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效果的临床分析

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效果的临床分析

周围彩色血流信号 ,提示官腔内实质性灶 ,不排 除黏 膜下肌瘤 。临床 医师仔细询 问病史 ,决定对患者进行诊刮 ,诊 刮后送 病检 ,提示大量 蜕膜 、绒毛组 织并坏死物及机化物 。③声像 图不典 型 ,易与子宫 内膜 息 肉、子宫 内膜增生 、子宫内膜癌 、子宫黏膜 下肌 瘤相混淆 。本组有 2 例误诊 为黏膜 下肌瘤或息 肉 ,后经清 官术后 ,均证实为 官内组织残 留。还有2 例 患者 均为人流术后1 周 ,有少量 阴道 出血 ,超声检查提示
绒毛组织及 凝血块 。②病史较 长 ,症状不典 型 ,本 组中有 1 例 患者停
异常 团块 ,考虑为积血 ,有 1 例官腔线毛糙 ,边缘 较模糊 ,考虑为 内膜 炎 ,这2 例未做清官处理 ,临床进行相应对症处理 治疗 后复查B 超 ,官 腔 内未见异常 。另外有2 例官腔 内见低回声团,边界 清楚 ,考虑为浆膜 下肌瘤或息 肉,还有1 例官腔 内未 发现异常 ,这2 例患者 经B 超检查后 ,
宫腔 内见棱形稍 强回声 ,不排 除少许残 留组织 ,清官2 次均 未刮 出任
宫收缩不良、继发感染甚至导致绒癌的发生。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
至关重要 ,超声检 查具有操作简单 、方便快 捷等优点 ,且能清楚 显示 官腔 内的情 况 ,成为 目前首选方法。 3 . 1官 内组织残留物声像图的临床分析和临床意义
检查要结合病史和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以免误诊和漏诊 。
宫 内组 织残 留的声 像 图包 括4 种类型 :①不均 匀低 回声 。共 计9
例 ,该类型 图像 形态不规则 ,内部 回声不 均匀 ,未见 明显彩色血 流。
②稍强 回声 团块 。共计 3 6 例 ,该类型 图像 的官腔 内见杂乱增强 回声 , 边 界清楚 ,周 围及 中央可见点状或短 线状血 流 ,并可测及动脉频谱 , 为低 阻、高 舒张期血流 频谱 l 。③强光 带。共计 1 1 例, 该 类型 图像 的

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45例疗效观察

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45例疗效观察

[] 陈兴 洲. 血 管疾病 研 究 现状 与前 景【 . : 二 军医大 学 出 2 脑 M] 上海 第
版社 , 0 . 2 1 0
【] 田红 军, 芳 . 露醇 在 治疗 急 性 脑血 管病 时注 意 的 问题 [ . 3 张彦 甘 J 】 中华 现代 临床 医学杂 志 , 0 , 8: 970 2 75 ) 2 —3 . 0 ( 7 [】 吴 彤, 秀春 . 露 醇治 疗脑 出血 引起 急 性 肾损 伤 1例 [] 药 4 郑 甘 2 J. 医
顺序 随机分 为两组 。治疗组4 例 ,其 中男2例 ,女2例 ;年龄 1- 5 5 5 O 8 5
岁 ,平均 (0 ± .)岁 l病程4 月~年 ,平 均 (.士0 )年 ;分 3 . 29 5 个 7 3 4 . 3 型 :I 5 ,1型1例 ,Ⅲ型2 ] 型2例 I 8 例。对照组4例 ,其中男2例 ,女1 5 8 7 例 ;年龄1 ̄7 ,平均 (28 25 85岁 3 .± . )岁 ;病程3 个月~ 年,平均 (. 8 3 1 ±O )年 1分型口:I 7 , Ⅱ型 1例 ,Ⅲ型3 。两组患者性 别、 . 5 】 型2例 5 例
1 . 效标准 3疗
窦炎鼻息 N4例 ,取得较好 的疗效 ,现将结果 报道 如下。 5 1资 料 与方 法
1 . 1临床资料 9 例均为江油 长钢 总医 院耳鼻 喉科住院患者 ,均符合 慢性 鼻窦 0 炎鼻息 肉临床分型分 期及 内窥 镜鼻窦手 术疗效评 定标准》”。按 就诊 ]
参照 《 性鼻窦炎鼻 息 肉临床分 型分期及 内镜 鼻窦手术疗效评 定 慢
采用 Mes ki e 术 式治疗 慢性鼻 窦炎鼻 息 肉方 法 简单 ,疗 效好 。 se lgr r n 【 键词 】鼻 息 肉;鼻 窦炎 ; 内镜 关

鼻内镜下鼻息肉手术98例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鼻息肉手术98例临床分析
曲5 例。 1
1 2 治疗方 法 .
手术 疗效 参照 1 9 a海 口会 议 评定 标 准 进 99 行 评定 , 均随访 1~ a 2。
2 结果
2 1 疗效 .
病人术 前行抗 生素或 糖皮 质 激素 治疗 1— d 3,
I型 Ⅱ型 有 3 1例 行 局 部 麻 醉 , 余行 全 身麻 醉 。 其 两种麻 醉 均 用 1 地 卡 因 1m ,% 肾上 腺 素 3 % 6 L1o L 混合 溶 液 浸 润 棉 片 行 鼻 腔 黏 膜 表 面 麻 醉 。 每
鼻中隔偏 曲与鼻窦炎的发病密切相关 , 明显 有
偏 曲影 响引 流及通 气 的病例 , 予 以 同期 矫正 。肥 应
大的下鼻 甲是导致术后鼻腔通气障碍主要原因, 因
此 对不 可 逆 的下 鼻 甲肥 大应 进 行 成 型 处 理 。尤 其
关键词 : 内镜 ; 窦炎; 息 肉 鼻 鼻 鼻
中图 分 类 号 :7 5 0 “ R 6 .4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4— l3 2 1 }2— 10— 2 10 2 1 (0 0 0 05 0
慢性鼻 一 鼻窦炎的研究是耳鼻咽喉科 的焦点 问题之一 , 在美国 5 个学会联合公布的慢性鼻 一 鼻
发症 。
附表 临床分 型与手术疗 效对 应结果 比较( , ) n%
形成常常是鼻窦炎产生并加重的重要原因, 也是手 术后鼻窦引流不畅炎症迁延不愈 的重要 因素。处 理中鼻 甲应尽量保留嗅区黏膜 , 以免术后 出现嗅功
能迟 钝 或丧 失 。
33 鼻 中隔偏 曲及 下鼻 甲肥 大的 处理 .
收 稿 日期 :09—1 0 ; 回 日期 :0 0— 3— 4 20 2~ 7 修 2 1 0 0

鼻内镜鼻窦手术166例临床分析(一)

鼻内镜鼻窦手术166例临床分析(一)

鼻内镜鼻窦手术166例临床分析(一)〔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及鼻息肉的疗效以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7月~2005年10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疾病患者166例的病例资料。

结果166例(225侧)病例随访1年以上,治愈87例,好转53例,无效26例,有效率为84.3%,手术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结论熟练的麻醉技术、术者丰富的操作经验、恰当的术后处理、定期合理的鼻内镜随访是保证远期手术疗效的关键。

〔关键词〕鼻内镜术;鼻窦炎;鼻息肉Clinicanalysisof166casesofendoscopicsurgeries〔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somefactorswhicharerelatedwithcurativeeffectsofendoscopicsurgeryofnasosin ustisandrhinopolypus.Methods166patientswithrhinosinusopatiawerereceivedendoscopicsurgeryf romJuly,1998toOctober,2005.Results166patientswerefollowedupfor1yearinaverage.Thetherapeuticeffectof87ofthemwere cured.53wereimprovedand26wereineffective.Theeffectiveratewas84.3%.Nosyndromehappenedaf terendoscopicsurgery.ConclusionAnaesthesia,experienceoftheoperator,propertreatmentsafterendoscopicsurgeryandregularvisitstopatientsarekeypointstomakesuregood curativeeffect.〔Keywords〕endoscopicsurgery;nasosinusitis;rhinopolypus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鼻科常见多发性疾病。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92例临床疗效分析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92例临床疗效分析

除病变组织 , 改善患者的通气障碍 , 引流通畅 , 留粘 膜的 使 保
功 能。在临床研究中 , 常口鼻道 复合体是一体化 的微生态 正
系统 , 病变时表现为相互割裂的多微生物存 在状态 , 而鼻 内窥
镜术主要是扭转被破坏的一体化微 生态环境 , 促使 其向正常 的状态转归 。对 于鼻 内窥镜手术时 , 在术中要注意 : 对于慢性
鼻 内窥镜 手术 治疗 慢 性鼻 窦炎 9 2例 临床疗 效 分析
王 丽
( 神华神东总医院 ,135 791 )
【 摘要】 目的 :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 的临床效果。方法 : 选择我院 20 07年 2 ~ 09年 2月慢性 鼻窦炎患 月 20 者9 例, 2 其中 I 3 例 ; 型 2 Ⅱ型 3 例 , 2 7 Ⅲ期 3例。以上患者均在全麻或者局麻下行鼻 内窥镜手术 , 采用由前向后法。术后进行
鼻窦炎患者 9 , 中男 5 2例 其 7例, 3 , 女 5例 年龄 l 6 4— 4岁, 平 均年( 52±1 . ) , 3 . 87 岁 单侧病 变的患者有 4 2例 , 双侧 病变的
患者有 5 O例 。在 9 2例 患者 中 , 发有 鼻息 肉的患 者有 3 伴 l
例 。以上患者病程为 6~ . , 7 5年 平均 病程为 ( . 3 7±2 6 年 。 .) 以上患者根据 19 9 7年海 口鼻科会议制定的分型和分期标 准 : I 1期为 8例 , 型 2期 l , 型 3期 5例 ; 型 I 9例 I Ⅱ型 1 7 期 例, Ⅱ型 2期 2 l例, Ⅱ型 3期 9例, Ⅲ期 2 3例。以上患 者中 , 部分患者有鼻 中隔偏曲 , 部分患者伴有变应性体质 。 12 方法 . 在本 组患 者 中, 了 l 除 6例患 者在 全麻 下 手术 外, 其余患者均采用局部 麻醉手术。局部麻 醉应应 用 1 %丁 卡因加 肾上腺素棉 片行鼻腔粘 膜表 面麻 醉, 并用 1 %利 多卡 因加 肾上腺素对特定 部位行 局部浸 润麻醉 , 如鼻 丘、 突基 钩 部、 中甲后端附着部外侧 等处。手 术采用在鼻 内镜 下由前 向 后法进行 , 分别切 除钩突 , 开放筛 泡 , 除息 肉, 情开 放筛 摘 酌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分析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分析

文章 编号 :17— 14 (02 3 0 1- 2 6 1 8 9 2 1 )1- 2 8 0 上皮化 ,窦 口开放 良好,无脓性分泌物 ,有效 :患者症 状明显改善 , 鼻 内镜 检查见窦腔黏 膜部分 区域水 肿、肥厚或 肉芽肿 组织形成 ,有 少
慢性 鼻 窦炎 是鼻 科最 为常 见 的疾病 之一 ,其 带来 的鼻 阻塞 、 头 痛 、流涕 、流脓 、嗅觉 减退 以及记忆力 下降等症状 ,严 重影响 了患 者 的生活 、工作 和学 习。其致病 因素复杂 ,不仅与 患者 自身机能有 关 , 而且还与感 染 、变态反 应、遗传 、炎症 、空气污 染等环境 因素有 关 ,
量脓性分泌物;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鼻内镜检查见窦腔粘连 ,窦 1开放 不良 ,息 肉形成 。 3 2结 果
本 组 完成 随访 的1 1 例 ,其 中显效 8 例 , 占6 . %,有效 3 2病 2 77 7 4 例 ,占2. %,无效为5 ,占41%,总有效率为9 . %。 80 1 例 . 3 57 8 3 小 结 鼻内镜手术可 以快速缓解慢性 鼻- 窦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为 鼻腔 鼻 黏膜 的炎症 良性转归创 造符合生理 需求的局部环境 ,使受损鼻腔黏 膜 功 能得 以重建 ,消 除病变组织 ,改善患者的通气 障碍 ,使 引流通 畅。 鼻内镜 手术治疗慢性鼻. 鼻窦炎强调规范化综合治疗 ,围术 期处理是整 个治疗的重要 组成 部分 ,直 接关系到手术 的成 功及 患者的预 后 ,与手 术有着同等的重要作用 。
病 变组 织 以及较好 的保 留患者鼻 腔 的 生理 功 能 ,还 具 有手 术创伤 小 ,患者 痛苦 少 、术后 恢 复快等特 点 ,值得 临床 广泛推 广和 使 用 【 关键 词 】鼻 内镜 手 术 ;慢 性鼻 窦炎 ;疗 效 分析

鼻内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分析

鼻内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分析

鼻内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分析[摘要] 目的分析鼻内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

方法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

观察组采用鼻内镜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35例,好转5例,无效1例;对照组患者治愈17例,好转8例,无效16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89,p=0.000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1.2.1?观察组?采用鼻窦内镜进行手术治疗。

患者术前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4 d,然后逐渐减量至停药。

采用国产bd-ⅲa型鼻内镜及其配套设施,沿用messerkinger手术方式,通过已建立的用药通道依次从前到后切除钩突、筛泡、息肉,依据患者病情选择性开放前筛、后筛、蝶窦,及选择性地行蝶窦或额窦自然开口扩大、上颌窦口扩大术,鼻腔纱布填塞24~48 h,同时应用止血药、抗生素,局部应用血管收缩剂。

1.2.2?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

即摘除鼻息肉。

开放筛窦及上颌窦根治手术。

患者取局部麻醉和表面麻醉后,先应用半坐卧位进行鼻腔手术,再改为平卧位进行上颌窦手术。

1.3?疗效评定根据参考文献[3]。

无效:内窥镜检查发现术腔粘连,豆蔻狭窄甚至闭锁,出现脓性分泌物,症状无显著改善;好转:内窥镜检查发现中窦腔部分黏膜水肿,少量脓性分泌物,症状明显改善;治愈:内窥镜检查窦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症状消失。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5.37%,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41.47%,观察组患者的总体疗效高于对照组(z=4.289,p=0.000<0.05)。

见表1。

3?讨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生与鼻窦、鼻腔的解剖变异及病理改变有密切关系。

本研究中,鼻内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治愈率高达85.37%,说明其疗效较好。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96例疗效分析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96例疗效分析
21 第 1 02年 3期

激 发骨 折 端新 生 骨细 胞增 生 , 而加 速 了骨 折 愈合 , 从 提高 骨 折 愈 参 考 文献 【、】 亦璁 . 与 关 节损 伤f . 3版 .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 12 王 骨 M】 第 北 人 合 质量 。
综上所述 :手法复位小夹板配合肩外展支架治疗肱骨干中
0 g安 定 1 g立 止 血 1k 。 .m ; 5 0m ; u
20 . 3 5 0155 免 了传 统 单纯 夹板 固定 的不 足 , 有达 到 了 功能 复 位 f1张元 民 , 志彬 . 骨 干 骨 折 小夹 板 内 固定 与 钢 板 螺 丝 钉 内 J 中国骨伤 , 0 3 1( )2 0 ] 20 ,64 :3 . 的要求 、 用 低 、 材 方 便 免 除手 术 创 伤 及感 染 的可 能 , 避 免 固定治 疗 比较 [. 费 取 更 4 1 孙 手 夹板 加 外 展 支架 固定 治疗 肱 骨 干 了二 次手 术 , 大 限度 的减 轻 了骨 折 部 的继 发创 伤 , 最 对稳 定 性 肱 『 游 叶 平 , 广 生. 法 整 复 、 骨 干 中段 骨 折是 一 种值 得考 虑 的方 法 。 骨折 8 2例【 瑚 南 中 医药 导报 ,98 64 :5 J ] 19 .( )2 .
鼻 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 肉 1 6例疗效分析 9
谷 艳玲 田学玲 鄂晓青 ‘

要: 目的 : 讨 鼻 内镜 手 术 治疗 慢性 鼻 窦 炎鼻 息 肉的 疗效 以及 相 关 影响 因素。 法 : 探 方 对我 院l6 慢 性 鼻 窦炎 鼻 息 肉患 者行 鼻 内 9例
镜 下 手 术 , 后 随访 1 。 结 果 : 照 19 " 口会 议 标 准 , 术 年 参 97  ̄ 治愈 18 (o 1 , 转 3 例 (68% )无 效 5 (. % )总 有 效 率 为 5 例 8. %)好 6 3 1. 3 , 例 25 , 5 9 . %。结 论 : 强 围术期 处 理 , 悉 鼻 窦解 剖 , 中正 确 处理 中、 74 4 加 熟 术 下鼻 甲及 鼻 中 隔 , 当的 术后 处 理 、 期 合理 的鼻 内镜 随访 是保 恰 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对于慢性鼻窦炎伴发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伴发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术后加用糖皮质激素,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和术后复发率。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31/40),术后复发率为22.5%(9/4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8/40),术后复发率为5%(2/4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鼻内窥镜手术对于慢性鼻窦炎伴发鼻息肉患者效果显著,其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在手术前后加用糖皮质激素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or chronic sinusitis accompanied with nasal polyps. Methods Eighty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accompanied with nasal polyp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using the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and observation group (using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plus glucocorticosteroid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in our hospital. There were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recurrence rat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fter 6 months’ follow-up. Results In the control group,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2.0%,recurrence rate was 15.47%;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4.0%,recurrence rate was 4.69%.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or chronic sinusitis accompanied with nasal polyps has high cure rate and low recurrence rate. The use of the glucocorticosteroid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bviously. It is worthy of widely using in the clinical work.Key words:Endoscopic sinus surgery;Chronic sinusitis;Polyps;Clinical efficacy慢性鼻竇炎伴发鼻息肉为鼻部常见病之一,多数认为慢性感染和变态反应是致病的可能原因,因此有变态反应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常并发此病[1]。

近年发现其与阿司匹林耐受不良、内源性哮喘等全身性疾病也有密切联系。

临床CT片可发现鼻腔软组织影、鼻窦内密度增高、黏膜增厚等表现。

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流涕、头痛等症状,临床治疗多先给予药物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后给予手术治疗。

本文将糖皮质激素应用于鼻内镜手术治疗前后,通过观察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月~2013年7月共收治慢性鼻窦炎伴发鼻息肉患者80例,男性42 例,女性38例,年龄在18~62岁,所有患者无其它严重疾病或糖皮质激素应用禁忌证。

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术后加用糖皮质激素,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和术后复发率。

参考海口分型标准,II型1期患者11例,II型2 期患者32例,II型3 期患者29例,III型患者8例。

两组患者在基本临床资料、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术前认真阅读分析鼻窦CT结果,充分了解患者的鼻窦病变范围。

根据病情及患者对疼痛的耐受能力综合分析选择麻醉方式,骨质增生明显和伴有高血压病者多采用全身麻醉。

本组全身麻醉12例,局部麻醉68例。

局部麻醉加强化用1%丁卡因加0.1%肾上腺素2~3ml的浸润棉片行中鼻道、鼻底及鼻中隔黏膜表面麻醉2~3次,再以1%利多卡因加少许0.1%肾上腺素行鼻腔鼻息肉及术区黏膜麻醉,直至麻醉满意。

0°镜下先用杭州天松电动吸切器将鼻腔多发性息肉及中鼻甲部分息肉样变组织切除,以便更好地辨认鼻腔解剖标志[1]。

对有明显的鼻中隔偏曲及下鼻甲肥厚者,分别于鼻窦术前矫正中隔及下鼻甲部分切除,伴中鼻甲肥厚或息肉样变及泡性中鼻甲者行中鼻甲成形,前缘或下缘过长者行前下缘部分切除。

然后根据鼻窦炎或鼻息肉病变的范围和部位选择不同的术式。

采用Messerklinger技术切除残留钩突,根据患者具体病变范围开放前后组筛窦、额窦、蝶窦及扩大上颌窦自然口,术中尽量用吸切器切除窦腔息肉及吸净窦内黏脓,减少用钳撕扯黏膜以保留正常黏膜及适当筛窦骨隔。

如上颌窦病变严重难以清理,可配合用下鼻道开窗联合进路手术。

术中出血约20~350ml,平均70ml。

术毕以含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棉片填塞术腔片刻,观察无明显出血者用凡士林油纱条填塞。

1.3围手术期处理及鼻腔清理两组患者术前1w使用口服抗生素。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前1w、术后1w口服糖皮质激素药物强的松片30mg,1次/d。

观察组患者鼻部同时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辅舒良喷雾剂。

合并高血压病者降血压治疗至接近正常水平,糖尿病者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方予施行手术。

术后第1d抽取部分纱条,术后第2d拔除鼻腔剩余填塞物,如无出血,即吸除鼻腔分泌物。

术后静脉使用抗生素7d,3d后每天予含抗生素及激素的高渗盐水行鼻腔冲洗3d,从第4、5d开始每天清理鼻腔、术腔的血块和分泌物。

术后第1个月每7~10d鼻内镜下行鼻腔清理1次,第2~3个月每15~20d清理1次,如术腔有囊泡、肉芽、息肉,即予以彻底清理,如有窦口狭窄即重新扩大窦口,直至术腔上皮化。

术后即口服吉诺通(强力稀化粘素)0.3g,3 次/d,鼻渊舒口服液10ml,2 次/d,口服,坚持1个月。

1.4疗效评价根据《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2]规定。

①治愈:表现为症状消失、无脓性分泌物、黏膜上皮化、窦口开放良好。

②好转:表现为症状改善,局部区域肥厚、水肿,形成肉芽。

③无效:表现为症状没有改善,窦口狭窄,术腔粘连,窦腔形成较小息肉或者鼻道产生较多脓性分泌物。

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和术后复发率。

1.5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采用SPSS17.0 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对照组例数为40例,治愈24例,好转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7.5%(31/40),术后复发率为22.5%(9/40)。

观察组例数为40 例,治愈30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38/40),术后复发率为5%(2/40)。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鼻息肉的发病机制尚无确切的定论,其临床治疗方法也有较大争论,学多学者认为药物保守治疗较好,虽然药物保守治疗时间周期长,但复发概率小。

也有部分人认为,手术治疗快速、安全、有效,能及时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手术切除后易复发。

鼻内窥镜手术用于对鼻息肉鼻窦炎患者的治疗,疼痛感轻,创伤小,复发率低,比传统手术治疗科技含量更高。

鼻内镜不仅能够发现鼻腔深部的病变,而且能够在不同角度的镜头辅助下,早期发现鼻窦内部细微的病变组织,比如鼻窦内息肉、囊肿和肿瘤等,便于医生精准的进行手术,剔除病变组织。

还可以尽可能保留鼻腔内正常黏膜和生理功能,有利于引流通道的形成和早日恢复,术后复发率低。

操作医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人体鼻腔解剖结构知识,根据CT 显示的病变范围迅速、准确的切除较大息肉组织,保留患者鼻腔内黏膜的完整性,充分止血,保持术野清晰,术中扩大上颌窦口时向前后方向扩展,注意窦口下内壁黏膜的完整性,對于鼻中隔偏曲的患者术中予以矫正。

在手术中患者所遭受的痛苦较传统方式大大降低,术后可以取得较好治疗效果[1]。

研究结果表明,鼻内窥镜手术在清除病灶的同时,尽可能保留了鼻腔鼻窦正常的功能及结构,达到了重建和改善鼻窦通气引流功能的目的[1]。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理生理的核心问题是各种原因导致的鼻窦口狭窄或阻塞以及黏液纤毛清除功能障碍[3]。

手术已解除窦口狭窄或阻塞,仅仅是整体治疗方案中的第一步,手术后紧接着的就是上皮再生恢复阶段的开始。

上皮化再生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实际就是创面愈合(或称为上皮化)和病变再生的相互竞争过程。

这种相互竞争可以向2个不同的方向发展:①创面愈合成为主体使术腔向上皮化不断发展,最终完成上皮化;②病变再生成为主流,囊泡、肉芽、息肉、结缔组织再生导致不全上皮化或粘连,窦口和术腔部分甚至完全阻塞,形成迁延性炎症,影响手术疗效甚至手术失败。

因此,如何促进手术后黏膜的上皮化成为提高鼻窦手术疗效的一个关键问题[3]。

所以我们在术后拔除鼻腔填塞物后即予生理盐水冲洗术腔,同时服用黏液促排剂吉诺通。

这样有助于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有效分解纤维素伪膜、血痂和黏液痂,稀化黏膜面之间的纤维素性粘连,并促进黏液纤毛清除功能,这些均有利于激发创面的清洁和愈合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