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摘要:在中国历史上,隋唐时期是承前而启后,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又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最为繁盛的时期之一。隋唐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给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影响。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也对中国甚至是世界历史都产生了十分主要的影响。科举制度开创了通过公开考试选拔政府官员的制度, 是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发展过程中最有效、最进步的一个阶段,也是世界上较早的文官考试制度。科举制度为隋唐时期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做出巨大贡献。对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所蕴含的社会原因、功能进行慎剖深挖、深入发掘,就会发现其对我们当代的人才选拔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隋唐时期科举制原因及启示

一、隋唐科举制产生的社会原因

科举制的创立期是隋朝,隋文帝为了强化中央政府集权,推行科举考试的办法,以分科选才的方式取代了从曹魏时期开始推行的九品中正制。隋炀帝时设进士科,分科取士与考试相结合,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科举制度的产生,主要还是当时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隋朝时期, 经济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要求,统治阶级更加重视文教事业。唐朝是科举制发展的鼎盛时期,主要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每年定期举行, 科目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制科则是由皇帝依据临时情况的需要而决定的, 每次录取的人数

最多五六人, 在科举制度中并不占重要地位。常科一般需要经过两次考试,先去州县考,考试合格者被称为举人,再参加由吏部组织的省试,及第后再经过吏部举行的统一考试,然后才能被授官。唐朝科举考试的内容也逐步增多,考试程序不断完善, 考试方法大体有口试、帖经、墨义、策问、诗赋等五种。

二、隋唐科举制度的缺陷及原因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自身存在的制度缺陷,使得科举制在选拔人才上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随着隋唐时期朝代的不断更替, 科举制选取优秀人才的功能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小,人才的选拔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弊端。如唐代科举中试不仅录取名额较少, 在制度上存在明显缺陷,考试的程序也不够完善。到了中晚唐时期, 科举逐渐演变成世族门阀维持自己门第的手段, 在科举过程中出现了贿赂、舞弊等腐败现象,考生不惜弄虚作假、贿赂考官,使得中举者的能力和素质大幅度下降,而许多真正的有识之才、名人杰士却遭受排挤,无法顺利从科举考试中顺利胜出。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唐朝后期,地方州府对参加科举的士人资格的审查往往流于形式,举子的选取陷入混乱状态,由此引发考生在申送过程中的腐败现象。例如,唐代科举的常科考生主要来源于学馆出身的生徒和州县推荐的乡贡,其中乡贡必须是经过资格审查之后,由所在州县进行逐级考试,最后选出合格的士人按名额送报京朝廷参加尚书省的考试。地方州府申报的尚书省举子的数量是有严格规定的。资

格审查、考试选拔和按照申报是科举申报制度的三个基本环节。尤其是资格审查,这对于保证士人质量、维护科举考试的公正和权威具有极大关系。但唐代科举制度在这一环节上出现了许多疏漏,在申报过程中,部分考生与资格审查官员之间出现了弄虚作假的现象,这使得科举制度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受到了影响。

第二,唐代科举制度还遗留有举荐制的痕迹,由于科举考试过程中实行的是行卷、公荐、通榜、呈榜等方式,增加了人为因素对科举考试的影响,从而为科举腐败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参加礼部考试前,考生要进行行卷。在确定正式的录取名单之前,主考官通常还会邀请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依据考生考试的成绩及其社会名声, 共同决定最终录取的名单,这个过程简称通榜。由于科举制采取这种形式,使主考官在录取考生时有了自由裁量的权力,考生为了能

够中举,就必须在参加考试之前多方奔走,寻求名人推荐,或者对考官进行活动。考生在通榜公布之前的活动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能否高中。此外,隋唐科举制采取行卷、公荐、通榜、呈榜等方式,致使科举考试的开放性和平等性受到质疑,这是唐代科举在制

度上的一个重要缺陷,是唐代科举考试中腐败现象出现的根源。

三、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历史功能及启示

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通过各种方式网罗天下人才,以辅佐自己管

理和运作国家机器,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和社会秩序,巩固国家政权。因此,人才的选拔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在对人才进行选拔的过程中,知识和能力是统治者更好地治理国家、维护政权奠定基

础。统治者通过科举制选拔人才无疑是时代的一大进步,也为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大发展网罗了诸多人才。科举制作为历史上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从隋唐建立起即经久不衰,延续1300 多年直到中国封建社会终结才宣告废除,这充分说明它是我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中最成熟、最完善的一项人才选拔制度。它第一次较全面地的实行了“公开报考、择优录取”的取仕制度,具有相当大的开放性和竞争性,而且重视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是血缘门第,具有相当大的进步意义。尽管它还存在诸多弊端,但这是由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只要保持警醒心态是可以克服的,我们不能因

此而对之全盘否定。

对唐朝的科举制度进行更深、更细致的研究,从中也可以汲取更加珍贵的历史启示。科举制对隋唐时期的经济文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对唐朝高度发达的文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如唐朝诗歌的繁荣主要得益于这种考试方法的促进。科举制的兴衰和历史发展轨迹,也为当代选取人才的过程提供了一些经验和教训。首先,要兴建教育基础设施,扩建校舍,振兴教育,为国家培养后备人才,确保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唐朝的学校教育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封建教育制度形成了完备的形态,具有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体系,无论是学校的种类、形式及管理制度、教学内容,还是学生的数量、质量等各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次,要努力营造公平的考试环境,通过公平的选才制度来网罗人才,防止考试过程中出现各种腐败、作假的行为,帮助真正有实力、有才华的人才得到晋升的机会,为

国家和社会培养和选拔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