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网络覆盖优化典型案例汇编(LTE)

合集下载

嘉兴市4G网络优化典型案例

嘉兴市4G网络优化典型案例

嘉兴市4G网络优化典型案例1、嘉兴电信兴平四路MOD3干扰消除案例案例类别:覆盖优化类案例名称:嘉兴电信簇优化调整案例--MOD3干扰消除案例现象描述:平湖_1(兴平四路新明路到新群路路段),UE占用LF_H_平湖商业文化广场_50,RSRP为-95.25dBm,下载速率5~12Mbps。

邻区列表内小区的RSRP为-95dBm~101dBm,SINR在-5dB~5dB分析过程:UE占用LF_H_平湖经济开发区北_51 RSRP为-100dBm到-110dBm之间,SINR在-5dB到5dB之间,下载速率3Mbps到20Mbps之间。

该问题上期优化中已建议加站,附近LF_H_平湖经济开发区西站未开通。

现覆盖该路段的LF_H_平湖繁荣路_51、LF_H_平湖经济开发区北_51越区覆盖与LF_H_平湖新群局房_51存在MOD3干扰。

优化措施:✓核查LF_H_平湖新群局房_51的方位角与下倾角后,发现实际该小区方位角为310°,机械下倾角为3°,电子下倾角为4°。

则将该小区方位角调至270°;并将该小区机械下倾角调下压4°由4°调整至8°。

✓将LF_H_平湖繁荣路_51电子下倾角下压5°由3°调整至8°。

优化效果:通过RF调整之后问题路段MOD3干扰已经消除,速率有明显提升,如下:优化钱下行吞吐率优化后下行吞吐率2、嘉兴电信MOD3干扰与弱覆盖导致速率低问题处理案例类别:覆盖优化类案例名称: MOD3干扰与弱覆盖导致速率低问题处理现象描述:嘉兴簇_5(城北路与禾兴中路之间三元路)该路段存在MOD3干扰,导致速率较低。

该路段SINR值如下:嘉兴簇_5(城北路与禾兴中路之间东升中路)该路段存在覆盖较弱,无主导小区,导致速率较低,该路段的RSRP如下:分析过程:嘉兴簇_5(城北路与禾兴中路之间三元路)分析发现,问题区域RSRP良好,但是SINR值较差,UE占用LF_H_嘉兴禾兴北路营业厅_51小区为服务小区,与LF_H_嘉兴新海纸厂_51为MOD3干扰可以调整下覆盖进行干扰控制,另两小区之间存在频繁切换,需控制覆盖解决频繁切换问题。

嘉兴市4G网络优化典型案例

嘉兴市4G网络优化典型案例

嘉兴市4G网络优化典型案例1、嘉兴电信兴平四路MOD3干扰消除案例案例类别:覆盖优化类案例名称:嘉兴电信簇优化调整案例--MOD3干扰消除案例现象描述:平湖_1(兴平四路新明路到新群路路段),UE占用LF_H_平湖商业文化广场_50,RSRP为-95.25dBm,下载速率5~12Mbps。

邻区列表内小区的RSRP为-95dBm~101dBm,SINR在-5dB~5dB分析过程:UE占用LF_H_平湖经济开发区北_51 RSRP为-100dBm到-110dBm之间,SINR在-5dB到5dB之间,下载速率3Mbps到20Mbps之间。

该问题上期优化中已建议加站,附近LF_H_平湖经济开发区西站未开通。

现覆盖该路段的LF_H_平湖繁荣路_51、LF_H_平湖经济开发区北_51越区覆盖与LF_H_平湖新群局房_51存在MOD3干扰。

优化措施:✓核查LF_H_平湖新群局房_51的方位角与下倾角后,发现实际该小区方位角为310°,机械下倾角为3°,电子下倾角为4°。

则将该小区方位角调至270°;并将该小区机械下倾角调下压4°由4°调整至8°。

✓将LF_H_平湖繁荣路_51电子下倾角下压5°由3°调整至8°。

优化效果:通过RF调整之后问题路段MOD3干扰已经消除,速率有明显提升,如下:优化钱下行吞吐率优化后下行吞吐率2、嘉兴电信MOD3干扰与弱覆盖导致速率低问题处理案例类别:覆盖优化类案例名称: MOD3干扰与弱覆盖导致速率低问题处理现象描述:嘉兴簇_5(城北路与禾兴中路之间三元路)该路段存在MOD3干扰,导致速率较低。

该路段SINR值如下:嘉兴簇_5(城北路与禾兴中路之间东升中路)该路段存在覆盖较弱,无主导小区,导致速率较低,该路段的RSRP如下:分析过程:嘉兴簇_5(城北路与禾兴中路之间三元路)分析发现,问题区域RSRP良好,但是SINR值较差,UE占用LF_H_嘉兴禾兴北路营业厅_51小区为服务小区,与LF_H_嘉兴新海纸厂_51为MOD3干扰可以调整下覆盖进行干扰控制,另两小区之间存在频繁切换,需控制覆盖解决频繁切换问题。

中国移动LTEVOLTE案例分析汇总

中国移动LTEVOLTE案例分析汇总

中国移动L T E V O L T E案例分析汇总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广东移动4GTD-LTE详细案例分析案例1:580 Precondition Failure导致的未接通。

【问题描述】在集团测试LOG中,存在Precondition Failure导致的失败事件,表现为呼叫过程中,终端主动上发或收到网络侧下发的580 Precondition Failure消息,随后呼叫中止,出现未接通事件。

Log文件名:MO UE:MT UE:时间:10:16:【问题分析】1、呼叫过程中,被叫发送Ringing 180后,收到网络下发的专载去激活命令,QCI 1被释放,被叫随后上报580 Precondition Failure,主叫同样收到网络侧转发的580消息,呼叫接续中止,导致未接通。

2、从信令中可以看到,被叫回复Ringing 180且主叫也已经收到Ringing 180,被叫随后收到网络侧下发的RRC重配,携带有QCI 1被释放的信息,被叫去激活专有承载。

由于专载已被释放,业务资源已不存在,所以被叫上发580 Precondition Failure失败消息。

主叫收到网络侧下发的580,接续被中止,导致了会话未接通。

3、从MME下发到Node B的E-RAB RELEASE COMMAND,原因上看是Nas层nomal_release,导致专载QCI 1被释放。

4、专载QCI 1被释放,去激活后,被叫发送INVITE 580,主叫收到网络侧转发的INVITE 580,会话流程中断,导致未接通【问题定位】在正常的会话流程中,由于MME下发E-RAB RELEASE COMMAND,使得QCI 1被释放,导致未接通。

【解决措施】需要核心网查看MME在什么情况下会下发E-RAB RELEASE COMMAND。

精品案例-LTE负荷均衡优化案例

精品案例-LTE负荷均衡优化案例

LTE负荷均衡优化案例1.背景随着LTE网络的发展和4G 用户的快速逐渐增长,热点区域小区负荷也逐渐升高,用户的不均匀分布导致部分小区出现高负荷情况,热点区域小区均匀覆盖和单载波已经不能保障用户的需求,小区间覆盖伸缩和双载波部署越来越重要。

目前通过覆盖调整、参数优化、负荷均衡、资源扩容等方式需要在热点区域展开,以提升网络容量。

2.高负荷定义2017年6月电信集团发布了《中国电信LTE800M全覆盖网络评估办法指导意见》,指导书意见中给出了L1800M和L800M的扩容标准如下:备注说明:集团只给了20M/5M的扩容标准,下表中15M/3M/1.4M带宽的扩容门限都低价值小区,一周中存在3天自忙时同时满足上述《中国电信集团4G扩容标准》中扩容条件一、扩容条件二以及扩容条件三的组合,则需要增加载波扩容。

2、L800M扩容标准:一周中存在3天自忙时同时满足上述《中国电信集团4G扩容标准》中扩容条件一+扩容条件二+扩容条件三的组合,则需要增加载波扩容。

3.高负荷小区优化思路和原则3.1优化思路3.2优化原则3.2.1参数优化调整原则4.1 、射频优化调整( 1)参考信号功率调整。

通过调整功率扩大和收缩小区覆盖范围。

应用场景:良好覆盖热点区域;数据量或用户数相差达到50%的主邻小区间。

以 3dB的幅度进行调整。

但要考虑对深度覆盖场景的影响,避免引起投诉。

( 2)天线覆盖范围调整。

通过调整天线方位角或下倾角控制小区覆盖范围。

应用场景:高站过覆盖小区或需要收缩覆盖的小区。

下倾角以 3 度的幅度调整,方位角以10度的幅度调整。

4.2 、参数优化调整( 1)小区重选优先级调整。

降低高负荷小区的频内小区重选优先级,降低低负荷邻区的频间小区重选优先级,让用户重选驻留到低负荷的异频小区。

目前L1.8G和L2.1G的重选优先级是5,L800M重选优先级是3。

应用场景:在当前驻留策略下,不建议修改。

( 2)切换偏置调整、切换迟滞、偏移、时延调整。

LTE系统的网络优化方法与案例

LTE系统的网络优化方法与案例

LTE系统的网络优化方法与案例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峰值终端速率、更低的时延和更好的系统容量,能够更好地满足日益增加的移动宽带数据业务需求。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网络复杂性和用户需求的多样性,LTE系统的网络优化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下面将介绍LTE系统的网络优化方法以及一些优化案例。

一、LTE系统的网络优化方法1.频谱资源优化频谱资源是LTE系统的宝贵资源,优化频谱使用效率对于提高用户体验很重要。

通过有效地分配和管理频谱资源,可以提高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

一些常见的频谱资源优化方法包括:-优化载波配置和带宽分配,根据实际需求对不同载波进行合理配置,避免资源浪费;-优化频谱重用技术,合理选择重用模式和距离边界,减少干扰;-引入高阶调制和波束赋形等技术,提高频谱利用率。

2.数据传输优化-使用调度算法来优化资源分配,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和网络条件,合理分配资源;-使用流量控制技术来控制网络拥塞,避免数据丢失和时延增加;-使用拥塞控制技术来调整传输速率,减少干扰和时延。

3.邻区优化-优化邻区规划,根据实际需求和网络条件选择合适的邻区关系;-优化邻区间距,避免干扰区域的重叠;-优化邻区参数设置,调整切换参数和邻区重选参数,提高切换效率。

4.基站布局优化基站布局的合理性对LTE系统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些常见的基站布局优化方法包括:-预测和模拟技术,通过场地勘查和模拟分析来选择最佳的基站位置;-覆盖调试技术,通过实际测试和调整来优化基站的干扰覆盖和服务范围;-小区参数优化,调整小区配置和射频参数,提高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

二、LTE系统网络优化案例1.AT&T的LTE覆盖优化案例AT&T是美国一家大型移动通信运营商,它通过对LTE网络进行频谱规划和小区优化,成功提高了网络覆盖和用户体验。

他们采用了预测和模拟技术来选择合适的基站位置,并通过调整覆盖范围和信号干扰来优化小区布局。

4G优化案例:上行覆盖不足影响VoLTE丢包案例

4G优化案例:上行覆盖不足影响VoLTE丢包案例

上行覆盖不足影响VoLTE丢包案例XXXX年XX月目录一、问题描述 (2)二、功率余量报告(PHR)原理 (3)二、问题分析 (5)(1)告警核查,无影响业务告警 (5)(2)干扰核查,无干扰 (5)(3)覆盖核查,上行覆盖不足 (6)(4)指标分析,上行丢包严重 (7)(5)现场CQT测试,下行SINR质差 (7)三、解决方案 (7)(1)优化思路和方法 (7)(2)效果验证 (8)四、经验总结 (9)上行覆盖不足影响VoLTE丢包案例XX【摘要】本案例以黄村荔院LTE-RRU06GZV2347高质差小区整治为例,研究分析发现,该小区因PHR(功率余量)为负,存在上行覆盖不足问题,从而导致数据传输过程中丢包严重,大大影响VoLTE质差。

通过FDD PDCP SDU丢弃定时器参数调整,以取得良好的VoLTE上行丢包率和感知的平衡,降低丢包率,有效改善了问题小区性能指标和用户VoLTE通话感知。

【关键字】UE功率余量、上行覆盖不足、FDD PDCP SDU丢弃定时器【业务类别】参数优化一、问题描述提取最近一周指标,黄村荔院LTE-RRU06GZV2347小区平均每天质差次数达到6次且质差比达到55.56%,严重影响用户感知。

该问题小区周边环境如下图所示,主要覆盖区域有高速、商务区等场景。

二、功率余量报告(PHR)原理PH,全称Power Headroom,中文为功率余量,即UE允许的最大传输功率与当前评估得到的PUSCH传输功率之间的差值,用公式可以简单的表示为:PH = UEAllowedMaxTransPower - PuschPower。

它表示的是除了当前PUSCH传输所使用的传输功率之外,UE还有多少传输功率可以使用。

PH的单位是dB,范围是[-23dB,+40dB]。

如果PH 值为负,表示当前的PUSCH传输功率已经超过UE允许的最大传输功率(PH是计算值,不是UE的实际传输功率,因此有可能超过最大功率导致该值为负),在下次调度时可以考虑减少该UE的RB资源分配;而如果PH值为正,那么后续分配的RB数目还可以继续增加。

4G优化案例:LTE数据业务感知时延异常根因分析案例

4G优化案例:LTE数据业务感知时延异常根因分析案例

数据业务感知时延异常根因分析案例【摘要】造成现有数据网络感知时延有很多因素,如果所有因素全部平行排列评估很难找到主因,需要找到一个算法对现有问题进行逐层分析。

XX电信创新引入交叉关联法进行数据业务感知时延异常根因定位,并在福州进行试点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交叉关联法引用两个相关性最低的因子,结合聚类法进行主因判决,并利用增维法,逐步对问题进行剖析,最终定出影响感知时延最大的因素并进行解决。

【关键字】交叉关联分析法感知优化时延【业务类别】移动网一、背景伴随LTE 基站建设逐步进入后期,LTE 用户逐渐增多,网络优化工作的主要思路是如何更好的经营网络,工作重心也从指标优化转移到提升用户感知,特别是提升用户的上网感知,因此需要进一步挖掘网络潜力,优化现有网络配置,降低用户的网页浏览时延,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知。

造成现有数据网络感知时延有很多因素,如果所有因素全部平行排列评估很难找到主因,需要找到一个算法对现有问题进行逐层分析。

XX电信创新引入交叉关联法进行数据业务感知时延异常根因定位,并在福州进行试点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该方法通过引用两个相关性最低的因子,结合聚类法进行主因判决,并利用增维法,逐步对问题进行剖析,最终定出影响感知时延最大的因素并进行解决。

二、交叉关联分析法基本原理2.1.交叉关联分析法基本原理交叉关联分析法又称立体分析法,是在纵向分析法和横向分析法的基础上,从交叉、立体的角度出发,多角度结合分析的方法,弥补了独立维度分析方法带来的偏差。

交叉关联分析涉及多维度的组合,表格比较容易把多个维度的交叉关系展现出来,因此在交叉分析中通常以表格为主。

我们平常看的表格通常叫做二维表,第一列设置为一个维度(如日期),表头罗列各类指标(把所有指标认为是一个维度—指标维),这样行列的两个维就组成了常见的二维表。

对二维表进行扩展,展现更加丰富的维度,在行列分层次放置多个维度,如下图所示:根据以上理论,我们针对目前高端到端时延小区进行交叉关联分析法进行定位,再通过不断增维层层分析定位问题小区的核心问题,最终通过相应优化方案调整解决。

LTE网络优化经典案例

LTE网络优化经典案例

LTE网络优化经典案例城市A运营商在LTE网络部署后,发现用户投诉率较高,网络质量不稳定。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弱覆盖区域:在城市一些地区,用户经常遇到信号弱或无信号的情况,导致通话中断或数据传输中断。

2.高拥塞区域:在城市中心商业区域,用户在高峰时段经常遇到网络拥塞问题,导致数据传输速率慢或无法连接上网。

3.外部干扰:在一些区域,存在大量的外部干扰源,如电视台、电台等,对LTE网络信号产生干扰。

针对以上问题,LTE网络优化团队制定了以下优化方案:1.新增基站:通过在弱覆盖区域增加基站,提高信号覆盖范围,解决信号弱或无信号的问题。

通过网络规划工具,确定基站的具体布局和参数设置,减少基站之间的干扰。

2.安装小区间干扰消除设备:在高拥塞区域安装小区间干扰消除设备,通过信号调度算法对小区之间的资源进行优化调配,减少小区之间的干扰,提高网络容量和覆盖率。

3.频谱管理与优化:通过频谱监测仪对外部干扰源进行监测和定位,对LTE网络频段进行调整和优化,减少外部干扰对网络信号的影响。

此外,LTE网络优化团队还进行了以下工作:1.反向传播方案:通过在城市中心地区建立反向传播系统,及时收集用户投诉和问题,以便优化团队及时跟进并解决问题。

2.数据分析和优化:通过网络性能监测系统,对网络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了解网络负荷、覆盖范围等关键指标,及时调整网络参数和配置,提高网络性能和稳定性。

3.用户体验改善措施:针对用户投诉和需求,进行一些用户体验改善措施,如新增热门区域Wi-Fi覆盖、提供优质宽带服务等,提高用户满意度。

通过以上的优化方案和工作措施,该运营商在一段时间内逐步改善了LTE网络质量和用户体验。

用户投诉率显著降低,信号覆盖范围扩大,网络拥塞问题减少。

LTE网络优化团队也持续跟踪和监测网络性能,及时调整和改善网络参数,以保持网络的稳定性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1】和谐佳苑2扇区零流量处理
【问题描述】
6月29日观察每日零流量情况,发现市区和谐佳苑站点2扇区连续3天出现零流量情况。

进一步对和谐佳苑站点2扇区在上周(0622-0628)进行流量查询,发现该小区自6月25日11时之后就开始出现零流量情况。

【原因分析】
1、通过U2000查询站点运行情况,发现该站点当前状态下无告警,
站点运行正常,通过告警日志查询也未发现该站点上周的告警
信息。

2、查询该小区上周上周(0622-0628)用户数情况,发现该站点2
扇区从6月25日11时之后开始出现无用户数情况。

3、查询该小区上周RRC建立成功率情况,同样是在6月25日11
时之后开始出现RRC请求建立次数为0的情况。

【解决方法】
经过以上信息查询,未发现站点存在的问题,因此于6月29日上午9:30对该和谐佳苑2扇区进行单板复位。

复位后站点运行正常,现场对该小区进行验证性测试,测试下行平均速率为47.77Mbps。

查询站点单板复位后小区流量使用情况,已恢复正常。

【经验教训或建议与总结】
对于零流量的小区,首先观察站点工作状态,查看站点是否存在异常告警。

若某个扇区长时间存在零流量情况,则需要查看该小区RRC建立情况,小区干扰等情况。

对于站点运行正常的零流量小区,若长时间存在,可对其进行单板复位,观察执行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