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乐理》教学大纲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基本乐理

英文名称:Elemental Theory of Music

课程编号:B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56

学分:4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

开课系部:音乐系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基本乐理》是音乐表演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音乐基础理论的概念及原理,并能熟练地应用于艺术实践和教学活动之中,同时为学好其它相关专业理论课程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音及音律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音产生的原理,明确音的性质、音的分类、音名、音组体系和音律。对于名词概念,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切忌死记硬背。

第一讲音及音名

1、音的产生

2、音的性质(重点)

3、乐音与噪音

4、乐音体系(难点)

5、音名

6、音组(难点)

7、标准音和中央C

8、音域、音区

第二讲音律

1、复合音与分音列(难点)

2、十二平均律(重点)

3、五度相生律(了解)

4、纯律(了解)

5、自然半音与变化半音、自然全音与变化全音

习题:练习一、练习二。

第二章音高、音值、音强及记谱法

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记谱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记记谱法中的各种常用记号,深入理解节奏、节拍的相互关系及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及意义。尤其在第八讲中,要通过让学生反复唱读谱例来体会各种拍子的特征。在第九讲中,要通过让学生广泛做题练习来提高学生敏捷思维能力。

第三讲记谱法(一)

1、记谱法的概念

2、简谱、五线谱记录音的长短(重点)

3、简谱记录音的高低

第四讲记谱法(二)

1、五线谱记录音的高低

2、变音记号(重点)

3、休止符

第五讲记谱法中的常用记号

1、演奏法方面的记号

2、省略记号(重点)

3、其它记号

第六讲乐谱的正确写法

1、书写五线谱

2、书写简谱

3、音符排列的横列式与纵列式

4、五线谱、简谱的书写格式

第七讲节奏、节拍

节奏、节拍、拍子、小节

第八讲各种拍子

1、单拍子(重点)

2、复拍子

3、混合拍子(难点)

4、变换拍子

5、交错拍子(了解)

6、散拍子

7、一拍子

第九讲各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1、单拍子的音值组合法(重点)

2、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3、混合拍子的音值组合法(难点)

4、声乐曲中的音值组合法(了解)

第十讲节奏中的强弱关系

1、节拍中的强弱关系在节奏中的体现

2、切分音

3、音符均分的特殊形式(重点、难点)

第十一讲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第十二讲音乐的速度、力度及其标记

1、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2、速度标记

3、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4、力度标记

习题:练习三至练习十

第三章音程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音程命名的原理和音程分类的方法,掌握音程转位、音程识别和构成的规律,从而达到熟练、准确识别和构成音程。教学中应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特别注重学生板演教学手段的运用。

第十三讲音程的名称及其标记

1、音程的概念

2、音程的写法与读法

3、音程的名称与标记(重点)

第十四讲音程的分类

1、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难点)

2、度数相同而音数不同的各种音程的相互关系(重点)

3、单音程与复音程

4、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5、音程转位(重点)

6、等音程

第十五讲怎样识别和构成音程

学生阅读总结

习题:练习十一、十二、十三

第四章和弦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和弦命名的原理,掌握和弦转位及各种和弦结构的规律,达到熟练、准确识别和构成各种和弦。同时提高灵活的记忆能力。教学中应坚持精讲多练,应以学生板演做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

第十六讲三和弦与七和弦

1、和弦的概念

2、三和弦(重点)

3、七和弦(重点)

第十七讲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

1、原位和弦

2、转位和弦(难点)

3、等和弦

第十八讲怎样识别和构成和弦(一)

第十九讲怎样识别和构成和弦(二)

以上两讲,以学生阅读、总结、练习为主要教学方法。

习题:练习十四、十五、十六、十七。

第五章调、调号、调式

通过教学,使学生弄清调、调式、调性、名词概念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熟练掌握各种调式调号。要通过对大量谱例的分析、研究,让学生以所学理论知识为指导,结合读谱实践,具体体验和感悟各种调式、调性的特征及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教学中要避免先人之见和概念式的讲解,坚持师生互动原则,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十讲调及调的五度循环

1、调的概念

2、升号调与降号调(重点)

3、调的五度循环

4、等音调

第二十一讲大调式

1、调式的概念(难点)

2、大调式

3、调式音级的名称、标记与特性(重点)

4、调与调式

第二十二讲小调式(一)

1、什么是小调式

2、小调式各音级的名称、标记及特性(重点)

第二十三讲小调式(二)

1、关系大小调

2、同主大小调(难点)

第二十四讲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一)

1、五声调式

2、七声调式(重点)

第二十五讲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二)

1、五声、七声调式音级

2、各调的五声七声调式

3、同宫系统各调式(难点)

4、同主音调

第二十六讲如何确定调式

1、如何确定调

2、如何确定调式(难点)

第二十七讲调式的多样性及其表现作用

1、调式的多样性(重点)

2、各种调式的表现作用

习题:练习十八至练习二十四

第六章调式音程调式和弦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各种调式中的音程与和弦,并能熟练、准确地识别和构成各种调式音程及调式和弦。教学中,应坚持精讲多练和问答、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原则,培养提高学生记忆和快速思维反应能力。

第二十八讲调式中的音程

1、调式中的音程

2、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不稳定音程的解决(重点)

第二十九讲不协和音程的解决

第三十讲音程的表现作用

第三十一讲调式中的和弦(一)

1、调式中的和弦

2、大小调式中的三和弦(重点)

3、大小调式中的七和弦(重点)

第三十二讲调式中的和弦(二)

1、调式中和弦的名称与标记

2、属七和弦与导七和弦的解决(重点)

第三十三讲和弦的实际应用

1、和弦实际应用

2、确定和弦所属调式(重点)

习题:练习二十五至练习二十九

第七章调式变音、调关系、转调、移调、装饰音通过教学,使学生弄清调式变音的作用及意义,掌握调式中半音阶的构成方法。另外,通过对调关系、转调和移调的教学,结合听、读谱例的实际体验和分析,让学生感悟转调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从而培养增强学生对音乐艺术实践和教学实践的操作能力。

第三十四讲调式变音

1、调式变音

2、导音的形成、解决与消失(难点)

3、具有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重点)

第三十五讲半音音阶

1、大调半音音阶

2、小调半音音阶

第三十六讲调关系

1、调关系

2、近关系调(重点)

第三十七讲转调

1、转调的概念

2、转调的意义

3、转调的类别(重点)

第三十八讲怎样识别转调和调式变音

第三十九讲移调

1、按照音程的移调

2、更改调号的移调(重点)

3、更改谱号的移调(难点)

第四十讲移调的实际应用(重点)

第四十一讲装饰音

1、倚音

2、波音

3、颤音

4、回音(难点)

习题:练习三十至练习三十七

四、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

《基本乐理》课在第一学年开设两个学期,共28周,每周两个学时,计56学时。

本课程采用集体授课,以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相结合为主要教学方式。教师讲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教学内容应选择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把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建立在直接感受音乐的基础上。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做到精讲多练,也是本课程要坚持的重要教学原则。每讲完一知识内容,要有计划地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板演,尔后教师进行讲评和总结。要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针对作业批改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下次课前应进行认真地集体评讲。

本课程考核实行平时考查和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查以上课考勤、作业完成情况等内容为主,所得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20%;期末卷面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80%。

五、学时分配(见下页)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基本乐理通用教材》,李重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本教材体系结构科学合理,知识面全,习题丰富,为学生的实践和思维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参考书目:

《音乐基本理论》,N.斯波索宾著,江启章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5月第10版。

《乐理自学提要与习题》,曹理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第2版。

《音乐基础理论题型解析100例》,姚德利、周宏斌编著,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

《音乐基本理论习题》,B.赫伐斯琴科编,江启章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年8月第11版。

执笔教师:常宇杰教研室主任:杨永兵教学系主任:郭华

《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视唱练耳

英文名称:Solfeggio

课程编码:B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120

总学分:8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

先修课程:基本乐理

开课系部:音乐系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视唱练耳》是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音乐理论基础必修课。本课程通过系统地训练学生的音乐感、节拍、节奏感、色彩感、结构感以及音乐记忆能力、听辨能力、读谱能力、内心听觉能力、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达到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准确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以及整体提高音乐素质的目的。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学期

教学目的: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然音程及简单的旋律听写能力;学习2/4拍、3/4拍,并训练学生运用正确的指挥图示视唱;以常规节奏为基础,准备掌握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及各种时值的休止符等。

内容要点:

音程听辨以旋律音程为主: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调内旋律音程听写:以C自然大调的基础扩展上下八度。

旋律听写:在C大调和a小调内,节拍为2/4拍,节奏为基本节奏型。

视唱:学习C大调a小调,训练基本的音高感,节奏感和调式感。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讲授法、示范法以及个别抽查的方法训练。

教学手段:

教师通过课上实例训练和比较分析,主要运用钢琴弹奏,配合板书,提高学生听辩、视唱能力。

授课时数:24课时。

作业与思考:

1、将自然音程中的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在音响上进行比较。找出规律性的特征。

2、加强键盘模唱训练,提高对音高与音响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加强音响色彩感以及音乐记忆力的训练。

第二学期

教学目的: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具备听辩音程及旋律中变化音的能力;学习4/4拍、3/8拍;并训练学生运用正确的指挥图式视唱;在巩固常规节奏的基础上,加入非常规节奏的训练。

内容要点:

调内旋律音程听写:C自然大调,同时加入调式变音(一个升号、一个降号);

和声音程(一个升号、一个降号):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和声音程连接:一个声部固定,横向听辩另一个声部,纵向听辩和声音程的性质及音高;两个声部都做级进或跳进;

旋律听写:在一个升号内,较复杂的节奏音型;

视唱:一个升号、一个降号调以内的大小调式及民族调式的视唱练习。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广泛采用构唱的教学方法。以增强调性变音的听辨及视唱能力。

教学手段:

教师通过课上实例训练和比较分析,主要运用钢琴弹奏,配合板书,提高学生听辨、视唱能力。

授课时数:32课时。

作业与思考:

1、加强变化音级的听辩能力。

2、加强运用参考音的方法来提高听辨固定音高的能力。

第三学期

教学目的: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听辨各种变化音程的方法,以调内旋律音程听写为主,调内和声音程听写为辅。听辨大小三和弦、增减三和弦及转位、原位及转位的三和弦连接;掌握复杂的节奏组合。

内容要点:

和弦听辨:大小三和弦及其转位;增减三和弦及转位;原位及转位的三和弦连接;调式、调性听辨。

旋律听写:在两个升号、两个降号调以内,较复杂的节奏组合。

视唱:两个升号、两个降号调以内的大小调式及民族调式的视唱练习。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听辨、听写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听觉训练。采用精唱与泛唱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两个升号、两个降号各调式的视唱能力。

教学手段:

教师通过课上实例训练和比较分析,提高学生听辨、视唱和分析、判断能力。

授课时数:32课时。

作业与思考:

1、加强大跳音程的听辨能力。

2、将各种三和弦的结构、音响和性质进行分析比较,找出规律性的特征。

3、加强两个升号、两个降号以内的大小调式及民族调式的视唱练习。

第四学期

教学目的: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具备听辨大小七和弦、小七和弦、减七和弦、半减七和弦及简单四部和声功能序进的能力。能够正确地运用指挥图式完成较复杂节拍、节奏的实践活动;具备三个升号、三个降号调以内的视唱能力以及简单的二声部旋律听写能力。

内容要点:

和弦听辨:原位大小七和弦、小七和弦、减七和弦、半减七和弦;简单的四部和声功能序进。

旋律听写:三个升号、三个降号调以内的旋律听写及简单的二声部旋律听写。

视唱:三个升号、三个降号调及多调号、多声部视唱练习。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分解及柱式和弦的弹奏方式、分析与比较的方法训练常用七和弦的听辨,采用移调和看谱唱词的方法拓展视唱能力。

教学手段:

教师通过课上实例训练和比较分析,强化调式、调性及结构的听辨能力。

授课时数:32课时。

作业与思考:

1、将常用七和弦的结构与音响进行分析比较,找出规律性的特征。

2、加强三个升号、三个降号调以内简单的二声部旋律听写。

3、加强多调号及多声部的视唱练习。

四、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

《视唱练耳》课在第一、二学年开设四个学期,共60周,每周2学时,共计120学时。

本课程采用集体讲授、布置课外作业的授课形式。练耳教学采用模唱、构唱、比较、选择、改错、听辩、听写等方法。视唱教学以精唱为主,泛唱为辅,兼顾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

本课程应选用既有师范特点,又符合专业教学需要的视唱练耳教材,教学中要与其它相近课程如:《音乐基础理论》、《和声》等加强横向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本课程考核实行平时考查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查以上课考勤、作业完成情况等内容为主,所得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20%;期末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80%。

五、学时分配(见下页)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首调版视唱练耳教程》,孙虹、范建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参考书目:

《和声听觉训练》,尤家铮、蒋维民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带伴奏视唱曲100首》,周温玉、蒋维民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视唱练耳简明教程》,孙虹、范建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单声部视唱教程》,上海音乐学院教研组编,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单声部视唱》(上下册),姚蒲怀编著,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视唱练耳》(一、二、三、四册)许敬行、孙虹,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执笔教师:马氺珍教研室主任:杨永兵教学系主任:郭华

《基础和声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基础和声学

英文名称:Basical Harmony

课程编码:B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64

总学分:4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

先修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

开课系部:音乐系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基础和声学》是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通过以和声理论、和声写作、和声分析为主的讲授,使学生基本掌握和弦的构成与连接、和声序进的逻辑及其在作曲初步中应用的规律,具有一定的分析传统音乐作品的能力和多声部音乐的写作能力。同时,使学生了解本课程在音乐理论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及原位正三和弦

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和声、排列法等概念的定义,在各调中能迅速辨别T、S、D正三和弦并能熟练掌握其排列法。

1、大小调上的正三和弦及其进行的基本规律

2、四部和声的记谱法、声部进行、原位和弦的六种排列法

3、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

重点:大小调的正三和弦,并掌握其排列法

难点:正三和弦的连接方法

第二章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按照一定要求为所给旋律配置和声。

内容: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

重点:和声配置的步骤

难点:为特定旋律配和声

第三章和弦的转换

理解和弦转换的定义与目的,并能牢固掌握其转换及应用方法。

内容:和弦的转换

重点:和弦转换的方法

难点: 利用此方法为旋律配和声

第四章为低音配和声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为低音配置和声的目的与意义,牢固掌握其配置方法。

内容:为低音配和声

重点:为低音配和声的方法

难点:旋律声部的创作

第五章三音跳进

通过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高音与次中音声部的三音跳进。

内容:为跳进的旋律配置和声

重点:跳进声部的特点

难点:注意排列法

第六章终止、乐段、乐句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终止乐句、乐段的定义并掌握各类型终止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

内容:不同类型终止的用法

重点:终止与乐句乐段的联系

难点:完满终止和不完满终止的应用

第七章终止四六和弦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终止四六和弦的定义及其功能特点并掌握其标记与应用方法。

内容:终止四六和弦

重点:终止四六和弦的结构及功能特点

难点:熟练的用其为旋律配和声

第八章正三和弦的转位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正三和弦的转位方法及特点,牢固掌握其在旋律配置中的应用。

1、正三和弦的六和弦

2、三和弦与六和弦的连接法

3、两个六和弦的连接法

4、经过的与辅助的四六和弦

重点: 掌握正三和弦转位后的结构

难点: 掌握转位正三和弦在四部中的连接

第九章属七和弦的原位与转位

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原位和转位属七和弦的应用。

1、原位属七和弦

2、属七和弦转位

3、属七和弦解决到主和弦时的跳进

重点: 属七和弦的结构、预备及解决

难点: 属七和弦的实际应用

第十章副三和弦、副七和弦及其他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各副音级上构成的和弦结构、和声大调特点、弗里几亚进行、模进定义及阻碍终止的定义,并掌握各节内容的用法。

1、二级六和弦与三和弦

2、和声大调

3、六级三和弦与阻碍终止

4、二级七和弦

5、导七和弦

7、三级和弦

8、弗里几亚进行中的自然小调

9、自然模进

重点:各副三和弦的结构、和声大调的调式变音、自然模进的特征

难点:二级七和弦与导七和弦的应用、弗里几亚进行的用法

四、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

《基础和声学》课在第二学年开设两个学期,共32周,每周2学时,共64学时。

本课程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精讲多练的原则,其主要教学环节应包括和声理论的讲述、习题示范、作业讲评、实例分析及和声效果弹听等。要注意课堂提问、学生上讲台板演、键盘练习等方法的适当运用。要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辅导与批改。

本课程考核实行平时考查和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查以上课考勤、作业完成情况等内容为主,所得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20%;期末卷面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80%。

五、学时分配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和声学教程》,伊.斯波索宾等合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参考书目:

《和声学教程》,桑桐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

《和声学教程》,谢功成等合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和声学》,柏西.该丘斯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7月第2版。

《和声学》,辟斯顿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51年7月第1版。

执笔教师:张星高教研室主任:杨永兵教学系主任:郭华

《曲式与作品分析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曲式与作品分析

英文名称:Music Form and Works analysis

课程编码:B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64

学分:4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

先修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学、合唱与指挥

开课系部:音乐系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曲式与作品分析》音乐表演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曲式是音乐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任务是通过分析音乐作品的各种外在表现来揭示内在本质,其内容涵盖所有的音乐表现因素与理论基础。曲式分析能力决定一个音乐工作者的音乐修养及业务能力,无论从事音乐工作的哪个领域都需要具备曲式分析能力。本课程通过中外音乐作品的讲解分析,使学生基本了解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原则,熟悉各种曲式的结构程式及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分析、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为从事教学、表演及创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通过本章节教学,使学生基本理解曲式的定义,掌握有关曲式的基本知识,了解曲式结构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

1、音乐表现现中的多种要素的特点及其关系

2、曲式的定义及概念

3、主题的概念

4、曲式的结构原则

5、曲式中的结构功能及调性布局

6、音乐的陈述类型

重点:音乐中的各种要素及主题概念

难点:曲式结构中的结构功能及调性布局

第二章乐段和一部曲式

通过本章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乐段和乐段以下各次级结构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的划分方法。能准确地标明乐段以下各结构的基本图式。能用不同的手法进行乐段分类。了解乐段和一部曲式在实际音乐作品用的应用。

1、定义和基本特征

2、乐段的内部结构

3、一部曲式

4、乐段的基本类型

5、方正性乐段

6、非方正性乐段

7、一句体乐段

8、复乐段

9、乐段及乐段各部分的反复

重点:乐段及一部曲式的定义、乐段的类别

难点:灵活应用本章知识对实际音乐作品的分析

第三章二部曲式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能准确地区分出再现性单二部曲式、非再现性单二部曲式、和复二部曲式,并掌握它们的分析要领,从而领略曲式结构中音乐内容上的对比与统一的辨证关系。

1、定义和基本特征

2、单二部曲式的分类

3、单二部曲式的第一部分

4、单二部曲式的第二部分

5、单二部曲式的对比及重属部分

6、复二部曲式

重点:二部曲式定义及其类别的联系与区别。

难点:在实际音乐作品中准确的辨别所学曲式类型。

第四章单三部曲式

通过本章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单三部曲式的主要概念,能把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和单三部曲式区分开来。了解中段的不同类型。能独立完成单三部曲式的结构图式和文字分析报告。能区别结构图式中的基本与从属部分。

1、定义和基本特征

2、单三部曲式的呈式段

3、单三部曲式的中部和三段式分类

基本乐理试题(一)

基本乐理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规则且具有准确高度的音是乐音。下列属于乐音乐器的是( ) A.木鱼 B.木琴 C.军鼓 D.梆子 2.乐音体系中的音级a1、g2、F在五线谱上的准确位置是( ) A. B. B. C. D. 3.由发音体的材料及振动时泛音的特征等来决定的音的性质是( ) A.音色 B.音高 C.音量 D.音值 4.延音线是标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音高相同的音符上的弧线,谱例的总时值相当于( ) A.二分音符 B.四分音符 C.附点八分音符 D.附点四分音符 5.装饰音是用来装饰旋律的小音符及代替旋律型的特别记号。记号是( ) A.顺回音 B.逆回音 C.上回音 D.下回音 6.音乐中的略写记号就是使记谱简化,便于识谱。谱例的实际演奏效果是( ) A. B. C. D. 7.音乐术语Presto的中文含义是( ) A.慢板 B.中板

C.快板 D.急板 8.F 大调式的近关系调包括下列调式中的( ) A.C 大调式 B.#F 羽调式 C.#c 小调式 D.bE 大调式 9.G 音是D 宫调式清乐音阶的( ) A.变宫 B.变徵 C.清角 D.闰 10.自然大调式的导音上构成的七和弦是( ) A.大小七和弦 B.小七和弦 C.半减七和弦 D.减七和弦 二、将下列音程转位,并写出转位前、后的音程名称。(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三、以下列各音为低音,向上构成指定的和弦。(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大三和弦 小6 大64 大小65 减七和弦 四、写出下列各调式音阶。(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E 自然大调式 A 和声大调式 b B 和声大调式 b 自然小调式 #g 和声小调式 d 和声小调式 #F 五声羽调式 G 燕乐角调式 bE 雅乐徵调式 a 五声商调式 bB 利底亚调式 F 清乐商调式 #f 旋律小调上下行

2017上海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基础乐理大纲

2017上海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基础乐理大纲 上海音乐家协会1988年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业余钢琴考级活动,考级制度严谨规范,考试内容也逐年不断完善。上海音乐家协会钢琴考试每年1次,考试时间再暑假,分为10级,难度最高第10级。需要注意的是,上海的考级曲目难于全国钢琴考级。古诺钢琴提醒广大考生,上海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各级难度大致参考以下程度: 一级:拜厄学完 二级:车尔尼599后半部 三级:车尔尼849前半部 四级:车尔尼849学完 五级:车尔尼299前半部 六级:车尔尼299后半部 七级:车尔尼299学完及克拉玛 八级:车尔尼740 九级:莫斯科夫斯基练习曲 十级:肖邦练习曲 十级以上增设演奏级 而具体曲目需参考上海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当年考级版本曲目。 以下是2017年上海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基础乐理大纲: 一、听力: 1、听辨旋律音程大小二三度; 2、熟练掌握2/4、3/4拍基本节奏听写与旋律听写。 二、乐理: 1、分组音名; 2、构写音程; 3、自然大小调调号,调名; 4、调内音级,音阶;

三、常用音乐术语: Accelerando(accel)渐快 Adagio 柔板 Agitato 激动地、焦急地、相当快地Allegretto 小快板 Allegro 快板 Andante 行板 Andantino 小行板 Appassionato 热情地 a tempo 恢复原速 Cantabile 歌唱地 Coda 尾声 Con brio 充满活力地 crescendo(cresc)渐强 Da capo al fine (D.C.)从头反复至曲终Diminuendo(dim)渐弱 dolce 柔和地 Espressivo 富有表情地 forte(f)强 fortissimo(ff)很强 Grave 慢、庄重地 Grazioso 优美地、雅致地 Largo 广板 Legato 连贯地、连奏 Leggiero 轻巧地 Lento 慢板 mezzo forte(mf)中强 mezzo piano(mp)中弱 Moderato 中板 pianissimo(pp)很弱

UbuntuLinux操作系统第2版(微课版)—教学大纲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学分: 4 学时:48 适用专业: 高职高专类计算机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课程安排在第学期。 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管理、软件使用和编程环境部署。本课程将紧密结合实际,以首选的Linux桌面系统Ubuntu 为例讲解操作系统的使用和配置,为学生今后进行系统管理运维、软件开发和部署奠定基础。整个课程按照从基础到应用,从基本功能到高级功能的逻辑进行讲授,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相关的技术操作技能。 前导课程: 《计算机原理》、《Windows操作系统》。 后续课程: 《Linux应用开发》 二、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上,要求学生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配置管理、桌面应用、编程和软件开发环境。 技能上,要求学生能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方法和使用技能,涵盖系统安装和基本使用、图形界面与命令行、用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桌面应用、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Android应用开发、LAMP 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部署,以及Ubuntu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培养的IEET核心能力: ?具备系统管理方向的系统工程师的工程能力:掌握Linux配置管理和运维,包括用 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具备应用开发工程师的开发环境部署能力,包括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 Android应用开发、LAMP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的部署和流程。 ?基本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接受企业 的文化;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等基本能力;具有基本的英语文档阅读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理解Ubuntu Linux的相关英文资料。

基本乐理试题(D)

1 基本乐理试题(D)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现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音为第一国际高度,即________,也称为“演奏会高度”。( ) =440Hz =435Hz =430Hz =415Hz 2.一个四分音符等于四个十六分音符的时值,八个三十二分音符等于一个( ) A.二分音符 B.四分音符 C.八分音符 D.十六分音符 3.五线谱高音谱表上加二线的音是小字三组的C 音,低音谱表下加二线的音是( ) A.大字一组的C B.大字组的C C.小字组的C D.小字一组的C 4.加在基本音符右边的一小圆点,叫做附点。附点的作用是延长前面基本音符________的时 间。( ) A.一倍 B.四分之一 C.一半 D.四分之三 5.45拍子属于混合拍子,22 拍子属于( ) A.单拍子 B.混合拍子 C.复拍子 D.交错拍子 6.音程的上方音与下方音相互颠倒,叫做“音程的转位”。减五度音程转位后成为( ) A.纯五度 B.增四度 C.纯四度 D.增五度 7.变化音程是指( ) A.带有变化音的音程 B.三全音 C.一切增减音程 D.除了纯音程、大小音程、增四度减五度以外的所有音程 8.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加入________两个偏音,叫做燕乐调式音阶。( ) A.清角和变宫 B.变宫和闰 C.清角和闰 D.变宫和变徵 9.调式音级以主音为中心,主音上方纯五度的音,叫做( ) A.上中音 B.下中音 C.属音 D.下属音 10.小调式,简称“小调”,是一种由七个音构成的调式,其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 ) A.大三和弦 B.小三和弦 C.增三和弦 D.减三和弦

课程大纲 《乐理》

《乐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乐理,让学生知道基本的乐理知识,来辅助我们之后学习的声乐和钢琴。 是一门音乐专业的基础课,是音乐理论科目中第一门系统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课程,是所有学习音乐人的必修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什么是记谱法、节奏节拍、和弦、音程及和弦、调式变音及半音阶、转调各种音乐记号和常用的音乐术语,以及关于旋律的基本知识等,使学习者达到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同实践相结合轻松应考的目的。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音乐修养以及进一步学习其它音乐理论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基本乐理》是音乐类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通过学习乐理知识,是学生熟练的知道基本乐理,简单的音乐符号,节奏,节拍等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本课程教学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集体教学模式 传统的乐理教学往往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方法,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入学时在乐理学习上进行集体授课,统一安排教材和掌握教学进度。每次课都有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要求,教师

对统一的教学内容做集中的示范和讲授。上课学生人数以20人左右为宜。 2、平时作业与成绩评定 检查作业(学生还课)采取小演奏会的形式,全体上课学生都自始至终参加,每个人既是演奏者也是观众和听众。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演奏每次都评分,本次课不通过的学生,按教材进度可以继续跟着往前走,但下次课必须将不及格的曲目重新弹奏一遍。每次个人所得评分为平时成绩,学生一学期的总成绩由平时成绩70%加期末考试成绩30%组成。这样评定成绩,重视了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是一种督促和鼓励。 3、专项问题讲解 总结、辅导、答疑完毕后,教师要对全体上课学生的还课情况进行认真的总结,可以采用分析、点评、讨论的方式进行。并有针对性地找出一、二个弹奏时毛病或优点比较突出、有代表性的学生,让他们再进行一次示范性的弹奏,全体学生对他们的弹奏进行讨论,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找出优缺点和问题所在,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克服缺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4、培养正确的练习方法 初学者识谱能力都非常差,大多数人是通过背谱来弹奏乐曲,久而久之识谱会很慢,甚至一两年下来还不认识音。我们一开始就要要求他们眼睛要一直“走”在手的前面。慢练是克服一切技术障碍之本。慢练犹如“放大镜”,把乐曲的一切细节都扩大了。

计算机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系统结构》教学大纲 (参考学时:约48学时) 1.课程的性质、目的和意义 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课。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说明,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主要依靠器件的变革和系统结构的改进。今天,在器件潜力几乎达到极限的情况下,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改进尤为重要。 本课程是从外部来研究计算机系统, 即使用者所看到的物理计算机的抽象;编写出能够在机器上正确运行的程序所必须了解到的计算机的属性;软硬件功能分配及分界面的确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概念;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学生熟悉现代计算机系统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开发、应用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系统结构的分析能力,掌握系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即如何最合理地利用新器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设计并构成综合性能指标最佳的计算机系统。 本课程为计算机专业(本科)高年级课程,需要综合几乎所有计算机专业基础和相关的前继专业课程知识。主要有: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课程。本课程的新内容为超标量处理机、超流水线处理机、向量处理机、并行处理机、线程级并行、多核处理器、多处理器系统及其并行计算等。 1.教学内容 本课程知识结构图如图1所示。

第一部分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础 1.教学内容 2.计算机的发展及其分类; 3.计算机系统多级层次结构和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 4.计算机系统设计的评价标准和定量原理; 5.软件、器件、应用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影响; 6.计算机系统的分类。 2.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内容: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结构定义,计算机组成定义,计算 机实现定义,系统结构、组成与实现的三者关系,透明性,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定量分析原理(Amdahl定律,CPU性能公式,并行性原理,局部性原理),MIPS定义,MFLOPS 定义。 2.掌握内容: 弗林分类法,冯·诺依曼计算机特征,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演变,软件、器 件、应用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影响,模拟与仿真。 3.了解内容: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发展,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系统设计的主要方法。 3.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实现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2.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定量分析原理(Amdahl定律,CPU性能公式,并行性原理,局部性 原理); 3.系统结构的评价标准; 4.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分类。 难点: 1.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定量分析原理。 第二部分计算机指令系统 1. 教学内容 1.数据类型; 2.寻址技术; 3.指令系统的设计; 4.指令系统的改进。 2.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内容:数据表示和数据结构,自定义数据表示,大端存储和小端存储,寻址 方式,指令格式的优化(Huffman编码法、扩展编码法),RISC的定义与特点,减少指令平均执行周期数方法。

基本乐理试题.docx

一、单选题【题文】将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一定音高关系和次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依次 排列起来的一组音叫做 () A. 音阶 B. 音节 C. 音列 D. 音级 【答案】 A 【解析】无 【结束】 【题文】我们听到的声音大多是由许多音组合而成复合音,其中包括基音和许多泛音, 将其依次排列起来叫做“分音列”,或叫“泛音列”。 D 为基音的泛音列中,第五分音是() A.小字组的 a 音 B. #f1 音 C. #a1 音 D. #f2 音 【答案】 A 【解析】无 【结束】 【题文】音乐中的略写记号就是使记谱简化,便于识谱。谱例的实际演奏效果() A. B. C. D. 【答案】 A 【解析】无 【结束】 【题文】跳音记号表示某个音或某个和弦要唱(奏)得短促而富有弹跳力。谱例 的实际演奏效果是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无 【结束】 【题文】装饰音是用来装饰旋律的小音符及代替旋律型的特别记号。记号是:()A. 倚音 B. 颤音 C. 波音 D. 回音 【答案】 A 【解析】无 【结束】 【题文】音乐术语 Allegro 的中文含义是 :() A. 慢板 B. 中板 C. 快板 D. 急板 【答案】 A 【解析】无 【结束】 【题文】和声小调式的导音上构成的七和弦是:() A. 大小七和弦 B. 小七和弦 C. 半减七和弦 D. 减七和弦 【答案】 A 【解析】无 【结束】 【题文】谱号用来确定五线谱上音的准确高度。低音谱号也叫做:() A. F 谱号 B. C 三线谱号 C. .G 谱号 D. C 四线谱号 【答案】 A 【解析】无 【结束】 【题文】 C 音是 A 徵调式燕乐音阶的 () A. 变宫 B. 变徵 C.清角 D.闰 【答案】 A 【解析】无 【结束】

《中外音乐基础知识》《乐理》《视唱练耳》考试大纲14页

2019年武汉音乐学院普通本科《中外音乐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编辑:沙漏来源:武汉音乐学院时间:2019-11-30 14:54 一、音乐作品欣赏与介绍 (一)中国 1、歌曲 《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赞歌》、《酒歌》(藏族)、《玛依拉》、《跳月歌》、《天作》(选自民族交响组歌《诗经五首》)、《唐诗三首》、抒情诗《水调歌头》、《黄水谣》(选自《黄河大合唱》)、《怒吼吧!黄河》(选自《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满怀深情望北京》(影片《创业》插曲)、《我爱你,中国》(影片《海外赤子》插曲)、《枉凝眉》、《老忠叔敲钟报警》(选自电影《地道战》)、《胡笳吟》(古琴弦歌合唱套曲节选)、《嘎达梅林》、《平水号子》(选自《川江船夫号子》)※、《赶牲灵》、《赶马调》、《茉莉花》(江苏)※、《天乌乌》、《小白菜》※、《沂蒙山小调》※、《四海》、《我的金色阿勒泰》、《五月蝉虫唱得好》、《祖国颂》※、《长城谣》※、歌剧《白毛女》※、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谁不说俺家乡好》(选自故事片《红日》)、《大闹天宫》(动画片《大闹天宫》配乐)、《重整河山待后生》、《沁园春·雪》※、《红色娘子军连歌》、《铁蹄下的歌女》、《渔阳鼙鼓动地来》(选自清唱剧《长恨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牧歌》、《思念》、《天堂》、《黄孩子》、《让世界充满爱》、《教我如何不想他》※、《嘉陵江上》※、《同一首歌》※、《上去高山望平川》※ 2、戏曲与曲艺 《老爹爹清晨起前去出首》(选自京剧《打渔杀家》)※、《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选自京剧《铡美案》)※、《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选自豫剧《朝阳沟》)、《满工对唱》(选自黄梅戏《天仙配》)、《甘洒热血写春秋》(选自京剧《智取威虎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选自豫剧《花木兰》)※、《丑末寅初》(京韵大鼓)※、《新木兰辞》(苏州弹词)※、《蝶恋花·答李淑一》(评弹)、《联络员身负着千斤重担》(选自京剧《沙家浜》)、《十八相送》(选自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做人要做这样的人》(选自京剧《红灯记》)、《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选自京剧《沙家浜》)、《宝玉哭灵》(选自越剧《红楼梦》)、《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选自评剧《刘巧儿》)、《清粼粼的水来蓝盈盈的天》(选自歌剧《小二黑结婚》)、《没有眼泪,没有悲伤》(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绣红旗》(选自歌剧《江姐》)、《紫藤花》(选自歌剧《伤逝》、《反弹琵琶》(选自舞剧《丝路花雨》)、《快乐的女战士》(选自舞剧《红色娘子军》)、《斗笠舞及军民集体舞》(选自舞剧《红色娘子军》)、《山在虚无缥缈间》(选自清唱剧《长恨歌》)、歌剧《白毛女》※、《黄河大合唱》※ 3、器乐 《江河水》※、《流水》※、《十面埋伏》※、《百鸟朝凤》※、《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十二木卡姆》选曲※、《喜洋洋》、《孔雀东南飞》(古筝协奏曲)、《琵琶行》(琵琶小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瑶族舞曲》(管弦乐)、《彝族舞曲》、《荫中鸟》、《空山鸟语》)、《顶嘴》、《涛声》(选自组曲《东山魁夷画意》)、《观花山壁画有感》(高胡、钢琴与打击乐)、《蜜蜂过江》(选自交响音诗《纳西一奇》第二乐章)、《嘎达梅林》(交响诗)※、《百年沧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操作系统的原理,使学生不仅能够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而且可以学到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主要内容 包括:操作系统的概论;操作系统的作业管理;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原理; 操作系统的进程概念、进程调度和控制、进程互斥和同步等;操作系统的各 种存储管理方式以及存储保护和共享;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一般原理。其次 在实验环节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 操作系统等。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计算机学科的软件工程专业中是一门专业方向课,也可以面向计算机类的其它专业。其任务是讲授操作系统的原理,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以级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同时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从操作系统内部获知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操作系统几大管理模块的分工和管理思想,学习设计系统软件的思想方法,通过实验环节掌握操作系统实例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等。 三、面向专业: 软件工程、计算机类 四、先修课程: 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以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等为先修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掌握先修课程的知识,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能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结构等课程的知识融入到本课程之中。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2学时) 第一节:操作系统的地位及作用 操作系统的地位(A);操作系统的作用(A)。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功能 单道系统与多道系统(B);操作系统的功能(A)。 第三节:操作系统的分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B);实时操作系统(B)。 第二章:作业管理(2学时) 第一节:作业的组织 作业与作业步(B);作业的分类(B);作业的状态(B);作业控制块(B)。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 程序级接口(A);作业控制级接口(A)。 第三节:作业调度 作业调度程序的功能(B);作业调度策略(B);作业调度算法(B)。 第四节:作业控制 脱机控制方式(A);联机控制方式(A)。 第三章:文件管理(8学时) 第一节:文件与文件系统(1学时) 文件(B);文件的种类(B);文件系统及其功能(A)。 第二节:文件的组织结构(1学时) 文件的逻辑结构(A);文件的物理结构(A)。 第三节:文件目录结构(1学时) 文件说明(B);文件目录的结构(A);当前目录和目录文件(B)。 第四节:文件存取与操作(1学时) 文件的存取方法(A);文件存储设备(C);活动文件(B);文件操作(A)。 第五节: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2学时) 空闲块表(A);空闲区表(A);空闲块链(A);位示图(A)。 第六节:文件的共享和保护(2学时)

最新基本乐理考试试卷

晓雯音乐学校综合素养考试试卷 (乐理)卷 分校名称: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b F的等音是 ( ) A. #D B.E C. bb E D. #E 2.表示将音升高半音的记号是 ( ) A. b B. # C. D. bb 3. 比F高半音的是( ) A.#D B. b E C. b G D. #E 4. 小字组的b到小字一组的e1之间共有几个半音 ( ) A.三个 B. 四个 C. 五个 D. 六个 5. 3/8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A 、强弱 B、强弱弱 C、强弱次强弱 D、强弱弱次强弱弱 6. 在3/8拍乐曲中,附点二分音符有几拍() A.三拍 B. 四拍 C. 五拍 D. 六拍 7. 下列为单纯休止符的一组是()

A: B: C: D: 8. 音符的音高有什么决定() A:谱号 B:拍号 C:音符 D:调号 9. 下列力度术语中,哪一组是从弱到强依次顺序正确的是() A:p>pp>mf B: mf> mp> p C :mp>mf>f D:mp>mf>p 10. 十二平均率的发明者() A:贝多芬 B:聂耳 C:圭多 D:朱载育 二、填空(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B上行到()形成1个半音;b E下行到()形成2个半音; A下行到()形成1个全音;#G上行到()形成1个全音; C上行到()形成3个全音;G下行到()形成4个半音; F上行到()形成6个半音;D下行到()形成5个半音; b F下行到()形成3个半音;#G上行到()形成7个半音. 三、按音名标记将下列音用全音符记入谱表中。(本大题共10小 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a1 c4 A f b f1 c2 (2)Moderato速度术语速度为( ) ; 渐慢用音乐术语如何标记( ).

基本乐理考试大纲

基本乐理考试大纲 《基本乐理》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基本乐理是一门音乐共同基础课,是音乐理论科目中第一门系统讲授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乐理的各科基本知识,给学生打下良好坚实的专业基础,使之能够顺利地进行后续课程的学习。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乐音体系 1、内容:音、乐音、音级、音列的概念,分音列、三种律制,半音、全音 的分类。 2、考核要求 (1)了解音的产生及音的四种性质 (2)乐音、噪音的区别 (3)音级、音列、半音、全音、音名、基本音级、变化音级的概念 (4)音的分组 (5)了解标准音、中央C及标准音的国际高度 (6)了解复合音与分音列的构成 (7)了解三种律制的优、缺点 (8)掌握自然半、全音与变化半、全音。 第二章记谱法 1、内容:记谱法的分类:简谱、线谱如何记录音的长短、高低、谱号、变 音记号、休止符、记谱注中的常用记号及乐谱的正确写法。

2、考试要求: (1)了解记谱法分为文字谱、符号谱两类 (2)掌握简谱、线谱中基本音符、附点音符的写法及双附点和附点的意义 (3)了解G、F、C谱号的写法及意义 (4)掌握各种变音记号的写法和意义 (5)掌握休止符的写法 (6)了解演奏法方面记号、省略记号及其他记号 (7)掌握符头、符尾、符干的写法及五线谱、简谱的书写格式 第三章节奏节拍 1、内容:节奏、节拍的基本概念及各种拍子的分类,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节奏中的强弱关系及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考核要求: 1)了解节奏、节拍、拍子和节奏型的概念。 ( (2)掌握拍号、小节及弱起节奏。 (3)掌握单拍子、复拍子的分类,混合拍子结构次序的标记,变换拍子与 交错拍子的区别,散拍子与一拍子的用法。 (4)掌握单拍子、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及声乐曲中的音值组合法。 (5)掌握切分音的意义。 (6)掌握音符切分的特殊形式:三、五、六、七、九、二、四连音。 (7)二拍子、三拍子的特点。 第四章常用音乐术语 1、内容:常用速度术语,力度术语。 2、考核要求: (1)速度、力度术语的标记及读法。

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操作系统》总学时与学分:72学时 4学分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操作系统原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涉及考研等进一步进修的重要课程,是计算机 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操作 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和一般的管理方法,从而为学生以后的 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学时安排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章 节 内 容学 时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5第二章 进程管理12第三章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12第四章 存储管理12第五章 设备管理10第六章 文件管理8第七章 操作系统接口4第八章 网络操作系统3第九章 系统安全性3第十章 UNIX 操作系统3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发展过 程,知道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计算机系统的首次扩充,是 现代计算机系统必须配置的软件。 基本要求:掌握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发展过程、基本特征及主要功能;了解操作 系统的结构设计 本章重点:操作系统的概念、作用,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以及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本章难点:操作系统基本特征的理解,操作系统主要功能的体现。 教学方法: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电气课件中调试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

基本乐理教案(我的乐理)

基本乐理教案 (邵阳师范陈华,539班、540班教案) 第一章乐音体系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音的产生、性质、乐音体系 重点难点: 音的分组、等音、自然音级、变化音级。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2课时 1、音的产生:由于物体的震动而产生。 2、正常音的震动范围每秒11—20000次,音乐中使用音的范围为每秒震动27—4100次。 3、音的性质:高低(振动频率)、强弱(振幅大小)、长短(时值)音色。 4、音列与音级 (1)乐音体系:乐音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称为“乐音体系”。 (2)音列:将乐音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称为“音列”。 (3)音级:音列中的每一个音均称为“音级”。 (4)介绍键盘 白键:52个,基本音级(音名:CDEFGAB排列,唱名:do re mi fa soi la si 排列。) 黑键:36个,变化音级(无固定音名,其名称按相邻白键,通过使用变音记号表达) 八度:在一个八度内,白键和黑键上的乐音共有12个,相邻两键的音高距离为半音,相隔两键上午音高距离为全音。 5、音的分组:A2---- c5 A2 C1 C c c1 c2 c3 c4 c5 大字二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共有七种完整的,两组不完整的。 6、音的关系 (1)变音(即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称为“变音”。 (2)常用变音记号(五种): ①升记号(升号):“#”表示将原音升高半音,“x ”表示将原音升高一个全音。 ②降记号(降号):“b”表示将原音降低半音,“bb” 表示将原音降低一个全音。 ③还原记号:表示将被升高或被降低的音回归原位。 (3)等音:音高相同,名称和意义不同,也叫“同音异名”音。 (4)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 ①自然半音:相邻两音级构成的半音。如:E—F;C—bD等。 ②自然全音:相邻两音级构成的全音。如:E—#F;bB--C等。

2019年《基本乐理》考试试题及常识题库

2019年《基本乐理》考试试题1.填空: ①音的四种性质是、、 、。 ②表示拍子的记号叫、写在乐曲的。 ③拍号下面的数字表示、上面的数字表示。 ④ 2 4拍是以为一拍,每小节有。 2.将下列音符与名称用连线正确连接。 3.写出与下列音名相对于的唱名。 C. D. E. F. G. A. B . . . . . . 4.写出与下列唱名相对于的音名。 Sol. Do. Fa. Si. Re. La. Mi . . . . . . 5.在五线谱上写出与简谱相对应的音。 1 3 5 6 7 4 2 3 1 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

6.填空题 ??= ()个? 7.学写五线谱的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各写10个。 8.抄写视唱第11首。 9.填空题:

①在钢琴上,一个八度平均分成份。 ②一个全音等于半音。 ③ E-F之间是音关系,C-D之间是音关系。 8.写出C大调音阶(上、下行),标记出全音、半音关系。 9.将出下列节奏按2 4 拍划分小节 10.书写简谱和五线谱的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各 11.将下列时值相同的音符与休止符用线连接起来。

12.在C自然大调音阶中,在下列音的上方构写二度音程,并在小二度音程上方画上“∧”记号。 13.写出以下C大调中各音级的音名和唱名: 音级:ⅠⅤⅣⅡⅥⅢⅦ 音名:C 唱名:do 14.填空题 ①音的四种性质是、、、。 ②用英文字母写出七个基本音级的音、、、、、、。 ③一个二分音符等于个四分音符,等于个八分音符。 ④基本音级之间包含个大二度,个小二度。 ⑤2 4 拍号中,4表示、2表示。 16.写作题 ①在五线谱上写出高音谱号,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与其相同时值的休止符。 ②从下列音按指定的方向(向上或向下),构成指定的音程。 ↑大二度↓小二度↑小二度↑大二度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2014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大纲 一、设计目的和要求 目的:本课程设计是为配合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操作系统》而开设的,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实际进行操作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和编程实现。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施,使学生能将操作系统的概念具体化,并从整体和动态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操作系统,以巩固和补充操作系统的原理教学,提高学生解决操作系统设计及实现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施,要求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培养学生在模拟条件下与实际环境中实现功能模块和系统的能力: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实际进行操作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和编程实现,具体包括:基于线程的多任务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个简单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培养学生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合理分析试验结果的能力: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实验设计、程序调试、错误分析,从而熟悉实验设计方法及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学生需根据设计项目的功能要求及操作系统原理的相关理论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需考虑项目实现的软硬件环境,设计相关数据结构及算法,在实现过程中发现解决方案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改进。 (4)培养学生分析并清楚阐述设计合理性的能力:要求学生在项目上机验收和实验报告中分析阐述设计思路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5)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课程设计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有一个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的分工及合作。 二、设计学时和学分 学时:32 ;学分:1 三、设计的主要内容 以下三个题目中:1、2中选做一题,第3题必做。 1、基于线程的多任务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线程的创建、撤消和CPU切换。 掌握线程的定义和特征,线程的基本状态,线程的私有堆栈,线程控制块TCB,理解线程与进程的区别,实现线程的创建、撤消和CPU切换。 (2)时间片轮转调度 理解各种调度算法、调度的原因,完成时钟中断的截取,具体实现调度程序。 (3)最高优先权优先调度 理解优先权的概念,并实现最高优先权优先调度策略。 (4)利用记录型信号量实现线程的同步

基本乐理试题及答案汇编

基本乐理试题及答案 音乐理论简称"乐理",包括相对简单的基础理论----读谱、音程、和弦、节奏、节拍等等。基本乐理试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下文。 基本乐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标准钢琴的琴键共有几个? (      ) B A.66 B.88 C.87 D.75 2.c1——c2八个音中,以下哪个选项的音级属于半音关系?(      )A A.e1——f1和b1——c2                   B.d1——f1和b1——c2 C.f1——e1和c2——b1                   D.d1——c2和b1——c1 3.1个四分音符等于4个十六分音符的时值,8个三十二分音符等于2个( A.四分音符 B.十六分音符 C.二分音符 D.八分音符 4. 在高音谱表中,下加一线记作(      )。C A.c2              

                   B.b1 C.c1                                   D.b2 5.附点全音符时值长短为 (      )。D A.三拍 B.四拍 C.五拍 D.六拍 6.八分休止符中时值长短为 (      )。D A.四拍 B.一拍 C.二拍 D.二分之一拍 6.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叫 (      )。C A.节拍 B.拍号 C.节奏型 D.拍子 7.音乐中的基本强弱规律用(      )来表示。D A.小节线 B.拍子 C.拍号 D.小节 8.在音乐中重音和非重音有规律的强弱反复叫(      )。B A.小节                              

完整版中国音乐学院乐理考级大纲三级

中国音乐学院 基本乐科第三级笔试试卷(大纲)

选择题:(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内, 每题四分)【练耳部分】 1. 识别以下音程,选出哪个是不协和音程。 A . B . C . 2、请听辨出所弹奏的是哪一个音组?(给标准音,弹3 遍) 弹奏: A、第一组B 、第二组C 、第三组 3 遍)3、请听辨出所弹奏的是哪一个音组?(给标准音,弹 弹奏: A、第一组B 、第二组C 、第三组 3 遍)4、请听辨出所弹奏的音响与哪一组一致?(给预备拍,弹 弹奏:

A、B 、C 、 )音程,减五度是(5、纯五度是()音程。A.协和,协和B. 不协和,协和C. 协和,不协

和 6、大三度是()音程,减六度是()音程。A.协和,协和B. 不协和,协和C. 协和,不协和 7、请听辨出所弹奏的音响与哪一组一致?(给预备拍,弹 3 遍) 弹奏: A、B 、C 、 8、6/8 拍子的强弱规律是: A.强- 弱B. 强- 弱- 弱C. 强- 弱- 弱- 次强- 弱- 弱 9、请听辨出所弹奏的音程是几度?(弹 3 遍)弹奏: A、纯四度B 、纯五度C 、纯八度 遍)3 、请听辨出所弹奏的音程是几度?(弹10.

弹奏: A、纯四度B 、纯五度C 、纯八度 11、请听辨出乐曲的速度是?(教师弹奏一级书第

79 页《摇篮曲》。弹3 遍) A、快速B 、慢速C 、中速 1 2、请听辨出乐曲的速度是?(教师弹奏一级书第59 页第一首,莫扎特曲。弹遍)3 、慢速C 、快速A、中速 B ) 3 遍( 弹奏一级书第27 页, 4/4 拍。弹 2/4,3/4, 1 3、请听辨出乐曲是还是4/4 拍?4/4 C 、A、2/4 B 、3/4 ) 遍110。弹3 拍?还是4/4 ( 弹奏一级书第90页, 例2/4,3/4, 14、请听辨出乐曲是 4/4 、3/4 C 、、A2/4 B 3 和弦?15、以下谱例中,哪个是增 C 第三个A.第一个B 第二个 遍)、请听辨出三个音程中,哪一个是大二度?(弹163 弹奏:、第二个 C 、第三个、第一个A B 3 遍)17、请听辨出三个音程中,哪一个是大三

《操作系统(英)》课程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英)》课程教学大纲 (Operating Systems)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1201313 学分:3学分 总学时:51学时(其中实验 9 学时) 适用对象: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等专业 先修课程: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语言 二、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生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信息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操作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操作系统的开发模式、开发方法和操作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以后参与系统软件分析和开发奠定基础。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使用原版教材,采用双语教学,采用课堂讲授和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并在多媒体环境下进行教学。 (三)教学安排 本课程的总学时为51学时,其中课堂讲授42学时,上机实践教学9学时。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5 hours, Lab 0 hour) Main Points: Short history, Operating System Concepts, Objectives, Functions, Multiprogramming, Real-Time System, Batch system, Time-sharing system, Distributed operating system, 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Chapter 2 Computer-System Structures ( 1.5 hours , Lab 0 hour)

(完整版)基本乐理试题

基本乐理试题1.填空: ①音的四种性质是、 、 、 。 ②表示拍子的记号叫、写在乐曲的。 ③拍号下面的数字表示、上面的数字表示。 ④ 2 4 拍是以为一拍,每小节有。 2.将下列音符与名称用连线正确连接。 3.写出与下列音名相对于的唱名。 C. D. E. F. G. A. B . . . . . . 4.写出与下列唱名相对于的音名。 Sol. Do. Fa. Si. Re. La. Mi . . . . . . 5.在五线谱上写出与简谱相对应的音。 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

1 3 5 6 7 4 2 3 1 6.填空题 ??= ()个? 7.学写五线谱的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各写10个。 8.抄写视唱第11首。

9.填空题: ①在钢琴上,一个八度平均分成份。 ②一个全音等于半音。 ③E-F之间是音关系,C-D之间是音关系。

8.写出C 大调音阶(上、下行),标记出全音、半音关系。 9.将出下列节奏按2 4 拍划分小节 10.书写简谱和五线谱的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各 11.将下列时值相同的音符与休止符用线连接起来。

12.在C 自然大调音阶中,在下列音的上方构写二度音程,并在小二度音程上方画上“∧”记号。 13.写出以下C 大调中各音级的音名和唱名: 音级:Ⅰ Ⅴ Ⅳ Ⅱ Ⅵ Ⅲ Ⅶ 音名:C 唱名:do 14.填空题 ①音的四种性质是 、 、 、 。 ②用英文字母写出七个基本音级的音 、 、 、 、 、 、 。 ③一个二分音符等于 个四分音符,等于 个八分音符。 ④基本音级之间包含 个大二度, 个小二度。 ⑤2 4 拍号中,4表示 、2表示 。 16.写作题 ①在五线谱上写出高音谱号,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与其相同时值的休止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