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合集下载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名师课件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名师课件
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__性__质__、 __结___构__、___组___成_ 及 ___变__化__规的律科学。
水的三态变化
铁生锈
木柴燃烧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
实验1-1: (1):加热水;冷凝水
注意观察: 1、变化前后 :试剂的颜色、
状态、气味等
A.苹果腐烂 B.榨取果汁 C.面包发霉 D.菜刀生锈
课后作业
1、记住并能默写15种元素的名称及对应的 符号
2、完成《学习指要》3-5页第1课时
3、完成书10页1、2题(做在书上)
4、预习课本8-9页,完成《学习指要》5页 “新课前瞻”。
3、两变化的区别、联系 区别: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依据) 联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 发生物理变化。
练习:
1:下列成语或俗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C )
A 滴水成冰 C 百炼成钢
B 木已成舟 D 大浪陶沙
2: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不同的是 (A )
A 酒精燃烧
B 冰雪融化
(判断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的依据) 联系: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
生物理变化。
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 也有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 碳和水是化学变化。
点燃蜡烛时,蜡烛受热 熔化是物理变化
一:物理变化和化:变化时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 常伴随现象(1)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2)能量的变化:发光、发热、吸热等
C 汽油挥发
D 矿石粉碎
3. 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其主要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
(D )
A.台风 B.雪灾 C山体滑坡. D.森林火灾

北京版化学-九年级上册5.3化合价课件

北京版化学-九年级上册5.3化合价课件
九年级
5.3化合价
情境导入
NaHCO3
H2O
在生活中许多的物品上都标有化学式,在书写化学式时为什么有的元素符 号右下角会有数字?
教学目标 1、理解化学式意义。 2、了解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3、学会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根据化学式推求化合价。
新知新解
一些物质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思路】
依据: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设未知数
解:设硫的化合价为x
列等式(正负总价和为0)
解 答
x×1+(-2)×2=0 x = +4
答:二氧化硫里的硫的化合价为+4价。
2.写出溴化钠、氯化钙、氧化铝、二氧化氮的化学式。
答案:NaBr CaCl2 Al2O3
NO2
随堂练习
1.用数字和化学式表示出:
(1)五个氧分子
5O2
(2)2个水分子
2H2O
(3)四个氢原子
4H
(4)10个钠离子
10Na+
2.下列化学符号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 C )
(A)2H (B)H2 (C)2H2 (D)H2O
课堂小结
根据化学式会判断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元素的化合价会写化学式 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正负总价和为零的原则
氧通常为负二价, 氢通常为正一价。
原子团 负一氢氧硝酸根, 负二碳酸硫酸根, 正一价铵根
新知新解
根据化学式推断化合价
• 1、任何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0
• 2、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1-1
• 例如:KCl
+2-2
HgO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化学让世界更美好》走进化学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化学让世界更美好》走进化学PPT课件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等。
镁条燃烧、钢铁生锈等。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新知学习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或沉淀等现象。
新知学习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可燃性、酸性、碱性、腐蚀性……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汽油可燃烧
汽油在燃烧
新知学习
一百多种元素
世界万物
氧气(O2)
臭氧(O3)
二氧化碳(CO2)
水(H2O)
氧元素(O)
新知学习
加热
O
Hg
O
Hg
氧化汞分子
O
O
Hg
Hg

汞原子
氧原子
Hg
Hg
O
O

汞原子
氧分子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
新知学习
金刚石及其微观结构模型
石墨及其微观结构模型
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新知学习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而变化则是物质运动的过程。
叙述物质的性质往往用“能”、“难”、“易”、“会”、“就”、“可”等表示能力或属性的用语。
叙述物质的变化往往用“已经”、“了”、等过去时或“在”等现在时等表示时态的用语。
物质组成和结构的不同导致了物质性质的差异。
新知学习
二氧化碳灭火酒精作燃料石墨做铅笔芯
性质 用途
决定
反映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经典例题
知识点1:化学是怎样一门学科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让世界更美好》名师课件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让世界更美好》名师课件
变化时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4.联系: 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判断依据)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伴随现象
物质的外形,形状、 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颜
状态发生改变
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相互联系
1 •液态水
加热 —— 水蒸气
冷凝
——
液态水
反应前后没有新物质生成。
实验:镁条的燃烧
实验:镁与稀盐酸的反应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现象: 挥发、状态改变、形状改变
2.化学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现象: 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3. 两种变化的本质“物质性质”叙述的区别:
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 能、会”等字, 如 酒精燃烧 酒精能燃烧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二、化学的起源和发展
• 17世纪以前:古代化学时期 • 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近代化学时期 波义耳:近代化学元素观 道尔顿:近代原子学说 阿伏加德罗:分子概念
第一节 化学让世界更美好
一、化学是怎么样的一门科学
金属是哪儿来的? 为什么铁容易生锈,不锈钢却不易生锈? 电池为什么能够释放电能? 美丽的焰火是怎样产生的? 化学将为你提供满意的答案。
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应用 的科学。
实验:加热试管里的水
实验: 1.请说出水的颜色、状态、气味。 2.水加热沸腾时,试管口有什么现象? 3.干冷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探索燃烧和灭火》名师课件1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探索燃烧和灭火》名师课件1

面粉厂
加油站
油库
禁止烟火
纺织厂
煤矿 矿井内
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禁止烟火
禁止带火种 禁止放易燃物
当心爆炸— 爆炸性物质
禁止吸烟
禁止放易鞭炮 当心火灾— 易燃物质
当心火 灾—氧化 物
生产、运输、使用和储存易燃、 易爆物时的注意事项
判断以下做法是否正确: 1. 可以将易燃易爆建在闹市区,只要贴上严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 温度(也叫着火点)。
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 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蜡烛在氧气不充 足的条件下燃烧 生成了炭黑
蜡烛燃烧使杯内氧气 逐渐减少,同时放出 的热使CO2向上扩散, 其浓度增大
1 爆炸
物理变化:气体物质在有限的密闭容器内因受热体 积急剧膨胀而引起的爆炸 如车胎爆炸,蒸汽锅炉爆 炸
用水去扑灭,原理是降低柴垛周围的温度, 使之低于柴垛的着火点;也可以迅速的转移 走未烧着的柴禾,原理是清除可燃物或使可 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将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 盖灭。
隔绝空气。
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 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常用的灭火器及适用范围
泡沫灭火器
灭木材,棉 布等着火
干粉灭火器
灭油,气等 着火
二氧化碳灭火器
灭图书,档案, 贵重设备,精密 仪器着火
化学变化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 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 胀而引起爆炸。
爆炸:可燃性气体或固体小颗粒在有限空间 内急剧的燃烧(与氧气反应),使气体迅速膨胀。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化学式》名师课件2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化学式》名师课件2

N ×1 ×100%=
NH4HCO3
14 ×1×100%=17.7% 79
因为17.7%<18%, 所以该物质不纯净
答:略
仔细观察:给我下个定义吧!
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式
NaHCO3 KMnO4
H2O H2SiO3
化学式的概念
【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 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注意】每种纯净物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 所以,一!
宏观
水这种物质
微观
一个水分子
水由氢、氧两种元素
组成
我是H2O
一个水分子 由两个氢原子 和一个氧原
子构成
注意:3H2O只表示3个水分子
举一反三
你也来说说我吧!
我是P2O5
3P2O5表示?
提醒注意:
观察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石墨(碳 碳单质的化学式C 单质) 读作“碳”
氦气 氦气的化学式He 读作“氦气”

金属铝的化学 式 Al读作“铝

氧气
氧气的化学式O2 读作“氧气”
化学式
比一比!赛一赛! 师生看谁写的快!
引入新课
写出常见到六种物质。
要求: 一种金属单质、 一种名称带“石”字旁的非金属单质, 一种稀有气体单质、 一种空气中的单质、 一种厨房中的常用调味品、 一种测定空气成分实验中的生成物。
你了解我吗?
• 每一种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都有 一个唯一的符号(即化学式),如铁 (Fe)、硫(S)、氦气(He)、氧气 (O2)、氯化钠(NaCl)、五氧化二 磷(P2O5)。
碳___、C 硫磺___S_、红磷__P__、 当堂检测 铁__Fe_、汞__H_g_、铝_A_l _

京改版九年级上册 第1章 第一节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共20张PPT)

京改版九年级上册 第1章 第一节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共20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2421.8.2418:09:1618:09:16August 24, 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4日星期二下午6时9分16秒18:09:1621.8.24
我们化学学习每天的任务是?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下午6时9分21.8.2418:09August 24, 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年8月24日星期二6时9分16秒18:09:1624 August 2021
田径运动员: 要求鞋柔软而富有弹性,又设 计了高弹性的异戊橡胶鞋底。
足球运动员: 要求鞋能适应快攻快停、坚实耐用的要求,便用 强度十分高的聚氨酯橡胶作底材,并安装上聚氨 酯防滑钉;
运动与化学材料
玻璃钢: 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它 是用玻璃纤维作“筋骨”, 用合成树脂(酚醛树脂、环 氧树脂或聚酯树脂等)作 “肌肉”制成的材料,质轻 而坚韧,其抗拉强度可与钢 材相媲美,因此得名玻璃钢。
运动营养与化学
运动员餐含有 哪些营养素?
化学老师眼中的美!
化学:研究什么?
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 性质、变化及应用的自然科学。
衣 化学 食
住行
二、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为了满足对世界的好奇心、求知欲 为了增强自身能力素养 为了未来的职业理想 为了生活的更美好
三、本学期学习内容
1
常识 普及
2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式第一课时》名师课件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式第一课时》名师课件

化学式应用示例1:化学药品的标签
化学式应用示例2:生活中的化学式
活动与探究: [探究目的]认识化学符号的含义 [思考与讨论]:填写表格
符号 宏观含义 微观含义 微观示意图
2O
两个氧原子
氧气; 一个氧分子
O2
氧气是氧 氧分子是由 元素组成 两个氧原子
构成
2O2
两个氧分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的化学式能表 示其一个分子的构成
微观:
1.说出CO2表示的含义 2.说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O2 , 2H , CO2 , 2H2O 3.书写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一氧化碳_______ ; 二氧化硫_______ 二氧化氮_______ ; 三氧化二铝_____ 二氧化硅_______ ; 氯化钠_____
4.读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KCl PCl5 N2O5

下列哪种方法能描述水的组成和构成?
水 water
HH O
H20
H20
一、化学式
1.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纯净物组成 的式子
O2 H2 C02 P2O5 KMnO4
水这种物质
宏观
物质
1个分子
1个水分子
由2个氢原子和
H20
1个氧原子构成
元素 组成
粒子 构成
水由氢、氧 元素组成
由大量水分子 聚集而成
方法:元素符号右下角标出 所含原子的个数
二、化学式的书写
2.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 二氧化碳:CO2 四氧化三铁:Fe3O4 五氧化二磷: P2O5 氯化钾:KCl
方法: 先读后写 3.化合物的化学式读法:
一般读做:某化某
归纳总结 元素 表示 元素符号
组成
+数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的成分
学生实验
1、点燃一根蜡烛,并固定在水槽中。 思考:蜡烛为什么能燃烧? 2、往水槽中注水,并罩上集气瓶。 观察:你看到什么现象?
空气的成分
学生思考 1、点燃的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2、水面为什么会上升?
空气的成分
教师引导
实验结果可能出现不同的原因?
1、放集气瓶的速度越慢,水上升的越多 ——空气热胀冷缩。 2、蜡烛燃烧产生CO2,也会影响结果。
空气发现史
1. 很久以前,人们认为空气只是单一的 某种物质. 2. 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 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制得了氧 气.
空气发现史
3. 1774年,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第一次用实验证明 了空气中有氧气和 氮气.
空气发现史
4.19世纪末,英 国物理学家瑞利发现 了稀有气体氩,以后 各个稀有气体陆续被 发现.
北京版九年级上册
化学
全册优质课课件
化学让世界更美好
一、化学是怎么样的一门科学
金属是哪儿来的? 为什么铁容易生锈,不锈钢却不易生锈? 电池为什么能够释放电能? 美丽的焰火是怎样产生的? 化学将为你提供满意的答案。 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应用 的科学。
实验:加热试管里的水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二、化学的起源和发展
• 17世纪以前:古代化学时期 • 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近代化学 时期 波义耳:近代化学元素观 道尔顿:近代原子学说 阿伏加德罗:分子概念
化学: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高分子化学 环境化学等
有机化学 生物化学 材料化学
三、化学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帮手
• 5.实验前,要预习实验内容,理解实验目的,明了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 6.实验时,要穿好实验服,带好护目镜。如实地把 观察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
• 7.做完实验后在老师指导下,整理实验桌面,清洗
仪器,把仪器药品放回原处。按照老师要求正确处 理和回收化学试剂和药品。 • 8.要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空气的成分
结 论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氧气(O2) 21% 一百份体积的空气 氮气( N )78%
2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CO2) 其他气体和杂质 0.94% 0.03% 0.03%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 自然资源
讨 论
空气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主要用途 0.94% 0.03% 0.03%
结论 用蜡烛和一个集气瓶是不能测定空
气中氧气的含量的。
空气的成分
教师实验
1、以一玻璃管空气为研究对象,加上塞 子成为密闭体系。 2、取出白磷切成小块,用滤纸擦干,放 在金属片上。 3、将金属片放入玻璃管中,加热。 4、等玻璃管冷却后,在水面以下打开塞 子,观察现象。
空气的成分
实验猜想
玻璃管放入水中可能发生什么现象? 实验原理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概念
本质区别 (判断依据)
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伴随现象 相互联系 实例 说明
物质的外形,形状、 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颜 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状态发生改变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矿石粉碎,水蒸发,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 汽油挥发等 烂等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发生,但发光发 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 自然资源
(二)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2.给固体物质加热
3.给液体加热
练习与应用
请你找出途中存在哪些不安全的因素,可能造成什 么后果。
课前热身
请你动手试一试:
你能将带纸的烧杯完全浸没在水 中而纸不湿吗?
思考和讨论
水为什么进不到烧杯中去?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你还能想出 其它方法来在证明空气的存在吗? 你对空气了解吗?有哪些方面的 认识?
白磷 + 氧气
(固体) (气体)
五氧化二磷
(固体)
空气的成分
实验特点
1、反应始终在一个密闭体系中进行。
2、白磷燃烧所需温度低(40℃),反应快, 现象明显。 3、玻璃管粗细均匀,有利于观察水面上 升情况。
空气的成分
课本实验
空气的成分
学生讨论
如果水面上升小于五分之一,可能 的原因有哪些? 1、装置气密性不好。 2、磷取的量不足,氧气未消耗完。 3、未等冷却就打开气夹,造成一 部分氮气泄露。
实验:
1.请说出水的颜色、状态、气味。
2.水加热沸腾时,试管口有什么现象? 3.干冷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
加热 冷凝 液态水 —— 水蒸气 —— 液态水
反应前后没有新物质生成。
实验:镁条的燃烧
实验:镁与稀盐酸的反应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现象: 挥发、状态改变、形状改变 2.化学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现象: 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3.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 变化时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4.联系: 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化学实验室
二、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和用品
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注意事项:
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品尝任何药品。
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 夺取的药品,不能倒回原瓶,应放入指定容器中。 取用危险药品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1.固体药品的取用
2.液体药品的取用 (1)直接倾倒液体
(2)用滴管取用少量液体
物质的性质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1.化学性质: 物理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 性质: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
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等。
2.“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叙述的区别:
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 能、会”等字, 如 酒精燃烧 酒精能燃烧
• 化学应用领域: 能源 材料 医药 信息 环境 生命科学 等
四、趋利避害、用好化学
一起来讨论化学的利与弊吧。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
一、走进化学实验室
化学实验基本要求:
• 1.严格遵守操作规则,保护自己和他人安全。 • 2闹和大声说话。 • 4.未征得教师同意,不能擅自动手进行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