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井网分注合采采油工艺技术可行性研究
油气合建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油气合建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加强油气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本次项目拟开展油气合建站项目可行性研究。
通过对油气合建站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和研究,为相关企业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油气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二、项目内容:1.调研分析:对国内外油气合建站的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分析,了解目前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评估该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2.技术评估:对油气合建站的技术需求和可行性进行评估,研究合适的合建站模式和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油气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保指标。
4.政策研究:研究相关政策和法规,了解政府对油气合建站项目的支持政策和规划,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政策保障。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油气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油气合建站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满足不同领域的能源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2.技术可行性:油气合建站相关技术已有一定成熟度,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油气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保指标。
3.投资回报:油气合建站项目的投资规模较大,但由于其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预计在合理的运营管理下可以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
4.政策支持:政府对油气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开展和投资回报。
四、项目实施方案:1.组织专业团队:成立由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负责项目的调研、评估和研究工作。
2.开展调研分析:对国内外油气合建站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了解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
3.制定技术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适合油气合建站项目的技术方案,包括合建站模式、技术装备和环保措施等。
4.评估投资回报:通过对投资规模和回报进行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方案和风险控制策略。
5.研究政策支持:研究相关政策和法规,了解政府对油气合建站项目的支持政策和规划,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和投资回报提供政策保障。
水平井注采井网产能研究和参数优化的开题报告

水平井注采井网产能研究和参数优化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油田的开发,油田含油层厚度逐渐变薄,含水层厚度逐渐变厚,而传统垂直井不再适应这种开发模式的需求。
然而,水平井的应用成本高昂,所以在注采井网中,水平井注采井网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水平井注采井网对提高油井开采率、降低采油、注水成本以及废液排放量、减少工程占地面积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油气勘探和生产领域。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水平井注采井网的主要产能参数,包括注采井网的位置、井距、长度、压力等因素,以及其对产能的影响。
通过对实际油田数据的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模拟研究不同注采井网参数对产能的影响,为优化注采井网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三、研究内容(一)水平井注采井网位置的优化分析了注采井网位置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实际油田数据的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模拟了注采井网位置对产能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注采井网位置参数的组合,分析不同组合的产能效果。
最终得出注采井网位置的优化方案,提高注采井网的产能。
(二)水平井注采井网井距的优化分析了注采井网井距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数学模型,模拟了不同井距对产能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井距的组合,分析不同组合的产能效果。
最终得出注采井网井距的优化方案,提高注采井网的产能。
(三)水平井注采井网长度的影响对注采井网长度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模拟了不同长度对产能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长度的组合,分析不同组合的产能效果。
最终得出注采井网长度的优化方案,提高注采井网的产能。
(四)水平井注采井网压力的影响分析了注采井网压力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数学模型,模拟了不同压力对产能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压力的组合,分析不同组合的产能效果。
最终得出注采井网压力的优化方案,提高注采井网的产能。
四、研究意义通过本研究的深入分析,可以得出注采井网位置、井距、长度、压力等参数优化方案,提高注采井网的产能,最终实现油井的高效开采、降低采油和注水成本、减少废液排放量和压实工程占地面积等优点,为油田生产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采油二厂注水井分注工艺适应性分析

采油二厂注水井分注工艺适应性分析作者:李亚恒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7年第11期摘要:我厂的油藏开发已经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分注工艺是油田注水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确保新老油田增产稳产的有效措施和手段。
本文通过对我厂注水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注工艺现状、分注工艺适应性分析的剖析,归纳总结出适应我厂生产的分注工艺技术,并提出了在注水工艺上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注水开发:分注效果;精细注水1 目前存在问题我厂主要由羊二庄、王徐庄、刘官庄等7个油田组成,采收率为33%。
开发层系为明化、馆陶、东营、沙河街,经过40多年的注水开发,目前两大主力油田王徐庄和羊二庄油田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综合含水呈上升趋势。
而分注工艺是油田注水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精细注水是确保新老油田增产稳产的有效措施和手段,所以分注工艺水平决定着油田开发采收率的高低。
2 分注工艺现状2.1 分注率通过深入开展注水工程专项治理工作,近五年分注井数逐年增加,分注率连续四年保持在65%以上,高出考核值5.1%。
2.2 分注合格率近年来,通过注水工艺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升级,管理水平不断进步,我厂分注合格率连续保持在85%以上,高出考核值0.5%。
3 分注工艺适应性分析3.1 一级二段地面配水分注工艺技术管柱結构为:油管分离器/TF安全接头+Y441/K344封隔器+滑套+筛管+丝堵。
3.1.1 工作原理该工艺管柱采用液压或扩张式封隔器,封隔器坐封后将上下层分隔开,继续打压,憋掉滑套后注水。
适用于上下层压差大,无法实施井筒分注的井,一般只注油管。
通过地面注水恒流阀控制配注,通过封隔器的选择,可以实现洗井功能。
3.1.2 应用情况目前我厂共有一级二段地面配水分注工艺井32口,主要集中在王徐庄和羊二庄油田,该分注工艺具备管柱结构简单、不用投捞、流量调节方便、验封简单可靠的优点,能够满足上段停注、下段注水的两段分注井。
缺点是只能实现二段分注,不能实现多级分注;无法套管保护;大斜度高压井存在管柱渗漏。
同井注采技术与油藏工程一体化应用及效果评价

随着我国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主力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开采期,当生产井含水率超过98%,就不具备经济开采价值[1-2]。
大庆油田主力区块综合含水率超过95%,部分油井含水率超过97%,大量产出水无效循环,地面水处理规模呈级数增长,导致能耗大幅度上升,开发效益变差,举升、集输及处理设备投入成本和运行费用不断增加,环保问题日益突出。
油井因含水率上升接近经济开采极限,造同井注采技术与油藏工程一体化应用及效果评价彭永刚李巍巍周广玲郑学成马志权(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摘要:以“井下油水分离、注采一体化”为理念,自主研发了井下油水分离同井注采技术,在井下对高含水采出液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后的油举升至地面,分离出的水直接回注到地层,可大幅降低地面采出液量,节约开采成本。
将该技术与油藏工程结合应用,通过调整注采层系,重构注采关系,可以改变并增加驱替方向,提高采收率。
井组试验表明,利用该项技术可以实现高关井组复产,4口试验井平均含水率降低4个百分点,累计增油528.5t,恢复了经济开采价值,为探索延长高含水老油田生命周期、拓展开发极限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特高含水油田;同井注采;油藏工程;驱替关系;经济开采DOI :10.3969/j.issn.2095-1493.2023.10.013Integrated application and effect evaluation of injection-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reservoirs with the same wellPENG Yonggang,LI Weiwei,ZHOU Guangling,ZHENG Xuecheng,MA Zhiquan Production Research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Daqing Oilfield Co .,Ltd .Abstract:Based on the concept of "downhole oil-water separation,injection-production integra-tion",the downhole oil-water separation and injection-production technology in the same well are independently developed.The oil-water separation is carried out in the well,and the separated oil is lifted to the surface,and the separated water is directly reinjected into the formation,which can great-ly reduce the surface produced liquid volume and save the production cost.Combining this technology with reservoir engineering,by adjusting injection-production strata and reconstructing injection-pro-duction relationship,displacement direction can be changed and increased,and oil recovery can be improved.The well group test shows that this technology can realize the resumption of production in Gaoguan well group,the average water bearing of four test wells is reduced by 4percentage points,the cumulative oil production is increased by 528.5t,which restores the economic exploitation value and provides a new technical means for exploring and extending the life cycle of old oilfields with high water bearing and expanding the development limit .Keywords:ultra-high water bearing oilfield;injection-production with the same-well;reservoirs engineering;displacement relationship;economic exploitation 第一作者简介:彭永刚,工程师,2012年毕业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从事新型人工举升工艺技术研究工作,138****1902,****************,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西宾路九号采油工程研究院举升工艺研究室,163453。
长庆油田采油工艺技术措施

长庆油田采油工艺技术措施油气勘察长庆油田开采工艺技术措施的研究和应用,为油田长期的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
不断研究和应用新型的采油工艺技术措施,提高长庆油田的采收率,满足油田开发的产能要求。
对油田开发后期的采油工艺技术措施进行优化,获得更高的油气产能,达到油田开发的效益指标。
一、长庆油田采油生产概况长庆油田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属于鄂尔多斯盆地,地处黄土高坡,在采油生产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采取各种机械采油的工艺技术措施,提高机械采油生产的效率。
丛式井组的开发,应用定向井技术措施,提高了长庆油田开发的效益。
针对主力油层的套管腐蚀严重的问题,加强套损井的维护和治理措施,避免严重的套损影响到油井的正常生产。
油层水的结垢问题比较严重,在长庆油田开发过程中,采取最佳的防垢措施,才能抑制井筒结垢带来的不利影响。
老油田区块开采的时间长,含水上升的速度快,产量递减,给油田的挖潜增产带来巨大的难度。
采取高强度的压裂开采投产的模式,并实施重复压裂的技术措施,不断提高油田的采出程度,满足长庆油田开发的经济性要求。
二、长庆油田采油工艺技术措施1.机械采油工艺技术措施。
对抽油机采油技术措施进行研究,依据油井的供液能力的差异性,建立抽油机的间歇生产,或者连续生产的管理制度。
确定抽油机井的工作制度,保持合理的生产压差,为油井长期的稳产提供坚实的基础。
优选最佳的抽油机、抽油杆和抽油泵的配合,实现长冲程、慢冲数和小泵径的组合形式,提高抽油机系统运行的效率,达到油田生产的标准。
实施抽油杆防断脱技术措施,预防抽油杆发生断裂或者脱扣的事故,而影响到机械采油生产的顺利进行。
研制和应用抽油杆防脱器,有效地预防抽油杆发生断脱的事故。
推广计算机优化设计技术措施,选择和应用高质量的抽油杆材质,保证抽油杆的使用强度达到抽油机系统的设计标准,促进抽油机系统的高效运行,达到机械采油系统生产运行的效率。
2.丛式井采油工艺技术措施。
对长庆油田的丛式井采油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布井方式,建立定向井采油机制,完善注采井网的配置,通过钻探加密井等方式,提高油田的开采程度。
采油(气)井口装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采油(气)井口装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心提示:采油(气)井口装置项目投资环境分析,采油(气)井口装置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采油(气)井口装置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采油(气)井口装置行业竞争格局分析,采油(气)井口装置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采油(气)井口装置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采油(气)井口装置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采油(气)井口装置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采油(气)井口装置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提供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专业编写:采油(气)井口装置项目建议书采油(气)井口装置项目申请报告采油(气)井口装置项目环评报告采油(气)井口装置项目商业计划书采油(气)井口装置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采油(气)井口装置项目节能评估报告采油(气)井口装置项目规划设计咨询采油(气)井口装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批地,融资,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键词】采油(气)井口装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进入公司网站,了解详情,工程师(高建先生)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上马、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
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
一套井网两套油层双管采油工艺可行性分析

53经 济和社 会 效 益 以长 庆 姬 塬 油 田耿 8 . 3区 为
例进行采油方式成本对 比, 忽略资金 的时 间价值因
素, 通过计算不 同采油方式的投入与其原油产出比,
得出单位原油采出成本( 如表 2 。 )
双 管分 采 分 出采 油均 能 加快 开 采 速 度 , 避免 层
系干扰 , 提高生产效率, 产量也 比单层高。相 比较单 管分层采油在先期完钻井 、 管柱和作业费 以及后期 管理上要高于单层和单 管分层采油 , 从单位产量成 本角度考虑 , 忽略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油田递减 , 双管
分采油井测压 、 清蜡工艺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表 2 不 同采油方 式经 济和社 会 效益 对 比
6结 论
系叠 合 区进行 。 ( ) 为 基 本 无 自喷 能 力 的 超 低 渗 透 油 田储 3作
( ) 管分 采分 出采 油 工 艺技 术 应 用 在长 庆 油 1双
田是 可行 的 , 单 位产量 成本 角度 考虑 , 从 双管 分采 分
2 1 3 月 02年 第2 2卷 第 2期
榆 林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YU N LI UNI RS Y VE n.
Ma . 0 2 r2 1 V0. 2 No 2 12 .
一
套 井网两套油层双 管采油工艺可行性 分析
朱洪征 , 云 , 大建 , 牛彩 李 赵晓伟
四是人 工 举升 方式 。长 庆油 田绝 大部 分油井 均 无 自喷能 力 , 要通 过人 工举 升方 式开 采 , 以考虑 需 可 使 用 游梁 式抽 油机 、 履带 式抽 油机 。 五是 施工 与 后 期 管理 。相 对 于普 通 油 井 采 油 , 双管 分采 分 出采 油井 下 作 业 需 要 专用 起 下工 具 、 井
分注井配套工艺技术优选与应用

2 . 1分 层注 水 工艺技 术优 选 与 配套
柱 ,密闭扩 张 式封 隔 器 ,并 采用 防返 吐 配 水 器 、井下 沉砂 单 流 阀等 ( 4)高温 高压 深 井 油 藏 注 水 工 艺 。 主 要 配套 耐高 温和 防 止管 柱蠕 动 的锚 定 补
级 两段 式 的管 柱进 行 分沣 . . 常规 一 级 两
井L 1 安装 防返吐单流 、 时 ,加强洗井
管理 ,防止 地层 反 吐 。 同样配 置 防返 吐配 水 器 、井下 沉 砂 单流 阀 等 防 反 吐 工 艺 管
段 分 注管 柱 }要 南封隔 器 、 水器 、底 球 组 成 ,结 合 封隔 器 V . - 点 深度 的情 况 ,可 以
配 套技 术 和 管理 模 式
后 在油 管 『 J 、 J 外 及 管螺 纹表 面 形成 含 氮 、
碳 的 £卡 H( F e 2 — 3 N)干 ¨ 卡 H f F e 4 N )以
及 含氮 奥 氏体淬 火层 ,称 为 白亮层
抗蚀 性 能
f :
该 层晶 格密 度高 、均匀 致 密 ,具有 良好 的 ( 2) 钛 纳 米 涂 料 油 管 纳米 钛 与其
一
新 型运 行模 式 .工艺 所 集方 案 没 汁 、技 术 配 套 、施 工监 督 、技 术服 务 、材 料配 送 、 资料 收集 分析 于 体
( . { ) 形 成 r旬 度 分析 、川度 例 会 的 管理体 制 。注采 科规 定执 行 工程 运 行 月度 例会 制度 ,对 上个 月的 ] : 程 进展 ,现 场 实
j 二 程管 理 为 r 保 证 水井运 行 顺 畅和 高效 性 ,保证 各项 制度 和规 则的顺 利 实施 ,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井 3242 葡层 54扶层 !43
图 / 长跨距油层分层注水管柱图 表 / 芳 !/+ , 302 井分层调试成果表
配注层段 层段 配注量 调后水嘴 性质 (& # $) (&&)
0
!
长跨距油层分层注水工艺技术
由于两套油层井深、 压力、 温度及渗透性差异都较
测试资料 压力 (’())水量 (&0 # $) 3+41 0! 3+40 !+ 3*4!0 3*4! 30 3+41 /2 3+40 0! 3*4!5 3*4! 35 3+41 0* 3+40 !5 3*4!3 3*4! 30 3+41 +2 3+40 *2 3*4/! 3*4! 02 3+41 3+5 3+40 30* 3*4330 3*4! 50
表!
井号
双泵抽油试验井生产数据表
试验前生产情况 层段
空心泵 封隔器 管式泵
深度 卡点深 深度 产液 产油 含水 液面 (*) 度 (*) (*) ( (+ ,) ( (+ ,) (-) (*)
产液 产油 含水 液面 ( (+ ,) (-) (*) ( (+ ,)
芳 "## $ !"# 芳 "## $ !"% !0#2./ !0%1.1 !0’).! %.’ %.1 !1.0 ’20 !’""." !’//.! !’#0." !#.1 #.’ %%.1 01/
・ #" ・
5678879:;<6=5>?@7=9 @A?B9=8=:C 费用) 。
DEF . "# 9E . ! . GEH . "11!
抽油泵、 调距封隔器、 侧向单流凡尔、 空心抽油杆等 。在抽油井正常生产时, 上层原油经侧 组成 (图 !) 向单流凡尔进入抽油杆与油管环形空间, 利用空心 抽油泵两个活塞直径之差所造成的环形空间将原油 抽出到空心抽油泵汇油三通处; 下层原油被普通抽 油泵抽出, 经空心抽油杆抽出到汇油三通处, 与上层 原油汇合共同抽出。
试验后生产情况
当抽油机正常生产时, 两个抽油泵共同工作, 采 用一套动力系统, 实现两个油层单独抽采, 压力系统 互不干扰。同时, 由于底部抽油泵下面的套管内腔 和地层构成一个封闭液压系统, 使底部抽油泵整个 吸入过程处在密闭状态下进行, 因而底部抽油泵在 抽油过程中会对底部油层产生负压作用, 增加了底 部油层出油量。 产量计量采用液面恢复法量取上层产量, 井口 标准罐量取全井产量, 取其差值即得到下层产量。 双泵分抽工艺能够克服层间干扰, 充分发挥上 芳 "## 下两套油层的产能。肇州油田芳 "## $ !"#、 $ !"% 井 应 用 该 技 术 后 产 油 分 别 增 加 了 "&’( 和 效果良好 (表 !) 。 ’&)(,
井号
生产 层段
产液 单层产液 产油 含水 液面 定压配产 油层中 流压
( "# $) ( % ) ( "# $)( % ) (&) !/.0 -*.3 /.1.2
全井 !+./ 永 *+ , -+ 葡层 !*.3 扶层 3.0 全井 3142 永 1+ , 1/ 葡层 3+45 扶层 340 全井 永 -1 , 321 葡层 扶层 永 322 , 32+ +4/ *40 343
!""% 年
第 !’ 卷
第%期
钻
采
工
艺
・ ’% ・
!开采工艺"
一套井网分注合采采油工艺技术可行性研究
薛凤云, 闫建文, 周丽华
(大庆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所, 黑龙江 大庆 %)*’(*)
摘 要: 大庆外围油田部分地区存在着葡萄花和扶余油层的叠加含油区, 这两类油层埋藏深度、 地层压力、 渗
透率存在较大差异, 储量丰度低, 各自单独作为一套层系开发经济效益不明显, 但叠加起来储量丰度增加, 合采具 有明显的效益。若采用简单的合层开采工艺, 油水井层间干扰大, 影响开发效果。大庆油田经过近四年的试验、 研 究, 形成了一套长跨距油层的分注、 合采采油工艺技术, 基本解决了层间跨距大、 油层物性和产能差异较大的油层 的合采工艺, 提高了外围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 关键词:油层; 合采; 分层开采; 分层注水; 采油工艺
图"
丢手管柱单泵 分采管柱图
图/
整体管柱单泵 分采管柱图
该技术在肇州油田应用了 # 口井, 根据生产情 况来看, 实现了单泵分采满足合采井生产的需要 (表 。 ")!223 年第 Fra bibliotek/ 卷表!
第3期
钻
采
工
艺
・ /0 ・
单泵分抽试验井生产数据表
所占比例 器深度 (&) 3102 -23 3!41 !-42 -343 14*42 1!41 354! 140 5-42 !342 3543 --0 351! 3/1! 3-+0 /40! *42* !34/ 301* 312! 3*2! 3-/1 342/ 34*3 -03 3122 3*20 3-23 *43/ /4/0 3*3* 31-* *.0/ *.3/ 部深度 (&) (’())
葡萄花 !%.) ).% %).0 0!% 全井 "!.% ’.# %).0 ’2# 葡萄花 !).1 !".) !%.) !!!1 全井 !%." !/.) !%.) !!!1
注: 液面法测葡萄花层产量, 标准罐测全井产量。
该技术有以下几点不足: 芳 "## $ !"# 井正常生产 2) !检泵周期较短, 天, 芳 "## $ !"% 井正常生产 !/1 天。 每次施工相当于一次机械堵 " 施工费用较高, 水, 仅作业费用就需要 )&/ 万元 + 井 (不包括空心泵
收稿日期: !""" # "$ # %$ 作者简介: 薛凤云, 现从事采油工程方案设计工作, 工程师。电话: %&&% 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石油地质专业, "’(& # (&$)!*"
带来困难。 经过近四年的试验摸索, 初步解决了两套差别 较大油层的合采问题, 形成了一套长跨距油层的分 注、 合采采油工艺技术,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目前每台价格在 "&/ #空心抽油泵价格较高, 万元左右。 下部油层无法测取流压资料。 $正常生产时, 单泵分采工艺技术 !&" 单泵分层合采工艺管柱有两种结构: 一是丢手 管柱单泵分层合采 (图 ") ; 二是整体管柱单泵分层 合采 (图 /) 。两种管柱不同之处是丢手管柱将定压 装置、 封隔器、 单流凡尔丢置井内, 管柱支于人工井 底; 整体管柱将定压装置、 封隔器、 单流凡尔连接成 一体, 下入井内, 不需支于人工井底。 正常生产时, 当定压装置凡尔未打开前, 封隔器 底部套管内腔和地层构成一个封闭液压系统, 使抽 油泵在这一吸入过程中处在密闭状态下进行, 因而 在这一过程中抽油泵吸入端产生负压效应, 增大底 部油层生产压差, 增加了底部油层出油量; 当定压装 置凡尔打开后, 上层原油进入油管内, 抽油泵则对两
大, 层间矛盾比较突出, 因而必须进行分层注水。目前 分层注水工艺有油、 套分注技术及偏心分注技术。 套分注技术 !.3 油、 注水时, 油管注扶余油层, 套管注葡萄花油层, 配 水间用 32+ 流量计计量总水量, 采用井下 32+ 流量计计 量扶余层吸水量, 流量差减即得到葡萄花层注水量。 此种方法虽然能暂时解决分注问题, 但套管腐蚀较严 重, 不宜久用。 !.! 偏心分注技术 偏心分注技术主要由测试工作筒、 高温高压可洗 井封隔器、 节流配水器等组成 (见图 /) 。高温高压可洗 井封隔器为 63/3 , 33/!型, 耐温 3!27、 承压 !*’(); 偏 心配水器为 ++* , ! 型, 节流压差 0.* 8 *’()。 吸水状况良 3--1 年 + 月在肇州油田下入两口井, 好。如芳 !/+—302 井 (见表 /) , 该井分 / 个层段, 基本 满足了各层段配注要求。分注一年后, 地化法监测结 果表明, 扶余层平均单井日产油量由 3--1 年 33 月的 由此可见这套分注工 2.5" 上升到 3--- 年 33 月的 3./", 艺目前可以满足合采井生产需要。但今后随着注水时 间的延长, 扶余层比葡萄花层压力上升快, 井口压力抬 高也快, 两层压力差会越来越大, 这一可调压力将难以 满足正常注水需求, 需进一步研究试验节流压差大的 偏心节流配水器, 以满足将来注水需要。
12, 3456 # 785, 9/: ;<=5 # >45, ?@A2 B< # C8=
( !"#$%&’(#) *+&,)#-#./ 0)1’(’%’+ #2 345(). 6(-2(+-$ 7# 8 , 345(). , 9+(-#).:(4). %)*’(*, 7,()4 ) 67,$/.%$: +C4D4 =D4 EF=GH<56 I<J KDIL<5G4 IM N8F=IC8= =5O 3878 <5 P=Q<56 A<JM<4JO R +C4E4 J=74DE C=L4 K4DS4=U<J<F7 =5O MIDS=F<I5 KD4EE8D4, =5O FC4<D D4E4DL4E =D4 L4D7 JI>R +C4D4 <E S=TID O<MM4D45G4 <5 U8D<=J O4KFC, 5I 4GI5IS<G U454M<F FI EF=5O =JI54 O4L4JIKS45F MID FC4E4 J=74DE R +CDI86C MI8D 74=DE’D4E4=DGC =5O = E4D<4E IM 4VK4D<S45FE, FC<E KDIUJ4S C=E U445 E8GG4EEM8JJ7 EIJL4O R / 54> F4GC5IJI67 IM E4K=D=F4 WI54 >=F4DMJIIO<56 =5O GISS<56J4O KDIO8G<56 <5 I54 >4JJ K=FF4D5 <E O4L4JIK4O R +C<E 54> F4GC5IJI67 <SKDIL4E 4GI5IS<G U454M<F MID P=Q<56 A<JM<4JO R 8#* 1’/2,: I<J D4E4DLI<D, GISS<56J4O KDIO8GF<I5, E4K=D=F4 J=74D D4GIL4D7, E4K=D=F4 J=74D >=F4D <5T4GF<I5, I<J KDIO8G<56 F4GC5IJI67 为探索大庆外围油田葡萄花—扶余油层采用一 套井网分注、 合采的可行性, %&&) 年在肇州油田开 辟了葡— — —扶合采试验区。肇州油田葡萄花和扶余 油层存在较大的差异, 平均油层中部深度: 葡萄花层 扶 余 层 %0’*S; 平 均 地 层 压 力: 葡萄花层 %’*(S, 扶余层 %0XN=; 平 均 空 气 渗 透 率: 葡萄花层 %’XN=, 扶余层 %-&’ Y %" # *! ((-% Y %" # *! S! , S! 。若采用一 套井网开采, 采油工程主要存在以下矛盾: "难以建立起能同时满足两类差别较大油层的 合理生产压差。 因此在同一 # 由于地层压力和渗透率差别大, 注水压力系统条件下, 同时给两套油层合理补充能 量比较困难。 给动态分析和方案调整 $ 分层产量计量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