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实操详解)

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实操详解)
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实操详解)

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

中建XXXX有限公司

2018年9月1日

目录

一、工法的定义 (3)

二、工法的特征 (3)

三、工法与施组、方案及工艺标准、操作规程的关系 (4)

四、工法的级别 (5)

五、工法的意义与作用 (5)

六、工法的选题 (6)

七、工法编写内容 (7)

八、工法文本要求 (12)

九、施工工法编写的语言结构要求 (14)

十、工法的申报 (15)

十一、工法评审及公告时间 (16)

十二、工法编写的误区 (17)

十三、工法编写的注意事项 (19)

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

一、工法的定义

对工法的理解:“工法”一词来自日本。工法,顾名思义就是施工的方法。它是针对某一工程结构、某一分部分项工程、某一材料设备的施工方法。内容主要是施工技术、工艺流程、验收标准、劳动组织、质量安全措施等。

工法的定义:准确地说,工法是指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

二、工法的特征

①工法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工程建设。它来自工程实践,并从中总结出确有经济和社会效益并环保节能的绿色施工的规律性,又回到施工实践中去应用,为工程建设服务,编制工法不是目的,而应用提升,再应用才是编制工法的目的。这就是工法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所在。

②工法既不是单纯的施工技术,也不是单项技术,而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综合的配套的施工技术。如编制工法不仅有工艺原理、工艺流程,而且有配套的机具、质量标准、环保措施和技术经济指标等。工法综合地反映了技术和管理的结合,内容上接近“施工成套技术”。

③工法是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总结出来的施工经验,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应用性。系统有大有小,工法也有大小之分,如针对一个工程项目或单位工程的工法可能是大系统,针对分部或分项工程的工法可

能是小系统但都必须是一个整体。因此,概括地说工法是用系统工程原理总结出来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

④工法的核心内容是工艺原理和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三部分,而切记不是材料、设备,也不是组织管理。例如:《支腿式地下连续墙施工工法》中的带支腿工艺技术就是该工法的核心。至于采用什么机械设备,如何组织施工,以及保证质量、安全的措施等,都是为了保证工艺技术这个核心的顺利实施。

⑤工法是企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经验的总结,是企业宝贵的技术财富,并为工程管理服务。是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效,降低施工成本,取得绿色施工方法方面都有重大的作用。

三、工法与施组、方案及工艺标准、操作规程的关系

工法与施工组织设计的关系:

工法是企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积累施工技术经验后编制的通用性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是针对某项具体工程的施工管理编制的指导性文件,组织设计中的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可以采用已有的工法成果。

工法与施工方案的关系:

工法与施工方案都是针对施工中的技术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但是工法是工程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施工规律性的综合体现,在施工之后形成,而施工方案来自过去工程的实践经验,一般产生在新的工程施工之前。施工方案经过工程实践之后,也可以总结形成工法。

工法与工艺标准、操作规程的关系:

工法和工艺标准、操作规程虽然都属于企业标准,但服务层次却完全

不同。工艺标准、操作规程主要是操作者必须遵守的工艺程序、作业要点与质量标准,是施工技术员(工长)向工人班组作技术交底的内容。而工法是针对单位工程,分部或分项工程的含有工艺技术、机具设备、质量标准以及技术经济指标等整体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是项目经理用来作技术管理的内容。

四、工法的级别

工法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级。

企业根据承建工程的特点、科研开发规划和市场需求开发、编写的工法,经企业组织审定,为企业级工法;

省(部)级工法由企业自愿申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主管部门或国务院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负责审定和公布。

国家级工法由企业自愿申报,由建设部负责审定和公布。

五、工法的意义与作用

①工法是企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开发应用新技术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技术水平、施工能力、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放在投标文件中可体现技术标的先进性和技术水平。

②有利于企业产、学、研体系的结合,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研究可为工法工艺原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一个平台。

③随着建筑业新技术在工程上的不断应用,实际上是施工企业在原有

施工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不断创新,形成附于原施工方法新的内涵,使原工法或施工方法得以提升、进步。使建设业新技术再得以推广应用。

④有利于企业的技术积累。通过编写工法,可以对企业的管理和技术经验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形成本企业的管理和技术财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素质和施工管理能力,有助于提高企业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使他们不仅会干还善于总结、提炼、扩大企业声誉,在以后工程中很好地再应用。

⑤工法是企业技术标准的一部分,具有新颖性,适用性和可宣传性的特点,对内可作为组织施工普及技术教育的工具性文件,可作为技术模块在施工组织设计和标书文件中直接采用,可以大大简化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施工方案的准备工作;也可作为对年轻技术人员的培训参考教材。对外,在目前建筑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企业加强工法管理和新技术的应用对推进建筑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一个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差别性的竞争环境有积极意义。

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建筑企业的整体科技能力和建造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开创工法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对于我国建筑业企业加快与国际接轨,促进企业管理技术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及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六、工法的选题

1.通过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形成有实用价值、带有规律性的新的先进施工工艺技术,其工艺技术水平应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2.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3.通过对类似现有的国家级工法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工法的开发编写要瞄准大、精、尖工程与高技术含量,要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

注意:

①切忌选题重复(通过网络、杂志、书籍查证)

②题目宜定在“点”,不宜定在“面”

③题目应以工艺为主题,切忌以项目名称为主题

七、工法编写内容

工法的编写内容,分为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等11项。

1.前言: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解决工程的技术难题等不能说成工程概况。

误区:前言冗长不精练

编写要点:

(1)立项原因

(2)工法形成过程、立项过程、研课题研究过程等。

(3)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单位及研究评审结果。

(4)应用情况。

(5)获奖情况(专利、各级奖励)

2.工法特点: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误区:工法特点写成产品特点

编写要点:

(1)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

(2)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工程地质,地域周边环境及环保方面的要求,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误区:适用范围不明确

编写要点:

说明最适宜采用本工法的工程对象或者工程部位,以及最佳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

(1)工程性质:什么性质的工程(住宅、厂房、体育场馆等);水文地质:什么样的地质条件。

(2)工程特点:针对设计要求的工程性能和特点,施工中的特点。

(3)周边环境及环保要求方面。

4.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或解决的技术难题的方法)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也可通过工法中涉及的材料、构件的物理及化学性能说明本工法得成因等。

误区:误将产品的物理性能当作工艺原理

编写要点:

(1)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

(2)关键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

(3)关键技术的施工主要过程的阐述。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并在操作要点中分别加以描述。对于使用文字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要附以必要的图表。

(2)工艺流程要重点讲清基本工艺过程,并讲清工序间的衔接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所在。工艺流程最好采用流程图来描述。对于构件、材料或机具使用上的差异而引起的流程变化,应当有所交代。

误区: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不对应

编写要点:

(1)整个工艺流程图,按工艺流程图对各工序进行介绍,必要时各工序也要用工艺流程图去介绍。

(2)在介绍工艺流程时,对关键技术进行较详细介绍。

(3)施工组织及施工管理的介绍。

6.材料与设备:说明工法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名称、规格、主要技术指标;以及主要施工机具、仪器、仪表等的名称、型号、性能、能耗及数量。对新型材料还应提供相应的检验检测方法。

误区:材料与设备繁杂(注意不是“机具设备”,也没有“劳动力组织”)编写要点:

(1)与普通工法不同的材料列表介绍。

(2)与普通工法不同的设备列表介绍。

7.质量控制:说明工法必须遵照执行的国家、地方(行业)标准、规范名称和检验方法,并指出工法在现行标准、规范中未规定的质量要求,并要列出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要求,以及达到工程质量目标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

误区:质量控制完全抄规范

编写要点:

(1)必须遵照的国家现行规范、标准。

(2)现行规范、标准还未规定的,本工法涉及的质量标准及控制方法。

(3)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标准及控制方法。

8.安全措施:结合本工法中特点,如何贯彻国家、地方(行业)有关安全法规,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及安全应急,预警措施。

误区:在操作要点中涉及的安全操作要纳入安全措施里

编写要点:结合本工法特点,如何贯彻国家、地方(行业)有关安全法规,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

9.环保措施:结合工法特点,指出工法实施过程中,如何满足国家地方环保要求,如大气、噪声污染、水土保持、人员健康,必要的检测,环保措施及文明工地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误区:环保措施仅限于文明施工

编写要点:结合本工法特点,如何满足国家、地方环保要求。包括

(1)水土保持。

(2)大气、噪声、设备车辆对环境的污染控制等污染。

(3)生产和生活废物的处治、人员健康。

(4)树木、文物保护。

10.效益分析:从工程实际效果(消耗的物料、工时、造价等)以及文明施工中,综合分析应用本工法所产生的经济、环保、节能和社会效益。与其它方案比较减少杜绝事故,提高质量,提前工期方面的好处。对推进科技进步,开辟困难施工条件下某项技术的应用范围。工法内容是否符合国家关于建筑节能工程的有关要求是否有利于推进(可再生)能源与建筑结合配套技术开发、集成和规模化应用。切忌效益分析片面,既注重经济效益又要注重工期效益、质量效益等。有些工法技术前期投入成本可能不低,然而它带来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等经济效益却很高。所以不能说前期成本投入高的工法不是好工法,更不能认为这类高技术含量的工法在效益的分析上没有可比性,而进入效益分析的片面误区。

误区:效益分析太片面

编写要点:

(1)经济效益:直接(物料消耗、人工减少、造价降低);间接(与其他方案比,减少杜绝事故)。

(2)社会效益:提前工期对社会的贡献;环保方面。

(3)技术效益:推进科技进步;开辟困难条件下某种技术的应用范围。

(4)节能效益:满足节能要求,节省能源或推进可再生资源利用。

11.应用实例:说明应用工法的工程项目名称、地点、结构形式、开竣工日期、实物工作量、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等,并能证明该工法的先进

性和实用性。一项成熟的工法,一般应有三个工程实例(已成为成熟的先进工法,因特殊情况未能及时推广的可适当放宽)。

误区:应用实例只有一例,或写成工程概况

编写要点:简要介绍工程概况(项目名称、地点、开竣工日期、实物工作量),应用本工法的情况,取得的经济、社会、技术、效益,应用该工法存在的问题等。

按上述内容编写的工法,层次要分明,数据要可靠,用词用句应准确、规范。其深度应满足指导项目施工与管理的需要。

八、工法文本要求

1.工法内容要完整,工法名称应当与内容贴切,直观反映出工法特色,必要时冠以限制词。

2.工法题目层次要求:

工法名称

完成单位名称

主要完成人

3.工法文本格式采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的格式进行编排。

(1)工法的叙述层次按照章、节、条、款、项五个层次依次排列。“章”是工法的主要单元,“章”的编号后是“章”的题目,“章”的题目是工法所含11部分的题目;“条”是工法的基本单元。编号示例说明如下:章节条款项

(2)工法中的表格、插图应有名称,图、表的使用要与文字描述相互呼应,图、表的编号以条文的编号为基础。如一个条文中有多个图或表时,可以在条号后加图、表的顺序号,例如图1.1.1-1,图1.1.1-2…。插图要符合制图标准。

(3)工法中的公式编号与图、表的编号方法一致,以条为基础,公式要居中。格式举例如下:

A=Q/B×100%(1.1.1-1)

式中:A—安全事故频率;

B—报告期平均职工人数;

Q—报告期发生安全事故人数。

4.工法文稿中的单位要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统一用符号表示,如m、m2、m3、kg、d、h等。专业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如使用专用术语应加注解。

5.文稿统一使用A4纸打印,稿面整洁,图字清晰,无错字、漏字。

九、施工工法编写的语言结构要求

1、工法不同于技术总结或科技论文,在编写工法时应按照《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的要求,采用科技词汇潜词造句,不要象撰写技术总结或科技论文那样进行分析、论证、推导或总结,更不要用文学的语言对客观事物进行修饰。

2、工法的语言结构要点如下:

(1)严格掌握规定的程度,表示严格、非这样做不可时,采用“必须”或“严禁”,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时,采用“应”或“不应”,表示容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时,采用“宜”或“不宜”。

(2)文字简练准确、无赘述、无重复。

(3)采用科技词汇,避免口语化或方言,杜绝模棱两可或多重理解,名词、术语、物理量代号必须正确,所用的专用名词和术语应前后一致,切忌任意编造和使用自已杜撰的不规范的词语。

(4)重点实出、层次分明、阐述连贯、逻辑性强,要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和内在规律的因果关系进行描述,避免出现因果倒置和次序紊乱。

(5)数据真实准确,不含糊、不作假,在进行工法编写工作中要作好选题,一般地说,即将编写的工法不要与已有的工法重复,除非新编的工法有新的发展与提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原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对施工中发生的重要问题要作好记录,在工法的编写过程中,对收集到的资料要认真研究分析,以发掘其内在规律性,通过研究分析,把实践中获得的信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6)要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制,并以规定的符号表达量值,要保持上下

文的一致。

(7)图表与文字叙述要相互配合,避免重复,图表应作为文字的补充紧跟在文字之后,表格应主题集中,内容简洁,以提供统计、对比与分析的价值为主,每个图表都应有编号、名称,图的编号、名称应列在图下居中位置,表的编号、名称应列在表上居中位置,图表内所列数据应核对无误,数据之间不能相互矛盾。

十、工法的申报

1.国家级工法申报必须经省(部)级工法的批准单位向建设部推荐。

省级工法申报必须是已公布为企业级的工法,并经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初审推荐。

2.申报工法应提交以下资料:

(1)工法申报表;

(2)工法具体内容材料;

(3)省(部)级工法批准文件复印件;

(4)关键技术审定证明或与工法内容相应的国家工程技术标准复印件。

工法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尚没有相应的国家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的,其关键技术应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主管部门,国务院主管部门(全国性行业协会、国资委管理的企业)等单位组织的建设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审定。

(5)三份工法应用证明和效益证明:工法应用证明由使用该工法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提供;效益证明由申报单位财务部门提供。

(6)当关键技术属填补国内、省内空白时,应有科技查新报告。科技查新报告由技术情报部门提供。

(7)关键技术专利证明及科技成果奖励证明复印件。

(8)反映工法实际施工的录像光盘(重点是反映工法工艺操作程序),及工程施工照片。

3.已批准的工法其有效期已超过六年,但工法内容仍具先进性并符合相应级别工法的申报条件,可重新申报。如重新申报,原工法主要完成单位享有优先审定权。

4.工法申报材料必须齐全且打印装订成册。

5.申报前工法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的排序有争议,且争议尚未解决的工法不予受理。

十一、工法评审及公告时间

国家级工法:每两年评审一次,一般在单数年度内进行申报和评审,由中国建筑业协会组织。

申报时间:单数年度内年初发布申报国家级工法的通知,申报截止日期一般在5月或6月底。

评审时间:一般在申报年度内的10月。

评审结果公示时间:一般在申报年度内的11月,刊登在建设部网和中国建筑业协会网上,公示期限为10个工作日。

评审结果公布时间:一般在申报年度内的12月。

XX省工法:一般一年评审1次,由XX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组织,当年申报,当年评审,评审结果一般会在XX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

站和XX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网站公布。

总公司级工法:每两年评审一次(特殊情况另行处理),一般当年3、4月份开始申报,当年年底或第二年年初公示评审结果。

十二、工法编写的误区

(一)工法与技术总结概念混淆

工法是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由于工法具有技术先进、提高工效、降低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等特点,经过专家评审可分为国家级工法、省级工法、企业级工法。因此,工法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实用性、适用性。

技术总结是企业对项目施工技术和技术管理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总结,是一种编写形式多样化的文件。它主要针对工程实例中某项技术设计、材料应用、工艺改进、质量整改等问题进行归纳,作为企业自身施工管理经验的积累和交流。因此,技术总结对外只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和借鉴性。

(二)选题不具时效性

工法要反映企业施工技术水平的先进性,使其科技成果具有推广意义,了解自身企业目前掌握的施工技术在同行业中的先进程度是十分重要的。已在各施工企业中广泛应用的成熟技术不是一个好的工法编制选题,因此,工法编制选题应具有时效性。

(三)前言冗长,不精练

工法的前言是概述工法的形成过程和关键技术的审定及获奖情况。因此,前言用语要准确规范,文字要言简意赅,切忌词语冗长,更不能将工

程概况全部写入前言。

(四)此特点非彼特点

工法内容的第二条“特点”是指本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换句话说,采用本工法施工较以往传统施工方法上的优点。不能将工法中涉及的材料、构件的特性理解为工法的特点,更不能理解为要向大家介绍你这篇工法的写作特点。

(五)工艺原理不明确

工艺原理是说明本工法工艺核心部分的原理。通过工法中涉及的材料、构件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说明本工法技术先进性的真正成因。

(六)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不对应

工艺流程是施工操作的顺序,在工法编制中一般用流程图表示。因此,操作要点一定要对应流程图中施工顺序进行详细地阐释。不能流程图中提到的施工步骤在操作要点中没有解释,也不能把操作要点中需要说明的问题在流程图中没有反映。

(七)材料说明不全面

为保证工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工法中涉及的有关“材料”的指标数据一定要严谨、准确。在介绍工法“材料”内容时,如工法使用的是新型材料,则除了材料规格、主要技术指标、外观要求等,还应提供相应的检验检测方法。

(八)质量要求不明确

有些工法的质量要求可依据现行国家、地区、行业的标准、规范规定执行,有些工法由于采用的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国家现行的标

准、规范中末规定质量要求,因此在这类工法中质量要求应注明依据的是国际通用标准、国外标准,还是某科研机构、某生产厂家的试行标准,使工法应用单位明确本工法的质量要求,使质量控制有参照依据。

(九)效益分析片面性

工法之所以要推广是因为它的技术先进,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在工法的效益分析中,人们往往只注意成本效益的分析而忽略了工期效益、质量效益的分析。其实,有些工法要推广的技术前期成本投入并不低,然而它带来的工期效益、质量效益、安全效益、环保效益等综合效益却很高。因此,我们不能认为前期成本投入高的工法就不是一篇好工法,更不能认为这类高技术含量的工法在效益分析上没有可比性,这样会走入效益分析片面性的误区。

(十)书面文字是工法表达的唯一方式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工法编制工作也进入新的阶段,传统的书面文字、表格、图片已不再是工法表达的唯一方式。运用声像技术、多媒体技术、声像文字混合技术可以提高工法的表达效果,使其更直观、更真实、更易懂。

十三、工法编写的注意事项

工法编写不同于技术论文和技术总结,它的内容更加广泛与施工生产结合更加紧密,对生产和经营的指导和应用性更强,同时它的编写也有特殊的要求,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

①工法的成立是以成功的工程实践为基础的,而且被一定的工程实践证明是技术先进和效益显著、经济适用的,必须实事求是。对于未经工程

应用的研究开发的科技成果,不能称之为工法。

②每项工法都是一个系统,系统有大有小,针对一个工程项目,单位工程是大系统,分部、分项工程是小系统,工法成立与否不在于项目多大,而在于其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在于其实际效益。

③工法的编写不同于施工技术总结,总结往往先交代工程情况,然后讲施工方法和经验,再介绍施工体会,大多是工程的写实。而工法是对施工规律性的剖析与总结,是同类工程先进技术与科学管理相结合的升华与凝炼。要把工艺特点(原理)放在前面,最后引用一些典型工程实例说明,这样做不是简单的顺序问题,而是工法的成熟性与推广应用作用紧密相联的。

加强工法开发创新 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加强工法开发创新促进企业持续发展——访中国建筑业协会副秘书长吴涛工法已成为当今中国建筑业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从最直接的原因看,建设部日前修订颁发了《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对于企业的科技进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求企业具有省部级以上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近三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平均达到营业额的0.5‰以上之外,特别要求企业必须具有国家级工法三项以上;近五年具有与工程建设相关的,能够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专利三项以上,其中至少有一项发明专利。这无疑大大提高了进入特级资质企业的门槛,而且要求目前拥有特级资质的企业,必须在三年后达到这一标准。可见,我国建筑业越来越重视企业通过科技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日前,中国建筑业协会在云南举办了“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研修班”,记者就工法的若干问题采访了中国建筑业协会副秘书长吴涛。 记者:据悉,近20年来建设部、中国建筑业协会先后组织了8次评审,共有521项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与施工方法被列为国家级工法。您认为工法管理制度建立以来取得的成绩和不足是什么? 吴涛:我国实行工法管理始于学习“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1989年,为了将“鲁布革”工程高效精干的组织管理方式,以及先进适用的施工技术形成的工法引入我国施工企业,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在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的试点企业实行工法制度的有关事项

的通知》,随后又印发了《施工企业实行工法制度管理办法》,至今已20年了。应该说,工法制度的建立和推广应用,加强了建筑业企业基础技术管理,推进了企业技术标准化的进程,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与我国建筑业迅猛发展的形势相比,工法管理制度和推广应用工作相对滞后。首先是发展不平衡,中央直管企业对工法的申报工作比较重视,国家级工法申报的数量较多,质量也高;而一些地方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由于对工法管理认识不足,申报数量较少,甚至有不少省市国家级工法至今是空白点;其次是有些申报的国家级工法技术含量低,编写水平不高,难以指导施工。还有的企业对编写工法重申报、重宣传,轻应用、轻推广。这些问题急需认真研究应对。 记者:当前,强调推进工法管理工作的意义何在? 吴涛:不能把当前强调进一步推进工法管理工作片面地看成是企业申报特级资质的需要。首先,工法制度的建立符合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特别是对于贯彻落实国家科技三大发展战略之一——技术标准战略以及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一个企业拥有的工法数量和等级是企业技术进步和竞争力的反映。建筑业企业要不断地通过工法的开发、编写和推广应用工作,进一步采用先进技术,规范施工工艺,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综合配套的管理方法与新技术,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积累本企业宝贵的技术财富,形成核

工法的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要求1

工法的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要求 第一条工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等11部分。 其中,工法特点、工艺原理是编写的关键,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等是编写的重点。 各部分编写的主要内容为: (一)前言:概括工法的立项原因和形成过程。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1、立项原因:结合工程,解决工程的技术难题; 2、工法形成过程:立项过程、科研课题研究过程等; 3、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单位及研究评审结果; 4、应用情况。 (二)工法特点: 1、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 2、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三)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1、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2、工程特点; 3、周边环境及环保要求方面。

(四)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1、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 2、关键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 (五)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1、整个工艺流程图,按工艺流程图对各工序进行介绍,必要时各工序也要用工艺流程图去介绍。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并在操作要点中分别加以描述。对于使用文字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要附以必要的图表。 2、在介绍工艺流程时,对关键技术进行较详细介绍;工艺流程要重点讲清基本工艺过程,并讲清工序间的衔接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所在。对于构件、材料或机具使用上的差异而引起的流程变化,应当有所交代。 3、施工组织及施工管理的介绍。 (六)材料与设备:说明工法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名称、规格、主要技术指标;以及主要施工机具、仪器、仪表等的名称、型号、性能、能耗及数量。对新型材料还应提供相应的检验检测方法。 1、与普通工法不同的材料列表介绍; 2、与普通工法不同的设备列表介绍。 (七)质量控制: 1、必须遵照的国家现行规范、地方(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名称和检验方法;

《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

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 为指导建筑业企业编写国家级工法,规范国家级工法的编制内容和申报程序,根据建设部《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2005]145号),制定本指南。 一、国家级工法的编写原则 建筑业企业在编写国家级工法时,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1.工法必须是经过工程实践并证明是属于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经济适用、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施工方法。未经工程实践检验的科研成果,不属工法的范畴。 2.国家级工法编写应主要针对某个单项工程,也可以针对工程项目中的一个分部,但必须具有完整的施工工艺。 3.工法应当按照《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的内容和顺序进行编写。 工法的编写顺序是工法特点、工艺原理在前,最后引用一些典型工程实例加以说明。 二、国家级工法的选题分类 1.通过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形成有实用价值、带有规律性的新的先进施工工艺技术,其工艺技术水平应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2.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而形成的新的

施工方法。 3.对类似现有的国家级工法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三、国家级工法编写内容 国家级工法的编写内容,分为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等11项。 1.前言: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2. 工法特点: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 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4. 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并在操作要点中分别加以描述。对于使用文字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要附以必要的图表。

施工工法及编写要点

施工工法及其编写要点专题讲座 1 工法的产生和定义 1.1 工法的来源 工法一词来自日本,这个词在日本由来已久。当建筑业还处于手工操作时期,就已使用工法一词了。它是一个专有名词,一种习惯叫法,也是一种泛指,词义并不严格,大体包括新的工程结构构造、设备、材料和新的工艺方法。 在日本还有一个叫“构造方法”的词义与工法有些相近。在英、美有Construction Method (施工方法)和System(体系)等词与工法词义相近。总之,各国间用词不尽相同,但其含义都差别不大,词义也不很严格。 近几年来,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总结比较综合性的施工经验时感到,如果用工艺标准、操作规程的方式表达,难以满足各方面需要,而规范、规程又太原则。因此,出现了“施工成套技术”的提法。“施工成套技术”能较准确地反映施工过程中互相关联的有关环节,如工艺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机具设备以及必要的技术经济方面的内容,能较系统地表述施工技术的内在规律。基于这个考虑,我们将国外的经验为我所用。吸取了工法的外延,赋予工法新的内涵,从而形成了我国所特有的工法管理制度。 1.2 工法的定义 是指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的施工方法。 工法是具有指导工程施工与管理作用的一种规范化的技术文件,是对先进的施工方法的提炼与总结提高。也是企业技术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我国工法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没有工法。1984年11月至1988年1月,日本大成建设公司承建了我国鲁布革水电站工程的9km长、衬砌后内径8m的输水隧道。该隧道工程标底价1.496亿元,日本大成公司中标价8463万元。在施工中,日本大成公司采用了许多大成公司特有的工法,如输水隧道采用圆形全断面一次开挖工法、混凝土拌制采用分次投料搅拌工法。仅此两项技术就节约工程造价2070万元,在我国引起很大反响。从此,我国开始推广应用工法,促进了建筑业的技术积累和技术跟踪,提高了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

工法编写要求

施工工法编写 施工工法是由工艺技术和管理方法所构成的综合配套的先进施工方法 施工工法编写的误区 (一) 工法与技术总结概念混淆 工法是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由于工法具有技术先进、提高工效、降低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等特点,经过专家评审可分为国家级工法、省级工法、企业级工法。因此,工法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实用性、适用性。 技术总结是企业对项目施工技术和技术管理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总结,是一种编写形式多样化的文件。它主要针对工程实例中某项技术设计、材料应用、工艺改进、质量整改等问题进行归纳,作为企业自身施工管理经验的积累和交流。因此,技术总结对外只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和借鉴性。 (二) 选题具时效性 工法要反映企业施工技术水平的先进性,使其科技成果具有推广意义,了解自身企业目前掌握的施工技术在同行业中的先进程度是十分重要的。已在各施工企业中广泛应用的成熟技术不是一个好的工法编制选题,因此,工法编制选题应具有时效性。 (三) 前言冗长,精练性 工法的前言是概述工法的形成过程和关键技术的审定及获奖情况。因此,前言用语要准确规范,文字要言简意赅,切忌词语冗长,更不能将

工程概况全部写入前言。 (四) 此特点非彼特点 工法内容的第二条“特点”是指本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换句话说,采用本工法施工较以往传统施工方法上的优点。不能将工法中涉及的材料、构件的特性理解为工法的特点,更不能理解为要向大家介绍你这篇工法的写作特点。 (五) 工艺原理明确性 工艺原理是说明本工法工艺核心部分的原理。通过工法中涉及的材料、构件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说明本工法技术先进性的真正成因。 (六) 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对应性 工艺流程是施工操作的顺序,在工法编制中一般用流程图表示。因此,操作要点一定要对应流程图中施工顺序进行详细地阐释。不能流程图中提到的施工步骤在操作要点中没有解释,也不能把操作要点中需要说明的问题在流程图中没有反映。 (七) 材料说明全面性 为保证工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工法中涉及的有关“材料”的指标数据一定要严谨、准确。在介绍工法“材料”内容时,如工法使用的是新型材料,则除了材料规格、主要技术指标、外观要求等,还应提供相应的检验检测方法。 (八) 质量要求明确性 有些工法的质量要求可依据现行国家、地区、行业的标准、规范规定执行,有些工法由于采用的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国家现行的标准、规范中末规定质量要求,因此在这类工法中质量要求应注明依据的

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

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 2007-02-28 为指导建筑业企业编写国家级工法,规范国家级工法的编制内容和申报程序,根据建设部《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2005]145号),制定本指南。 一、国家级工法的编写原则 建筑业企业在编写国家级工法时,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1.工法必须是经过工程实践并证明是属于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经济适用、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施工方法。未经工程实践检验的科研成果,不属工法的范畴。 2.国家级工法编写应主要针对某个单项工程,也可以针对工程项目中的一个分部,但必须具有完整的施工工艺。 3.工法应当按照《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的内容和顺序进行编写。 工法的编写顺序是工法特点、工艺原理在前,最后引用一些典型工程实例加以说明。 二、国家级工法的选题分类 1.通过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形成有实用价值、带有规律性的新的先进施工工艺技术,其工艺技术水平应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2.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3.对类似现有的国家级工法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三、国家级工法编写内容 国家级工法的编写内容,分为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等11项。 1.前言: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2. 工法特点: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 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4. 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并在

施工工法编制

施工工法的编制 工程建设工法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随着建筑业高速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有了空前的进步,建筑企业在市场机制的驱动下经营模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原理指导施工,如何在施工实践中逐步提高建筑企业的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努力使项目施工达到高质、高效、低耗、安全的目标,已成为建筑企业研究和实践的热点。在这样的形势下,在建筑企业内部实行工法管理,对提高建筑企业技术管理水平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1、工法的概念 工法是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相结合,经过工程实践而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 1)工法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工程与施工。 工法是从施工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先进适用的施工方法,又要回到施工实践中去应用。工法只能产生于施工实践之后,是对先进的施工技术的总结与提高。 2)工法的核心是工艺,施工的组织和管理,使用的材料设备,采取的质量和安全措施等都要保证这个核心工艺的顺利实施。工艺所达到的先进程度和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可作为工法分级标准的主要根据,工法根据其关键技术的先进程度而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级。

3)工法不是单纯的施工技术,工法中不仅应该含有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等技术上的内容,且应含有劳动组织、安全措施、质量要求及节能环保等管理上的内容,以综合反映技术与管理的结合。 2、开发与应用工法的作用 1)工法便于新技术的推介。工法是将先进科技成果的具体应用方法的提炼,形成系统性文件,并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定与推广,作为以后同类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因此,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的推广结合工法的应用与开发,有利于进一步扩展技术推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2)工法具有系统性、通用性和可宣传的特点,对内可作为组织施工和普及职工技术教育的工具性文件,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业务素质,有利于企业内部施工技术的普及;对外便于同类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促进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全面提高整个企业的技术素质、管理水平。 3)工法有利于推广应用新技术。编制施工工法是技术人员经过施工实践验证过的成熟的或已初步推广的技术,具有无可争辩的先进性与权威性。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凡是有现成的工法可以引用的应该优先引用,尤其应该优先引用等级较高的工法。推行工法制度有利于加强企业的技术管理,有利于新技术在应用中总结,产生新的飞跃,新的成果。

北京市市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

附件1 北京市市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 为指导我市建筑业企业编写市级工法,规范市级工法的编制内容和申报程序,根据《北京市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制定本指南。 一、市级工法的编写原则 建筑业企业在编写市级工法时,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1.工法必须是经过工程实践并证明是属于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经济适用、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施工方法。未经工程实践检验的科研成果,不属工法的范畴。 2.工法编写应主要针对某个单项工程,也可以针对工程项目中的一个分部,但必须具有完整的施工工艺。 3.工法编写顺序是工法特点、工艺原理在前,最后引用一些典型工程实例加以说明。 二、市级工法的选题分类 1.通过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形成有实用价值、带有规律性的新的先进施工工艺技术,关键技术的水平至少应达到国内先进。 2.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3.对现有的市级工法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三、市级工法编写内容 市级工法的编写内容,分为前言、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11项。 1.前言: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2.特点: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节能环保、造价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4.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5.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文字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要附以必要的图表。 (1)应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编制工艺流程,重点讲清基本工艺过程,并讲清工序间的衔接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所在。对于构件、材料或机具使用上的差异而引起的流程变化,应当有

工法编写内容和要求

电力建设工法编写内容和要求 国家级和电力建设工法编写包括11项内容:1)前言;2)工法特点;3)适用范围;4)工艺原理;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材料与设备;7)质量控制;8)安全措施;9)环保措施;10)效益分析;11)应用实例。 其中,工法特点、工艺原理是编写的关键,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等是编写的重点。 (1)前言: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背景和形成过程。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研究过程和评审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2)工法特点: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及环保要求等。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4)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①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并在操作要点中分别加

以描述。对于使用文字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要附以必要的图表。 ②工艺流程要重点讲清基本工艺过程,并讲清工序间的衔接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所在。工艺流程最好采用流程图来描述。 ③在介绍工艺流程时,对关键技术进行较详细介绍。进行必要的施工组织及施工管理的介绍。 (6)材料与设备:说明工法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名称、规格、主要技术指标;以及主要施工机具、仪器、仪表等的名称、型号、性能、能耗及数量。对新型材料还应提供相应的检验检测方法。常规的材料和设备不要写入。 (7)质量控制:说明工法必须遵照执行的国家、地方(行业)标准、规范名称和检验方法,(不少工法没有或缺少引用的重要规范标准:如电缆沟防腐缺GB50108-2008和GB50224-2010,有些工法近半数是过期作废的标准);多数工法都有采用过期作废标准的情况;标准应注明年号,以免使用过期作废标准)并指出工法在现行标准、规范中未规定的质量要求和控制方法,并要列出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要求,以及达到工程质量目标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 (8)安全措施:说明工法实施过程中,根据国家、地方(行业)有关安全的法规(多数申报材料中未列出),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安全预警事项。 (9)环保措施:指出工法实施过程中,遵照执行的国家和地方(行业)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多数申报材料中未列出)中所要求的环保指标,以及必要的环保监测、环保措施和在文明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工法的基本知识及其编制、申报要求(正式)

工法的基本知识及其编制、申报要求 1、工法概念 工法一词来自日本。1984年,我国在建设鲁布革水电站时,该工程的引水系统由日本大成建设公司承包,在工程建造过程中,大成建设公司运用了一系列现代化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方法,以精干的组织、科学的管理和适用的技术,使隧洞建造达到了工程质量好、用工用料省、工程造价低的显著效果,创造了施工的世界一流水平,引起了国内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思考,当时在国内称之为“鲁布革冲击”。大成公司的成功,其中包括采用公司特有的“工法”,如隧洞施工采用的《圆形全断面一次开挖法》,混凝土拌制采用的《分次投料搅拌工法》等。 在日本,工法的原意是“建造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施工方法或建造方法”,属于技术方法和工程方法的范畴。我国建设部门在引进工法后,已经将其规范化地定义为:“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因此工法有以下特征: 1)主要服务对象是工程建设,是施工。它来自工程实践,并从中总结出确有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的施工规律性,又回到施工实践中出应用,为工程建设服务。 2)工法既不是单纯的施工技术,也不是单项技术,而是技术和管理结合的、综合配套的施 工技术。不仅有工艺特点(或原理)、工艺程序,而且有配套的机具、质量标准、劳动组织与技术经济指标等,放映技术和管理的结合。 3)工法是利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总结出来的施工经验,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4)工法的核心是工艺,而不时材料、设备,也不是组织管理。在工法中,采用某种工艺技 术是核心内容,至于采用什么样的设备,如何去组织施工,以及保证质量、安全的措施等,都是为了保证工艺的顺利实施。 5)工法是企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经验总结,是企业的宝贵技术财富,并为管理 服务。工法应具有新颖性、适用性,从而对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有重大作用。 工法与我国的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组织设计等都属于一个专有名词。只是施工方法一般是对施工工艺或施工技术的一种泛指,而工法则要求与管理相结合,强调必须是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施工方案与工法的差别主要是前者针对工程施工的技术难点,按照过去工程实践经验在工程施工前形成的技术文件,而工法则是工程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施工规律性的综合体现,在经过若干工程实践后形成。至于施工组织设计,则是施工企业针对工程项目形成的施工管理性文件,与工法有本质上的差异。 2、我国工法管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在鲁布革冲击下,国家建设部对国内外的建设、施工企业技术管理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日本企业工法的内涵。于1989年印发了“关于在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试点企业试行工法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开始了我国推行工法制度的步伐。

公路工程工法编写指南

附件 3 公路工程工法编写指南 为指导工法编写单位编写公路工程工法,规范工法编写的内容和申报材料,根据《公路工程工法管理办法》,特制定本编写指南。 一、编写内容公路工程工法编写内容要齐全完整,主要内容包括: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资源节约、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12 项。 1.前言:简述工法概况,形成的原因和形成过程。 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的成熟性与可靠性、鉴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2.工法特点: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 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适用范围:针对不同的设计要求、不同的工期、 质量、节能、环保、造价等要求,以及不同的施工环境条件等,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4.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并在操作要点中分别加以描述。对于使用文字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要附以必要的图表; (2)工艺流程要重点讲清基本工艺过程,并讲清工序间的衔接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所在。工艺流程最好采用流程图来描述。对于构件、材料或机具使用上的差异而引起的流程变化,应当说明清楚; 6.材料与设备:以表格形式说明工法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名称、规格、主要技术指标;以及主要施工机具、仪器、仪表等的名称、型号、性能、能耗及数量。对新型材料、新设备还应提供相应的检验检测方法; 7.质量控制:说明工法必须遵守执行的国家、地方(行业)标准、规范名称和检测方法,并指出工法在现行标准、规范中未规定的质量要求,以及达到工程质量目标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 8.安全措施:说明工法形成过程中,根据国家、地方(行业)有关安全的法规,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安全预警事项;

工法的编写方法

工法编写内容提要 一、编写内容 1.前言: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2. 工法特点: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 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4. 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并在操作要点中分别加以描述。对于使用文字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要附以必要的图表。 (2)工艺流程要重点讲清基本工艺过程,并讲清工序间的衔接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所在。工艺流程最好采用流程图来描述。对于构件、材料或机具使用上的差异而引起的流程变化,应当有所交代。 6. 材料与设备:说明工法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名称、规格、主要技术指标;以及主要施工机具、仪器、仪表等的名称、型号、性能、能耗及数量。对新型材料还应提供相应的检验检测方法。 7. 质量控制:说明工法必须遵照执行的国家、地方(行业)标准、规范名称和检验方法,并指出工法在现行标准、规范中未规定的质量要求,并要列出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要求,以及达到工程质量目标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 8. 安全措施:说明工法实施过程中,根据国家、地方(行业)有关安全的法规,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安全预警事项。 9. 环保措施:指出工法实施过程中,遵照执行的国家和地方(行业)有关

电力建设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doc 25页)

电力建设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doc 25页)

附件二: 电力建设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 (2010版) 为指导电力建设企业编制电力建设工法,规范电力建设工法的编制内容和申报程序,根据中电建协《电力建设工法管理办法》(中电建协〔2007〕53号),制定本指南。 一、电力建设工法的编写原则 电力施工企业在编制电力建设工法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工法必须是经过工程实践并证明是属于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经济适用、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施工方法。未经工程实践检验的科研成果,不属工法的范畴。 2、电力建设工法编写应主要针对某个单位工程,也可以针对工程项目中的一个分部,但必须具有完整的施工工艺。 3、工法应当按照《电力建设工法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的内容和顺序进行编写。 工法编写的顺序是工法特点、工艺原理在前,最后引用一些典型工程实例加以说明。 二、电力建设工法的选题分类 1、通过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形成有实用价值、带有规律性的新的先进施工工艺技术,其工艺技术水平应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2、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而形成的新的专项施工方法。 3、对类似现有的省(部)级、国家级工法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4、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若干个分部分项工程工法进行整理而

形成的综合配套的大型施工工法。 三、电力建设工法的编写内容 电力建设工法的编写内容,分为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等11项。 1、前言: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2、工法特点: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4、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并在操作要点中分别加以描述。对于使用文字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要附以必要的图表。 (2)工艺流程要重点讲清本工艺过程,并讲清工序间的衔接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所在。工艺流程最好采用流程图来描述。对于构件、材料或机具使用上的差异而易引起的流程变化,应当有所交待。 6、材料与设备:说明工法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名称、规格、主要技术指标;以及主要施工机具、仪器、仪表等的名称、型号、性能、能耗及数量。对新型材料还应提供相应的检验检测方法。 7、质量控制:说明工法必须遵照执行的国家、地方(行业)标准、规范名称和检验方法,并指出工法在现行标准、规范中未规定的质量要求,并要

省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

省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 一、省级工法的编写原则 建筑业企业在编写省级工法时,应当遵守以下原则:.工法必须是经过工程实践并证明是属于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经济适用、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施工方法。未经工程实践检验的科研成果,不属工法的范畴。 .省级工法编写应主要针对某个单项工程,也可以针对工程项目中的一个分部,但必须具有完整的施工工艺。 .工法应当参照建设部《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号)第十五条规定的内容和顺序进行编写。工法的编写顺序是工法特点、工艺原理在前,最后引用一些典型工程实例加以说明。 二、省级工法的选题分类 .通过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形成有实用价值、带有规律性的新的先进施工工艺技术,其工艺技术水平应达到省内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 .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对类似现有的省级工法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三、省级工法编写内容

省级工法的编写内容,分为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等项。 .前言: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 工法特点: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 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 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并在操作要点中分别加以描述。对于使用文字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要附以必要的图表。 ()工艺流程要重点讲清基本工艺过程,并讲清工序间的衔接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所在。工艺流程最好采用流程图来描述。对于构件、材料或机具使用上的差异而引起的流程变化,应当有所交代。

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论述

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 来源:时间:2008-12-30 点击:60 为指导建筑业企业编写国家级工法,规范国家级工法的编制内容和申报程序,根据建设部《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2005]145号),制定本指南。 一、国家级工法的编写原则 建筑业企业在编写国家级工法时,应当遵守以下原则:1.工法必须是经过工程实践并证明是属于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经济适用、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施工方法。未经工程实践检验的科研成果,不属工法的范畴。 2.国家级工法编写应主要针对某个单项工程,也可以针对工程项目中的一个分部,但必须具有完整的施工工艺。 3.工法应当按照《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的内容和顺序进行编写。 工法的编写顺序是工法特点、工艺原理在前,最后引用一些典型工程实例加以说明。 二、国家级工法的选题分类 1.通过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形成有实用价值、带有规律性的新的先进施工工艺技术,其工艺技术水平应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2.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3.对类似现有的国家级工法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三、国家级工法编写内容 国家级工法的编写内容,分为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等11项。 1.前言: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2. 工法特点: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 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4. 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并在操作要点中分别加以描述。对于使用文字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要附以必要的图表。

国家级工法申报格式

关于印发《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的通知 建协[2007]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筑业协会(联合会、施工行业协会),有关行业建设协会,国资委管理的有关建筑业企业: 为规范国家级工法的编写内容和申报程序,指导建筑业企业编写国家级工法,根据建设部《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2005]145号)精神,我们编制了《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并经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审查同意,现予以印发。 附件: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 二○○七年一月二十九日 抄报:会长、副会长 抄送: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山东省、江苏省建管 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 为指导建筑业企业编写国家级工法,规范国家级工法的编制内容和申报程序,根据建设部《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2005]145号),制定本指南。 一、国家级工法的编写原则 建筑业企业在编写国家级工法时,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1.工法必须是经过工程实践并证明是属于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经济适用、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施工方法。未经工程实践检验的科研成果,不属工法的范畴。 2.国家级工法编写应主要针对某个单项工程,也可以针对工程项目中的一个分部,但必须具有完整的施工工艺。 3.工法应当按照《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的内容和顺序进行编写。 工法的编写顺序是工法特点、工艺原理在前,最后引用一些典型工程实例加以说明。 二、国家级工法的选题分类 1.通过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形成有实用价值、带有规律性的新的先进施工工艺技术,其工艺技术水平应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2.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省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 - 河南省建筑业协会

省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 为指导建筑业企业编写省级工法,规范省级工法的编制内容和申报程序,根据建设部《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2005]145号)和省建设厅《河南省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实施细则》(豫建建[2005]207号),制定本指南。 一、省级工法的编写原则 建筑业企业在编写省级工法时,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1.工法必须是经过工程实践并证明是属于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经济适用、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施工方法。未经工程实践检验的科研成果,不属工法的范畴。 2.省级工法编写应主要针对某个单项工程,也可以针对工程项目中的一个分部,但必须具有完整的施工工艺。 3.工法应当参照建设部《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2005]145号)第七条规定的内容和顺序进行编写。 工法的编写顺序是工法特点、工艺原理在前,最后引用一些典型工程实例加以说明。 二、省级工法的选题分类 1.通过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形成有实用价值、带有规律性的新的先进施工工艺技术,其工艺技术水平应达到省内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 2.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3.对类似现有的省级工法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三、省级工法编写内容 省级工法的编写内容,分为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等11项。 1.前言: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2.工法特点: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 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4. 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

工法编写指南

公路工程工法编写指南 为指导工法编写单位编写公路工程工法,规范工法编写的内 容和申报材料,根据《公路工程工法管理办法》(2013年修订),特制定本编写指南。 一、编写内容 公路工程工法编写内容要齐全完整,主要内容包括:前言、 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 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资源节约、效益分 析和应用实例12项。 1.前言:简述工法概况,形成的原因和形成过程。其形成过 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的成熟性与可靠性、鉴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2.工法特点: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 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 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适用范围:针对不同的设计要求、不同的工期、质量、节能、环保、造价等要求,以及不同的施工环境条件等,适宜采用 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 济条件; 4.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 - 1 -

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应该按照工艺 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并在操作 要点中分别加以描述。对于使用文字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要 附以必要的图表; (2)工艺流程要重点讲清基本工艺过程,并讲清工序间的衔 接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所在。工艺流程最好采用流程图来 描述。对于构件、材料或机具使用上的差异而引起的流程变化, 应当说明清楚; 6.材料与设备:以表格形式说明工法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名称、规格、主要技术指标;以及主要施工机具、仪器、仪表等的名称、型号、性能、能耗及数量。对新型材料、新设备还应提供相应的 检验检测方法; 7.质量控制:说明工法必须遵守执行的国家、地方(行业) 标准、规范名称和检测方法,并指出工法在现行标准、规范中未 规定的质量要求,以及达到工程质量目标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 理方法; 8.安全措施:说明工法形成过程中,根据国家、地方(行业)有关安全的法规,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安全预警事项; 9.环保措施:指出工法形成过程中,遵照执行的国家和地方(行业)有关环境保护法规中所要求的环保指标,以及必要的环 - 2 -

湖南省工程建设工法编制与申报工作指南

附件: 湖南省工程建设工法编制与申报工作指南 为加强湖南省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工程建设工法管理的各项规定,提高工法编制水平,明确工法申报程序,特制定本工作指南。 一、工法的编制 1.工法的编写原则 建筑业企业在编写工法时,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1)工法是经过工程实践并证明是属于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经济适用、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施工方法。工法的整体技术立足于国内,应是申报单位自行研制开发或会同其它单位联合研制开发。 (2)工法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尚没有相应的国家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的,应已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或省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的建设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审定。 (3)工法编写必须具有完整的施工工艺。 2.省级工法的选题分类 湖南省工程建设省级工法按照专业分为房屋建筑工程(包括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土木工程(包括公路、铁路、桥梁、隧道、堤坝、矿山等)、工业安装工程(包括设备、管道、自动化等)三大类别。

3.省级工法编写内容 省级工法的编写包括以下11项内容: (1)前言: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2)工法特点: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4)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①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并在操作要点中分别加以描述。对于使用文字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要采用必要的图表说明。 ②工艺流程要重点讲清基本工艺过程,并讲清工序间的衔接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工艺流程必须采用流程图来描述。对于构件、材料或机具使用上的差异而引起的流程变化,应当有所交代。 ③工艺操作要点,要对每道工序的操作程序描述清楚,并附加必要的图表和照片、影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