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气溶胶核酸检测技术分析

合集下载

气溶胶检测报告

气溶胶检测报告

气溶胶检测报告概述本文旨在介绍气溶胶检测报告的相关内容。

气溶胶是一种在空气中悬浮的微小颗粒物质,包括固体和液体颗粒。

通过对气溶胶的检测,我们可以了解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和组成,进而评估空气质量和可能的健康风险。

检测方法气溶胶的检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1.重量法:通过称量收集在滤纸或其他基质上的颗粒物,计算颗粒物的质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颗粒物的测量。

2.光学法:利用光学原理测量颗粒物的散射或吸收特性,推算出颗粒物的浓度。

常见的光学方法包括激光粒度仪和光散射计。

3.电学法:通过电场或电导测量颗粒物在电场中的响应,从而推算出颗粒物的浓度。

电学法常用于细颗粒物的测量。

实验步骤进行气溶胶检测的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实验室环境:确保实验室内的空气清洁,并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和仪器。

2.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根据需要测量的颗粒物类型和浓度范围,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3.校准仪器:对所选的检测设备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设置采样点:在待检测区域设置适当的采样点,以获取代表性的样本。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采样时间和频率。

5.采集样本:使用选定的检测设备,在采样点进行颗粒物的采集。

要确保采样装置与环境隔离,以避免外部干扰。

6.处理样本:根据所选的检测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处理和测量。

根据实验需求,可以进行颗粒物的分级或组成分析。

7.数据分析与报告: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生成气溶胶检测报告。

报告应包含颗粒物浓度、组成、采样点信息等。

应用领域气溶胶检测在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包括:1.环境监测:用于评估大气中颗粒物的浓度和来源,了解空气质量和污染程度,以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2.室内空气质量:用于评估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含量,确定室内环境的清洁程度,保障居民的健康。

3.职业卫生: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的颗粒物,评估职业病危害风险,制定职业健康管理策略。

4.制药行业:用于监测制药过程中的颗粒物污染,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环境的洁净度。

什么是生物气溶胶?如何采集?

什么是生物气溶胶?如何采集?

什么是生物气溶胶?如何采集?生物气溶胶,通常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在100μm以内的含有微生物或来源于生物性物质的气溶胶。

生物气溶胶颗粒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花粉、过敏原、立克次体、衣原体、动植物源性蛋白,各种菌类毒素和它们的碎片和分泌物等。

生物气溶胶在传染病、公共卫生、大气环境、食品安全、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生物反恐、疾病检测以及环境与健康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

生物气溶胶主要来源于土壤、植被、水体等面源排放和动物(包含人类)、医院、养殖场、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源排放。

大部分微生物在室内的传播都是由飞沫传播或微生物气溶胶的空气传播造成的。

Wells提出最早也是经典的空气传播理论,即生物气溶胶的传播方式有3种: 尘埃、飞沫和飞沫核。

九州鹏跃市场部雷廷——1352=2976=831传统的生物气溶胶采样方法是利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集空气中的生物气溶胶样本,然后进行实验室培养。

因而生物气溶胶采样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保持其活性。

在粒子的收集和沉降过程中,微生物会由于机械压力和脱水而失去发育能力。

测量得到的微生物浓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采样技术和分析方法。

生物采样器主要依据撞击、碰撞、过滤等机理采样,因此可用不同的物理采集效率表征。

另外人们常常重视采样过程中收集到的微生物的数量,却忽略了它们的生存能力,因此采样器的相关采集效率也直接影响检测的结果。

目前已经开发了很多种收集生物气溶胶的采样器:单级或多级撞击式采样器,离心式采样器,液体冲击式采样器,过滤式采样器,以及成熟的生物气溶胶在线监测技术。

传统大多数采样器允许将微生物直接采集在琼脂介质上,便于采样后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从而来确定微生物群落。

牛舍内微生物气溶胶含量检测

牛舍内微生物气溶胶含量检测

牛舍内微生物气溶胶含量检测段会勇;朱永红;梁岩【期刊名称】《中国草食动物科学》【年(卷),期】2013(033)003【摘要】采用A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在6个牛舍(A、B、C、D、E、F)空气中收集微生物气溶胶.通过对牛舍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含量的检测及其在ANDERSEN六级采样器上的分布规律,推断其对饲养员及牛体自身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表明:牛舍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粒子浓度较高,而且大部分粒子的空气动力学直径较小,更容易进入呼吸道深部;牛舍内气载需氧菌含量在牛舍D内最高,为4.19×105 CFU/m3,牛舍C内含量最低,为8.90×104 CFU/m3,且6个牛舍内需氧菌含量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是,牛舍D和E中可吸入需氧菌含量与其他牛舍之间差异显著(P<0.05).【总页数】5页(P47-51)【作者】段会勇;朱永红;梁岩【作者单位】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山东 272100;山东农业大学;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山东 272100;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山东 27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相关文献】1.奶牛舍环境中气载微生物含量的检测 [J], 刘敬博;柴同杰;苗增民;周玉法;刘东燕;李明勇2.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空气微生物气溶胶污染及快速检测技术:大气微生物污染检测添新招 [J],3.利用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评估较低压差状态下独立通风笼盒(IVC)内微生物污染情况 [J], 赵维波;王静;闵凡贵;刘香梅;邝慧文;张钰4.猪舍内不同季节微生物气溶胶含量及其空气动力学分析 [J], 黄藏宇;李永明;徐子伟;梅书棋5.秋季东北地区奶牛舍内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分布规律比较研究 [J], 李晏;孙宏起;刘明;李佃场;郭振东;刘静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生物气溶胶采集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微生物气溶胶采集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微生物气溶胶采集技术是一种用于采集空气中微生物气溶胶的技术,其特点和应用如下:
特点:
1.高效采集:微生物气溶胶采集技术能够高效地采集空气中的微生物气溶胶,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颗粒。

2.精准分析:采集到的微生物气溶胶可以进行后续的分析,包括微生物种类鉴定、数量测定等,从而对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和污染情况进行精准评估。

3.高灵敏度:采集技术能够对空气中微生物气溶胶进行高灵敏度的采集,能够捕获到微生物气溶胶中的微小颗粒。

应用:
1.环境监测:微生物气溶胶采集技术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对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监测,评估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和污染情况。

2.疾病防控:在疾病防控领域,微生物气溶胶采集技术可以用于监测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帮助及早发现和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3.生物防护:在生物防护领域,微生物气溶胶采集技术可以用于评估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指导生物防护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总之,微生物气溶胶采集技术具有高效采集、精准分析和高灵敏度的特点,可以在环境监测、疾病防控和生物防护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环境气溶胶中细菌的检测及影响因素研究

环境气溶胶中细菌的检测及影响因素研究

环境气溶胶中细菌的检测及影响因素研究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和人类活动的增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其中,环境气溶胶中细菌的检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环境气溶胶中细菌的检测方法1. 生物气溶胶样本采集生物气溶胶样本采集是环境气溶胶中细菌检测的第一步。

可以通过分离采样、气溶胶捕集器、液体采样器等不同的方法进行样本采集。

2. 细菌DNA提取提取细菌DNA是环境气溶胶中细菌检测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方法包括热裂解法、柱式提取法、酚氯仿法等。

3. PCR技术PCR技术在环境气溶胶中细菌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目标细菌的DNA片段,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细菌的存在。

三、影响环境气溶胶中细菌检测的因素1. 季节变化季节变化对环境气溶胶中细菌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春季和夏季的细菌浓度较高,而冬季和秋季的细菌浓度较低。

2. 气象因素气象因素如温度、湿度、风速等也会对环境气溶胶中细菌的分布和浓度产生影响。

高温、高湿度环境更有利于细菌的存活和传播。

3. 污染源不同污染源产生的细菌污染物在环境气溶胶中的浓度和组成也存在差异。

例如,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中释放的细菌可能会导致环境气溶胶中细菌浓度升高。

4. 居住环境居住环境的卫生状况和室内通风情况对环境气溶胶中细菌的检测结果也具有重要影响。

人群密集、通风条件差的地方细菌浓度较高。

四、环境气溶胶中细菌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随着对环境气溶胶中细菌影响因素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

1. 污染源与细菌组成的关系研究发现,不同污染源释放的细菌在环境气溶胶中的比例存在差异。

通过对细菌组成的分析,可以进行污染源溯源、污染源控制等工作。

2. 细菌浓度与公共健康的关系环境气溶胶中细菌浓度的升高与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等健康问题有关。

研究者通过比较细菌浓度与人群健康状况的关系,可以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 气象因素与细菌传播的关系气象因素对细菌的传播有着重要影响。

实验室生物气溶胶检测方法

实验室生物气溶胶检测方法

实验室生物气溶胶检测方法实验室生物气溶胶检测方法是用于检测实验室环境中的生物气溶胶污染物的方法。

下面是关于实验室生物气溶胶检测方法的10条详细描述:1. 频谱法:频谱法是通过收集气溶胶样品,并使用合适的设备进行分析,例如使用质谱仪、红外光谱仪等,来确定气溶胶中生物成分的种类和浓度。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详细的气溶胶组分信息,但需要昂贵的设备和专业的技术操作。

2. 收集器法:收集器法是将空气中的气溶胶颗粒收集到固体基质上,然后通过分析基质上的生物成分来确定气溶胶中的生物污染物。

常用的收集器包括旋转提取器、电滤器、液滴捕集器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收集器。

3. 培养法:培养法是将采集到的气溶胶样品接种到适当的培养基上,并在特定条件下培养生长,最后通过观察和计数生长的微生物来确定气溶胶中的生物污染物。

这种方法简单易用,但需要较长的培养时间,且只能检测可培养的微生物。

4. PCR法:PCR法是通过提取气溶胶样品中的核酸,并使用特定的引物和酶进行反应,最后通过放大特定的基因片段来确定气溶胶中的生物成分。

PCR法不仅能快速检测气溶胶样品中的微生物,还可以区分不同微生物菌种。

5. 实时荧光PCR法:实时荧光PCR法是PCR法的升级版,它利用荧光探针的发光信号来实时监测PCR反应的进行,从而快速准确地确定气溶胶中的生物成分。

实时荧光PCR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适用于快速大批量的气溶胶检测。

6. 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将气溶胶样品注入流式细胞仪中进行分析的方法。

流式细胞仪能够快速准确地计数和鉴定气溶胶中的微生物,并可根据不同的细胞指标进行分类和分析。

7. 蛋白质质谱法:蛋白质质谱法是通过将气溶胶样品中的蛋白质提取出来,并使用质谱仪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气溶胶中的生物成分。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气溶胶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浓度信息,适用于检测复杂的生物气溶胶样品。

8. 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是利用抗体与气溶胶样品中的生物成分进行特异性反应,并通过观察抗原-抗体反应产生的信号来确定气溶胶中的生物污染物。

气溶胶取样测试技术研究与实验验证

气溶胶取样测试技术研究与实验验证
a n d me a s u r e me n t t e c h n i q u e
Z HANG Na n a , GU Ha i f e n g , W ANG J u n l o n g, Z HOU Ya n mi n
Na t i o n a l D e f e n s e K e y Di s c i p l i n e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Nu c l e a r P o we r S a f e t y a n d S i mu l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Ha r b i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Un i v e r s i t y ,Ha r -
空气 和水蒸 汽混 合介 质条件下的固体粒子气溶胶取样及测试技 术进行研究 , 解决 了水蒸汽存在 条件下气溶胶 的取样测 量 中存 在的问题 , 设计完成 了一套 可用 于安 全壳 过滤排放系统气溶胶过滤效率检测的取样测试系统. 通过多角度对 比和 实验分 析 , 最终确定 了采用疏水性 聚四氟乙烯滤膜 能够满足混合气体的采样 需求. 此外实验 中发现滤膜的吸湿性和静 电 效应对 测量 的准确性影响较大 , 而采用 滤膜 恒重 和使 用铝箔纸 的方法 能有效解决 该问题 , 提高测量 的准确度. 在此基 础 上, 完成 了取样测试 回路 的实验验证 , 并对结果进行 了不确定度分析 , 证 明了本套 系统能够满足实验需求 . 关键 词 : 安全壳过滤排放 系统 ; 气溶胶过滤效率 ; 取样 测试 系统 ; 不确定度
A p r .2 0 1 3
网络出版 地址 : h t t p : / / w w w. c n k i . n e t / k c ms / d e t a i l / 2 3 . 1 1 9 1 . U . 2 0 1 3 0 3 2 1 . 1 5 4 4 . 0 0 2 . h t m l

气溶胶微生物的分析与鉴定

气溶胶微生物的分析与鉴定

气溶胶微生物的分析与鉴定气溶胶微生物,指生长在气溶胶颗粒表面或附着在其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类型。

在自然界中,气溶胶微生物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及水体中,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

因此,对气溶胶微生物进行分析与鉴定,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

一、气溶胶微生物的来源气溶胶微生物的来源非常广泛,可以来源于人类和动物的呼吸道、消化道等处,也可以来自环境空气、污水及土壤等。

同时,气溶胶微生物还存在于水体和大气界面处,如海洋表面等,从而影响大气的湍流过程等。

二、气溶胶微生物的特点气溶胶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不同大小、形态和生物学特征的微生物。

它们能够通过空气传播到不同的环境中,如公共交通工具、室内污染、医院、养殖场、工业污染源等地。

气溶胶微生物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比如造成支气管肺炎、病毒性感冒、流感等呼吸系统疾病,还可能引发各种过敏反应、皮肤病等。

三、气溶胶微生物的分析气溶胶微生物的分析是一项十分综合的工作,需要了解微生物学、气溶胶学、生态学等多个领域。

在分析气溶胶微生物时,需要进行采样、分离、培养和鉴定等多个步骤。

1.采样气溶胶微生物的采样十分复杂和严谨,需要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选择不同的采样方法和设备。

通常采样设备包括高效粒子空气采样器、组分采样器等。

采样时间和采样量的大小也对分析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2.分离采集回来的样品需要进行分离工作,即通过技术手段将气溶胶微生物与空气中的其他颗粒物进行分离。

分离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下一步的鉴定工作和结果的准确性。

通常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声波分离、负压抽吸等方法。

3.培养分离出的气溶胶微生物需要进行培养,即将微生物在特定的培养基上进行生长,形成纯种菌株。

培养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微生物的菌种形态、生长特征等,是鉴定的基础。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培养基的成分、pH值、温度等因素。

4.鉴定气溶胶微生物的鉴定是整个分析中最为重要的一步,它可以确定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等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37No.216舰船电子工程Ship Electronic Engineering总第272期2017年第2期生物气溶胶核酸检测技术分析*韩丽丽 齐秀丽 徐 莉(防化学院 北京 102205)摘 要 生物气溶胶由一些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粒子构成,有时又被称为微生物气溶胶。

生物气溶胶作为绝大多数生物战剂的施放形式,经常在生物恐怖袭击中扮演重要角色。

论文在介绍生物气溶胶定义、来源、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生物气溶胶核酸检测技术原理、优缺点、装备应用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针对我国生物气溶胶检测技术的研究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生物气溶胶;核酸检测技术;建议中图分类号 X831 DOI:10.3969/j.issn.1672-9730.2017.02.005Analysis of Biological Aerosoldetection TechnologyHAN Lili QI Xiuli XU Li(Institute of Chemical Defence,Beijing 102205)Abstract Biological aerosol is composed of bacteria,fungi and viruses and i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microbial aero-sol.As a releasing form of most biological warfare agents,bioaerosol ofte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biological terroristattacks.This paper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definition,source,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ioaerosol,summarizesthe current biological aerosol detection technology.It also makes a deep analysis on the principles,strengths and weaknes-ses,the employment of equipment as well as the current research of each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and put forwardsuggestions on the detection of bioaerosol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 biological aerosol,nucleic acid testing technique,suggestionsClass Number X8311 引言当前,国际战略环境错综复杂,战争的非对称性和作战手段的多样性更加明显,尽管从1972年以来已有162个国家签署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但是不少国家仍在致力于生物武器的研制,造成了一定的生物威胁。

2001年的“美国炭疽粉末邮件事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恐慌,标志着生物恐怖袭击己经成为现实威胁。

生物气溶胶作为绝大多数生物战剂的施放形式,经常在生物恐怖袭击中扮演重要角色。

如何对生物气溶胶实施快速、准确的检测,已经成为防生物战和反生物恐怖袭击的重要课题。

对此,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对生物气溶胶检测技术的研究,以最大限度地杜绝生物恐怖袭击的发生。

2 生物气溶胶概述2.1 生物气溶胶的定义具有生命的气溶胶粒子(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粒子)和活性粒子(花粉、孢子等)以及由有生命活性的机体所释放到空气中的各种质粒被统称为生物气溶胶。

由于空气微生物是大气生物气溶胶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生物气溶胶有时又被称为微生物气溶胶,依其种类可划分为细菌气溶胶、真菌气溶胶、病毒气溶胶等。

2.2 生物气溶胶的来源由于空气中缺少微生物直接可利用的养料,不能繁殖生长,因此空气中无固有的微生物群系,其*收稿日期:2016年8月3日,修回日期:2016年9月17日作者简介:韩丽丽,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生物防护与安全。

齐秀丽,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生物防护与安全。

徐莉,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生物防护与安全。

2017年第2期舰船电子工程17均由暂时悬浮于空气中的尘埃携带着的微生物所构成,所以大气生物气溶胶主要来源于土壤、灰尘、江河湖海、动物、植物及人类本身。

具有较大意义的生物气溶胶的粒径范围是0.1μm~20.0μm。

生物气溶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涉及很多领域,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较为密切。

2.3 生物气溶胶的特点体积小且无色无味,从而使得以此为施放形式的生物战剂隐蔽性较强;易渗透,使其对应的生物战剂难于防护,尤其是难于进行物理防护;易扩散,直接喷洒的生物气溶胶可随风飘到较远地区,杀伤范围可达数百至数千平方公里。

3 核酸检测技术微生物基因组内均含有特异的、有别于其他种或属的核酸序列,这些特征序列相当于微生物的“身份证”或者“指纹”。

利用核酸检测技术检测微生物样品中的特征序列及丰度即可实现微生物的鉴别从而进一步检测生物气溶胶。

3.1 核酸杂交技术核酸杂交技术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理,将带有标志物的核酸探针与被检样品中的目标核酸序列特异性地结合,然后利用特定手段测定标志物,通过确定样品中目标核酸序列的丰度来实现对微生物的鉴别。

如果以某种微生物的特征序列为探针,那么通过杂交技术就可以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该微生物。

核酸杂交技术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优点,能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检测出pg水平的基因组DNA;利用荧光原位杂交还可以实现目标序列的定位与可视化。

如今,核酸杂交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致病微生物中,以生物气溶胶形式施放的病毒、细菌、立克次体等多种生物战剂都可以被成功检测出来。

3.2 PCR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能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片段的方法,即通过高温变性、低温退火、适温延伸三个步骤,对寡核苷酸引物所界定的基因片段进行扩增,通过检测出来的DNA和RNA来实现对微生物的鉴别。

Haug-land第一次用PCR技术检测了人工发生真菌Stachybotry chartarum的气溶胶,检测值与直接镜检和已知浓度值相符,证明PCR可以快速定量空气中某种生物气溶胶的浓度。

随后他又研究了真菌孢子不同DNA提取方法对PCR技术结果的影响。

Cruz-perez研究了应用PCR技术检测环境真菌的引物和探针,并评价了各种DNA纯化方法对PCR技术检测结果的影响。

Sou-ichi人为地把炭疽直接加入到空气微生物采样液中,然后用PCR技术进行了分析,结果1个炭疽细胞在1小时内就可检出。

Yadav应用PCR技术直接检测工作环境中导致职业病的分枝杆菌和假单孢菌的气溶胶总数,用于对气溶胶暴露的危险评估。

Zeng用PCR技术检测了农场环境空气中walleniasebi并与培养计数方法进行了比较,发现PCR技术比培养计数法更灵敏,可以检测出更小浓度的气溶胶。

由于生物气溶胶沉降在物体表面可再次形成气溶胶造成二次污染,Buttner研究了生物气溶胶的二次污染对PCR技术的影响以及利用PCR技术检测物体表面消毒前后污染菌的数量以评价消毒措施是否有效。

PCR技术具有特异、快速、灵敏度高并可对初始生物气溶胶浓度进行定量分析,在生物气溶胶的检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如今,PCR技术及其改进技术(如荧光定量PCR技术、多重PCR技术等)已广泛应用于致病微生物的检测与鉴定领域。

随着自动化与集成化程度的提高,基于PCR技术的生物战剂检测装备已开始应用于战场。

例如,Idah公司研制的耐用型病原菌检测装备能够在30min内实现对炭疽菌、肉毒梭菌、布鲁菌属、沙门菌属和李斯特菌属等的检测,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的军队配备了该装备。

3.3 基因芯片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核酸探针捕获靶基因来识别生物体的种类。

它通过平面微加工技术将大量的核酸探针有规律地排列固定于硅片或玻片等固相支持物上,构成二维探针阵列,用于捕获预先经过荧光物质或核素标记的靶基因,再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等技术对杂交信号进行实时、灵敏、准确的检测与分析。

该技术结合了微电子、微机械、化学合成、光学、计算机等一系列现代科学前沿技术,利用构建的基因芯片及其表面微流分析系统,快速、准确地完成对微生物的鉴定。

2005年,Zhou等根据GenBank中SARS-CoV基因组序列,设计了靶向SARS-CoV保守序列的寡核苷酸探针,并将这些探针整合到70-mer基因芯片上,实现了对SARS-CoV的早期检测。

通过对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基于基因芯片的SARS-CoV早期检测方法特异、有效,对SARS患者的检测敏感性约为91%。

2009年,Felder等建立了基于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环境样品中炭疽菌的方法,其构建的基因芯片包含靶向炭疽菌质粒毒力基因rpoB以及各亚型炭疽菌、蜡样芽孢杆菌和18 韩丽丽等:生物气溶胶核酸检测技术分析总第272期枯草芽孢杆菌16SrDNA的寡核苷酸探针,并利用该芯片对158份环境样品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将炭疽菌与其他杆菌有效区分,整个检测过程仅需12小时。

目前基因芯片已在生物战剂气溶胶检测领域广泛应用。

多国权威媒体和刊物中都已有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大肠埃希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鼠疫杆菌、西部马脑炎病毒、出血热病毒等和采用免疫芯片技术检测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研究报道。

但是基因芯片的制作成本还很高,并且需要昂贵的检测仪器,因此该技术主要局限于实验室研究而未能广泛应用于临床致病微生物的检测与鉴定。

3.4 核酸检测技术特点分析核酸检测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免疫学技术优点相同,该技术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优点,能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检测出pg水平的基因组DNA。

可是核酸检测技术也有自身的缺陷:该技术本身的专业要求较高,导致形成装备的难度偏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

3.5 国内外研究现状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西方发达国家便已发明了以PCR技术为代表的核酸检测技术。

在随后的20多年里,核酸检测技术以其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优点得到广泛关注和良好发展。

汪晓辉等于1996年利用逆转录半套式PCR技术对风疹病毒气溶胶进行检测。

但随后,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迟迟未能有创新进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较大。

4 对我国研究生物气溶胶检测技术的几点建议 通过对生物气溶胶检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本文认为国内生物气溶胶检测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研究较浅、技术较为落后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