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慢性鼻窦炎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家属参与和支持
提供情感支持
家属的关心和支持是患者战胜疾病的重要力量,家属应积极参与 患者的治疗过程,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
协助日常护理
家属可以帮助患者做好日常护理工作,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督促 患者按时用药等。
共同面对困难
在治疗过程中,家属应与患者共同面对困难,鼓励患者坚持治疗, 共同战胜疾病。
THANKS
对生活质量影响
睡眠质量下降
鼻塞、流涕等症状可影响患者 的睡眠质量,导致白天疲劳、
注意力不集中等。
工作效率降低
长期的鼻部不适和头痛等症状 可影响患者的工作效率和学习 成绩。
社交障碍
慢性鼻窦炎的症状如鼻塞、流 涕等可影响患者的社交活动, 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并发症风险增加
若不及时治疗,慢性鼻窦炎可 能引发中耳炎、咽喉炎等并发 症,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
心理支持重要性
缓解焦虑情绪
慢性鼻窦炎病程较长,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心 理支持有助于缓解这些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增强治疗信心
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治疗态度,增强对治疗的信心,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促进康复进程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缩短病程,减少复发 风险。
其他治疗方法
鼻腔冲洗
01
使用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分泌物和
细菌。
物理治疗
02
如超短波、红外线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促进炎症消退和症状缓
解。
中医治疗
03
采用中药、针灸等中医治疗方法,可调理身体机能,缓解症状
。
05
并发症与预防措施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眼部并发症
慢性全鼻窦炎+鼻息肉病历模板

清远XX医院出院记录科室:五官床号:XXX 住院号:XXXXX XXX 姓名:XXX 入院日期:2015-12-21性别:女出院日期:2015-12-25年龄:71岁住院天数:4天入院情况:反复鼻塞伴头痛5年余,加重2月。
专科检查:外鼻无畸形,鼻前庭皮肤无红肿,鼻腔粘膜充血水肿(+++),鼻中隔无明显偏曲,双侧下鼻甲稍充血水肿,双侧中鼻道见大量脓性分泌物及中鼻道见荔枝肉样新生物,以左侧明显,鼻咽部未见明显异常,各鼻窦体表投影区无明显压痛。
入院诊断:1、慢性全鼻窦炎2、鼻息肉住院经过: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及术前准备,血、尿常规、凝血四项、生化全套、心电图、胸片等均未见明显异常;鼻内镜示:慢性全鼻窦炎、鼻息肉。
于12月22日在局麻下行“鼻内窥镜下左侧鼻窦开放术(左侧上颌窦、左侧筛窦)+鼻息肉摘除术”,术程顺利,术后与抗炎对症治疗,患者诉曾时有声音嘶哑,予鼻咽部表麻下行左侧咽鼓管扩张术,配合鼻部微波治疗,患者病情恢复好。
出院情况:生命体征平稳,诉双侧鼻腔通气畅,无鼻痛及鼻出血,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咳痰,无声音嘶哑,无耳鸣不适,饮食睡眠好,检查见双侧中鼻道少量血痂附着,伤口愈合好。
出院诊断:1、慢性全鼻窦炎2、鼻息肉出院医嘱:1、带药出院。
2、避免受凉感冒,不适随诊,定期复查。
医生签名:清远XX医院入院记录科室:五官床号:XXX 姓名:XXX 住院号:XXXXXXXX 姓名:XXX 病区:五官病区性别:女出生地:广东省XX县XX镇年龄:71岁住址:广东省XX县XX镇民族:汉入院日期:2015-12-21婚姻:已婚记录日期:2015-12-21职业:农民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主诉:反复鼻塞伴头痛5年余,加重2月。
现病史:该患者诉5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双侧鼻塞,常伴有头痛,时有流脓鼻涕,不易擤出,夜间睡眠打鼾,无鼻出血,无咳嗽咳痰,曾于当地卫生院予消炎药治疗(具体不详),感效果不明显,症状反复发作,后在人民医院行鼻窦CT检查诊断为“左侧慢性全鼻窦炎、鼻息肉”,未予治疗,近2月来感鼻塞、头痛症状明显加重,今来本院门诊求治,以“慢性全鼻窦炎、鼻息肉”收入住院。
鼻炎的各种症状

鼻炎指得就是鼻腔粘膜与粘膜下组织得炎症。
鼻炎得表现多种多样。
从鼻腔粘膜得病理学改变来说,有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干酪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从发病得急缓及病程得长短来说,可分为急性鼻炎与慢性鼻炎。
此外,有一些鼻炎,虽发病缓慢,病程持续较长,但有特定得致病原因,因而便有特定得名称,如变态反应性鼻炎(亦即过敏性鼻炎)、药物性鼻炎等。
1、急性鼻炎:就是鼻腔黏膜急性病毒感染性炎症,多称为"伤风"或"感冒",可有全身症状;但与流行性感冒有别,故又称为普通感冒。
常延及鼻窦及咽部,传染性强,多发于秋冬春季气候交替季节;2、慢性鼻炎:就是常见得多发病,由急性鼻炎发展而来。
与合并细菌继发感染、治疗不彻底与反复发作有关。
为鼻腔粘膜与粘膜下层得慢性炎症。
很常见,临床表现以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无明确致病微生物感染、病程持续4周以上或反复发作为特征,就是耳鼻咽喉科得常见病、多发病,也可为全身疾病得局部表现。
按照现代观点,慢性炎症反应就是体液与细胞介质得免疫机制得表达,依其病理与功能紊乱程度,可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与慢性肥厚性鼻炎,二者病因相同,且后者多由前者发展而来,病理组织学上没有绝对得界限,常有过渡型存在。
3、萎缩性鼻炎:就是一种发展缓慢得鼻腔慢性炎性疾病,又称臭鼻症、慢性臭鼻炎、硬化性鼻炎。
其主要表现就是鼻腔黏膜、骨膜、鼻甲骨、鼻腔异常宽大,鼻腔内有大量得黄绿色脓性分泌物积存,形成脓性痂皮,常有臭味,发生恶臭者,称为臭鼻症,病人有明显得嗅觉障碍。
鼻腔得萎缩性病变可以发展到鼻咽、口咽、喉腔等处,提示本病可能就是全身性疾病得局部表现。
4、干酪性鼻炎:就是一种罕见得鼻病。
临床特征为鼻内干酪样物积聚,有恶臭,日久侵蚀软组织与骨质,发生鼻内、外畸形。
在干酪样物质中发现有脱落上皮、坏死组织、化脓细胞、胆固醇结晶及霉菌样微生物。
5、干燥性鼻炎:干燥性鼻炎得发生与气候与职业因素等有密切得关系。
怎么分辨急性和慢性鼻窦炎

怎么分辨急性和慢性鼻窦炎文章目录一、怎么分辨急性和慢性鼻窦炎二、如何预防鼻窦炎三、鼻窦炎饮食禁忌怎么分辨急性和慢性鼻窦炎1、怎么分辨急性和慢性鼻窦炎急性鼻窦炎除了头痛还有着其它的表现:鼻塞,流脓涕,暂时性嗅觉障碍,畏寒、发热、食欲不振、便秘、周身不适等。
急性鼻窦炎如果没有很好的治疗,时间久了之后便会产生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较急性鼻窦炎而言难治,多数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常常要采取手术的治疗方案。
脓涕多,鼻涕多为脓性或粘脓性,黄色或黄绿色,很多患者还会有臭味。
脓涕的增多也常常导致了鼻塞的现象,很多患者如果伴有鼻息肉,那么会完全阻塞鼻腔,难以呼吸。
虽然急性鼻窦炎有头痛的症状,其慢性鼻窦炎也有,这一点是急慢性鼻炎的共同点。
还有很多鼻窦炎患者的咽喉部长期用嘴呼吸、鼻腔分泌物后流。
导致了痰多、异物感或咽喉疼痛等。
也有很多患者产生耳鸣等症状。
2、鼻窦炎怎么检查查体局部红肿及压痛:前组急性鼻窦炎由于病变接近头颅表面,其病变部位的皮肤及软组织可能发生红肿,由于炎症波及骨膜,故窦腔在体表投影的相应部位可以有压痛。
后组急性鼻窦炎由于位置较深,表面无红肿或压痛。
鼻腔检查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尤以中鼻甲、中鼻道及嗅裂等处为明显。
前组鼻窦炎可见中鼻道积脓,后组鼻窦炎可见嗅裂积脓,或脓液自上方流至后鼻孔。
鼻内镜检查鼻腔内可见脓液,鼻腔黏膜充血水肿。
体位引流如疑为鼻窦炎,鼻道未查见脓液,可行体位引流试验,以助诊断。
X线鼻窦摄片X线鼻颏位和鼻额位摄片有助于诊断,急性鼻窦炎时可显示鼻窦黏膜肿胀,窦腔混浊、透光度减弱,有时可见液平面。
因颅骨重叠,观察效果欠佳。
3、鼻窦炎鉴别诊断急性鼻窦炎主要与引起头痛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如偏头痛、颅内肿瘤;因有鼻塞,要与鼻腔鼻窦肿瘤相鉴别,如鼻腔内翻新乳头状瘤、鼻腔鳞癌等,病理诊断可以明确。
慢性鼻窦炎主要与引起头痛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如偏头痛、颅内肿瘤;因有鼻塞,要与鼻腔鼻窦肿瘤相鉴别,如鼻腔内翻新乳头状瘤、鼻腔鳞癌等,病理诊断可以明确之。
流鼻涕水是什么原因

流鼻涕水是什么原因流鼻涕水是什么原因流鼻涕水最多见于鼻炎,鼻息肉,鼻窦炎等。
常见的流鼻涕水的原因包括:1、感冒:初期为清水样或者粘液性,感冒后期可以出现脓涕。
2、慢性鼻炎:鼻涕多为粘液性鼻涕。
量可多可少。
3、过敏性鼻炎:为流清水样涕,量较多,伴有打喷嚏,鼻痒感,可常年性发作,也可以季节性发作。
过敏性鼻炎的病人可以伴有哮喘,尤其是小儿。
4、慢性鼻窦炎:多为粘液脓性分泌物,双侧或者单侧,伴有鼻塞,头昏,记忆力下降等。
单侧的鼻窦炎要考虑牙源性鼻窦炎。
5、鼻息肉也可以出现流清水涕,感染时可以伴有流脓涕,可出现鼻塞,头昏,记忆力下降等。
6、小儿的分泌比较旺盛,如果没有其它不适,可能为冷空气刺激鼻腔引起,不需要特别处理。
单侧鼻塞伴涕中带血可能为鼻腔内异物引起。
流鼻涕水的检查1、鼻腔一般检查注意鼻腔黏膜色泽、鼻甲、鼻道、嗅沟等情况。
急性鼻炎时膜急性充血,伴水肿,鼻道有清水样、黏液性、脓性分泌物。
慢性鼻炎,黏膜暗红、肿胀,鼻道有黏涕。
变态反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鼻黏膜苍白略带紫灰色。
急、慢性鼻窦炎,中鼻道及嗅沟有脓液。
2、鼻及鼻窦内镜检查鼻腔的前鼻镜或后鼻镜的常规检查,对鼻腔的检查范围都很有限。
鼻内许多重要部位,如各鼻窦的开口都是位于狭窄、隐蔽的沟或窝内无法直视,给病情判断和临床诊断带来困难。
鼻及鼻窦的内镜检查,除筛窦以外,其他诸窦都可用这种方法直视窦内情况。
可以明确脓性分泌物的来源,也可以对脑脊液鼻漏的瘘孔定位诊断。
3、ct检查ct既能检查鼻窦,又能检查颅脑,因此对有致命危险的鼻窦疾病的诊断是一种重要方法。
鉴别早期的良性与恶性病变,可通过ct值的检查来区别血管性、脂肪、坏死、出血、囊性或钙化病变,有利于对病因的分析。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细胞密集区交织,瘤细胞之间有玻变的胶原沉积和丰富的分枝状血管分布,瘤细胞为梭形或椭圆形,形态温和良
善至轻—中度异型,胞浆少,核空泡状,可见肿瘤性坏死或黏液样变,核分裂无、偶见至易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
恒定表达 STAT6,选择性表达 CD34、CD99、Bcl - 2、EMA、S - 100,Ki - 67 3% ~ 35% 阳性,不表达 PR、CKpan、HHF
1196
Vol. 30 No. 10
Journal of Aerospace Medicine
Oct 2019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 - 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朱杨阳
[摘要] 目的 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将 2017 年 3 月 ~ 2018 年 3
月收治的 68 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 34 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观察组行鼻内镜手术。比较
( 收稿日期: 2019 - 06 - 03)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血管周细胞瘤的病理学探讨
杨玉兰
[摘要] 目的 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 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 24 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
血管周细胞瘤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组织学上细胞稀疏区与
作者单位: 河南省邓州市中心医院,河南 邓州 474150
去除窦腔病变组织。切除筛泡,同时对前组筛窦进行开放 处理,完全显露中鼻甲基板。再对后组 筛 窦 进 行 开 放 处 理,完全暴露 眶 纸 板。 对 于 存 在 蝶 窦 病 变 者,应 清 除 上 或 中鼻甲后端,以完全显露蝶筛隐窝,若存在额窦病变者,则 应首先将前组筛窦进行开放,从而显露额隐窝以及筛泡上 气房。随后切除 筛 泡 上 气 房,暴 露 筛 凹,开 放 末 气 房 和 鼻 丘气房。对存 在 下 鼻 甲 肥 大 者,可 给 予 鼻 甲 部 分 切 除 术; 存在鼻中隔偏曲者,可行矫正处理。术后,仔细清洗术腔, 将藻酸钙敷料置于中鼻道,并行抗炎处理。术后两天取出 鼻腔填塞材料,仔细清理术腔。 1. 3 观察指标 ( 1) 治愈: 头昏、鼻塞以及流涕等症状消 失,窦口开放理想,未发现狭窄以及闭锁等情况。好转: 头 昏、鼻塞以及流 涕 等 症 状 显 著 改 善,窦 腔 黏 膜 处 伴 有 水 肿 或肉芽组织,且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 头昏、鼻塞以及 流涕等 症 状、内 镜 检 查 结 果 等 无 明 显 变 化 甚 至 加 重。 ( 2) 生活质量评分: 利用 WHOQOL - 100 量 表 给 予 评 估; ( 3) 并发症情况。 1. 4 统计分析 应用 SPSS18. 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 采用 t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χ2 检验。 2 结果
鼻炎病理

鼻炎表现症状鼻塞:1、鼻塞特点为间歇性。
在白天、天热、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
2、鼻塞的另一特点为交替性。
如侧卧时,居下侧之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良好。
由于鼻塞,间或嗅觉减退,头痛、头昏,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等症状。
鼻窦炎表现症状1、急性鼻窦炎表现症状:急性鼻窦炎为鼻窦粘膜急性炎症,多发生在感冒后,急性鼻窦炎的症状与哪一种鼻窦发生炎症有关,以下是各组鼻窦发炎时不同的表现:A、前额部疼,晨起轻,午后重。
还可能有面颊部胀痛或上列磨牙疼痛,多是上颌窦炎。
B、晨起感前额部疼,渐渐加重,午后减轻,至晚间全部消失,这可能是额窦炎。
C、头痛较轻,局限于内眦或鼻根部,也可能放射至头顶部,多为筛窦炎引起。
D、眼球深处疼痛,可放射到头顶部,还出现早晨轻、午后重的枕部头痛,这可能是蝶窦炎。
2、但是大多数人的症状可能有很多地方,所以有时候无法根据头痛来确定究竟是哪个鼻窦发炎。
除头痛外鼻窦炎的典型的急性鼻窦炎表现还包括:鼻塞,流脓涕,暂时性嗅觉障碍,畏寒、发热、食欲不振、便秘、周身不适等。
较小儿童幼儿可发生呕吐、腹泻、咳嗽等症状。
脓鼻涕刺激咽喉还可以引起咽喉不适,咽喉炎等。
严重的急性鼻窦炎可以引起眼部的感染,但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急性鼻窦炎的并发病如眼眶感染等已较少见。
3、慢性鼻窦炎变现症状a、脓涕多:鼻涕多为脓性或粘脓性,黄色或黄绿色,量多少不定,多流向咽喉部,单侧有臭味者,多见于牙源性上颌窦炎。
b、鼻塞:轻重不等,多因鼻粘膜充血肿胀和分泌物增多所致,鼻塞常可致暂时性嗅觉障碍。
伴有鼻息肉时鼻腔可完全阻塞。
c、头痛:慢性化脓性鼻窦炎一般地明显局部疼痛或头痛。
如有头痛,常表现为钝痛或头部沉重感,白天重,夜间轻。
前组鼻窦炎多表现前额部和鼻根部胀痛或闷痛,后组鼻窦炎的头痛在头顶部、颞部或后枕部。
患牙源性上颌窦炎时,常伴有同侧上列牙痛。
d、其他:由于脓涕流入咽部和长期用口呼吸,常伴有慢性咽炎症状,如痰多、异物感或咽喉疼痛等。
鼻息肉 治疗方法

鼻息肉治疗方法鼻息肉是指发生在鼻腔黏膜表面的一种良性肿物,常见于儿童和成年人。
它的形成与鼻腔黏膜长期慢性发炎、过敏性鼻炎等有关。
鼻息肉的主要表现为阻塞鼻腔、呼吸困难、嗅觉减退、头痛、咳嗽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及早诊断鼻息肉并给予合理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治疗鼻息肉的方法多样,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个体差异选取适合的治疗方法是关键。
以下是常见的鼻息肉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鼻息肉的首选方法之一。
通过鼻腔内喷雾、滴液,或口服药物来缓解炎症和肿胀。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抗炎药物如皮质类固醇药物、抗生素等。
这些药物能够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和水肿,缓解症状,但对于较大的鼻息肉治疗效果有限。
2. 内窥镜下手术:对于较大、较严重的鼻息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复发较快的患者,可以考虑内窥镜下手术治疗。
内窥镜下手术是通过鼻腔内镜的引导下,用手术器械切除鼻腔内的鼻息肉。
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精细,能够彻底切除肿瘤,并且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
手术后需注意清洁鼻腔,避免鼻腔感染,定期复查。
3. 开放手术:对于体积较大、较顽固的鼻息肉,内窥镜下手术可能无法切除干净,或者有并发症存在,可以考虑开放手术。
开放手术需要通过鼻腔或外鼻进行开放切口,直接切除鼻息肉。
该方法适用于较大的鼻息肉,能够彻底切除肿瘤并清除炎症部位,但创伤较大,恢复较慢,术后需密切观察切口愈合情况。
4. 择期放疗:部分鼻息肉患者在手术治疗后易再发,或者手术治疗不适宜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择期放疗。
放疗通过高能X线照射鼻部鼻息肉,破坏肿瘤组织,减少再生和复发。
放疗具有副作用小、不创伤、不痛苦等优点,但需要长时间连续照射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5.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一种相对保守的方法。
通过中药药物的煎煮、蒸发等方法,将治疗药物吸入鼻腔,以达到缓解炎症、清除鼻腔黏液,舒缓症状的效果。
中药治疗一般需要持续较长时间,但适合一些患者,如对手术治疗不适应的儿童、孕妇等人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息肉
概念: 过去作为独立疾病,现在已经并入慢性鼻窦炎 ,全称“慢性鼻窦炎伴发鼻息肉”。
病因 1.纤毛结构与功能异常 2.中鼻道微环境改变 3.嗜酸粒细胞浸润 4. 细胞因子作用 至今不明
护理评估——身体状况
症状 1.鼻塞:持续性加重,闭塞性鼻音 2.鼻漏:粘液或脓性分泌物 3.嗅觉减退或消失 4.头面部疼痛 5.耳部症状
慢性鼻窦炎
定义:鼻腔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 超过12周。
病因:与急性鼻窦炎相似,至今未明。
护理评估——身体状况
全身症状 头痛头昏、睡眠不好、容易疲劳、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局部症状 鼻塞 流脓涕 头面部疼痛 嗅觉减退或消失
护理评估——辅助检查
前鼻镜检查 鼻内镜检查:鼻腔黏膜慢性充血、肿胀,中鼻
并发症:眶内并发症、颅内并发症、中耳炎、 咽 喉炎、支气管炎、肺炎。
护理评估——辅助检查
鼻腔形态检查:前鼻镜检查、鼻内镜检查
中鼻道或嗅裂黏膜充血肿胀,明显粘性或脓性分泌 物。 鼻窦CT检查:窦内出现阴影充填,鼻窦X线检查作 用太小。 上颌窦诊断性穿刺:如发现粘性或脓性分泌物,可 进一步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体征: 中鼻道或嗅裂可见一个或多个光滑、灰白或淡 红、半透明、带蒂肿物,触诊柔软、无痛。
护理评估——辅助检查
鼻镜检查:
鼻窦CT检查
治疗要点
激素治疗 对于小息肉,可以采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或者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
手术治疗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
治疗要点
全身治疗 1.抗感染治疗:敏感抗生素,或头孢II代抗生素。 2.抗过敏治疗:针对合并变应性鼻炎、哮喘患者。 3.相关病治疗:针对相关邻近感染或全身慢性疾病
。 局部治疗 1.局部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鼻用减充血剂 2.体位引流、鼻腔负压置换
3. 物理治疗:热敷、短波、红外线。 4. 鼻腔冲洗:鼻腔冲洗器,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 5. 上颌窦穿刺 6.鼻内镜手术:针对发生严重眶内、颅内并发症。
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护理评估——身体状况
全身表现 畏寒、发热、疲倦、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儿童: 咳嗽、发热、呕吐、腹泻。
局部表现: 上颌窦炎眦部、鼻根部头痛。 额窦炎:晨起头痛,逐渐加重,午后减轻, 晚间消失,周而复始。 蝶窦炎:颅底、眼球深部钝痛。
道或嗅裂黏膜增生,可见粘性分泌物,或伴有 鼻息肉产生。 鼻窦CT检查 上颌窦穿刺 鼻窦A型超声检查
治疗要点
1.药物治疗:鼻用或口服糖皮质激素、 鼻用减充血剂、粘液促排剂
2.鼻腔冲洗 3.上颌窦穿刺 4.鼻负压置换 5.鼻腔手术:处理相关疾病,如鼻中隔偏曲、
下鼻甲肥大。 6.鼻窦手术:首选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