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绿维创景案例

合集下载

湿地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前言 (2)1. 研究背景 (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3. 研究范围与方法 (5)二、湿地公园现状分析 (7)1. 自然地理条件 (8)2. 生态环境状况 (9)3. 社会经济状况 (10)三、湿地公园建设必要性分析 (11)1. 生态保护与恢复 (12)2. 生物多样性保护 (13)3.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14)4. 土地利用与规划 (16)5. 旅游开发与经济发展 (17)四、湿地公园建设可行性分析 (19)1. 政策支持与法规保障 (21)2. 技术与人才储备 (22)3. 资金筹措与投资回报 (23)4. 市场需求与营销策略 (24)5. 社会效益与影响评估 (26)五、湿地公园规划与设计 (27)1. 总体规划与布局 (29)2. 功能分区与设施配置 (30)3. 交通组织与游览路线 (31)4. 景观设计与艺术表现 (33)六、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 (34)1. 建设进度计划与实施安排 (36)2. 资源保护与管理措施 (37)3. 公园运营与维护方案 (38)4. 安全保障与应急预案 (39)七、结论与建议 (41)1. 结论总结 (42)2. 建议与展望 (43)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5)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环境和休闲娱乐的需求。

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生态功能,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科普教育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场所。

本报告旨在对湿地公园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为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大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力度。

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的重要载体,对于维护湿地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湿地公园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不足、管理滞后等。

汉石桥湿地公园考察报告

汉石桥湿地公园考察报告

汉石桥湿地公园考察报告第三组:曹治国引言:9月12日,我们北京师范大学BELL课程组的老师和同学五十余人参加了对汉石桥湿地公园核心区域的考察,一方面是为了加深对湿地生态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我们了解当前我国湿地保护现状提供一个很好的途径。

通过实地考察和现场询问,我们获得了一些湿地知识,也发现了一些公园建设运营中的一些问题。

主体:根据《国际湿地公约》的定义和分类,汉石桥湿地和北方许多湿地一样,属于草丛型沼泽中的芦苇沼泽。

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615公顷,核心区面积163.5公顷,原为汉石桥水库,后水库干枯,就成了如今的苇塘。

汉石桥湿地属内陆湿地生态系统类型,是北京现存惟一的半天然荒野型湿地。

这里有芦苇等野生植物210多种,是多种珍稀水禽、野生鸟类的乐园和南北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许多爱鸟的人常到此地观鸟,目前已记录到鸟类近150种,约占北京市鸟类种数的一半左右。

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国家Ⅱ级重点野生动物17种。

但是,情况却不容乐观。

据了解,北京湿地面积在40年间从12万公顷锐减到不足3万公顷,湿地保护已迫在眉睫。

北京的湿地最大面积时曾占全市总面积的5%,然而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北京的天然湿地和坑塘正在迅速消失,持续干旱和水资源的过度利用更加剧了湿地的退化,北京的湿地面积现仅占全市面积不足3%。

在考察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由于水源不足而引起的一些湿地萎缩和缺水的迹象。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谈:首先,我们获得了一些关于芦苇沼泽的植被情况、动物分布情况的基本知识,认识了一些常见的湿地动植物品类,对湿地所具有的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控制污染、净化水质,调节径流、蓄洪防灾,调节小气候、改善大气环境,为野生生物提供栖息地等多种功能有了切身的体会。

同时,也强化了我们保护湿地的责任感,认识到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紧迫性。

其次,我们发现了一些汉石桥湿地建设中的一些问题。

第一,水源问题。

从参观中我们发现,湿地中的水塘水很浅,并且呈畏缩趋势,湖泊中的小岛上土壤干化,植被生长并不很好。

生态汉石 无穷野趣——北京市顺义区汉石桥湿地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汉石 无穷野趣——北京市顺义区汉石桥湿地生态旅游规划

北京市顺义区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北京市唯一现存的大型芦苇沼泽原生湿地,目前已成为沼泽湿地的“遗迹”,具有重大的环境、社会、教育及经济价值。

北京市委市政府和顺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汉石桥湿地的保护,于2005年6月18日成立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并投入巨资进行湿地保护。

为了严格保护湿地和科学发展湿地,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编制了《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项目组通过“以旅促农、以旅带农、以旅助农、以旅扶农、以旅富农”方式,发挥旅游业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带动作用和对传统农业改造的促进作用。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通过对“静、野、淡、新、艺”的湿地意境追求,采用科普、康体、民俗、艺术、温泉、花卉和湿地七大元素最终达到人与湿地和谐发展。

2006年1月18日,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与北京市顺义区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北京市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正式启动!这是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将与北京市顺义区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一道,以“创造遗产”的高度,合力编制一个国内一流水平的精品规划,为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发展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人工湿地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札记

《人工湿地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札记

《人工湿地设计要点及案例分析》阅读随笔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人工湿地的定义与特点 (3)1.2 人工湿地设计的意义与重要性 (4)二、人工湿地设计要点 (5)2.1 水源与水质 (7)2.1.1 水源的选择与保护 (7)2.1.2 水质的监测与控制 (9)2.2 土地选择与利用 (10)2.2.1 土地的类型与特性 (11)2.2.2 土地的规划与布局 (12)2.3 生物多样性保护 (13)2.3.1 生物栖息地的构建 (15)2.3.2 生物物种的选择与引入 (17)2.4 景观设计与文化融入 (18)2.4.1 人工湿地的景观风格与特点 (19)2.4.2 文化元素的融入与表达 (20)三、人工湿地案例分析 (22)3.1 国内外典型人工湿地案例介绍 (23)3.1.1 国内人工湿地案例 (24)3.1.2 国外人工湿地案例 (25)3.2 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27)3.2.1 设计理念与方法的借鉴 (28)3.2.2 成功经验的总结与启示 (29)四、结论与展望 (30)4.1 人工湿地设计的成果与价值 (31)4.2 对未来人工湿地设计的展望 (33)一、内容概要本书介绍了人工湿地设计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它强调了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工程手段,在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以及生态修复方面的关键作用。

书中阐述了人工湿地的定义、功能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书中详细阐述了人工湿地设计的要点,这包括选址分析、设计原则、设计流程等方面。

选址分析强调了综合考虑地形、水文、气候等自然因素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的重要性。

设计原则部分提出了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可持续利用等核心理念。

设计流程则具体介绍了从规划到施工、运行及后期维护的整个过程。

书中通过多个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了人工湿地设计的实践应用。

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地域、不同规模的人工湿地建设项目,包括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净化系统、污水处理工程等。

通过案例分析,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人工湿地设计的实际操作过程,以及面临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

北京汉石桥湿地建设

北京汉石桥湿地建设

北京汉石桥湿地建设
朱利
【期刊名称】《中国城市林业》
【年(卷),期】2007(5)1
【摘要】结合汉石桥湿地在保护与恢复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索湿地园林景观在保护、恢复、建设、管理的方法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朱利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北京,1013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
【相关文献】
1.北京汉石桥湿地恢复区土壤种子库初探 [J], 李伟;许可
2.北京汉石桥湿地水质分析与净化价值评价 [J], 肖红叶;张曼胤;崔丽娟;杨思;李伟;赵欣胜
3.北京汉石桥潜流湿地对总溶解性固体和浊度的去除效果分析 [J], 李伟;平云梅;崔丽娟;王贺年;张曼胤;赵欣胜;魏佳明;窦志国;蔡杨
4.北京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植被现状调查与分析 [J], 张勇;颜泓;苗雪鹏;张丽云;李万成
5.浅析责任规划师在城市更新与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北京市顺义区石园街道、杨镇、汉石桥湿地等片区为例 [J], 温宗勇;马静;刘蕊;郭玉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市顺义区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_企业报告(业主版)

北京市顺义区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_企业报告(业主版)
(不含费率与未公示金额)
¥1915.06
同比增长:5.6%
平均金额(万元)
¥119.69
同比增长:-40.6%
平均节支率
7.6%
同比增长:145.2%
*平均节支率是指,项目节支金额与预算金额的比值的平均值。(节支金额=项目预算金额-中标金额)
1.2 需求趋势
近 3 月(2023-06~2023-08):
TOP2
北京银盾保安服务 汉石桥湿地安保人员服务费项目 有限公司
145.6
2023-02-01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3)工程监理服务(2)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北京福麟玖工程项
TOP1 汉石桥湿地林地管护项目(2023 目 管 理 有 限 责 任 公
目标单位: 北京市顺义区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

报告时间:
2023-08-19
报告解读: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网站公开的招标采购 项目信息,基于招标采购大数据挖掘分析整理。报告从目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供应 商、代理机构、信用风险 5 个维度对其招标采购行为分析,为目标单位招标采购管理、采购效率 监测和风险预警提供决策参考;帮助目标单位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中介机构等快速了解目 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竞争和风险水平,以辅助其做出与目标单位相关的决策。 报告声明:本数据报告基于公开数据整理,各数据指标不代表任何权威观点,报告仅供参考!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2022 年度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 北 京 兴 农 天 力 农 机 芦苇收割及无害化处理项目(第 服务专业合作社

汉石桥污水处理湿地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景观提升改造对策

汉石桥污水处理湿地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景观提升改造对策

汉石桥污水处理湿地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景观提升改造对策徐慧博【摘要】汉石桥污水处理湿地位于北京东部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由于设计之初主要考虑其污水净化能力,对景观及综合生态效益考虑较少,造成汉石桥湿地整体景观较差.介绍了汉石桥污水处理湿地现状,指出污水处理湿地植物种类少、蚊虫较多及空气异味、植物景观效果差和管理粗放等问题,并采用生态学规划方法,从营造鸟类的栖息地、增加湿地生物的多样性、综合防控蚊虫及空气异味、提高湿地管理水平和改进驳岸线系统等方面提出汉石桥污水处理湿地生态景观提升改造的对策及污水处理湿地规划设计的建议.【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46)010【总页数】4页(P96-99)【关键词】污水处理湿地;景观改造;风景园林;汉石桥;北京【作者】徐慧博【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北京100091;湿地生态功能与恢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北京汉石桥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北京1013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8.9;X703湿地广义上是指各种浅度水域和高位地下水环境,其特点是长期或临时被水侵淹,土壤呈水质性,生长的植物和动物适应水饱和生存条件[1],其具有净化污染、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2]。

湿地能够净化水质,通过一系列生物、物理及化学过程滞留和降解污染物,从而起到排毒、解毒的功能[3]。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湿地的净化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污水处理湿地也随之发展起来。

污水处理湿地是由人工基质和生长在其上的植物组成,形成用以净化污水的土壤-生物生态系统,这种技术已经成为提高大型水体水质的有效方法[4]。

污水处理湿地相对于自然湿地,由于其部分采取了人为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水力条件,提高湿地利用效率,从而可以优化系统去除BOD、COD、营养元素和细菌性污染物的性能[5];同时,污水处理湿地还具有建设费用低、运行维护费用较少、处理效果好以及管护方便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净化公园景观用水而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

保护湿地保护地球之肾

保护湿地保护地球之肾

保护湿地,保护地球之肾----参观汉石桥湿地有感9月29号,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汉石桥湿地保护基地,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的顺义杨镇地区,距北京城区约35公里,距首都机场约20公里,总面积1900公顷。

是北京市唯一现存的大型芦苇沼泽湿地以及多种珍稀水禽的栖息地,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国家Ⅱ级重点野生动物17种,这里大面积生长的芦苇,在北京近郊地区更是绝无仅有的,成为汉石桥湿地的标志性特征,由此赢得了“京东大芦荡”、京郊“小白洋淀”的别称,具有极大的保护和科研价值。

众所周知,地球上有三大生态系统,即:森林,海洋,湿地。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惜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于湿地兼有水陆两类生态系统的某些特征,因而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和经济与社会价值,开发与利用湿地资源,可以给人们带来经济利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是,过度的资源开发利用也给湿地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当前,中国的湿地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围垦造田,缺乏湿地保护意识人们曾一度盲目开垦、围湖造田、占用天然湿地,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天然湿地面积锐减、湿地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生态环境恶化,比如风蚀加重、土地局部沙化、盐渍化、水土流失加重、水旱灾次数增多等2、湿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3、污染日趋加剧,湿地环境质量下降4、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日益严重5、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6、湿地保护管理体制及法律法规不完善鉴于湿地重要的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我们有必要采取措施,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地球之肾。

保护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要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出发,健全法律法规,加强保护区建设,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从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出发,坚持“全面保护、生态优先、突出重点、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把湿地保护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建立湿地保护的长效机制,采取宣传、行政、法律、经济、科技、工程等各种手段和有力措施,实行统一管理、科学管理、依法管理,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中保护,充分发挥湿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旅游与城市规划设计专家旅游地产开发运营顾问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
旅游运营网旅游景观设计网 创意建筑设计网旅游投融资网
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旅游运营网
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难点聚焦:
如何使湿地恢复成一个良性与完整的生态系统,是本规划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恢复过程中,如何解决湿地恢复所需要的大面积水源,如何衡量湿地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是本项目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项目业主:
北京市顺义区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
完成时间:
2010年6月
项目背景:
汉石桥湿地是北京唯一现存的大型芦苇沼泽类型原生湿地,具有独特的资源与区位交通优势,自然景观、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良好。

对已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行逐步恢复,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对于北京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意义重大。

在此背景下,甲方进行了公开招标,我院以第一名的身份中标,并对此项目进行了控制性详细规划。

核心思路:
本项目位于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与核心保护区紧临,跨湿地潜在恢复区与湿地生态休闲区两个功能区,是湿地潜在恢复区的主要部分。

鉴于项目地没有稳定水源与充足水量的现状,在本项目中,绿维道法自然,全程贯穿“水—植物—动物—人”四位一体的生态设计理念,引入圈层式(三圈层)保护结构,采用人工促进恢复模式,打造较合理的水系,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通过湿地建造和改进将保育区最大程度的恢复成原生态的湿地景观。

在集中开发圈层方面,以湿地生态景观为基础,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形成生态、景观、休闲等多功能的复合型旅游区。

同时,还制定了湿地恢复的监测与长期管理方案,进行过程控制及解决一些非预期事件。

绿维在本项目的景观设计中的表现可圈可点:用大地艺术设计手法创新设计了一幅“万鸟齐飞”的大地艺术图景,利用水面、水上岛屿及水生植物群落的结合,形成“绿鸟”与“水鸟”比翼齐飞,真鸟与画上的鸟展翅共鸣的奇景,并通过季节、天气、时间的变化形成不同的景观特色。

该设计创新性的将湿地恢复和大地艺术相结合,在满足生态环境要求及植物配置的同时,将湿地转化为观光吸引物。

(有关慢城商街氛围营造的更多研究,详见)
旅游与城市规划设计专家旅游地产开发运营顾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