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对策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对策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对策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对策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第一部分研究的目的及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但从小学教学第一线的实际情况看,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状:(1)课堂上,一段感人至深的话语,经学生口中道来,平淡无奇,甚而有念读、唱读之势。(2)平时随堂听课时,常可听见由于老师对学生朗读表现不太满意,“请同学们把课文反复朗读几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你用心去读,一定能读出——”可同学们参差不齐的齐读让老师再度暗自蹙额。针对这些不良状况,我们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文本。“书卷多情似故人,沉昏忧乐每相亲”,课堂内外、晨诵夕读,点滴之时,方寸之间无不可成为有感情朗读的天地。鉴于此,我们提出了“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对策研究”这一研究课题。并且充分利用该课题的研究,努力促使我校不同方言区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所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差的问题有所改善,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普通话语言环境,对学生进行语言美的文化素养的熏陶。同时提高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的技巧和自身语文专业素养。

课题组根据学生朗读现状调查以及分析,确定了以下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1.了解学生在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2.研究提高朗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3.通过课外活动促进朗读能力的提高。

4.研究朗读能力评价指标。

第二部分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

本课题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小学阶段朗读的总体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指导,把理论研究与行动研究相结合,主要采取教育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全面提高。课题实验经历了四个阶段:

1.实验准备阶段(2009.6──2009.9)成立课题组做好前期实验准备。

(1)成立了以校长为课题总负责人的课题组,制定万水泉中心小学教科研制度。课题组进行分工:由校长牵头,教导处成员组成课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题的日常管理、组织实施、经费保障等事项;由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牵头,实验年级语文教师组成课题实验小组,具体负责实验的操作和数据跟踪记录、信息汇总反馈,研究实验对策。

(2)课题组拟定了课题实施方案,明确了课题指导思想、组织形式、实施计划、实验思路和工作目标,明确了职责分工。

(3)课题实施前通过问卷调查法,进一步调查分析中高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现状,并形成调查报告。

(4)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参阅相关教学网络资源与教学报刊杂志,研究与课题相关的材料,制定研究方案与阶段研究实施计划。

(5)组织召开课题开题会,课题主持人作了开题报告,做好课题前期准备工作。

2.实验操作阶段(2009.10──2010.10)根据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进行课内外朗读训练的探索与实践。

(1)进行课内外的探索与实践,探求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使学生激起朗读兴趣。制定晨读训练记录、课堂教学渗透、阶梯训练提升等一些研究策略,并根据拟定的对策设计学生晨读训练和朗读阶梯训练评价表,记录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变化。

(2)进行形式多样的朗读拓展活动。在实验过程中组织了学生演讲比赛师生讲故事、小小播音员评选、读后感征集、邀请包头广播电台主持人和学生互动等活动,促进了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3)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议,梳理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拟定下一阶段工作计划和思路。

(4)邀请市区两级教研员对课题进行指导。

3.提高发展阶段(2010.11──2011.3)在前阶段的基础上,整理阶段性成果。

(1)拟定本阶段工作计划,整理研究思路,完善研究方案,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2)撰写实验教师研究论文,收集编辑优秀教案、教学反思和课件、教学光盘等。

(3)撰写中期研究报告,并于2011年11月17日通过专家组中期验收。

4.总结验证阶段(2011.4──2011.9)进行后期测查,做好各项结题准备工作。

(1)2011年4月,填写“课题成果鉴定申请表”,申请课题终期验收。

(2)进行课题终期问卷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

(3)整理完善课题有关的资料。

(4)撰写课题结题报告,邀请专家进行课题鉴定,对课题进行评审验收。

(5)举办研究成果图文展。

(6)研究下一步课题成果的推广。

第三部分课题实施的具体举措

一、加强领导严格制度科学管理。

1.健全组织科学管理。

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整个课题实验教学环境的规划、师资队伍培训、课题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成立以教导处牵头的课题实验科研小组,成员包括教导主任、实验年级教研组长、实验教师,具体负责实验的操作和数据跟踪记录、信息汇总反馈,研究实验对策工作。聘请市区两级教研员吴秀玲、乔春梅成立专家指导小组,定期来学校开展研讨活动,提出改进措施。

2.制定万水泉中心小学教科研制度,从人员组成、经费保障、设备更新、教师培训、成果总结推广等多方面提供制度保障。

3.条件保障:我校具有完善的影像、多媒体器材设备,这为朗读能力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为了开展好本课题的研究,学校又专门购置了录音笔。我校虽然地处农村,但是教学中具有浓浓的“普通话气息”,这为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发展空间。学校特别重视教科研工作,根据课题开展的需要,能在课题经费上给予充分的保证。

二、抓教师培训,扎实开展课题的研究。

1.加强培训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课题研究需要科学的教育理论支撑,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许多一线的教师在这一点上显然是较为薄弱的,因此我们高度重视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以期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使课题研究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展开。

(1)学校为教师们开展业务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配备微机、打字机、复印机,常年开通足够流量的宽带,为教师网络学习提供了条件。二年来我们认真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订阅了《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教学通讯》《小学教学设计》等杂志进行学习与参考,始终坚持以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业务学习制度,每两周进行一次,每次40分钟左右,轮流由一位教师主持,学习和课题基础知识,学习与本

课题有关的理论知识,我们主要学习了《朗读学》《走进新课程》《央视2005—2010新年新诗会》《朗读手册》等书籍和音像资料,研究如何开展课题研究。两年来课题组教师每人都写了30多篇教学随笔和反思。

(2)组织教师读书交流会。学校专门开列了24种必读书目和5种选读书目,其中包括反映最前沿教育理论的杂志《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在世界产生广泛影响的教育名著《教育漫话》《大教学论》《爱的教育》《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和我国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的专著《教海漫记》《听王崧舟老师评课》《王崧舟讲语文》《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小学阅读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班主任工作漫谈》《我的教育理想》《教育的智慧》等,要求教师边读边摘录笔记,并撰写学习心得,举办多种层次的读书交流会,交流教师的学习心得。

(3)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始终坚持每两周一次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就“范读是否影响学生个性化朗读”“中高段学生如何防止唱读”等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们不仅获得了教育思想、教学水平、教育管理能力的全方位提高,而且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写成论文,两年来课题组教师共完成了50多篇关于朗读的教学论文,形成了许多切实可行的策略,大大提高了教师指导朗读教学的能力。

2.专家引领更新理念。

(1)课题实施以来,教师们较系统地学习有关朗读训练、培养语感方面的理论书籍,学习新课程标准中有关语感训练的知识,并搜集许多相关的资料,印发了部分教育专家、特级教师的理论文章和教学实例评析,形成课题组的资料库。

两年来,我们分别邀请市教研室的吴秀玲老师、东河教研室的李智老师、包头市广播电台知名主播孟实老师来校进行朗读教学指导,邀请李镇西、汪志广、韩雪屏等教育专家进行教育培训更新教学观念。特别是吴秀玲老师十分关心课题的进展,多次到学校组织课题研讨活动,指导课题组工作。课题领导小组经常组织教师观摩新课程培训的系列录像专题讲座、听课,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理论储备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改造,使教师能站立在新的高度审视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两年来累计派出课题组教师20人次外出学习。

(2)为了推动实验课题的有效进行,学校利用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计算机实现校园网络化,为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提供资源,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教育管理者、教师与专业研究人员的交流、研讨提供平台,实现零距离的互动。

学校努力为教师搭建的展示平台,进一步强化和检验教师的反思实践能力,使教师在展示中进一步深入地自我展示,感受课题研究带来的丰硕收获的喜悦。主要方式有:课题教研课展示活动、课题研讨会、课题对外交流学习等活动,如2010年12月2日东河区教研室专程来我校进行课题研讨交流活动。

第四部分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自课题实施以来,课题组按照研究方案,有计划,有目的全面推进课题实验工作,研究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困难,但是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市教研室吴秀玲老师等相关专家的帮助下,课题达到了预期目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两年艰辛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在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实验教师自身素质同时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取得以下成果:

一、学生素质与能力得到提高。

1.学生朗读能力得到提高。

从终期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学生停顿断句、语气语调、节奏把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得到改善,朗读感情更加充沛,朗读的表现力明显增强。课题实施之初,有50%以上的孩子因为紧张、读不好怕别人笑话、掌握不好停顿、读不出情感等原因不喜欢朗读,现在85%以上的孩子开始喜欢朗读,而且能自主朗读,家里用于朗读的时间也明显增加。过去朗读时丢字、多字,紧张胆怯,声音细小,拖腔拿调的现象明显减少。

经过前期实验,我们进行了朗读检测。我们从课内选出比较优美的10篇课文,课外选出2篇课文。随机抽取五、六年级160人分别从正确、流利、有感情三个方面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检测,获得了优等的学生有100人,占学生的62.5%;获得了良等的学生45人,占学生的28.1%;检测合格的学生有15人,占学生的9.8%。这充分说明课题研究对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2.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课题组合理安排朗读内容,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依托文本编出朗读材料。本课题实验始终坚持以课堂教学为本,紧紧围绕教材中的文本进行学生训练。在读好课本中的篇目的同时,课题组搜集整理了许多名家美文汇集成学生课外朗读训练篇目,和学生朗读阶段评价有机结合形成《学生朗读阶梯训练评价册》。通过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朗读,开拓了学生视野,扩大了知识面,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促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其他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3.学生语音面貌得到转变。

课题实验的开展,使得学生普通话水平明显提高,方言音得到极大地纠正,学校里讲普通话的教学氛围已经形成,这对于我们这样一所方言种类多,普通话不易巩固的城乡结合部学校是来之不易的。

二、教师素质与能力得到提高。

1.教学行为转变,教学能力提高。

课题实验促发了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观念的转变引起了教学行为的变化。课题研究中,参研教师自主、积极地探索提高学生朗读能力课内外整合的额内容和方式方法,并且能根据不同学生的朗读现状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拟定对策,分层次训练学生朗读能力,使得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全面提高。经过课题实验,参研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主

体性,给予学生朗读和自主学习的时间、机会更多了,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已经形成。教师更懂得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2.教学理念转变,教研能力提高。

在课题实施中,参研教师为了适应课题研究的需要,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及培训,自身专业素质得到很大提升。到目前为止,课题实验教师整理教学设计100

多篇;案例分析20多篇;学习体会20多篇;教学反思和随笔200多篇;读书笔记20多本。参研教师有多人次在自治区、包头市以及高新区的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有十几篇论文在各级论文评选中获奖或教学期刊发表。

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一览表(部分)

总之,我们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更坚定了学校科研兴校的决心。在本课题的结题验证阶段,我们将积极总结和反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附录1:“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阶段实施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朗读是中华民族传承文化的结晶,是阅读能力形成的必要情势,是语感能力形成的重要道路,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手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在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育语感,在读中受到情绪的熏陶。”为进一步推进语文课程的改革,增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2009年9月我们成立了“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研

究”课题小组,进一步调查分析当前小学生中高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现状。具体事项安排如下: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朗读的习惯。

2.探索高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和可操作方法。提高朗读的能力,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3.提高高年级学生朗读文本的能力,训练学生搜集、自创朗读资料的能力。

4.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实践,以朗读能力的训练为突破口,创设对话式课堂。

5.通过研究,激发教师课堂教学智慧,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我校教研工作的开展,全体师生获得共同成长。

三、研究内容。

1.分学段调查学生朗读兴趣和水平实际。

(1)调查学生是否爱朗读、乐于朗读。

(2)研究出能促进学生朗读兴趣的方法措施。

(3)调查各学段学生在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4)分析学生朗读存在问题的原因。

(5)针对问题及原因拟订各学段训练方案。

2.以朗读能力的提高为突破口,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倡对话式课堂,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3.当前,中国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外阅读中的阅读现状。

4.三位一体,课前、课内、课外在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方面将取得哪些成效。

5.开发朗读资源。

(1)诵读课文、诵读经典美文。

(2)教师自编朗读资料。

(3)引导学生搜集、自创朗读资料。

6.举办各种活动展示。

(1)成立校园广播站,推广朗读。

(2)举办朗读展示专题艺术节,学生用各种艺术形式(朗诵、演讲、小品、舞台剧),展示朗读训练成果。

7.研究成果的指导意义及推广普及价值。

四、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在学生、家长中开展关于朗读兴趣、朗读习惯、朗读方法的调查问卷,分析学生朗读的现状以及学生的学情、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为针对性地开展朗读能力训练研究打好基础。

2.文献法: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朗读训练的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收集、整理、比较和归纳,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筛选有效经验,运用于本课题研究。

3.个案观察法:选择一些典型学生,对个体进行跟踪分析,建立个人档案,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分析,跟踪观察学生个体变化。

4.行动研究法:课题研究期间,将在本校开展行动研究,探讨实施策略并制定具体步骤,最后进行科学的经验总结。

5.测验法:分阶段测验学生的朗读水平、口语交际水平是否有所提高,针对测验结果采取措施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6.经验总结法:总结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

五、研究过程。

实验准备和操作阶段(2009.6──2010.6)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构思、规划、制订课题方案。

2.组建课题组织机构,部署研究内容及各阶段的实施要点。

3.建立课题管理制度,组织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相关理论学习。

3.确定朗读研究实践班级,制定朗读训练计划,实施朗读训练。

4.学生朗读兴趣和朗读现状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5.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在晨读中跟踪训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对话式教学实践。

6.举办学生朗读能力展示活动。

7.编写《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研究》教师论文集;教学随笔;心得体会。

8.收集教师优秀教学课件和案例进行汇编。

9.举办课题优质课观摩和课题图片展览。

附录2:“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研究”课题阶段工作总结(一)

我校《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研究》课题组从成立至今,在市教研室吴秀玲老师和区教研室乔梅老师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带领和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始终如一、有条不紊地开展着。现已进入第二阶段,实验正在按方案稳步进行,并初见成效。

为总结经验,摈弃不足,更好的完成下阶段的实验任务,现将前阶段实验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了理论学习,促进课题教师教学理论水平的不断提升。

1.我们课题小组经过第一阶段的实践和研究,教师们对《提升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研究》这一课题有了明确的了解,并且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依据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中朗读的要求,针对课题组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观念的现状,把加强在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做为课题研究工作的先导,着眼于帮助教师树立新的学生观,课堂教学质量观,把教师引导到依靠先进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上来。为了使广大语文教师充分认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我们在课题负责人的带动下,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活动,首先,组织教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标准》对朗读教学的要求,使大家认识到:在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其次,我们组织教师大量收集相关资料,进行交流、探讨,促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进行朗读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消除了教师惧怕朗读教学的心理。第三,在教师对朗读教学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开始确立课题研究的目的、任务及操作的思路。同时,我们将《标准》要求与我校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制定了各班朗读教学的目标体系,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

2.利用网络资源,注重科研问题的讨论、活动的记录和宣传报道。实验教师根据课题计划进行研究实施,进行资料收集,同时注重教师自身的人文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继续立足课堂,精心指导朗读,强化朗读训练。

针对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都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案。首先,我们在教学中保证了学生朗读的时间,去掉了那些繁琐的分析,努力地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老师的讲解分析不可能代替学生的主观感受……因此,我主张读得多一些,讲得少一些,练得多一些。”实践证明,李吉林老师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教师讲少了,学生读多

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其次,在教学中,我们重视了教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通过教师的引读、范读、朗读技能的传授等,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感悟能力。第三,在朗读训练中,我们注意变换形式,使学生朗读的方式灵活多样,如个别朗读、齐声朗读、分组朗读、对比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这样做大大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激起了学生想把书读好的欲望。读完后,老师、学生对该同学进行口头评价,评价杜绝形式化,要针对每个同学的优缺点进行具体的评价,并对读的好的同学进行奖励,如加小星星等。对于一些语言方面发音不准的(如:平翘舌不分、有方言的等)同学,老师通过日常谈话、提问时纠正等方法对其跟踪指导。

三、课内课外相结合,重视朗读评价。

1.在课堂上,我们了解的只能是部分同学的朗读情况,而大部分同学的情况我们并不能全面了解,于是我们让孩子们每篇课文学完后都回家读给家长听,家长在课题旁边做出简单评价。这样一来,老师就能清楚的了解到每个孩子的朗读情况了。并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2.建立朗读评价表,老师利用晨读时间对学生朗读情况进行检测,并对朗读面貌差的学生逐个评价,进行针对性指导。

3.学期末进行朗读检测。经过前期实验,我们从课文中选出比较优美的10个段落,从正确、流利、感情三个方面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检测。每项各占10分,错字、漏字、添字、发音不准确属于正确中的一项,每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读断句、破句、回读属于流利中的一项,错一次扣1分。有感情一项老师根据学生对文章感情的处理和标点的处理等方面逐情给分,最低控制在5分。最后根据这三项情况分为A、B、C三个等级,25-30分为A,20-24分为B,20分以下为C。

四、开展教学设计的说评活动,促使课题研讨的升华。

随着课题的开展,课题组成员的认识也逐渐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模糊到清晰,于是对课题研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冲刺阶段我们主要抓教学设计的说评活动。也就是说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课题组成员在上课之前,必须按照课题研究的目标、方向确定教学内容,搞好教学的设计,然后组织全体成员,针对主讲教师的教学设计,认真开展说评活动,在评议中,教师根据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朗读能力”这一课题内容,重点评议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是否突出了课题的思想。即安排的读书活动,是否有目的、有层次、有方法,是否把读与思、读与悟、读与说、读与写有机的结合起来。安排的读书活动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评议后,主讲教师集思广益、认真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这样就使课的教学突出了课题的内容,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五、组织朗读竞赛,促进朗读教学。

结合课题研究,我们还有效地开展了朗读竞赛活动,进一步促进朗读教学,每学期,我们坚持开展一次朗读或演讲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朗读的实际状况,以及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的重视程度和训练效果,从而为更好地改进朗读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在区、校举办的美文诵读比赛中,课题组成员贾春芳、李明等老师均获奖;学生也多次获奖。这说明朗读教学有了相当大的突破。

一年来,我们围绕“学生朗读兴趣和朗读习惯的培养”、“如何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进行朗读教学”、“朗读教学案例、心得、论文如何撰写”、“教学设计中如何凸现朗读教学”、“课堂教学中朗读训练的落实及效果”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科研活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到目前为止,我们共收集教学设计30多篇;案例分析60多篇;专题发言稿10多篇;教学反思30多篇;读书笔记20多本;教学论文20多篇。

本课题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解决了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但并不意味课题研究已经结束,有些问题仍然难以解决:如,由于人们对提高朗读能力的重要性的意识并未普及,抱着对朗读能提高多少算多少的态度。即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检测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朗读教学的开展。建议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也就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拟定《学生朗读水平评价体系》。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1.继续更科学、更有效把课题研究活动开展下去,而且还要带动更多的老师参与该课题研究,让朗读教学扎根于每位教师和学生的心中。

2.收集和整理相关材料,并进行归类、汇总。

3.认真撰写课题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附录3:“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对策研究”课题阶段工作计划(二)

目前《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研究》课题通过一年多的实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实验班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按照课题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并结合本课题实施的具体实际,特拟定下一阶段研究计划。

一、研究过程。

实验发展提高和验收(2010.9──2011.9)

二、研究目标。

(一)研究的内容。

1.研究目前朗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朗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问题及原因拟订五、六年级训练方案。

2.开发朗读资源。

(1)诵读课文、诵读经典美文。

(2)教师自编朗读资料。

(3)引导学生搜集、自创朗读资料。

3.编写本阶段教案集、教师论文集、教学随笔;心得体会。

4.收集优秀教学课件和案例进行汇编。

5.整理研究材料和数据,完成课题中期研究报告。接受课题中期验收。

6.邀请专家进行课题鉴定,对课题研究进行终期评审验收。

(二)预期目标。

1.学生方面:通过研究,让学困生敢于开口、乐于开口朗读,发挥优秀生的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全班,定期组织班级或校级诵读比赛系列活动,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朗读能力。

2.教师方面:通过研究,寻求到有效朗读指导的策略,并将这些策略落实到日常阅读教学中。

三、具体措施。

(一)扎根课堂,研究策略。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所以本次研究的主要根据地还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本次研究将与教研活动相结合,将课题研究纳入常规教研组活动,寻求有效朗读指导的策略。

1.形成“理论学习──专题理论学习交流──专题研讨──分段课堂研究──专家引领”的课题研究模式。

2.研究有效朗读指导的策略,形成一定的策略资源。

(二)名师引路学习提高。

本阶段我们准备组织教师观看特级教师窦桂梅、王崧舟等名师的课堂教学视频;并分别邀请市教研室的吴秀玲老师、东河教研室的李智老师、包头市广播电台主持人或播音员来校

进行朗读教学指导。教师学习后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利用教研活动进行集体交流。

(三)开展活动,创设氛围。

开展校级大型诵读比赛,结合区有关活动开展班级、校级演讲比赛,做一个诵读、演讲系列的活动。

(四)适开小灶,提高能力。

从问卷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老师们最困惑的还有学困生的朗读指导。我们认为,对待学生,有必要进行个别辅导,开开“小灶”,并对学困生进行个案研究,方能提高他们的

朗读能力。

(五)营造氛围,润物无声。

利用大课间和午间休息时间,或学校广播或班级录音、电脑,播放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的朗读片段,让朗读成为学校、班级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语感的熏陶。

(六)榜样引路,熏陶感染。

发挥优秀朗读生的榜样引领作用,利用课堂和早读课以及“学校的广播站”朗读一些经典课文或散文,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七)进行测试,总结提高。

分学段测试学生朗读兴趣和水平。本阶段我们准备从五六年级随机抽取160名学生,从课内课外共选出12篇课文,分别从正确、流利、有感情三个方面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检测。

(八)开展教研活动,提高科研水平。

本阶段,围绕“如何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这一主题,开展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课题组成员除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外,还要不断总结朗读教学中充在的问题,形成可行性报告在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研讨。

1.举办各种活动展示。

(1)邀请播音员开展朗读技能培训活动。

(2)举办朗读展示专题艺术节,学生用各种艺术形式(朗诵、演讲、小品、舞台剧),展示朗读训练成果。

2.进行课题汇报课观摩。

四、工作安排:(视实际情况作调整)

2010年9──10月:

1.交流假期自我学习成果和心得,进一步学习课题方案。

2.研究制订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3.举行关于朗读指导的学习交流会。

4.迎接区教研室来校进行师生朗读的调研活动。

5.学校广播站利用早、间操及午间播放朗读名段、名篇。

2010年11──12月:

1.根据安排上好课题研究课(中、高各一节)。

2.针对教材及课堂教学情况,发现教学中朗读指导存在的问题,围绕课题完善指导学生有效朗读的教学策略。

3.邀请专家进行课题中期验收。

4.各实验班做好学困生的朗读指导工作及记录。

5.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和教学观摩,邀请市、区教研员做引领,推进课题的研究与交流。

6.进一步整理、完善课题资料。

2011年1月:

1.收集整理优秀教案、论文、问卷调查、教学心得等课题资料。

2.布置安排假期课题实验教师培训工作。

2011年3──4月份:

1.交流假期自我学习成果和心得,进一步学习中期研究报告,提出整改措施。

2.分学段进行朗读水平测试。

3.选拔课题组教师进行朗读展示课。

4.迎接区教研室领导来校进行朗读指导课的调研活动。

6.收集整理优秀教案、论文、问卷调查、教学心得等课题资料。

2011年5──6月份:

1.进行课题终期问卷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2.梳理课题研究资料和数据,形成研究报告和课题工作报告。

3.归纳、总结课题研究成果资料,做好课题最后的结题验收准备工作。

附录4:“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研究”课题阶段工作总结(二)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在课堂上,学生没有沉静的品读和感悟,在老师繁琐的提问下,得不到艺术形象的真实感受,学习情绪浮躁不安,个人内心感受化为词语的堆砌和概念的罗列,学生的朗读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脱离了文本的感情。语文也被当作了一门知识性和纯理性的学科来教,削弱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学习和感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也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由此可见,学生朗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在前一阶段课题实验工作的基础上,本阶段前期研究工作更有针对性,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使课题研究顺利推进,达到了课题初预定的目标,现将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

1.重视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我们始终认为,搞课题研究,扎扎实实进行实践固然重要,但在研究过程中,合理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做法,不断充实调整研究思路则更为关键。

(1)重视了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除课题组成员订阅的教育教学杂志外,学校还先后购买多种供教师业务学习的书籍和音像资料,还为教师订阅一本杂志,从而大大丰富了教师的学习内容,为课题取得实效提供了理论支撑。

(2)采取了相应措施,促使教师加强学习。除组织教师集体学习、研讨外,还要求每个教师进行自学、实践。从课题的开始研究到现在,我们紧紧围绕课题研究,认真学习教学理论,积极开展教学实验。

(3)通过课堂实践和理论学习,具体分析了中高年级朗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使教师从根本上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从而更好地去解决问题。

2.大胆实践,优化朗读教学。

(1)保证读书时间,培养良好习惯。

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规定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教会学生进行自我监控。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

(2)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朗读训练。朗读训练,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教师们开展的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让学生的朗读进行比赛等等。

(3)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的割裂开来;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朗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

(4)形式多样,合理运用。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

(5)开展教学设计说评活动。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每次在上课之前,必须按照课题研究的目标、方向确定教学内容,搞好教学的设计,然后组织全体成员,针对主讲教师的教学设计,认真开展说评活动,通过评议后,主讲教师集思广益、认真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这样就使课的教学突出了课题的内容,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3.课内课外相结合,重视朗读评价。

(1)在课堂上,我们了解的只能是部分同学的朗读情况,而大部分同学的情况我们并不能全面了解,于是我们让孩子们每篇课文学完后都回家读给家长听,家长在课题旁边做出简单评价。这样一来,老师就能清楚的了解到每个孩子的朗读情况了。并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2)建立朗读评价表,老师利用早上和下午课前时间对学生朗读课文情况进行检测,逐个做以评价,进行针对性指导。

(3)(3)2011年3月进行实验班学生朗读水平检测。经过前期实验,我们从课内选出比较优美的10篇课文,课外选出2篇课文。分别从正确、流利、有感情三个方面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检测,总分10分。错字、漏字、添字、发音不准确属于正确中的一项,每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读断句、破句、回读属于流利中的一项,错一次扣1分。有感情一项老师根据学生对文章感情的处理和标点的处理等方面逐情给分,最低控制在5分。最后根据这三项情况分为A、B、C三个等级,8-10分为A,7-8分为B,5-7分为C。

二、主要成效。

1.查找问题的意识增强了,通过搜集资料和讨论交流分析,找到了教师在朗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如朗读指导机械、朗读流于形式等问题,及学生在朗读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2.应用现代化教育媒体的意识增强了。在教学中积极地运用现代化教育设备,进行辅助教学,使之成为学生认知的工具。使学生借助现代教育媒体去探索,去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全课题组教师的目标。课题组成员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上示范课,在运用新的教学模式的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效果不错,但由于此课题研究没有现成的规律可循和方法可依,只能靠我们不断探索去完成实验。

3.教师向名师学习的意识增强了。课题组组织教师观看了特级教师窦桂梅《秋天的怀念》课堂教学视频、王崧舟老师《一夜的工作》课堂教学视频;并分别邀请市教研室的吴秀玲老师、东河教研室的李智老师、包头市广播电台知名主持人孟实老师来校进行朗读教学指导。教师学习后都写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利用教研活动进行了集体交流。这项活动对于提高教师的朗读教学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使教师对名师风采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些教师自发的在家里去看名师课堂教学视频,并及时做好笔记,到学校与同事进行交流。

4.师生的朗读水平提高了。结合课题研究,我们还有效地开展了朗读竞赛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朗读教学,每学期,我们坚持开展一次朗读或演讲竞赛活动,通过竞赛,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提高了,朗读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包头市第四届讲故事比赛中贾春芳老师获二等奖;李佳乐等6名同学分获一、二等奖。在我校举办的美文诵读比赛中,20多名获一等奖的学生就有15名学生来自课题实验班,这充分说明课题研究对朗读教学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5.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教师的科研水平提高了。一年来,我们围绕“小学生朗读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如何指导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怎样纠正学生朗读中的唱读现象”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科研活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到目前为止,我们共收集教学设计30多篇;案例分析20多篇;专题发言稿20多篇;教学反思60多篇;读书笔记

20多本;教学论文20多篇。

6.2010年11月,课题顺利通过专家组的鉴定验收,并收到与会鉴定专家的一直好评。课题实验工作引起了其他旗县学校的注意,东河教研室专程组织区属实验学校来我校进行观摩交流。

三、存在的问题。

1.教师研究水平还需要切实提高。它不仅要求任课教师熟悉教材,对教材的深度,广度要把握的很好,而且要求任课教师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有较强的接受新的教学方法的能力和敬业精神,要求教师善于不断的学习与总结,能达到这种要求的教师比例较小,必然对课题效果造成一定影响。

2.朗读的时间还不够充分。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相对较少。

3.学生朗读的语音面貌有很大的改观,证明实验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由于学校处于农村地区,学生家庭语言环境的负面影响对课题实验造成干扰,学生朗读能力需要不断巩固。

四、下一步课题研究工作的重点。

1.整理、完善课题资料。

2.进行课题终期问卷调查和分析,形成调查报告。

3.进行数据分析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4.梳理两年来课题研究工作的历程形成课题工作报告。

5.向总课题组提出申请,计划在2011年5.6月间结题。

关于课题研究中期报告撰写 要求及范例

关于课题研究中期报告撰写要求及范例 课题简介:课题由来、课题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研究情况:按时间顺序或内容板块有条理地说明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有详有略、有主有次地陈述研究过程中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阶段成果:客观地阐明本课题组完成研究内容、达成研究目标的情况;简要说明已经形成的基本观点或理性思考以及澄明了什么、示明了什么、探明了什么;介绍产生的客观效果和社会影响;概括性地叙述已形成的研究成果(体例、数量、影响等);具体罗列主要的研究成果(作者、名称、体例、发表或获奖情况等)。 疑难困惑:具体明白地提出研究过程中遭遇的问题(课题研究本身);实事求是地提出研究工作中面临的困难(课题研究的外部环境和客观条件)。 后段设想:前段应做而没有完成的工作如何补救;课题组面临的疑难困惑如何解决;后段研究思路有何调整;后段主要研究活动怎么安排。附件资料:主要成果资料内容;有特色、有影响的研究活动资料。 注意:以下为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范例,其中著明“略”的地方需要我们在撰写中期报告的时候进行充实。 范例: 《培养初中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研究》 中期研究报告 一、课题简介 课题由来: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具有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改变数学教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严重脱节现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意义。在国外,从数学课本看起,每一章都是从实际出发,然后解释数学内容,最后总结实际问题的解决。但是,我们的广大基层一线教师的教学与研究思路大都局限于“解题方法”、“一题多解”、“考试题解”等,往往忽视了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培养。由此,我们提出了“培养初中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研究”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课题界定: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是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析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研究目标:通过研究,构建出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运行机制,在目标、原

课题中期报告范文

课题中期报告范文 篇一:课题中期报告的格式 课题中期报告的格式 中期报告题目:《课题名称》中期报告 研究者单位、姓名 一、课题实施的现状分析: 说明:此处撰写课题具体的前期准备工作时间段,进行了哪些前期的调查、研究,并且查阅了哪些具体的文献资料。开始实施的时候研究样本选择的是哪些,然后具体完成了哪些工作,以1、2、 3、……列出。 二、课题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说明:此处撰写在课题前期进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包括目前无法克服的问题都以1、2、3、……列出。 三、课题实施方案调整: 说明:针对第二部分,就是课题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此处要写的是实施方

案应作的一系列调整是怎么样的。也用1、2、3列出,尽量针对问题一一调整,上下可以互为参照。 四、结语: 说明:对一段时间以来的研究情况做一个简单总结。 例如:“总之,一个学期(年)过去了,我们的课题研究也愈来愈明了化,在不断修正实施中取得了一些效果,也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注入了活力”等等。 篇二:课题中期报告范文 《县域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及有效应用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为了开展“县域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及有效应用研究”,课题组长温应才同志带领课题组成员,积极开展课题相关探索,从2011年6月课题开题以来,围绕课题研究计划,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一年来的实验研究工作,作如下工作报告: 一、课题研究目标。

围绕创建“教育强县”的目标,动员全县中小学教师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基础教育本地资源建设和应用,建立县、校本地教育资源库,把本地信息与省、市教育资源信息中心平台对接,努力实现四级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运用我县中小学课堂直录播系统、农远工程资源库、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教育城域网等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建立适应县域网络教学环境中的资源共建共享和有效应用,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1、掌握当前国内外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共建和应用的现状。 2、网络教学资源的理论基础,资源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3、影响县域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和有效应用的成因分析。 4、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指导原则。 5、重点依托相关中小学、幼儿园的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总结归纳

关于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博山区第六中学黄淑栋 一、课题简介 (一)课题由来 本课题为博山区第六中学申报的市级“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2007年5月,由淄博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编号:115ZJA2G119),研究周期为三年半。由于在课题研究中出现了新情况,所以课题延期结题。 (二)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1.教师 在学校工作,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所规定的能够承担中小学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 2.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对构成教学的诸要素所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的程序,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样式,长期而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3.教学方式变革 “以学生为中心,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新课程的主题思想,作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框架下的教学正面临新的挑战,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必须全面转型,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主题思想,有效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是必然的选择。 (三)研究目标 坚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人格,信任学生,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提倡创新与实践,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来培养,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关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创新火花。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要求,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更好的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使每个学生自主地学习,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以面向全体学生,张扬主体性为主要特征,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适时点拨为主要教学形式,教师能否驾驭教材、调控课堂,能否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迎接新课程教学的挑战,已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课题中期报告会主持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 大家下午好! 经过一段时间紧张的筹备,今天,我校研究的课题《小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的探究》开题报告会如期召开。镇中心校李阳主任莅现场临指导给了们我莫大的舞鼓和支持,我表代全校师生及课题组全体成员,向莅临现场指导的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校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临许多挑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学校教育的科研工作还做得比较少,市级题课研究对于我们来说,更是一件大事,没有基础,没有经验积累,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具有创新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法,阅读能力的培养更关系到学生语文多种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升。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鼓励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深切的融入文本,去探究、理解、感悟,才会有个性化的体验,才会在语文能力上得到提高,同时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我们便提出了在我们所教学的班级学生中开展此课题的研究。 下面,我们首先有请课题组负责人张春雨校长做课题开题报告,大家欢迎!

下面有请课题研究专家李阳主任对开题报告进行评议,并对课题研究的实施提出指导性意见,大家欢迎! 结束语 我们学校高度重视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将尽最大可能支持课题研究工作,保障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展开。从人、财、物上加大教研投入,注重过程性管理,把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成果的总结与推广工作等,真正做到位。 我们相信在各位专家悉心的指下,在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把这项工作做好! 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对我们学校课题研究工作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谢谢大家!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模板【精选】

课题中期报告 一.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自从课题开题以来,为了提高理论水平,加深对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性的理解,本人经常积极参与年级的集体备课、组内研讨课等教研活动。利用教研活动的机会,紧紧围绕“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理念,从教育教学中的小事情,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对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实践活动和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开展了实实在在的研究,这一阶段,本人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合理搭配小组成员,促进学习活动有效开展。 在上学期的课堂教学中,我没有严格按照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进行分组,只是简单的按照座位,将前后4人指定为一组。由于小组成员能力、学习、性格等等因素参差不齐,导致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小组成员之间,组与组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差异过大,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不强。 在这学期开始的一个星期中,我集中进行了小组建设。因为合作学习,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分组问题,这也是合作学习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为了让学生得到有利的锻炼和提高的机会,为了让学生进行愉快和谐、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必须科学地构建合作小组。在进行小组建设时,我遵循了以下原则: 1.分组原则:同组异质、异组同质 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成绩优劣、能力强弱、性格差异、性别等因素搭配分组,这样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同时活动进度相对统一。同时也要保持组际之间的均衡性,有利于组际间的交流和竞争,有利于对各组学习活动的评价。 2.分组方法: ①合理安排小组人数

以4人为单位,这样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有利于两人对学,四人群学,八人共同体学习的需求。人数安排合理,成员异质结对,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帮扶成长。小的问题对学交流,难的问题群学或共同体解决,组内每个学生都有展示、交流的参与机会,有利于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 ②精心搭配小组成员 我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性别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 ③明确组内成员分工 在构建好学习小组后,要帮助各小组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明确任务职责,学习时才不会盲从。各种角色分工并不是长期固定的,组内成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④适时进行组间调整 小组合作的成员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有利于学生间的互相了解、优势互补。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各小组的发展如果不平衡,甚至出现较大差异时,就要根据测试成绩,学生个别差异,以及平时观察,了解到的各小组的合作状况,进行及时的人员调整,使之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合作能力。 (二)精心设计学习任务,促进学习活动有效开展。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一直在不断思索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学习任务适宜于小组合作学习?这些学习任务需要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呈现?怎样在问题中体现?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注意什么?怎样和学习任务有效结合?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课题名称】如何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参与人员】一年级教师 【研究依据】 一、问题的提出。 可以说,计算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计算教学更可以说是贯穿于我们教学过程始终的!由此可见,计算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是尤为重要的。 可是反观我们的现状,却不难发现下面一些问题。 1、学生对计算教学的兴趣不高; 学生们对于计算教学真的是喜爱不起来,经过调查发现,孩子们认为计算很简单,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大的时间去研究。因此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到的现实情况就是,老师讲的时候煞费苦心、极其卖力,孩子们却根本不买账,尤其是低年级孩子,更不会装假,更有甚者都很高兴地玩到了桌子底下。 2、学生计算的准确率非常的低; 由于学生们普遍对于计算的不够重视,因此计算的准确率低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可是大多数孩子并不是不会做这些计算题,而往往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数、计算过程不够仔细、嫌麻烦不愿意进行验算等等造成的。 3、普遍没有养成良好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但是现在大多数的老师和学生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也没有加以关注,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4、计算教学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问题的形成,固然存在一定的客观因素,但是我更认为和我们数学教师的主观认识息息相关。大多数老师认为,在现如今的新课程理念下,计算教学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备受瞩目了,而且新的课程标准中似乎也对计算的要求相对降低了很多,以往的一些好的方法并没有坚持和传承下来,这些无疑都深深地影响到了现在的计算教学,也是造成现在孩子们普遍计算能力大幅下降的根源之一。

二、研究的价值。 从一年级小学生开始,就打好口算的基础,这必将会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因为:小学阶段,中高年级的计算教学大多数都是建立在20以内加减法以及表内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的,经过上个学年段的初步调研,我发现很多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弱,主要原因恰在于此;另外,学生们进入中学阶段的学习中,计算能力的高低也会对相关学科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在现如今的中高考体制下,对于计算的要求很高、计算量也相对较大。所以,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起始阶段就打好计算的基础,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了。 三、预计的突破。 学年的数学教师能够在我们共同研究的过程中,认识到一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重要性,把握这次学习与研究的机会,掌握相关知识理论,对于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方式方法等都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并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适当提高与加强。 【研究目标】 一、基础目标。 1、养成良好书写习惯,能够认真书写; 2、能够看清计算符号,准确进行计算; 3、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加强数学应用。 二、终极目标。 1、利用计算教学,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2、掌握算理算法,使学生能够准确计算; 3、初步奠定基础,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研究步骤】 1、对数学教师进行摸底,了解教师现状; 2、小结出值得推广的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 3、了解教师所需,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理论的学习与研讨。 4、典型口算试题及学生出现错误的一般性分析; 5、优秀教师经验交流;

课题设计研究中期报告

黔江区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学校、社区、家庭有机结合增强教育合力研究》 中期报告 (2009年1月---2010年12月) 黔江区濯水镇蒲花小学课题组 2008年5月,我校确立的研究课题《学校、社区、家庭有机结合,增强教育合力研究》获得立项审批,并被黔江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为“黔江区区级重点课题”,2008年12月举行了开题论证仪式。 在开题论证仪式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市场经济时代变化万千,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本课题的选题针对性强,无论从大环境的复杂性,还是当前德育教育的困难性,都证明了该课题的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明显的现实意义;课题方案的设计具体细致,价值性强,有独到的创新之处;方案对核心概念的界定较为准确;课题研究的目标与设计科学合理;研究中重点探索的几个问题既具有前瞻性,又符合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 从开始课题研究以来,区教科所以及学校领导一直高度重视,白校长曾多次亲临第一线,认真指导工作,使各项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各位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积极性也很高,课题组活动时,能按较好地完成课题组的相关任务。第一、二阶段的目标初步得到了现实性的落实。为了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提高课题组研究的水平和效益,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使课题组研究步入更科学、规范、高效的轨道,进一步落实课题研究,以便为课题的总结评估做准备,现将我们在前期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与完成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一)提出人员变更申请,成立中心课题组,调整研究目标,确定研究策略。 本课题初期由我校小学高级教师费春华负责,李祖锦、刘永素、张兴琼、李光禄、李达明、汪平安、李成科等参研。2010年课题负责人费春华由于工作需要调至黔江区水市小学后,他随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了课题人员变更的申请并获得批准。我校于2010年9月6日召开课题小组成员会,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

课题中期报告范文8篇

课题中期报告范文8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课题中期报告范文8篇课题中期报告语文篇一我们课题组自承担“教语文”教学与“学语文”教学之比较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人员热情饱满,态度积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结合理论上实验课,阶段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简要汇报如下:1、积极创造条件,进行课题申报早在2008年5月,本课题组顾问特级教师林惠生老师在带领本课题主持陶波老师去江门参加人教版教材培训会议期间,陶波比较具体的了解了林惠生老师所主持的省级立项的教育科研课题“从教语文走向学语文”。在林惠生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陶波老师决定开始着手“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的比较研究”。征得林惠生老师同意后,陶波、陈振华、黄咏志、黄广萍四位高中语文教师开始协商筹划,准备将“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的比较研究”作为林惠生老师“从教语文走向学语文”这一省级科研课题的子课题,并准备将此课题作为一个单独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向市教育局科研办申报。至此,“教语文与学语文两种教学思维的比较研究”课题组成立。2008年8月,课题组在林惠生老师的指导下,为“教语文与学文两种教学思维的比较研究”这一教学科研课题撰写了“汕尾市教育科研项目申请评审书”,正式向市教育局科研办申

报,并很快有了回应,课题组就积极投入了该课题的研究。2、确定研究计划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确定了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的实施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准备阶段(2008年8月——2008年9月)(1)向市教育局科研办申请课题立项(2)准备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3)确定参加课题研究的有关人员(4)制定研究实施方案,确立各项研究的主要承担人,落实各项研究的研究计划。第二、实施阶段(2008年10月——2009年8月)(1)本课题的各项研究内容按计划开展研究。(2)深入开展行动研究、理论研究。(3)组织专题研讨和经验交流。(4)2009年3月对各项研究进行中期检查,各项研究的负责人汇报研究进展情况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第三、总结验收阶段(2009年10月)(1)各项研究先后各自进行总结,并将总结上报课题组。(2)课题组进入总结阶段,并完成总结报告。(3)申请教研室领导对课题组进行评估验收。(4)将验收后的结果上报课题组。3、加强课题研究中的理论学习本课题需要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所以课题组重视加强理论学习。力求每一个参与研究的教师能充分的理解“教语文”与“学语文”这两种不同教学思维。为此,课题组召开了多次会议,通过讲解,交流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强化理论学习,并以集中统一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先后学习了林惠生老师撰写的《从教语文教学走向学语文教学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从教语文教学走向学语文教学的三大转型》等重要文章,还阅读了《语文教改20年的科学价值》,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xx小学《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课题中期报告 7月份,我们学校申报了武汉市“十一五”课题《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本课题得到了市教院,黄陂区教科规划办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并被列为武汉市“十一五”重点课题之一。 一、课题研究背景。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指那些不会学习的人。”这给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又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学生学习阶段的任务,而且是适应社会的需要。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不同基础层面的学生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是我校老师的一致追求,这几年随着我街学校布局的调整拆校合并到我校的学生不少,由于路途的遥远,生活的不便,加之在原村小形成的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给学习造成了很大影响,另全校大多数是农村子女,且留守生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非常弱化,单靠以前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师感到很不轻松,且教育效果不佳。 3、学生对良好学习习惯的认识盲目而又盲然。但是,在各年级各班总有一小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有很多学习行为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作用下,在他们身上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只是他们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需要老师加以有意培养,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二、准备工作概况 (一)开题前期研究概况

1、开展前期调查,定准课题。 我校是一所街级中心小学,教师们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家访、开家长会、与学生的访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中调查了解到我校学生中留守生多,家中由老人带孩子,老人的溺爱、文化层面的低下、家校的路途遥远、老师的困惑等情况,对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学校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结合武汉市“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进行了认真的选题,决定选择《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这个课题为我校下一步研究的课题。 2、申报立项签合同。 课题确定后,我们认真填写了申报表,向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申请报批,于二00九年九月得到批准,并于11月份,与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签订了“研究合同”。 3、成立课题组。 根据上级的有关意见,由钟校长牵头,胡捷主抓,我们教科室迅速成立了九人的课题组,确定人员时,考虑了年龄结构、研究能力、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问题,主要成员由副校长、教科室主任,市、区、校教学骨干老师组成。 4、聘请专家,制订方案 为了避免闭门造车,为了使研究具有命力,我们的课题研究离不开专家的支持、指导,因此,由学校特邀、下聘书,聘请了区教科室陈主任和区教研室陈老师为我校课题研究指导专家。 经学校课题组成员讨论,结合各级领导、专家意见和建议,由教科室执笔,制订了研究方案。 5、加强了学习和调查研究。

课题中期报告范文8篇

课题中期报告范文8篇 课题中期报告范文课题中期报告范文(一): 课题中期报告 砂子塘学校是全国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我校是砂子塘学校于19xx年9月创办的一所分校,现隶属于砂子塘教育集团。20xx年9月,我们迁入新校址,仅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就完成了现代教育技术建立工作,并以新颖的办学模式、一流的教学设施和与众不同的管理体制获得了各界的一致好评。 20xx年6月,我们根据本校的实际状况,特制定了“多媒体网络开放式教与学课题研究方案”,这一方案一经提出,就获得了上级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并被准列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基于现代信息资源环境下的学习模式研究课题”的子课题。一年半来,我们围绕着这一课题做了超多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特将我们的工作状况进行一个回顾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起步阶段 1、建立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教育话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我们的国家同样也需如此。从中央到各级部门,都制定了许

多相应的目标和措施。要想实现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五项具体目标,首先就就应创设一个良好环境,科学、合理地解决好硬、软件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工作,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到达素质教育之目的。作为一所新型学校,我们更就应把它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因此,从新校舍设计图纸的第一齐,我们就将各项设施的配备作了全面的规划,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校园网的布局和设备线路的预埋等都是同步进行的。在我们的主教学楼里,有25间普通教室、24间专业教室、8间老师办公室、一个广播室、一个网管到、一个监近代中心、两个多媒体计算机房和一个多媒体电教中心。教室和办公室都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千兆乙太网终端,并配有有线电视、广播、电话、电脑,每间教室还配有34吋的双频彩电。老师可在办公室内进行电子备课及软件的制作,然后在教室里实行互联网、多媒体教学。我们的多媒体电教中心是一间400余平方米的梯形教室,拥有412个座位,装有电脑及高级的投影设备,是理想的学术研究场所。同时,我们的校园局域网――天华校园数字网站也 已建成:校园网站、资源平台、教学平台、新资源平台、电子图书馆、管理平台、网络备课系统等平台相继推出,学校师生均能透过校园各终端进入校园网及互联网,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而且,这种共享还延伸到了每个学生的家庭。在学生的宿舍楼里,每间寝室都装有三台分体式空调,配有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撰写要求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撰写要求 课题简介:课题由来、课题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研究情况:按时间顺序或内容板块有条理地说明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有详有略、有主有次地陈述研究过程中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阶段成果:客观地阐明本课题组完成研究内容、达成研究目标的情况;简要说明已经形成的基本观点或理性思考以及澄明了什么、示明了什么、探明了什么;介绍产生的客观效果和社会影响;概括性地叙述已形成的研究成果(体例、数量、影响等);具体罗列主要的研究成果(作者、名称、体例、发表或获奖情况等)。 疑难困惑:具体明白地提出研究过程中遭遇的问题(课题研究本身);实事求是地提出研究工作中面临的困难(课题研究的外部环境和客观条件)。 后段设想:前段应做而没有完成的工作如何补救;课题组面临的疑难困惑如何解决;后段研究思路有何调整;后段主要研究活动怎么安排。 附件资料:主要成果资料内容;有特色、有影响的研究活动资料。 注意:以下为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范例,其中著明“略”的地方需要我们在撰写中期报告的时候进行充实。 范例: 《培养初中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研究》 中期研究报告 一、课题简介 课题由来:随着我国新课程变革如火如荼地深入开展,最突出的变革重心就是如何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和动手实践能力。创客文化的核心思想正好与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不谋而合。当前,我国许多中小学校以学校创客空间建设、开设创客教育校本课程为主线索,积极开展创客教育,创客文化正在学校生根发芽,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创客教育在我校还缺乏健全的教学设计模式,创客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步骤有待完善。教育创客人才缺乏,教师虽然有着教学技能,但在技术应用和技巧传授上却不能像创客那样灵活丰富,校内创客空间建设有待完善,资源与资金不足。 由此,我们提出了“农村中小学创客教育现状与教育实践研究”这个课题进

小课题研究中期分析报告

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作者: 日期: 2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时间:2011.09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4页的范围内。 《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调查问卷 您好! 为了切实做好初中地理的教学工作,我们需要向您了解初中地理教学的基本情况,请你配合我们如实回答,谢谢!! 回想一下: ★ 1、您初中时所在的学校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当时你的地理成绩是怎样的? A优秀(85以上)B良好(84-71)C合格(70-60)D不及格 3、这样的成绩是如何取得的? A平时注意听讲,认真做作业,考前看书、背书、自己努力 B平时不怎么学,考前有复习资料,一背就行C其它方式 ________________ 4、当时你是如何学习地理的? A认真听讲,积极完成作业B不认真听,做作业敷衍了事 C课上认真听,但经常不会做作业 5、当时你的地理老师是如何将知识教给你们的? A照本宣科B生动、鲜活的地理知识C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时你初中的地理老师是什么样的人?(可多选) A知识渊博B语言精练C以身作则D严格执教 E认真负责F照本宣科G敷衍了事H其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没有老师给你们强调学习地理的重要性? A有B没有 8、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初中地理老师是什么样的?(可参看第6题)

统计与分析结果: 《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2011.09 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97份,有效率达到98.5%。 统计结果如下: 题号A B C D E F G H 1调查范围:西安市31所学校 248.5%41.9%8.6% 1.0% 332.1%53.4%14.5% 446.4%22.0%31.6% 518.0%77.9% 4.1% 665.9%58.4%28.9%59.4%69.0%11.2% 4.1%14.2 % 771.4%28.6% 其它答案: 第3题: (1)注意听讲,考前看书,并有复习资料 (2)平时注意听讲,不写作业,考前有复习资料,背书 (3)平时也学,但不太重视,考前有复习资料,但不复习 (4)平时会听,考前突击 (5)平时听课一般,考试时注意分析、理解 (6)平时不认真听课,理解记忆,举一反三等等第5题: (1)该严肃时严肃,但也很生动的授课(2)自学(3) 寓教于乐,讲各种故事 等等 等等

课题研究中期检查报告(样本)

《农村初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课题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非常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检查、指导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现就我校省级一般资助性课题《农村初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作个汇报。 一、问题提出背景 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才素质问题越来越被重视。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更离不开教师。“为组织适应未来的教育”,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将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教师队伍建设,以教师专业化作为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我国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致力于教师专业地位的改善和教师的专业发展。1994年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1995年颁布《教师资格条例》,2000年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从此教师资格制度全面实施。2004年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 语文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专业发展更是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因为语文教学的本质和真正价值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更重要的

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并最终影响学生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本质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重视语文教师的专业态度、专业情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发展,不但是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语文教师的整体专业水平不高,且专业发展进程慢、差、费,农村初中、小学的语文教师尤甚。像我县(安仁县),就属典型的“老、边、穷、农”县,我们在对全县一些乡镇学校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的调研中,发现初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十分突出,困难急需解决,具体表现如下: 1、教师培训层级不高。我县绝大多数教师只参加过校、县、市级培训。其中参加过县级培训的占89.1%,市级为25.5%,参加过国家级培训的只有1.8%,而参加过省级培训的为零。这充分说明我县农村初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闭塞,外出学习,开阔视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机会太少。 2、培训内容存在弱项。主要是以学科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培训为主:它们分别占60%和58.2%。而教育政策法规培训、教育教学技能技巧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培训就相对薄弱了些。培训内容的木桶效应已经成为了农村初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3、培训效果不尽人意。只有14.5%的教师认为效果很好,83.6%的教师认为效果一般,还有1.8%的教师认为效果不好。这表明我们

《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晗子希望小学 2017年4月5日 《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一、课题概述: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 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阅读在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 的地位,是学习语言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无论对于应试还是未来的生存发展,都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学习方式。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阅读能力是学生获取信息 的最基本能力之一。 课题的核心目标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对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是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之一。 大众传媒的普及,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形成冲击,如何正确引导、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使其养成终身自觉阅读的习惯;如何大面积加大课外阅读实施力度,增强创新意识……这是课题研究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为了解决如上问题,通过深层次思考,反复琢磨,最终将课题锁定为《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 起止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们进行的是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研究的对象是一至六年级学生,共10个班级。开展此项研究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和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拓宽教学的空间,探索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实践活动与方法,整体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 二、课题实施的具体情况 (一)问卷调查,了解实情 为了深入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我们课题组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对象为本校三至六年级学生。经过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从调查结果反映出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是: 1、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现在的学生课程多,作业重,放学回家后还要完成家庭作业,根本谈不上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 2、“轻阅读”现象严重。大量的书写作业、兴趣班占据了学生的时间。网络、电视等媒体信息的摄入替代了学生的阅读。 3、学生个体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差异大。各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会阅读、“浅阅读”和“局部阅读”等现象。学生阅读缺乏老师有目的、有系统的 引导,盲目性突出。 4、学校与家庭缺乏正确的阅读习惯培养指导,导致学生读书兴趣不浓、 数量偏少、阅读习惯不佳、能力有待提高等现象。 此项调查分析帮助我们了解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为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二)、学习交流,提高认识 1、为了便于研究,我们课题组成员以自主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习了有关课外阅读指导与研究等方面的书籍,如:《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艺术初探》《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研究》等,先进的阅读指导方法和理念为我们开展课外阅读指导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020年小学音乐课题中期报告范文怎样写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音乐课题中期报告范文怎样写课题中期报告规范、合格的课题阶段研究报告,需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即这项课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怎样;二是“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着重讲清研究的理论依据、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主要过程,中途研究进行了哪些调整;三是“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规范的应用性研究课题阶段研究报告,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3、课题研究的目标与主要内容;4、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5、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6、课题研究成果;7、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从第2-5部分回答“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课题阶段研究报告的前4个部分,在原课题方案和开题报告中都有要求,内容基本相同。在撰写课题阶段研究报告时,只须作适当修改就可以了,但不能完全照抄。第5-7是重点部分,花费的笔墨较多,需要进行回顾梳理、归纳提炼,重新撰写。二、阶段研究报告的要求1、要根据课题实际,规范小标题的表述。我们的课题属于开发应用性研究课题。文中小标题的表述要规范,做到前后一致。“假设”是实验性研究课题的重要部分,开发应用性课题一般没有“假设”。2、要扣紧关键词撰写阶段研究报告。要围绕课题的标题,尤其是扣紧题目中的关键词写好研究报告。这也是填写课题立项申报表、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撰写开题报告,组织课题研究的基本要求。3、阶段研究报告的结构要完整。要按照上面7个部分的基本结

构要求来撰写阶段研究报告,做到结构完整。阶段研究报告的格式不同于论文,不要在报告的前头增设“内容提要”、“关键词”等。4、语言文字表达要规范。阶段研究报告运用的语言应是陈述性的,文字应当简洁流畅。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中,一要注意不要使用经验总结式的语言;二要准确表达,切忌答非所问;三要简练,文字切忌累赘重复。三、报告各部分的具体要求1、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背景部分内容的陈述,要求用两、三段简洁的文字讲清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的原因、理由,回答好“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来研究”这个问题。个别的如有必要,可列出一个部分“课题内涵的阐释”,专门对课题的内涵作一个说明。课题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也可单独作为一段来陈述陈述。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理论依据是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课题研究需要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来进行。这部分的陈述要求理论依据要具体,要围绕课题研究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列出课题研究所依据的若干个具体的理论观点或若干项具体的政策,所依据的理论要具科学性和先进性,所选择的政策要具时代性。3、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课题目标体现的是本课题研究的方向,是本课题所要最终达到的目的。目标的确定不要过于空泛,过于原则,或没有扣紧课题题目。要注意研究报告结构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本课题所确定的目标,最终必须落实到研究成果中去。看一个课题的研究合格与否,能不能通过验收,就看研究成果,所取得的成果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在陈述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时,一定不能忽略研究目标与研究成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光山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中期报告 立项编号J C J Y14160 课题名称如何保持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策略的研究学科分类小学英语 主持人黄兰兰 所在单位北向店完全小学 填表日期2015年6月29号 光山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制 2015年6月15日

中期检查活动提示: 中期检查活动主要是分析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研讨课题研究的可持续性,重点是反思、归纳、深化、细化。中期检查活动建议由县区教研室课题管理办公室集中组织,或由所在单位教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 一、中期检查活动简况: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如何保持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于2014年12月在学校立项后,为加强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管理和指导,促进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努力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施水平和研究质量,2015年6月15日,县教科所一行几人来我校进行了中期检查和指导,并严格对课题进行了认真检查和指导。 检查时间:2015年6月15日 地点:北向店乡完全小学 评议专家:徐稳、李劲松、刘彦 参与人员:黄兰兰、裴晓燕、裴丹、徐冉、金晶、宋卫兵

二、中期报告要点: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以内,(可加页)。 一.前一阶段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一)加强理论学习,统一提高认识。 理论指导实践,学习转变观念。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纲要》和《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我们不仅充分地认识到没有“教科研,就没有学校的发展;没有课题研究,就没有教师素养的全面提高”,而且还深深地感到“保持小学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是大幅度、大面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有效途径。因此课题组成员认真反思、总结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统一了认识。为了更好地从事课题研究,我们不仅以研代训,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而且还多次邀请县、乡优秀老师来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他们每次的精心指导,真知灼见都推进了我校课题研究的健康成长。 (二)完善课题措施,强化研究基础。 课题组成员首先分析了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现状比较滞后,主要表现为:一是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英语教师稀缺,非专业英语教师事倍功半,只得应付教学;二是大部分小学英语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思想僵化,教学模式落后,为了成绩逼迫学生死记硬背,使得小学生早早的就产生了畏惧心理,甚至闻之色变;三是在应试教育的禁锢下,只学不用,缺少交流的氛围,死板的汉语式英语课堂渐渐地使学生都默认的学习了哑巴英语。我们课题组针对这种现状,加强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 (三)立足研究方向,落实研究措施。 自本课题研究开始以来,我们以课题负责人黄兰兰老师为主导,具体负责课题的布臵分工,监督、考察、汇总、评解。课题组各个教师都积极参加,分工明确,从不同角度,对同一课题内容进行搜集、汇总、实践、比较、总结。协商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撰写课堂教学艺术的心得体会。至今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投入研究,克服重重困难,一直以课题研究的预期设计方案和目标进行研究,并不断总结经验,对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及时调整课题研究措施的策略,加强对保持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策略研究的有效性进行研讨。 1. 提升教学理念,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新课标培训。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图书资料和现代网络资源,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新课改等现代教育理念。并通过网络观看小学英语名师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等视频资源,替身自身的文化修养,开阔自己的教学视野。 2.摒弃传统观念,立足课堂教学,设计有趣的课堂,追求课堂教学艺术化。“设计贴近生活、生动形象、实在有趣的英语课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创设愉快教学情境,寓教于乐。”这是我们课题组成员一致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备课的核心内容。在课堂上我们通过学习和借鉴,大胆创新,坚持最大限度的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以引导学生自学取代“填鸭”;以活动教学取代死记硬背,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模式为学生开辟一片应用英语的新大陆,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来”,继而使他们由“怕学”变为“乐学” 3.深入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归纳学生不喜欢英语课的原因。为了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准确找到学生不大喜欢英语课堂的原因,我们采取了调查、座谈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找出了学生不喜欢英语课堂的原因。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课题名称:生活体验在小学生应用题中的运用研究 负责人:曹奕芳 所在单位:西安市莲湖区远东第一小学 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今年六月初,我们课题组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以及数学教学的需要,确定了要研究“生活体验在小学生应用题中的运用研究”的课题。同时,在导师毋老师老师的细心指导下,经过讨论交流,一起对开题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修改,使本课题方案更加完善。 数学源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改革,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出发点,要拓展对基础性的理解,基础性不应仅仅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它还应包括: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利用工具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过程中的策略意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就是要求我们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地观察、思考、分析、揭示规律,再用于指导生活实践,体验研究的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 1.倾心投入,初见成效 方案确立后,我们课题组迅速投入一个月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做好充足的理论储备。学习途径则是多途径学习,通过网络搜集、书藉整理、专家咨询、集体交流评析等;当前的小学生,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导致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枯燥乏味或数学应用能力薄弱,失去了学习数学的意义。真实反映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课题组组长组织讲座、理论学习,为课题组全体成员注入活力。同时课题组成员通过公开教学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课题组成员紧紧围绕数学课程新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撰写论文、教学反思、教学实录等,提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好策略好方法。 2.有序推进,持续发展 课题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课题组成员在与学校不同的老师互动、交流、对话,吸取宝贵建议,不断调整,不断反思。正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紧紧围绕数学课程新理念,为学生精心创设生活情境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探索和经历的兴趣,引发数学思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让原本抽象的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原本被动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不再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内在的渴望与需求而学习,学习有趣的、有用的数学。整体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唤发数学课堂生命活力,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我们坚信,只要做课题研究的长跑者,一定会找到更适合数学学习的好途径,从而不断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 3.下阶段努力方向 1.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教师要把应用题与学生的生活更贴近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学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课堂充实地完成学习任务。由于课堂教学中学习氛围的营造,学生学的主动,学习积极性高,探索意识强,学过以后记的牢固,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 2.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通过形式多样的应用题教学,使学生的视野拓宽。时常会自觉的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能用已有的经验解释数学知识,积极地从生活中寻找数学学习的素材,收到事半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