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人类的食物 第1课时

合集下载

阜城县五中七年级生物下册4.8.1人类的食物例题解析新版北师大版

阜城县五中七年级生物下册4.8.1人类的食物例题解析新版北师大版

第1节人类的食物典型例题一:青少年适当多吃点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利于生长发育,这是因为蛋白质()A.能预防脚气病B.是人的生长和细胞更新的重要原料C.能加速血液循环D.是人体生命活动最主要的供能物质答案:B解析:其中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

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青少年是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应该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典型例题二:某人患贫血,你认为该患者在饮食上应该适当增补的是含()丰富的无机盐。

A.钙B.铁C.锌D.碘答案:B解析:A、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人体缺钙,幼儿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在牛奶、虾皮中含有丰富的钙,不符合题意;B、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缺乏会患贫血,在肝脏、蛋含有丰富的铁.所以符合题意;C、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在海产品、瘦肉中有丰富的锌,不符合题意;D、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应食用加碘盐,不符合题意;故选:B。

典型例题三:下列营养物质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机物是()A.糖类B.脂肪C.无机盐D.维生素答案:D解析:AB、糖类和脂肪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AB错误;C、无机盐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属于无机物,故C错误;D、维生素虽然是有机物,但不能提供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典型例题四: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美食,主要原料是糯米,糯米主要为人体提供()A.脂肪B.糖类C.蛋白质D.维生素答案:B解析: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故选:B第1节形形色色的生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描述生物多样性,认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内在联系。

(2)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举例说明生命的基本特征.2过程与方法(1) 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吃的学问》第一课《我们吃什么》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吃的学问》第一课《我们吃什么》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吃的学问》第一课《我们吃什么》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学习和了解人类的主要食品来源是植物和动物;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分析课文中涉及到的植物和动物的内容;3.向学生传递健康饮食观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我们吃什么》课文;2.PPT课件。

2. 教学环境教室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分享一下自己早餐中的食物都有哪些。

2.引入新课:“这次的课程我们将会学习人类的主要食品来源,一起来看看。

”2. 教学主体展开课堂教学部分,通过PPT展示图片,并讲解课文:•“食品”是人们从植物和动物中获取的食物,它是维持人类健康生存必不可少的元素。

•“植物”是我们常见的食材来源之一,包括了所有的绿色蔬菜,以及水果、米饭、面条等。

•“动物”也是我们的重要食源,包括了鸡、鸭、鱼、虾、猪、牛、羊等。

带领学生探究,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吃过哪些植物?哪些动物?这些食材分别含有哪些营养元素以及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影响?3. 课堂巩固让学生自己搜寻蔬菜和肉类的相关知识,尝试制作一份自己能够接受的健康饮食菜单,可以通过PPT或口头分享让同学评价。

4. 课后作业1.温习课文,加深印象;2.吃饭的时候认真端详各种食物,了解自己的食物来源,从而健康饮食。

四、教学反思本堂课以《我们吃什么》为主题,通过引入新课还原生活场景,从而让学生产生兴趣,学生有了固有的认知基础,在教师的点拨下能够逐步了解植物和动物的食物来源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PPT的使用丰富了课堂教学形态,带给了学生更多的视觉与听觉体验。

将自己的食谱课上分享,让学生能够自己思考和设计饮食菜单,起到了一定的激发学生思考的作用。

但是,还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的引导学生健康饮食。

新浦区第八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 4.8.1《人类的食物》知识梳理素材 北师大版

新浦区第八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 4.8.1《人类的食物》知识梳理素材 北师大版

知识点归纳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2、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3、提供能量最多的是脂肪,贮能的是脂肪。

4、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是水、基本物质是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5、检测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加碘的淀粉溶液,呈现褪色反应。

6、糖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和薯类,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瘦肉、鱼、奶、蛋和豆类,脂肪的主要来源是肉类、花生、芝麻和植物油。

7、夜盲症—--缺维生素A;坏血病——缺维生素C;脚气病—--缺维生素B1;;佝偻病——缺维生素D和钙。

《皮肤与汗液分泌》同步练习随堂练习1.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 )A. 肺B. 小肠C. 皮肤D. 肝脏2. 在参加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时,运动员奋力向前,汗流浃背,满脸通红,这些表现体现了皮肤的哪些功能( )①保护②调节体温③排泄④感受外界刺激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3. 皮肤烧伤而失去再生能力,至少伤到皮肤的( )A. 真皮的致密结缔组织B. 表皮下面的皮下组织C. 表皮的角质层D. 表皮的生发层4. “一针见血”时,针至少刺到皮肤的哪个部位?( )A. 皮下组织B. 生发层C. 角质层D. 真皮5. 经常用冷水擦澡或淋浴,对皮肤的锻炼作用不包括( )A. 能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B. 降低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活动C. 提高人体适应骤寒和骤冷的能力D. 减少皮肤病的发生。

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表皮功能的是( )A. 角质层组织细菌的侵入B. 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C. 有血管进行物质交换D. 生发层形成新细胞7. 下列人体的生理活动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

A. 二氧化碳和水由呼吸系统排出B. 汗液的排出C. 蛋白质代谢终产物排出D. 皮脂腺的分泌8. 汗液的成分与尿液的成分中都含有( )。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我们吃什么》教案-最新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我们吃什么》教案-最新
2.课件演示:常吃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数据。
3.学生分组给食物分类。
4.学生汇报分类结果和分类依据。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亮点是教师因势利导,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增强了。学生对自己喜爱的食物列出清单,先让学生自己分一分,然后教师根据不同类别再进行分类,既检验了学生的融合性,又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我们为什么要吃饭,那么我们的食物又吃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吃什么
二、了解学生昨天所吃的食物
1.把你们带的食物有序的放进食物框里。
2.小组成员开火车介绍自己今天所吃的食物
3.看到刚才同学们吃的怎么丰富的食物,你想说什么?
4.为了我们的研究能不能也给食物分类,便于我们的研究?
三、自定标准给食物分类
1.谈话:请把自己食物框里的食物分一分。
2.学生分小组给食物分类。
3.小组汇报分类情况。
4.教师小结:给食物分类的标准有很多,大家的分法都有道理。但要有一标准,这样就方便多了。
四、了解食物中含有的不同营养
1.多媒体课件演示:人体所需主要营养及食物的类别。
2.提问:食物中含有哪些不同的营养?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呢?学生汇报。
我们吃什么
第( 四 )单元 第_1课
课题
1.我们吃什么
作课时间
12月2日
课时
教学
目标
1.知道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知道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
2.能用实验的方法,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和脂肪。
3.能按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分给食物分类。
4.能用图表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统计结果。
5意识到食物多样化的必要性,知道不能偏食挑食。
五、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介绍检测器材,讲解并示范用滴管和滴碘酒的方法。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共17张PPT)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共17张PPT)
①商周:土地掌握在君主和贵族手中,集体耕作。 ②战国:铁犁牛耕使用,家庭成为生产的基本生 产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小农经济)。 ③秦以后: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国家重视水利工程; C.逐渐形成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4、欧洲地区——古希腊、罗马文明
(1)种植业(食物): ①大麦小麦由西亚传入; ②谷物蔬菜轮作; ③种植葡萄、橄榄,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 (2)土地及生产经营方式: ①古希腊:公民拥有土地,使用奴隶劳动; ②古罗马: A.共和国时期,土地国有,以家庭为 单位生产; B.帝国时期,贵族和富人拥有更多土地,小农 逐步破产。
谢谢观看!
①家庭:男性占主导地位,女性从属于男性。 ②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带来氏族首领地位的提升,出现贫富分化。 ③私有制、阶级、国家出现。
生产关系的变化
变化的原因
私有制
阶级 国家
生产力发展,部落首领把剩余产品据为己有
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 阶级矛盾根本不原可因调和的产物
最早的城市遗址土耳其休于
随堂演练
与近代西方工业革命相提并论的技术变革。这场技术革命在我国古代形成了南稻
北粟的农业特色,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环境的差异
B. 文化背景的悬殊
随堂演练
2.学者研究指出,距今1万年左右,地球上冰期退却,气温上升,气候变暖,
植物茂盛,动物大量繁殖,人类开始适应自然,进行种植和驯养活动,并过上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5、美洲地区——印第安文明 (1)种植业(食物):玉米、甘薯、马铃薯 (2)土地及生产经营方式:
阿兹特克人的土地除了贵族私有,还有 村社公有;两年不耕作的土地将被村社 收回。

《人类的食物》教学设计

《人类的食物》教学设计

《人类的食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的食物种类及其特点;2. 掌握一些主要的食物分类及其营养价值;3. 培养学生对均衡饮食的重视和辨别食物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食物的分类和营养价值。

2. 难点:学生对食物分类的辨别以及对营养价值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导入】1. 教师通过一些图表和图片让学生观察课堂上的各种食物,引起学生对食物的兴趣。

【呈现】2. 教师介绍和讲解人类常见的食物,例如水果、蔬菜、肉类、坚果、奶制品、豆制品、谷物等,并将其分门别类。

【探究】3. 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和思考不同种类食物的特点和营养价值,比如水果富含维生素,肉类富含蛋白质等。

【归纳】4.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不同种类食物的特点和对人体的营养价值,并将其进行分类汇总。

【拓展】5. 教师通过讲解一些食物标签的含义,教育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辨别食物的营养价值。

【练习】6. 学生分小组进行互动讨论和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食物进行介绍,包括其分类、特点和营养价值。

【总结】7.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和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强调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展望】8.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食物的选择和饮食的搭配,以保证人体获得均衡的营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的情况: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展示,并能准确分类和描述不同种类食物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2. 学生的表现:学生能够理解和辨别不同食物的分类和营养价值,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3. 教师的评价:教师能够恰当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

【导入】在人类的生活中,食物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每天都要摄取各种食物来满足身体的需求。

那么你们知道人类的食物有哪些种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人类的食物。

【呈现】在人类的食物中,主要有水果、蔬菜、肉类、坚果、奶制品、豆制品、谷物等。

这些食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首先,水果是人类常见的食物之一。

它们多汁、口感酸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件28张PPT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件28张PPT

思考点 与食物采集者相
比,食物生产者的生 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早期农耕中心区域与主要家畜的驯化
小麦、大麦

玉米、甘薯
山羊、绵羊、 牛等
水稻
猪和狗
骆马
早期农耕中心
早期家畜的驯化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猪纹陶钵,浙江省博物 馆的馆藏珍品。猪纹钵是一 件典型的盛食器,这类盛食 器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这件典型的钵是在1973年 第一次发掘时出土的。
——(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 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
恩格斯这段话描述的是什么?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
问题探究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bàng)之肉,时多疾 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墝(qiāo) 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
查找资料,了解汉朝栽培的蔬菜有哪些种类。
链接 高考 (2020·全国Ⅰ卷·26)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
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
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
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都有利于农业生产
的发展
①古巴比伦文明 ②古埃及文明 ③古印度文明 ④古代中国文明 ⑤古希腊文明
4
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 方稻作农业区。 饲养“六畜”——马、 牛、羊、鸡、犬、豕。
三、生产关系的变化
学习聚焦
1.农业的产生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发
农业的产生使人类社会
生了巨大变化:农业产生以后,男子开 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妇女主要从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19张PPT)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19张PPT)
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食物采集阶段——采集渔猎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食物生产阶段——农耕畜牧


农业的出现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影响
物 采
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
集 到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古代中国 古代希腊、罗马
物 生
男子地位上升
美洲
产 生产关系的变化 私有财产出现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食物采集阶段——采集渔猎时期 2.食物生产阶段——农耕畜牧出现 3.农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三、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的变化
男子地 农业产生以后,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妇女主要从事 位上升 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 私有财 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有了剩余产品。氏族部落首领利用权势将 产出现 集体财物据为己有,变成私有财产。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视频安全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国家产生
思考:恩格斯这段话描述的是什么?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
第1课 从食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集到食物生产
一、选修模块与单元目标定位
课标内容与教材目录结构
• 本课程从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角度,揭示人 类社会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充分认识生产 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 性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设计:检测劣质奶粉的实验方案
脂肪 维生素等
15% 1.5%
健康饮水
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由二氧化碳和许多“酸性物质”组成 的饮料,如碳酸、磷酸、柠檬酸等添加剂。酸对 于青少年的牙齿会产生破坏作用;其中的磷酸成 分易造成体内钙流失。 汽水中会加入大量白糖或糖精来增加汽水的甜 度。
果汁饮料
果汁饮料中必须含有超过 允许添加糖、甜味剂、酸味 因此,果汁饮料是不等于果
第8章
第1 节
人体的营养
人类的食物
课型:新授课
备课人:张智敏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
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 列举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方法。 学习重点 活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学习难点 • 用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C; • 活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学习过程
1学生阅读课本P2-6页,5分钟 做同步练习册的预习梳理内容
维持正常的新陈 坏血病、抵抗力 代谢,维持骨骼、 下降 肌肉、血管的正 常作用、增强抵 抗力。 促进钙、磷的吸 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 松症
维生素D
动物的肝脏、鱼 肝油、蛋类
• 1、7分钟背诵本节圈画知识点 • 2、课下做综合运用
知识巩固
• 教材P7“思考与练习”
拓展探究:怎样检测出劣质奶粉?
学习流程
思考: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孩子头发“枕秃”
“0形腿”的现象
“大头娃娃”事件
• 2005年,大量伪劣婴儿奶粉流入安 徽省阜阳农村市场,造成上百名婴 儿患上重度营养不良综合症成为 “大头娃娃”,头脸胖大,四肢细 短,体重比出生时还轻。
人类的食物中都有哪些营养成分呢?
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测定方法
梨汁 白薯汁 牛奶 豆浆 + + + + +
淀粉
+ -
维生素C
+ + + +
备注:用+、-分别表示“有”“无” 。
一、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 水 无机物 无机盐 营养成分 有机物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维生素
产热营养素
不同食物所含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列举主要营养物质的缺乏症。 • 学习重点。 • 说明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重 要作用。 • 教学难点 • 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劣质奶粉为什么造成“大头 娃娃”? 1.按照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 0~3个月婴儿食用的奶粉,蛋白质含量必 须达到12%,3~6个月婴儿食用的奶粉,蛋 白质含量应不低于10%。不合格奶粉蛋白质 含量非常低,5%~6%,甚至可能达到1-2%, 营养价值不如普通麦粉。
2.长期饮用蛋白质含量极低的奶粉,首先会 导致婴儿严重营养不良,开始变得四肢短小, 身体瘦弱,尤其是婴儿的脑袋显得偏大。被 称为“大头娃娃”。随后会引起各种并发症, 在外来细菌的侵袭之下,婴儿几乎完全丧失 了自身的免疫能力,病情发展十分迅速,头 部的水肿十分严重,几乎看不清五官,全身 皮肤也出现了大面积的高度溃烂,伤口长时 间无法愈合,最后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 人类的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 它们在人体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 请阅读教材P5~6尝试运用列表格方法记录六 大营养物质在人体中的含量、作用及食物来 源。
营养成分 含量
水 无机盐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作用
食物来源
维生素等
营养成分 含量 作用

无机盐
60%~ 70%
食物来源
奶制品、深绿 色蔬菜、豆类 瘦肉、鱼、蛋
有油印迹留下
变蓝 加热后有砖红色沉淀 溶液出现紫色
维生素C
加碘的淀粉溶液
溶液褪色
测定不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营养
成分 食品
某些可 溶性糖
蛋白质
淀粉
维生素C
梨汁
白薯汁 牛奶 豆浆 备注:用+、-分别表示“有”“无” 。
提示:注意实验操作中的安全!
测定不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分析及结论】 营养 某些可 蛋白质 成分 溶性糖 食品
维生素种类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维生素B1
主要功能
缺乏症
动物肝脏、玉米、 促进正常发育、 皮肤粗糙、 鱼肝油、胡萝卜 增强抵抗力、维 夜盲症 等 持人的正常视觉。 稻、麦等谷物种 皮、肉 维持正常的新陈 代谢,维持神经 系统正常的生理 功能。 食欲不振、消化 不良、脚气病、 神经炎
维生素C
新鲜水果、蔬菜
营养成分 水 无机盐 脂肪 淀粉 (葡萄糖) 蛋白质 维生素C 检测方法 烘烤 燃烧 白纸上挤压 碘液 预期实验现象
活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 提出问题: 如何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 .演示实验: (1)蛋白质的检测方法。 (2)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
(1)蛋白质的检测
稀释的蛋清液
蛋清与双缩脲反应变成紫色
溶解和运输养分
钙:骨骼和牙齿的成分 铁:血红蛋白的成分 碘:甲状腺激素的成分 主要的能源物质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 重要原料 储备的能源物质,保温和保护
不是细胞的原料和能源物质, 作为酶的成分为新陈代谢所 必需
4% 左右 0.5% 18%
糖类 蛋质
谷类、薯类 瘦肉、鱼、 奶、蛋、豆 类 肉类、花生、 植物油
甲 乙 甲 乙
讨论:实验中设置乙试管的作用是什么?
(2)维生素C的检测
(2)维生素C的检测
维生素C能使蓝色加碘的淀粉溶液褪成无色
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
营养成分
水 无机盐 脂肪 淀粉 (葡萄糖) 蛋白质
检测方法
烘烤 燃烧 白纸上挤压 碘液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预期实验现象
有水珠产生 充分燃烧后 剩余灰白色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