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绩效管理

浅议企业绩效管理
浅议企业绩效管理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浅议企业绩效管理

作者冉龙碧

学籍批次

学习中心广安

层次

专业电子商务

指导教师邓春玲

内容摘要

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对公司、员工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一个公司来讲,公司的机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员工也可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可以不断地寻求更适宜的公司,以实现个人价值。虽然公司可以对员工实行优胜劣汰,但忠实、富有责任感的员工无疑是公司的一笔巨大财富。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公司目标与个人发展的平衡。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有一套完善有效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而绩效管理可以说正是我们要寻找的方法和手段。本文从绩效管理的发展理论出发,论述了绩效管理达到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的判断标准,绩效的目标、绩效的反馈、绩效的评估、绩效的辅导以及绩效的改进等问题。并以一个通信行业的案例分析,来讨论绩效计划的实施,。

关键词:绩效目标反馈

目录

前言

一、绩效管理的发展与理论 (1)

(一)绩效管理的出现与发展 (1)

(二)绩效管理的概述 (2)

二、绩效管理的实施 (4)

(一)绩效管理系统的判断标准 (4)

(二)实施绩效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4)

(三)确立绩效目标 (5)

(四)绩效反馈 (6)

(五)绩效辅导7

(六)绩效评估7

(七)绩效改进8

三、A电信公司案例分析8

(一)A电信公司绩效管理改革的基本框架8

(二)案例分析评价11

四、结论11

参考文献 (13)

浅议企业绩效管理

企业绩效管理理论在最近几年被众多企业广泛运用在企业管理实践之中,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重此轻彼的情况,有的重评估,有的重反馈,有的侧重目标计划,因此造成绩效管理运用不全面。针对目前的情况,我认为企业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各种操作不能孤立执行,而需要协调运作,方能发挥企业绩效管理的作用。协调企业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发挥企业绩效管理的潜在作用,不能只重表面,不重实质,通过将计划、评估、反馈等环节有效的组织,达到发挥企业绩效管理的真正作用,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并结合案例分析,浅议企业绩效管理。

一、绩效管理的发展及理论

(一)绩效管理的出现与发展

企业竞争从未像今天这样激烈,提高公司绩效、激励员工是企业管理人员的头等大事。解决这些难题,无不需要进行绩效管理。在国外,八十年代一些公司就开始对绩效管理进行探索,进入九十年代,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绩效管理的作用,对绩效加以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共识。可以说,这一共识的形成是与企业发展环境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综合来讲,主要与下面五大因素有关。

1、市场竞争环境的要求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的绩效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市场份额,进而影响公司的生存。因此,使人们日益关心如何提高绩效。一些研究者(如Lawler1995)甚至认为竞争的性质是九十年代商业环境“最大的差异”。世界范围内的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公司发展必须面向世界,面向全球化。公司要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获得成功,就必须在以下三个领域取得更高层次的绩效: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生产成品、创新及将新产品和服务投入市场的速度。在国外,即使是政府机构或者公共事业部门,如学校、医院以及医疗系统内部的其他单位,也开始关注绩效和绩效管理。

2、管理理论和实践更追求卓越与质量

人们关于企业管理和绩效的看法也发生了变革。追求管理上的卓越和对质量的注重,进行全过程的管理,确保结果的最优,使得人们重新开始认识“绩效”这一概念,并由此带来了生产和服务交付过程的变革。

表所示是一个企业在管理上达到“卓越”应遵循的八条原则。其中第二条“接近顾客”,以发现顾客的需求,从而识别并满足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和期望,这一观点被企业普遍接受。又如第六条“各尽所能”,反映了企业“核心能力”这一概念。而且许多人进一步认为应通过激励员工发挥潜能来提高生产力率

和竞争力。

第1页共13页

表1—1管理“卓越”企业的特征

偏重行为

接近顾客

自主性和企业家能力

激励员工发挥潜能以提高生产率

共同参与、价值驱动

各尽所能

体制简单、员工精干

亦松亦紧

(资料来源:PetersandWatennan1980)

3、技术进步

技术的进步尤其是IT(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绩效管理成为可能。同时,IT技术又为绩效管理提供了一个有效工具,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4、政府政策的变化

政府政策的变化对企业发展带来了许多影响,对公共部门的影响尤为显着。如有关就业和劳资关系的立法变革等,带来的结果是奖金分配更多地建立在个人而不是集体的基础上,并且考察的是绩效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目标考核。

5、其他管理方法的不足

过去公司的管理重点主要放在公司目标的考核上,因此以目标管理为主的管理方法在企业中长期以来占据着主要地位。虽然这些方法中,目标的制定可能也是由经理和员工双方共同制定的(对大多数公司来说,更多地是由上级单方面决定),但更多的是考虑公司的目标,而对员工个人的发展不考虑或很少考虑。我们知道,人的需求是有不同层次的,当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以后,会有更高层次的需求。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相当高,员工对个人事业的发展非常看重。这对公司管理方法的探索和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要以人为本,在追求企业目标实现的同时,注重员工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使企业与员工两者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公司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五个方面的因素,使人们对绩效管理日益重视起来。

(二)绩效管理概述

1.绩效管理组成部分

绩效管理是由四个部分组成,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系统,这四个部分分别是:确定目标计划、绩效辅导与反馈、绩效评估、行动发展。

(1)确定目标计划——建立绩效标准

确定目标计划,建立绩效标准是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制定绩效目标的主要依据是企业战略目标,并结合员工所在职位的工作职责确定。在制定绩效计划的过程中,管理者要和下属沟通,确定计划期内下属的工作目标。沟通内容包括:

①应该完成什么样的工作②如何完成行动计划具体措施是什么评价完成

的标准是什么③完成时间、阶段标准是什么④完成这些工作的主要障碍⑤周期有多长

第2页共13页

(2)绩效辅导与反馈——目标计划调整

绩效辅导与反馈是管理者和下属共同完成绩效目标的过程。在此阶段双方就极小目标、内容进行阶段性的回顾和反馈,检查进度,探讨为达到绩效目标所需要改善的方面,帮扶员工达成工作目标,并根据需要对绩效目标进行调整。

(3)绩效评估——绩效面谈与评估

绩效评估是按预先标准和方法对下级工作成果进行的评估,并给予反馈。反馈是正面的,可以指导和激励员工积极的行为;反馈是负面的,则帮助员工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

(4)行动发展——评估结果应用与员工技能发展

绩效评估的结果除了给予员工奖励之外,应该被更多地运用在企业战略调整、人力资源发展、员工技能发展、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工作改善等方面,只有这样绩效评估价才会得到充分的体现。绩效评估结果是对员工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员工技能的一种确认。在整个评估过程中,通过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对完成工作目标过程进行管理,使绩效管理变成一个有机系统,也就是这一系统成为一种高级管理工具。

绩效管理过程的四个环节是绩效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管理人员只将目光放在绩效评估这一单一环节,这种想法促使许多管理人员过多的关注绩效评估本身和方式本身,而忽略了绩效管理是一个有机系统。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想单纯通过一种考核方法去解决绩效评估的问题是不可能的,绩效评估只是绩效管理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它是在其他几个绩效管理环节的基础上进行评估的。

2.绩效管理应用中的三个主要观点

像许多管理概念一样,不同专家对绩效管理有不同的认识,因而在实践中产生了许多模式。综合起来有三种理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1)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

这种观点主要是强调组织绩效管理,它是一个基于组织管理的系统,这个模型的核心在于决定组织战略以及通过组织结构、技术、事业系统和程序等加以实施。员工个体的发展虽然受到技术、结构、作业系统等变革的影响,但并不是绩效管理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2)绩效管理是管理员工绩效的系统

这一观点则将绩效管理限定为员工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周期。在这个模型下绩效管理周期通常被分为几步,如艾恩斯沃斯(Ainsworth)和史密斯(Smith1993)认为绩效管理的周期分为三步:

第一步:业绩计划,确定目标或类似的业绩指标计划并达成一致和承诺。

第二步:业绩评估,对实际期望的业绩进行客观衡量(若可能)或主观估价。

第三步:通过相互反馈进行修正,并采取相互适应的行动,承诺行动期望,接受发展目标。

所有这些都有一个共同观点,既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在员工的期望达成共识,并且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经常为达到共同期望目标进行沟通和协商。支持绩效

管理被视为基层管理者的一项职责,而且它在考查绩效中也起着特定的作用。但

重点完全放在员工绩效上,员工管理被赋予了过高的战略重要性。在我公司的绩

效管理前期,也是依据这样的观点,经过两年的运行,结果偏离了公司管理的最终目标。

第3页共13页

(3)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和员工绩效的系统

这种观点意在加强企业绩效管理的同时,也注重发展员工自身的能力,通过将各个员工或管理者的工作与整个工作单位的宗旨联系在一起,以支持公司的目标。在将绩效管理视为综合体系的模型中,员工绩效管理被限定在组织框架内发生,而组织目标框架又是非常明晰的。

团体战略—部门目标—个体目标设置—绩效评估—绩效奖惩—反馈到部门目标,形成一个闭环,最终确保团队战略目标的实现。

显然,第三种理论吸取了前两者的积极思想,是前面两个理论的综合,把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一个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建立在员工发展的基础上的,与员工个体价值的不断实现是分不开的。我认为这个理论十分正确,它真正体现了绩效管理的核心思想。

二、绩效管理的实施

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应该能够帮助经理和员工不断提高工作热情和质量来使企业实现它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同时经理和员工也得到发展,并逐步走向成功。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建立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呢

(一)绩效管理系统的判断标准

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首先要了解企业、经理和员工的成功需要些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应该是什么样的系统,才能设计出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应当具备:

1、协调工作的工具,以便将企业、内部单位和员工个人的目标统一起来。

2、不断发现问题的方法,保证企业的成功。

3、记录绩效问题的途径

4、职务晋升、员工发展和培训方面的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5、足够的信息,以便经理和主管部门能阻止问题的发生、帮助员工完成工作、协调工作和能够有见解的向他们上司进行汇报(而不是显得很尴尬)。

6、一种能让经理和员工一起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并采取行动以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7、给经理一种协调他所管辖员工的工具。

8、定期地、持续地向员工们反馈信息的途径,以保持他们工作的动力。

9、明确告诉员工们对他们的期望,他们自己能决策什么和不能决策什么,以及他们每个人的工作对整体影响的方法,以减少错误的发生。

10、制定员工发展培训计划的手段。

上面这十点有助于将绩效管理定位于提高组织和每位员工绩效的目标。

(二)实施绩效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绩效,实现公司的目标,同时使员工也得到发展。有些公司在应用绩效管理时之所以失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把它同公司的实际联系起来,也没有同公司的目标、战略发展方向、绩效提高、员工发展和员工工资奖励制度等联系起来。可以说公司往往把绩效管理看作是目的,而

第4页共13页

不是促进企业和员工发展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这样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要使一个绩效管理系统真正起作用,在设计时就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公司战略计划和公司发展方向相统一

2、公司人力资源计划相统一

3、全员参与原则

4、简易、实用原则

(三)确立绩效目标

绩效目标,一般称为目的和责任,他给评估者和被评估者提供所需的评价标准,以便客观地讨论、监督和衡量绩效,个体绩效目标和部门或整个企业的目标紧密相连。绩效目标是绩效管理的基础。

1、绩效目标的重要性

绩效目标为评估者和被评估者提供了进行客观地讨论、监控和评估绩效的标准,由于员工个人与单位或部门、公司的目标密切相关,绩效目标就成了有效的绩效管理的基石。绩效目标可以为回顾和讨论绩效结果提供以前的、客观的、相互理解的和相互接受的基础;可以减少存在于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对他或她被期望取得的绩效结果的误解;可以明确每个员工在完成对工作单位和企业有重要意义事情时的角色;可以提供明确的目标,帮助员工对进展进行自我控制。

绩效目标的种类有多种,如长期、短期、创新等。不管何种目标类型,过程都是一样的,既要建立清晰、适当的目标和对目标的承诺。

2、确定绩效目标

(1)目标的制定

在确定绩效目标时,应考虑以下几点:①明确性,绩效目标应该用容易理解的语言准确的描述要实现的成就。②数量有限性,只对主要工作任务或要执行的项目书写绩效目标。③富有挑战性,好的绩效目标表示这在过去的基础上的进步,所以要有一定的难度。④连贯性,绩效目标应该有目标日期,不应该仅仅指向未来。⑤现实性,如果目标不具有现实性,将挫伤企业、个人的积极性,造成目标流产。⑥灵活性,为了适应业务条件和其他不可预测环境的变化,绩效目标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⑦可衡量性,绩效目标应该是可以根据质量或数量可以证实的。

(2)使用合适的测量绩效目标的方法

不能被测量的目标是模糊不清的,令人迷惑的。我们必须有一个测量每一个目标的方法,我们不应该采用复杂无效的测量手段,目标只能在很少几个方面被测量,那就是:质量、数量、成本和时限。

(3)目标的沟通

双方沟通至关重要,它可以将个人绩效目标和部门绩效目标结合起来,将特

定的绩效目标和期望的结果达成一致,随后使部门目标和员工目标、管理者和员

工就绩效目标达成共识,及时修正不合适或过时的目标,确保目标的合理及通过共同努力而最终实现的既定结果。

(四)绩效反馈

1、何为绩效反馈

第5页共13页

绩效反馈与指导是任何一个经理人员都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反馈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手段,是指部署在完成目标计划过程中,管理者将工作行为,包括正面行为和负面行为,及时告诉下属。有效的绩效反馈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①目标导向②及时持续③具体相关④富有成效。

2、绩效反馈中使用的技巧

绩效反馈过程中应采取管理艺术:应该就事论事,列举具体行为。避免使用可能导致反抗情绪的词汇。强调别人的长处,善于发现员工的优点和长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员工的不足,这样员工更容易接受。让员工自己做出反应,避免直接告诉员工应该做什么,应该通过启发式的谈话,让员工自己总结出该做什么,以减少员工的抵触情绪。

沟通是双向的,为此,管理者应积极地营造一种双向愉快的沟通氛围,这样可以保证双方交流畅通,反馈及时。反馈最好在双方进行真诚交流之时,不应该就单向的讨论,让对方感到消极或受挫。谈话的时间和地点非常重要,时间地点不合适,我们宁可不进行谈话。

谈话的时间我们应该自己控制,不能将几分钟解决的问题,而你却花上一个小时,这样决不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为了更好的谈话,我们应掌握以下谈话技巧:①话说速度缓慢平和,一次只谈一个问题。②避免居高临下的谈话,找出平等谈话的方法。③即使受到对方的攻击,也不要攻击别人。④不要发表侮辱性的评论,或者显示傲慢的态度,或者将你的想法强加与人。⑤不能告诉对方什么对他有利。⑥给对方提供充分的时间表达自己的观点。⑦要善于鼓励员工讲出自己的感受。⑧一定要等到员工准备接受时再提出你的建议。⑨注意时刻保持心平气和,多听少说。

绩效不佳比好的绩效需要更多直接而坦率地指导,绩效优良的员工对自己工作充满信心,他们很愿意征询改进绩效的建议。而绩效不佳的员工并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好,他们需要快速直接的反馈指导,告诉他们应该注意什么。事实上,可以坦率的告诉员工做出想法的改变,或者至少建议员工做出你认为对员工有利的改变。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来操作:①与你要沟通的员工建立一种共识,既,你同意为他们提供直接的、以建设性的改进为基础的不良绩效反馈。②建立定期指导和反馈谈话时间表。③记录你对员工行为的想法。④你的指导干预尽可能平繁。⑤在谈话中要坦诚相见,但也应该谨慎评论。⑥提供有效的绩效反馈,帮助员工促进学习。作为一名反馈提供者,在绩效反馈中需要做好三件事:一是用成功行为的具体实例,给员工清楚而有效的反馈。二是寻找可以指导的时机,多运用表扬的手段。三是与员工共同解决问题。

指导和反馈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和员工学到一样多的东西,随着员工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能提出越来越多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样你就和员工之间由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变成了伙伴关系,这种角色的转变自然而然,而这种转变将受到双方的欢迎。

(五)绩效辅导

绩效辅导是管理人员作为教练队员共同完成工作目标的过程进行的指导,帮助员工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技能,及时纠正员工行为与工作目标之间可能出现的

第6页共13页

偏离,激励员工正面的行为,并对目标和计划进行跟踪和修改。

绩效辅导是连接绩效目标和绩效考核的中间环节,这一阶段是体现管理者管理水平和领导艺术的主要环节,这个过程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最终的业绩成败。

绩效辅导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作用:①与员工建立一对一的密切联系,给他们提供反馈,帮助他们制定能拓展他们的目标和任务,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提供支持。②营造一种鼓励员工承担风险、勇于创新的氛围,使他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③积极地为员工提供学习的机会,使他们有机会与不同的人在一起工作,为他们提供新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为他们提供接触某些人或环境的机会,而这些人或环境是员工自己很难接触到的。

除了以上三个层次外,指导还应包括:给予认可,以鼓励和奖励员工的优良绩效;在员工需要提高绩效时,给他们提供正确的反馈。

对员工进行绩效辅导,一般情况下分为四个步骤:观察与反馈----寻找问题与原因----教导分析----改善计划。

(六)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专注于被评估个人,同时兼顾组织层面,是对整个绩效管理过程的评价,也是对这一过程在多大程度上是有效的,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了正面影响的评价。绩效评估只是绩效管理系统中的一个环节,他必须在其他几个环节的基础上进行评估。

绩效评估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员工业绩改进和发展分析,提高员工未来绩效。而从组织层面来讲,绩效评估的目的还包括以下一个方面:目标发展----确定未来目标及行动计划,解决问题----工作成果检讨与辅导改善,意见沟通----提供相互沟通、反馈与建议的机会,前程规划----员工潜能与发展评估,论功行赏----奖惩与新酬的重要依据,人力发展----换岗、升迁及培训需求,激励士气----创造提升士气的机会。

绩效评估的方法很多,但大的方面来看,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品质导向型,该方法是以评估员工品质为主的考核方法。主要是看被考核员工品质如何,如员工忠诚度、责任心、诚心道德水准等,这是一种传统的考核方法。行为导向型,该评估方式是由企业建立工作行为中的行为标准或规范,强调在完成工作目标过程中必须符合这种标准或规范,通过员工行为和企业行为标准或规范的比较和评估,推断出员工的工作业绩。结果导向型,该方法是由上级和下级建立共同的工作目标,考核是重视结果,而不是过程和被考核者的品质,该方法强调结果,关注员工最终绩效。

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考核方法:①排序法,该方法就是把部门内的员工按照优劣排列名次,从最好的排到最后一名。②配对比较法,该方法就是将部门内的

员工两两配对比较,然后计算得分的高低。③强制分布法,该方法就是强迫被评

估者在不同的等级之间分布。企业员工的业绩表现一般会有一个正态分布,既,优秀占10%,良好占20%,满意占40%,需改善占20%,不可接受占10%。④尺度评估法。⑤行为等级评价法。⑥目标管理法,该方法就是根据企业整体目标为每

一位员工建立的职位工作目标,并通过目标的自我计划、执行、检查、调整和评

估五个阶段进行业绩评估的一种方法,目前该方法已成为企业绩效管理中使用最

第7页共13页

广泛的方法。目标管理主要有五个步骤组成:目标确定,执行。计划检查,自我调节,目标评价。

(七)绩效改进

绩效改进是一种正式而有计划的工具,通过它可以系统的建立一种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所有人都真实的感受到结果是由人自己掌握的。考核的结果不是企业的目的,不应该为考核而考核,考核后必须有相关的工作,确保考核不单纯地停留在纸面、薪酬、奖惩上,还应该体现在人力资源、员工培训、新目标的制定、个人发展上等。

评估完成以后,首先要对评估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必须符合正态曲线分布

的绩效改进,不管是管理者还是被评估者,双方都应做好充分准备。绩效改进是一个重要工具,它能确保给每一个员工一个正式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自己现在的绩效,确保他们在迷失工作方向时及时的将他们带回正规上来,这样才能帮助员工发挥最大的绩效潜力。

三、A电信公司案例分析

(一)A电信公司绩效管理改革的基本框架

上面论述了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绩效管理实施步骤,下面仅以A电信公司全员绩效管理体系为例,进行简要剖析。

某市A电信公司是全国大型国有企业,该公司员工人数达2000多人。目前A电信公司经营着所有电信业务,是一个全业务的电信运营公司。拥有各种业务

用户300余万,年收入达20多亿。自1998年开始,电信行业进行了全国性的重组,将电信一分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6大电信运营公司。中国的电信市场从此结进入了竞争经营时,各地市公司为争夺市场份额,开始了激烈的

市场竞争战。各公司为保持市场领先,从内到外采取了各种手段,减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利润率。A公司就是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开始了全范围的绩效改

第8页共13页

革,经过多年的改革,在探索实践中逐步发展形成了一套以全员绩效管理为主的科学有效的内部管理控制体系。

2002年9月为进一步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实现企业岗位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根据省公司的改革精神,并结合多年来的绩效管理经验,制定并出台了《A电信公司绩效改革办法和实施方案》,搭建了公司绩效管理的基本框架与平台,以建立员工绩效考核档案为主线,突出业绩考核,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员工进行分层分类的量化考核、动态管理,员工的薪酬、岗位调整、晋级、培训等各方面均以绩效考核为依据。为了保证绩效管理的顺利与成功实施,公司根据整个绩效管理体系中不同层次(人力部、各单位、员工)的分工不同,明确他们各自的工作目标与努力方向,在考核执行的同时不断加以规范和完善,以使绩效管理体系更加科学、公平、合理。A电信公司为确保绩效改革的成功,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的绩效改革小组,各部室、各单位成立由负责人、技术业务骨干、工会代表组成的考核竟聘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岗位考核、竟聘上岗的组织和实施。小组人数按以下标准设定:50人以下单位不应少于5人,50人以上单位不应少于7人。

A电信公司将所有公司人员根据工作性质分为管理类、技术业务类、通信生产岗和非通信生产岗四大类。管理岗按等级分为八个等级,技术业务岗分为五个等级,通信生产岗和非通信生产岗则根据实际情况,在考虑岗位职责、技能要求、工作强度、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分别分为四个等级和五个等级。每个等级设定多个档次,管理和技术业务各个等级的岗位按ABCD四个档次设定,通信生产岗和非通信生产岗各个等级按ABCDE五个档次设定。对各个岗位的任职资格规定了硬性条件,只有符合条件的员工才能竞争相应的岗位。根据各类员工的工作特点,人力资源部首先制定出各类人员通用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以及各考核等级的描述。在明确了这些之后,公司各单位进行了大量的深入有效的分析,以进一步明确每位员工的岗位职责与分工,从而制定各部门、各岗位分层分类的明确、具体的考核标准,让员工对各自的工作流程与职责以及考核指标有十分清楚的认识,保证了考核工作的顺利实施。

岗位考核是依据一定的考核程序、运用合理的考核方法,按照一定岗位的考核标准,对员工的德才表现和工作绩效事实考察和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以工作业绩为主。凡是考核不称职的员工均为考核不合格不具备上岗条件。

公司为了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竞争压力感,在竟岗的同时,实行了竟标的举措,将公司的任务指标层层分解到每一位员工的工作中去,每位员工带着标的竟岗,既有岗位说明书,又有岗位竟标书,这样一来目标明确,责任明确,广大员工有了工作目标,有了工作压力,也就更有了工作动力。

考核结果按分数分为四个等级:A级为优秀90—100分、B级为称职80—89分、C级为基本称职60—79分、D不称职60分以下。其中优秀控制在20%以内。考核分数的计算方法为:各部室各单位考核小组组长考核分数占被考核者分值的30%,副组长的分值占20%,其他为50%。

公司人力资源部将员工考核等级分为A类、B类、C类、D类等四大类多个等级,并分别规定了各等级的分布比例,对员工进行动态的考核与管理。具体见下表:

第9页共13页

待遇均以绩效考核为依据,将绩效考核纳入员工培训、职业化体系。公司规定为连续在企业服务一年以上的所有员工建立业绩考核档案,每年至少两次报人力资源部鉴定备案。档案是内部员工调动、劳动合同续签、转岗转制等的重要依据。

同时,为了保证绩效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合理,A电信公司还成立了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由人力资源部对各单位的考核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与指导,从而提供了一条畅通的沟通、反馈渠道,倘若员工对单位考核结果存有异议,将可进入绩效考核申诉流程,向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更好的真正发挥出A电信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的牵引与导向作用,拥有一群优秀、忠诚、敬业的骨干员工就显得格外重要。公司成功的建立了一套“能者上,庸这下”的人才成长机制和竞争流动机制,让每个员工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让每个职位都有最合适的员工,让每个员工都最充分的发挥潜能,多出成果,快出成果。

前面介绍了公司将员工分为三类:其中A类员工是最富有价值的核心部分,单位对他们重用,并给予相应的丰厚待遇,对他们的考核也相应非常严格。因为只有保持这一层次的稳定并激发起工作热活力,企业的科技进步与快速发展才有保证;B类员工,公司为其安排合适的岗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特长与优势,各尽多能。同时公司尽量加强其能力培训,不断提升其业务能力,以保持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C和D类员工中有相当一部分后进员工和不合格员工,怎样才能避免他们给企业带来不良的影响告诉结合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制定了一套员工的淘汰转岗办法,规定了不同类别的淘汰比例。对于淘汰下来的员工,按其职别纳入培训和职位循环体系,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寻找适合这些员工的工作岗位。

在充分激活员工积极性的同时,员工的工作业绩及贡献也需要肯定、回报和有效的激励,这体现了价格与价值相符的市场原则。因此从上世界90年代末开始,A电信公司专门聘请了知名专家对人力资源部人员进行了长期的培训,经过多年的工资改革,摸摸索并制定了一套有效的多层次、多方式的职能工资体系。

职能工资标准由薪等和薪级两项来确定,共分七个薪等十个薪级,一共七十个薪级,完全打破了原来的工资概念。其中薪等的基础是职务等级,由员工素质的智

能、体能、工作目标、任务与责任、工作的重要性及复杂性等决定;薪级有学历决定。每年末根据员工能力、贡献、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确定调整一次,真正做到了多劳多得,公正合理。

第10页共13页

(二)案例分析评价

A电信公司全员绩效管理体系自实施以来,①在企业内形成了以贡献、价值为核心的文化氛围,员工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绩效考核思想基本能够深入员工心里,员工从心里意识上已经接受并认同考核。②使企业人力资源始终处在一个良性的循环体系之中,建立了一种良好的人才成长机制。员工个性得到了充分尊重,树立了明确的事业方向和工作目标,获得了多渠道的成长路径和充分的发展空间,员工对企业有了更强的归属感。③企业内部各方面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④以绩效管理为切入点,建立起一套全新的企业内部信用体系。⑤通过客观、公正的考核,将公司的目标、压力分解到每位员工身上,员工积极性普遍提高,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由此产生高效率、高效益,保证了公司规模不断发展与壮大,2004年A电信公司实现销售收入近30亿元,创历史新高。

A公司在绩效管理中无疑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良好佳绩,但是在具体的事实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而这些不足是带有普遍性的,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足够充分正式的绩效理论的培训,员工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缺乏对绩效管理理论的充分认识,有一定的被动性。尤其是公司对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培训,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是绩效管理的具体执行者,他们首先应该是绩效管理的专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绩效管理最有效的发挥作用。

(2)绩效反馈工作没有真正作到位,缺乏规范的绩效反馈制度,在绩效反馈中没有建立起计划和书面记录资料。绩效反馈被忽视,而在绩效评估中投入了过多的精力,错误的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评估。A公司如果能够做好绩效反馈工作,那么该公司的绩效管理工作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将会给公司培养出更多忠诚且出类拔萃的骨干层员工,那么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将更加强大。

四、结论

虽然A电信公司在绩效管理的具体实施中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就预期结果来说,他是成功的。

针对A电信公司在绩效管理中的具体情况,为了有效促进我国绩效管理,提出自己的几点想法:

1、加强绩效理论培训,尤其是对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理论培训很重要。中层管理人员是绩效管理的具体执行人,对绩效管理要有明确、清晰的认识,掌握必要的管理工具,才能确保绩效管理得到有效实施。

2、绩效合约书周期要适当,制订要自下而上。绩效合约书太长了不利于评估和考核,所以,周期要适当,各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通信运营企业一般周期掌握在按月比较好。绩效合约书由员工根据岗位职责来制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阅后,如有不同意见,不能以员工制订的绩效合约书为准,部门负责人也不能简单粗暴的给予否定,要与员工进行双向交流沟通,使双方达成共识。

3、注重绩效指导,增强员工对完成绩效的信心。指导的成功应该建立在信任、双向开放的沟通,正直、公正、诚实、坦白、耐心和合作之上。在绩效实施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正确表现,对做得好的事情要给予认可、鼓励,建立

第11页共13页

积极的谈话氛围,传达积极的愿望。对做得差的,要帮助分析,找出影响绩效的原因存在,并提出有效提高绩效的意见。

在实践中,我国更多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尚未取得预期的效果,有些浅尝辄止,有些流于形式,有些不了了之。绩效管理是一个优秀的管理系统,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将管理者与员工全部纳入管理活动,管理者对员工的绩效负责,员工也可以就自己的绩效寻求管理者的帮助,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双响沟通,企业做大做强,更加成熟,员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因此,在这个急剧变革的时代,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因为成功决非一朝一夕,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事业,我相信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随着广大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的深入研究并实践,实施绩效管理的成功企业将不断增加,必将为繁荣我国经济建设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第12页共13页

参考文献:

[1](美)弗洛伦斯*斯通着,《绩效与奖励管理》-北京:华夏出版社,

[2](美)罗伯特*巴克沃着,《绩效管理-如何考评员工表现》-北京,中国

标准出版社,

[3](英)理查得*威廉姆斯着,《业绩管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4](美)戴维*沃尔里奇着,《人力资源教程》-北京,新华出版社,

[5](美)斯蒂芬*P*罗宾斯着,《组织行为学》(第七版)-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

[6](美)加里*德斯勒着,《人力资源管理》(第六版)-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1999

[7]吴必达编着,《成功企业如何管人》-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8]吴国存编着,《企业职业管理与雇员发展》-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9]王志宇着,《绩效魔方》-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0](美)乔恩.沃纳着,《双面神绩效管理系统》-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社,

第13页共13页

中小企业的绩效管理现状问题

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现状 绩效管理是一个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反馈以及绩效改进等环节的闭合循环系统。一个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必须以前四个环节为基础,结合中小企业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建立立体的绩效管理体系。 所谓立体,意味着绩效管理体系既要和中小企业自上而下的目标体系和组织结构体系相一致,又要考虑到从中小企业选择价值、到提供价值、再到沟通价值这样一个独特业务流程,确保绩效管理能够为业务流程的改善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到体系本身在过去的绩效确认、未来的绩效提高之间的动态结合。这是衡量绩效管理体系优劣的关键所在,中小企业可以据此对自己的绩效管理体系进行诊断,找出其中的欠缺之处,及时加以完善。 总之,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管理过程。中小企业实施绩效管理必须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深刻认识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彻底改变观念,建立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注重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进行持续不断的沟通,实现组织绩效的不断提高和组织核心能力的不断提升,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能够在复杂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二、中小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绩效管理与战略实施相脱节 现实中企业在年底考核时,各部门的绩效目标都完成的非常好,而公司整体的绩效却完成的不好,最主要的是绩效目标的分解存在问题,即各部门的绩效目标不是从企业的战略逐层分解得到的,而是根据各自的工作内容提出的,即是自下而上的申报,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分解。很多中小企业的目标设立和分解是由各部门每年年末提出部门年度目标报公司审核,审核通过后就据此签订责任书。 而部门在指定绩效考核标准时,提出的是本部门能做到的及当前须做的,更多的是向部门内看,而没有去关注公司的战略和整体的经营绩效。公司在审核部门提出的目标时也没有考虑到公司的战略,而是针对部门的工作讨论部门的目标,最终导致“战略稀释”。绩效管理作为企业战略实施的有效工具,能否将战略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位员工身上,促使每位员工都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承担责任是关键。 2、只注重绩效考核,轻视绩效管理 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管理的观念还比较落后,他们往往用绩效考核来简单的代替绩效管理,将考核结果作为决定员工的薪酬、奖金和升迁或降职的依据,而没有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其实,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有着明显差异: 首先是概念不同。绩效管理是指为了达成组织的目标,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过程,形成组织目标所预期的利益和产出,并推动团队和个人做出有利于目标达成的行为。绩效管理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反馈、绩效考核和绩效激励与反馈等四个阶段。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而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绩效考核是一套正式的

浅谈企业绩效考核的反馈和结果的运用

绩效考核的反馈和结果的运用 牧场绩效管理是牧场管理的重要部分,也是牧场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而绩效反馈可以说是绩效管理的最后环节,又是新的绩效计划制订的重要依据,贯穿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是做好牧场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文章结合牧场实际,从绩效面谈的目的、绩效反馈面谈的原则、绩效面谈前的准备工作、绩效反馈面谈中的技巧、绩效结果应用等几方面,对做好牧场绩效考核的反馈和结果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些完善牧场绩效考核的反馈和结果的运用的建议。 绩效反馈是绩效管理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管牧场针对员工采取什么样的绩效评价方法,绩效评价的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对绩效评价结果的综合运用,推动员工为牧场创造更大的价值,因而绩效被认为是员工通过努力所达成的对牧场有价值的结果,或者员工所作出的有利于牧场战略目标实现的行为。 一、绩效面谈的目的 绩效考核结束后,主管人员需要与员工进行一次甚至多次面对面的交谈。通过反馈面谈,使员工了解主管对自己的期望,了解自己的绩效,认识自己有待改进的方面;同时员工也可以提出自己在完成绩效目标中遇到的困难,请求上级给予指导和帮助。绩效反馈面谈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被考核者的表现达成双方一致的看法。对同样的行为表现,往往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管理者对员工的考核结

果代表的是管理者的看法,而员工可能会对自己的绩效有另外的看法,因此,必须进行沟通以达成一致的看法,这样才能制定下一步的绩效改进计划。 2、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成绩和优点。每个人都有被别人认可的需要,当一个人做出成绩时,他需要得到其他人的承认和肯定。因此,绩效反馈面谈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成绩,从而对员工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 3、指出员工有待改进的方面。员工的绩效中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或者员工目前的绩效表现比较优秀,但如果今后想要做得更好仍然有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这些都是在绩效反馈面谈的过程中应该指出的。通常来说,员工想要听到的不只是肯定和表扬的话,他们也需要有人中肯地指出其有待改进的方面。 4、制订绩效改进计划。在双方对绩效考核的结果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员工和管理者可以在绩效反馈面谈的过程中一同制订绩效改进计划。通过绩效反馈面谈,双方可以充分地沟通关于改进绩效计划的方法和制订相应的具体计划。 5、协商下一个绩效周期的目标与绩效标准。一个绩效周期的结束,同时也是下一个绩效周期的开始。因此上一个绩效周期的绩效反馈面谈可以与下一个绩效周期的绩效计划面谈合并在一起进行。 二、绩效反馈面谈的原则 在与下属进行绩效面谈时,应注意不同面谈对象、场合

人力资源论文 浅谈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

谈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 摘要:浅谈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论述了其中出现的问题,并使用图书管理员和事业单位的案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绩效管理,薪酬管理 在如今越来越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如何能提高自己的绩效以免被老板开除,或是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如何才能提高员工的绩效,以及如何使用恰当的薪酬管理才能更加激励员工。 对于绩效的含义,最主要的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从工作结果的角度来理解“绩效”。伯纳迪恩认为,“绩效应该定义为工作的结果,因为这些工作结果与组织的战略目标,顾客满意感及所投资金的关系最密切。”另一种是从工作行为的角度出发来理解“绩效”。墨菲给绩效下的定义就是“几小时与一个人在其中工作的组织或组织单元的目标有关的一组行为。”虽然这两种解释都对但又都不全面,所以我们定义绩效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与组织目标相关的并且能够被评价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其中工作业绩就是指工作结果,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则是指工作的行为。 就我自己实习经历和咨询过周围的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人员,发现了现在的企业中,在绩效管理方面还有几个问题。 1、考核目的不明确,存在较大偏差 很多企业实际上对通过绩效考核要解决什么,绩效考核工作要达到什么目的缺乏清醒的认识。 2、重员工个人绩效管理,忽视企业整体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的主旨是企业战略和经营目标的达成,其手段是通过员工个人目标的实现从而带动企业整体目标的达成。然而,在管理的现实中,管理者们往往是本末倒置。他们多关注于员工个人绩效的管理,轻视、甚至忽视企业整体绩效的管理。 3、强调被考核者而忽视了考核者 考核应该是“全员性”的,然而,很多企业在考核中往往眼睛向下死盯基本员工,而忽视了对手握考核权力的考核者的考核。 4、把绩效考核简单化 不少企业把绩效考核的目标和用途简单化。对于他们来说,考核就简单的=打分=发奖金,即通过绩效考核对员工的绩效打分,然后把绩效分数机械地同薪酬,特别是员工的月度、季度、半年或年度奖金挂钩。

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重庆工商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王丹妮指导教师:白俊杰摘要:绩效管理作为一种舶来品,在我国经历了一个从喜爱到半信半疑再到认同的过程。当下我国企业对绩效管理基本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绩效管理像樱桃树一样——“果子好吃树难栽”。于企业管理基础和文化氛围不同,绩效管理应用的效果和碰到的问题也就各种各样。总体看,绩效管理已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的重点、焦点和难点。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提高组织员工的绩效和开发团队、个体的潜能,使组织不断获得成功的管理思想和具有战略意义的一种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被运用于现代企业作为挖掘人力潜能。关键词:绩效

管理;现状;企业绩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来,世界各国企业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提高综合竞争和适应能力,如何提高生产力以及如何改善组织绩效的途径便成为众多企业探索的目标。不过实践证明,组织成员行为的改变才是真正能促使组织绩效提高的途径。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在调动员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团队合作的组织文化和工作气氛的背景下,有研究者拓展了绩效的内涵,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提出了“绩效管理”的概念。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重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早期,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过程逐步被广泛认可。 一、我国现代企业和绩效的关系第 1 页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我国现代企业按照性质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在法

律体系下,还可以分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无论我国企业按照何种标准进行划分,其企业的绩效管理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企业文化和绩效管理的关系各企业之间有其不同和鲜明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那么,企业具有什么样的文化,在进行绩效管理时必定会渗透和充分体现出来。 2、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和绩效管理的关系绩效考评作为绩效管理的重点,其基础是工作分析。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实质上是一个组织变革的过程,它是把企业的任务、流程、权力和责任重新进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薪酬管理创新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薪酬管理创新 发表时间:2019-06-05T09:09:31.09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6期作者:辛立娟[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丰宁县供电分公司河北承德 06835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科技不断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电力企业要想更好的适应时代要求,必须建立绩效管理体系,提升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水平。绩效管理在企业运行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电力企业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问题。本文通过简单介绍电力企业实行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意义,分析绩效管理存在的问 题,并提出了几点措施,望给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提供参考。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1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意义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对员工的工作方向具有导向作用。绩效管理与工资利益有直接联系,其是根据员工在工作单位的表现,以及所做出的贡献所指定的管理手段。当实行绩效管理之后,企业员工会为了自身经济利益,积极完成工作,因此绩效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激励其完成更多的工作量。通过绩效管理可以为每一位员工制作工作目标,督促员工积极工作,达成预定值。通过绩效考核,查看员工的工作情况,使每一位员工了解自身的问题,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差距。另外激励优秀员工,增加电力企业内部人员的竞争,进而提升电力企业整体员工的战斗力。总之,电力企业实行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意义重大。 2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重视程度不够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初期,一度发展成为垄断行业,由于受到垄断经营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片面的坚持经济效益最大化就是发展的王牌,是留住员工的有效措施。另外,电力企业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绩效的本质认识不足,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重结果,轻过程。另外,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少严谨、科学的绩效管理计划,无法保障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电力企业长远发展具有产生了消极影响。 2.2 缺乏可靠性指标完善、全面的指标体系是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核心,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可知,绝大多数电力企业没有建立完善、全面的指标体系,导致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整体规划相分离,阻碍电力企业进一步发展,而且企业缺少具有针对性、可靠性的指标体系,就无法对员工的绩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和考核,造成绩效管理过度随意,严重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产生不良情绪。 2.3 缺乏实时性反馈机制完善、科学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不仅能够促进电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而且还能够监督和管理员工,是实现电力企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但是,大部分电力企业内部缺乏沟通和交流,导致在员工与绩效结果之间缺乏实时性沟通,没有形成及时的反馈机制,不仅员工对自身的实际工作情况不了解,而且也会存在企业对员工的认识不足的现象,长此以往,问题越积越多,企业内部就会出现矛盾,影响企业健康发展,另外,在日后的绩效管理中采取激励政策,无法真实、准确的反应绩效管理的目标,导致绩效管理失去价值。 3 电力企业中人力资源的薪酬管理对策 3.1 重视创新薪酬管理理念在面对新发展环境时,必须对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观念思想进行及时地更新,进而达到管理公平化的目标。必须对管理思想进行创新,才可以推动发挥人力资源积极作用。创新企业薪酬管理必须要与人力资源的多面化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结合,必须融入先进化的薪酬管理公平思想理念,进而使得薪酬分配的合理化,确保电力企业内部协调管理的稳定性。必须在薪酬管理上达到公平性,才可以推动管理效率的持续提升。 3.2 是强化薪酬管理与企业战略有效结合确保电力企业中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整体水平有效提升,想推动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能与电力企业发展战略有效结合。这一发展环境中,有关电力企业所有发展阶段,都必须对薪酬管理方法进行适度创新。比如在电力企业创立时期,薪酬管理就必须能将企业和职员共同承担风险还有享受收益的精神体现出来,使得薪酬制定与职员工作岗位有效结合。而且必须充分重视建设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使得企业发展和职员发展共赢的目标能够真正实现。 3.3 是完善健全薪酬绩效考核机制想要使电力企业中人力资源的薪酬管理质量不断提升,就必须做到与实际相结合建立合理科学的考核制度,且使这一考核制度真正落实到位。电力企业要加强对同行业的薪酬结构水平的分析调研工作,制定出有效的考核评价方案。使职员业务水平以及自身实际能力有效结合,使绩效与职员们自身能力有效结合,充分调动职员工作的积极性。 3.4 重视创新人力资源的薪酬管理体系确保提升电力企业中人力资源的薪酬管理效率,必须有完善科学的体系进行支撑。这就必须对市场中的薪酬制度状况展开研究分析,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形式,完善健全薪酬管理制度。且薪酬管理必须与企业规划的方向保持充分一致,对于完善薪酬体系必须强化重视。不仅如此,还必须积极改善职员的工作环境,建立学习性组织,使得所有职员都可以参与电力企业工作环境当中,对新知识以及新技能进行学习,使自我能力不断提升。另外,必须强化电力企业中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自主权,针对实际出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解决。 4结论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作为一个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转型中的企业,其员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发展。因此,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改进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员工的绩效管里更是改进的基础。只有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推行绩效考核,才能进行薪资分配制度改善,进而才有办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带来更多活力和激情,创造更大的价值和效益。总而言之,健全的绩效考核体系关乎企业的生存、发展;合理的绩效管理结构,有助于有效激励员工,实现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电力企业管理者要不畏阻力,坚持推行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改善,帮助企业建设高效率、高素质的团队。参考文献:

浅谈供电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供电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On the status of power supply erterpris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Countermeasures/Ling Wang 文/王玲[摘要]绩效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已被广大的供电企止所关注。不少供电企业在实践中形成了很好的模式与经验。本文主要对我国供电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科学合程、操作性强的效管理对策。 [关键词]供电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对策 Abstract :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 core part of business management, has been of concern to the majority of power supply enter-prise. In practice, many power companies formed a very good models and experienc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China's power status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common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made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workabl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olutions. Keywords: 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e status quo; measures 引言 我国供电企业绩效管理经历了从"注重生产安全"到"兼顾财务效益与行业领先的双重管理再到"法人资本金评价"和"国资委主导下的罔有供电企业绩效最后到"市场化的绩效管理"五种模式的变迁。它们在不同时期均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当前我国供电企业绩效管理效果仍然不是十分理想,供电企业资产质且不高.盈利水平偏低,资产利

浅谈企业绩效管理的作用

浅谈企业绩效管理的作用 发表时间:2018-01-03T15:10:18.557Z 来源:《知识-力量》2017年9月下作者:王中亮陈畅 [导读] 企业的绩效管理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去留和企业的未来发展的前景。科学认识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对我国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王中亮陈畅 沈阳大学辽宁沈阳 125200 摘要:随着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已超过物质资源和自然资源,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对人力资源的争夺成为当今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关注的焦点,而对于企业来讲,企业的绩效管理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去留和企业的未来发展的前景。科学认识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对我国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关键词:企业绩效管理作用 一、绩效管理的含义 所谓绩效,通常是员工通过个人或者团队的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目标或者是做出的贡献。笔者认为,绩效管理就是对于绩效目标的制定、实施、完成、反馈及完善的每一个部分进行管理的过程。企业根据员工的能力与企业既定的目标,为不同部门和层级的员工划分不同的绩效目标,通过个人和团队的努力,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效益。因此也要求企业首先必须能清晰、准确的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目标与发展战略,才能向员工明确的划分和下达绩效目标,使员工能够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保证绩效目标能够被完成。 二、绩效管理的内容 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一个方面,对于人力资源体系的整体上具有重要影响,其本身而言,也是一个循环的系统,按照PDCA循环理论,绩效管理主要可以划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包括绩效目标的制定,绩效内容的实施,绩效成果的考核,绩效信息的反馈和绩效管理的改进。 (一)绩效目标的制定: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绩效计划的制定是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一步,企业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变化的发展规律,制定企业的既定目标,然后将目标进行分解,针对不同部门和岗位,分解为具体的绩效目标,员工根据绩效目标制定绩效完成计划。 (二)绩效计划的实施:员工根据各自的绩效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应负责任及相关部门对在员工遇到困难时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并且对过程的实施进行监督,保证绩效计划的顺利实施。 (三)绩效结果的考核:绩效目标是否完成,需要企业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首先企业要制定科学合理并且细致可行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制度,根据考克制度的规定,在特定时间对员工的绩效完成情况尽快考核。一般绩效考核按照时间的长短进行周、月、季度及年度考核。 (四)绩效信息的反馈: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因为绩效信息的反馈对于绩效管理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绩效信息的反馈主要是通过面谈与调查的方式进行。企业的管理者或者主管人员与员工就绩效管理的问题进行沟通,了解员工的绩效完成情况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员工提供帮助的同时,对企业的绩效体系进行完善。 (五)绩效管理的改进:通过以上四个环节,企业管理人员发现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对于绩效管理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提高绩效管理水平,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绩效管理的作用 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无论企业规模的大小,即使没有一个完成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也会存在绩效管理体系,因为绩效管理直接涉及到员工的利益,对于企业人员的稳定与否,工作热情的积极性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绩效管理是企业选人用才的前提之一 企业的人员任用方面,一般要求员工既具有高的业务能力,也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要因岗选人,因人而异岗。想要判断一个员工的素质、能力、作风等各种情况,就需要经过绩效考核。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及员工的绩效完成情况,判断出员工的优缺点,分析出该员工适合的岗位和职务,而是企业选人用才的一个前提工作。 二、绩效管理是人员调配和职务升降的依据之一 在企业,一般情况下,人员的职务不是固定不变的,企业会根据需要和员工的表现对人员的职务进行调配或者升降。但是对于员工如何调度,企业必须有一定的了解和依据,而作为主要的了解手段就是绩效考核。通过绩效考核,可以直观的看出员工的各种情况,如果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足够优秀,那么就可以升职或者调任更好的岗位,如果员工绩效考核的结果不理想或者不能满足职务要求,那么企业可以降职、更换其岗位或者直接辞退,由于绩效考核的结果客观而公正,具有说服力,因此可以减少由于职务的变更引发的矛盾。 三、绩效管理是进行人员培训的依据之一 企业的长期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而且企业为了能够持续性发展,适应市场的变化,会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为了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也为了节约培训成本,在培训前企业要对各个员工进行详细的了解,对于员工现在存在的缺点、劣势等方面进行补充,对于优点、长处等方面进行发扬,根据这些实际情况确定培训的人员和内容。而这些情况,也需要通过绩效考核来完成。而且对于培训效果的检验,最好的方法仍然是绩效考核。 四、绩效管理是薪酬分配的依据之一 在企业中,一般薪酬标准有两种,一种是按岗位、职务分配,一种是按劳分配,其实归根结底都是按劳分配的体现。在很多公司都实行的是一种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的薪酬体系。绩效工资的高低,一般与绩效考核的结果挂钩,绩效考核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对员工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也就是对员工的“劳”的完成情况的考核,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因此考核结果往往也直接决定了员工薪酬的多少。这种薪酬分配方式能够刺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开发员工的潜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五、绩效管理是员工自我证明的手段之一 在企业内部,员工表现的好坏,虽然能够通过日常的工作和行为能够有一定的判断,但是最根本的证明就是绩效考核结果。员工为了

绩效管理论文2000字

绩效管理论文2000字 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遵循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按部就班做好绩效管理等等。 关键词:企业;绩效;管理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 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要有丰富可靠地人才资源。 如何为企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这是很多企业家都在探索的问题。 要想让企业的员工都成为企业的人才,绩效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 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是一项跨行业、功能互为交互的应用,主要针对一致的、可识别的绩效指标,对业务绩效进行衡量和分析,以支持业务绩效的管理。 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手段,是为企业的营销战略服务的,它的目的是为了不断的改进与提高组织及个人绩效,从而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 所以企业应该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不断提高企业的绩效管理。 一、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我们知道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绩效管理是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 所谓绩效管理,是指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确立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所达成共识的过程,也是促进员工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并取得优异绩效的管理过程。

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开始接受并引入这种管理方式,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企业绩效管理缺乏科学的考核体系。 谈到企业的绩效管理考核体系,主要存在着三个问题,首先是企业绩效管理指标过于泛化,与被考核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之间的关联性不大;还有的是企业的考核指标过细、过全,看似科学、合理,但不具可操作性,且战略导向不明确;还有的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盲目追求量化,只考核能量化的指标,不能量化的指标则被当作不重要的指标被取消掉。 同时,部分企业还存在绩效考核频率过高的情况。 这种做法在一般情况下是不科学的。 其结果增加了管理者和员工的工作负担,使很多岗位的工作绩效完成周期长,导致其绩效考核无法实施,所以企业应该逐步建立起来科学完整的考核体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2.企业领导者对绩效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 目前,大多企业进行绩效管理不是为了提高企业绩效而是为了更好地分配薪酬。 许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认为,企业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确保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员工管理和开发员工潜能。 是通过帮助员工提升个人绩效,进而提升企业绩效的式进行运作和发挥作用的。

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研究(2020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研究(2020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研究(2020新版) “公平”不能成为组织中公认的原则,在组织中若无适当的淘汰制度,常会因小仁小义而搁浅了进化的历程。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将促使电力企业进一步加强管理创新,提高绩效管理的水平。文章根据目前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绩效管理系统的构建体系,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利益最大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要找到有效地工具,管理就不再是不可传的艺术,不再是天赋的才能,而是一门可供研究和传授的科学。绩效管理就是卓有成效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具。所谓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在更高层次的绩效管理里用关键绩效目标(KPI)和平衡记分卡表示。

1.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的意义 1.1绩效管理不仅能有效地调动组织与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能持续地提高管理水平,成为企业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重要议题。 《孙子兵法》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商场如战场,同样是慈不掌兵!一个领导者,如果一味“非常仁慈”,往往会事与愿违,对公司、对个人都产生不利影响。电力生产和管理的特性决定了电力企业绩效管理具有特殊性。电力企业绩效与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同时,电力行业必须以安全、环保、节能为基础,既具有公用事业和服务业的特点,又具有不同电源结构带来的自然差异性。在这种背景下,通过科学合理地实施绩效管理,可以及时发现组织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使内部人才得到成长。 1.2绩效管理促进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优化 所谓流程,就是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业务如何运作,涉及因何而做、由谁来做、如何去做、如何传递等方面的问题。机构臃肿,人

某电力工程公司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制度规定(DOC 31页)

某电力公司绩效考核体系2010年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公司管理现代化,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公司每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司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实行绩效考核体系。第二条推行绩效考核的原则 1.建立全员参与、全员负责的管理模式;2.通过绩效考核促进上下级沟通和各部门间的相互协作;3.绩效考核中工作业绩考核的核心是目标考核,以协商的方式订立各级责任人目标,实行分级负责;4.以正激励为主,负激励为辅。第三条绩效考核的目的1.考核结果为绩效工资与项目奖励的核算及发放提供依据;2.为员工晋级、升迁、奖惩等提供依据;3.考核结果为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支持。第四条绩效考核对象为公司全体在岗员工。第五条绩效考核要素包括工作绩效、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第六条绩效考核过程采用横向评价、上下级评价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第七条绩效考核时间非项目组人员每季度进行一次绩效考核,一年4次。项目组人员参加项目考核,项目考核是在项目结束后进行。一般每季度绩效考核时间安排如下:(一)第一季度绩效考核:4月1日—7日;(二)第二季度绩效考核:7月1日—7日;(三)第三季度绩效考核:

10月1日—7日;(四)第四季度绩效考核:1月1日—7日。第八条绩效考核的组织管理 考核工作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实施。考核结果由各部门汇总后交至人力资源部存档,考核结果对被 考核者本人公开。第二章绩效考核要素设立的原则第九条工作绩效目标设立的要求(一)重要性:目标项不宜过多,选择对公司利润/价值影响较大的目标,以3-5条为好,可视具体情况酌情增减;(二)挑战性:目标值不宜过高或过低,应力求接近实际,以使目标可以达到,并使目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三)一致性:各层次的目标应保持一致,下一级目标要以分解、完成上一级目标为基准;(四)民主性:所有考核目标的制定均应由上下级人员共同商定,而不是由上级指定。第十条工作绩效目标设立的步骤 1.由总经理会同经理办公会成员依据公司发展战略、本年度亟需解决的问题、必须完成的工作、以往经营状况、未来市场预测等情况,协商拟定年度总目标方案,由公司董事会批准后作为公司年度总目标加以实施。2.公司年度总体目标确立后,各级部门负责人根据本人所在部门、岗位职责,分别与其分管副总经理、总经理协商,确定各人年内各季度工作绩

浅析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方案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人力资源管理师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分析报告 文章题目:浅析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姓名:守法 号: 所在省市:省市 所在单位:华润雪花啤酒()

浅析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措施 ——以华润雪花啤酒()为个案 单位:华润雪花啤酒() :守法 摘要:简述了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简要分析公司绩效考核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如设置考核指标、明确绩效考核的目的、加强绩效考核监督和检查、做好绩效反馈工作等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企业;绩效考核;问题;解决措施 绩效考核是企业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业绩、工作的数量、质量和社会效益、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进行评价,并用评价结果来判断员工与其岗位的要否相称。其目的是确认员工的工作成就,改进员工的工作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经营效益。另外,绩效考核是一种有效的企业管理手段,在评价、激励员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做好绩效考核,需要企业与员工共同努力,才能避免绩考核中问题的产生。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生产、经营啤酒的全国性的专业啤酒公司。总部设于中国。其股东是华润创业和SABMiller。目前华润雪花啤酒在中国经营超过95家啤酒厂,旗下含雪花啤酒品牌及30多个区域品牌,共占有中国啤酒市场23%的份额。2013年华润雪花啤酒销量达到1172万千升,公司总产销量连续八年遥遥领先国其他啤酒企业。2013年雪花啤酒品牌销量达到1062万千升,连续九年全国第一,成为中国首个销量超千万千升的啤酒品牌,巩固了其作为全球领先啤酒品牌的地位。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在区域设立华润雪花啤酒()区域公司(以下简称区域公司),对其在投资的4家公司和一个营销中心进行管理,华润雪花啤酒()(以下简称公司)是其投资的公司之一,成立于2007年,

企业绩效管理研究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研究——以中国建设银行***市分 行为例 任务与要求: 以中国建设银行***市分行的目标绩效管理为研究对象, 通过分析分行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调查,得出 结论及改进建议,来研究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现状。 摘要 本文以中国建设银行***市分行的目标绩效管理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绩效管理与目标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着重探讨了其基于目标管理法的绩效管理问题,其中包括了绩效管理的工具运用、考评指标的设置、各种考核机制的设置等问题。其次,采用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三种数据收集方法,结合实际调查结果, 分析了分行存在的绩效管理问题;最后针对分行在实际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目标绩效管理的有关建议及方案弥补***市分行现有基于目标管理法的绩效管理方法存在的理论缺陷,汲取平衡计分卡思想,在考核指标设计时考虑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完善了绩效管理体系结果运用机制等,以提高其绩效管理的工作质量。 关键词绩效;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目标绩效管理 Abstract Based on the objective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hangdu branch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irst of all, through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target management related literature reviewed; Secondly, comb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problems

浅谈企业绩效管理-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迅猛发展,国外优秀企业管理经验的不断涌入,其中绩效管理以其完善的管理体系、详尽的流程和不断深化发展的特别,深受我国众多企业管理者的喜爱。目前,绩效管理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变成一种员工激励制度,同时,绩效管理还不断的被深化,成为企业挖掘人才潜力的重要管理手段,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带来无限生机。本文从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出发,深入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对策,旨在对我国绩效管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绩效管理企业对策

目录 引言 (1) 一、概述 (1) (一)绩效管理理论概述 (1) (二)绩效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1) 二、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2) (一)大中型企业绩效管理较为科学 (2) (二)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多流于形式 (2) (三)中小企业绩效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2) 三、我国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3) (一)企业对绩效管理重视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3) (二)企业绩效管理没有联系自身实际 (4) (三)绩效管理科学化有待进一步提高 (4) (四)绩效管理落实不到位 (4) 四、解决企业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措施 (5) (一)加强企业对绩效管理的重视 (5) (二)企业在建立绩效管理系统时必须联系自身实际 (5) (三)科学化企业绩效管理 (6) (四)加强对企业绩效管理的监督 (6) 结语 (7) 参考文献: (7)

浅谈企业绩效管理 引言 绩效管理是指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对总体战略实施过程员工的表现和目标的完成进行审视,找出其中出现的偏离,并及时的更正回到正常的轨道。它的质是一个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就工作过程中的工作目标以及工作手段进行的一种互动,而如何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做好绩效考核,正确如实的反应的员工的工作状态,加强绩效水平的提升,并起到战略牵引的作用,对一个企业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应该引起企业管理者足够重视。 一、概述 (一)绩效管理理论概述 绩效管理是指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某种具体的经营目标而共同参与设计的绩效计划。目的是为了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提升各部门的绩效。具体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和绩效反馈等四个阶段。一个绩效管理阶段的结束,是另一个绩效管理阶段的开始,通过这种循环,个体和组织绩效得以持续发展。同时,绩效管理是一个强调全体员工参与的自下而上的过程,每一个员工都应该设计自己的绩效目标,并与领导达成一致,实现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协调。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主要有360度综合考核,基于KPI的绩效考核,基于BSC的绩效考核,基于目标的绩效考核等考核模式,所有一切的考核方法也是基于以绩效为导向围绕绩效而展开模式的延伸和变通。每种绩效考核方式都有其优缺点,需要结合企业实际进行选择。 (二)绩效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规范、常态的绩效管理使企业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和传递,落实为考核指标,将个人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统一起来,引导全体员工为企业目标的实现作贡献。同时,向部门和员工清晰地传达目标、指标及期望,引导职工行为,使企业每个员工,特别是各级领导能够自觉有效地承担起各自的责任,更加尽职尽责地完成任务,过持续的绩效管理循环,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有利于 1

电力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doc 9)(完美版)

电力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绩效工资考核办法 1、绩效工资基数的40%为个人基础绩效工资,不进行考核,另外的60%纳入动态考核。考核分数按统计分数计算。绩效工资系数不变。 2、绩效工资计算方法。 绩效工资额=(((分配绩效工资基数×40%+((分配绩效工资基数×60%)÷考核分数))×个人所得分数)))×个人系数 三、绩效工资考核细则 包括六个方面内容: 安全生产(30分) 运行管理(20分) 培训工作(10分) 文明生产(15分) 综合治理(15分) 劳动纪律(10分) 1、安全生产方面:(30分) (1)发生误操作事故,扣除30分 (2)发生人员责任的火灾事故,扣除30分 (3)违章作业,不论是否造成后果,扣除10分 (4)两票合格率要求100%,发现一处不合格扣除5分 (5)凡因巡视不到位,造成设备被迫停电的责任者,扣除10分 (6)安全活动流于形式,每次扣除5分 (7)安全活动不规范或没有按时完成,扣除5分 (8)安全文件下发后,没有及时学习,抽查不合格,扣除5分 (9)其他安全管理不按规定执行,扣除2分 (10)倒闸操作不严格执行“六把关”,发现一次扣除5分 (11)安全用具到期未做试验扣除10分 (12)随意解锁操作,扣除10分 (13)操作票、工作票不按月装订、检查、签字的扣除10分 (14)地线、围栏、标识牌等安全措施有问题或没有及时归位,扣除10分 (15)变电站有工作,在开工前、结束后,没有会同工作人员到现场检查者,扣除5分 2、运行管理方面:(20分) (1)有人职守站,有调压手段的电压合格率≥99%,因人员责任不合格,扣5分 (2)母线电量不平衡率10kV≤±2%,35kV≤±2%.属抄表和计算错误,扣除5分 (3)各种手写记录,执行仿宋体。未执行着根据情况扣除5分 (4)各种交接班按标准化变电站交接执行。未按标准执行,扣除5分 (5)有上级及外单位领导检查参观,站内人员没有按标准化汇报,扣除5分 (6)运行管理按年历、月历执行。不符合要求扣除2分 (7)各种台帐、资料,按标准化变电站要求执行。不符合要求扣除5分 (8)其他运行管理未按要求执行,扣除3分 (9)各班(站)要按时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未按要求完成的班(站),扣除2

浅析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浅析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中最重要的管理制度之一,在当代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从企业管理中的六个方面来简要地论述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全面而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对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解决了企业管理中科学地管人、用人的难题;充分地利用绩效反馈的方法,使组织的沟通更加有效;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等方式可以帮助企业清楚地知道对未来人才的培训需求内容,从而保证组织人才的持续发展;绩效管理制度从强化目标的行为及内部营运方面的管理维系了组织正常的运作;绩效管理产生的重要数据对企业在管理上进行追朔以及作为法律诉讼时的事实依据有着非常实用的价值。 关键词:绩效;管理;作用;目标;沟通;培训开发;组织;存档 提出这个题目之前我感触很多,想了很久。绩效管理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能做什么?能帮助企业什么?在我周围的大部分人,包括高级管理及老板在内,基本上将绩效管理制度还是定位在绩效考核这方面。其中一部分人甚至是一提到绩效管理就马上联想到人力资源管理,一想到人力资源管理就想到一般的人事日常管理工作,认为没什么帮助。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中的一个模块,能这样联想当然是没什么不对,问题是他们象对一般的人事日常管理事务一样,认为绩效管理是只是人事部的事,对企业的业绩没什么帮助。针对这种现象,有必要将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说明一下。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及其作用,虽然在学术界是早已有了相关文献来论述,但为了更快地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这一观点,我特在此作一个简单的阐述。本文主要从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人员管理、组织沟通、人员培训及开发、组织维系及存档这几个方面来阐述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当中的重要作用。 一、绩效管理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方法 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并发展,就必须制定战略,有战略就有战略目标。只有当企业中每一个层次的人或团队的分目标实现了,才能保证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实现。这是目标管理理论的要求。绩效管理正是能够强化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 关于绩效管理如何服务于战略目标的例子,请看看一家控股公司的情况。 西尔斯是美国第三大在线零售商(年收入550亿美元,在美国和加拿大约有3900家零售商店)和领家电零售商,并在工具、草坪和园艺产品、家用电子、汽车维修和保养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凯玛特公司和西尔斯公司合并后,艾尔温·刘易斯(Aylwin Lewis)被提升为CEO,肩负起实施文化变革战略的任务,以期重振陷入困境的零售公司。战略之一是把公司的关注点从公司的内部转向公司的外部,即以客户服务为中心。另一个关键目标是中公司中注入企业家精神,要求商店经理懂得财务知识,并激励他们识别市场机会,获取更大利润。为了实现这些战略目标,绩效管理制度的某些方面进行了适当修改。例如,调整了员工的的职责和目标,以促使员工减少花费在后台的时间,而用更多的时间和客户交流。刘易斯每周有三天待在商店,和员工在一起,并时不时考问经理们一些问题,比如,某一部门的利润率是多少。员工获得最最好的表扬就是被称为“有商业头脑”的人。西尔斯总部的所有员工也需要每周在商店里工作一天。对于很多人来说,以前从来没做过这种事情。公司高管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