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提取法的各种方法与技术比较
不同提取方法比较

不同提取方法比较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提取方法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用于从复杂的原料中分离出我们所需的物质。
不同的提取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物质和目的,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提取方法进行比较。
一、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是最常见和简单的提取方法之一,它利用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溶解和分离的原理进行提取。
该方法通常适用于大量的原料提取,如植物提取物和天然产物的提取。
优点:1. 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2. 可以针对不同性质的物质选择不同的溶剂进行提取。
缺点:1. 部分物质可能会在溶剂中产生副反应,导致提取效果下降。
2. 难以完全分离物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3. 需要进行多次提取才能得到高纯度的物质。
二、萃取法萃取法是利用两种或多种互相不溶的溶剂相进行分离和提取的方法。
通常,一个溶剂用于挑选出要提取的物质,另一个溶剂用于将物质从原料中转移到有机相中。
优点:1. 通过选择不同的溶剂相,可以实现对不同物质的选择性提取。
2. 可以通过调节溶剂相的pH值、温度和浓度等参数来优化提取效果。
缺点:1. 需要较长的提取时间,尤其是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
2. 部分有机溶剂对环境有潜在的危害。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利用物质在超临界状态下的密度和溶解度的变化来实现提取的方法。
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状态,在超临界状态下,流体表现出类似气体和液体的特性。
优点:1. 超临界流体具有较高的扩散速度和较低的粘度,能够更快更彻底地提取目标物质。
2. 超临界流体的密度和溶解度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进行控制,有利于提高提取效果。
缺点:1. 设备复杂,成本较高。
2. 部分目标物质可能对超临界流体的条件要求较高。
四、蒸馏提取蒸馏提取是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进行提取的方法。
通过升温使原料中的低沸点物质蒸发,并在冷凝器中冷却和液化,从而实现分离和提取目标物质。
优点:1. 可以实现对高沸点物质的选择性提取。
2. 提取效果稳定,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中药化学1.2 溶剂提取法

6、混合:
1、简述溶剂提取法常用溶剂极性的大小。 2、简述常见五种提取方法的溶剂及适用范 围。
1、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 A. Et2O B. EtOAc C. CHCl3 D. n-BuOH E. MeOH 2、连续回流提取法与回流提取法比较,其 优越性是 A. 节省时间且效率高 B. 节省溶剂且效 率高 C. 受热时间短 D. 提取装置简单 E. 提取量较大
1.2 溶剂提取法
提取:指用适宜的溶剂和适当的方法将有 效成分从原药材中提出的过程。 常用的提取方法: 1、溶剂提取法 2、水蒸气蒸馏法 3、升华法 4、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溶剂提取法
一、基本原理 二、操作技术:溶剂的选择 提取过程 提取方法 三、影响因素
一、基本原理:
“相似相溶”,即极性相似相溶解。 即:极性大的成分在极性大的溶剂中溶解大; 极性小的成的容器中,
加入适量溶剂(水或有机溶剂) 每次浸泡一日以上, 提取2-3 次使有效成分大部分浸出 倾取上清液,过滤
药液
提取范围:
适宜含淀粉、树胶等成分较多的药材以及含挥发性成 分,或遇热不稳定易分解或被破坏成分的提取。
提取优缺点:操作简便。 缺点:提取时间长、溶剂用量大,提取效率不高, 水为溶剂易发霉、变质,必要时加适量防腐剂。
亲 水 性 溶 剂
3、溶剂极性大小的实质: 介电常数不同,介电常数大的溶剂极性大, 介电常数小的溶剂极性小。
溶剂 己烷 苯 乙醚 氯仿 乙酸乙酯 乙醇 甲醇 水 ε 1.88 2.29 4.47 5.20 6.11 26 31.2 81.0 水溶解度(g/100g) 0.007 0.06 1.3 0.1 3.0 极性 弱
中药制剂溶剂提取法

1.溶剂提取法的原理:溶剂提取法是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的溶剂,⽽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法。
当溶剂加到中草药原料(需适当粉碎)中时,溶剂由于扩散、渗透作⽤逐渐通过细胞壁透⼊到细胞内,溶解了可溶性物质,⽽造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于是细胞内的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溶剂⼜不断进⼊药材组织细胞中,如此多次往返,直⾄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时,将此饱和溶液滤出,继续多次加⼊新溶剂,就可以把所需要的成分近于完全溶出或⼤部溶出。
中草药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直接与溶剂性质有关。
溶剂可分为⽔、亲本性有机溶剂及亲脂性有机溶剂,被溶解物质也有亲⽔性及亲脂性的不同。
有机化合物分⼦结构中亲⽔性基团多,其极性⼤⽽疏于油;有的亲⽔性基团少,其。
极性⼩⽽疏于⽔。
这种亲⽔性、亲脂性及其程度的⼤⼩,是和化合物的分⼦结构直接相关。
⼀般来说,两种基本母核相同的成分,其分⼦中功能基的极性越⼤,或极性功能基数量越多,则整个分⼦的极性⼤,亲⽔性强,⽽亲脂性就越弱,其分⼦⾮极性部分越⼤,或碳键越长,则极性⼩,亲脂性强,⽽亲⽔性就越弱。
医学教育搜集整理 各类溶剂的性质,同样也与其分⼦结构有关。
例如甲醇、⼄醇是亲⽔性⽐较强的溶剂,它们的分⼦⽐较⼩,有羟基存在,与⽔的结构很近似,所以能够和⽔任意混合。
丁醇和戊醇分⼦中虽都有羟基,保持和⽔有相似处,但分⼦逐渐地加⼤,与⽔性质也就逐渐疏远。
所以它们能彼此部分互溶,在它们互溶达到饱和状态之后,丁醇或戊醇都能与⽔分层。
氯仿、苯和⽯油醚是烃类或氯烃衍⽣物,分⼦中没有氧,属于亲脂性强的溶剂。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时中草药成分结构分析,去估计它们的此类性质和选⽤的溶剂。
例如葡萄糖、蔗糖等分⼦⽐较⼩的多羟基化合物,具有强亲⽔性,极易溶于⽔,就是在亲⽔性⽐较强的⼄醇中也难于溶解。
淀粉虽然羟基数⽬多,但分⼦⼤⼤,所以难溶解于⽔。
蛋⽩质和氨基酸都是酸碱两性化合物,有⼀定程度的极性,所以能溶于⽔,不溶于或难溶⼦有机溶剂。
溶剂提取法分类

溶剂提取法分类一、介绍溶剂提取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通过溶剂选择性地溶解待提取物,从而实现分离和富集的目的。
本文将对溶剂提取法进行分类,介绍各类溶剂提取法的原理、应用以及优缺点。
二、溶剂提取法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溶剂特性和应用场景,溶剂提取法可分为以下几类:2.1 极性溶剂提取法极性溶剂提取法是利用极性溶剂与待提取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行分离和富集的方法。
常见的极性溶剂有水、醇类、酮类等。
该方法适用于提取具有极性功能团的化合物,如酚类、酮类、醇类等。
优点是提取效果好,但缺点是部分非极性物质无法被提取。
2.2 非极性溶剂提取法非极性溶剂提取法是利用非极性溶剂与待提取物之间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和富集的方法。
常见的非极性溶剂有石油醚、正己烷等。
该方法适用于提取具有非极性功能团的化合物,如脂肪类、烃类等。
优点是提取效果好且操作简单,但缺点是对于极性物质的提取效果较差。
2.3 离子液体提取法离子液体提取法是利用离子液体作为溶剂进行分离和富集的方法。
离子液体具有较低的挥发性、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适用于提取具有特殊性质的化合物。
该方法在有机合成、环境分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优点是离子液体可调性强,提取效果好,但缺点是成本较高。
2.4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是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进行分离和富集的方法。
超临界流体具有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特性,具有较高的溶解力和渗透力。
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有二氧化碳、乙烯等。
该方法适用于提取热敏性、易挥发性的物质,如天然产物提取、药物纯化等。
优点是提取效果好、操作简单,但缺点是设备成本较高。
三、溶剂提取法的应用溶剂提取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3.1 药物提取和纯化溶剂提取法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溶剂提取法可以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出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如提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
同时,溶剂提取法也可以用于药物的纯化和富集,提高药物的纯度和活性。
不同方法及溶剂对黄连小檗碱的提取效果比较

b i e e t o v n s a d d fe e te ta t g wa s y d f r n l e t n i r n x r c n y s f i
XIGu - i g S o p n , ONG u - i G o bn
化
学
工
程
师
C e i l E g er hm c n i e a n
文章编号 :0 2 12 (0 )7 0 5 — 2 10 — 4 2 1 0 — 0 9 0 1 1
2 1 年第 7 01 期
芷
褴 师 圜 她
不 同方法及溶剂对黄连 小檗碱 的 提 取 效 果 比较
C p i h n n i r n h wa ih rt a wh c s0 0 0 n D wa . 6 . o t c i e ssF a c sh g e n 8 % s h 1 i h S wa . 0 5 a d RS s0 0 %
Ke r s C p i c i e ss F a c b r e i e e ta t n y wo d : o t h n n i r n h; e b r ; x r ci s n o
13 黄 连 总小 檗 碱提 取 液 及 不 同方 法提 取 .
液 制备
1 . 黄连 总小檗碱 提取 液 的制备 .1 3 称取 5 g黄
硫 酸法 、 灰 乳 法 、 机溶 剂 法 、 膜法 、 提 取 Fra bibliotek 石 有 液 水
1 黄连 的前 处理 . 2
将 黄连放人 5  ̄ 烘箱 中烘烤变脆 , 0C 粉碎 , 放人 冰 箱保 存 。
溶剂提取法

• 常见的提取溶剂可分为以下三类:
• 1)水:水是一种强的极性溶剂。 • 水作溶剂经济易得,溶解范围广。天然产物中亲
水性的成分,如生物碱盐类、苷类、有机酸盐、 鞣质、蛋白质、多糖、色素以及酶和少量的挥发 油都能被水浸出,其缺点是浸出范围广,选择性 差,容易浸出大量无效的成分,给制剂、滤过带 来困难,制剂色泽欠佳,易霉变、不易贮存。 • 为了增加某些成分的溶解度,也常采用酸水及碱 水作为提取溶剂。
• 碱的应用不如酸普遍。碱水提的目的是增加有效 成分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常用的碱水是氨水,因 为它是一种挥发性弱碱,对有效成分破坏作用小, 易于控制其用量。还常用氢氧化钠溶液,调提取 液的pH。
精品课件
• 2)亲水性的有机溶剂: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与水能 混溶的有机溶剂,如乙醇(酒精)、甲醇、丙酮 等,以乙醇最常用。
精品课件
特点及适用范围: • 此法操作方便,简单易行,但提取时间长,浸出
溶剂用量大,往往浸出效率低,不易完全浸出, 因此不适合有效成分含量低的原料。 • 若以水作溶剂夏季易霉变,因而应用有一定的局 限性,通常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故浸渍过程应密 闭,防止溶剂的挥发损失。 。 • 本法通常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所以适用于有效成 分遇热易破坏及含淀粉、果胶、树胶等多糖物质 较多成分
有效成分 从细胞内溶出
溶剂渗入
精品课件
提取溶剂的选择
溶剂的选择依据
• 用溶剂提取活性成分时,选择适宜的溶剂是关键, 溶剂选择合适就能顺利地把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如 果选择不当很难把有效成分提取完全甚至提不出来。
• 适宜的溶剂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对目标成分溶解性大,对共存杂质溶解性小,即 提取物纯度高、杂质少;
精品课件
• 酸水提的目的主要是促进生物碱的浸出,提高部 分生物碱的稳定性,以及除去不溶于酸的杂质等。 所加入的酸多为硫酸或盐酸,为发挥出所加酸的 最好性能,可将酸一次加入最初的少量提取溶剂 中,当酸化溶剂用完后,只需使用单纯的溶剂, 不需再加酸,即可顺利完成提取有效成分的操作。 酸的用量都是有一定配比的,用量过多,会影响 成分和药效。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对比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1、溶剂提取法:(1)浸渍法:热敏性成分、提取效率高。
(2)渗漉法: 热敏性成分、多糖丰富的药材。
(3)煎煮法:不易被水、热破坏的成分。
(4)回流法:提取脂溶性成分。
(5)索氏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省溶剂,时间长成分易破坏2、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能随水蒸气蒸馏且不溶于水的成分3、超临界提取法:挥发性、脂溶性、热敏性、易氧化成分4、超声波提取法:适合各种溶剂,提取热敏性成分溶剂类型的大概分类:注:下面的蓝色字体为亲脂性有机溶剂(与水不相溶,分层),黑色字体为亲水性有机溶剂(与水可任意混溶)石油醚(极性最小)<四氯化碳(毒性较大)<苯(毒性较大)<氯仿(比水重)<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苷类、水溶性类成分)<丙酮<乙醇(万能溶剂)<甲醇<水1、溶剂提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操作及其特点溶剂提取法:概念:中药成分复杂,各种成分溶解性能差异大,依据“相似相溶”的原理,选用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而对其他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用适当的方法将有效成分尽可能完全地从药材组织中溶解出来。
原理:1、溶剂通过扩散、渗透作用穿过细胞壁进入细胞内。
2、溶剂在细胞内溶解了大量的可溶性物资,而造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
3、细胞内的浓溶液在渗透压的作用下不断向外扩散。
4、新的溶剂不断重复进入细胞内,直至细胞内外浓度达到动态平衡。
提取的关键:溶剂的选择(原则:相似相溶。
其它的还有本身无药理作用、价廉易得,安全无毒,沸点适中,回收浓缩方便、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共存杂质溶解度小、不与有效成分起化学反应,即使反应亦属于可逆性的。
)溶剂类型的大概分类:注:下面的蓝色字体为亲脂性有机溶剂(与水不相溶,分层),黑色字体为亲水性有机溶剂(与水可任意混溶)石油醚(极性最小)<四氯化碳(毒性较大)<苯(毒性较大)<氯仿(比水重)<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苷类、水溶性类成分)<丙酮<乙醇(万能溶剂)<甲醇<水各个方法操作与优缺点等(1)浸渍法:讲药材粗粉以水或稀醇浸泡而浸出有效成分的一种方法。
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第四章溶剂萃取法解析

2019/8/26
31
DMF
DMF是多种高聚物如聚乙烯 、聚氯乙烯、 聚丙烯腈、聚酰胺等的优良溶剂,广泛用 于塑料制膜、油漆、纤维等工业;也可作 除去油漆的脱漆剂。
它能溶解某些低溶解度的颜料,使颜料带 有染料的特点。 DMF还可作从石蜡中分离 非烃成分的有效试剂。它对对苯二甲酸和 间苯二甲酸的溶解性有良好的选择性,可 在DMF中将它们分离。
2019/8/26
3
浸取
• 用有机溶剂把有用物质从固体原材料中提取到溶 液中的过程。
• 热水浸取茶叶;药酒;有机溶剂提取大豆、花生 等中的食用油。
• 浸出油:是用化学制油方法使油脂从油料中分离 出来而形成的油品。采用“六号”溶剂油将食用 油原料充分“浸泡”然后高温提取,经脱脂、脱 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加工而成。油品色 浅味淡易形成溶剂油的残留。
• 乙醇具有一般伯醇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有 机合成的重要原料及溶剂。医药上常用做消毒剂 和防腐剂。乙醇还广泛用做饮料和燃料。过去, 工业乙醇中常加入少量毒性物质如甲醇等(称变 性酒精)以防止饮用。
乙醇
• 普通酒精是含95.6%乙醇和4.4%水的恒沸混合物, 沸点为78.15℃,其中的少量水分无法用蒸馏法除 去。实验室中常在普通酒精中加入生石灰回流, 再进行蒸馏,可得99.5%的乙醇。再加入金属镁 和少量碘(催化剂)回流后蒸馏,可得无水乙醇 (又叫绝对乙醇)。
2019/8/26
34
常用语
• 将供提取的溶液称为——料液(F) • 从料液中提取出来的物质 ——溶质 • 用来萃取产物的溶剂——萃取剂(S) • 溶质转移到萃取剂中与萃取剂形成的溶
液——萃取液(L或E’) • 被萃取出溶质后的料液——萃余液(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剂提取法的各种方法与技术比较
方法
操作技术要点
适用范围
特点
浸渍法
冷浸法:在室温条件下浸渍,使
有效成分浸出
温浸法:在40-60℃之间浸渍,能浸出较多的有效成分 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及含淀粉、果胶、黏液质、树胶等多糖物质较多的天然药物
操作方便、简单易行,水浸提液易霉变。
必要时需加适量防腐剂
渗漉法
将药材粗粉置渗漉装置中,连续添加溶剂使渗过药粉,自上而下
流动,浸出有效成分(粉碎→浸润→装筒→排气→浸渍→渗漉→收集→渗漉液)
适用于提取遇热易破坏的成分
保持良好的浓度差,提取效率高于浸渍法,但溶剂消耗多,提取时间长
煎煮法
将药材加水加热煮沸,滤过去渣
后取煎煮液
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不易被水、热破坏的天然药物的提取 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于冷浸法
回流提取法
使用回流提取装置,低沸点有机溶剂浸泡药材,通过加热浸出
液,使溶剂受热蒸发,经冷凝后变为液体流回浸出器,如此反复至浸出完全
适用于脂溶性较强的天
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如甾体、萜类、蒽醌类等 提取效率高,但溶剂消耗
量大,操作较麻烦。
不宜提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
连续回流提取法
实验室中常用索氏提取器,能用
少量的溶剂进行连续循环回流提取,充分将有效成分浸出完全 适用于脂溶性化合物,药量少时多用该法进行提取
提取效率高,溶剂用量少,不宜提取对热不稳定成分
超声提取法
将药材粉末置适宜的容器内,加
入定量溶剂,密闭后置超声提取器内,利用超声波浸提有效成分 既适用于遇热不稳定成分的提取,也适用于各种溶剂的提取
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无需加热。
但目前尚为实验室小规模使用
常用溶剂性质
溶剂
沸点(℃) 介电常数(20℃)
溶解度(20℃)
溶剂/水% 水/溶剂%
石油醚 30-120 1.89 不相混溶
环己烷 80.7 2.05 苯 80.1 2.23 7.8 20.0 乙醚 34.6 4.34 3.4 2.6 三氯乙烷 61.2 5.1 6.6 1.2 醋酸乙酯 77.1 6.4 7.94 2.98 正丁醇 117.7 17.8 8.5
16.4
丙酮 56.2 21.4 任意混合
乙醇 77.8 25.8 甲醇 64.6 33.7 水 100
81.0
天然药物各类成分极性与提取溶剂的关系
极性极弱
结构类型
适合提取溶剂
亲脂性强挥发油、脂肪油、叶绿素石油醚
亲脂性较强游离生物碱、苷元、甾类、萜类、某些有机酸乙醚、三氯甲烷中偏小某些苷类(如强心苷等)三氯甲烷:乙醚(2:1)中等极性中等某些苷类(如黄酮苷等)乙酸乙酯
中偏大某些苷类(如蒽醌苷、皂苷等)正丁醇亲水性较强极性大的苷、生物碱盐、鞣质丙酮、乙醇、甲醇亲水性强蛋白质、氨基酸、糖类、无机盐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