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增加哺乳母猪的采食量

合集下载

提高母猪泌乳量,仔猪才能壮,壮后才能卖好价!

提高母猪泌乳量,仔猪才能壮,壮后才能卖好价!

提高母猪泌乳量,仔猪才能壮,壮后才能卖好价!母乳是仔猪出生三周内的主要营养来源,是仔猪生长的物质基础。

母猪奶水不好,会导致乳猪成活率低,生长缓慢,免疫力差,断奶重低,严重影响生产。

那么,如何让仔猪吃到充足优质的奶水以获得理想断奶重,并保证母猪有良好体况,断奶后能及时配种受胎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一、泌乳机制的建立猪的乳房没有乳池,每个乳头周围有2-3个乳腺,每种乳腺有小乳管通向外端乳头外端,各乳头之间没有联系。

由于没有乔尔纳乳汁的乳池,不能随时挤出乳汁,只有分娩时在催产素的作用下使乳腺中围绕腺泡的肌纤维收缩才随时有乳汁排出,分娩后又逐渐转为控制排乳。

二、母猪哺乳的3个环节①仔猪发出叫声(要求吃奶信号),开始覆揉母猪乳房。

②母猪侧卧身体,让奶头露出来,经过仔猪1-2分钟的按摩,母猪开始放奶,这时仔猪停止骚乱安静用力吸吮并发出喷喷响声,母猪也播发哼哼放奶声。

母猪放乳时间少的10-30秒,多的可达40余秒。

③放乳结束后,对乳房进行2-3分钟的按摩,到此哺乳期过程结束。

母猪每次放奶量不等,每次平均约300多克,整个泌乳期可大概产乳300多千克。

提高母猪泌乳量,仔猪才能壮,壮后才能卖好价!三、把握泌乳规律母猪一次泌乳量即约250~400克,整个泌乳期可泌乳在250~500千克,平均每天泌乳5~9千克。

在同一品种中,日泌乳次数多的母猪泌乳量也高。

整个泌乳期泌乳量呈略曲线变化,一般约在分娩后5天开始上升,至15~25天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

母猪有十几个乳房,不同乳房的孕酮量不同。

前面几对乳房的乳腺及乳管数量比后面几对多,排出的乳量也多,尤以第3-5对乳房的泌乳量高。

仔猪有固定乳头吸吮的习性,可通过人工辅助将弱小仔猪放在前面的几对乳头上,从而新陈代谢使同窝仔猪发育均匀。

四、影响泌乳量的因素影响母猪泌乳量的因素包括遗传和环境两大类。

诸如品种(系)、年龄(胎次)、窝带仔数、体况及哺乳期营养水平等。

1品种(系)品种(系)不同,泌乳力也不同,一般规律是大型肉用标准型或规模较大兼用型猪种的泌乳力较高,小型脂肪型猪种的泌乳力较低。

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

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

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哺乳母猪营养和饲养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总营养摄入量。

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母猪的泌乳能力,提高泌乳量,促进仔猪的生长和成活,而且可以使母猪维持良好的体况,促进母猪下一个繁殖周期尽早到来和提高繁殖性能。

1. 能量营养需要由于对高产母猪选育技术的提高,现代高产母猪的采食量降低,其营养输出远远超过输入,从而导致哺乳期间体重损失(蛋白质和脂肪)过多,其结果是再配种间隔延长,10d内发情母猪的比例下降,受胎率下降,胚胎存活率降低。

提高能量水平,应该确保日粮消化能在14MJ/kg以上,代谢能在13MJ/kg 以上。

选择水分在14%以下的优质玉米及粗纤维含量降低的原料,添加3%~5%的脂肪或者4%~6%的优质大豆磷脂,以提高能量水平。

添加高能量浓度的脂肪可以提高日粮的能量浓度和母猪的能量采食量,在高温应激的时候,脂肪的使用还可以减少体内体外增热的影响,降低高温应激对母猪生产的副作用。

使用脂肪,可以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减少母猪失重,提高乳汁脂肪含量,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但是脂肪添加量高于5%会降低母猪以后的繁殖性能,并且饲料含脂肪太多成本高,不易储存,因此脂肪的添加以2%~3%为宜。

2. 蛋白质营养需要增加粗蛋白含量,夏季哺乳母猪日粮的粗蛋白含量可以配到18%,并且必需选择优质蛋白原料,建议不使用杂粕,而选用优质豆粕(粗蛋白含量44%)、膨化大豆、进口鱼粉等蛋白原料。

赖氨酸是限制哺乳母猪泌乳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现代高产母猪为了保证窝仔猪生长速度达2.5kg/d,赖氨酸需要量为50~55g/d。

对于高产母猪,随着赖氨酸摄入量的增加,母猪的产奶量增加,仔猪增重提高,而母猪自身体重损失减少。

目前哺乳母猪的赖氨酸需要量比以前大大提高,是由于已经培育出高产的品系,母猪的产奶量明显提高。

我国瘦肉型母猪推荐饲粮赖氨酸的水平为0.88%~0.94%,基本满足了每天50g左右的赖氨酸需要量。

缬氨酸是近些年来受到重视的一个重要氨基酸,缬氨酸与赖氨酸的比值达115%~120%,而另一种支链氨基酸——异亮氨酸与赖氨酸的最佳比值则为94%,当日粮中缬氨酸与赖氨酸的比值达1.2:1时,乳汁分泌量显著增加。

这样做,母猪配前饲喂量提升至4.5kg,断配率提升13.9%,有数据有真相!

这样做,母猪配前饲喂量提升至4.5kg,断配率提升13.9%,有数据有真相!

这样做,母猪配前饲喂量提升至4.5kg,断配率提升13.9%,有数据有真相!近期,笔者在服务规模化猪场时发现断奶母猪配前采食量存在很大问题,表现为母猪断奶后1~4天采食量严重偏低。

研究表明,母猪断奶后快速提升采食量,可以增加能量摄入并对母猪的发情和排卵有很好的帮助。

因此,提升母猪配前采食量意义重大。

一、为何母猪配前采食量很难达标?从猪场现场情况来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问题1:舍内环控不理想,氨气浓度偏高( 20ppm),影响母猪食欲问题2:母猪从断奶后一直饲喂一餐,影响整体采食量提升问题3:实际料量刻度不准确,没有定期对料量进行校准问题4:母猪采食过程中料槽水量太多,影响母猪正常采食二、根据现场问题,提出以下提升母猪配前采食量的措施1、环境控制白天增加通风量,如每次喂料时将风机调成手动,前提是舍温不低于16℃,同时将近门口窗户打开部分。

2、料量校准现场称量料壶刻度对应的实际料量,每排称量前中后三个位置 部分料壶粉料过多导致误差较大),每天按照实际料量给母猪调整料量。

3、多餐饲喂通过多餐饲喂来提升母猪整体料量,如断奶第1天喂2餐( 早上8点、下午5点),第2~4天喂3餐(早上8点、中午12点、下午5点),第5天开始看猪饲喂。

4、增加适口性每次喂料前检查食槽水位(1/3),让母猪采食湿拌料,同时每头母猪添加葡萄糖粉200g/头/天 增加能量摄入和饲料适口性)。

5、剩料处理在生物安全允许条件下,同一个料槽进行匀料(6个母猪一个食槽),既可以减少饲料浪费,又可以提升食欲好的母猪采食量。

三、结果呈现1、采取以上措施后统计该批次母猪采食量情况 和之前批次对比)2、采取以上措施后统计该批次母猪7天断配率 和之前批次对比)小结由以上数据可知,通过有效的饲喂管理措施,将母猪配前料量提升至4.5kg/头/天,母猪7天断配率可以提升13.9%。

猪场需要强化母猪配前饲喂管理,母猪只有“吃好、喝好”才会“发情好”。

猪采食量调节机制

猪采食量调节机制

猪采食量调节机制猪是一种常见的家畜动物,也是人类食物链中重要的肉类来源之一。

猪的采食量调节机制对于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猪的采食行为、调节机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猪的采食行为猪是杂食动物,其采食行为主要以摄食和采食为主。

摄食是指猪通过口腔摄入食物,而采食是指猪通过使用嘴巴和鼻子等器官采集食物。

猪的采食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食物的种类、味道、气味、质地等。

二、猪的采食调节机制猪的采食量受到多种调节机制的影响,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

内源性因素主要包括猪体内的激素水平、神经调节和消化道反馈等机制。

外源性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饲料的营养成分以及饲料的物理性状等。

1. 内源性因素猪的采食量受到多种内源性因素的调节。

首先,猪体内的激素水平对采食行为有重要影响。

例如,胃液素能够刺激猪的食欲,使其增加采食量。

其次,神经调节也是猪采食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

神经调节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猪的采食行为。

此外,消化道反馈也能够对猪的采食行为产生影响。

当猪的消化道中有未消化的食物时,消化道会通过神经和激素的作用向中枢神经系统发出信号,从而抑制猪的食欲,减少采食量。

2. 外源性因素猪的采食量还受到外源性因素的调节。

首先,环境因素对猪的食欲和采食行为有重要影响。

例如,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都会对猪的采食行为产生影响。

其次,饲料的营养成分也是影响猪采食量的重要因素。

猪对于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有一定的需求,当饲料中某种营养成分缺乏时,猪的采食行为会相应地增加。

此外,饲料的物理性状也会对猪的采食行为产生影响。

例如,饲料的颗粒大小、硬度等特性会影响猪的咀嚼和吞咽行为,进而影响其采食量。

三、猪采食量的影响因素猪的采食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饲料的种类和质量、猪的品种和性别、猪的生理状态以及环境因素等。

1. 饲料的种类和质量猪对于不同种类和质量的饲料有不同的采食偏好。

一般来说,猪对于高能高蛋白的饲料有较高的采食量。

哺乳母猪采食量调控秘密

哺乳母猪采食量调控秘密

哺乳母猪采食量调控秘密哺乳母猪采食量调控秘密唐罗恩( 加拿大加裕种猪育种公司)(编者注:这是一篇大数据统计分析的文章,值得认真品读。

比如“为什么不管怎么调整饲料配方、饲喂方式,杂交母猪为什么到产后20日龄左右出现食欲下降?”,你知道为什么吗?)唐罗恩(Lorne Tannas),加拿大加裕公司亚洲区生产技术总监。

他拥有接近40 年的一线养猪生产经验和多年的猪场咨询管理经验,同时有10 年在相关研究机构工作的科研背景,并在加拿大拥有自己的猪场。

唐罗恩先生为包括中粮集团、雏鹰集团、天康集团、正邦集团在内的多家大型农牧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

众所周知,母猪的采食量是产奶的驱动力。

如果用于产奶的采食量或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不足,母猪将通过代谢自身的能量来产奶。

如果母猪在妊娠期中体重损失超过10 %,下一窝产仔数就会减少。

同时,如果营养成分和饲料采食量水平不够,小猪哺乳期就不会很好地生长,并且整个生长周期的整体长速也会不理想。

下面我们进行母猪产奶量的分析,将加拿大一些猪场的产奶量和亚洲猪场的产奶量进行比较,并提供相应的计算公式,计算仔猪生长所需要的奶水量。

双方均有1.8 万头母猪参与研究,并将所有参数校正为21 d 断奶数据。

1、校正21 d 总断奶窝重图1 展示了加拿大11 家猪场的校正21 d 断奶窝重。

窝重最好的为86.9kg,最差的为67.5 kg。

在此提供一个计算方法,仔猪每增重1 kg 需要4k g 奶水。

校正后加拿大参与研究的猪场的平均窝重为76.6 kg。

用76.6 kg( 平均窝重)-19 kg( 出生窝重)=57.6 kg( 窝增重),57.6 kg/21 d=2.75 kg/d( 平均日增重),2.75 kg/d×4 kg/kg=11kg/d 奶水,约为11 L。

由于各猪场的情况不同,母猪每天的产奶量应为9.5 L~ 13 L。

同时,在亚洲将相同数量的母猪作为研究对象。

亚洲猪场的校正21 d断奶窝重平均值为58.7 kg( 图2)。

哺乳母猪采食量的重要性西南大学董国忠

哺乳母猪采食量的重要性西南大学董国忠

动物营养学报2007,19(Suppl ):4462453Chinese J 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哺乳母猪采食量的重要性董国忠(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重庆400716)摘 要:哺乳母猪采食量低下是当前养猪生产中存在的一大难题,特别是现代瘦肉型品种的哺乳母猪这一问题更为严重。

泌乳期母猪采食量低下会对种猪繁殖性能造成有害影响,提高泌乳期采食量将有利于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养猪经济效益。

本文综述了哺乳母猪的采食量,哺乳母猪采食量低下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哺乳母猪采食量的影响因素,弥补哺乳母猪采食量不足的营养与饲养措施,哺乳母猪采食量的营养生理调控方法。

关键词:采食量;繁殖性能;调控;哺乳母猪收稿日期:2006204203作者简介:董国忠(19622),男,贵州安顺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猪营养的研究。

E 2mail :g.z.dong @t 养猪业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

目前,在我国养猪生产中,各地都在不断地推广优良品种,如长白、大约克、杜洛克、配套系等瘦肉型猪种。

在优良品种猪的养殖中,哺乳母猪采食量低下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泌乳期母猪采食量低下会对种猪繁殖性能造成有害影响,减少泌乳期采食量的不足将有利于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养猪经济效益。

本文对哺乳母猪的采食量、哺乳母猪采食量低下的不利作用、影响哺乳母猪采食量的因素及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的方法和措施进行综述。

1 哺乳母猪的采食量O ’Gra dy 等[1]报道,母猪(混合胎次)21d 泌乳期的平均日采食量为4109kg ;而据N R C [2]的总结,经产母猪在21d 泌乳期内的平均日采食量为5154kg 。

董国忠等[3]在农场实际条件下,每月随机选择150头哺乳母猪,测得第3~5胎经产母猪21d 泌乳期的全年平均日采食量为4150kg 。

Koketsu 等[4]通过对美国30个商业猪场共11705头哺乳母猪(泌乳期平均为19d ,胎次平均为315)在1年中的采食量数据进行总结,得出哺乳母猪平均日采食量为512kg 。

哺乳母猪采食量与泌乳量提高措施

哺乳母猪采食量与泌乳量提高措施

哺乳母猪采食量与泌乳量提高措施作者:吴雪岩,费云涛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第23期吴雪岩1,费云涛2(1.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孤山子镇畜牧兽医站,通化 135312;2.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畜牧总站,通化 135300)摘要:哺乳母猪除了满足自身生长发育,还需要供给仔猪乳汁,机体营养物质消耗较大,如果没有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很容易导致母猪采食量下降,泌乳量不足,影响到仔猪成活率,最终影响到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发展生猪养殖中,哺乳母猪的泌乳性能和采食量直接影响到养殖场的经济成本投入。

该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影响母猪采食量和泌乳量的因素,然后论述了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和泌乳量的饲养管理措施。

关键词:哺乳母猪;采食量;泌乳量;饲养管理中图分类号:S828.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3.0150 引言哺乳阶段的母猪要保证有充足的泌乳能力,就要保持旺盛的采食欲望,尽可能让母猪多采食,提高泌乳量,保证机体营养发育所需,为仔猪生长发育奠定坚实的营养基础。

另外母猪在哺乳阶段,由于泌乳量增加,机体营养物质消耗量加大,整个哺乳阶段,身体体况会快速下降,如果不能做好各项饲养管理工作,母猪断奶后就会表现为发情不稳定,发情无规律,使母猪的利用效率极大下降。

为帮助广大养殖户进一步做好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本次研究旨在分享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和泌乳量的饲养管理经验。

1 影响因素1.1 母猪分娩胎次通常母猪的分娩次数和母猪的采食欲望和泌乳量大小有直接联系,随着母猪分娩胎次的增加,母猪的泌乳能力逐渐提升,采食欲望不断增加。

初产母猪因为机体生长发育还不成熟,还没有完全适应哺乳习惯,在分娩后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泌乳量下降采食欲望低下。

随着母猪分娩胎次的增加,泌乳量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在生产到第5胎后,泌乳量达到高峰期,随后随着分娩次数的增加呈现逐渐下降趋势。

母猪泌乳期间采食量下降后怎么增加采食量

母猪泌乳期间采食量下降后怎么增加采食量

母猪泌乳期间采食量下降后怎么增加采食量猪场最大利润来源应该是母猪,它生产仔猪为整个蔗茅养猪业提供了根基。

现在养猪就都遵循利润利润最大化这一点。

而猪场现在都在追求利润重新分配,这样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猪的体质下降。

而体质下降对猪来说是全面性的,特别是对母猪会导致母猪繁殖会能力降低豢养数量质量下跌。

那么母猪泌乳期间采食生产量量下降后怎么增加采食量?首先,针对当前低胎次(1-2胎)能繁母猪高淘汰率的严重情况,通过聚焦“母猪泌乳期间捕猎量下降”这一重要诱发淘汰因素,通过饲料性状、粒度、饲喂次数等不同方式的改变,来达到淘汰的最低化。

下面我将通过详尽具体的各方式操作细节与注意事项进行解析:操作细节和须知1,如何进行湿喂?①往料槽加水喂料前,先往料槽中加水至约2/3处,母猪吃料前在先喝到水,能起到一定开胃效果,这时再往料顶板中加料,这时母猪吃到的是湿料,也可减少饲喂时的粉尘。

巴氏吃料的过程中,再往料槽中加一次水,具体根据料槽中奶制品剩余的饲料量来确定添加的水量。

剩余饲料多的可多添加水,提供支持这样既可进一步提供充足的饮水,一定同时还有很大清洗料槽的作用。

②采用湿拌料或粥状饲喂饲喂湿拌料或粥状料相当于每次投料的同时也强制给哺乳母猪饮水,大大改善适口性、提高采食量,提高了足量的水分摄入,使哺乳母猪的泌乳力能得到改善。

猪场可建拌料池,在饲喂哺乳母猪时,在拌料池中首先将饲料与水进行充分混合搅拌成湿拌料或粥状,料和水的所占比例一般为1:2.5,在炎热的夏季可提高水的比例,将这一比例提高到1:3~4,将饲料搅拌成粥状贮存。

条件有限的,不方便采用拌料池的,可在投料车中将饲料与泉水进行充分混合搅拌成湿拌料或粥状。

③控制技术自动湿料饲喂器湿饲并不是一项新技术,旧时传统的方式就是在桶里把猪食和水或乳清拌在一起饲喂。

随着大规模猪场的出现和发展扩大,特别是自动化和自动化等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湿料饲喂器,大大简化和方便了成功进行湿喂的饲喂模式,在提供湿喂的同时,还能实现母猪的精确饲喂模式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要千方白计增加哺乳母猪的采食量
------郑州百瑞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根据猪场记录分析发现:
母猪哺乳期体重多损失1kg,断奶后发情就推迟1天。

同样,母猪哺乳期体脂肪每损失10%,下一窝产仔数就减少1头。

母乳是仔猪重要的营养来源,每千克液态乳大约含200g干物质(55g粗蛋白,50g乳糖,80g脂肪,5.4MJME (代谢能))。

假如仔猪每增重1kg大约需要22MJ 的ME,那么仔猪每增重1kg大约需要4kg乳。

哺乳母猪的典型日粮是谷物和植物蛋白组成,每千克约含14MJ的ME。

饲料能量转化为乳能量的效率大约为70%,这意味着母猪每摄入1kg饲料就能生产相当于9.8MJME的乳。

前面提到每千克乳中含 5.4MJ的ME,在母猪日粮中蛋白质的质量和数量都不是限制因素的前提下,母猪除了用于维持需要外,每消耗1kg饲料就能生产大约1.8kg的乳。

但实际上并不完全如此,当母猪采食量超过用于维持和泌乳的需要量时,其余的能量用于恢复或增加体脂肪和肌肉。

据推测母猪日采食量范围在4〜8kg 时,对产乳量的影响最大,当日采食量为5〜7kg这个范围时,产乳量随着采食量的增加呈直线上升。

假设母猪超过维持需要量摄入的每千克饲料中60%的能量用于合成乳,那
么母猪每摄入1kg饲料所生产的1.8kg乳就应该乘以60%。

也就是说,在实际采食量能达到的范围内,母猪采食量增加1kg,产乳量增加1kg。

这种计算方法最适用于采食量在5〜7kg/天的母猪。

一头带10头小猪的母猪哺乳期为21天,平均每天耗料6kg。

如果日采食量增加2kg,那么产乳量也会增加2kg。

这将如何影响小猪的生长呢痢学的计算方法是将产乳量除以4,换句话说,母猪多产2kg乳,乳猪多增重500g。

如果以每窝10头小猪计算,21日龄断奶时每头小猪将大约多增重1kg ()。

如果母猪采食同量的饲料,哺乳期为14天,则小猪将多增重0.7kg;哺乳期为28天,小猪将多增重1.4kg。

断奶重大的小猪不仅需要较少的投入,如日粮、保暖和医疗保护,而且能提高饲料效率,更快地达到出栏体重。

因为当断奶体重每增加1kg,出栏时间就缩短5天。

总之,母猪在哺乳期每天多采食1kg饲料至少能多
产1kg乳,泌乳量增加1kg,每天窝仔重就多增重250g。

当然,这还要看母猪的体况和基础采食量。

哺乳母猪的采食量应该增加到最大量,还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如果最大限度地降低母猪哺乳期间体脂肪和体蛋白的损失量,断奶后母猪即可在短时间内发情,母猪下一窝的产仔数就有增加的趋势
郑州百瑞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加乐加ZBY22精选优质包被微囊单体维生素;高含量叶酸(又称维生素M ;维生素Bc;维生素B9)、生物素(又称生物素H、辅酶R)以及VE((隹生素E以名生育酚或产妊酚)、V
A、D
3、K
3、B
1、B
2、B
6、烟酸、泛酸钙等新一代强化免疫微生态及新一代肠道微生态调节平衡剂;乳酸菌、双歧杆菌、枯草芽抱、丁酸梭菌、海洋红酵母、酵母菌、益+NSP强化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植酸酶等。

母猪第一限制氨基酸赖氨酸、第二氨基酸缴氨酸以及蛋+胱氨酸、苏氨酸等10余种氨基酸。

大豆卵磷脂(Lecithin High Potency又称大豆蛋黄素),氨基酸螯合钙等.
经过集团营养学专家与免疫学专家以及临床兽医学专家多年共同研究特推出本产品,可以有效解决以下问题:
1、使用后母猪奶水好,缩短放奶时间;有效解决母猪泌乳量少的问题(即奶水不足问题),有效提高母猪泌乳量。

2、提高仔猪出生重及断奶重。

3、有效减少哺乳母猪断奶掉膘问题及断奶后迟迟不发情,缩短空怀期。

4、各种免疫微生态、寡糖的参与以及酶制剂、维生素等的参与有效调节动物
肠道微生态平衡,防止母猪发生便秘。

5、减少母猪裂蹄、腐蹄及产后瘫痪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