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五四运动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1、根据教师拟好的专题,分组选题,通过资料收集、分析、整理工作,在课堂上表达观点、质疑解疑,增强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选取优秀的影视片断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资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2、通过课堂学习展示活动,掌握重点内容,培养能力,培育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的学习和讨论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五四精神,激发其学习五四青年“彻底地不妥协”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教学方法:在师生课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学习展示活动。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五四运动中北京旅游队伍。
学生从天安门广场出发,到东交民巷使馆区示威,在受到外国巡捕的无理阻拦后,转向赵家楼胡同曹汝霖的住宅。
曹宅戒备森严,几个学生撞破围墙上的窗栏,跳入院内,打开大门。
学生们在这里意外地抓到章宗祥,揍了他一顿。
学生们找不到曹汝霖,便放火烧毁赵家楼曹宅。
思考讨论:五四运动是怎样开展起来的?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如何理解“五四精神”?【新课教学】:一、北京学生掀起爱国运动1、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1)、社会背景辛亥革命后确立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北洋军阀历届政府对外向帝国主义妥协,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必须继续进行民主主义革命。
(2)、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前,中国工人阶级力量迅速发展壮大,为革命的新发展准备了新的领导力量。
(3)、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青年知识分子努力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思想觉悟大大提高。
(4)、外部环境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民从俄国革命的胜利中受到鼓舞和激励,看到了革命的曙光和前进的方向。
2、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主要表现在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

5月4日——6月3日
发 展
地点: 主力 : 方式: 示威游行、罢课 前期: 北京 学生
后期: 上海
工人阶级
罢工
三罢
罢市 罢课
6月3号以后
五四运动的过程:
前期 (5.4——6.3) 中心 参加者 主力 结果 后期 (6.3以后)
北京 学生、知识分子 学生 许多学生被逮捕
上海
学生、商人、工人
斗争形式 罢课、游行示威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历史条件:
1.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 3.组织基础: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的产物
中共一大的召开
时间 地点 出席人员 内 容 意义
是中国近代史 上开天辟地的 大事;从此中 国革命的面貌 焕然一新
最终目标
内容 现阶段任务
意义
新旧民主革命的比较
旧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结果 资产阶级 启蒙思想 三民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人民民主专政
资产阶级共和国
前途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革命时代 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 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 (范畴) 部分 一部分
北京高师学生欢迎“五四”被捕同学出 狱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曹、陆、章三个卖国贼终于被 免职。图右为《晨报》的消息报道。左图从上至下为曹汝 霖、章宗祥、陆宗舆。
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 通告(右图)其他各国代表的签字(左图)
4、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A.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 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1921 年7月
通过了第一个党 上海— 毛泽东、 纲;党的奋斗目 浙江嘉 董必武、 标是推翻资产阶 兴 李达等 级建立无产阶级 13人 专政;党的中心 工作是组织和领 导工人运动;选 举陈独秀担任中 央局书记。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

第一阶段
中心:北京 主力:学生
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
经过
第二阶段
释放了被捕的爱国学生
结果
取得初步胜利
罢免了卖国贼职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爱国主义运动
意义
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巩固练习:
1.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的是( D )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 新文化运动。 3.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探究活动:
五四精神是战争年代的产物, 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又该如何弘扬 五四精神呢?
本课小结:
背景
日本加紧侵华:签定 “二十一条”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 四 爱 国 运 动
2.五四运动的最主要贡献在于( B )
A.促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B.促使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C.促使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D.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3.下列各项不能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A.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斗争目标是反帝反封建 C.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D.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4.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D.李大钊、陈独秀的指导作用
前期:北京
主力:爱国学生
后期:上海
主力: 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从此作为独立的 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问题二:五四运动的口号有哪些?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学习目标:1、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
2、认识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从而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3、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说出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关系;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五四爱国运动1、导火线:。
2、经过:前期:时间,地点,主力,领导人物、口号:、、、。
其中最能体现反帝反封性质的口号是。
后期:时间,地点,主力。
3、结果:胜利成果、、。
其中胜利成果与口号基本一致的有、4、性质5、意义:。
6、为什么说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7、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2、中共一大成立时间:,地点,后转移到。
代表人物有、、等13人。
的代表也出席了大会。
3、内容:①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
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③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为中央局书记。
4、意义:5、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之所以能够在中共二大上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主要的原因是。
6、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新”表现在什么地方?【合作探究】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2.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3、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间有何联系?【质疑问难】我的问题我们的问题老师的问题【学有所获】【达标测试】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B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破坏C 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的正当要求遭拒绝D 新文化运动的宣传和发动1、首先发起五四爱国运动的是()A北京大学的学生 B 清华大学学生C北京的工人阶级D上海的工人阶级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是因为()A 有了马克思主义作指导B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 开始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D 从此以后产生了中国共产党2、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 还我青岛C废除二十一条 D 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4、中共一大确立的党的中心任务是()A 进行土地革命B 消灭资产阶级C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D 领导工人运动5、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位党的中央局书记是()A 李大钊B 陈独秀C 毛泽东D 董必武6、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价值观
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当继承光荣传统,奋发学习,矢志完成民族复兴大业。中国的资产阶级天生软弱妥协,无法完成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中国革命需要建立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46页插图《还我青岛》反映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
5、47页插图《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到学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顶端题字中的“中华民国八年”是公元哪一年?(1919年)
你从这幅图片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教师小结:它证明了北洋军阀政府曾经镇压学生运动;但是,北洋军阀政府迫于人民的压力,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被捕学生返校受到热烈欢迎,说明五四爱国运动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和拥护;被捕学生敢于斗争的爱国行为值得炎黄子孙为之自豪和骄傲。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就可以知道五四青年节的由来和“七一”建党纪念日的由来等重要历史知识。
讲授新课
一、五四爱国运动
1、“导言”和46页小字部分的内容与五四爱国运动有什么联系?
2、引导学生讨论47页“动脑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国家主权为什么仍然遭侵犯?
3、五四爱国运动中的青年学生提出了哪些主张?
6、“活动与探究·议一议”: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什么要建立中国共产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中,领导革命的阶级是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他们都由于自身的弱点,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这使得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要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必须有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建立中国共产党。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

2. 北京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 宗舆三人的职务。
北京政府被迫罢免三个卖国贼职务。
3. 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捍卫了国家主权和尊严。
4、五四运动初步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登上了政 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其次 是运动波及全国广大地区,具有广 泛的群众性,形成了对北洋军阀政 府的强大压力。
本课小结:
背景
日美加紧侵略中国,加剧民族矛盾
国际
十月革命的影响 阶级矛盾 日益加深
五 四 爱 国 运 动
国内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导火线: 第一阶段 中心:北京 主力:学生 (以6月3日为界) 中心:上海 经过: 第二阶段 主力:工人 领导:先进知识分子 释放被捕学生
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2.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 封建的革命运动?
(1)从反帝方面看:运动的兴起是为了反抗巴 黎和会对中国山东权益的宰割,斗争口号中也 明确提出“外争国权”“废除二十一条”,最 终迫使军阀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从反封建方面看:斗争口号中要求“内惩 国贼”,矛头进一步指向北洋政府。迫使北洋 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并惩办了三个卖国贼。 因此,整个运动体现出与帝国主义、封建军 阀势力不妥协的革命斗争精神。
中国代表团提出的七项条件:
一、废弃势力范围; 二、撤退外国军队、巡警; 三、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 四、撤销领事裁判权; 五、归还租借地; 六、归还租界; 七、恢复关税自主权。
4. 结果怎样呢?
否决了中国提出的七项条件,而且把“德
英、法、美、日、意五个强国操纵会议,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

1、哪一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谁是国贼?他们做了什么? 反 反 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帝 封 代表北洋政府,出卖国家主权。 3、从中体现出青年学生的什么精神?被称为什么精神?核心 是什么?把5月4日定为什么节日?让我们继承什么精神?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 五四精神。爱国精神。五四青年节。
3、(2017.青岛)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艺 术形式进入了人类记忆的空间。该漫画(右图)反映的事 件是 ( )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4、(2016·连云港)“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 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生于 1919年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自由 B.爱国 C.平等 D.博爱
1、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斗争坚决 2、意义: 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名称
相同点
难点:理解五四精神。
1、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 国也是战胜国之一,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2、请列举五四爱国运动的口号,其中,哪一口号最能体现五 四运动的性质?从口号中体现出什么精神? 3、五四爱国运动初期的主力是谁?结果如何?后期的主力是 谁?工人罢工后,当时政府做出了什么反应?这说明了什么? 4、为什么说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请归纳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
主力军:工 人 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
第10课 五四运动

第10课五四运动与中共创立一、1、背景:社会背景:北洋军阀混战,独裁卖国;阶级基础:民族工业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民思想解放;国际背景:一战期间,日美加紧侵华,加上十月革命的影响,人民反帝情绪高涨。
2、导火线(直接原因):1919年5月,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3、五四运动的客观条件(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日益严重。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1)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2)取消《二十一条》(3)收回德国在山东的各种权利4、时间:1919.5.4——6.285、领导: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知识分子)6、学生→工人阶级(无产阶级)7、运动中心:北京→上海8、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最能反映性质的口号)“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1919年6月3日后,无产阶级成为运动主力,这是五四运动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最主要的标志。
9、结果: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放人、免职、拒签)10、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②青年学生是先锋;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③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作用)④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1、五四精神是什么?1、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核心)2、不屈不挠、忧国忧民、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二、中共一大时间:1921年7月地点:上海(后转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内容:(1)党纲:奋斗目标(2)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3)领导机构:中央局(4)领导人:陈独秀意义: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相关节日:七一建党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课堂自主学习历史导学案
八年级班姓名:日期:编号:审核:八年级历史组
学促能力形成!展示让魅力飞扬!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单元知识网络(观阅下列网络结合教材目录,明确单元主题和知识分解):
开始领导阶级高潮挫折突破转折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南昌起义红军长征
成立成立秋収起义遵义会议
井冈山会师
课题: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课型设置【自研·互动+展示40分钟】【学习目标】
1、识记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概括
2、能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性质和历史意义
3、能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历史意义
4、能初步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
【学习重点】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
【学习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解
【学习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