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要环境问题

合集下载

世界环境十大问题

世界环境十大问题

一、全球10大环境问题1、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

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另一方面,由于陆地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大陆气温升高,与海洋温差变小,近而造成了空气流动减慢,雾霾无法短时间被吹散,造成很多城市雾霾天气增多,影响人类健康。

汽车限行,暂停生产等措施只有短期和局部效果,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气候变暖和雾霾污染。

2、臭氧层破坏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

但是大多数人认,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氯氟烃是一种人造化学物质,1930年由美国的杜邦公司投入生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进入60年以后,开始大量使用,主要用作气溶胶、制冷剂、发泡剂、化工溶剂等。

另外,哈龙类物质(用于灭火器)、氮氧化物也会造成臭氧层的损耗。

(1)、废气破坏臭氧层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如N0和N02等),这些氮氧化物可以破坏掉大量的臭氧分子,从而造成臭氧层的破坏。

(2)、CFCs和哈龙对臭氧层的破坏美国科学家莫里纳(Molina)和罗兰德(Rowland)提出: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氯和含溴的物质是造成臭氧层被破坏的元凶,最典型的是氯氟烃类化合物(CFCs)和含溴化合物哈龙(Halons)。

3、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密切相关。

10大环境问题

10大环境问题

10大环境问题在当今全球范围内,关于环境问题的呼声日益高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面临着许多严重的环境挑战,这些挑战对我们的生活质量、健康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并分析当前全球范围内的10大环境问题,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目前全球最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人类的活动导致了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加速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这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积极推行减排措施和能源转型,如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

二、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和燃煤等都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

高浓度的空气污染导致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问题的发生。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政府需要出台更严格的环保法规,并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三、水资源危机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危机日益严重。

过度抽取地下水和污染水源导致许多地区面临淡水短缺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重要的措施包括提高水资源的管理效率、加强用水的节约和推广水资源再利用技术。

四、土壤退化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农业活动导致了土壤退化的问题。

过度的化肥使用和农药滥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解决土壤退化问题的关键是加强土壤保护和可持续农业发展。

五、生物多样性丧失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当前全球范围内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森林砍伐、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和非法捕捞等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严重影响。

保护自然栖息地、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禁止非法捕捞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六、塑料污染塑料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

每年大量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对海洋生物和食物链造成污染。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加强垃圾分类和提倡回收利用是解决塑料污染的有效途径。

七、放射性污染核事故和核废料的不当处理导致了放射性污染问题。

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的潜在危害。

10大环境问题

10大环境问题

10大环境问题**全球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到地球上的各个方面,包括大气、水资源、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以更好地了解这些问题对我们的生活和未来产生的影响。

**一、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前最紧迫的环境问题之一。

由于大规模的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高,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

这对于农业、生态系统和海平面上升都带来了严重威胁。

**二、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直接危害,而且会对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产生负面影响。

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

**三、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性问题,尤其在干旱地区。

过度抽取地下水、污染和气候变化都导致了水资源的不足。

**四、土壤退化**土壤质量的下降导致了农业生产的下降和生态系统破坏。

过度耕作、过度使用化肥和土地退化是主要原因。

**五、生物多样性丧失**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各种生命形式的多样性。

由于森林砍伐、生境破坏和非法捕猎,许多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威胁。

**六、塑料污染**塑料污染是一个迅速扩大的问题,大量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危害海洋生态系统,并可能进入食物链。

**七、能源资源枯竭**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传统能源资源正迅速枯竭,而且开采和使用这些资源也会导致环境破坏。

**八、核废料处理**核废料的妥善处理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核废料泄漏或不当处置可能对环境和公共安全产生长期风险。

**九、城市化问题**全球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土地消耗、交通拥堵、污染和低效的资源利用。

**十、森林砍伐**森林砍伐对生态系统和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

非法伐木和森林破坏危害了全球的森林资源。

这十大环境问题紧密相互关联,解决它们需要国际社会的合作和采取可持续的措施。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减轻这些问题的影响做出贡献,包括节约能源、减少塑料使用、支持可持续农业和森林保护等。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 、
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 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 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 年将升高6cm, 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 年将升高 , 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 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也可能影响到 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 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 旱涝灾害, 旱涝灾害,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 和破坏, 和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一系 列重大影响。 列重大影响。
8、水污染
水是我们日常最需要, 水是我们日常最需要,也上接触最多的物质之 一,然而就是水如今也成了危险品
9、海洋污染 、
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破坏了红树林、 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破坏了红树林、 珊瑚礁、海草, 珊瑚礁、海草, 使近海鱼虾锐减, 使近海鱼虾锐减,渔业损失惨重 10、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化学活性或毒性、 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化学活性或毒性、 爆炸性、 爆炸性、腐蚀性和其他对人类生存环境存在有 害特性的废物
2、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
将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 将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 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 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
3、生物多样性减少 、
有关学者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 万种生物 有关学者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 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估 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 个 计到21世纪初 世纪初, 计到 世纪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 其总数的15%~30%。 其总数的 。
5、森林锐减 、
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 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 森林正以平均每年 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 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 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 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 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 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

世界地球日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世界地球日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世界地球日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每年的4月22日,我们都会庆祝世界地球日,这一天是为了提醒人们关注和保护地球。

然而,地球面临着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思考。

一、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目前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由于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地球的气温不断上升,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如洪涝、干旱和风暴。

人类应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地球的气候系统。

二、水资源短缺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水资源短缺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严峻问题。

许多地区出现旱灾和干旱,给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困扰。

我们应该节约用水,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

三、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过度开发而导致的。

过度的农业生产、城市化和工业化等活动造成了土地的贫瘠、侵蚀和沙化。

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保护土地资源,推动可持续的土地利用,防止进一步的土地退化。

四、空气污染工业排放物、交通尾气和燃烧等活动导致了空气污染问题。

空气污染不仅影响人们的健康,还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

通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倡低碳出行和采用清洁能源,我们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

五、海洋污染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污染物进入海洋,导致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海洋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海洋生物遭到威胁。

我们应该减少塑料污染、治理海洋油污、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保护海洋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六、物种灭绝由于人类的活动,许多动植物正面临着物种灭绝的威胁。

破坏栖息地、非法捕猎和气候变化等因素造成了物种灭绝的加剧。

我们应该保护野生动植物,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平衡。

七、资源过度消耗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已经超过了地球的承载能力。

矿产资源的开采、森林的砍伐和水资源的过度使用等行为导致了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

全球10大环境问题

全球10大环境问题

全球10大环境问题1、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蔓延5、森林锐减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8、水体污染9、海洋污染10、固体废物污染二、我国环境状况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

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成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松花江)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

5、大淡水湖泊总磷、总氮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

6、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

7、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并呈加重趋势。

8、城市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呈恶化趋势。

绝大多数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0、全国2/3的河流和1000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

三、历年环境日主题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人类居住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资源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和人类食物链;防止有毒化学品污染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年,提高环境意识1983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止酸雨1996年:我们的地球、家园、居住地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环境污染概述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

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

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

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世界的主要环境问题

世界的主要环境问题

世界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造成危害的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气候变化1.1 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主要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使地球平均气温上升。

气候变暖导致的后果有: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等。

1.2 极端气候事件极端气候事件包括干旱、洪水、热浪、寒潮等,对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等造成严重影响。

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呈现上升趋势。

二、生物多样性丧失2.1 生物种类减少由于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原因,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

许多物种濒临灭绝,生态系统功能受损。

2.2 生态系统退化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退化,导致碳汇减少、水资源涵养能力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等,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三、水资源短缺3.1 水资源分布不均全球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有的地区水资源丰富,有的地区却面临严重干旱。

水资源短缺影响农业、工业、生活等方面,加剧水资源危机。

3.2 水资源污染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水排放导致水资源污染,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

水资源污染使得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严重。

四、大气污染4.1 颗粒物污染颗粒物(PM2.5、PM10等)污染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燃煤、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等是主要污染源。

4.2 臭氧污染臭氧层破坏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对人体皮肤、眼睛等造成伤害。

制冷剂、溶剂、化肥等是导致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因素。

五、土壤污染5.1 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如铅、镉、汞等)污染影响土壤质量,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工业排放、废弃物堆放等是主要污染源。

5.2 有机污染有机污染物质(如农药、化肥、石油等)损害土壤结构,影响土壤肥力和生态系统。

农业、工业活动是主要污染源。

六、海洋污染6.1 塑料垃圾污染塑料垃圾污染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地球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球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球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地球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然而,近年来,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剥夺和破坏却不断加剧,地球正面临着许多严重的问题。

这些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未来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在接下来的文档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地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1.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目前全球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人类活动导致的过量温室气体排放,如二氧化碳和甲烷,导致了温室效应的加剧,进而引发了全球气温升高、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问题。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寻找更可持续的能源替代品。

2. 大规模破坏生态系统: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破坏,导致了许多生态系统的崩溃。

森林砍伐、过度捕捞、土地开垦和湿地的填充,都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我们需要采取行动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制定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政策。

3. 水资源危机: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危机日益严重。

水污染、水资源过量使用和气候变化都对地球的水供应产生了巨大冲击。

我们必须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用水效率,保护水源地,以及改善水质和供应。

4. 空气污染:工业化与城市化带来了大量的空气污染。

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和燃煤电厂的排放,导致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升高,引发健康问题和气候变化。

减少尾气排放、加强工业废气处理以及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都是减少空气污染的关键。

5. 食品安全: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和农业实践的变化,对全球的食品供应产生了压力。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和供应链管理等多个方面。

确保食品安全需要投资于可持续农业和创新技术,以增加粮食产量并减少浪费。

6. 能源危机:化石燃料的消耗导致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

全球对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依赖使我们面临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

推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并提高能源效率,是减缓能源危机的关键。

7. 垃圾污染:垃圾污染严重影响了地球的环境和生态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主要环境问题近年来,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酸雨等全球性环境咨询题日趋严峻,使人类环境面临着更为严肃的挑战。

国际社会对此十分重视,围绕这些咨询题举行的会谈、讨论日趋增多,仅1989年讨论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国际会议就达9次之多。

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在解决这些总咨询题方面,已取得了一些进展,许多国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等有关国际环境法律文件并主动采取实际行动。

这讲明,人类正在为有效地操纵全球性环境咨询题作出主动努力。

一、地球变暖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而开释的二氧化碳、甲烷、氟氯化碳、一氧化二氮、臭氧等温室气体持续增加,导致大气层的构成发生了尺人的变化。

许多科学家断言,如果这种情形连续下去温室气体的积存专门可能引发全球气候的变暖。

实际上,由于人为的阻碍,局部区域的变暖差不多显现。

按照统计和测算,全球由于燃烧排入大气中的碳已连续6年缓慢增加,1994年达到59.25亿吨。

同时,由于砍伐森林使大气中增加的碳也在1. 1-3.6亿吨之间。

众长时刻尽度看,全球温度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有着紧密而明显的有关性。

尽管没有证据表明二氧化碳水平变化直截了当引起温度的变化,但自18世纪中叶以来,二氧化碳的水以及其它温室气体差不多达到过去16万年中前所未有的浓度。

尽管氟氯化碳、甲烷和氮氧化物等在大气中也有积存。

然而二氧化碳对全球温度的阻碍,比这些气体加起来的总和,至少高出60%。

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一个要紧缘故。

全球碳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持续变化。

1860年全球夫君驻为0. 93亿吨,1900年急剧上升到5.25亿吨,1950年达到16.2亿吨。

然而,仍旧不及瑞在排放量的1/3。

从70年代起,排放量增长的速度开始变慢,195 0-1973年平均增长4.6%,而1973-1988年间平均增长仅为1.6%。

近年来碳排放量经较平稳,究其缘故,一是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经济衰退,二是前苏联集团经济的萎缩。

然而,在今后一个时期仍保持稳固增长。

尽管近年来碳排放量的增长要紧发生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

然而,按人均排放量运算,进展中国家仅为0.5吨,百工业化国家排放量达至3吨以上。

按总量计,进展中国家仅占全球总量的1/3,而发达国家则占据2/3以上。

令人关注的是进展中国家碳排放量的奉献率正在增长,大鸡每14年翻一番。

在2000年前,全球碳排放量估量将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

然而,即使碳排放量坚持现在平稳的水平,也仍旧超过全球海洋和森林能够吸取的能力,导致滞留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的持续增加。

1994年末,大气中的碳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浓度从上一年度末的357/0ppm上升到35 8.9ppm,是6年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年头。

1980年以来,大气中增加了3500亿吨碳,其中约有1500亿吨仍旧滞留在大气中科学家们估算,要想稳固大气中碳的总量,全球碳排放量至少应降低60%。

1992年全球首脑会议签署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要求工业化国家制定与今后10年削沽排放目标相应的政策,并采取实际步骤。

按照测定和估算,1994年低层大气平均温度为15.32 ℃,是1991年菲律宾皮拉图波火山爆发以来最热的一年,按照记载,也是1987年以来连续5个最热的年份。

像任何一个地点每日温度变化一样,大气低层每年平均温度也是变化不定和难以讲明的。

在上个世纪,温度升高的趋势已专门明显。

现在,全球气温比1880年高出0.3-0.6℃。

从1980年以来,差不多显现了10个最热的年头。

皮拉图波火山爆发是本世纪内最大的火山爆发,它把数百万吨的尘埃排入到高层大气中,并扩散到全球。

这些尘埃阻挡阳光照耀,足以使低层大气温度降低半个摄氏度。

但是这些尘埃颗粒物在随后的两年中以专门慢的速度沉降到地球表面。

至1994年初,皮拉图皮火山的阻碍差不多终止,因而全球温度又开始回到皮拉图波火山爆发前的高温水平。

现在,气象学家差不多从全球各地的温度监测站监测到了一系列数据,绝大多数气象学家相信,随着大气中温室气体,专门是二氧化碳的连续积存,全球变暖的趋势最终将会复原。

现在不甚清晰的只是变暖的趋势何时复原?有多大幅度?由联合国一些机构资助的政府间气候变化研究组(IPCC)指出,如果矿物燃料的使用连续长期稳固增加,那末,到2050年全球平均温度将达到16-19℃,超过以往的变暖速度而加速全球的变暖。

政府间气候变化研究组所推测的全球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阻碍。

尽管全球每个地区受其阻碍的程度专门难推测,然而,较高的温度将引起海水平面的升高和极地冰的融解。

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并将埋住一些海岸地区。

全球变暖也可能改变包括降雨、土壤温度和季节长短等气候变化,这些可能导致许多生态系统的缺损和毁坏,威逼数以千计的生物种类的安全。

气候变化对人类将产生一些重大阻碍,它可能在数十年内改变要紧的粮食生产区域。

二、臭氧层的消耗与破坏臭氧浓度较高的大气层约在距地表10-50公里范畴内,在25公里处浓度最大,形成了平均厚度为3毫米的臭氧层,它能吸取太阳紫外辐射,给地球提供了防护紫外线的屏蔽,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了调剂气候的作用。

臭氧层的破坏会使过量的紫外辐射到达地面,造成健康危害;使平流层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地球气候专门,阻碍植物生长、生态的平稳等后果。

近半个世纪以来,工农业高速进展,人为活动产生大量氮氧化物排入大气,超音速飞机在臭氧层高度内飞行、宇航飞行器的持续发射都排出大量氮氧化物和其他气体进入臭氧层;此外,人们大量生产氯氟化碳化合物(即氟利昂),如CFCL3(氟利昂-11)、CF2CL2(氟利昂-12)、CCI2FC CIF2(氟利昂-113)、CCIF2(氟利昂-114)等,用作致冷剂、除臭剂、头发喷雾剂等,其中用量最多的是氟利昂-11和氟利昂-12。

据统计,1973年全世界共生产这两种氟利昂约480万吨,绝大部分释入低层大气后,进入臭氧层中。

氟利昂在对流层中专门稳固,能长时刻滞留在大气中不发生变化,逐步扩散到臭氧层中,与臭氧发生化学反应,并降低臭氧层的浓度。

臭氧的排除要紧是由于一氧化氮、氯氟化碳经光分解产生的活性氯自由基、氯氧自由基等与臭发生反应,而使臭氧层中臭氧的浓度逐步降低。

自从70年代末发觉南极上空庞大的“臭氧洞”,臭氧耗竭咨询题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有人估量臭氧层中臭氧浓度减少1%,会使地面增加2%的紫外线辐射量,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增加2%——5%(美国每年新增患者达30——40万人)。

最近美国等国家已禁止使用氯氟化碳喷雾剂,并严格操纵其它氯氟化碳的生产与使用。

最近有人估算,如按1977年的水平连续使用氯氟化碳,则将使臭氧减少5%—9%。

按照联合国环境署最新统计情形看,臭氧减少的趋势还在进展,南极上空的臭空泛仍在扩大,且在北极上空也显现了类似的臭空泛现象,只是范畴小一些。

当前,全球环境领域防止臭氧层破坏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努力减少消耗大气平流层臭氧的化学吕产量。

按照统计和估算,1994年全球氯氟化碳产量进一步下降,连续6年保持下降的势头,总产量从1988年时的高峰下降了77%。

由于外交努力的结果,1987年签订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在1990年和1 992年得到进一步强化,工业化国家同意到1995年12月31日停止生产氯氟化碳,差不多签字的进展中国家则有10年的宽限期,到2005年停止生产。

至1994年底,全球共有146个国家签署了这项议定书。

尽管进展中国家氯氟化碳产量比工业化国家低得多,然而,对这些化学品的需求量却明显增加。

90年代初期,印度、中国和其他一些进展中国家氯氟化碳的使用量少于美国的一半,然而,其中一些国家氯氟化碳的消耗量却几乎以两位数的速率增长。

为了关心进展中国家减少和排除氯氟化碳,工业化国家应建立开发替代氯氟化碳产品技术的基金。

然而,基金捐助国家并没有兑现他们的承诺。

在1991—1994年间,捐助国家所捐赠的金额只有他们原先承诺的3.93亿美元的2/3。

缺少资金和技术仍旧是进展中国家减少氯氟化碳所面临的要紧困难。

阻碍氯氟化碳产量减少的另一个缘故是日益进展起来的“国际氯氟化碳黑市”。

1994年从俄罗斯和爱沙尼亚法进口到欧盟的氯氟化碳约2500吨,相当于欧盟合法进口总量的10%。

而在美国,对氯氟化碳征收高额执照税,又进一步刺激了机会主义贸易者,1994年美国非法进口的氯氟化碳量估量在1万吨左右,占美国总产量的10%。

现在差不多清晰,由于臭氧层破坏将使地球表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而增加对生物的损害。

实验和流行病研究表明,紫外线—β增加可能对人体和生物产生不同的阻碍,包括非黑色瘤皮肤发病率增高和导致农作物减产。

三、酸雨酸雨作为一个环境咨询题,大约显现在50年代。

那时,美国的东北部和欧洲地区就存在酸雨的危害。

到了60年代后期,酸雨的范畴扩大了,同时在北欧的瑞典、丹麦等国显现了明显的危害。

70年代以后,酸雨迅速蔓延至几乎所有国家。

1950—1972年的20年间,欧洲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增加了2倍,雨水的酸度,每年平均以10%的速度增加。

雨水PH值一样在4. 0—4.5左右。

美国对15个州的河流与湖泊的监测表明,17%的河流与20%湖泊由于酸化而外于危险状态。

对18.8万公里长的河流监测发觉,有近4万公里长度的河流因酸化而处于危险状态。

科学家们指出,如按目前的酸雨趋势进展下去,安大略地区的48000个湖泊20年后就会失去生气。

在近3年中,德国酸雨危害面积增加了6倍。

酸雨已由一个局部咨询题迅速进展为一个区域性的、全球性的环境咨询题。

酸雨对环境有多方面的危害。

据报道,瑞典9万个湖泊中有2万个差不多或正在成为“死湖”,鱼、虾等水生生物绝迹。

这种情形在加拿大、美国、西欧、北欧等地区也都显现了。

酸雨破坏土壤的结构和营养,使土壤贫瘠化,危害植物的生长,使作物减产。

据估量,美国和加拿大每年因酸雨造成的农业缺失达160亿美元。

酸雨对森林也有专门大的破坏性。

据统计,欧洲大约有6500万公顷的森林遭酸雨污染危害,德国森林受酸雨危害的面积由1982年的8%扩大到目前的52%,中欧有100万公顷的森林枯萎死亡。

酸雨还严峻腐蚀建筑物、工业设备、仪器以及损害的体健康。

酸雨在一些地区不仅成为重大的经济咨询题,而且成为一个重大的政治咨询题,国与国之间因酸雨引起的纠纷日益增多。

欧洲各国和美国、加拿大等国的首脑多次磋商酸雨的防治咨询题,但进展缓慢。

称之为“空中死神”的酸雨,正在全球各地蔓延,严峻地威逼着人类的生存与进展。

四、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资源支撑着人类的生存和进展,同时使人们能够习惯环境的需求的变化。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地区内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

据联合国环境署估量,全球大约有500万种到3000万种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