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通报七台河8·23煤矿透水事故

合集下载

2010年以来透水事故案例

2010年以来透水事故案例
案例十二:贵州省独山县一非法采煤窝点透水事故
事故情况:2011年5月31日,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黄后乡一非法采煤窝点发生透水事故,死亡8人。该非法采煤窝点为独眼井,自备柴油发电机供电,至事故发生时已累计生产原煤1000余吨。事故发生后,该矿未向任何部门报告事故,恶意瞒报,经群众举报后查实。
事故原因:在非法开采过程中因对上部原采空区积水情况不清,采透老空区导致透水事故。
事故原因:2010年7月20日18时10分左右,湖南省花垣县磊鑫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磊鑫公司)发生透水事故,共造成13人被困,后救出3人,10人遇难。
事故原因:磊鑫公司锰矿硐在掘进过程中(巷道标高327m),与邻近的花垣县中发锰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发锰业公司)巷道贯通(该公司已停产4个月左右,巷道标高338m,巷道内有约3万立方米积水),大量积水迅速涌进磊鑫公司锰矿硐,造成该矿硐现场施工人员8人被困。因磊鑫公司锰矿硐与另一相邻的文华锰业公司矿硐也相通,又造成文华锰业公司5名作业人员被困。
事故原因:该矿采用倾斜长孔爆破法开采急倾斜煤层(倾角81度),造成-200米水平以上留下大量采空区;保护煤柱裂缝与地面联通,雨水泥浆渗入;事故前出现强降雨,地面地势低洼处雨水汇集和渗漏,导致凹陷区域压力增大,采空区垮冒,造成地表大面积塌陷、泥浆溃入井下巷道。
主要问题:一是该矿安全意识不强,对雨季防水工作重视不够,未严格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暴雨期间停止生产的规定,过早恢复生产,且下井人员过多;二是对采空区造成的水害隐患没有超前治理。
事故原因:违法违规组织生产,探放水措施不落实,打通采空区,导致透水,透水量约2400立方米。
案例十四:四川省威远县八田煤矿透水事故
事故情况:2010年11月21日11时40分许,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八田煤矿发生一起老采空区透水事故,造成29人被困,透水量约5000立方米,被困人员中有两名矿长。事故发生后,经各方共同努力,11月22日13时18分,29名被困矿工成功获救。有关方面和人员在事故抢险救援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进一步积累了煤矿透水事故抢险救援的宝贵经验。八田煤矿为乡镇煤矿,证照齐全,属独立扩能在建矿井,生产能力由5万吨/年扩能为6万吨/年。事故当班带班领导为副矿长陈荣辉。

矿井水害防治

矿井水害防治

辛庄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 成8人死亡。山阴煤管局王雨
茂局长、副局长张明国、安 全科长罗丙忠被撤职。
2009年6月17日,贵州晴 隆县新桥煤矿发生透水事故, 在16名井下被困矿工中,有3 人被困25天、约604小时。他 们靠喝地表渗透水、吃树皮奇 迹生还,体重从140斤锐减到 70斤。

7月12日中午安全升
162
124 148 166 214 123 171 108 181 105 108
2011年9月16日14时37分,位
于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元宝 湾煤业有限公司6103综掘工 作面发生透水事故,当班入 井人数21人,其中10人安全 升井,有11人遇难。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恒太煤矿 “2011.8· 23”透水事故救援现场27日晚传来 最新消息:经过近100小时的不懈救援,救 援人员在井下搜救中发现4名幸存者,其中 1人抢救无效死亡。
序号 1 2 3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时间 1950.2.27 1954.12.6 1960.5.9
地点 义马义洛煤矿老李沟井 包头大发 大同老白洞煤矿
事故性质 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 煤尘爆炸
人数 174 104 684
4
2.建国以来煤矿百人以上事故统计
1960.5.14 四川江津县同华煤矿
矿井防治水的“十 六字”原则: 预测预报,有凝必探, 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预测预报”是指查清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对水害做出分析判断;
“有疑必探”是指对可能 构成水害威胁的区域, 采用钻探手段查明或排 除水害;
“先探后掘”是指先探
放,确定巷道没有水
害威胁后再掘进;
“先治后采”是指根据查 明的水害情况,采取有 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排除 水害隐患后,再安排回 采。

2000-2011年全国煤矿透水事故统计

2000-2011年全国煤矿透水事故统计

2000-2011年全国煤矿透水事故统计2000年煤矿透水事故一览1. 2000年1月11日,江苏省徐州市大黄山煤矿透水事故。

至1月21日,63名被困矿工41人生还,20人死亡,2人失踪。

2. 2000年12月4日,河南省荥阳市刘河镇新兴煤矿发生重大透水事故,截至12月8日12时,已确认有10名矿工死亡。

2001年煤矿透水事故一览1. 2001年1月5日,广西来宾县三五乡泡水煤矿发生透水事故,井下22名民工仅1人生还。

2. 2001年3月26日,湖北通山县两煤矿连发穿水事故,造成6人死亡,5人受伤,另有3人失踪。

2. 2001年5月18日,四川省宜宾青龙嘴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死亡39人。

3. 2001年7月1日,吉林省白山市社会保险公司道清小煤矿副井发生冒顶及溃水事故,造成21人死亡。

4. 2001年7月17日,广西南丹拉甲坡矿、龙山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造成81人死亡。

5. 2001年11月17日,山东省章丘市琅沟煤矿发生矿井突水事故。

13人死亡。

2002年煤矿透水事故一览1. 2002年3月1日 湖南一煤矿 积水,3矿工死亡2. 2002年3月2日11时50分 积水,湖南郴州嘉禾珍珠岭煤矿 死亡4人3. 2002年3月4日15时10分攀枝花市仁和区新华乡灰加所煤矿透水,死亡2人4. 2002年3月15日本溪市本溪县田师傅镇周玉祥煤矿透水,5人死亡,1人下落不明5. 2002年3月18日22时55分云南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陆东煤矿透水,1人死亡6. 2002年3月24日21时0分湖北恩施州来凤县旧司乡元堡庄煤矿透水事故,3人失踪7. 2002年3月23日7时30分贵州黔南布州瓮安县平定云镇天生煤矿透水事故,3人下落不明8. 2002年3月26日11时0分四川达州市达县渡市乡磐洗煤矿透水事故,死亡4人9. 2002年5月30日,湖北省巴东县窑坡老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26名矿工被淹。

全部中毒身亡。

10. 2002年6月4日8时30分河北承德市兴隆县平安堡镇城头村井下透水事故,5人失踪11. 2002年7月2日,陕西省韩城市桑树坪镇西沟煤矿发生重大透水事故,15名矿工遇难。

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2007年全省煤矿事故情况的通报-黑安监发[2008]17号

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2007年全省煤矿事故情况的通报-黑安监发[2008]17号

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2007年全省煤矿事故情况的通报正文:---------------------------------------------------------------------------------------------------------------------------------------------------- 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2007年全省煤矿事故情况的通报(黑安监发〔2008〕17号)各产煤市(地)安全监管局(煤矿安全监管机构),龙煤集团及分公司、沈煤集团鸡西盛隆公司、中煤龙化哈尔滨矿业有限公司:2007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工作部署的“落实年”、“攻坚年”。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各部门和单位的共同努力,全省煤矿事故总量明显下降,较大和重大事故明显减少,元旦、春节、全国和省“两会”、省第十次党代会、“五一”和“十一”黄金周、哈洽会和党的十七大等重要敏感时期煤矿没有发生重大恶性事故,安全生产状况呈现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

但是,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尤其是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地方煤矿事故总量依然偏大。

各地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刻吸取教训,采取坚决措施,遏制煤矿事故发生。

现将2007年全省煤矿事故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2007年全省煤矿事故基本情况(一)从总体情况看,2007年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各项指标与2006年比,呈现“5个下降”:一是事故总量明显下降。

全年共发生煤矿事故110起,死亡170人,同比减少42起、108人,分别下降27.6%和38.8%。

二是国有重点煤矿事故总量大幅度下降。

发生事故30起,死亡30人,同比减少24起、43人,分别下降44.4%、58.9%,消灭了2人以上事故。

三是地方煤矿事故有所下降。

发生事故80起,死亡140人,同比减少18起、65人,分别下降18.4%、31.7%。

2012年全国发生的透水事故案例

2012年全国发生的透水事故案例

2012年全国发生的透水事故案例一、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丰兴煤矿透水事故2012年4月6日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丰兴煤矿发生重大透水事故,当班井下共有70人,其中有58人安全升井,12人被困井下。

经查透水原因为丰兴煤矿掘进巷道过程中与原地方国有煤矿采空区掘透,造成老孔积水流入井巷,此次透水事故暴露出以下主要问题1、是该矿明知存在老空积水 没有采取措施治理 急于组织生产重生产、轻安全。

2、是该矿探放水措施不落实 没有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规定。

3、是该矿缺少安全防范意识 安排人员在受水害威胁区域的下部区域作业 致使发生透水事故后 人员无法撤离。

4、是该矿没有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8号的要求成立防治水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开展水害预测预报工作。

5、是当地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

二、中煤集团沛县孔庄煤矿透水事故2012年4月10日江苏省沛县孔庄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井下被困7人,3人获救,另外4人遇难。

事故矿井涉嫌违规操作,具体细节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三、山西长治襄垣县善福联营煤矿透水事故2012年4月13日,凌晨零时左右,山西襄垣县善福联营煤矿发生透水事故,9人被困。

事发煤矿涉嫌违规作业。

被困9人中包括一名跟班作业副矿长。

该煤矿是一个整合兼并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90万吨。

安全生产许可证已经过期,其他开工手续尚未批复。

按照规定不得进行井下生产作业。

四、河南平顶山裕隆源通煤业有限公司透水事故4月14日,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平顶山裕隆源通煤业有限公司发生透水事故,造成9人死亡。

该矿是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2010年6月份兼并重组的煤矿,2011年9月30日完成资产收购,2012年1月完成地面隐患整改,2012年1月17日经河南省煤层气公司批准进行井下隐患整改工作。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采用三立井开拓,主、副井进风、专用回风井回风。

事故原因是一废弃井筒内的积水突然溃出所致。

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对七台河市和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安全生产检查情况的通报

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对七台河市和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安全生产检查情况的通报

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对七台河市和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安全生产检查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08.01.23•【字号】黑安办发[2008]14号•【施行日期】2008.01.23•【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安综合规定正文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对七台河市和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安全生产检查情况的通报(黑安办发〔2008〕14号)七台河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龙煤集团及七台河分公司: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省政府第四检查组由省安全监管局副巡视员张帆同志带队,一行10人,于1月8日至11日对七台河市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检查。

听取了七台河市和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情况汇报,现场抽查了地方4个县(区)11处煤矿,查出隐患问题29条,下达整改指令3份,并对查出的隐患问题,随时向企业和所在的县区下达和提出了整改意见和要求。

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一、对七台河市和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评价2007年七台河市各类事故死亡98人,同比减少10人,下降9.26%,未突破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

其中煤矿事故25起,死亡37人,同比减少1人,下降2.63%。

道路交通发生事故265起,死亡57人,同比减少9人,下降13.6%。

消防、建筑、危化品、烟花爆竹等领域无死亡。

工贸企业事故1起,死亡1人,同比持平。

其他事故1起,死亡3人。

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发生事故10起,死亡10人,同比分别减少8起、18人,分别下降44.4%和64.3%,消灭了2人以上事故。

安全生产形势呈现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

通过听取汇报和现场检查了解,七台河市和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近日对加强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采取超常规措施研究部署年初岁尾安全生产工作。

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关于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关于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关于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公布日期】2019.08.21•【字号】黑应急发〔2019〕89号•【施行日期】2019.08.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正文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关于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黑应急发〔2019〕89号各市(地)、县(市、区)应急管理局:2019年8月18日凌晨,龙煤集团七台河矿业公司新强煤矿因地面塌陷区溃水,导致淹井事故,当班入井17人,16人安全升井,1人失联。

事故发生后,省长王文涛作出批示:省政府事先已下达命令,为防止矿井水害事故发生,要关闭矿井!但龙煤集团还是侥幸大意,对命令置若罔闻,造成十六人升井一人失联煤矿事故,破了汛期确保无一人伤亡的目标!不能简单的查处事故责任,而是要严查政令执行是否畅通,是否阳奉阴违,是否上有要求下有折扣。

各地须举一反三!同日,省应急管理厅组织召开防汛和安全生产工作紧急视频会议,传达省长王文涛批示精神,对近期防汛和安全生产工作再安排再部署再落实。

为认真贯彻落实近期省委省政府部署及全省防汛和安全生产工作紧急视频会议要求,现就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要高度重视当前安全生产工作。

各地要不打折扣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精神、全省防汛和安全生产工作紧急视频会议要求,深刻吸取龙煤集团七台河矿业公司新强煤矿“8.18”溃水事故教训,清醒认识当前全省仍有多条河流水位超警、多座水库超限运行、一些水毁工程尚未修复完善等严峻形势,特别重视雨情、汛情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毫不放松地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做到保障到位、责任到位、监测到位。

要严格组织安全检查,做到真查、真看、真放心,确保企业各项措施真落实,坚决避免发生衍生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要抓好复产复工期间的安全监管工作,特别要重视恢复生产阶段的安全检查和安全保障,督促相关企业制定并严格执行恢复生产方案和流程,确保恢复生产阶段安全生产。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近期两起煤矿水害事故的通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近期两起煤矿水害事故的通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近期两起煤矿水害事故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已撤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已更名)•【公布日期】2011.09.05•【文号】安监总煤调[2011]143号•【施行日期】2011.09.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煤炭及煤炭工业正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近期两起煤矿水害事故的通报(安监总煤调〔2011〕143号)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2011年8月下旬,黑龙江、四川省各发生一起煤矿水害事故,分别是:8月23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恒太四井发生透水事故,当班下井45人,事故发生后19人安全升井,26人被困井下。

接到事故报告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张德江副总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解救被困人员。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立即作出部署,委派煤矿安监局副局长黄玉治率工作组赶赴现场,协同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经全力以赴、千方百计组织科学施救,已成功救出22名被困人员,发现1人遇难,还有3人下落不明,目前仍在全力施救。

该矿于2007年被关闭,2009年申报与恒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三井进行资源整合,整合方案已报相关部门审核,目前属于停产待整合矿井。

经初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该矿在非法开采过程中,打通了周边废弃矿井,导致老窑积水涌入。

该事故暴露出以下主要问题:一是该矿在待整合且生产系统不完善的情况下非法组织生产;二是安全生产制度不落实,没有执行探放水规定;三是安全监管不到位,打击非法违法生产措施不力。

8月29日,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曾家沟煤矿发生透水事故,目前已造成10人死亡,仍有2人下落不明。

该矿为整合主体矿井,正在进行技术改造。

经初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该矿违法组织生产,违规开采边界煤柱,打透相邻矿井采空区,导致积水涌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通报七台河8·23煤矿透水事故
8月24日,黑龙江省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通报了七台河勃利县恒太矿业有限公司四井“8·23”煤矿透水事故。

8月23日12时左右,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恒太矿业有限公司四井发生透水事故,总透水量约4万立方米。

当日井下作业人员45人,19人安全升井,26人被困井下。

该煤矿于2007年被关闭,2009年申报与勃利县恒太矿业有限公司三井进行资源整合,属于被整合关闭矿井。

经初步分析,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事故煤矿在非法开采过程中,打通了周边废弃矿井,导致老窑积水涌入所致。

目前,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正在进行中。

黑龙江省安监部门表示,这起事故,充分暴露出目前部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无视国家法律法规,非法违法组织生产问题十分严重。

同时也反映出,部分地区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意识淡薄,重发展、轻安全;安全监管不到位;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态度不坚决,手段不硬,措施不利。

为认真吸取事故教训,扭转安全生产被动局面,坚决防范和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黑龙江省政府安委会立即发出通报,要求各相关市地、单位和部门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落实责任,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立即召开煤矿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吸取教训,深刻反思,认真查找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有力措施确保安全生产;要加大煤矿瓦斯、水害、火灾、煤尘等灾害的排查和治理力度,立即对瓦斯、水害等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尤其要对被关闭矿井进行一次拉网式的排查,真正做到拉倒井架、切断电源、拆除设备、炸毁井口、停供火工品,防止非法生产,彻底消除隐患;要严厉打击煤矿非法违法行为,严格落实“四个一律”和“四严”要求,加强对煤矿“打非”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以政府组织、部门牵头的打击煤矿非法违法工作机制,扎实做好整合矿井、整改矿井、停产矿井和建设矿井的安全监管,建立和落实矿井安全包保责任制,坚决杜绝非法组织生产;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安全监管不力,因煤矿非法违法生产导致事故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部门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