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爱国运动课件--史料教学
【初中历史】五四爱国运动PPT课件

•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 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地点、口号和要求 • 五四运动中心的转移和中国工人阶级登上 政治舞台 •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 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一、北京学生掀起爱国运动
1.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 一、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二、废除《二十一条》 三、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原德国在山 东的各种权利
下课了!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 派伪说 , 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 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 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 ——引自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条陈
第13课《五四运动》初中历史教学课件部编版

第13课《五四运动》初中历史教学课件部编版一、教学内容1. 五四运动的背景: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 五四运动的过程:学生运动的兴起,全国范围内的抗议活动,北洋政府被迫作出让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提高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为民族独立、民主和科学而奋斗的责任感。
3. 引导学生认识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培养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起因、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背景、过程、影响以及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历史地图、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一事件对中国的影响,从而引出五四运动的背景。
2. 讲解:详细讲解五四运动的起因、过程和影响,强调学生运动在运动中的关键作用。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五四运动中各阶层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五四运动》2. 内容:背景:北洋军阀统治、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过程:学生运动兴起、全国抗议、北洋政府让步影响:推动中国民主进程、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五四运动的背景。
(2)列举五四运动的过程及影响。
(3)谈谈你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2. 答案:(1)背景:北洋军阀统治,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过程:学生运动兴起,全国抗议,北洋政府让步。
影响:推动中国民主进程,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示例: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民主运动,它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自尊,为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
第13课《五四运动》初中历史教学课件部编版

第13课《五四运动》初中历史教学课件部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选自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五四运动》,涉及第一章第三节“五四运动的爆发与意义”。
详细内容包括:回顾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政治局势,介绍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背景,阐述五四运动的起因、经过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重点:五四运动的起因、经过以及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这一事件对当时中国的影响,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新课:(1)回顾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政治局势,引导学生了解民族危机加深的原因。
(2)介绍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背景,阐述五四运动的起因。
(3)讲解五四运动的经过,包括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
(4)分析五四运动的意义,强调其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站在当时学生的角度,思考如何为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而奋斗。
4. 例题讲解:讲解与分析有关五四运动的选择题、简答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与五四运动相关的选择题、简答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五四运动》2. 主要内容:(1)背景: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局势、巴黎和会外交失败(2)起因:民族危机加深、爱国情感激发(3)经过: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4)意义: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民族觉醒、民主自由观念的传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五四运动的背景、起因、经过和意义。
(2)分析五四运动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3)谈谈你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精品课件(共46张PPT)

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反应 工人反应 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 、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交告其子,姊教 其妹,师训其徒,毋忘此国耻纪念日。
——上海中华工业协会通告
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反应
妓女反应
印发《敬告花界同胞书》分发各妓院,提议花 界同胞不购日货;不收日本纸币;将二十一条印在 请客票后面;捐助国民大会及学联经费。 ——《五四运动画传》
(小结)
五四爱国运动的过程
阶段 时间 中心 主力
北京 学生
口号
①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方式
罢课
结果
镇压 逮捕
第一阶段 1919年 (爆发) 5月4日
②誓死力争
还我青岛 ③废除“二 十一条” 、 拒绝在和约 上签字
第二阶段 (扩大)
1919年 6月3日
上海
工人
罢课、罢 工、罢市
直接目标 得以实现
镜头四:五四之追评
B
4.(2017· 江苏宿迁· 7)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 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C
5.(2017· 湖南郴州· 7)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 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申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 思想,由空想而实际行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材料中所 说的“世界的革命思想”指的是( ) A.维新思想 B.三民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毛泽东思想
问题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损失情况
阵营 同盟国 协约国 代表国家 德、奥匈帝国、保加 利亚 等国 英、法、美、意、日 、俄、中 等国 阵亡人数 约340万 约500万 直接战争费用 (亿美元) 630.18万 1453.88万
第13课五四运动 课件(30张PPT)

口号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③废除二十一条 ④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要求 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陆宗舆:前驻日公使,曾签订 章宗祥:时任驻日公使,
二十一条,时任币制局总裁, 山东问题换文的签字者,
多次经手向日本借款
出卖了国家主权
弘扬五四精神
爱国 精神
进步 精神
民主 精神
科学 精神
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 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爱国、进步、民主、 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 核心价值,不仅广大青年要坚守和践行,全 社会都要坚守和践行。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五四运动的扩大
1、时间: 1919年6月
2、斗争中心:
北京→→上海
3、运动主力:
学生→→工人
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开 始登上政治舞台。
材料一:“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
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
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材料二:“为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9年 五四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资产阶级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无产阶级领导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瓦解过程
新旧民主主义的比较
历史阶段 不 领导阶级 同 点 革命方向
相同点 革命性质
旧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反帝反封建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3课 五四爱国运动—部编教材新人教版 (共45张PPT)

顾维钧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国际原因: “一战”时,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二十一 条”),民族矛盾加剧; 指明方向 俄国的十月革命的影响。 2.国内原因: A.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 阶级基础 B.“一战”期间,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C.新文化运动起了思想解放作用 思想基础
一、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反帝情绪高涨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 “五四”的火炬,唤醒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光荣啊! 中国共青团。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 命名,我们开创新的世界。
“一战”时,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二十一 条”),美也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加剧;
一、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中国代表团最初向和会提出七项条件: 一、废弃势力范围; 二、撤退外国军队、巡警; 三、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 四、撤销领事裁判权; 五、归还租借地; 六、归还租界; 七、恢复关税自主权。 后来,中国代表团又向和会提出废除“二十一 条”。
“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 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感谢日 本驱逐德国在山东的势力,但中国不能以“割 让中国人民天赋之权为报酬”,德国也没有 “转交他国之权力”。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 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大学生许德珩起草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五四运动的爆发 时间: 1919、5、4 开始 地点: 北京 人物: 北大等13所学生
3.口号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拒绝在和会上签字” “废除二十一条”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并要求惩办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五四爱国运动(优质课例)PPT课件

四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 领导和思想基础
爱
国
•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新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
运
主流。
动
相互促进
讨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 战胜国,为什么在巴黎和会上却仍然摆 脱不了任人宰割的命运?巴黎和会上中 国外交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课后作业:什么是五四精神? 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该 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1、爱国主义精神
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国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运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动
中国近代史(110年)
1840 鸦片战争
1919 五四运动
1949 新中国 成立前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19----1949)
口号和要求
外 争 主
废 除
拒 绝 在
权二 和
内十 约
除 国 贼
一 条
上 签 字
外
争
主
权 内
曹汝霖:时任 交通总长,订 二十一条时任
除 外交次长 章宗祥: 驻日公使
国
陆宗舆:币制局总
贼
裁,订二十一条时 任驻日公使
反帝:
外争国权
口号: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和约签字
注人册数的2:工10厂9世1结数1年:纪合11前99初10材235——0,料—119910中6及980年年万国所人62民06学05家家族知资识本分主析义: 发19展191情年912况年20,商0万会这7人94一,情入手会工况19工.6带6场万来人工了人和什店
员已么增至影11响290150?年万人商会1211 入会23.85万人
《五四爱国运动》课件(6)(27张PPT)(岳麓版必修1)

中心 北京
主力军 学生
斗争 概况
6月初_____工人举行罢 口号 工,各地纷纷响应,运 要求 动的中心发生了转移,
_______登上政治舞台
口号和要求
外 争 国
废 除
拒 绝 在
权二 和
内十 约
除 国 贼
一 条
上 签 字
(二)经过
第一
第二阶段
结
阶段
果
时间 5、4-
6月初
6月初以后
取
中心 北京
国 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际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国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内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主北 义洋 ,军 大阀 肆政 出府 卖对 国外 家投 利靠 益帝 。国
北洋军阀政府对内疯狂掠夺
国 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际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根本原因) 国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内
一、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经过 三、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三、五四精神(影响)
1、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爱国主义精神
2、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民主与科学精神
3、思想解放运动 追求真理,勇于解放
讨论:与以前的运动相比有何新的特点?
三
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 传播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思想解放运动!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一、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经过
(一)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 国外交的失败
(二)经过
第一
第二阶段
结
阶段
果
时间
中心
主力军
பைடு நூலகம்斗争 概况
6月初_____工人举行罢 口号 工,各地纷纷响应,运 要求 动的中心发生了转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亥革命 斗争精神
不彻底地、妥协地
五四运动
彻底地、不妥协地
领导阶级 群众基础
指导思想
资产阶级 不广泛 三民主义
无产阶级 广泛 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有哪些不同?
提示:与辛亥革命作比较
新
新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 新的理论思想—— 马克思主义 新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 新的群众力量—— 广泛群众性
“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机会,中 国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遇,并对过去半 个世纪以来所遭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 ———顾维钧
巴黎和会
导火线——和会外交的失败
6、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导火线)
巴黎和会,列强践踏中国主权
巴黎和会上顾维钧的义正言辞能够扭转局 势么?为什么?
五四风雷
B
)
(2)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4)拒绝和约签字 B、(1)(4) D、(1)(2)(3)(4)
练
习
3、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道:“此次罢学风潮, 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条陈中“罢学风潮”“政治问题分别指” ( B ) A、上海学生运动、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中国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口号和要求
外 争 国 权 内 除 国 贼
取 消 二 十 一 条
拒 绝 在 和 约 上 签 字
誓 死 争 回 青 岛
天安门
痛打章宗祥、 火烧曹宅
外 国 使 馆 区
东 交 民 巷
6月3日上海六七万工人举行罢工 6月5日,上海南北市各 商店罢市 ,6月6日,上海华商电车公司工人罢工。求新 厂、浦东各厂工人罢工。南京罢市、宁波罢市。 6月8日,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等12家通告, 公议停业。 6月10日,沪宁杭甬铁路工人、各轮船水手全体罢工。天 津、汉口、济南罢市。至此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 工的三罢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了高潮, 这场运动由北京到上海、天津、山东、武汉、长沙、台湾 等,波及全国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乃至国外,涉及 的范围十分广泛。
1、北洋军阀实行反动统治 镜头二 材料一:军阀扩充军队数目: 年代 1914年全国陆军45万多人; 1914 1918年85万多人。 1915 1917 材料二:1916~1919年5月北洋
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债权国包 括:日、美、英、法、德、俄、 比、荷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 山、交通、税收、国库券为担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练
习
)
1、下列不是五四运动的国际背景是 ( C A、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C、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和影响。 D、巴黎和会重新分割中国的山东。
B、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五四运动中学生提出的斗争口号初步实现的有(
(1)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废除二十一条 A、(1)(2)(3) C、(1)(3)(4)
爱国主义精神在五四运动中是怎样体现呢?
提示: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各阶 层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不达 目标不罢休。体现了爱国主义 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该怎样发扬“五四精神”? 畅所欲言
解放思想,勤于学习 开拓创新,勇于奉献
在顺利的时候, 不骄傲自满,始终谦虚谨慎;
在挫折和困难面前, 不悲观失望,始终坚韧不拔; 在风云变幻之际, 不随波逐流,始终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
2、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思想基础) 镜头一
陈独秀
李大钊
鲁
迅
胡
适
“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人们的 思想……它促使人们加紧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伟大的五四 运动作了思想的先导,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 道路” ——《中国通史》
3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指明道路 镜头一
“中国学者认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 了极大的影响。可以说,中国的革命是在十月革命的直接影响和激 励下进行的。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最大作用是启蒙,是 给在探讨国家命运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先进世界观,指出了一个发展方向,即社会主义方向。”
镜头二
材料一: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虽然没有出兵,但是曾派
华工将近20万参加战争勤务,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牺牲,因此作 为战胜国参加1919年1月在巴黎召开的会议。 材料二:中国参加会议的代表团,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归还租借地、废 除“二十一条”、归还大战期间被日本所夺取的原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等合理要求。
C、五四运动、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D、上海学生运动、五四运动 4、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的作用是 ( A、领导作用 B、主力军作用
B
) D、推力作用
C、先锋作用
练
习
5、对五四运动的性质概括准确的是 (D) A、反帝反封的学生运动 B、反帝爱国的学生运动 C、反对卖国军阀的群众运动 D、反帝反封的群众运 动 6、“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 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副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B ) A、保路运动 C、五卅运动 B、五四运动 D、一二· 九运动
材料三: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办法之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 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并于5月6日声请 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以中国公道, 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摘自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根据以上材料,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 要求:内容应包括外交努力的主要目标、经过、结果及其评价。答 题应成文,无需罗列材料,限180字以内。 (1)目标:直接收回山东权利。 (2)经过──驳斥日本无理要求,顶住英美压力,以各种方式据理力争。 (3)结果──交涉无效,拒签和约。 (4)评价──坚持维护国家与主权领土完整的正义立场,不畏强 权,捍卫民族尊严,顺应民心,应充分肯定。
材料一:山东代表各界到北京请愿,在启 程之际,山东父老环跪车站,泣不成声, 嘱咐代表:请求不遂,不得生还。
材料二:陕西的学生代表表示:现在国家 要亡了,如果政府不想办法,不答应学生 的要求,我们只好以死力争。
思考:五四运动初步胜利的表现?
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捕的学生
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
周恩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改革开放
五 四 爱 国 运 动
日本的侵略,加剧民族矛盾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背景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十月革命的影响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过程 第一阶段 中心:北京 先锋:学生 主力:工人
第二阶段 中心:上海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意义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阶级矛盾加深 荒地数
3.58 亿亩
4.04亿亩 9.25亿亩
对人民的压榨: 1912——1919年田 赋增加了7倍;盐 税、烟税、酒税增 加了3倍。
2、一战时,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镜头二
民族矛盾加深
据统计1913日本在华投资总和4.9亿日元;1914年输华货 值1.6亿日元,1919年增至4.47亿日元;美国对华贸易额 从1913年0.35亿海关两增至1919年1.08亿海关两
五四风雷
思考:
1、运动分为几
个阶段,说出各 阶段的中心和主 力。2、学生们 提出了什么样的 口号?这些口号 哪一条最能反映 其性质及斗争对 象。3、运动取 得了哪些成果?
考考你
3
6月初,上海工人罢工支援北京学生 斗争
4
《晨报》报道:曹、陆、章三个卖国贼被免 职;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被捕学生获释
北京政府被迫罢免三个卖国贼职务
北洋政府被迫于6月28日释放被捕学生
曹汝霖
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这是中国第一次拒绝了由世界上几个强大的 陆宗舆 帝国主义国家制定的和约。
北京政府被迫罢免三个卖国贼职务
章宗祥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关键原因是什么?
1
北京学生汇集天安门
2
北洋政 府出动 军警逮 捕街头 讲演的 学生
二. 五四风雷 结合课本内容独立完成下表:
时间 5月4日 -6月初 第二阶段: 时间 6月初起 中心 主力 内容 工人罢工 学生罢课 商人罢市 结果 取得初步 胜利 中心 先锋 第一阶段: 要求 惩办三个 卖国贼
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争回青岛
“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
生存价值的生命。”
——苏格拉底
失败,失败!
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
梁启超,光绪帝和康有为
中国,路在何方?
新文化运动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
(探源五四、五四风雷、感悟五四)
教者:杨晓娟
探源五四
镜头一 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阶级基础)
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厂175家;1895— 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厂685家;1913—1919年,中 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元)达一亿三千 多万元,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 辛亥革命前产业工人达50万—60万人;1919年 产业工人达200万,手工工场工人和店员已增至1200 万;1912—1919年的7年间,工人罢工130次,仅 1919年的前5个月就达19次。
二.五四运动的过程 结合课本内容独立完成下表:
时间 中心 先锋 学生 第一阶段: 要求 惩办三个 卖国贼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争回青岛
5月 4日 -6月初 北京
第二阶段: 时间 中心 主力 内容
工人罢工 学生罢课 商人罢市
结果 取得初 步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