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胃炎药方
治疗慢性胃炎的三种经典方

治疗慢性胃炎的三种经典方
慢性胃炎十分常见,且缠绵难愈,治疗起来得长期服药。
不过庆幸的是中药对这类慢性疾病,特别是胃肠疾病效果非常好。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部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黏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
上要症状特征有上腹部疼痛、院腹胀问、饱胀、烧心、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
本病十分常见,且缠绵难愈,治疗起来得长期服药。
不过庆幸的是中药对这类慢性疾病,特别是胃肠疾病效果非常好。
以下就是三种治疗慢性胃炎的经典方:
归脾汤
功用: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怔忡健忘,惊悸盗汗,发热体虚,食少不眠,或脾虚不能统血,致血妄行。
药方:人参、白术、茯神、枣仁、龙眼肉、黄芪、当归、远志、木香、甘草。
补中益气汤
功用:升阳补中。
治烦劳内伤,身热心烦,头痛恶寒,懒言恶食,脉洪大而虚,或喘或渴,或阳虚自汗,或气虚不能摄血,或疟痢脾虚,久不能愈,一切清阳下陷,中气不足之证。
药方:黄芪、人参、甘草、白术、陈皮、当归、升麻、柴胡、干姜、大枣。
黄芪建中汤
功用: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之功。
药方:黄芪、芍药、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
中药土方治疗胃炎的秘方

中药土方治疗胃炎的秘方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症状包括胃痛、腹胀、恶心等。
中药土方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独特治疗方法,它以自然植物、动物和矿物等药材为基础,通过药物的相互作用来治疗疾病。
在治疗胃炎方面,中药土方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药土方治疗胃炎的秘方,希望能为胃炎患者提供一些帮助。
1.土茯苓黄耆汤【药材】土茯苓、黄耆、白术、茯苓、陈皮、甘草。
【制法】将以上药材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煎煮3小时,取出药渣,留取药液即可。
【用法用量】每天一次,分两次温服,每次服用100毫升,连续服用7天。
2.芦荟金银花汤【药材】芦荟、金银花、菊花、甜菜根。
【制法】将芦荟剥皮切小块,金银花、菊花、甜菜根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煎煮2小时,取出药渣,留取药液即可。
【用法用量】每天一次,分两次空腹服用,每次服用150毫升,连续服用10天。
3.茵陈蒿菊合剂【药材】茵陈、蒿菊、荆芥穗、薄荷。
【制法】将以上药材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煎煮4小时,取出药渣,留取药液即可。
【用法用量】每天一次,分三次温服,每次服用100毫升,连续服用5天。
4.杜仲熟地夜交藤煎剂【药材】杜仲、熟地、夜交藤、川断、鹿角胶、羊肚菌。
【制法】将以上药材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煎煮6小时,取出药渣,留取药液即可。
【用法用量】每天一次,分两次温服,每次服用200毫升,连续服用14天。
5.乌梅迷迭香汤【药材】乌梅、迷迭香、柴胡、茯苓、甘草。
【制法】将以上药材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煎煮5小时,取出药渣,留取药液即可。
【用法用量】每天一次,分两次温服,每次服用150毫升,连续服用7天。
以上是几种中药土方治疗胃炎的秘方,各个秘方的制法和用法用量都已详细介绍。
然而,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体质不同,对中药的反应也不相同,因此在采用中药土方治疗胃炎之前,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方
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因感受外邪、饮食不当、情绪失调、脾胃虚弱引起的。
脾胃主管饮食消化、营养吸收,起着维持人体气息升降的作用,当脾胃虚弱后就会出现食欲减退、气息瘀滞等一系列萎缩性胃炎的症状。
治疗方:生黄芪、太子参、丹参、淮山药、白术各20克,白芍、鸡内金、山楂各15克,生甘草10克,乌梅8克,三七粉5克。
伴有泛酸者加海螵蛸15克,瓦楞子20克;消化不良者加神曲10克,炒麦芽30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6克,火麻仁15克。
上药每日1剂,水煎分服,半个月为1个疗程。
中医认为,生黄芪甘而微温,具有补脾益气、升阳气的功效;太子参甘、微苦、平,可补肺、脾、心经,具有益气生津的功效;丹参辛、苦、微寒,具有活血凉血、除烦安神的功效;淮山药甘、平,具有补脾、肺、肾之气阴的功效;白术甘、苦、温,具有补脾燥湿的功效;白芍甘、苦、酸而微寒,具有补血平肝、缓急止痛的功效;鸡内金甘、平,具有消食健脾的功效;乌梅酸、平,具有止泻、生津、止血的功效;山楂酸、甘、微辛、微温,具有消食化积、活血散淤的功效;三七辛、甘、微涩而温,具有止血、化淤、止痛的功效;生甘草甘而微寒,具有补心脾气、缓急止痛的功效。
全方共济益气、养阴、活血之效。
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过量饮酒(烈酒)、浓茶、咖啡或不容易消化的食物等,会损伤胃粘膜,导致浅表性胃炎转变为萎缩性胃炎;由于幽门功能松弛,肠液和胆汁通过幽门返流到胃,会刺激胃粘膜,破坏胃粘膜的屏障,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为萎缩性胃炎。
中医中药治胃溃疡胃炎

中医中药治胃溃疡胃炎胃病在中医看来,属积滞郁结之症,是由于气、血、痰、湿、食壅滞郁结所致,因此,用药时应根据“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的原则,对症施治。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医中药治胃溃疡胃炎,希望能帮到你。
中医中药治胃溃疡胃炎方药组成:党参12g,黄芪30g,白术12g,山药15g,扁豆10g,白芍15g,陈皮10g,茯苓12g,砂仁5g,干姜10g,炙甘草10g.寒象明显加良姜12g、肉桂6g,甚者加附片10g、吴茱萸10g、川椒6g;泛酸加海螵蛸12g、煅瓦楞子12g。
主治:慢性胃炎症见胃脘不舒,隐隐作痛,脘部如坠,空腹为甚,食入稍减,喜热喜按,遇寒加重,便溏不实,神疲乏力,少食纳呆,舌淡胖大,苔薄白或白滑,或边有齿印,脉沉细弱或浮大无力等。
胃镜检查见胃黏膜呈淡红色或苍白色,黏膜粗乱,或见散在斑片状充血。
中医辨证属脾失健运,胃阳不足,脾胃虚寒者。
中医中药治胃溃疡胃炎二、益阴养胃汤方药组成:沙参15g,麦冬12g,玉竹15g,生地12g,白芍15g,甘草10g,石斛12g,川楝子10g,半夏3g.口渴甚加花粉;胃脘灼热加白花蛇舌草20g、蒲公英15g;低酸者酌加乌梅10g、木瓜12g、山楂12g;大便艰涩加栝楼15g,决明子12g;便秘加郁李仁12g,麻仁12g;食少加谷芽15g、绿梅花10g。
主治:慢性胃炎症见胃脘疼痛,嘈杂烧灼,知饥少纳,口干引饮,舌光剥或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或弦细;或胃酸缺乏,胃镜检查见胃黏膜轻度充血,分泌物偏少,或见腺体萎缩。
中医辨证属肝脾阴伤,胃阴亏虚者。
治胃溃疡胃炎其他药物第一:茶疗中医方面治疗胃溃疡,常见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茶疗以及食疗。
事实上,中医并不是仅仅只有服用中药这种方法,日常的一些饮食搭配也是其中的一种,只有从身体的内部以及外部一起调养,身体才能够更加的健康。
中医茶疗方法主要就是针对胃病的一种治疗方法,比较有效以及常见的就是汉方养胃茶了。
第二:食疗想要治疗胃溃疡,那么日常的饮食也需要特别注意,应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
灵芝治疗慢性胃炎药方

抗炎
灵芝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慢 性胃炎引起的炎症反应,抑制炎 症细胞的活化和释放炎性因子, 减轻患者的炎症症状。
灵芝的抗肿瘤作用
抗肿瘤
灵芝具有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肿瘤 细胞的生长和扩散,预防慢性胃炎演 变为胃癌的风险。
医生也可以分享他们在临床实践中使 用灵芝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和效果, 包括成功治疗的案例和失败治疗的案 例。
在案例分享中,患者可以分享自己接 受灵芝治疗的经历和感受,包括治疗 过程、症状缓解情况、生活质量改善 等方面。
通过案例分享,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 灵芝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并为其他 患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应及时就医。
禁忌症
对灵芝过敏者
对灵芝过敏的人应避免使用灵芝治疗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急性期
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应先进行对 症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使用灵 芝辅助治疗。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灵芝治疗 慢性胃炎。
其他禁忌症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 在使用灵芝治疗慢性胃炎前,应咨询 医生意见。
治疗效果。
灵芝在未来的应用潜力
灵芝的种类与品质
研究和开发不同种类和品质的灵芝,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灵芝与其他中药的联合应用
探讨灵芝与其他中药的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灵芝的剂型与给药途径
研究和开发灵芝的新剂型和给药途径,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 效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提高免疫力
灵芝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机 体对肿瘤细胞的防御和清除能力,降 低慢性胃炎发生癌变的风险。
03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几种药方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几种药方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病,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有着
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
以下介绍几种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常用
药方。
1. 保和丸
组成:陈皮、苍术、白术、茯苓、厚朴、白芍、炙甘草、枳壳等。
功效:保和丸主要调和胃气,健脾止泻,适用于慢性胃炎伴有
食欲减退、脘腹胀满等症状。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服用5-10克。
2. 平胃散
组成:黄连、黄芩、栀子、陈皮、桔梗、山楂、半夏、茯苓等。
功效:平胃散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和胃的作用,对慢性胃炎合
并肝胆湿热、脘腹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有效。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服用10-15克。
3. 半夏泻心汤
组成:半夏、黄连、黄芩、法半夏、生姜、大枣等。
功效:半夏泻心汤主要用于慢性胃炎伴有心气不足和脘腹胀满的症状,具有理气、和胃的功效。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服用10-15克。
4. 枳术汤
组成:枳实、白术、干姜、黄连、黄芩等。
功效:枳术汤具有燥湿平肝、健脾燥湿的作用,适用于慢性胃炎合并湿热胃证的患者。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服用10-15克。
请在使用这些药方前,先咨询专业中医师的建议,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
以上是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几种常用药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志杰,韩玉武. 中医药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
2.
2.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华中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慢性胃炎诊疗专家共识[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每日一方慢性胃炎?就用六君子汤

每日一方慢性胃炎?就用六君子汤平时的饮食不规律,长期积累就会很容易得上胃炎,出现胃痛、胃胀、恶心、嗳气等等症状,非常折磨人。
那么该如何防治胃炎,保护好自己的胃不受伤害?我们一起学习吧!疾病概况西医: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所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
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已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关系密切,其他如酗酒、吸烟、十二指肠液反流、自身免疫、药物及饮食因素也可引起慢性胃炎。
中医:慢性胃炎属中医的“胃脘痛”、“胃痞”等范畴。
起病多有饮食不节或情志不畅等病史。
约半数有上腹部不适,钝痛、烧灼痛、泛酸、饱胀、恶心、嗳气、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
病因西医:1.幽门螺杆菌感染、病毒或其毒素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病变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主要指幽门螺杆菌感染。
2.刺激性物质长期饮烈性酒、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物质,可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3.药物有些药物如保泰松、消炎痛、辛可芬及水杨酸盐、洋地黄等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损害。
4.口腔、咽部的慢性感染。
5.胆汁反流胆汁中含有的胆盐可破坏胃黏膜屏障,使胃液中的氢离子反弥散进入胃黏膜而引起炎症。
6.X线照射深度X线照射胃部,可引起胃黏膜损害,产生胃炎。
7.环境变化如环境改变,气候变化,人若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就可引起支配胃的神经功能紊乱,便胃液分泌和胃的运动不协调,产生胃炎。
8.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
9.其他病变的影响如尿毒症、溃疡性结肠炎等均可引起慢性胃炎。
中医:本病多因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或因饮食所伤,胃失和降,或脾胃虚弱,纳运失常而发病,或因久病血液运行不畅,络脉不通而发病。
疾病表现西医: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多数表现为上胃肠道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部饱胀、无规律的隐痛、嗳气、胃灼热感、食欲减退、进食后上腹部不适感加重等,少数患者可伴有乏力及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伴有胃黏膜糜烂时,大便潜血可呈阳性,呕血和黑便较为少见。
根治一切胃病的14个特效秘方中草药治胃病配方大全

根治一切胃病的14个特效秘方中草药治胃病配方大全生活中很多朋友都会得胃病,所以大家应该注意胃炎、胃胀气、胃溃疡。
胃病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那么,得了胃病怎么办?根治一切胃病的14个特效秘方此方通治:各类胃炎、溃疡、胀痛、消化不良、胃肠动力不足、肠炎等一切胃肠疾病。
总有效率达98%以上,无任何毒副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已治好无数病例,实乃天下奇珍之方!单纯治疗胃病: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胃涨,胃虚,胃寒,看似普通,见效如神。
甘草10克,红枣15个(剪两半),白术10克,党参10克,北芪15克,黄芪10克,淮山20克(先浸泡半小时或生用半斤),丹参10克,田七10克,鸡内金10克(吃素者不加)糯米50克。
(糯米多少不限)。
煎服法:洗净加水煎滚,再改小火煎半小时。
一天一剂,早晚煎服。
普通患者3剂即可恢复到70%,但要巩固疗效连服7剂以上。
中草药治胃病配方大全1、吃不进食物,行动困难,用下方:组成A:台乌10克吴萸6克小茴香10克广木香10克黄连8克青皮10克桔梗10克荜澄茄10克佛手片10克甘草6克组成B:苍术10克厚朴花10克建神曲10克陈皮10克山楂10克槟榔10克草果8克草蔻8克砂仁10克麦芽10克甘草6克2、胃痛,兼见胸部有硬块,用下方:组成:台乌10克小茴香10克广木香10克荜澄茄10克郁金15克陈皮15克青皮15克佛手10克玄胡10克丹参10克3、吃饭发噎,足抽筋,用下方:组成:苏梗10克槟榔10克木香6克厚朴15克甘草3克佛手15克木瓜15克苡仁20克4、患胆囊炎、胰腺炎、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炎等病,用下方:组成:黄芩20克郁金15克枳壳10克柴胡10克木香6克茵陈20克山楂15克赤芍15克陈皮10克甘草6克生大黄6克5、食少发吐,软弱无力,周身不适,心跳时快时慢,用下方:组成:羌活15克生地20克秦艽20克防风15克茯苓20克山药20克黄芩15克苍术15克白术20克6、长期吃不下食物,热重,用下方:组成:茯苓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山药15克扁豆10克陈皮6克连翘15克7、食后,食物上逆,用下方:组成A:苡仁30克大枣50克桔梗30克甘草16克组成B:京夏10克黄连6克苡仁30克杏仁10克白蔻10克黄芩10克甘草14克8、头眩晕,脘痛,无食欲,口淡无味,四肢乏力,四五天不解大便:组成:枳壳10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陈皮10克木通10克黄连3克大黄6克黄芩10克芒硝9克连翘10克藿香9克净菊花10克太子参10克柏子仁9克甘草3克9、冷气痛,用下方:组成:白附子10克干姜10克泡参10克肉桂10克丁香5克甘草3克野吴萸根25克花椒根25克香通根25克茴香根25克台乌根25克山当归25克青木香25克(藿香正气散四时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