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泵井智能化采油工艺技术研究
采油工程技术及采油智能化趋势的研究

采油工程技术及采油智能化趋势的研究发布时间:2022-10-30T02:09:15.114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13期作者:杨韬雷永刚李亚斌[导读] 采油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包括对各个开采环节的调控,主要作用是将油气运输到地面,通过相关设备的协调运作,实现油田开采目标。
采油工程技术融合了多项技术的性能优势杨韬雷永刚李亚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七采油厂,甘肃庆阳 745709摘要:采油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包括对各个开采环节的调控,主要作用是将油气运输到地面,通过相关设备的协调运作,实现油田开采目标。
采油工程技术融合了多项技术的性能优势,包括机械、化工、材料力学、计算机等,各项技术的融入,进一步加快了采油工程技术的智能化进程。
在智能技术的调控下,可以有效控制油井产量,提高原油采收率,推动我国经济稳定增长。
关键词:采油工程;技术;智能化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当前我国石油工程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智能采油技术的应用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石油能源保障,当前国家及社会十分关注智能采油工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技术在采油作业中得到良好应用,其为促进我国采油工程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采油工程是油田开采过程中根据开发目标通过生产井和注入井对油藏采取的各项工程技术措施的总称,采油工程技术是实现油田开发方案的重要手段,是决定油田产量高低、采油速度快慢、最终采收率大小、经济效益的优劣等重要问题的关键技术。
由此可见新技术、智能设备以及自动化系统在采油工程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一、目前采油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随着时代的更迭变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采油工程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油田开发需求,油田开发应用的技术比较多,其中,大泵提液技术的应用难度越来越高。
大泵提液技术需要用到有两种类型的泵,适用的范围不同,受外界因素影响,比如,施控注压开采,会降低油藏的供液能量,使大泵提液无法正常运转,严重情况下还会损坏抽油系统,有些井液供应不足,虽然采取了一定的供液恢复措施,但取得的效果不怎么理想。
电泵井智能化采油工艺技术研究

电泵井智能化采油工艺技术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电泵井智能化采油工艺技术展开研究,首先从背景介绍、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入手,引导读者对该领域进行深入理解。
在详细介绍了电泵井智能化采油工艺技术的概述、关键技术、应用案例、发展趋势和优势分析,为读者呈现了该技术的全貌和重要性。
在探讨了电泵井智能化采油工艺技术的发展前景、总结与展望以及研究成果的意义,为读者提供了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电泵井智能化采油工艺技术的现状、挑战和前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电泵井、智能化、采油工艺、技术研究、关键技术、应用案例、发展趋势、优势分析、发展前景、总结与展望、研究成果的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油田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泵井智能化采油工艺技术逐渐成为石油行业的新热点。
传统的油田开采方式中存在着采油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人工操作繁琐等问题,为了提高采油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自动化生产管理,电泵井智能化采油工艺技术应运而生。
电泵井智能化采油工艺技术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于油田开采过程中,通过远程监控、智能调节等手段,实现油井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这项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采油效率,降低成本,还可以提高油田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电泵井智能化采油工艺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关键技术、应用案例、发展趋势和优势分析,旨在为促进我国油田开采技术的创新与升级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电泵井智能化采油工艺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科学意义。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开采难度的增加,传统的采油工艺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急需引入更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改进。
电泵井智能化采油工艺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油田采油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采油收益,对于提高我国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电泵井智能化采油工艺技术的研究还将促进我国石油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采油工艺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采油工艺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摘要】伴随着微电子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在采油工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从现有的采油工艺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出发,结合现有采油厂在自动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油工艺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
该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采油工艺自动化技术应用自动化技术指的是通过各类技术工具与系统延伸人的信息取得、处理与决策控制的功能,进而更好的提高劳动生产力。
伴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已经广泛的应用在采油工艺中,有效的降低了采油设备磨损,提升了数据准确率以及采油时率等等。
正是从这个层面出发,本文对采油工艺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
1 采油工艺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从现有的采油工艺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来看,主要有模拟式自动化控制与数字式自动化控制系统。
其中模拟式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以模拟控制装置为基础所进行对三相分离与缓冲罐液位等等工艺参量进行的控制。
数字式自动化控制系统又包括直接数字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以及监测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等等。
在采油工艺上,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的应用能够通过控制变频调速器对输油泵的电机转速进行调整,进而实现对缓冲罐液位进行控制的目的,做到生产过程中能够闭环控制。
在采油工艺中,可编程控制器被应用在污水处理、排放以及泵的变频调速控制等等。
监测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则被用在对运动设备进行监视与控制,进而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以及各种信号报警等方面的功能。
2 采油工艺中自动化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采油工艺中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现有情况来看,伴随着系统功能的不断强大,也暴露了一些在技术上存在的仪器、仪表产品不能满足油田恶劣环境的要求,或者通讯系统地理分布较大,设备易受干扰和遭雷击损坏等问题。
除此以外,采油厂在采油工艺中应用自动化技术主要存在认识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差、人才素质较低、制度不健全以及资金不足等问题。
采油厂的管理层在采油工艺中对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重视存在着不足,尤其是一些基层工作人员学习和掌握自动化技术的水平较低,甚至存在着由于对设备维护不良导致设备无法使用。
电潜泵采油的工作原理

电潜泵采油的工作原理电潜泵采油是一种在油井井筒内的油层处安装电潜泵,利用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将压缩气体带动潜水泵机械部分转动,从而使机械部分带动井筒内的产液管从油层中产出石油的一种采油方式。
电潜泵采油具有简单、操作方便、采收率高的优点,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采油方式之一。
1. 井下部分(电潜泵)电潜泵主要由潜水电机、泵壳、叶轮、密封、电缆和井下连接部分等组成。
电潜泵的工作原理是:在电源的作用下,电潜泵的潜水电机运转起来,带动叶轮旋转,将井中的油水混合物加压,然后将加压后的油水混合物送到井口。
2. 井筒内部分(产液管)产液管是将电潜泵采取的油水混合物从井底输送至井口的管道,它是由一系列的管子组成。
当潜水电机驱动叶轮旋转,将油水混合物加压后,油水混合物就被送入产液管,并通过产液管上升到井口。
3. 地面部分(分离器和油罐)油水混合物到达地面后,必须进行分离处理,以分离出水和油,这样才能将油收集到油罐中。
分离器是用来分离油水混合物的设备,它将经过加压的油水混合物进行沉淀,然后将分离出的油通过管道送入油罐,而将水排出井外。
电潜泵采油工作的基本流程是:在一口油井中,先安置电潜泵,然后接通电源让电潜泵运转起来,接着电潜泵就开始将油水混合物加压送入产液管中,随着连续不断地加压,产液管中的油水混合物不断上升,最终到达地面上的分离器,油和水被分离出来,然后油存放在油罐中,水被排出井外,这样就完成了一次电潜泵采油工作的过程。
电潜泵采油是一种简单、高效的采油方式,它使用电力作为能源,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从而带动潜水泵机械部分运转,从油层中产出石油,为保障全社会的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电潜泵采油的应用:目前,电潜泵采油在油田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油井,包括陆上井和海上井,也可以被用于采集不同类型的油,如常规油、非常规油、重油、粘稠油以及稀油等。
1. 提高采油效率利用电潜泵采油可以在油井中创造更高的压力,最终增加产出。
潜油电泵采油工艺设计样本

潜油电泵采油工艺设计一、设计概要潜油电泵是油田中使用一种重要无杆采油设备。
近几年来, 特别是国外, 生产现场装机总容量超过了20%, 是油田高产稳产重要手段。
典型潜油电泵系统重要由地面某些和井下某些构成。
地面某些重要涉及: 变压器、控制屏和接线盒;井下某些涉及: 井下管柱、井下电缆、多级离心泵、气液分离器、保护器和潜油电机。
动力通过电缆传递给井下电机, 使潜油电机带动多级离心泵旋转, 将井下液体举升到地面。
1.1设计目通过设计计算, 理解潜油电泵采油系统构成, 工艺方案基本设计思路, 设计内容, 掌握方案设计基本办法, 环节以及设计中所涉及基本计算, 加强系统工程训练, 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
1.2设计内容依照油井基本状况, 通过潜油电泵举升系统设计计算:1.2.1拟定油井产能1.2.2 拟定井筒压力温度。
井筒压力温度预测重要是依照油井基本资料, 计算井筒泵如下温度及压力分布, 得到泵入口温度及吸入压力。
1.2.3拟定泵入口气液比。
泵入口气液比是选取气液分离器根据, 依照油井基本资料、泵入口压力温度及流体物性计算办法计算泵入口气液比。
1.2.4拟定潜油电泵系统设备1.2.4.1气液分离器。
依照供选取分离器分别计算安装分离器后进泵气液比, 由设计原则(进泵气液比规定)选用气液分离器。
气液分离器效率越高, 成本越高, 普通只需要选取满足设计原则分离器。
1.2.4.2选取多级离心泵。
潜油电泵选取重要是选取泵型及计算所需要级数。
依照计算出来油井产量、总扬程, 并由供选取离心泵特性曲线来选取配备多级离心泵。
1.2.4.3选取潜油电机。
当潜油泵型号、扬程及所需要级数被拟定后来, 计算泵所需功率。
选取电机功率还应考虑分离器和保护器机械损耗功率。
普通状况下, 气液分离器机械损耗功率为1.5KW, 保护器为1.0KW。
1.2.4.4选取潜油电缆。
潜油电缆选取重要是拟定电缆型号及压降。
电缆电压降普通应不大于30V/304.8m, 电流不能超过电缆最大载流能力。
电潜泵采油技术分析

电潜泵采油技术分析2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厂杨米涧作业区,陕西西安 710200摘要:目前广泛应用的采油技术主要有喷泉采油和手举采油两大类。
人工提油是在地层能量不能满足井喷的情况下进行的,用机械设备补充井筒能量,将井筒内的原料提至井底采油方式。
电泵采油技术是无杆泵采油的一种方法,本文分析了电潜泵采油工艺。
关键词:电潜泵;采油技术;工艺前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依赖与日俱增,这直接导致了石油的减少。
随着石油产量的上升,石油产量的条件越来越糟。
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开发它的困难。
在这一点上,更广泛的石油开采方法包括独立的喷泉和手工采油。
石油作为无支柱泵开采的一种技术有许多好处,并且广泛应用于没有喷泉的高产量油井、高产量油井等油井,这是以后开采石油的主要方式。
相应的统计数据表明,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平均流量可能是传统泵的两倍多。
因此,对水泵中石油的全面研究及其发展趋势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一、国内外电潜泵发展状况电潜泵开始开发石油在世界各国不同的发展水平看,包括美国石油最为先进的电动浸入式泵,最多的是前苏联国家石油产量浸入式电动泵,占该国石油产量总额约占56%。
近年来,来自外部水泵的石油产量一直在朝着大量排放、高功率、高可靠性等方向发展。
随着油田的开采继续下去,油田的能源将会消失,导致油井无法运转,从而导致石油的人工生长。
人工提升意味着,当底部的能量不能直接喷射时,机械设备就会吸收桶的能量,将原油从坑中拉到地面。
手工采油技术可以分为三种:石油桅杆、无矿泵和石油天然气开采。
与此同时,信息和知识主义的趋势也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使用电动泵石油的范围和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首次从美国借入了水泵和相关设备,并在许多油田推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为以后在大型油田开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例如,在我国达钦油田,电气泵占机械石油产量的10%左右,而石油占油田石油产量的30%左右,辅助泵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大庆油田的产量和质量。
浅谈电动潜油泵采油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浅谈电动潜油泵采油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发布时间:2021-06-10T11:22:33.450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7月作者:张斌、李静、孙建勇[导读] 随着电潜泵技术的不断发展,切实提升了电潜泵采油的技术水平。
采油工艺中,电潜泵采油凭借其简单的采油设备、较高的自动化水平以及较高的采油效率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电潜泵采油的工作原理、常见问题及其系统优化,然后分析了国内外电潜泵发展状况,最后进一步探讨了电潜泵采油的发展趋势。
山东滨州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滨南采油厂采油管理八区张斌、李静、孙建勇 256600摘要:随着电潜泵技术的不断发展,切实提升了电潜泵采油的技术水平。
采油工艺中,电潜泵采油凭借其简单的采油设备、较高的自动化水平以及较高的采油效率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电潜泵采油的工作原理、常见问题及其系统优化,然后分析了国内外电潜泵发展状况,最后进一步探讨了电潜泵采油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潜泵;原理;发展趋势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石油开采行业建设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石油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脱颖而出,最大程度满足社会对高质量石油的使用需求,就必须创新运用先进的采油技术,结合开采环境和成本合理采用对应的原油开采技术。
电潜泵采油技术属于无杆泵采油技术的一种,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利用电潜泵进入到采油井石油液面展开抽油举升,基于电机带动多级离心泵的叶轮转动,实现将电能有效转换为机械能,最终将采油井中的井液提升至地面。
1电潜泵采油技术分析1.1电潜泵采油技术工作原理电潜泵( Electrical submersible pump, ESP)是电动潜油离心泵的简称,其是借助电动机及多级离心泵进入至井筒的石油中开展抽油的举升设备。
电潜泵采油的工作原理是地面上的电源通过变压器、控制屏及专用电缆等设备将电能传输至井下的电机中,经由电机驱动离心泵的叶轮旋转,进一步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最终将井筒中的原油提升至地面。
高气油比油藏的油井应用电泵采油的可行性研究

收稿日期:2002201206作者简介:张福仁(1956-),男(汉族),山东莱西人,高级工程师,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采油工艺技术和科研管理研究。
文章编号:100025870(2002)0320044203高气油比油藏的油井应用电泵采油的可行性研究张福仁1,杨同玉2,李维忠2(1.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山东东营257061;2.胜利油田有限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00) 摘要:对埕北30油藏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此为例确定了油井自喷后采用电泵抽油的机采方式。
结合目前国内外电泵吸入口处含气率的界限,分析了电泵在高气液比状态下的适应性,给出了高气液比条件下泵吸入口处含气率的计算模型。
利用此模型分别计算了不同吸入压力、不同气油比下含水率分别为0,20%,40%与80%时泵吸入口处的含气率,进而对电泵在高气液比条件下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使该项举升工艺更有效地用于埕北30油藏的开发。
计算结果表明,在油藏压力保持在30MPa ,生产气油比不超过250的情况下,埕北30油藏可以采用电泵采油。
该项研究也适用于其他高气液比油藏的开发。
关键词:高气液比油藏;电泵;采油;举升工艺;计算模型;埕北油田中图分类号:TE 355.5 文献标识码:A1 研究区概况埕北30油藏位于东营市河口区北部、渤海湾南部的浅海海域,水深10.0~16.0m ,勘探面积约50km 2,经滚动勘探得到油藏地质储量为2638×104t ,为潜山裂缝性、易挥发的轻质油油藏。
地面原油粘度为0.19~1.21mPa ・s ,密度为0.7755~0.8014g/cm 3,地下原油密度为0.4933~0.5772g/cm 3,原油体积系数为1.75~2.25,原始气油比较高,达到203.5~440m 3/t ,原始地层压力为35.44~41.5MPa ,压力系数为0.99~1.12,饱和压力为20.83~37.86MPa ,地饱压差为17.29~22.42MP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泵井智能化采油工艺技术研究甄浩,王曌,薛小宝(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杏子川采油厂勘探开发研究所,陕西延安717400)摘要:为了探究电泵井智能化采油工艺技术的当前运用情况与下部发展契机。
通过大量文献的阅读,对相关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性综述,确立了电泵自身运行参数微调优化、生产工艺实时调节优化、大数据框架下的智能井技术三大热门研究议题。
然后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全景展示油田电泵-智能气举管柱工艺和潜油电泵井下多参数监测工艺相关运用情况,为同行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油田;电潜泵;采油;监测中图分类号TE93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5922(2019)07-0031-04Research on Intelligent Oil Production Technologyof Electric Pump WellZHEN Hao,WANG Zhao,XUE Xiao-bao(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Xingzichuan Oil Production Plant,Yanchang Oilfield Co.,Ltd.,Yan'an Shaanxi717400,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oil recovery technology in electric pump wells and the opportunity for lower development.Through reading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s,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related technologies at home and abroad,and establishes three hot research topics:fine-tuning optimization of pump operation parameters,real-time opti⁃mization of production process and intelligent well technology under the framework of big data.Then,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man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pump-intelligent gas lift string technology and multi-parameter monitoring technology of submersible electric pump in offshore oil⁃field are displayed in a panoramic way,providing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colleagues.Key words:oilfield;electric submersible pump;oil recovery;monitoring电潜泵采油工艺由来已久。
在设备制造和现场运用上较为成熟,但在大数据和计算机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
以智能化为发展构想的数字化油田将是石油工业腾飞的契机,当前在采油工艺革新上往往的基于井下工具和配套管柱的结构性优化,不能规避“傻、大、粗”的传统石油工业壁垒[1]。
而运用高科技现代化的仪表自动化技术能全面引入大数据计算机处理的优势,全面实现智能化采油工艺技术良性发展[2]。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工作经验,以电泵井智能化采油工艺技术为研究议题,展开相关探讨,为同行提供建设性收稿日期:2019-07-06作者简介:甄浩(1991-),男,汉族,陕西子长人,主要从事注采工艺研究工作。
意见。
1国内外研究现状电潜泵在石油开发领域运用较广,常部署于产液量较高的单井。
该设备的工作原理为常规多级离心泵经过特殊处理后在耐腐蚀和耐高温方面得到显著提升。
并允许有一定工作间隙以适应地层产气、出砂、结蜡以及高粘度流体多项流输送。
动力配给方面运用防爆电缆在铠装保护下通过井筒连接至地面进行井下电机供电。
并最终通过多级离心泵进行油气的定量举升。
在塔里木油田等高产区该种采油工艺运用较为广泛,运行方式上,由于变频技术的广泛运用,节能效果显著。
但是当前的控制还是以较为单一而稳定的开环为主。
开环通俗来说即为输入参数与输出参数关联性弱或者毫无关联性,相应数据不联通、无反馈。
所以相应的系统运行为设计设定的固定值,不能根据当前情况和动态工作参数进行实时的调整。
在生产井需要调整后,只能通过上作业的方式进行人工起泵并更换油嘴或者运用频率调整的方式进行产液量的调节。
在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上较高,综合可操作性繁琐。
而地层出液量及其介质综合性质往往成动态变化趋势,需要实时监控并根据当前功率及其泵体出液量动态调节,以达到最大化优化生产工艺的前提下提供机泵使用寿命。
而运用自动化仪表执行实时数据反馈式的闭环式调节,能在数据链共享的前提下运用相关数学模型进行系统优化和产量预测,有凭有据的通过输入得到输出,改善相应生产形势,提供系统运行效率。
同时闭环控制还能进行不同智能化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的添加,使得调整时效性得到提高,全面实现自动控制。
平衡产液量与供液量等多项参数,在保证设备完好率的同时延长设备寿命。
以下将通过电泵自身运行参数微调优化、生产工艺实时调节优化和大数据框架下的智能井技术三方面综合介绍电泵井智能化采油技术现状。
为后续研究做理论支撑[3]。
1.1电泵自身运行参数微调优化上文已经提及,通过人工启下泵并更换不同规格的油嘴和通过调整电机频率能进行机泵运行参数的微调。
但是在简单实用的前提下需要考虑作业成本和误工率的影响。
同时人工更换的油嘴会因为原油结蜡导致流油孔面积减小而诱发流道柱塞,最终在历史时间推移下相应的电潜泵运行参数会发生变化而导致调整失效。
所以该种工序的有效性较小。
而通过调整工作频率的方式由于受到动力设备的影响往往调节域度较小,只能进行档位式切换调整,精确性有限[4]。
相关理论研究发现,当前的变频调节没有一套数学理论进行有效支撑,只能近似的认为变频频率和排量成线性关系,但后续的变化会因为地层的出砂、岩石物性、地层能量和油嘴节流性质等多重因素制约影响。
必须系统分析相关因素的互为关联性,将其视为一个灰色系统。
全面进行数学建模式的预测分析。
1.2生产工艺实时调节优化当前运用大数据结合数学算法的软/硬件结合式的油气田自动化调节技术已经研发、试运和量化投产。
但是如何进行自控仪表的升级和稳定的数据传输并充分分析利用相关数据对于石油工程领域来说还尚属起步。
根据相关文献调研,国外早在2001年Schlumberger公司就通过AAL项目进行了美国本土控制中心远程遥控印尼油气田工况,并基于当前不同参数进行算法分析与专家会诊。
最终确定调控方案并通过控制中心指令式调节达到油气田生产形式优化。
在国内当前各大油田和高校都开展有数字化油田项目,其中地质工程一体化已经做的相当成熟。
而基于更先进的机电设备进行相应调控更是得到原创性飞跃。
但是相关实践环节因为各种不同意外因素而导致进展缓慢。
1.3大数据框架下的智能井技术智能井的构想由来已久,但是不同的技术阶段和现场需求框架下的定义有所不同。
当前最新的智能井定义已经从单一的单井优化上升到井网和油组的网格化分析,在实时注采管理网络帮助下运用多功能井下传感器矩阵进行电缆传输式的动态多变量大数据获取、传输与分析。
综合判定井下设备及其油层出力情况,为后续的计算机数学建模与信息共享奠定基础。
充分利用信息反馈机制科学提高工区产量。
从智能井运用范畴来讲主要可以分为实时监测和动态控制两个模块化概念。
顾名思义,运用实时监测平台能有效获取相关的有用可测物理量,并进行数据的存储与分析。
而井下高温、高压的复杂环境会对信息的采集和传输带来较大干扰,所以基于可靠性仪表设备和数据传输方式的研究需要跟进。
当前现场数据的主要传输媒介为电缆或光纤,而井下也运用多种传感器进行不同工况下的工作,通常为电子传感器能有效测量油层中流体的相关参数,光纤的传输精度能达到最高。
动态控制模块主要核心为井下生产控制系统,现场的机械部件动作主要依靠电缆和水力传感两种操作方式进行井下封隔器、节流阀和控制分支井筒相应密封开关的灵活动作。
做好相应调整后地面数据中心就会收到相应的反馈和成效分析,方便技术人员下步连续性调整。
根据当前已经运用的智能井系统可以看出井下作业成本有效降低。
所以采取以修井干预保护原则的智能井控制运用是当前该领域运用的主要目的,能产生大约20%的成本节余。
但是继续开发基于地质层面的多重智能井调控技术经济利益潜能巨大。
2油田电泵—智能气举管柱工艺油田由于采油气面积有限,所以大规模运用电潜泵进行开采,其中在智能化气举上运用了电泵—智能气举管柱工艺。
该工艺主要涵盖电潜泵、液流换向阀、智能气举阀等相关硬件设备。
其中在电潜泵端进行了液流换向阀的加装,并在管柱上部设置有智能气举阀和相应检测设备。
运用该种管柱进行协调生产时可以综合运用地层气和注入气实现能量平衡式的举升开采。
而智能化的气举阀能根据当前温度、压力和流量进行进气量的拟合式精确调节,并实现预测式标定,实时判断相应固定部件好坏情况。
该种工艺不需要使用额外电能,工艺流程简单可靠,适应能力广。
当前主要研究为耦合举升计算软件功能性和精确性的提升。
确保井下泵体工况和相应延伸性参数准确无误。
同时如何通过电潜泵控制系统实现频率调节和气嘴开度调控也是当前研究的主要议题。
多重可测物理量的匹配性分析与调节是实现系统平稳化和能耗最小化的前提优势。
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闭环控制能在举升效率的同时确保综合解决油气同采时的机泵负荷过大导致的设备寿命短等问题。
以下为该种工艺工作原理:通过图1气举耦合举升管柱图可以看出该管柱设计能充分利用气举优势实现电潜泵能耗动态调控,以完成井下液的采出。
该工艺设计为油层与气层由生产滑套控制,如若地层压力充足则打开油层相应装置,关闭气层生产滑套,产出气通过油套环空顶开智能气举阀并以一定流量进入油管内部,运用动能将产出液驱替至地面。
如若地层压力不足,相关传感器进行相关物理量收集核算后指挥电潜泵开始工作完成余能补充。
最终达到井液举升开采的目的。
图1电泵+地层气气举耦合举升管柱示意图Fig.1schematic diagram of coupling electric pump andformation gas lift string下面是主动地面注气进行气举开采的举升管柱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