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本管理在科学管理中的孕育和发展
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中人本管理的重要性及对策

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中人本管理的重要性及对策我们可以通过详细介绍人本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来理解其在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中的重要性。
所谓人本管理,是指在管理活动中,以人为核心,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关注员工的需求和情感,尊重员工的权益,以实现员工和组织的共同发展为目标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人本管理的内涵包括了诸多方面,主要包括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倡导民主参与、重视员工的权益、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等。
人本管理是以员工为核心,以实现员工和组织共同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新型管理理念和方法。
在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中,人本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本管理能够更好地保障员工的权益和利益。
员工是事业单位的重要资源,保障员工的权益和利益对于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至关重要。
人本管理能够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通常需要员工持续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通过人本管理,可以更好地关注员工的实际需求和情感,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
人本管理有利于事业单位建立和谐的组织文化。
倡导民主参与、尊重员工的权益等是人本管理的基本内涵之一,这有助于事业单位建立和谐、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人本管理有利于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事业单位在长期发展中,员工是最重要的资源,只有让员工得到尊重和满足,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了解了人本管理在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中的重要性之后,接下来我们可以探讨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落实人本管理。
要注重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
事业单位管理者要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通过定期体检、心理咨询等方式,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状况,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要倡导民主参与,提高员工的参与度。
事业单位管理者要尊重员工的意见,充分听取员工的建议,在组织决策中给予员工充分的参与权利,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人本原理在科学管理中的运用

人本原理在科学管理中的运用人本原理是科学管理中的重要概念,主要强调将员工的需求、能力和动机纳入管理考虑范畴中。
本文将从人本原理的背景、理念及其在科学管理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更好地理解人本原理在科学管理中的作用。
一、人本原理的背景及理念人本原理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是对早期科学管理理论存在的不足的一种回应。
早期科学管理理论过于强调以任务执行效率为导向,忽略了员工的人性需求。
人本原理则强调通过关注人的需要和动机来改善管理绩效。
1.重视员工的需求和激励人本原理强调将员工的需求和动机纳入管理考虑范畴中。
管理者应通过了解员工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激励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
例如,员工的安全需求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来满足;社交需求可以通过加强团队合作和开展员工活动来满足;尊重需求可以通过给予员工充分的表扬和认可来满足;自我实现需求可以通过给予员工发展机会和挑战来满足。
2.发挥员工的潜力和能力人本原理强调通过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和能力来提高管理效果。
管理者应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主动性。
同时,管理者还应提供员工适当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3.倡导员工参与决策人本原理强调员工的参与决策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认同感。
管理者应尊重员工的意见,并邀请员工参与到决策过程中。
通过与员工的充分沟通和合作,能够更好地发挥员工的智慧和创造力,提高管理决策的有效性。
4.构建良好的组织文化和氛围人本原理强调构建良好的组织文化和氛围,营造员工发展与成长的环境。
管理者应树立开放、平等和公正的管理理念,建立健康的沟通机制和反馈机制。
同时,管理者还应为员工提供良好的晋升机会和奖励机制,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进步。
三、总结人本原理在科学管理中的运用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
通过关注员工的需求和动机,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
浅析人本管理与科学管理

作者: 张荣耀;张家伟
作者机构: 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水电大队,山东东营257231
出版物刊名: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页码: 97-97页
主题词: 人本管理;科学管理;精髓;内涵
摘要:科学管理以其标准化、条理性,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受到了企业管理者的普遍关注。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
科学管理的特点是标准、最优、数量化,而人本管理则注重的人的素质培养、人的精神的激励。
人本管理不是否定科学管理,而是科学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人本管理在科学管理中的发展

管理通常 被视 为各 个部 属进行 沟通
那 它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地 去找 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 劳动技能 。 从而才 动既然是一种 系统 的行为 , 么它必须受 的过程。 而要作 为一名优秀的 寻部属所需要的 , 可称为人力 资本 然而, 人在接受这一系 情绪和感情 的影响 。 以及探查部属对其 本身
生 。一个人心涣散 、 人员之 间互相猜 疑的
情商是对优秀管理者的基本要求 , 也 组织怎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所 以,
在 分析如何建立组织 内部 良好的人 际关 系, 意义上的 自然人 ,而 不能称其为人力资 是优秀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人的行为在很 大程度上受人 如何在组织内部进行沟通, 本 。因为他 未受教育 , 不具备知识和相应 社会生活中 , 已成为当前 和
维普资讯
人本 管 理在 科 学 管理 中的发展
口文/ 李少杰
如何 2 世 纪是人才的世 纪 ,对人 才的开 人力 资本的投资与对 物质资本 的投资是 的情绪 以防产生对工作不利的影响 ; 1 只是投资的方向不同而已。在经 激励 自己经得起各种挫 折 ,在逆境 中成 发 和利用 以及如何对 人进 行有 效的管理 回事 ,
则必须具备相 当程度 的情商。 列教育、 培训和用于提高健康水平的支出 管理 者,
与进行 物质资本的投资支出一样 , 以减少
工作与公 司所具有的看法, 然后还要使部
情商是
是人 的一种涵养 。它包括抑制 属参 与管理的决策过程 。 现期 消费来增加未来的知识与技能。 从而 精神力量 , 在管理 中强调沟 延迟满足的克制力 如何调整 自己 通, 主要包括两种方式 : 渴望在未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 所以对 冲动 、
论人本管理与科学管理

论人本管理与科学管理一、人本管理人本管理即以人为本的管理,其基本内涵可表述为企业即人、企业靠人、企业为人。
它是指在管理中以人为中心,把人当作重要的资本,尊重人、关心人,一切管理活动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
人本管理把组织成员作为组织最重要的资源,以他们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况等综合性情况来科学地安排最合适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充分地考虑到组织成员的成长和价值,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企业文化建设,使其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业绩,为达成组织发展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
这是管理学史上第一次明确了人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
每一个企业都应把培育人、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作为经常性的任务。
提高员工素质,也就是提高企业的生命力。
企业组织本身是一个生命体,组织中的每一个人不过是这有机生命体中的一分子,所以,管理不仅要研究每一成员的积极性、创造力和素质,还要研究整个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形成整体的强大合力。
从这一本质要求出发,一个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就应当是齐心合力、配合默契、协同作战的团队。
如何增强组织的合力,把企业建设成现代化的有强大竞争力的团队,也是人本管理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本管理的内容包括:1.人的管理第一。
企业管理,从管理对象上看,分为人、物及信息, 2.以激励为主要方式。
激励是指管理者针对下属东需要,采取外部诱因进行刺激,并使之内化为按照管理要求自觉行动的过程。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们在一定的社会中生产、生活,就必然要同其他人结成一定的关系,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
4.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开发是组织和个人发展的过程,其重点是提高人的能力,核心是开发人的潜能,所以说,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贯穿人力资源发展过程的始终。
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关系探析及其思考

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关系探析及其思考摘要:人本管理是蕴涵在科学管理中,是科学管理的发展、更高级阶段。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该强调“软”管理, 创造环境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团队建设, 积极吸引员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倡导终身教育观等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有机结合的管理策略,以迎合管理国际化的趋势。
关键词:科学管理;人本管理;关系;思考一、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内涵(一)科学管理理论的提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勒突破传统的经验管理,第一次系统地把科学方法引入管理实践,提出科学管理原理。
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标志着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成立。
科学管理主要是指符合客观规律的管理,是按照科学的原则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总称。
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这不仅阐明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综合反映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科学管理将科学化、标准化引入管理,提出了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认为管理者和员工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
因为对于管理者而言,追求的不仅是利润, 更重要的是事业的发展。
而事业的发展不仅给员工带来较丰厚的工资, 而且意味着充分发挥其个人潜质,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使得管理者和员工相联系在一起。
科学管理理论坚持了竞争原则, 提高了提生产效率。
竞争原则体现为给每一个生产过程中的动作建立一个评价标准,并以此作为对员工奖惩的标准, 使每个员工都必须达到一个标准并不断超越这个标准, 而且超过越多越好。
于是, 随着标准的不断提高, 员工的进取心就永不会停止,生产效率必然也跟着提高。
当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如研究的范围比较小, 内容比较窄, 侧重于生产作业管理。
更为重要的是他对人性假设的局限性,即认为人仅仅是一种经济人,这无疑限制了泰勒的视野和高度。
(二)人本管理理论的提出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行为科学学派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组织中人的因素,强调人本管理。
浅谈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及思考

浅谈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及思考摘要:人本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人”不仅仅是管理的对象和方式手段,也是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
学校管理中的“人”,对学生而言,是在重视和承认人和人的差异,尊重并发展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不仅围绕学生的学习,还要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过程所开展的教育教学及其他相关的管理工作。
要求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建立并明确正确的教育观,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教育教学内容及方案,为不同性格特长的学生提供更加适宜的教育。
关键词:以人为本;管理思想;中小学教育;运用思考教育教学管理方式是学校的核心。
随着当前新时代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学校管理体制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人文管理是按照不同“人”的需求,有序和谐地进行不同层次的管理,以促进组织内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把人视为管理的前提和重要资源,推进内涵式管理发展,在保持学校原有的体制组织结构的前提下,改变和完善现行的管理制度,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对教师和学生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为学校教育发展创造更好的教育氛围和环境,以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一、我国中小学现行教育教学管理的特征与弊端(一)学校价值取向重秩序和效率在学校和学生之间,学校作为服务一方,应把学生的身心感受放在首位,学校不仅是培育人的场所,也是精神和人文信息的最好载体,每一位都应该得到学校和教师的爱护和关怀,不应让学生丢失了成长的快乐和应有的童真童趣。
但现阶段以学生发展为本止于理念的情形依然存在,有时往往重管理和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管理理念应持续更新,制度重“筛选”目前很多学校仍实行“家长式”管理方式,管理者依照意愿和经验行事,缺乏民主,教职工无法真正参与制度的制定,从学校现行制度产生的流程来看,征求意见的方式也大多流于形式,这种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作用,但有时也阻碍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型思维、专业和身心发展,使教师在现实利益和未来价值等方面无法找到均衡点,不利于教师发挥潜能和才干,无法获得真正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人本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论述

人本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人本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论述摘要:一般说,任何领域的管理活动都要树立人本观念,代写管理论文任何管理过程也应自始自终树立人本观念,把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解放人、发展人放在首要地位。
关键词:人本管理管理过程重要作用所谓“人本”,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根本。
概括地说,管理的人本观念,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从人出发,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以达到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观念。
管理中所说的人本观念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人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是一切财富的创造者,因此在任何管理中,都要把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根本手段。
二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最高追求目标。
因此,管理人本观念的实质不是仅仅把人看成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还在于要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管理的目的,从而纳入管理要追求的最高目标。
三是管理人本观念中的“人”,既包括作为管理客体的“人”,也包括作为管理主体的“人”;既包括作为个体的“人”,也包括作为群体的“人”、组织的“人”乃至社会的“人”。
因此管理中的人本观念是指所有与管理活动有关的、涉及人的各种存在方式的、整体的人本观念。
管理中的人本观念,既有深刻的内涵,也有丰富的外延。
仅从一般意义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
它是指在观察任何事物、处理任何事情、解决任何问题时,都把人的因素看成是首要因素、关键因素、决定性因素,既不是重物不重人,更不是见物不见人。
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人本主义首先强调了人的因素第一,认为“人者无行之秀气也”,即是说天地万物之间,人是高于一切的。
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曾说过:“一切物质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
”大凡成功的企业,其共同的特点就是牢固地树立了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
在西方企业管理中,有“企业即人”的说法。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说过:“将我所有的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夺取,但只要保留我的组织毕业论文网、人员,四年之后,我们仍将是一个钢铁大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人本管理在科学管理中的孕育和发展
浅谈人本管理在科学管理中的孕育和发展
浅谈人本管理在科学管理中的孕育和发展
2006-11-28
公共关系论文
浅谈人本管理在科学管理中的孕育和发展
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是管理方法论中两个最基本的内容。
前者是管理学对科学方法的引进,以最优化、标准化、数量化为特征,其效用是实在确定的;后者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准则,围绕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展开管理活动,其效用是不实在不确定的。
两者分别体现了理性的和感性的思维方式,似乎是互不关联,甚至是相反对立的。
但考察研究管理方法论的发展历史可知,科学管理虽先于人本管理产生,其中却已孕育了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
追溯管理思想演变的历程,就必然不可忽视科学管理理论创始人,被誉为“管理科学之父”的弗里德利克·泰罗(Frederich W.Taylor,1856—1915 )。
泰罗所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各种管理论著和教材都有详细的论述,概况起来,其中心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要点包括:1.通过“动作研究”,制定“合理的日工作量”,这就是所谓工作定额原理;2.挑选和培训出第一流的工人;3.使工人的操作、工具、环境等标准化,即标准化原理;4.实行计件工资制;5.劳资合作两利;6.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前者由管理部门来承担;7.实行职能工长制;8.高级管理人员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权和监督权,这就是所谓的例外原则。
泰罗力求用准确的科学研究和知识来代替旧式的个人判断或个人意见,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
他的理论和实践构成的泰罗制,着重解决了用科学方法提高生产现场的生产效率问题。
可以说,泰罗制冲破了百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的落后的经济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到管理领域,并且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来代替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
和管理的旧方法。
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把泰罗运用知识研究劳动所引发的革命称为生产力革命,认为泰罗应代替马克思的地位而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人物。
泰罗所倡导的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方法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该理论移植于科学方法论,具有标准化、规范化、数量化等知识特性,可以进行传授和复制。
因此,当人们谈及人本管理(或以人为本)时,往往都以为泰罗把人当作类似于机器的要素来看待,以为泰罗仅从满足人的物质和经济方面的需求出发,设计了一套激发员工劳动积极性的方法,即让员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更多的收入。
我们并不否定泰罗有这种倾向,但我们同时认为,泰罗所倡导的科学管理其实也是人本管理的一个里程碑,其中已隐伏了人本主义的管理方法论,这尤其能在泰罗于1912年发表的听证会证词中窥探一斑:“科学管理不是一种有效率的方法,不是一种获得效率的方法,也不是一串或一批有效率的方法;科学管理不是一种计算成本的新制度,不是一种支付工人工资的新办法,不是一种计件工作制,不是一种奖金制度,不是一种付酬制度,也根本不是一种支配工人的计划;科学管理不是拿着秒表观察一个人的工作并记下他的情况;它不是工时研究,不是动作研究或对工人动作的分析;科学管理不是印制一大批表格并将表格发给一些人,而且说:‘这就是你们的制度,照着办吧’;不是分工工长制或职能工长制;不是在谈到科学管理时一般人所想到的任何方法,一般人在听到‘科学管理’这个词时就会想到一种或几种上面所谈到的方法,但是科学管理不是其中的任何一种方法。
……那么,科学管理在实质上包含着要求在任何一个具体机构或工业中工作的工人进行一场全面心理革命——要求他们在对待工作、同伴和雇主的义务上进行一种全面的心理革命。
此外,科学管理也要求管理部门的人——工厂、监工、企业所有人、董事会——同样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要求他们在对管理部门的同事、对他们的工人和所有日常问题的责任上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
没有双方的这种全面的心理革命,科学管理就不能存在。
”(听证会记录,转引自[美]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页16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泰罗强调说,构成科学管理哲理不是任何一个因素,而是各种因素组成的整体:“科学,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
”;“协调,不是不和。
”;“合作,不是个人主义。
”;“提高产量,取代有限的产量。
”;“发挥每个人最高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
”(《科学管理原理》)显然,泰罗的管理哲学是一种效率哲学,他明确指出,科学
管理的目的在于补救普遍的低效能现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把经验提高到科学。
提倡科学,就是不单纯凭经验办事,而是要通过观察、测量、计算等手段,把工人的经验概括成规律、守则或公式。
为此,就要使科学与工人相结合,推广先进工作方法,培养第一流工人,这就是科学的因素与人的.因素相结合。
必须相信工人与其他阶层的人没有什么不同,他们都不是蠢材。
与此同时,管理也要从经验提高到科学,管理人员要承担大量的严格的科学管理的职责。
创始于泰罗的科学管理,重点在于对事的管理,实际上也就是着重解决人与事的关系问题。
而且,为了实行科学管理,还必须改善人与人的关系。
因此,一方面,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即把管理与被管理,或曰管理的主体与管理的客体分开来。
这种分开,克服了过去劳动和管理不分的弊端。
另一方面,又要提供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合作、资方和劳方的合作,只有合作,才能提高效率;只有提高效率,才能实现最大的富裕;所谓最大的富裕就是劳资双方都富裕,也即劳资两利;而为了劳资两利,必须实行劳资之间的合作。
总之,集中到一点:为要提高生产率,必须实行对工作的科学管理;为了科学管理,必须实行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劳方和资方职责上的分工和合作。
关于后一点,泰罗十分强调。
在他看来,科学管理的实质就在于:工人和管理人员双方实行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一方面是工人和管理人员对待各自职责的态度的改变;另一方面是劳资双方相互态度的改变,从对立、斗争到合作、和平,因为只有合作才能互利。
这就是泰罗科学管理哲学的精神所在,也是人本主义管理思想的孕育之地。
人本管理不仅发生于科学管理,亦发展于科学管理,两者虽在一战前后稍显对立,但确不是截然分开的。
在科学方法引入管理学之后,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形成了一个生产力的革命。
当效率提高至一定水平停滞不前时,一方面,必然会试图去寻求一种新的管理方法促使生产效率的继续提高;另一方面,既有的较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也使进一步考虑人的因素成为可能。
于是,人本管理便在科学管理基础之上蓬勃发展,尤其是在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当代,企业成为实现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主体,而实现科技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则更要求企业重视人的作用,实施人本管理。
如果说,资产阶级通过产业革命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那么,现代科技革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所创造的生产力,更是史无前例。
生产力飞速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或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并且实现良性循环。
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在科技与经济结合中凸现出来,并在这种动态结合中不断深化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