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磷镁检测项目

合集下载

钙、磷、镁的测定及临床意义ppt

钙、磷、镁的测定及临床意义ppt
镁一半以上沉积在骨中。
(1)Mg2+对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镇静作 用;
(2)Mg2+是近300种酶的辅助因子。
与体内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并且和ATP、DNA、 tRNA、mRNA的生化反应有关系,参与氨基酸 的活化等,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和维持机 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钙、磷、镁的代谢及调节
-
▪ 机体缺钙的病因不包括:
A.长期日照不足 B.维生素D摄入不足 C.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 D.肾功能障碍 E.只补维生素D 正确答案:E
-
微量元素
(一)微量元素分布及生理功能 微量元素:指其含量以毫克或更少/每千克组织 来计算的元素(含量占体重0.01%以下元素)。 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 ①酶的激活剂; ②构成体内重要的载体及电子传递系统; ③参与激素和维生素的合成; ④影响生长发育、免疫系统的功能。

(2)参考值:血清总钙:2.25~2.75mmol/L

离子钙:0.94~1.26mmol/L

(3)临床意义:

1)血清钙升高:高血钙症比较少见

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腺瘤

②甲状旁腺素异位分泌

③恶性肿瘤骨转移是引起血钙升高最常见的原因

④维生素D中毒,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D时而引起
减低时可使非扩散性钙降低
▪ ⑥血pH影响血清游离钙浓度:酸碱中毒总钙不变,离子钙可有改
变。酸中毒,游离钙增加。
-
血磷测定
包括有机磷和无机磷。无机磷主要以磷酸盐形式存在,构 成血液的缓冲系统。
(1)测定方法:血清无机磷的测定方法一般有磷钼酸 法、染料法和酶法。
磷钼酸法是血清中无机磷与钼酸盐结合形成磷钼酸化 合物,再用还原剂将其还原成钼蓝进行比色测定。

知识四十四钙、磷、镁的检验.

知识四十四钙、磷、镁的检验.

知识四十四钙、磷、镁的检验教学目的:掌握血钙、血磷、血镁的测定方法、基本原理、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

重点:OCPC法测定血钙、比色法测定血镁的基本原理、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

难点:OCPC法测定血钙、比色法测定血镁的基本原理、方法学评价。

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课堂提问与讨论相结合。

授课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及组织:一、钙的测定化学法①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络合滴定);②比色法(邻甲酚酞络合法,甲基麝香草酚蓝法)。

血钙测定物理法①火焰光度法;②ISE法;③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④同位素稀释质谱法。

1.EDTA-Na2络合滴定法在碱性溶液中,血清钙与钙红指示剂结合成可溶性的复合物,使溶液呈淡红色,EDTA-Na2对钙有很大的亲和力,能与复合物中的钙络合,使钙红指示剂重新游离,溶液变蓝色,根据EDTA-Na2滴定用量可计算出血清钙含量。

钙+钙红————→钙-钙红复合物淡红色钙-钙红复合物+EDTA-Na2————→EDTACa +钙红蓝色钙指示剂除钙红外,还有依地铬黑T(红→蓝),钙黄绿素(黄→绿),紫红酸铵(红→紫)。

钙红指示剂终点明显,不受血清镁干扰,血清镁在强碱性条件下生成Mg(OH)2↓,指示剂在强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加指示剂后应立即滴定。

操作简便,无需特殊仪器设备,适合于基层医院,但终点判断人为误差较大,溶血、黄疸影响终点判断。

2.邻甲酚酞络合酮法(O-CPC)邻甲酚酞络合酮是一种金属络合染料,也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能与钙和镁螯合,生成紫红色螯合物(吸收峰575nm),作钙测定时,加入8-羟基喹啉消除镁的干扰。

Mg2++8-羟基喹啉————→可溶性络合物Ca2++邻甲酚酞络合酮————→紫红色螯合物灵敏度很高,试管、器皿如有微量的钙污染亦会引起误差,最好使用一次性试管,所有试剂置塑料瓶中保存。

3.甲基麝香草酚蓝法(MTB)血清钙在碱性溶液中与甲基麝香草酚蓝(MTB)结合,生成一种蓝色络合物,加入8-羟基喹啉消除镁干扰。

等离子光谱法测定钙镁磷肥中有效磷含量

等离子光谱法测定钙镁磷肥中有效磷含量

等离子光谱法测定钙镁磷肥中有效磷含量钙镁磷肥是一种常见的通用型磷肥,其适应地区、作物比较广泛。

施用钙镁磷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发育,不仅能促进植株旺盛,提高其抗倒伏、抗旱、抗病能力,而且可促进作物提早成熟,增加其穗粒数和籽实饱满度,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作为一种长效型磷肥,深受广大农民青睐。

按照国家标准GB20412-2006[1]磷钼酸喹啉重量法或磷钼酸喹啉容量法测定钙镁磷肥中有效磷含量需要较多试剂和较长时间,现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2-4]测定钙镁磷肥浸提液中有效磷含量,同时按照国家标准GB20412-2006用磷钼酸喹啉重量法测定该浸提液,比较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

现将检测过程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1.1.1仪器及其工作参数。

ICP6300型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美国Therno Fisher 公司);玻璃同心雾化器;中阶梯光栅;二维阵列(CID)检测器。

其工作参数为:高频发射功率1 150 W,冷却气氩气流量12 L/min,辅助气氩气流量0.5 L/min,观测高度12 mm,雾化器压力0.2 MPa,冲洗泵速50 r/min,分析泵速50 r/min,样品提升量约1.3 mL/min,样品冲洗时间10 s。

积分时间:短波10 s,长波5 s。

1.1.2供试试剂及标准溶液。

试验所用试剂均为优级纯,水为二次去离子水;磷的标准溶液为购买的国家标准样品1 000 μg/mL磷标液(GSB04-1741-2004)。

1.2试验方法1.2.1样品前处理。

称取样品1.000 g,置于250 mL容量瓶中,加150 mL预先加热至28~30 ℃的2%柠檬酸溶液,盖紧瓶塞后置于振荡器上振荡1 h,取出定容,过滤,弃去最初少量滤液后,保留滤液待测定。

1.2.2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取国家标准样品磷标液(1 000 μg/mL)0、1.00、2.00、5.00、10.00 mL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5% HCl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按所列仪器条件,将标准溶液和样品待测液引入ICP光源进行测定,得到磷的标准曲线。

血液中的钾钠钙镁磷氯离子的测定方法及存在的意义

血液中的钾钠钙镁磷氯离子的测定方法及存在的意义

血液中的钾钠钙镁磷氯离子的测定方法及存在的意义血清钾:钾是维持细胞生理活动的主要阳离子,在保持机体的正常渗透压及酸碱平衡、参与糖及蛋白代谢、保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血清钠:是指血清中钠离子浓度,人血血清钠正常范围135-145mmol/L,血清钠的测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有助于低钠血症、高钠血症、脱水等治疗。

血清钙: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阳离子,其中99%以上存在于骨骼及牙齿,骨骼是体内最大的储钙库,细胞外液含钙只有27mmol左右。

血清镁:镁是体内含量最多的阳离子之一。

成人体内含镁0.823-1.234mol,其中50%存在于骨骼,45%在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占5%。

肝、肾和肌肉含镁较多,在细胞内液镁的含量仅次于钾而居第二位。

血清磷:是一种人体每日需要量约1.2克,由饮食摄入的磷,主要在空肠吸收,约80%的磷以磷酸钙形式贮存在骨骼中的物质。

血清氯:氯的主要生理功能与钠相同,维持体内的电解质、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

钾钠钙镁磷氯离子的临床意义钾:①血清钾升高: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低醛固酮血症及应用氨苯喋啶、去氧安体舒通等都可造成钾的排出量减少而引起钾的升高。

高钾饮食、口服或注射含钾液过多也能使血钾增高。

另外,溶血、挤压伤、组织缺氧、胰岛素缺乏、毛地黄中毒均可使血钾升高。

②血钾降低:通过胃肠道丢失钾过多,如呕吐腹泻,胃肠引流。

尿内排出的钾过多,如醛固酮增多症,服用利尿剂。

另外碱中毒、低钾饮食、心功能不全、输入无钾液体,也可造成血钾降低。

钠:血钠降低:①胃肠道失钠:可见于呕吐、腹泻、胃肠道引流。

②从肾脏丢失:严重的肾孟肾炎、肾小管严重损害、肾皮质功能不全、糖尿病。

③皮肤失钠:大量出汗时,只补充水而未补充钠。

大面积烧伤,创伤。

④抗利尿激素过多。

血钠升高:临床上少见,多由缺少水分所致,因此伴有脱水症状。

钙:血钙升高:见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维生素D过多症,多发性骨髓瘤等;血钙降低:临床上是很多见的,表现为手足抽搐。

最新3钙镁磷的测定汇总

最新3钙镁磷的测定汇总
➢ 3. 高脂样本会引起测定结果假性升高,可用样本 空白管校正。
➢ 4. 反应形成的色素可稳定1小时。 5. 所用试验器材必须清洁,没有镁污染。 6. 所用试剂具有毒性和腐蚀性,请勿用口吸吸管, 如有污染,应立刻用大量流水冲洗。
实验十八 还原钼蓝法测血清磷
➢ 血液中的磷( phosphorus )主要有两种形式:有 机磷和无机磷。血清无机磷含量与血钙有一定关 系,两者浓度的乘积为一常数(以mg/dl浓度计算, 乘积等于40)。磷参与机体糖、脂类及氨基酸的 代谢,是骨盐的主要成分,也是转运能量的物质, 磷酸盐是调节酸碱平衡的重要缓冲体系之一。
➢ 去离子水(ml) --
--
0.1
➢ 磷标准液(ml) --
0.1
--
➢ 血清
0.1
--
--
➢ 显色液(ml) 4.0
4.0
4.0
混匀,37恒温10分钟,650nm波长,以空白管调零, 测定各管吸光度。
➢ 【计算】
测定管吸光度
➢ 样品磷含量(mmol/L)= 标准管吸光度 ×1.29 ➢ 【参考值】成人0.97 ~ 1.62 mmol/L;儿童1.45 ~ 2.10 mmol/L

测定管(U) 标准管(S) 空白管(B)
➢ 试剂(ml) 2.0
2.0
2.0
➢ 37℃恒温5分钟
➢ 蒸馏水(ml) --
--
0.02
➢ 标准液(ml) --
0.02
--
➢ 血清
0.02
--
--
➢ 混匀,37恒温2分钟,540nm波长,以空白管调零,测定 各管吸光度。含量(mmol/L)= 标准管吸光度 ×1.0
➢ 【临床意义】

钙镁磷的测定

钙镁磷的测定
1.R1:氢氧化钾、表面活性剂。 2. R2: Calmagite 、EGTA 3. 氯化镁标准液:1.0mmol/L 工作液:取R1和R2等量混合即为工作液。 4.分光光度计
操作步骤
取试管3支,按下表操作。
加入物(ml) 工作液 蒸馏水 标准品 血清
空白管
3.0 0.03 - -
标准管
3.0 -
试剂与器材
1.R1:乙醇胺缓冲液。 2.R2:OCPC、8-羟基喹啉 3.氯化钙标准液:2.50mmol/L 工作液:取R1和R2等量混合即为工作液。 4.分光光度计
操作步骤
取试管3支,按下表操作。
加入物(ml) 工作液 蒸馏水 标准品 血清
空白管
3.0 0.06 - -
标准管
3.0 -
0.06 -
测定管 3.0 - - 0.06
充分混匀, 37℃水浴5分钟,在波长600nm处,
以空白管调零,读取吸光度值。
计算
血钙(mmol/L) Au Cs AS
参考范围:2.03~2.54mmol/L
注意事项
①用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浆;不能用钙的螯合剂及草 酸盐做抗凝剂的标本;胆红素可产生负干扰,可 用血清对照消除。
操作步骤
取试管3支,按下表操作。
加入物(ml) 工作液 蒸馏水 标准品 血清
空白管
4.0 0.1 - -
标准管
4.0 -
0.1 -
测定管 4.0 - - 0.1
充分混匀, 37℃水浴5分钟,在波长650nm处, 以空白管调零,读取吸光度值。
计算
血磷(mmol/L) Au Cs AS
参考范围:成人 0.97~1.62mmol/L 儿童 1.45~2.10mmol/L

钙、磷、镁的测定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钙、磷、镁的测定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总结果:升高血钙、降低血 磷。(升钙降磷)
(2)降钙素:由甲 状腺旁细胞合成分泌。 • 总结果:降低血钙、 降低血磷。(降钙降 磷) • 血钙升高刺激降钙素 分泌,二者呈正比关 系。
钙、磷、镁测定的临床意义
• (1)测定方法:
• • • • • • 1)离子钙测定:钙离子选择性电极。 2)总钙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染料结合法和滴定法(普遍应用)等。 (2)参考值:血清总钙:2.25~2.75mmol/L 离子钙:0.94~1.26mmol/L (3)临床意义: 1)血清钙升高:高血钙症比较少见
磷主要由肾排泄,其排出量约占总排出量的 70%。
(3)镁:吸收部位主要在回肠,是主动运转过程。
消化液中也有多量镁,长期丢失消化液(如 消化道造瘘)是缺镁的主要原因。 排泄:主要是肾。
2.钙磷代谢的调节:甲状旁 腺激素、降钙素、活性维 生素D。 (1)甲状旁腺激素: 维持血钙正常水平最重要 调节因素。
• (3)临床意义: ①血清铁增高: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 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 ②血清铁降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急性或 慢性感染、恶性肿瘤等。 ③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缺铁性贫血、急性 肝炎等。 ④血清总铁结合力降低:见于肝硬化、肾病、 尿毒症等。
• 2.锌:锌是体内含量仅次于铁的微量元素,在正 常成人体内含量为2~2.5g。锌在小肠上皮细胞 内吸收,从粪便、尿、汗、头发及乳汁排泄。可 以测定血锌判断体内含锌情况。 ①可作为多种酶的功能成分或激活剂。 ②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核酸及蛋白质的生物 合成。 ③增强免疫及吞噬细胞的功能。 ④抗氧化、抗衰老、抗癌;
A.氟
B.硒
C.锌
D.钙
E.碘
1.地方性呆小病和甲状腺肿与那种元 素缺乏有关 2.克山病和大骨节病与哪种元素缺 乏有关 3.佝偻病年与那种元素缺乏有关:

32、钙镁磷的测定

32、钙镁磷的测定

【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测定管(U 标准管(S 测定管(U) 标准管(S) 空白管(B) 空白管(B 试剂(ml) 试剂(ml) 37℃恒温5 37℃恒温5分钟 蒸馏水(ml) 蒸馏水(ml) 标准液(ml) 标准液(ml) 血清 --0.02 -0.02 -0.02 --2.0 2.0 2.0
混匀,37恒温2分钟,540nm波长,以空白管调零,测定 混匀,37恒温2分钟,540nm波长,以空白管调零,测定 各管吸光度。
【计算】 计算】 测定管吸光度 样品钙含量(mmol/L) 样品钙含量(mmol/L)= ×2.50 标准管吸光度 参考范围】血清钙:2.1~ 【参考范围】血清钙:2.1~2.6mmol/L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1)低钙血症见于 ①摄入不足和吸收不良:慢性脂肪性腹泻、阻 塞性黄疸;②需要增加:妊娠后期及哺乳期妇女;③吸收减少:佝偻 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④肾脏疾病:急、慢性肾衰竭、肾病综合 征、肾小管性酸中毒;⑤坏死性胰腺炎。 (2)高钙血症见于 ①摄入钙过多:静脉用钙过量、大量饮用牛奶 等;②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肾癌等使血钙升高;③服用维生 素D过多,钙吸收作用增强;④骨病:变形性骨炎、转移性骨癌、多 发性骨髓瘤等,骨溶解增加;⑤具有异位内分泌作用的肿瘤;⑥长期 制动引起骨骼脱钙。
测定管(U 标准管(S 空白管(B 测定管(U) 标准管(S) 空白管(B) 试剂(ml) 试剂(ml) 2.0 2.0 2.0 37℃恒温5 37℃恒温5分钟 蒸馏水(ml) 蒸馏水(ml) --0.02 标准液(ml) 标准液(ml) -0.02 -血清 0.02 --混匀,37恒温2分钟,660nm波长,以空白管调零,测定 混匀,37恒温2分钟,660nm波长,以空白管调零,测定 各管吸光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需的:铁(Fe),铜(Cu)、锰(Mn)、锌(Zn)、铬(Cr)、 钻(Co)、钼(Mo)、镍(Ni)、钒(V)、 硅( Si) 锡(Sn)、硒(Se)、碘(I)、 氟(F)等
无害的:钛(Ti)、钡(Ba)、铌(Nb)、锆(Zr)等
有害的 :镉(Cd)、汞(Hg)、铅(Pb)、铝(Al)
微量元素生理功能
(二)镁的生理功能
2.对神经肌肉兴奋性的作用
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K+] + [Na+] [Ca2+]+[Mg2+]+[H+]
心肌兴奋性∝
[Ca2+]+[Na+]+[OH-] [K+] + [Mg2+]+[H+]
三、 微量元素与疾病
微量元素
含量占体重 0.01%以下, 每口需要量在 100mg以下
➢影响食物中磷吸收的因素: 食物中有过多的钙、镁离子存在时
排泄:
主要是通过肾脏排泄,排泄量与血液 中磷酸盐浓度呈正比。对磷排泄的调 节是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来完成的。
(三)钙、磷代谢的调节
➢ 主要通过神经体液进行调节 ➢ 甲状旁腺素(PTH)
➢降钙素
➢ 1,25-(OH)2-D3
➢ 1.甲状旁腺素(PTH):
血钙
可扩散钙:60% 非扩散钙:40%
pH
钙离子
pH
结合钙
血浆中[Ca2+]、[H+]、[HCO3-]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Ca2 K H (K为常数) HCO3
2.钙的吸收和排泄
吸收:
➢部位:在pH较低的小肠上段进行的, 以十二指肠上部吸收能力最强。
➢影响食物中钙吸收的因素: ➢ 活性维生素D3 年龄 钙盐在肠道的溶解状态 乳糖、乳酸和一些氨基酸 食物中的植酸、草酸 食物中钙磷比例
每 kg无脂肪的组织约含磷12g。
分布:体内磷的86%分布于骨,其余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及体液中。 血磷:指血浆中无机磷酸盐所含的磷,正常人仅有0.6~1.6
mmol/L,儿童稍高。
血磷浓度没有血钙稳定,它不但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在同一天也会有较大的生理变化。
2.磷的吸收和排泄
吸收:
➢部位:主要在小肠上段,磷的吸收较钙容易。
➢ 许多与细胞能量转换、利用密切相关的代谢反应均需Mg2+的参与。 ➢ 以ATP、GTP等三磷酸核苷作为能源的合成反应。其中在蛋白质生物
合成中,除直接参与ATP、GTP水解反应外,氨基酸的活化,核糖体 循环中的转肽及移位等重要步骤都需要Mg2+的参与。 ➢ 细胞内与ATP有关的磷酸化和脱磷酸化的共价修饰作用
➢ 对肾脏作用:促进肾小管对钙磷重吸收(四)钙 Nhomakorabea磷的生理功能
凝血因子Ⅳ
Ca2+的主要功能
激素的“第二信使”.
增强心肌收缩, 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
降低毛细血管 通透性,减少渗出
酶(脂肪酶,ATP酶等) 的激活剂,
酶(维生素D3-1α-羟化酶) 的抑制剂。

[K+] + [Na+]
➢ 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内总镁量的20%~30%, ➢ 其余约10%分布在其它组织中; ➢ 细胞内液镁含量约占总量的39%,是细胞内仅次于钾的主要阳离子。 ➢ 约1%的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
Mg2+约占血浆总镁量的55%, ➢ 血浆中的镁 与血浆蛋白结合的镁约占30%,
与重碳酸、柠檬酸、磷酸等结合15%
➢ 吸收: ➢ 部位:小肠上段吸收,吸收率只有30~40%。 ➢ 天然食物中很丰富,很少发生镁缺乏。
成人需要量每日0.6-1.0克之间
排泄:
肠道:食物中未吸收的钙和肠道分
泌的钙,占人体每日摄入钙总量的
途 80%。 经
肾脏:经肾排泄的钙占体内总排钙
量的20%,但尿中钙的排泄量随血液 中钙浓度的变化而增减,在调节体内 钙平衡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二)磷代谢
1.磷的含量、分布和血磷
含量:正常成人含磷600g左右。

[Ca2+]+[Mg2+]+[H+]

[Ca2+]+[Na+]+[OH-]
➢ 心肌兴奋性∝

[K+]+ [Mg2+]+[H+]
2.磷的作用:
①参与体内核酸、核苷酸、磷脂、磷蛋白等重要生物分
子的组成。
②在物质代谢中参与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合成及多种磷酸化的
中间产物的生成。
③某些重要酶的共价修饰调节作用是通过其蛋白质的磷酸化
和脱磷酸化的方式进行的
④血中磷酸盐(HPO42-/H2PO4-)是血液缓冲体系的重要组
成成分
二、 镁代谢和生理功能
➢ (一)镁的代谢 ➢ 含量: ➢ 血浆中的镁浓度约0.67~1.23mmol/L约占体重的0.03% ➢ 正常成人含镁约20~28g. ➢ 分布: ➢ 约60%以磷酸镁及碳酸镁的形式存在于骨组织中骨骼肌中含镁约占体
使尿钙及尿磷排出量增加。 ➢ 抑制1,25-(OH)2-D3的生成,降低肠道钙的吸收和骨
钙的释放。
➢ 3 1,25-(OH)2-D3 : 是维生素D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是维生素在肝肾 经羟化作用转变而成的。它的靶器官是小肠、 骨和肾。
➢ 对小肠作用:促进肠粘膜对钙磷吸收
➢ 对骨作用; 促进骨盐溶解与沉积动态平衡
情境一、基础物质代谢生 化检测
子情境5
钙、磷、镁和微量元素检验
第一节


内容提要
一 钙、磷代谢和调节 二 镁代谢和生理功能
三 微量元素与疾病
一、钙、磷代谢和调节
(一)钙代谢
1.钙的含量、分布和血钙
含量:约1~1.25kg,正常人血钙水平为2.1~2.7mmol/L 分布:99%的钙分布在骨组织,其余分布于体液和其它组织中。
➢ 排泄: ➢ 肾是体内镁的主要排泄途径,也是血浆镁水平调节的主要器官。 ➢ 肠道中未被吸收的镁随粪便排出。在消化液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镁, ➢ 长期腹泻、消化道手术或造瘘术后如未及时补充镁,会出现缺镁综合征。
(二)镁的生理功能
➢ 镁是参与正常生命活动及代谢过程必需的元素。
1.作为酶的辅助因子,广泛参与人体物质代谢中许多酶促反应
➢ 其分泌受细胞外液钙离子调节,二者呈负相关 ➢ PTH的靶组织是肾脏、骨和小肠 ➢ 对肾的作用最快,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促进骨盐溶解,增加细胞外液钙 加强小肠对钙磷吸收
PTH:增加细胞外液钙含量
➢2.降钙素:多肽类激素
➢ 与钙浓度二者呈负相关 ➢ 减低血钙的作用, ➢ 抑制破骨细胞生成,减少骨盐溶解, ➢ 促进破骨细胞转变成成骨细胞加强骨盐沉积 ➢ 直接作用于肾近曲小管,抑制钙、磷代谢的重吸收,
➢ 是体内各种酶的组成成分和激活剂 (铁、锌、铜、锰、钼、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