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残留除草剂的检测

合集下载

除草剂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除草剂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除草剂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摘要】草铵膦是一种常见的除草剂,但其残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开发一种有效的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草铵膦的特点和常见的检测技术进行综述,分析了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探讨了方法改进与发展的方向。

总结了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这些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高草铵膦残留量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为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提供重要支持。

【关键词】除草剂、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草铵膦的特点、检测技术、优缺点、方法改进、结论、展望、局限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草铵膦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控制杂草。

草铵膦残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因此对其残留量进行准确检测至关重要。

目前,草铵膦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现有的检测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灵敏度不够高、操作复杂等。

随着农药使用量逐渐增加,检测方法的快速性和准确性也亟待提高。

草铵膦残留检测方法的改进和发展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挑战。

本文旨在系统总结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探讨现有方法的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希望为草铵膦残留检测方法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提供有力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索更有效、更快捷的方法来检测草铵膦残留量,从而确保农产品和环境的安全。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现有的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检测时间长、检测成本高、操作复杂等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进行探讨和改进,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快捷性和实用性。

通过研究,可以为相关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为农产品生产和环境监测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持,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农产品质量:草铵膦是一种常用的除草剂,但其残留会对作物品质及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2024年农贸市场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方案(2篇)

2024年农贸市场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方案(2篇)

2024年农贸市场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标在农业生产中,农药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农药残留问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为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2024年农贸市场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的目标是加强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监管和控制,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二、工作内容和计划1.建立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机构为了有效监控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情况,建议在农贸市场设立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机构。

该机构应配备专业的检测人员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能够对常见的农产品进行全面的农药残留检测。

2.确保取样的公正性和全面性在农贸市场中随机选择不同供应商的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取样,确保取样的公正性和全面性。

取样时要注重样品的代表性,选择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样品,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取样,并做好标识、封装和保存工作。

3.开展常规农药残留检测对选择的样品进行常规农药残留检测,包括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氮和除草剂等常见农药的残留检测。

应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并将结果及时通报给相关部门和供应商,以保障消费者权益。

4.加强对高风险农产品的监测针对一些高风险的农产品,如叶菜类、茶叶、水果等,应加强监测力度。

提高取样频率,全面检测农药残留情况,对超标的农产品要及时下架,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以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5.加强农药使用登记和管理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登记和管理,对农药的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进行监管。

要求农民在使用农药前必须进行登记备案,并按照规定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使用,减少农药残留的风险。

对违规使用农药的农民要进行相应的处罚和教育。

6.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加强对消费者和农民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的知识和意识。

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布宣传资料等方式,向消费者介绍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的重要性和方法,向农民宣传正确使用农药的知识和方法。

7.建立健全农产品农药残留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农产品农药残留监管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和义务。

除草剂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除草剂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除草剂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随着农药的广泛使用,化肥、农药及其他农业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除草剂草铵膦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杀草剂,已经被证实在土壤和水体中存在着残留物,这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威胁。

本文将围绕着草铵膦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草铵膦分析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和荧光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点,但都能准确快速地检测出植物中含有的草铵膦残留量。

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被认为是检测草铵膦含量的最佳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将样品中的草铵膦分离,并通过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检测出草铵膦的残留量。

该方法的准确性高、灵敏度好、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成为了当前草铵膦残留量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

另外,利用荧光法检测草铵膦残留也被广泛应用。

荧光法不仅可以检测草铵膦,还可用于其他药物化学物质中残留量的检测。

该方法基于荧光染料与草铵膦之间的相互作用发出荧光,在草铵膦的残留量较小时,荧光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到其存在。

通过对于带有草铵膦残留的样品进行荧光光谱分析,可以判断样品中草铵膦残留量的多少。

草铵膦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的优点是实验成本较低,无需昂贵的仪器,样品处理和准备周期短,适合于大规模快速检测。

毛细管电泳法在分子中的电荷和分子结构的区别作为衡量分子迁移速率的主要参数,对于草铵膦的分析也能够发挥其优越性。

草铵膦分子在电场作用下,有着不同的迁移速率,毛细管电泳法通过外施电压,将不同运动速度的草铵膦分离开来,再用紫外线检测器检测泳道中草铵膦存在的浓度,从而实现了草铵膦的快速检测。

在最近的研究中,还有一些新型的检测方法被尝试。

例如,近红外光谱技术和红外光谱技术,这是一种基于分子振动谱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产生的光谱信号进行草铵膦残留的检测。

近红外光谱技术和红外光谱技术实验方法简单,操作易行,不需要昂贵的检测仪器等,被视为未来可能成为草铵膦残留检测方法的后继者。

除草剂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除草剂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除草剂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草铵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除草剂中的有机磷酸盐类农药,其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草铵膦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残留在土壤和农产品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准确、快速、高效地检测草铵膦残留量成为当前农业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色谱法、光谱法和质谱法等,这些方法存在着操作复杂、耗时长、灵敏度不高的缺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兴的检测技术如基于免疫技术和生物传感技术的方法逐渐受到重视,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

国内外针对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方法的稳定性、准确性等方面有待提高。

对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展望,有助于提高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为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意义除草剂草铵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田除草的化学药剂,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隐患。

对于草铵膦残留量的检测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及时准确地检测草铵膦残留量可以帮助农民合理使用除草剂,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研究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还可以为食品安全监测提供技术支持,确保人们食用的农产品不含有超标的除草剂残留物。

不断改进和完善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可以促进我国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相关科研领域的发展。

开展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科学意义。

2. 正文2.1 常用的检测方法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和免疫学方法。

色谱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包括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具有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的特点,但需要较长的分析时间。

液相色谱则适用于高极性、易挥发的化合物的分析。

光谱法主要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在检测草铵膦残留量方面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质谱法是一种分析化学技术,通过检测样品的分子离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除草剂生物测定方法及操作方法

除草剂生物测定方法及操作方法
培养皿法的培养介质一般是常规自来水在培养皿内垫上两层滤纸把一定数量的种子均匀地铺在滤纸上提前把需要测定的除草剂按事先设定好的浓度梯度进行稀释再用移液除草剂生物测定方法及操作方法生物测定技术是除草剂研究的一项基本工作是除草剂活性测定安全性检测以及残留诊断的常用方法特别是在除草剂新品的研制开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高通量筛选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1
[13]陈年春.农药生物测定技术[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208-230.
[14]王树凤,徐礼根,马建义,等.除草剂生物筛选研究进展[J].农药学学报,2002,4(04):3-9.
作者简介:谢娜,硕士研究生,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农药毒理与有害生物抗药性。
[4]范志金,钱传范,陈俊鹏,等.单嘧磺隆对小麦的安全性及在麦田除草效果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3,19(03):4-8.
[5]褚秋华,朱云枝,强胜.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室内配方筛选试验[J].杂草科学,2002,(04):15-17.
[6]Pline W. A., Wu J. R., Hatzios K.. Effects of temperatureand chemical additivies on the response of transgenic herbicide-resistantsoybeans to glufosinate and glyphosate applications [J]. Pesticide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1999,65:119-131.
药害综合指数(%)= [(每皿或每盆各受害级别株数×级别)/(每皿或每盆株数×最高级别)]×100。
也可以用鲜/ 干重抑制率来进行等级划分,唐庆红等人研究油菜田新型除草剂丙酯草醚的杀草谱,对20 种供试杂草根据其对丙酯草醚反应程度进行划分,分成了五类,分别为很敏感(防效大于90%)、敏感(防效位于80%~90%)、中度敏感(防效位于60%~80%)、一般耐药(防效位于30%~60%)以及耐药杂草(防效低于30%)。研究结果表明,在600g a.i/hm2 的推荐剂量下,以鲜重防效为评价指标,看麦娘、日本看麦娘、早熟禾、荠菜、草、牛繁缕、棒头草、刺果毛茛、硬草和小藜等10 种杂草对丙酯草醚较敏感和敏感。

33种农药残留检测指标

33种农药残留检测指标

33种农药残留检测指标农药残留是指在农产品种植或储存过程中,农药在农产品中残留下来的现象。

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都带来一定风险。

因此,准确检测农药残留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介绍33种常见的农药残留检测指标,并探讨其应用和意义。

1. 杀虫剂类检测指标杀虫剂是用来杀灭或控制害虫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杀虫剂类检测指标包括有机磷农药残留、氯氰菊酯、拟除虫菊酯、吡虫啉等。

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有效评估农产品中害虫防治的效果,确保食品安全。

2. 杀菌剂类检测指标杀菌剂是用于防止植物病原菌传播和感染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杀菌剂类检测指标包括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

合理使用和控制这些杀菌剂的残留水平,可以保障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3. 基本农药残留检测指标基本农药是指广泛用于农作物上的农药,如三唑酮、草甘膦、丙草灵等。

这些基本农药的检测对于评估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4. 激素类检测指标激素在增加农产品产量、改善品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但过量使用激素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常见的激素类检测指标包括瘦肉精、雌激素等。

合理控制激素的使用和残留水平,对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5. 除草剂类检测指标除草剂是用来控制杂草生长的化学物质,常见的除草剂类检测指标包括草甘膦、草双膦等。

合理使用除草剂,降低其残留水平,有助于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消费者的健康。

6. 杀线虫剂类检测指标杀线虫剂是用来控制植物线虫的化学物质,常见的杀线虫剂类检测指标包括阿维菌素、多菌灵等。

合理使用这些杀线虫剂,并控制其残留水平,有助于保护农作物免受线虫的侵害。

7. 防腐剂类检测指标防腐剂是用来防止农产品因细菌、真菌污染而腐烂变质的化学物质,常见的防腐剂类检测指标包括硫代硫酸钠、甲酚等。

合理使用防腐剂,并控制其残留水平,保障产品品质和消费者的健康。

总结:农药残留检测指标的准确性和参考值的合理控制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不仅需要与国际标准接轨,还需要根据国内产业和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除草剂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除草剂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除草剂草铵膦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除草剂草铵膦是一种常用的除草剂,广泛应用于农田、果园、草坪等地,能够有效控
制杂草的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

除草剂的残留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草铵膦在农作物生长
季节后期,尤其是丰收季节,往往会对农作物产生影响,因此对草铵膦的残留量进行准确
检测,对确保农产品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除草剂草铵膦残留量检
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残留量检测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液相色谱仪对样品
中的草铵膦进行分离和定量。

首先将样品提取并经过净化处理,然后使用适当的色谱柱进
行分离,最后通过色谱检测器对草铵膦进行定量分析。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检测灵敏度高、准确性高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草铵膦残留量的检测中。

三、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法是利用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来进行草铵膦残留量检测的方法。


方法通常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荧光法等。

免疫分析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检测灵敏度高等优点,能够准确地进行草铵膦残留量的检测,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针对除草剂草铵膦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已经相当成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
适的方法进行应用。

对这些方法进行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提高其检测灵敏度和准确度,将
对农产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保障起到重要作用。

希望本文所述的研究进展能够为相关领域
的科研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做出贡献。

除草安全添加剂国标检测

除草安全添加剂国标检测

除草安全添加剂国标检测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与此同时,有关除草剂安全隐患的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确保除草剂的安全性,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国标检测标准。

本文将围绕除草安全添加剂的国标检测展开讨论,分析其重要性以及现状与未来发展。

二、国标检测的重要性国标检测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对于除草安全添加剂,国标检测可以有效保障农民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降低农药残留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此外,国标检测还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业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除草安全添加剂的国标检测内容国标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效成分含量检测、剂型检测、物理性质检测、毒性检测、环境影响检测等。

通过对这些项目的检测,全面评价除草安全添加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国标检测对除草安全添加剂的要求国标检测对除草安全添加剂有严格的要求。

首先,有效成分含量必须符合标准,以确保产品效果;其次,剂型要求稳定、易于使用和储存;第三,毒性要求低,对环境和人体安全;最后,对环境影响小,利于环境保护。

五、我国国标检测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近年来,我国在除草安全添加剂的国标检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检测技术不断提高,检测项目不断完善,有效保障了市场上除草安全添加剂的质量。

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检测设备、检测方法和标准制定方面仍有差距。

未来,我国应加大投入,提升国标检测水平,与国际接轨,确保除草安全添加剂的质量和安全。

六、结论国标检测在确保除草安全添加剂的质量和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产品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测,有助于保障农民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降低环境污染,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氧化氢加入量的确定
利用叶绿体束缚酶在无光照的 条件下对 H2 O2 分解产生氧的 反应作为测定除草剂的指示反 应 ,因此 ,H2 O2 的加入量对 膜片面积对测定的影响 测定有较大影响 。当 H2O2 的 H2O2降解酶的量由PVA-SbQ固 -4 量小于 2.4×10 mol/L 时,反 定膜中叶绿体的数量决定 ,对 应的放氧量小,而使∆P很小, 于厚度固定的叶绿体膜 ,则由 测定的灵敏度较低 ;当 H2O2 膜面积的大小决定 。膜的面积 -4 的量大于6.0 × 10 mol/L 时, 增加,叶绿体浓度增大 ,产生 反应杯中的氧气产生量太大而 的氧浓度大 ,除草剂抑制酶反 使空白值增大,结果导致测定 应引起的 ∆P也增大,但膜片面 的检测范围很窄。综合考虑各 积达到6mm2 时,∆P反而减小。 种因素 ,确定 H2 O2 的浓度为 另外,体系的空白值过大时 , -4 4.0×10 mol/L。 由于产生的氧浓度太大 ,易超
出仪器量程而使测定范围变窄。 故本实验膜片面积选择4mm2。
实验仪器
氧分析仪及氧电极 组织捣碎机 高速冷冻离心机 BH2型相差显微镜 超级恒温槽 H-6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 CliniBio-128oC酶标仪 UTL1386-3V型低温冰箱
实验部分
实验试剂和实验材料
PVA-SbQ规格如下:SbQ浓度为1.34×10-2mol/L, 固态物含量10.04%(质量分数w%),聚合度3500,皂 化度 88%;2 ,6-二氯酚靛蓝(DPIP ),使用前用水 配制成3×10-4mol/L;除草剂由原料用 2 %乙醇溶液配 制,并用该乙醇溶液逐级稀释成工作液。其浓度分别为 百草枯、敌草隆各1 mg/L;阿特拉津、扑草净和莠灭津 各5mg/L 等。实验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或生化试剂, 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菠菜种子为香港的“超级菠菜”, 土壤培养8星期,株均重25 g,晴朗天气上午 9时取叶。
实验方法
氧电极的内充液为0.5mol/L KCl溶液。首先用空气饱和Na2CO3 的蒸馏水和饱和溶液对氧测定仪进行满刻度调节和调零,然后取一 片 4mm2 叶绿体固定化膜(或相同叶绿素浓度的叶绿体悬浮液)放 入内体积为2mL的反应池中,加入pH=7.4的Tris-HCl 5×10-3mol/L MgCl2缓冲溶液1.5mL,0.08mol/L H2O2100μL,加水至2mL。插入 氧电极,反应池外层通28oC恒温循环水,搅拌反应液3min,从记录 仪上读取放氧量P0。更换反应池中的溶液和固定化膜,用微量进样 器加入一定量的除草剂,测量P,计算 ∆ P= P0- P。每次测量都使用 新的叶绿体固定膜。测定装臵如图1。
影响因素
叶绿体膜的活性
溶液pH值的影响
叶绿体中酶抗胁迫 能力在中性和弱碱 性溶液中表现最强 磷酸盐缓冲液 硼酸盐缓冲液 Tris-HCl缓冲液 碳酸氢盐缓冲液
溶液pH为7.4时,除草剂的抑制作 用最明显,放氧量差值达最大 本实验选择pH为7.4 确定采用 Tris- HCl缓冲液
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叶绿体束缚酶对H2O2的抗胁迫作用和 除草剂对该指示反应的抑制作用都有影响,故对 测定结果也有影响。实验表明:在5 ~ 27oC,随 温度升高空白溶液和含除草剂体系溶液的放氧量 都增大,且∆P也随着增大。但温度高于27oC时, 由于空白溶液的放氧量增加过快,∆P反而逐渐减 小。故选择测定温度为27oC。
影响因素
叶绿体膜的活性
根据测得的PVA-SbQ固定化叶绿体膜催化降解过氧 化氢产生氧气的速率来计算膜的活性。本实验采用敌草 隆作为样品(以下实验除指明外,均采用敌草隆),结 果如图2。由图2可见,保存在-20oC冰箱中的PVA-SbQ 固定膜1个月内活性基本没有改变;5个月后,膜活性保 留仍超过50%,满足实际测定要求。
研究了 PVA-SbQ 光聚合物固定化叶绿体膜的性质, 结果证明该法固定的叶绿体束缚酶具有活性高、寿命长 和使用方便等特点。
聚乙烯醇—苯乙烯吡啶聚合固定叶绿体膜的
制备并用于残留除草剂检测
检测痕量除草剂的电流分析法
将叶绿体处理后用聚乙烯醇-苯乙烯吡啶 ( PVA -SbQ)聚 合膜进行固定 ,得到固定化的叶绿体膜,该膜中叶绿体束 缚酶能催化H2O2的分解产生氧 ,而除草剂对该指示反应有 抑制作用。利用氧电极 ,建立了新的用于检测痕量除草剂 的电流分析法。
机理讨论
与除草剂对叶绿体光合作用 Hill 反应的抑制作用的机理 不同,实验中除草剂对叶绿体抗胁迫的抑制作用主要涉及到 如下的酶反应:
在抗坏血酸过氧化酶(AA-POD)的催化作用下,H2O2被抗 坏血酸(A A)氧化生成单脱氢抗坏血酸(MDA)。 MDA 可通过歧化作用生成AA和脱氢抗坏血酸(DHA)。而DHA 在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的催化作用下,与还原性 谷胱甘肽(GSH)反应生成 AA,GSH 被氧化为氧化型谷胱 苷肽(GSSG)。GSSG则在 GR 的作用下利用叶绿体中大量 存在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NADPH )作为电子供 体重新生成GSH。除草剂在避光条件下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 过与AA-POD和GR等相关酶结合来抑制这些酶的活性。
残留除草剂的检测
报告人:苏晓卉
聚乙烯醇—苯乙烯吡啶聚合固定叶绿体膜的
制备并用于残留除草剂检测
实验原理
在非光照条件下 ,叶绿体具有降解双氧水的抗胁迫能 力,即叶绿体束缚酶能催化双氧水分解产生O2,而绝大多 数除草剂对该反应有较强的抵抗作用。
反应方程式 2H2O2
叶绿体束缚酶
2H2O + O2
特点
检测范围
所检测的除草剂有阿特拉津、莠灭净、草净津、西玛 三嗪、扑草净、敌草隆和百草枯等,检测浓度范围分别为 0.25~1.75,0.04~0.70,0.10~1.10,0.10~0.80,0.20~ 1.80,0.01~0.12和0.006~0.02mg/L。

实验部分
叶绿体的提取和固定
将新鲜菠菜叶片破碎,分离出叶绿体,测定其中叶绿素 的含量。再利用PVA-SbQ 光聚合技术将叶绿体固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