这一过程主要依赖于太阳能的集热、传热、蒸发和冷凝等物理过程。
三、技术发展及系统组成(一)技术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热法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在材料、设备、工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例如,新型的太阳能集热器材料能够更高效地吸收太阳能;高效的传热技术使得热量能够迅速传递给海水;先进的蒸发和冷凝技术则提高了淡水收集的效率。
(二)系统组成热法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太阳能集热器、传热系统、蒸发器、冷凝器和控制系统。
其中,太阳能集热器是系统的心脏部分,负责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传热系统则将热量传递给蒸发器;蒸发器是水分蒸发的场所;冷凝器则负责收集纯净的淡水;控制系统则负责整个系统的运行和控制。
四、应用及优缺点分析(一)应用热法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水资源短缺的沿海地区和岛礁地区,该技术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可靠的饮用水源。
此外,该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等领域。
(二)优点1. 环保: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无污染排放,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2. 可持续: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因此该技术具有很好的可持续性。
3. 成本低: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成本逐渐降低。
(三)缺点1. 受天气影响:阴天或雨天时,太阳能的收集效率会受到很大影响。
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介绍

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介绍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
随着世界人口增加、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淡水资源的匮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中国总体上属于贫水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强,水资源却仅占6%,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
水资源的缺乏,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
海水淡化作为一种开源增量技术,已成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和国外比起来还相差甚远。
与国外的差距1.技术对低温多效技术的核心部件、材料、水电联产等基础研究有待深入,装备验证和环境条件不能满足技术发展要求,缺乏大规模海水淡化装置设计、加工制造、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的工程实践,迫切需要通过规模示范形成成套技术和锻炼队伍。
反渗透膜组件、高压泵、能量回收及水处理药剂等关键部件和材料仍以进口为主,缺乏大规模反渗透海水淡化成套工程技术和实践,迫切需要形成高压泵、能量回收、膜组件等关键设备的自主技术和批量生产,通过规模示范形成成套技术应对国外公司在国内的竞争。
核能海水淡化的概念已经提出许多年,还缺乏工程实践;核反应堆与海水淡化的接口还停留在研究和设计阶段,需要打通流程,形成成套技术和装备体系。
2.产业规模。
我国海水淡化工程规模多在千吨级,而国外已达到十万吨级水平,我国海水淡化产水量仅占世界总产量的0.3%,与国外的差距明显。
3.实施机制。
没有专门机构统筹协调,没有形成产业联盟。
海水淡化必须有针对性地在政府指导、行业协调、产业政策、技术创新等方面统筹规划,全面协调各方利益,才能形成合力,促进产业发展。
4.示范及投入。
国家对规模示范工程的资金投入不足,造成规模示范不够,制约了该领域技术的发展和成果的转化。
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发展现状就目前的海水淡化技术,成本问题一直是海水淡化技术的最大阻碍,就拿10000吨/天反渗透海水淡化厂来说,一般化学药品消耗在0.3~0.5元/吨水;电力消耗约2.2~2.5元/吨水;膜更换费用0.3~0.5元/吨水;职工工资福利约0.2元/吨水;固定资产折旧费0.9~1.2元/吨水;设备检修维护费用为0.2~0.4元/吨水;管理费小于0.1元/吨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能蒸馏海水淡化技术回顾摘要:回顾了太阳能蒸馏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历程。
针对最古老的盘式蒸馏器产水量较低的问题,各国学者不断改进设计,提出了许多效率较高的太阳能蒸馏器。
本文对各种装置的工作过程以及产水能力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分析总结了包括太阳辐照、海水温度、海水与凝结面温差、海水热容量、环境温度和风速等影响产水量的各种因素,得出结论认为应采用反射镜等措施改变太阳辐照的方向以增强装置换热面布置的灵活性,多次利用蒸汽凝结潜热,减小海水热容量以提高太阳能蒸馏器的产水能力和热利用效率。
关键字:太阳能蒸馏;海水淡化;产水量;影响因素1. 引言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以及工农业发展速度的加快,人类对于淡水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量却很小,并且分布极不均衡,98.8%的淡水被冻结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和高寒地带的冰川之中,存在于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可直接利用的淡水已不足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6%,而与此相对的海水储量却占据着地球上总水量的97%以上(1)。
因此,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已成为解决淡水问题的主要选择。
目前已经成熟应用的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多级闪蒸法(MSF),多效蒸馏法(MED)以及反渗透法(RO)等。
这三种技术装机容量大,产水量高,适用于大型或超大型化海水淡化基地。
然而,对于偏远地区,人烟稀少,动力缺乏,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发展大型海水淡化基地。
凑巧的是,在这些偏远缺水地区,往往太阳能资源相当丰富,非常适宜于发展小型化分布式海水淡化技术。
因此,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太阳能蒸馏器应运而生。
太阳能蒸馏海水淡化技术一直备受关注,广大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致力于提高装置的产水量和热利用效率,发展各种蒸馏装置的传热传质理论分析模型为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2. 蒸馏装置的发展历程自19世纪70年代,世界上第一台太阳能蒸馏器出现之后,这种形式简单的海水淡化装置一直备受关注。
如图1(a)所示,装置上部的太阳辐射,大部分透过玻璃盖板被底面深色涂料吸收转化为热,用于加热储存在盆底的薄海水层,使其温度升高并部分海水蒸发,水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饱和湿空气上升,湿空气中的水蒸汽在玻璃顶盖上凝结成淡水后滑落至玻璃盖低端的淡水收集槽中,完成海水淡化过程。
这种蒸馏器结构简单,制作、运行和维护都比较方便,产水量相对较低。
根据Tayeb(2)的实验结果,蒸发面积0.24m2、冷凝面积0.267m2,典型的天气条件下(图1(a)所示装置)日产水量313ml,日平均效率21.8%。
在同一篇文章中(2),他还公布了另外几种蒸发面积相同玻璃顶盖形状不同的蒸馏器的运行情况,有半球形图1(b),双层半球形图1(c)以及弓球形图1(d)的,其日产水量分别为258ml、286ml、206ml(2)。
基于这种最简单的盘式蒸馏器,各国学者为了提高日产水量以及日平均效率,对装置进行了不断的改进。
(a) (b) (c) (d)图1 不同顶盖的盘式蒸馏器(2)2.1 增加太阳辐照吸收面积或改变辐照方向太阳能蒸馏器的驱动力来自太阳的辐射,增加采光面积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接受更多的辐射,然而也不可避免的增加了装置的容量,文献(3)(如图2)在不改变装置容量的同时,依靠安装内部反射镜以及外部竖直平面反射镜来增加盆底受热面单位面积的辐照量,在相同的时间内提供更多的热量。
内部反射镜在一年四季都能提高装置的产水量,尤其在冬季太阳高度角很低时,改进以后的装置产水量可提高70%-100%;外部竖直反射镜在春秋两季能较高的提高淡水产量,但其安装角度若能随月份的改变而改变,则在一年四季中对于产水量的提高都有显著的效果(4)。
文献(5)提出采用热管集热器结合一定数量垂直平行板的太阳能蒸馏装置,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理论日产水量在日照辐射为22.4MJ/m2时高达21.8kg/m2。
几年后,Hiroshi Tanaka将理论付诸实验,在文献(6)中公布了实验结果,作者将采光面完全由平面反射镜来承担,通过平面反射镜改变太阳的辐照方向,将传统的水平受热面改为竖直受热面,通过巧妙的设计实现多效蒸馏,无论产水量还是热效率都大大的提高。
每一面竖壁都同时充当冷凝面和蒸发面,由平面反射镜反射的太阳辐照落在第一面竖壁上,竖壁另一侧上的海水膜吸收热量发生蒸发,产生的蒸汽在第二面竖壁上凝结成淡水,淡水在重力作用下滑落至底部的淡水收集槽中,而蒸汽在凝结过程释放的潜热却被竖壁另一侧的海水膜吸收,促使其蒸发,如此依次将能量传递至最后一面竖壁,实现能量的多效利用。
每一面竖壁充当能量利用的一效。
在水平面太阳日辐照量13.4MJ/m2,玻璃日辐照量20.2MJ/m2,每效间隔5mm时,日产水量最高可达13.4kg/m2。
图2 带外部反射镜的蒸馏器(3)图4 带反射镜的多效蒸馏器(6)图3 结合热管的多效蒸馏器(5)2.2 在流动中加热海水正如我们所知,太阳辐射相当稀薄,仅仅靠增加采光面积来提高产水量并不是最佳选择。
在热法海水淡化过程中,我们靠促使海水蒸发来达到盐水分离的目的,换句话说,我们希望消耗少量热量的同时产生最多的蒸汽,从而能收集最多的淡水。
因此,学者们通过减小海水热容量来促进海水蒸发而不是将吸收的热量储藏在海水的显热当中。
B.Janarthanan(7)等设计了如图5所示的倾斜式带芯海水流动型太阳能蒸馏器(floating cum titled-wick type solar still),海水在吸液芯的毛细作用下缓慢流经倾斜面,由于吸液芯的存在,海水在倾斜面上保持为较薄的液膜,由于液膜具有更小的热容量,所以更加容易蒸发,另外由于在玻璃顶盖上也有冷海水流动,降低了玻璃温度,增强了蒸汽凝结效果,淡水产量有所提高。
图5 倾斜式带芯海水流动型蒸馏器(7)Farshad Farshchi Tabrizi(8)等设计了如图6所示级联太阳能蒸馏器(cascade solar still),给水进入蒸馏器后依次沿着阶梯往下流,每一级阶梯水平和竖直壁上涂有吸收性材料吸收太阳辐照,当海水流经阶梯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并部分蒸发。
这种设计增加了日照辐射的吸收面积,在每级阶梯上总是一层相对较薄的海水,减小了海水的热容量,促进了海水的蒸发。
由于海水处于流动状态,也减少了结垢的可能性。
图6 级联蒸馏器(8)基于减小海水热容量,促进海水蒸发的思想,文献(9)提出改进给水方式,反复利用蒸汽潜热,并通过建立理论模型进行计算,结果显示有较高的产水量。
2.3 实现热回收从上述装置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所有海水只流经蒸馏器一次,这样带来的后果是那部分未被蒸发的咸水流出装置时同时把热量也带走了,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因此,许多学者引进循环回路以提高热量利用率。
另外当引入循环驱动力时,可以与许多集热器耦合在一起大大增加采光面积,进一步的改善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Bhagwan Prasad 和G.N.Tiwari(10)将槽式聚光集热器与双层盘式蒸馏器相结合,使海水在进入蒸馏器之前有一个预热过程,同时底层蒸馏器凝结时释放的潜热被上一层的海水吸收,回收了凝结潜热,产水量最高可达每小时约1.9kg/m2。
Ali.A.Badran(11)等将盘式蒸馏器与平板集热器结合起来(图8)组成循环回路,淡水产量大为提高,给水箱中冷海水经恒热箱流入平板集热器中,在平板集热器中被加热,然后进入蒸馏器中,较高温度的海水在蒸馏器中部分蒸发,蒸汽上升至玻璃顶盖上凝结,当蒸馏器内液位较高时,热海水又排出与恒热箱中流出的冷海水混合进入平板集热器,如此不断循环。
与常规蒸馏器相比,淡水产量提高了52%,但是热效率却下降了。
同类型引入循环回路进行热回收的还有(12)、(13),都较大的提高了产水能力。
文献(14)虽然没有引进循环,却回收了蒸汽潜热。
图7 与槽式集热器结合的主动式蒸馏器(10)图8 与平板集热器结合的主动式蒸馏器(11)图9 倾斜式热回收主动式蒸馏器(12)图10 带储热箱蒸馏器(15)图11 以相变材料储热的蒸馏器(16)图12 以沙子为储热介质的蒸馏器(17)2.4 增加储热措施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最大的局限性在于装置只有在有太阳时才能工作,因此,许多学者希望能将太阳充足时没有完全消耗的能量储存起来,等太阳辐照减弱或完全消失时再将储存的能量释放,保证蒸馏器能日夜连续产水。
K.V oropoulos(15)等设计了图10所示的蒸馏装置,与传统的盘式蒸馏器相比,增加了吸收辐照面积以及储热水箱,使得蒸馏器能在太阳辐照量较小或完全没有时也能工作。
在相同的辐照量下,与没有储热水箱的蒸馏器相比,淡水产量平均增加了近100%,在辐射量20.5MJ/m2时,引入储热水箱可使最高淡水产量每小时达4.4kg。
A.A.El-Sebaii(16)等在蒸馏器底部加入熔点较低的相变材料进行储热来实现蒸馏器连续工作。
在晴朗的夏季加入相变材料时,产水量可达到9.005kg/m2,同样的条件没有相变材料时产水量为4.998kg/m2。
同类型的还有(17),在蒸馏器的底部加入沙子作为储热介质,日产水量约为3kg/m2。
3. 淡水产量的影响因素对于一套太阳能蒸馏海水淡化装置,在尽量保证结构简单的同时,总是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淡水,也就是说希望以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回报。
在一些场合,产水量是设计者们设计装置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他们会增加装置的复杂程度、选择最优的安装方案、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能量等等,而所有这些事情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装置产水能力。
3.1 太阳辐射虽然学者们在文献当中总是以单位面积的日产水量作为评价一套装置的产水能力,但是正如我们所知,太阳辐照不仅稀薄,而且极不均衡,换句话说,在同一时间里,两个不同的地方所接受的太阳辐照是不一样的。
把同一套装置安装在辐照量有区别的地方,很显然,在辐照量大的地方日产水量高一些,而在同一个地方,中午的产水量比早晨和下午要高一些。
所有文献里描述产水量随时间变化曲线的趋势都是如图13所示的那样,这是因为太阳辐照随时间的走势是这样的,从开始产水那一刻起,产水量逐渐增大,达到峰值后又逐渐降下来直至最后停止产水。
太阳辐照是太阳能蒸馏器进行盐水分离的驱动力,驱动力越大,分离过程就进行的越快。
因为太阳的辐照强度总是在正午时分最大,因此产水量的峰值总是出现在那个时刻。
当然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曲线的平滑程度不一样,有些波峰比较陡峭,有些波峰比较平缓。
这和当地的纬度以及海拔有关。
由于产水量随着太阳辐照量的增减而增减,文献(18)专门研究了蒸馏器玻璃顶盖倾角的影响,通过安装最优的倾斜角度来获得最大的辐照量,从而获得最高的产水量。
根据文献(18),玻璃的最佳倾角随着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这是因为地球的公转引起的。
夏季时,在保证淡水能顺利滑落至淡水收集槽的情况下,玻璃顶盖的倾斜角度越小越好,在冬季则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