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艺术设计
洛可可艺术服饰风格12级服装设计专业朱湘凝

03
朱湘凝的设计理念与作品
设计理念
融合东西方文化元素
朱湘凝认为东西方文化各有特色,应相互融合,因此她的 设计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东西方元素的结合,展现出独特 的魅力。
追求细节与精致
朱湘凝注重服装的细节处理,善于运用蕾丝、刺绣等工艺, 使服装呈现出精致、细腻的效果。
强调女性化与柔美
洛可可艺术风格以柔美、女性化为特点,朱湘凝在设计时 注重突出女性的柔美气质,通过剪裁、色彩和图案的搭配与巴洛克艺术风格比较
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比较
洛可可艺术风格与巴洛克艺术风格有 相似之处,但洛可可艺术风格更加注 重细腻、优雅和柔美。
洛可可艺术风格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 差异较大,现代主义强调的是简约、 功能性和抽象,而洛可可艺术风格则 更加注重细节和装饰。
与古典主义艺术风格比较
洛可可艺术风格与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有所不同,古典主义强调的是简洁、 秩序和理性,而洛可可艺术风格则更 加注重装饰和华丽。
现代设计师在诠释洛可可风格时,注 重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需求,为消费者 提供更加贴合其需求的服装设计。
设计师们通过运用现代面料、剪裁和 图案等手法,将洛可可风格的精致、 柔美和华丽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随着时尚界对传统文化和艺术风格的重视,洛可可艺术风格在未来的服装设计中将 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对朱湘凝作品的评价与期望
朱湘凝作品的特点
朱湘凝的作品以洛可可艺术为灵感来源,注重细节处理和色彩搭配,展现出优雅、华丽的 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对朱湘凝作品的评价
朱湘凝的作品在服饰设计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作品不仅展现了洛可可艺术的精髓, 同时也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具有很高的创意性和实用性。
洛可可风格分析报告

化艺术也呈现出新的面貌。
洛可可风格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的享乐主义和追求精致、细腻
03
的审美倾向。
主要特点与风格元素
洛可可风格的建筑以曲线和曲面为主,轻盈、优美,常常带有一种柔美的韵律感。
室内装饰则以细腻、繁复的细节处理和华丽的色彩搭配为特点,如使用大量的曲线、 花卉、贝壳等元素。
洛可可风格的绘画则以柔和的色调、细腻的笔触和轻松的主题为主要特点,如田园 风光、贵族生活等。
创新设计
结合现代技术和设计理念, 对洛可可风格进行创新和 改良,使其更加适应现代 社会的需求。
文化融合
将洛可可风格与其他文化 元素进行融合,拓展其应 用范围和文化内涵,增强 其适应性。
05 洛可可风格的未来展望
创新与发展的可能性
融合现代元素
洛可可风格可以与现代设计理念 和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古
绘画作品
总结词
细腻、华丽、柔美
详细描述
洛可可风格的绘画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华丽的色彩和柔美的线条为特点,常 常描绘轻松、优雅的主题,如田园风光、花园中的女性、精致的肖像等。代表 画家有华托、布歇和弗拉戈纳尔。
建筑作品
总结词
轻盈、精致、曲线美
详细描述
洛可可风格的建筑作品以其轻盈的立面、精致的细节和曲线美为特点,常常采用白色或淡色调,并大量运用曲线 和曲面。代表建筑有法国的苏比兹府邸和德国的奥古斯都堡。
家居设计
总结词
舒适、华丽、浪漫
详细描述
洛可可风格的家居设计注重舒适与华丽相结合,大量使用曲线和曲面造型,如卷曲的扶手、雕花的床 架等。材料上常选用贵重的木材、象牙和金属等,细节处理非常精致。
服饰与时尚
总结词
优雅、浪漫、女性化
洛可可艺术

洛可可艺术:产生于路易十五时期,此时绝对王权已衰落,宫廷生活失去往日主宰潮流的地位,反而受到市民阶层思想趣味的包围和影响。
国王显贵们开始热衷于用假山或涡形的花式来装饰室内,使自己生活的环境变的优雅和活泼,少一些神味。
建筑上讲究和谐、亲切、玲珑、细巧,于表现神权。
王权的古典主义相对立。
不论家具、相框、用器等上面纹样花式都有华丽繁缛特征,常采用C型或S型、漩涡型纹饰,形成典型的“欧式”风格代表作有鲍弗朗设计的《巴黎苏比兹府》等。
代表人物及作品有华佗的《发舟西苔岛》、布歇《浴后的狄安拉》、弗拉戈纳尔的《秋千》等抽象表现主义:是美国首次创立的有价值的现代艺术流派的标志。
1944年美国评论家称这群美国青年艺术家是“抽象表现主义”。
他们是霍夫曼、波洛克、德·库宁等人。
抽象表现主义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行动画派”即波洛克为代表的在大型画布上滴洒颜料的“滴流绘画”,代表作有《淡紫色的雾》二是以德·库宁为代表的带有表现主义特征的绘画,即对所画的颜料厚重的作品进行虐待造成的奇特效果。
抽象表现主义的意义在于,通过抽象表现主义使美国现代艺术跻身于世界现代艺术行列,也是美国艺术获得国际地位的第一个流派,属于典型反应美国人潇洒民族性格的流派,同时也反过来影响到欧洲。
浪漫主义艺术:“浪漫”意为虚构、传奇。
浪漫主义美术通常是指法国19世纪产生的一个流派,分为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两种。
法国浪漫主义美术属于积极浪漫主义范畴。
具有以下特征:1.常取材于中世纪传说、当今震惊性事件和文学名著。
2.反对官方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美术。
3.重感情和个性,重色彩和色调对比。
4.主张创作自由和艺术独创,强调艺术幻想和激情。
善于运用象征寓意和夸张对比的艺术手法。
杰里柯以《梅杜萨之筏》宣告浪漫主义诞生,主将是德拉克洛瓦,代表作是《自由领导人民》。
浪漫开启了主义现代意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现实主义艺术:野兽派:该派于1905年在法国兴起,是由评论家沃克塞勒批评语定名的。
洛可可艺术名词解释

洛可可艺术名词解释洛可可艺术(Rococo Art), 18世纪60年代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设计风格。
主要体现在室内装饰方面。
它是在17世纪“巴洛克”室内装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洛可可艺术比巴洛克装饰手法更加柔媚纤巧、精美细腻。
洛可可建筑是这种建筑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洛可可风格最大的特点就是追求纤细娇艳的女性形象。
这种风格在家具造型上,常用涡卷形曲线、弧线、贝壳纹、曲线来表现女性的妩媚与娇柔;家具和门、窗、栏杆、桌椅等都以卷涡、弧线和贝壳纹等相互交错,组成纤细秀美的形式。
洛可可艺术的一种新的样式。
它主要受到法国路易十五时期陈设风格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家具的影响,以室内装饰见长。
主要代表有凡尔赛宫、圣心教堂和卢浮宫等处。
洛可可艺术的代表是巴黎的凡尔赛宫、马德里的皇家公园、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府邸等。
罗可可建筑是这种建筑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罗可可一词是古希腊的译名,原意为“奇异的古代建筑”,后被引申为“贝壳式”、“扭曲了的珍珠式”等,是“奇异古怪”的意思。
罗可可风格具有纤弱娇媚的女性情调,其最突出的特征是纤细华丽。
巴洛克又称“巴洛克风格”。
它的基本特征是强调力度、变化和动感,强调建筑绘画和雕塑以及室内环境等的综合性,突出夸张、浪漫、激情和非理性、幻觉、幻想的特点,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喜欢用弧线和S形线,喜欢用夸张的颜色,如金色、深红色、深绿色等,很少用黑色、白色。
这种风格反映了盛行于17世纪路易十五时代的巴洛克艺术的特征,也可以说是洛可可艺术的先驱。
18世纪60年代开始,法国出现了所谓的“罗可可”。
“罗可可”的风格继承了巴洛克风格中豪华壮丽的特点,又增加了亲切柔和与温馨的感觉。
但它又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而是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一些朴素、淡雅甚至是带有乡土味的色彩。
但其室内装饰、家具和织物的装饰图案却运用了法国东北部图案纹样和花边,显得轻快洒脱,富有乡村气息。
在室内装饰方面,洛可可风格大量使用花环、花束、弓箭及贝壳图案纹样。
洛可可风格详解

洛可可风格详解洛可可风格是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期的一种艺术和装饰风格,源于法国的洛可可文化。
这一风格在欧洲和美国广泛流行,凭借其精致的细节、优雅的曲线和浪漫的氛围,成为当时社交场合以及宫廷宴会的时尚选择。
本文将对洛可可风格进行详细解读,从不同方面分析洛可可风格的特点和影响。
1. 艺术特点洛可可风格追求轻盈、优雅和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注重表达情感和个人主义。
以下是洛可可风格的几个典型特点:•曲线与对称:洛可可艺术中的曲线是十分重要的元素,它们被广泛运用在家具、建筑和艺术品中。
这些曲线通常柔和而有弹性,能够给人一种优雅、流畅的感觉。
此外,对称也是洛可可风格的重要特点,对称的设计能够提升整体的平衡感和和谐感。
•繁复的细节:洛可可风格追求极致的细节处理。
在家具和室内装饰中,常常使用精美的雕刻、装饰和镶嵌等技巧,以展现富丽的面貌。
这些细节表现出洛可可的浪漫主义,给人一种繁华而奢华的感觉。
•亮丽的色彩:洛可可风格广泛采用亮丽的色彩,如粉红、浅蓝、金黄等。
这些明亮的色彩使得洛可可风格更加活跃、愉悦,同时也与当时欧洲贵族社会的富丽生活相契合。
2. 室内装饰洛可可风格在室内装饰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创造出浪漫而又宛如童话般的空间氛围。
以下是洛可可室内装饰的主要特点:•壁画和绘画:洛可可室内常常以壁画和绘画来装饰墙面。
这些画作通常具有柔和的色彩,描绘着优雅的场景、花卉和天使等,充满了浪漫与诗意。
同时,画作所传递出的丰富情感也是洛可可风格的体现。
•精美的家具:洛可可风格的家具追求造型优雅、细节精致的特点。
常见的洛可可家具包括华丽的床榻、雕花的梳妆台和精致的餐桌等。
这些家具通常运用曲线和雕刻,同时采用丝质、绒布等华丽的材料,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
•华丽的窗帘:洛可可风格窗帘的设计也是富丽堂皇的。
它们通常使用华丽的面料,如丝绸和纱网,搭配精致的装饰品,如花朵、蝴蝶和蕾丝等。
这些窗帘的设计既可以提供隐私,又能为室内增添一份浪漫和典雅。
洛可可时期的服装

3. 室内装束
洛可可时期的室内装束也非常有特色。常见 的室内装束包括长袍、围巾和其他柔软的布 料制成的服装。这些服装通常非常轻便和舒 适,同时也带有各种不同的装饰和细节
洛可可时期的服装对后 来的时装设计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许多设计师都从洛可可 时期的服装中汲取灵感 ,包括其精细的裁剪、 丰富的装饰和鲜艳的颜 色
1. 连衣裙
连衣裙是洛可可时期最主要的服装类型之一。这种裙 子通常非常宽大,常常带有复杂的褶皱和堆积,这使 得它们看起来非常丰富和立体。同时,连衣裙也常常 带有各种不同的装饰,如蕾丝、花朵和蝴蝶结等
2. 男式上衣和马裤
洛可可时期的男性服装也很有特色。男式上 衣通常非常宽大,马裤则常常带有复杂的褶 皱和装饰。这种服装组合强调了男性身体的 曲线,同时也展现了男性优雅和精致的一面
3. 色彩的运用
洛可可时期的服装色彩非常鲜艳,包括明 亮的红色、粉色、紫色和绿色等。这些色 彩被广泛用于各种不同的服装设计中,为 当时的服装增添了生动和活泼的元素
4. 女性化的风格
洛可可时期的服装强 调女性的柔美和优雅 。设计师们通过柔和 的线条、丰富的装饰 和鲜艳的颜色来强调 女性的魅力。同时, 洛可可时期的服装也 强调了女性的身体曲 线,尤其是腰部和臀 部的曲线
洛可可时期的服装非常注重裁剪。设计师 们通过复杂的裁剪技术,如折线、曲线和 弧线,以及各种不同的布料折叠和堆叠, 创造出独特的服装形状和轮廓。这种裁剪 方式使得服装看起来更加立体和有层次感
2. 丰富的装饰
洛可可时期的服装装饰非常丰富,包括刺绣、蕾丝、花朵、蝴蝶结和其他复杂的细节。这 些装饰不仅增加了服装的美感,也显示了穿着者的社会地位和财富
洛可可时期服装与文化 的关系
洛可可时期的服装也反映了当时 的文化和艺术氛围。例如,洛可 可时期的服装常常带有花朵、蝴 蝶和曲线等元素,这些元素体现 了当时对自然和女性美的崇拜。 同时,洛可可时期的服装也常常 使用不同的颜色和材料来表达不 同的情感和象征意义,如红色代 表爱情和热情,蓝色代表冷静和 智慧
rococo洛可可式艺术风格

1667~1754),巴黎 《苏比兹宅邸》(17369,例如内部的公主大 厅)。 • 德国费斯堡(Wurzburg) 住宅内的《凯瑟大厅》 (Kaisersaal,1749~ 1754),由建筑师诺曼 (B. Neumann, 1687~1745)领导兴 建,提埃波罗(G. Tiepolo,1696~1770) 负责装饰天花板上的绘画 (1753)。
• 洛可可在形成过程中还受到
中国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在 庭园设计﹑室内设计、丝织 品、瓷器、漆器等方面(如 《中国人物小陶瓷》,麦尔, 德国,1768)。由于当时 法国艺术取得欧洲的中心地 位,所以洛可可艺术的影响 也遍及欧洲各国。
2、词源与含义
• 从词源来看,rococo一词与法语rocaille(岩状
《海尔阁下》
• 康斯博罗(T. Gainsborough,1727~88),
受范· 戴克影响,绘画表现不落俗套,肤色、质感 技巧成熟,此点胜过雷诺兹。除画肖像画外,对 风景画特别有兴趣。代表作《安德鲁斯夫妇》 (1750,伦敦国家画廊)、《何奥公爵夫人玛 莉》(1760,Iveagh Bequest Kenwood)。
• 室内装潢通常以白色
为底,利用花朵、草 茎、棕榈、海浪、泡 沫或贝壳等作为装饰 的图案,带来一种异 常纤巧、活泼的趣味, 但却破坏了建筑的均 衡、庄重和安定的感 觉,尤其是使用金、 白、浅绿、粉红等刺 眼的色彩,更令人眼 花撩乱,这种繁琐、 矫揉造作的风格,实 在是装饰艺术的极端。
• 代表作品 • 波夫朗(G. Boffrand,
2、雕刻
• 洛可可雕刻 • 洛可可雕刻是杰出的写实风格,纤细精美
也很生动,一般作品体积不大,多半是人 物半身像。喜欢带有历史典故或寓意的雕 像,用于点缀贵族的邸宅,有些小雕像是 用陶瓷器制作的。
洛可可设计风格

①曲线趣味,常用C形、S形、漩 涡形等曲线为造形的装饰效果。 ②构图非对称法则,带有轻快、优 雅的运动感。 ③色泽柔和﹑艳丽。 ④崇尚自然。 ⑤人物意匠上的谐谑性﹑飘逸性, 表现各种不同的爱,如浪漫的爱、 性爱、母爱等。
洛可可建筑是在巴洛克建筑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由 巴洛克式的富丽堂皇、气魄 宏伟的宫殿转变为优雅别致 的别墅与私邸,而且还处处 体现了女性化的安逸、亲切 和舒适的装饰风格,如室内 的柱子与楼梯修长而小巧; 天花与墙面间以弧面婉转相 连;房间的角落砌成柔和的 圆形
洛可可绘画风格的奠基人—华铎
• 华铎1684—1721生于法兰德 斯 29 岁时成为美术院的 院士, 得以进出宫廷和上流社会, 将贵族的洛可可式生活, 和洛可可式趣味描会下來。 华铎大部分作品与巴黎贵 族阶级的豪华生活情形有 关。华铎受鲁本斯之影响 甚深,人物之尖鼻、小嘴、 细指等均重现于华铎之绘 画中,颜色亦极鲜艳。
洛可可陶瓷是西方洛可可 艺术风格与东方陶瓷艺术 融合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 陶瓷艺术。它既有洛可可 风格所具有的雍容华贵和 略带俏皮的艺术特点又兼 有东方陶瓷的温润柔和以 及内敛的气息。在陶瓷的 基础上加以洛可可风格的 装饰既有生活气息有互补 了洛可可的雍容,别具一 番风味。
洛可可艺术风格几乎侵袭了宫廷贵族精神生活的 一切领域。“在18世纪,洛可可趣味是随处可见 的,贝壳、草茎和花朵是洛可可样式最常采用的 装饰母题;即便是一件日用器皿,也能感到是洛 可可时代的一个缩影。可以说,洛可可风格渗透 到法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它不仅体现在绘 画与建筑上,还涉及到音乐、文学等多个艺术领 域。
梅索里埃进一步完善了洛可可建筑风 格。 在装饰材料上,洛可可风格的建筑常 以质感温软的木材取代过去使用的大 理石,墙面上不再出现古典程式,多 以线脚繁复的镶板和数量特多的玻璃 镜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 可 可 织 物
罗可可时期家具工艺
形成了造型优美、装饰华丽和做工精巧的风格特征,带 有明显的宫廷贵族气息。 设计和制作均受东方工艺风格的影响。
各国的家具工艺风格之间存在一定差别。
法国罗可可式家具
可分为摄政时期和路易十五时期两个阶段。
前者是过渡阶段。特点是对后期巴洛克式家具的某些不 足之处进行了修饰。 后者是繁荣阶段。特点是新型家具不断出现,新装饰形 式大量运用。
18世纪的麦森窑、维也纳窑、塞弗尔窑、斯普特窑等都 在世界陶瓷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欧洲第一件瓷器的诞生
约翰·弗里得里希·伯蒂格尔(1682~1719)
埃伦弗里德·瓦尔特·冯·切恩豪斯(1651~1708) 腓特烈·奥古斯都二世 1710年,德国麦森窑
德国麦森窑
1710年1月23日,“麦森王室瓷窑”建立。生产的复活节王 室用瓷,令其名声大振。 重要陶瓷艺术家:伯蒂格尔、斯特采尔、赫罗尔特、坎得 勒等。
英国骨灰瓷
罗可可时期金属工艺
罗可可时期金属工艺主要体现在宫廷日用品上,此外在 镜框及家具的装饰上也广泛采用。 共同特点:能够令坚硬而冷峻的金属变得柔软而精巧。
镀 金 银 水 瓶
罗可可式染织纹样
18世纪30年代始,罗可可式染织纹样大体形成。 主要特点: 一、是自然主义的植物纹样的表现; 二、是构成上注意非对称性的处理; 三、是更多地表现了绘画性的特点。
瓷 雕 人 物 钟 表
法国塞弗尔瓷窑
塞弗尔窑是法国最著名的瓷器产地,庇护者为路易十五宠 姬蓬巴杜夫人。 装饰特点:在器皿的两面中央绘以罗可可式纹样,多以青、 绿、黄或玫瑰色为底。
18世纪中叶,产品多是蓬巴杜夫人喜欢的玫瑰色底,亦称 “玫瑰色蓬巴杜式”。
法国塞弗尔窑 玫瑰色蓬巴杜式
餐具
中 国 式 床 铺
总结:
洛可可时期工艺美术是纯粹的宫廷艺术。注重装饰性,带 有明显的享乐主义色彩。 风格特征:繁缛精致、奢丽纤秀、华贵妩媚,呈现出阴柔 之韵和矫揉造作的气质,热衷于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 同时促进了工艺技巧的发展和提高,也展示了工艺技巧的 精湛和完美。体现了女权高涨时的装饰风格。 忽略实用功能,在艺术风格上表现出豪华奢靡、单纯追求 玩味的倾向,最终走向了追求纯粹装饰的极端。
形成因素
法国统治者穷奢极欲、宫廷 女权高涨。
巴洛克艺术走向极端的必然 结果。 18世纪的欧洲普遍受到东方 艺术的强烈冲击,东方风格 成为罗可可艺术的组成部分。
蓬帕杜夫人 布歇,1756年
风格特征
纯粹的宫廷艺术,带有明显的享乐主义色彩。
风格特征:多用S形曲线及艳丽浮华的色彩,呈现出阴柔 之韵和矫揉造作的气质,热衷于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 促进了欧洲各国工艺技巧的发展和提高。
赫罗尔特
约翰·格勒戈留斯·赫罗尔特(1696~1766),麦森窑 艺术总监。 赫罗尔特的初期作品多为中国式的纹样。 1725年以后逐 渐发展为欧洲风情。
组织能力很强的经营者,贡献重大。
坎得勒
约·约·坎得勒(1706~1775)。 作品风格多变。除了大型动物雕塑外,还创作了不少小型 动物瓷像和人物胸像。 从事瓷塑艺术44年,作品1000多件。
罗可可时期的建筑艺术
穆尔西 亚大教 堂 (Catedr al,Mur cia)
圣卡尔· 波洛梅乌斯教堂 细部 圣卡尔· 波洛梅乌斯罗可可时期瓷器工艺
16至17世纪,东方瓷器在欧洲成为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各国竞相仿制瓷器。 1709年3月,欧洲第一件瓷器在德国烧制成功
英国“乔治时期”的家具
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英国的家具工艺一直受欧洲大陆的 强烈影响,尤其崇尚法国式豪华家具。
但不久,英国家具工艺越来越明显地反映出民族的特色, 造型简洁,装饰朴素。
齐彭代尔
托马斯·齐彭代尔(1718—1779),18世纪英国最杰出 的家具设计家和制作家。 对各国家具工艺都作过广泛研究。他编撰的许多书籍, 对当时英国家具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英国陶瓷工艺
18世纪的英国,继承了中世纪窑业传统的陶都——斯特弗 德希地区相继出现了威尔顿、韦奇伍德、乔希亚·斯普特 父子等著名陶艺家,迎来了英国陶瓷史上的新纪元。 1748年,托玛斯·弗赖伊发明了软质骨灰瓷。 小乔希亚·斯普特在弗赖伊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制成功硬 质骨灰瓷,使骨灰瓷的质量达到一流水平。 硬质骨灰瓷是用康沃尔瓷土、粘土和高岭土与骨灰混合烧 制而成。
罗可可时期艺术设计
Art & Craft of Rococo
词源
罗可可(Rococo)是法文岩石( rocaille )的复合字, 意即这种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特色 在法国,罗可可时期主要指摄政时期(1715~1723)和 路易十五时期(1723~1774)。 在英、意、德等国,则指18世纪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