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省内区域——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导学案

《认识省内区域——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导学案
《认识省内区域——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导学案

第29课时认识省内区域——珠江

三角洲和西双版纳

1.识记珠江三角洲与西双版纳的位置、范围,以及珠三角城镇化及经济特点。

2.理解珠三角地区多层次开放体系、外向型经济和城镇化状况,西双版纳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课前利用15~20分钟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学习方法和需达成的目标如下。

1.通过珠三角的位置、外资投入、侨乡等角度来理解珠江三角洲发展的有利条件;通过其工业部门及产品的出口来理解其外向型经济的特点;结合教材珠江三角洲城镇分布的变化了解其城市化;结合西双版纳的位置及气温和降水分布理解其生物多样性及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旅游业对西双版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可以联系相关知识来分析西双版纳气候的成因,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或查询资料了解珠三角与西双版纳的情况。

3.完成《知识体系梳理》和《预习效果检测》,熟记基础知识。

1.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特点及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西双版纳支柱产业的优势。

2.外向型经济对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作用及西双版纳旅游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指导学生阅读珠三角的位置图、外资占全国比例图,外向型经济图、城镇变化图、西双版纳的景观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2.为学生提供有关华人、华侨的事迹录像片,如陈嘉庚、李林、李嘉诚、霍英东、邵逸夫等,以及改革开放后,广大华侨、海外华人为了改变祖国的落后面貌献计献策,还大量在祖国内地、家乡投资办厂、捐资助学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指导并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完成《知识体系梳理》和《预习效果检测》,课内讨论探究完成《互动探究》,小组互测完成《技能应用与拓展》,课后完成《固学案》。

展示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标志性地理事物,引出本课时的学习内容。

一、珠江三角洲

1.对外开放的前沿

(1)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①部,②下游,毗邻③,与④地区隔海相望。

(2)我国五个经济特区中,⑤和⑥位于珠江三角洲。

(3)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⑦区。

2.外向型的经济: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三角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

⑧,引进了大量外资、先进的⑨、⑩和最新工商科技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加工制造企业,发展经济。

3.城镇的发展

(1)独特的土地利用景观: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农业用地交错分布。

(2)城镇化的表现: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和的扩张。

二、西双版纳

1.位置:山脉最南端,南部和、缅甸接壤。

2.丰富的旅游资源

(1)热带自然风光秀美

景观独特:望天树、板状根、绞杀植物等。

热带动物王国:、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2)少数民族风情独特:以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

3.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发展,增加了机会和人均,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西双版纳的经济发展。

【答案】①东南②珠江③港澳④东南亚⑤深圳

⑥珠海⑦沿海经济开放⑧产业扩散⑨技术设备⑩经营管理方法外向型城镇数量和规模横断老挝热带雨林亚洲象绿孔雀傣族就业收入

读珠江三角洲局部图,回答1~2题。

1.深圳市原是一个小渔村,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化大都市。下列属于深圳市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A.良好的港口条件

B.国家资金扶持

C.优惠的特区政策

D.优越的区位条件

【解析】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有许多优惠政策。

【答案】 C

2.为发挥区域优势,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前店后厂”模式,在该合作中,港澳地区主要扮演的角色是()。

A.提供土地、劳力和产品,扮演“店”的角色

B.进行产品加工、制造,扮演“厂”的角色

C.对产品进行市场推广和外销,扮演“店”的角色

D.从事样品制造和开发,扮演“厂”的角色

【解析】在“前店后厂”模式中,港澳地区负责对产品进行市场推广和外销,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提供土地、劳力,对产品进行加工、制造,扮演“厂”的角色。

【答案】 C

读图,回答3~4题。

3.该地的特色民居是()。

A B

C D

【解析】图示地区为西双版纳,竹楼是其特色民居。

【答案】 B

4.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地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

B.该地是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

C.冬无寒潮,夏无台风

D.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地形平坦

【解析】西双版纳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

【答案】 D

探究一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互动探究] 1.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有什么有利条件?近几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却逐渐失去了台商的青睐,其原因又是什么?

【答案】临近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可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是著名的侨乡,有利于吸引外资;劳动力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有利于产品外销。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土地、劳动力资源的低成本优势,吸引了大批台商前来投资设厂。随着企业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劳动力成本上升,加上远离市场,人才储备不足,使得这里吸引资金的优势渐失。

2.珠江三角洲商品粮基地产量降低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大量的耕地发展花卉、种植经济作物,致使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粮食总产量降低。

【点拨】 1.珠江三角洲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侨乡、土地和劳动力廉价、交通便利、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投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劳动力、政策等优势逐渐丧失。

2.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被挤占,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粮食产量不断下降。

[归纳总结] 1.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

(1)区位因素: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十分便利;平原广阔,水网密布,自然条件优越。

(2)人文因素:珠江三角洲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侨居海外的华侨、外籍华人达500多万,港澳同胞400多万人,是著名的侨乡。

(3)政策因素: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开放体系。国家的许多优惠政策促进了这里的经济快速发展,使这里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对全国其他地区起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2.外向型经济

(1)外向型经济的概念: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以赚取大量的外汇。

(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发展

①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发展成为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体系。

②工业部门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部门中,家用电器、电子、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玩具、日用商品等轻工业均居全国前列,金融、商贸、旅游、房地产、通信等第三产业也很发达。

③经济发展特点

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人缘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外贸为导向,经济发展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

探究二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互动探究] 1.读云南位置及景洪市气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左图中适当位置填注靠近我国西双版纳的邻国。

(2)景洪市的气候类型是,气候特征

是。

(3)试举出景洪市气候条件下的代表性动植物。

(4)举例说明西双版纳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答案】(1)略。

(2)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充足,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3)略。

(4)该区位于西南边陲,有缅甸、老挝两个陆上邻国,并有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可发展边境旅游;本区位于热带,有丰富的热带雨林动植物资源;该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有13个少数民族,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2.近几年,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下滑趋势,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案】市场竞争加剧;旅游景点相对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接待也没有形成国际化;不法商贩影响了西双版纳的声誉;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压力比较大;部分景点没有特色;等等。

3.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有哪些作用?

【答案】带动了多个部门(交通、商业、城市建设、服务业等)的发展,同时增加了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西双版纳经济的发展。

【点拨】 1.西双版纳地处中国和缅甸、老挝交界处,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景洪市的代表动植物有大象、孔雀、菩提树、天然橡胶等。西双版纳具有丰富的热带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风土民情,适宜发展边境旅游。

2.受旅游市场的竞争、旅游资源分散、管理不善、游览价值不高、环境承载力等因素影响,西双版纳旅游业出现下滑趋势。旅游业对于带动其他部门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生活有重大作用。

[归纳总结] 1.丰富的旅游资源

(1)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南与老挝、缅甸接壤,自北向南的澜沧江—湄公河使这里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

(2)西双版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北有哀牢山、无量山为其阻挡了南下的寒流,南面还能受到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因此西双版纳形成了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降水充足的热带季风气候,这里成为除海南省之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3)发育了高大挺拔的望天树、巨大的板状根、残忍的绞杀植物、气势磅礴的“独木成林”等雨林特有的景观;生活着亚洲象、绿孔雀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

(4)傣家竹楼小巧别致,菠萝饭和竹筒饭美味可口,孔雀舞美丽多姿,泼水节规模宏大,这一切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穷魅力。

2.蓬勃发展的旅游业:过去的西双版纳长期以农业生产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双版纳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使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

(1)这里发展旅游业的条件:①热带动植物王国;②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③可以发展边境旅游和出境旅游;④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

(2)旅游业不仅带动了交通运输、商业、宾馆餐饮业等多部门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城市面貌的极大改观。

(3)近年来,西双版纳旅游业下滑的原因:①周边景点增多;②本地景点分散,大同小异;③不法商贩违法经营;④生态环境压力大。

(4)重振对策:①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②对分散景点进行整合改造;③严惩不法商贩;

④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现在东莞有3000多家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已有“北中关村,南东莞”之说。读珠江三角洲工业结构变化趋势图,回答1~2题。

1.外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东莞靠近香港,海洋运输便利

B.东莞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东莞经济发达,电脑消费市场广阔

D.东莞环境优美,科技水平高

【解析】东莞电脑生产企业为外围设备生产企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因此外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最主要原因是东莞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答案】 B

2.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B.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C.轻度污染工业→中度污染工业→重度污染工业

D.工业分散→工业集聚→工业分散

【解析】结合珠江三角洲工业结构变化趋势图可知,其工业发展经历了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转变过程。

【答案】 B

3.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分布有我国纬度和海拔最高的热带雨林(季雨林),生态效益突出。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双版纳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西双版纳橡胶产业现状及“十二五”规划目标表

2019年2019年2019年(计划)

种植面积(万亩)284.71406.96407

橡胶产量(万吨)19.0725.5335

(1)西双版纳地处带,与山水相连,气候特征是。

(2)材料二数据表明,2019年以前西双版纳橡胶产量增加主要依靠,“十二五”期间橡胶增产主要依靠,为此,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3)近年来,由于过度种植橡胶,热带森林面积在减少,单一的人工林替代了原始生态林,请分析由此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并提出治理措施。

【解析】第(1)题,西双版纳位于热带,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与东南亚山水相连。第(2)题,西双版纳过去依靠扩大种植面积增加橡胶产量,以后将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第(3)题,单一经济林会导致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应该合理规划、发展立体农业、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答案】(1)热东南亚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

(2)扩大橡胶种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大科技与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加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3)环境问题: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导致旱季缺水;引发水土流水,土壤肥力下降;生存环境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治理措施:合理规划与布局,严格控制橡胶林面积;发展立体农业,改变单一种植模式;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环保宣传与执法。

【答案】①外向②旅游资源③旅游业

参考答案

知识体系梳理

①东南②珠江③港澳④东南亚⑤深圳⑥珠海⑦沿海经济开放⑧产业扩散⑨技术设备⑩经营管理方法外向型城镇数量和规模横断老挝热带雨林亚洲象绿孔雀

傣族就业收入

预习效果检测

1.C

2.C

3.B

4.D

思维探究与创新

探究一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互动探究] 1.临近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可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是著名的侨乡,有利于吸引外资;劳动力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有利于产品外销。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土地、劳动力资源的低成本优势,吸引了大批台商前来投资设厂。随着企业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劳动力成本上升,加上远离市场,人才储备不足,使得这里吸引资金的优势渐失。

2.大量的耕地发展花卉、种植经济作物,致使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粮食总产量降低。

探究二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互动探究] 1.(1)略。

(2)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充足,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3)略。

(4)该区位于西南边陲,有缅甸、老挝两个陆上邻国,并有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可发展边境旅游;本区位于热带,有丰富的热带雨林动植物资源;该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有13个少数民族,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2.市场竞争加剧;旅游景点相对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接待也没有形成国际化;不法商贩影响了西双版纳的声誉;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压力比较大;部分景点没有特色;等等。

3.带动了多个部门(交通、商业、城市建设、服务业等)的发展,同时增加了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西双版纳经济的发展。

基础达标检测

1.B

2.B

能力综合提升

3.(1)热东南亚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

(2)扩大橡胶种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大科技与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加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3)环境问题: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导致旱季缺水;引发水土流水,土壤肥力下降;生存环境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治理措施:合理规划与布局,严格控制橡胶林面积;发展立体农业,改变单一种植模式;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环保宣传与执法。

知识导图构建

①外向②旅游资源③旅游业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整理总结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22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 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 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0;若|a|=-a ,则a≤0。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5、估算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导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目标: ①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②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 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 【前置学习】 1.观察早期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并提出题,根据书上的提示,分析“露西”和“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进化的地位。 2.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及历程,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劳动、使用工具、语言等方面的变化。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小组长展示) 【合作探究】 1.学生观察图中的要点(骨骼的长短、粗细,骨盆的形态等)并进行分析,引导答疑,树立进化的观点。 2.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明白了些什么呢?想到了些什么呢? 【达标拓展】 1.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 A.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B.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C.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D.类人猿与人类发生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各自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 2.下列人类的基本特征中,不是伴随直立行走出现的是( ) A.后肢增长B.骨盆变短变宽C.语言的产生D.脊柱呈S形 3.是进化论的建立者。他认为人类和现代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的改变和自身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着的方向发展,肢解放出来,臂和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 【教学反思】

第一章第二节人的生殖 学习目标: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 学习重点和难点: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学习过程: 【前置学习】 一、观察图片4-3到4-6并阅读P8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4-3 4-5,分别标出图4-4 4-6中各生殖器官的名称。 2.男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是;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的是,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3.睾丸的功能是和;卵巢的功能是和。 4.子宫是的场所。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及答案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学习重、难点】: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适于下地生活的特点是:上肢___________,下肢___________。 2、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但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成为地球的强者,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 二、合作探究 任务一:认真阅读教材P2至P3思考: 3. 教材中的四种现代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那些地方 ? 大猩猩黑猩猩 长臂猿猩猩 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是。 其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4、今天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原因是什么? 5、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与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6、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任务二:认真阅读分析教材P4至P5内容思考 7、“露西”少女的化石与现代人类较为相似,想象一下他的运动方式会是什么? 8、“东非人用图中的石块做什么?它们已经具有能力。 三、系统总结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自然条件: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自身的变化:

创造和使用。 四、生活链接 现代的类人猿是否有一天会进化为人类? 五、反馈检测 9、许多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使前肢解放出来,臂和手变得灵巧,为使用、制造工具提供了前提;随着制造的工具越来越来复杂,并且使用了火,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因此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10、人类和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 A 黑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 B 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 C 人类是黑猩猩进化的一个分支 D 黑猩猩和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11、古猿进化成人,人脑比猿脑发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古猿的直立行走 B 古猿的手和足得到了发展和改善 C 古猿转移到平原上生活 D 古猿进行劳动和集体生活 12、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 生命起源与原始大气 C 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 D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教学反思: 第二节人的生殖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技能目标: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 情感目标: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敬爱父母的情感。【学习重、难点】 1.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2.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组合学导学案

第一章 计数原理 1.3组合 1.3.1组合 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组合,组合数的概念及意义; 2.掌握组合数公式及其推导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组合问题 学习重点:组合数计算公式以及性质 学习难点:组合数计算公式以及性质的应用 一 自主学习 问题1:(1)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分别去参加某天的上,下午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分别去参加一项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问题2:有5名体操运动员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选拔赛.(1)从中选出3名参加双杠,吊环,鞍马三个单项比赛,每项仅1人,有几种不同的选拔结果?(2)从中选出3名参加吊环比赛,有几种不同的选拔结果? 1 组合的概念: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说明:⑴不同元素;⑵“只取不排”——无序性;⑶相同组合:元素相同 2.组合数的概念: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 .用符号m n C 表示. 3.组合数公式的推导: (1)一般地,求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排列数m n A ,可以分如下两步:① 先求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m n C ;② 求每一个组合中m 个元素全排列数m m A ,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得:m n A =m n C m m A ?. (2)组合数的公式: (1)(2)(1)!m m n n m m A n n n n m C A m ---+==或)!(!!m n m n C m n -=,,(n m N m n ≤∈*且 4、组合数的性质(1):m n n m n C C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整理(供参考)

1、一支蜡烛长20厘米,.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厘米,燃烧时剩下的高度n (厘米)与燃烧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2、已知正比例函数kx y =(0≠k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k x y +=的图象大致是( ) A C D 3、甲、乙两人同时沿着一条笔直的公路朝同一方向前行,开始时,乙在甲前2千米处, 甲、乙两人行走的路程S (千米)与时间t (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乙的速度为4千米/时 B 、经过1小时,甲追上乙 C 、经过0.5小时,乙行走的路程约为2千米 D 、经过1.5小时,乙在甲的前面 4、当14+a 的值为最小值时,a 的取值为( ) A 、-1 B 、0 C 、4 1 - D 、1 5、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169的算术平方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121的负的平方根,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的平方根为( ) A. 2 B. 4 C.±2 D. ±4 6、满足-3<x <5的整数x 是( ) A 、-2,-1,0,1,2,3 B 、-1,0,1,2,3 C 、-2,-1,0,1,2 D 、-1,0,1,2 7、如图,有一圆柱,它的高等于8cm ,底面直径等于4cm (π=3).在圆柱下底面的A 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与A 相对的B 点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大约等于 ( ) A .10cm B .12 cm C .19cm D .20cm 8、直线y kx b =+经过点(1,)A m -,(,1)B m (1)m >,则必有( ) A. 0,0k b >> .0,0B k b >< .0,0C k b <> .0,0D k b << 9、如果0ab >, 0a c <,则直线a c y x b b =-+不通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0、如图,两直线1y kx b =+和2y bx k =+在同一坐标系内图象的位置可能是( ) x y x y x y x y O O O O S(千米) 1 2 3 4 0.5 1 乙 甲 O t (时)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教案)

第八章人的生殖和发育 1 第一节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学案 2 主备人:审核人:审核时间:班级:七年级()班学3 生: 4 学习目标: 5 1.能够说出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说出男女主要的生殖器官。 6 2.识别卵子和精子,描述精子和卵子的排出路线。 7 3.描述受精过程及其胚胎发育过程。 8 重点: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受精过程及其胚胎发育过程 9 难点:描述受精过程及其胚胎发育过程 10 一【课前预习】:(温故知新,无师自通,我能行!) 11 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由____、___ 、、等组成。其中是最主要的器官,作12 用是。 13 2、女性生殖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其中______是主要器官,作14 用是__________,每个周期只有________发育成熟。 15 二【课内探究】(请记住:在竞争中,没有优秀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 16 1.预习反馈导学:①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②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7 2.自主探究:任务一:受精过程 18 阅读课文p5并观察图8-3、4、5,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看谁找得最好。 19 1.人的生殖细胞包括产生的和产生的两种。 20 2.受精是指和相结合的过程。 21 3、由卵子和精子结合而成的细胞叫做。 22 4、结扎,既可以有效节育,又不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 23

5.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的场所是。 24 6.受精卵不断进行,逐渐发育成,缓慢地移动到子25 宫中,最终植入,这是怀孕的开始。 26 3.研讨交流: 27 阅读P6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28 1.胚泡在子宫内继续发育,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周左右发育成。 29 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中,通过、从母体获得 30 和;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等废物,也是通过经母体排出。 31 3.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 32 4.分娩是指。 33 5.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成熟,大约要经过天,故有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之说。 34 6.正常情况下,分娩时,婴儿的先产出。在产出前,胎儿的正常体位是向下。 35 36 37 38 4.合作探究: 39 1.讨论你认为在男女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生殖器官应是哪一个?为什么? 40 41 2.胎儿与母亲的血液是相通的吗? 42 43 3.怀孕的妇女可以说是一切生理活动都是进行两个人的,所以十分辛苦,分娩的过程更44 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甚至个别情况下还有生命危险。父母把子女养育成人更是不容易,45 我们应该怎样铭记这份父母恩,如何回报父母呢? 46

(完整word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和答案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学校:铁锁桥初级中学教研组:生物教师:谭德权学生: 重点: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难点:受精的过程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一、课前预习1、一朵花是由、、、和等组成 的。 2、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放出。从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 程,叫做传粉。 3、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 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内部。胚珠里面有,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结合,形成。 4、受精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其中子房壁发育成,子房 里面的胚珠发育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 二、导入新课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把我们周围的环境装点得五彩缤纷。那么,植物为什么会开花呢?花朵美丽的色彩和四溢的芳香,对植物本身有什么意义?为什么有的植物的花既不艳丽又不芳香? 三、合作探究 (一)花的结构 阅读课本P102观察与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对花进行观察和解剖,并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观察的方法: (1)取一朵桃花对照图Ⅲ-15观察它的、、、和。 (2)用镊子从外向内依次摘下、、和,仔细观察和的特点。 (3)用镊子夹开一个,用放大镜观察其里面的。 (4)用刀片纵向剖开,用放大镜观察其里面的。 2,桃花的结构 花的结构 内生 内生 (二)传粉和受精 1、阅读课本P103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叫传粉?有几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1)如桃花、李花、苹果花、油菜花都是靠传粉的花,其特点是、、。(2)如玉米、杨、柳的花是靠传粉的。其特点是、、。 1、描述受精的过程,(受精,双受精,图示) (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阅读课本P104并读图Ⅲ—18回答下列问题: 1、受精完成后花的各部分发生了哪些变化?

排列 导学案

排列(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排列的意义,并能用树形图正确写出一些简单排列问题的所有 排列. 过程与方法:了解排列数的意义,掌握排列数公式及推导方法,从中体会“化归” 的数学思想,并能运用排列数公式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所学的排列知识,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排列的意义,并能用树形图正确写出一些简单排列问题的所有排列. 教学难点:掌握排列数公式及推导方法,从中体会“化归”的数学思想. 学习过程 一.合作探究 学习探究一: 1、排列的定义: 几点说明: (1)元素不能重复。n个中不能重复,m个中也不能重复。 (2)“按一定顺序”就是与位置有关,这是判断一个问题是否是排列问题的关键。 (3)两个排列相同,当且仅当这两个排列中的元素完全相同,而且元素的排列顺序也完全相同。 (4)m<n时的排列叫选排列,m=n时的排列叫全排列。 (5)为了使写出的所有排列情况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最好采用“树形图”。2、小练习 下列问题中哪些是排列问题? (1)10名学生中抽2名学生开会 (2)10名学生中选2名做正、副组长 (3)从2,3,5,7,11中任取两个数相乘 (4)从2,3,5,7,11中任取两个数相除 (5)20位同学互通一次电话 (6)20位同学互通一封信 (7)以圆上的10个点为端点作弦 (8)以圆上的10个点中的某一点为起点,作过另一个点的射线(9)有10个车站,共需要多少种车票? (10)有10个车站,共需要多少种不同的票价? 学习探究二: 1、排列数: 2、“排列”和“排列数”有什么区别? 3、排列数公式(1): 排列数公式(2): 几点说明: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 2 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 2 2 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 2 2 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 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 3 π +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 ≥0;若|a|=-a ,则a ≤0。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5、估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导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主备人:唐再云审核人:唐再云时间: 学习目标: ①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②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 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 【学生预习】 1.观察早期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并提出题,根据书上的提示,分析“露西”和“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进化的地位。 2.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及历程,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劳动、使用工具、语言等方面的变化。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小组长展示) 【合作探究】 1.学生观察图中的要点(骨骼的长短、粗细,骨盆的形态等)并进行分析,引导答疑,树立进化的观点。 2.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明白了些什么呢?想到了些什么呢? 【达标拓展】 1.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 A.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B.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C.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D.类人猿与人类发生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各自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 2.下列人类的基本特征中,不是伴随直立行走出现的是( ) A.后肢增长B.骨盆变短变宽C.语言的产生D.脊柱呈S形 3.是进化论的建立者。他认为人类和现代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的改变和自身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着的方向发展,肢解放出来,臂和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 【回忆:我学到了什么】

第一章第二节人的生殖 主备人:唐再云审核人:唐再云时间: 学习目标: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 学习重点和难点: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学习过程: 【学生预习】 一、观察图片4-3到4-6并阅读P8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4-3 4-5,分别标出图4-4 4-6中各生殖器官的名称。 2.男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是;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的是,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3.睾丸的功能是和;卵巢的功能是和。 4.子宫是的场所。 二、阅读课文并观察图4-7,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看谁找得最好。 1.人的生殖细胞包括产生的和产生的两种。 2.受精是指和相结合的过程。 3.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 4.受精卵不断进行,逐渐发育成,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这是怀孕的开始。 三、阅读P10及P9上边小字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胚泡在子宫内继续发育,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周左右发育成。 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中,通过、从母体获得 和;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等废物,也是通过经母体排出。 3.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 四、阅读课文P11~12观察图4-10,完成下列问题: 1.分娩是指。 2.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成熟,大约要经过天,故有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之说。3.正常情况下,分娩时,婴儿的先产出。在产出前,胎儿的正常体位是 向下。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小组长展示) 【合作探究】 1.讨论你认为在男女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生殖器官应是哪一个?为什么? 2.胎儿与母亲的血液是相通的吗?

《1.2排列与组合》习题课导学案

《§1.2 排列与组合》习题课导学案.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 1.能运用排列组合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能结合具体情况,灵活选用常见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排列组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解题策略、解题方法的选择 【学法指导】 1.结合具体问题,归纳题型特点,选择解题方法 2.比较区别,找准不同问题情境的联系与区别 【知识链接】 排列组合的定义,排列数组合数公式 【学习过程】 练1用0,1,2,3,4,5这六个数字: (1)能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 (2)能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且为5的倍数的五位数? (3)能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且比1 325大的四位数?

知识点二:相邻不相邻排列问题(即某两或某些元素不能相邻的排列问题) 例2.7位同学站成一排, (1)甲、乙和丙三同学必须相邻的排法共有多少种? (2)甲、乙和丙三名同学都不能相邻的排法共有多少种? (3)甲、乙两同学间恰好间隔2人的排法共有多少种? 知识点三:选排问题先取后排 例3.(1)4名优秀学生全部保送到3所学校去,每所学校至少去一名,则不同的保送方案有多少种? (2)四个不同球放入编号为1,2,3,4的四个盒中,则恰有一个空盒的放法有多少种? 练2(1)6本不同的书分给甲、乙、丙3位同学,每人各得2本,有多少种分法? (2)把6个不同的小球全部放到5个有编号的小盒中,每小盒至少有1个小球,有多少种方法? (3)把6个相同的小球全部放到5个有编号的小盒中,每小盒至少有1个小球,有多少种方法? (4) 某校准备组建一个10人的篮球队,由高一的6个班学生组成,要求每班至少1人,则名额的分配方案有多少种?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 2 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 2 2 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 2 2 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 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 3 π +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 ≥0;若|a|=-a ,则a ≤0。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66283word版本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 导学1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学习重、难点】: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适于下地生活的特点是:上肢___________,下肢___________。 2、我国的古人类化石非常丰富,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发现于______________。1929年,________ 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 3、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但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成为地球的强者,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 二、合作探究 任务一:认真阅读教材P2至P3思考: 4、教材中的四种现代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那些地方 ? 大猩猩黑猩猩 长臂猿猩猩 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是。 其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5、今天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原因是什么? 6、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与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7、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任务二:认真阅读分析教材P4至P5内容思考 8、“露西”少女的化石与现代人类较为相似,想象一下他的运动方式会是什么?

三、系统总结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自然条件: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自身的变化: 创造和使用。 四、生活链接 现代的类人猿是否有一天会进化为人类? 五、反馈检测 10、许多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使前肢解放出来,臂和手变得灵巧,为使用、制造工具提供了前提;随着制造的工具越来越来复杂,并且使用了火,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因此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11、人类和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 A 黑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 B 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 C 人类是黑猩猩进化的一个分支 D 黑猩猩和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12、古猿进化成人,人脑比猿脑发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古猿的直立行走 B 古猿的手和足得到了发展和改善 C 古猿转移到平原上生活 D 古猿进行劳动和集体生活 13、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 生命起源与原始大气 C 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 D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222 a b c +=。 2.勾股定理的证明:用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关系进行证明(两种方法)。 3.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2 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 三角形。满足222 a b c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 实数 1.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其性质: (1)概念:如果2 x a =,那么x 是a 的平方根,记作: a (2)性质:①当a ≥0≥0;当a =a a =。 2.立方根的概念及其性质: (1)概念:若3 x a =,那么x 是a (2a =;②3 a = 3.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 (1)概念:实数是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统称; (2)分类:按定义分为有理数可分为整数的分数;按性质分为正数、负数和零。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小数可分为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其中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称为分数。 4.与实数有关的概念: 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与有理数范围内的意义完全一致;在实数范围内,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同样成立。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即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数轴正好可以被实数填满。 5 (a ≥0,b ≥0) a ≥0,b >0)。 第三章 1.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大小和形状,改变了图形的位置;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2.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点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旋转不改变图形大小和形状,改变了图形的位置;经过旋转,图形点的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和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作平移图与旋转图。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的探索 1.多边形的分类: 2.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定义、性质、判别: (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对角线互相平分。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分别相=b a b =

2015版(新人教版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全册,38页】

课题: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课时) 学前预习 个案一.明确目标 1.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谁?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谁? 3.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是怎么样的? 二.知识结构 1.进化论的建立者: 2.现在类人猿与人类共同的祖先: 3.现代类人猿主要有四种:,,,。 4.森林古猿的生活方式:以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 5.从猿到人的进化 (1)起源地:地带。 (2)证据:古人类学家在那里发现了许多早期,也就是石化了 的,遗物和。 三.疑难问题(通过预习,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 学中探究 一.小组探究 1.现代类人猿有哪些形态结构特点?他们是怎么样生活的? 2.人猿区别的标志是什么? 3..从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可以看出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4.从“东非人”的石器化石可以说明什么? 5.现在的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类吗?为什么? 6.“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猿同祖,人类有哪些行为使得现在 的类人猿数目日益减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濒危的现存猿类?

二.点拨释疑 学后检测 一.练习测试 1.现在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长臂猿 B 森林古猿C北京猿人D类人猿 2.古人类能够更好的交流和合作是因为() A火的使用 B 语言的使用C工具的使用D直立行走 3.促使森林古猿下地活动的直接原因是() A在树上活动范围小 B 喜欢地面的生活 C天敌增多D森林大量消失 4.下列各项中,不是促进神龙古猿进化到人类的是() A产生面部表情B使用并制造工具 C 用语言交流 D 在陆地上生活,直立行走,手足分工 5.客观事实是提出观点的依据,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叙述, 6.属于事实的是() A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50万年前到20万年前 B北京周口店地区发现了北京猿人的化石 C北京猿人,亚洲直立人起源与非洲 D其他地区50万年前到20万年前,没有北京猿人生活 二.拓展题 6.类人猿与人类的不同 (1)生活环境:现代类人猿生活在,生活方式是,而人类生活在。 (2)运动方式:现代类人猿的运动方式是,而人类的运动方式是。 (3)工具的使用:人类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而类人猿。(4)脑的结构:人类的大脑比现代类人猿的,而且出现了主管的区域。 (5)火的使用:人类会用烧烤食物。 三.得失反思: 四.给老师的建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整套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整套导学案 燎原中学七年级生物导学案 教学进度表 第1页共38页 燎原中学七年级生物导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目标: ①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②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 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 【前置学习】 1.观察早期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并提出题,根据书上的提示,分析“露西”和“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进化的地位。 2?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及历程,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劳动、使用工具、语言等方面的变化。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小组长展示) 【合作探究】 1.学生观察图中的要点(骨骼的长短、粗细,骨盆的形态等)并进行分析,引导答疑,树立进化的观点。 2.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明白了些什么呢?想到了些什么呢? 【达标拓展】 1?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A.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B ?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C.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D.类人猿与人类发生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各自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 2.下列人类的基本特征中,不是伴随直立行走出现的是() A.后肢增长B .骨盆变短变宽C .语言的产生D .脊柱呈S形 3面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的改变和自身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着的方向发展,肢解放出来,臂和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 【教学反思】 第一章第二节人的生殖 学习目标: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第2页共38页 燎原中学七年级生物导学案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 学习重点和难点: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学习过程: 【前置学习】 、观察图片4-3到4-6并阅读P8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及答案

生物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答案 参考答案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课前预习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照相机测量 二、合作探究 (一)B (二)1.①营养②进行呼吸③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⑤生长 ⑥繁殖 2.(1)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 的食物为食,从中获取营养物质。但是,无论是植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是动物 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是来自自然界中的一些简单的物质,它们都是一样的。 (2)氧气二氧化碳 (3)动物和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如出汗、呼出气体、排尿等方式将废物排出体外。 (4)狮子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 的叶片合拢。说明了生物对来自外界的各种刺激做出一定的反应。蘑菇能从小 到大;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不断长大;小鸡破壳而出。说明了生物体能够由小 长大。当生物体长到一定的时候,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三、拓展创新 1.(1)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有细胞构成的。 (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3)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4)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6.(1)生物能生长(2)生物能繁殖(3)生物能遗传(4)生物能变异(5)生 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五、达标测试 1.D 2.C 3.D 4.B 5、C 6.曲中的生物有:老树、昏鸦、瘦马、人;曲中的非生物有: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风、夕阳、天涯 7、动物取食————营养 鲸喷出水柱————呼吸 向日葵朝向太阳————应激性 植物开花结果————繁殖 人体排汗————排泄 蘑菇由小长大————生长 子女与母亲相似————遗传 参考答案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课前预习:调查调查 二、合作探究 (一)1.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方案抽样调查记录整理分析 2、略 (二)1.略 2.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水生生物、陆生生物;家禽、家畜、作物、宠物

新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月考真题

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一、 选择题(共30分) 1、在下列各数0,0.2,3π,722,6.1010010001…,11131 ,7中,无理数的个数 是( D ) A 、1 B 、 2 C 、3 D 、 4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 、 27的立方根是3± B 、 6427 - 的立方根是43- C 、-2的立方是-8 D 、-8的立方根是-2 3、下列四组数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 D ) A 、 1,2,5 B 、3,5,4 C 、 5,12,13 D 、 4,13,15 4、满足75<<-x 的整数x 有( )个 A 、6个 B 、5个 C 、4个 D 、3个 5、下列各式无意义的是( A ) A .-5 B .4 10 - C . 5 1- D .2 )5(- 6、36的算术平方根是(B ) A .±6 B.6 C.±6 D. 6 7、52762、 、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 ( C ) A 、62275<< B 、62527<< C 、52762<< D 、56227<< 8、如图4所示,有一个长、宽各2米,高为3米且封闭的长方 体纸盒,一只昆虫从顶点A 要爬到顶点B ,那么这只昆虫爬 行的最短路程为( C ) A 、3米 B 、4米 C 、5米 D 、6米 9、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B ) A 、 125 1144251 =,B 、4)4(2 ±=-,C 、22222-=-=-,D 、327-=-3 10、已知,一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从港口A 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 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离开港口2小时后,两船相距( D ) A .25海里 B .30海里 C .35海里 D .40海里 二、填空题(共24分) 11、 16 9 的平方根是 ±? 0 ; 81的算术平方根是 9 ;81的平方根是 ±3 。

2013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十三章 健康地生活 第一节 健康及其条件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第十三章第一节健康及其条件 课题第十三章第一节健康及其条件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审核人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概述健康及其条件。 (2)理解吸烟、酗酒、吸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能够概述合理用药的常识。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讨论发言和阅读资料,培养他们表达交流、分析资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吸烟、酗酒、吸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的知识,使学生更加珍爱生命。 重点难点重点: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难点: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学习过程 学案导案 预习导学健康习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精中毒分为_____和______两类 烟雾中成分明显有害的有______、_____、_____等。 毒品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有_____、_____、_____。 毒品损害人的_____和 _____,影响______系统、______系统和 ______的功能,还会降低人的______功能 预习本节内容并 做相关题目,了 解关于健康的一 些知识.

课堂探讨通过预习并结合生活实际小组内对如下问题进行讨论并做出总结. 1.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2.怎样拥有健康? 3.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是什么? 每个小组依次派代表汇报自己的观点,其他小组评价,提问 学生观看演示实验,并感受酒精的害处. 学生阅读资料,认识到关注健康重要性. 以小组为单位对 如下问题进行讨 论,并做出总结: 依次让每个小组 依找代表汇报本 组对相关问题的 看法,其他小组 对其观点作出评 价,提出问题,质 疑. 教师演示酒精对 水蚤心率影响的 实验,使学生认 识到酒精的危 害. 发给学生一份关 于烟草知识的资 料,让学生认识 其危害,珍爱自 己. 知 识反馈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积极配合,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对 有关问题作出概 括,总结。 结论:要养成健 康的生活习惯; 达到身心健康, 远离烟酒,远离 毒品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导学案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主备人:陈大治时间:xx-2-16学习目标:①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②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学习重点和难点: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学习过程: 【前置学习】 1、观察早期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并提出题,根据书上的提示,分析“露西”和“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进化的地位。 2、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及历程,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劳动、使用工具、语言等方面的变化。 【展示交流】 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小组长展示) 【合作探究】 1、学生观察图中的要点(骨骼的长短、粗细,骨盆的形态等)并进行分析,引导答疑,树立进化的观点。 2、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明白了些什么呢?想到了些什么呢? 【达标拓展】

1、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 A、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B、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C、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D、类人猿与人类发生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各自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 2、下列人类的基本特征中,不是伴随直立行走出现的是( ) A、后肢增长 B、骨盆变短变宽 C、语言的产生 D、脊柱呈S形 3、是进化论的建立者。他认为人类和现代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的改变和自身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着的方向发展,肢解放出来,臂和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 【教学反思】 第一章 第二节人的生殖主备人:陈大治时间:xx-2-16学习目标: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学习重点和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