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
遗传的物质基础_课堂实录

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一、教材分析:遗传和变异使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内因。
生物的遗传是在生殖过程中完成的,生物的性状是遗传物质在发育中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遗传的物质是学习性状遗传、性别决定、生物的变异和人类优生的基础。
同时,由于现代生物科技成果日益融入公众生活,学生平时会接触到染色体、DNA、基因等生物学名词,所以,本节课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
对遗传认识,应从比较亲子代的各种特征开始,然后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到基因水平。
由于观察内容的分量并不重,重在对问题的讨论,要求教师应安排较充裕的实践让学生讨论,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展开学习。
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分析和讨论,能够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2、说明染色体的组成及在体细胞中的数目和形态特征。
3、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AN、基因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说明染色体在生物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
教学难点: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
三、教法和学法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
因此本节课以讨论为主,在充分准备实物、图片和各种有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活动设计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五、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白纸板、种子、双面胶六、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谚语呢?谁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知道的谚语呢?学生: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设计

-采用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组,为每组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上得到提升。
-引入翻转课堂模式,将部分教学内容前置,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学习基础知识,课堂上更多地进行讨论和实践。
-结合信息技术,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工具,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及时进行学习反馈。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结合课本内容,系统介绍遗传物质基础知识、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
1.遗传物质基础知识:讲解染色体、DNA、基因等概念,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在遗传中的作用。
2.遗传规律: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为核心,详细介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规律,通过图解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遗传规律。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认识到科学研究的艰辛和挑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
4.通过遗传学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在生物进化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生物基础知识,对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遗传学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而言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进行本章节教学时,需要关注以下学情: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回顾:
1.遗传物质基础知识:染色体、DNA、基因等概念及相互关系。
2.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遗传概率计算。
3.遗传变异:类型、意义及应用。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绘制一份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关系的概念图,要求条理清晰,表达准确。
备课卡 - 遗传的物质基础

认同“细胞核实遗传信息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科学结论。
教学重难点易错点
教学重点: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难点: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通过对前三章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已经关注到每种生物的子代与他们的亲代非常相似,但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②DNA分子具有﹎结构,其上有许多与遗传相关的“小单位”叫﹎,它贮存着﹎。
③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是﹎存在的,DNA分子也是﹎存在的,DNA 分子上控制某一性状的小片段,称为﹎,它也是﹎存在的。
④主要的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控制人类各种性状如有无耳垂等的是﹎。
3.尝试用文字、图解、表解或其他方式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柳山初级中学备课卡年级八年级学科生物
课题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
课型
新授
教学准备
课件、备课
主备人
王世峰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二次修改
单元目标
遗传的物质基础、性状的遗传、人类染色体玉性别决定
生物的变异、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
课时目标
1.通过对伞藻嫁接试验的分析讨论,能归纳出细胞核实遗传的控制中心。
教 学 过 程
二次修改
知识
体系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1、染色体的结构特点:
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DNA(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特点:
题型
建模
遗传物质的基础PPT课件

(二)DNA分子的复制
1.概念: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 子的过程
2.时间:有丝分裂新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基因突变就发生在该期)
3.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4.条件:模板、原料、酶(解旋酶、聚合酶等)、能量
5.意义:保持前后代遗传信息的连续性(DNA分子 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 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复制 能够准确进行。)
④ (A+G)/(A+T+G+C)= 1 / 2
⑤ (A+T)/(A+T+G+C)=a
则 (A1+T1)/(A1+T1+G1+C1)= a
14
2、与复制有关的碱基计算
一个DNA连续复制n次后,共有多少个DNA?多
少条脱氧核苷酸链?母链多少条?子链多少条?
DNA分子数 = 2n 脱氧核苷酸链数 = 2n+1 母链数 = 2 子链数 = 2n+1﹣2
DNA双链 C
A
A链
TG
B链
信使RNA 转运RNA
AU
G
A
C链 G D链
氨基酸
丙氨酸
1、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GCA,决定合成该氨基
酸的DNA上的碱基是 CGT 。
2、第二个氨基酸是 UGC半胱氨酸,(查密码表)
3、 A 链为转录的模板链,遗传密码子存
12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13
有关DNA中的碱基计算
1、与结构有关的碱基计算
① (A+G)/(T+C)= 1
(A+C)/(T+G)= 1
② (A1+T1)/(A2+T2)= 1
初中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济南版初中生物教材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师姓名:【课题】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课标内容1. 说明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 描述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关系。
☆课标分解行为条件行为程度Array☆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 尝试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 和基因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 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分析讨论,归纳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2. 通过观看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视频,进行分析思考和阅读材料,认识到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同“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科学结论2. 在学习DNA 分子的双链双螺旋结构时,同观察生活中同样结构物品的图片,认识到生物学科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开始养成关注生活,善于观察的习惯3. 通过对DNA 分子双链双螺旋结构发现史的简单了解,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的探究精神4. 通过对本节知识相关的生物技术应用的了解,激发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向往☆教材分析本节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阐述了遗传和变异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晰:从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描述了遗传物质的结构、成分、作用。
本节课是一节专业性很强的理论课,涉及生命的微观结构基础。
本节的主要内容有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DNA 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每个基因都携带某种特定的遗传信息,控制着生物的特征等。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形成有关遗传物质的概念,从而构建以生物体、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等为主的概念体系。
通过学习,为学生后面学习性状的遗传奠定基础,有助于加深对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技术等内容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 说明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 尝试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 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1. 理解为什么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2. 理解为什么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建议对于本节内容,可以考虑从学生的已知入手,利用学生已知的俗语、日常生活中所见到亲子相似现象,引起学生共鸣,并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拉近知识和生活的距离。
【八上济南版生物】第四章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科教案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基础知识全解】知识点一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生物的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可以传递遗传信息,使生物具有遗传现象。
1、遗传:生物学上把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叫做遗传。
如母亲有耳垂,儿子也有耳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现象。
2、伞藻的嫁接实验温馨提示:伞藻的假根部分含有细胞核,伞帽的形状、颜色与假根内的细胞核有关。
控制遗传现象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例1、如图,在两种不同的伞藻移接的实验过程图中“?”处正确的结构图是()A. B. C. D.知识点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染色体概念:细胞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特点:正常情况下,同种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形态相似;正常情况下,不同种生物体内的染色体数目、形态有所不同。
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质和DNA,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是由两条长链盘旋而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温馨提示:(1)由于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内无细胞核,所以其染色体的数量为零。
(2)观察染色体时要选正在分裂的细胞,因为细胞在分裂时染色质才聚集成在显微镜下可见的染色体,便于观察。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绝大多数生物的体内有DNA,这些生物的遗传信息是由DNA承载的,因此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实DNA是遗传物质科学家赫尔希和蔡斯研究发现,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内,进入细菌细胞的只是DNA,但是在细菌中却产生许多完整的噬菌体,这个实验充分说明DNA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2)DNA的结构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长链盘旋而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在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通常包含一个DNA分子。
3、基因(1)概念:DNA上许多与遗传特征相关的片段,我们把这些片段叫做基因。
初中生物竞赛辅导教程 第七章 遗传和变异(知识概要)

第七章遗传和变异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知识概要】一、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1.染色体的化学成分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为DNA和组蛋白,两者含量比率相近,此外,还有少量非组蛋白和RNA。
组蛋白为含赖氨酸和精氨酸比较多的碱性蛋白质,带正电荷。
其功能是参与维持染色体结构,有阻碍NDA转录RNA的能力。
非组蛋白为含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酸性蛋白质,带负电荷。
非组蛋白的特点是:既有多样性又有专一性,含有组蛋白所没有的色氨酸。
非组蛋白的功能是DNA 复制、RNA转录活动的调控因子。
2.染色体的结构核体→螺线管→超螺线管→染色单体。
从舒展的DNA双螺旋经四级折叠,压缩到最短的中期时,DNA分子缩短约5000~10000倍。
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l.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实DNA是遗传物质实验步骤如下: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DNA是遗传物质3.烟草花叶病毒(CMV)的重建说明CMV是不具DNA的病毒,RNA是遗传物质三、DNA的结构和功能1.DNA的结构DNA是四种脱氧核苷酸的多聚体,见下图:DNA的一级结构DNA的主干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互组成,磷酸和糖由3’、5’一磷酸二酯键联结在一起。
碱基接在每一脱氧核糖的1’碳上其结构要点如下:(1)两条DNA链反向平行,一条走向是5’→3’,另一条走向是3’→5’,两条互补链相互缠绕,形成双螺旋状。
(2)碱基配对不是随机的。
腺嘌呤(A)通过两个氢键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嘌呤(G)通过三个氢键与胞嘧啶(C)配对(见右图)。
GC对丰富的DNA比AT对丰富的DNA更为稳定。
(3)DNA的双螺旋结构中,碱基顺序没有限制性,但是碱基对的顺序却为一种DNA分子提供了它性质上的特异性。
(4)双链DNA具有不同的构型,其中3种具有生物学上重要性。
①B—DNA:右旋,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常见形式。
②A-DNA:右旋,脱水状态下的常见形式。
③Z—DNA:左旋,这种结构可能与真核生物中基因活性有关。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章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分析讨论,能够说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变形虫切割、核移植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以及各种图文资料等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观察比较、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每一环节实验分析和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体验探究新知的过程,即由已知到未知的假设再到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说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2.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教学难点】1.阐述染色体存在的规律。
2.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课前准备制作课件;学生课前进行相关调查及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三张孩子和其中一个孩子父亲的照片,请学生猜猜看哪一个是这名父亲的孩子,说出猜测的依据。
引出遗传和变异现象,进入新课的学习。
进而请学生例举生活中常见的遗传和变异现象,通过分析讨论,总结遗传的概念。
遗传和生物的其他生命活动一样,也有其物质基础。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次遗传学家,探究遗传的物质基础。
二、合作探究(第一个环节:通过两种手段使学生认同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1.播放克隆羊多利培育过程动画。
2.设计实验:证明伞藻的伞帽形状、颜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教师给学生提供背景知识:(1)伞藻是一类大型的单细胞海生绿藻,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内,成熟后,伞藻的顶部长出一个伞帽,伞帽的形状因伞藻的种类不同而异。
(2)伞藻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切去伞帽后仍能长出新的伞帽。
在方案设计中,教师建议学生可以采用课本73页中的嫁接方式,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如通过对细胞核移植的方式进行证明等。
教师选取小组展示设计方案,共同评价方案是否科学可行,并推测实验结果。
(1)请你简述实验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A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Part2----遗传物质是什么
DNA 主遗要传的物质 是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观察模型,思考并回答:
1.DNA分子由几条链构成? 两条长链
2.它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 双螺旋结构
沃森和克里克--揭秘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果蝇 4对
人 23对
不同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形态 不同
蛋白质
染色体
DNA
蛋白质 染色体的化学成分
DNA(脱氧核糖核酸)
Part2----遗传物质是什么?
DNA 蛋白质外壳
噬菌体的模式图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1.噬菌体注入到细菌内部的是什么? DNA 注入之后产生了什么? 新的噬菌体
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里
生物的遗传物质主 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控制遗传现象的遗 传信息就储存在这些遗 传物质中。
因此说,细胞核是遗传 的控制中心。
Part1---遗传物质在哪里?
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里 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Part2----遗传物质是什么?
细胞核内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观察分析
细胞核 染色核内有 多 条染色体; 一条染色体上有 一 个DNA分子; 一个DNA分子上有 许多 个基因.
巩固练习
1.民俗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这说 明了生物的(C )现象。 A.进化 B.适应 C.遗传 D.变异
2.将白鼠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黑鼠的去核卵 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由该细胞培育而成的小鼠, 体色应该是(A ) A.白色 B.黑色 C.灰色 D.杂色
小小游戏
A
B
C
D
寻找亲人
a
b
c
d
A
B
C
D
寻找亲人
a
b
c
d
亲代
子代与 亲代间
相似
子代与 亲代间
子代
子代个体间
遗传: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
相似的现象。
Part1----遗传物质在哪里?
伞藻嫁接实验
提出问题:遗传物质在哪里? 作出假设: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里。 制订计划: 实施计划:
伞藻
建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
阅读思考:
一条染色体上有多少个DNA分子?
1个
自学解答
1.什么是基 因 ?有什 么作用?
2是不是任 意DNA片段 都能称为基 因?
基因:DNA上与遗传特征相关的片段
亲子鉴定
转基因抗虫棉
基 因 工 程
转基因鲤鱼
课堂小结---关系?
1.位置关系
3. 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B )
A.基因和脂肪
B.DNA和蛋白质
C.蛋白质和糖类 D.无机物和糖类
巩固练习
4.通过DNA检测可以确定被拐卖儿童与父母的亲子
关系,因为DNA是( D) A.构成细胞核的基本物质
B.遗传物质的载体
C.控制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 D.主要的遗传物质
5.决定你头发是直发还是卷发的DNA片段是( D ) A.染色体 B.蛋白质 C.细胞核 D.基因
女性
男性
人 老人 小孩 白种人 黑种人
体细胞染 23对 23对 23对 23对 色体数目
同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 形态 相似
先 天 性 愚 型 病
体内多了一条 21号染色体
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生 物的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非 常重要!
不同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样吗?形态一样吗?
1
2
3
4
5
6.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蛋白质控制生物的遗传特征 C.一个DNA上有一个基因 D.DNA上任意片段都可以控制生物的遗传特征
第四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
授课人:刘敏霞
导入
请欣赏短片
同学们想不想了解其中的 奥秘?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遗传的世界!
教学目标
❖1.明确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 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通过对伞藻实验的分析讨论, 能归纳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 中心。
❖3.尝试描述染色体、DNA、基 因之间的关系。
伞帽
伞
伞
藻
伞柄
藻
A
B
假根
细胞核
Part1----遗传物质在哪里?
伞藻嫁接实验
Part1----遗传物质在哪里?
1.伞帽的形状是由哪部 分控制的?
假根
2.假根与其他部分的根 本区别是什么?
假根含有 细胞核
伞藻核移植实验
伞
藻
B
取核
伞
核
藻
移
A
去核
植
通过两个实验,你得到什么启示?
Part1----遗传物质在哪里? 得出结论:
果蝇体细胞内 小鼠体细胞内 豌豆体细胞内 玉米体细胞内 有4对染色体 有20对染色体 有7对染色体 有10对染色体
一般,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 成对 存在.
同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的数目和形态一样吗?
雌果蝇
雄果蝇
果蝇 红眼 白眼 长翅 残翅 果蝇 果蝇 果蝇 果蝇
体细胞染 4对 4对 4对 4对 色体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