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发电

合集下载

余热发电_精品文档

余热发电_精品文档

余热发电1. 简介余热发电是一种利用工业生产、能源转化等过程中产生的废热进行能量回收和发电的技术。

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热能被以废热的形式排放,造成能源的浪费。

而余热发电技术则可以将这些废热转化为电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2. 工作原理余热发电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余热回收和发电两个部分。

2.1 余热回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烟等都会带走大量的热能。

余热回收系统通过各种热交换设备,将废热中的热能传递给工质(如水、油等)来回收热能。

常用的余热回收设备包括换热器、蒸汽发生器、蓄热器等。

2.2 发电余热回收后得到的工质通常是高温高压的蒸汽或热水,这些能源可以通过蒸汽轮机、发电机等装置转化为电能。

蒸汽轮机通过喷射高温高压蒸汽驱动转子转动,而发电机则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余热发电系统一般还包括冷却系统,用于降低工质温度以提高热效率。

3. 应用领域余热发电技术在许多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钢铁行业钢铁行业是产生大量废热的行业,余热发电可以将这些废热转化为电能供给生产使用,同时减少了废热对环境的污染。

3.2 化工行业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热,采用余热发电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3 焚烧发电厂垃圾焚烧发电厂通过将废弃物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能源回收。

3.4 铁路运输铁路运输中的车辆制动时会产生大量热能,利用余热发电技术可以将这些热能转化为电能供车辆使用,提高运输效率。

3.5 其他行业余热发电技术还可以在许多其他行业应用,如电厂、炼油厂、纸浆厂等。

4. 技术优势余热发电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技术优势:•能源回收利用:将废热转化为电能,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环保节能:通过减少废热的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能源成本。

•循环利用:余热发电系统中的工质可以循环使用,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

国内余热发电成功案例

国内余热发电成功案例

国内余热发电成功案例国内余热发电是指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高温水蒸汽等余热资源,通过适当的技术手段进行回收利用,将其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下面列举10个国内余热发电成功案例。

1. 某化工厂余热发电项目某化工厂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余热回收利用,利用余热发电设备将余热转化为电能,实现了自给自足的能源循环。

该项目不仅满足了工厂自身的电能需求,还将多余的电能并入电网,为周边地区提供清洁能源。

2. 某钢铁厂余热发电项目某钢铁厂通过对高温冷却水进行余热回收,利用余热发电设备将余热转化为电能,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工厂的能源利用效率,还减少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3. 某发电厂余热发电项目某发电厂在发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高温烟气,通过余热发电技术将其转化为电能,实现了能源的综合利用。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发电效率,还减少了对环境的热污染。

4. 某石油化工公司余热发电项目某石油化工公司通过对高温水蒸汽进行余热回收,利用余热发电设备将余热转化为电能,实现了能源的综合利用。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满足了公司自身的电能需求,还将多余的电能并入电网,为周边地区提供清洁能源。

5. 某水泥厂余热发电项目某水泥厂通过对烟气进行余热回收利用,利用余热发电设备将余热转化为电能,实现了能源的综合利用。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还减少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6. 某造纸厂余热发电项目某造纸厂通过对高温烟气进行余热回收利用,利用余热发电设备将余热转化为电能,实现了能源的综合利用。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造纸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还减少了对环境的热污染。

7. 某钢铁冶炼厂余热发电项目某钢铁冶炼厂通过对高温烟气进行余热回收利用,利用余热发电设备将余热转化为电能,实现了能源的综合利用。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钢铁冶炼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还减少了对环境的热污染。

8. 某化肥厂余热发电项目某化肥厂通过对高温烟气进行余热回收利用,利用余热发电设备将余热转化为电能,实现了能源的综合利用。

余热发电原理

余热发电原理

余热发电原理
余热发电是一种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来发电的环保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许多设备产生的高温废热往往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能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而余热发电技术的出现,为这些废热找到了新的利用途径。

余热发电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废热来加热工质,使其蒸发产生蒸汽,然后利用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这样一来,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热就可以转化为电能,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和能源的节约。

余热发电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工业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废热,比如钢铁、化工、水泥、玻璃等行业。

利用余热发电技术,这些行业可以将废热转化为电能,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除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热利用外,余热发电技术还可以应用在其他领域,比如汽车排气余热发电、火电厂余热发电等。

这些都为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途径。

总的来说,余热发电技术的出现为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找到了新的利用途径,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和能源的节约。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余热发电技术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环保事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余热发电运营方案

余热发电运营方案

余热发电运营方案一、项目概述余热发电是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来发电的一种技术,通常用于工业企业的余热利用。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也越来越多,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这些余热来发电,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因此,余热发电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工业界关注的热点。

在本项目中,我们将采用余热发电技术,利用工业企业排放的余热来发电。

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余热发电设备的安装调试、余热发电的运营管理以及与供电局的对接等。

二、余热发电设备的选择与安装1. 余热发电设备的选择在余热发电项目中,选择合适的余热发电设备至关重要。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余热发电设备,包括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机组、热管式余热发电机组、蒸汽余热发电机组等。

在设备选择时,需要考虑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温度、余热量以及发电量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发电设备。

2. 余热发电设备的安装余热发电设备的安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布局设计,根据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情况进行合理的布局,并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

同时,需要对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测和验收,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

三、余热发电的运营管理1. 运营管理团队的组建为了保证余热发电项目的正常运行,需要组建一支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包括技术人员、运维人员、管理人员等。

运营管理团队将负责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保养,以及项目的管理和运营工作。

2. 运营管理流程的建立在余热发电项目中,需要建立科学的运营管理流程,包括设备的日常巡检、定期维护、故障处理等工作流程。

同时,需要建立设备运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系统,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3. 安全管理与环保措施作为工业生产的附属设备,余热发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同时,需要加强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达到绿色发展的目的。

余热发电 能效标准

余热发电 能效标准

余热发电能效标准
余热发电是指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能量来发电。

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能法》和《节能服务公司管理规定》,我国对余热发电的能效标准规定如下:
1. 发电站的净发电效率应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具体要求参考国家能源局《发电厂技术经济参数》标准。

2. 热能回收利用率应在80%以上。

即发电站应将80%以上的余热能量转化为电能输出,而不是直接排放或浪费。

3. 发电站的热电联产效率应达到一定的要求。

具体要求参考国家能源局制定的《节能减排技术政策导则(2012版)》中所规定的热电联产机组效率标准。

4. 发电站的设备运行可靠性应达到要求。

具体要求参考国家能源局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发电行业中所规定的运行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行业和应用领域的余热发电能效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标准需要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具体规定和实施。

余热发电岗位知识点总结

余热发电岗位知识点总结

余热发电岗位知识点总结一、余热发电的概念及原理余热发电是指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进行发电的一种方式。

在工业生产中,很多工序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如果这些余热得不到有效利用,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因此,利用余热发电技术可以将废热转变为能源,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余热发电的原理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废热转换为热能,再利用热能驱动发电机发电。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循环利用。

二、余热发电的应用领域余热发电技术在很多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高温高压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较为丰富。

例如钢铁、化工、玻璃等行业,都有大量的余热可以利用。

此外,余热发电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建筑、热电联产等领域,为社会和经济带来可观的效益。

三、余热发电岗位的技术要求1. 电力工程基础知识。

余热发电岗位要求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电路分析、变压器、发电机、电力传输等基本知识,能够理解和熟练应用电力工程相关知识。

2. 余热回收技术。

需要熟悉余热回收技术的原理和各种设备的特点,能够掌握余热回收系统的设计、调试和实际应用。

3. 发电机组调试。

需要了解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调试方法和技术要求,能够对发电机组进行调试和维护。

4. 热力学知识。

需要掌握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循环过程、热力传递等知识,能够应用热力学知识进行余热发电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5. 机械设备维护。

需要熟悉机械设备的结构和原理,能够进行机械设备的维护和故障排除。

6. 安全生产知识。

需要了解电力系统和余热发电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事故预防措施,能够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

四、余热发电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1. 确定余热资源。

通过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余热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哪些余热可以进行回收和利用。

2. 设计余热回收系统。

根据余热资源的特点和工艺要求,设计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参数和运行方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3. 安装调试设备。

协助工程师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保证设备运行的正常和稳定。

余热发电工艺参数

余热发电工艺参数

余热发电工艺参数余热发电指的是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转化为电力供应的过程。

余热发电工艺参数是衡量余热发电装置性能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余热发电工艺参数:1.余热发电量: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余热发电装置所能产生的电能,通常以千瓦时(kWh)为单位表示。

余热发电量的大小取决于系统设计、热源温度和余热流量等因素。

2.热源温度:指的是供给余热发电装置的热源的温度。

热源温度越高,余热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越高。

一般来说,高温余热源如高温炉排烟、高温炉渣等可提供更高的热源温度。

3.回路温度:指的是余热发电装置中工质(例如工质在换热器中的进出口处的温度差)。

回路温度差越大,发电效率越高。

对于传统的余热发电装置来说,源热温度一般在250℃-500℃之间。

4.压力等级:指的是余热发电装置中的工质所处的压力范围。

压力等级的选取与热源性质、发电效率要求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中、高压蒸汽发电系统的压力等级一般在0.4MPa-5MPa之间。

5.接入负荷:指的是余热发电装置所能承受的电网负荷。

余热发电装置一般可以与电网并联运行,通过监控电网负荷及负荷变化,合理调整余热发电装置的运行状态以满足电力需求。

6.效率:指的是余热发电装置从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比例。

余热发电装置的效率一般取决于热源温度、回路温度差和压力等级等因素。

7.噪音和振动:指的是余热发电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噪音和振动。

为了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余热发电装置通常会有相应的噪音和振动控制措施。

总之,余热发电工艺参数是评价余热发电装置性能的重要指标,旨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余热发电系统介绍

余热发电系统介绍

余热发电系统介绍余热发电系统是一种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发电的技术系统。

工业生产过程中,许多设备和工艺会产生大量的废热,如果这些废热能得到合理利用,不仅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还可以提高工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并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余热发电系统就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这些废热,使其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和系统。

1.余热收集装置:包括余热管道、余热回收器等。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通过管道传输到余热回收器,然后由回收器将余热传递给其他装置进行能量转化。

2.能量转化装置:包括锅炉、蒸汽发生器等。

余热经过收集器后,转移到锅炉或蒸汽发生器中,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

3.发电装置:包括汽轮机、发电机等。

蒸汽通过高效率的汽轮机驱动,使其旋转,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4.辅助系统:包括冷却系统、控制系统等。

冷却系统用于冷却汽轮机和发电机,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和调节余热发电系统的运行参数,保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首先,通过余热收集装置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热收集起来,然后输送到能量转化装置中。

在能量转化装置中,通过锅炉或蒸汽发生器将废热转化为高压高温的蒸汽,然后将蒸汽传送到发电装置中。

在发电装置中,蒸汽通过汽轮机的作用,使其旋转,然后通过与汽轮机相连的发电机转动,产生电能。

最后,通过辅助系统的作用,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1.资源利用率高: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进行发电,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减少能源的浪费。

2.环保节能:有效地减少了废热的排放,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清洁能源的利用。

3.经济效益好:通过余热发电,不仅可以给企业节省大量的能源成本,还可以使企业获得可观的电力收入。

4.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将废热转化为电能,提高了工厂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能源投入。

5.系统灵活性高:余热发电系统可以与其他能源系统相结合,形成综合能源系统,提高整体的能源利用效率。

总之,余热发电系统是一种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转化为电能的技术系统,通过废热的收集、转化和利用,有效地提高了工厂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能源的浪费,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

余热发电不仅节能,还有利于环境保护。

余热发电的重要设备是余热锅炉。

它利用废气、废液等工质中的热或可燃质作热源,生产蒸汽用于发电。

由于工质温度不高,故锅炉体积大,耗用金属多。

用于发电的余热主要有:高温烟气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废气、废液余热,低温余热(低于200℃)等。

此外,还有用多余压差发电的;例如,高炉煤气在炉顶压力较高,可先经膨胀汽轮发电机继发电后再送煤气用户使用。

目录1基本信息2发电技术3低温余热发电技术4设备介绍5提高措施1基本信息定义余热发电是指利用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

余热发电不仅节能,还有利于环境保护。

余热发电的重要设备是余热锅炉。

它利用废气、废液等工质中的热或可燃质作热源,生产蒸汽用于发电。

由于工质温度不高,故锅炉体积大,耗用金属多。

用于发电的余热主要有高温烟气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废气、废液余热、低温余热,低于200℃等。

概况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

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以及高压流体余压等七种。

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

钢铁行业加热炉高温烟气回收发电技术当年可收回全部成本,热量利用率提高5-10%。

利用途径余热的回收利用途径很多。

一般说来,综合利用余热最好;其次是直接利用;第三是间接利用(产生蒸汽用来发电)。

如钢铁工业:钢铁厂中的焦炉。

目前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具有各种不同规格的大小焦炉50多座,除了上海宝钢的工业化水平达到了国际水平,其余厂家能耗水平都很高,大有潜力可挖。

炼钢厂中的转炉烟气发电,发电系统,可配置发电量为3000Kw的电站80座。

炼钢厂中的电熔炉,现如今全国有20多座,其中65吨级可发电量在5000Kw/座以上。

发展伴随着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以及低碳经济等一个个观念的提出,我国的余热发电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据国家统计局2011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4.8亿吨标准煤,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下降2.01%,未达到2011年单位GDP能耗较上年下降3.5%的目标。

尽管大多数专家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速较“十一五”时期将有所放缓,但每年8%以上的增速,仍意味着降低单位GDP能耗存在巨大压力。

紧随其后,工信部对外公布了《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

《规划》提出,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实现节能量6.7亿吨标准煤。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保持工业年均增速8%的基础上,支撑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1%的指标难度不小,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要实现6.7亿吨标准煤的节能量,较“十一五”的6.3亿吨还多出0.4亿吨。

现如今,我国传统产业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已经大幅提升,要实现这一目标只能从现有的装备节能中寻求突破。

[1]根据《2013-2017年中国余热发电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力度不断加码,余热发电项目的魅力日益显著。

预计,到2015年,我国余热余压发电要实现新增装机2000万千瓦。

按照每千瓦造价5000元计算,“十二五”期间余热余压发电将形成1000亿元投资规模。

[2]2发电技术中国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经过近十余年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诞生了各种各样的并能满足不同窑型要求的发电系统。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采用立式余热锅炉和补汽式汽轮发电机组的二级余热发电系统。

立式余热锅炉彻底解决了卧式余热锅炉漏风及炉内温度场实际分布与锅炉设计时所假想的温度完全不相同的问题,可以大大提高锅炉蒸汽产量;篦冷机或立式余热锅炉排出的200℃左右废气余热可以充分回收并用以发电。

这样可使吨熟料余热发电量在熟料热耗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到195千瓦小时以上。

[3]使水泥窑综合能耗达到同规模预分解窑的能耗水平,而经济效益远高于预分解窑。

余热发电窑二级余热补燃发电系统除具有二级余热发电系统的优点外,还可解决水泥窑煤粉制备系统的运行安全及环保问题。

同时,对于严重缺电地区或同时具有立窑、立波尔窑、湿法窑、干法回转窑等其它窑型的水泥厂,也可解决供电问题,并能够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为了克服带补燃锅炉的中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存在的缺点,采用补汽式汽轮机组,充分回收200℃以下的废气余热,同时补燃锅炉应当以煤矸石等劣质煤或垃圾为燃料,除节约优质煤外,还可为水泥生产提供原料,降低发电成本,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现如今,从事水泥工业技术工作的人员,致力于如何降低熟料热耗及水泥电耗的研究工作,而从事余热发电技术工作的人员致力于如何提高余热利用率,提高余热发电量的研究工作。

现如今还没有哪一个部门研究如何将水泥工艺技术与余热发电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寻求最低的水泥综合能耗及最佳的经济效益问题。

笔者经过分析、研究认为,水泥工艺技术与余热发电技术最佳结合的方式应当为:缩减水泥窑预热器级数或者改变预热器废气及物料流程,使出预热器的废气温度能够达到550℃~650℃,这样余热发电系统可以取消补燃锅炉,采用余热发电窑的二级余热发电系统。

这种结合方式,水泥熟料热耗虽然有所增加(对于五级预热器,废气温度由320℃~350℃提高至550℃~650℃后,每千克熟料热耗预计增加1000~1200千焦),但发电系统可以取消补燃锅炉而不存在由于补燃锅炉容量小、效率低的问题,同时能够保持余热锅炉生产高压高温蒸汽,使发电系统仍然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吨熟料余热发电量可以提高90千瓦小时以上,水泥综合能耗将低于现如今的预分解窑水平,经济效益则显著提高。

从中国的国情考虑,这种方式的水泥窑及发电系统,以其最低的投资、更低的综合能耗、更高的经济效益应当成为今后水泥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这是水泥工业需要认真研究与探讨的重大课题。

现已投入生产的余热发电窑及小型预热器窑(包括立筒预热器窑) 流态化分解炉(或烟道式分解炉)加1~2级悬浮预热器加余热发电窑二级余热发电技术,是今后对已投入生产的余热发电窑及小型预热器窑进行技术改造的主要模式。

这项综合技术,除了水泥窑的熟料产量可以增加20%~100%以外,每吨水泥\熟料发电量也可达110~195千瓦小时,收到增产、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三重效果,同时改造投资也大大低于其它模式。

根据立窑厂的生产能力及资金条件,第一步,先利用余热发电窑(中空窑)加二级余热发电技术取代立窑。

如某立窑厂有3条8.8万吨的生产线,可停产2台立窑,建一条直径3.6米×74 米中空窑及一套4500千瓦补汽式余热发电系统,这一步投资约需3600~3800万元。

其次,利用流态化分解炉加1~2级悬浮预热器技术,再对余热发电窑进行技术改造,即对于上例所述立窑厂,停产第三台立窑,并对已建成的直径3.6米×74米中空窑加装流态化分解炉及1~2级悬浮预热器,同时对余热锅炉进行局部改造,这一步的投资约需800~1000万元。

上述两步改造工作完成后,以总投资4500~5000万元的代价,将原立窑厂升级换代为预分解窑厂,并使熟料总产量维持在原有3台立窑总和的水平,在每吨标准煤到厂价不高于180元的条件下,水泥生产成本可降至95元以下。

随着余热发电的技术日益成熟,国家对能源的重视,对节能减排的扶持,越来越多的可利用余热的企业都意识到了余热发电所带来的效益。

对发展余热发电项目持积极态度。

但限于项目投资资金大,技术复杂,致使很多企业想上项目可最终因为资金技术的原因没有上成。

鉴于这种情况现如今国内涌现出不少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采用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来投资余热发电,即由节能公司投资资金和采购所需设备,技术来为企业建设余热发电项目,项目产生效益后在效益里回收投资的模式。

这种模式即解决了企业资金不足技术不足的缺点,也使的平时废弃的烟气,尾气,余热得到合理的利用。

同时也使得节能公司的资金得到合理的运转,这种双赢模式的合作在余热发电项目上越来越受到欢迎。

[4]3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有机工质循环发电系统有机工质循环发电系统是区别于传统的以水(蒸汽)为循环工质的发电系统,采用有机工质(如R123、R245fa、R152a、氯乙烷、丙烷、正丁烷、异丁烷等)作为循环工质的发电系统,由于有机工质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气化产生较高的压力,推动涡轮机(透平机)做功,故有机工质循环发电系统可以在烟气温度200℃左右,水温在80℃左右实现有利用价值的发电。

这项技术在发达国家就是比较先进的应用技术,近年来我国有的企业通过引进吸收,也掌握了这项技术,也有较优秀的产品在国内外应用。

有机工质循环发电系统的效率高,构成简单,没有除氧、除盐、排污及疏放水设施。

凝结器里一般处于略高于环境大气压力的正压,不需设置真空维持系统。

透平进排气压力高,所需通流面积较小,透平尺寸小,易于小型化设计制造,管理维护费用低等优点。

外燃机热气机循环发电系统外燃机是早在1861年由英国人罗伯特·斯特林发明,和蒸汽机的历史差不多,它的特点首先是燃烧连续的,由于工质不参与燃烧,因此没有内燃机的爆震现象,噪音低;其次可以使用任何燃料,其燃烧室在外,燃烧的过程与工质无关,适用于各种热源,对燃烧方式无特殊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维护方便、燃烧效率高。

外燃机循环发电系统是利用低温余热发电的废热回收装置,可回收100℃至300℃的废热,能达到20%的发电效率。

从数据来看,其发电效率优于目前市场的低温蒸汽循环发电系统和有机工质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该装置在100℃的废热条件下发电效率达7.3%,150℃的条件下发电效率达13.7%,200℃的条件下发电效率达18.4%,250℃的条件下发电效率达22.1%,300℃的条件下发电效率达25.0%。

在这样的废热温度条件下能达到这样的发电效率是目前可以看到很好的水平,达到了从低温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水平。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是超临界二氧化碳液体为郎肯循环系统的工质,以二氧化碳透平专用涡轮机为核心技术的最新余热发电技术。

此发电系统在余热发电方面有较宽泛的应用优势,各项技术指标都优于在用的水蒸汽郎肯循环系统和有机郎肯循环系统,特别是在发电效率和设备体积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超临界二氧化碳热机是一种平台技术,目前可提供的功率范围为250kWe至50Mwe的设计,效率可达30%。

应用范围包括燃气轮机、固定式动力发电机组、工业废热回收、太阳能热量、地热、混合内燃机等的循环热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