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人类的食物教案

合集下载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2. 培养学生对美食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3. 通过对世界各地美食的了解,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习俗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亚洲美食: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的特色美食。

2. 欧洲美食: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国家的特色美食。

3. 非洲美食:埃及、南非、尼日利亚等国家的特色美食。

4. 美洲美食:美国、墨西哥、巴西等国家的特色美食。

5. 大洋洲美食: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特色美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培养学生对美食的兴趣。

2. 教学难点:对不同国家美食特点的阐述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世界各地美食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视频播放法:播放有关世界各地美食的制作过程和特色介绍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美食文化。

3. 讲解法:教师对世界各地美食的特点、历史背景等进行讲解。

4. 讨论法:分组让学生讨论自己喜欢的美食,分享美食文化。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2. 讲解亚洲美食:介绍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的特色美食,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3. 讲解欧洲美食:介绍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国家的特色美食,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4. 讲解非洲美食:介绍埃及、南非、尼日利亚等国家的特色美食,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5. 讲解美洲美食:介绍美国、墨西哥、巴西等国家的特色美食,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6. 讲解大洋洲美食:介绍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特色美食,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7.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喜欢的美食,分享美食文化。

8. 总结课程:教师总结世界各地美食的特点,强调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习俗的重要性。

9.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美食作品,下节课进行展示。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一、教案概述《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教学对象:八年级教学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拓宽视野。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3. 提高学生对食物的鉴赏能力和生活品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美食,讨论美食背后的文化。

3. 图片展示法:展示各地美食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内容:1. 世界各地美食简介2. 亚洲美食文化3. 欧洲美食文化4. 非洲美食文化5. 美洲美食文化二、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美食的喜好,分享喜欢的美食。

2. 教师总结:美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同地区有各自的美食文化。

步骤二:讲解世界各地美食简介(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世界各地美食,包括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

2. 强调美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步骤三:深入了解亚洲美食文化(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亚洲美食文化,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特色美食。

2. 引导学生了解亚洲美食的独特之处。

步骤四:探讨欧洲美食文化(10分钟)1. 教师讲解欧洲美食文化,包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特色美食。

2. 引导学生了解欧洲美食的精髓。

步骤五:了解非洲美食文化(5分钟)1. 教师讲解非洲美食文化,包括埃及、南非等国家的特色美食。

2. 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美食的独特风味。

步骤六:探索美洲美食文化(5分钟)1. 教师讲解美洲美食文化,包括美国、墨西哥等国家的特色美食。

2. 引导学生了解美洲美食的多元性。

步骤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美食文化的认识和感悟。

三、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美食文化的兴趣。

2. 评估学生在互动讨论中的表现,检验他们对美食文化的理解。

3. 收集学生对本次课程的评价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人类的食物》教案:深入了解肉类、蔬菜等食品的产地和生产过程

《人类的食物》教案:深入了解肉类、蔬菜等食品的产地和生产过程

《人类的食物》教案:深入了解肉类、蔬菜等食品的产地和生产过程蔬菜等食品的产地和生产过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很多人只关注食品的口感和价格,而很少关注它的产地和生产过程。

实际上,食品的产地和生产过程直接关系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此,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肉类、蔬菜等食品的产地和生产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一、深入了解肉类食品的产地和生产过程肉类食品是人类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由于生长环境和饲养方式的不同,同样是肉类食品,其营养成分和安全性质也大不相同。

因此,在购买和食用肉类食品时,学生需要了解它的产地和生产过程。

要了解产地。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地和水质等条件各有不同,会影响到肉类食品的生长和发育。

比如,在沿海地区,由于气候温暖、水质优越,鱼类品质较好;而在内陆地区,由于气候寒冷、草原广阔,畜牧业发达,牛羊肉品质优异。

因此,学生在购买肉类食品时,应该关注它的产地,并选择合适的产地购买肉类食品。

要了解生产过程。

肉类食品的生产过程包括饲养、出栏、宰杀和加工等环节。

其中,饲养和出栏环节是关键,直接关系到肉类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安全性质。

大多数肉类食品生产商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采用了较为便宜和不健康的饲养方式,比如集中饲养、免疫和激素等。

这些做法虽然可以降低成本,但是对肉类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学生在购买肉类食品时,应该选择采用比较健康和环保的饲养方式的肉类食品。

二、深入了解蔬菜等食品的产地和生产过程除了肉类食品外,蔬菜等植物性食品也是人类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蔬菜的产地和生产过程同样需要注意,它们对人类健康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

要了解产地。

蔬菜生长需要阳光、水和肥料,因此,不同地区的土地、气候和水质等条件各不相同,会影响到蔬菜的生长和发育。

投入大量肥料和农药的蔬菜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学生要选择使用天然肥料和自然生长的蔬菜。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食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食物》教案
生:佝偻病。
师:如果是成年人呢?
生:骨软化症。
师:如果缺钙,我们可以通过吃什么食物来补充钙呢?
生:奶制品、深绿色蔬菜和豆类等。
师:除了钙,铁、磷、碘等也是无机盐,如果缺铁会患什么病呢?
生:缺铁性贫血。
师:对,因为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血红蛋白如果合成受到阻碍,就会导致贫血。我们可以通过吃什么食物来补铁呢?
生:无机物。
师: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呢?
生:有机物。
师:回答得很好,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可以提供能量,所以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但是,大家想一下,不同的食物里营养成分都是一样的吗?
生:不是。
师:是的,不同食物所含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大家要知道这一点。下面我们来详细学习一下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作用。
师:是的,他们如此强烈的反差却是因为同一原因,就是都与营养相关,都是营养方面出现问题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想健康,就是科学营养。科学营养离不开营养物质,而我们获得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是摄取食物,那么食物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物质呢?这就是这一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师:我们平时可以通过查看食品标签获知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也可以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获知。请大家回忆一下: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实验中,我们应用哪些方法检测水、无机盐、淀粉、脂肪?我们又该如何检测其他成分呢?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说明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难点:1.用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C。
2.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3.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过程
师:(展示图片)为什么有的人骨瘦如柴?有的人肥胖得迈不动脚?大家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人类的食物》教案:探究人类的口味偏好和文化习惯

《人类的食物》教案:探究人类的口味偏好和文化习惯

《人类的食物》教案:探究人类的口味偏好和文化习惯:人类的食物是我们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人类文化和地区差异的一种体现,每个地方的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食物和独特的口味,本文将从人类的口味偏好和文化习惯两个方面,探究人们对于食物的偏好和文化习惯,以及这种偏好和文化习惯的影响。

一、人类的口味偏好人类的口味偏好是由遗传和环境两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

从遗传角度来看,每个地区的人口的基因差异较大,这也决定了人们对于食物的口味偏好存在差异。

例如,南欧人和北欧人的基因具有明显的区别,他们的口味偏好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从环境的角度来看,人们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所受的环境和地区对于口味的养成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中西方人口的差异就很大。

中西方人的区别在于,中西方人口味的差异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缩小,而在年轻人时期就有很大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人的环境和文化习惯的不同,导致他们的口味偏好也具有显著的差异。

在食物的选择上,中西方人也有很大的差异,中式饭菜以清淡、咸淡相宜为主要特色,西方饭菜以浓重的调味料和多样化饭菜为主要特色。

二、文化习惯对人类口味偏好的影响文化习惯对于人类口味偏好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文化习惯不仅仅决定了人们口味的转变,而且还是食物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中国的文化领域中,饮食在文化传承中所占有的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中式文化的饮食传承就成为了历史传承的一种方式。

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地区的食物文化和口味偏好也明显不同,例如日本的寿司、意大利的披萨就是他们特色的食物文化的体现。

除此之外,文化习惯中还包含着一些食物的标示,例如,中国的年夜饭、意大利的比萨餐,等等。

在一定程度上,文化带给了人们对于饮食的理解,同时也带给了人们对于饮食的标准。

在很多情况下,文化习惯还会影响人们的口味偏好。

例如,中国习惯以米饭为主,意大利人习惯以面食为主,这一差异从口味的偏好上就可以看出来。

三、口味偏好的影响人类的口味偏好并不仅仅是对于食物口感的兴趣和爱好,对于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人类的食物》教学设计

《人类的食物》教学设计

《人类的食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的食物种类及其特点;2. 掌握一些主要的食物分类及其营养价值;3. 培养学生对均衡饮食的重视和辨别食物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食物的分类和营养价值。

2. 难点:学生对食物分类的辨别以及对营养价值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导入】1. 教师通过一些图表和图片让学生观察课堂上的各种食物,引起学生对食物的兴趣。

【呈现】2. 教师介绍和讲解人类常见的食物,例如水果、蔬菜、肉类、坚果、奶制品、豆制品、谷物等,并将其分门别类。

【探究】3. 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和思考不同种类食物的特点和营养价值,比如水果富含维生素,肉类富含蛋白质等。

【归纳】4.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不同种类食物的特点和对人体的营养价值,并将其进行分类汇总。

【拓展】5. 教师通过讲解一些食物标签的含义,教育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辨别食物的营养价值。

【练习】6. 学生分小组进行互动讨论和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食物进行介绍,包括其分类、特点和营养价值。

【总结】7.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和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强调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展望】8.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食物的选择和饮食的搭配,以保证人体获得均衡的营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的情况: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展示,并能准确分类和描述不同种类食物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2. 学生的表现:学生能够理解和辨别不同食物的分类和营养价值,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3. 教师的评价:教师能够恰当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

【导入】在人类的生活中,食物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每天都要摄取各种食物来满足身体的需求。

那么你们知道人类的食物有哪些种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人类的食物。

【呈现】在人类的食物中,主要有水果、蔬菜、肉类、坚果、奶制品、豆制品、谷物等。

这些食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首先,水果是人类常见的食物之一。

它们多汁、口感酸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

《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1.1.1 食物与人类文明1.1.2 世界各地美食文化的多样性1.2 课程目标1.2.1 了解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1.2.2 领略世界各地美食文化的魅力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1.3.2 案例分析法1.3.3 小组讨论法第二章:亚洲美食2.1 中国美食2.1.1 川菜2.1.2 粤菜2.1.3 苏菜2.2 日本美食2.2.1 寿司2.2.2 天妇罗2.2.3 拉面2.3 韩国美食2.3.1 烤肉2.3.2 泡菜2.3.3 石锅拌饭2.4 东南亚美食2.4.1 泰国美食2.4.2 越南美食2.4.3 印度尼西亚美食第三章:欧洲美食3.1 法国美食3.1.1 的法式糕点3.1.2 法国葡萄酒3.1.3 法式牛排3.2 意大利美食3.2.1 意大利面3.2.2 披萨3.2.3 意大利冰淇淋3.3 西班牙美食3.3.1 西班牙海鲜炖饭3.3.2 西班牙小吃(Tapas)3.3.3 西班牙冷汤3.4 英国美食3.4.1 仰望星空派3.4.2 英国下午茶3.4.3 伦敦街头美食第四章:非洲美食4.1 埃及美食4.1.1 开罗的街头小吃4.1.2 埃及烤肉串4.1.3 埃及传统糕点4.2 尼日利亚美食4.2.1 尼日利亚饭食4.2.2 尼日利亚街头小吃4.2.3 尼日利亚海鲜4.3 摩洛哥美食4.3.1 摩洛哥炖菜4.3.2 摩洛哥薄荷茶4.3.3 摩洛哥烤肉第五章:美洲美食5.1 美国美食5.1.1 德州烤肉5.1.2 纽约披萨5.1.3 加利福尼亚有机食物5.2 墨西哥美食5.2.1 墨西哥卷饼5.2.2 墨西哥玉米片5.2.3 墨西哥辣椒5.3 巴西美食5.3.1 巴西烤肉5.3.2 巴西黑豆饭5.3.3 巴西水果《人类的食物》教案:领略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第六章:大洋洲美食6.1 澳大利亚美食6.1.1 澳式汉堡6.1.2 澳大利亚牛排6.1.3 澳洲特色甜点6.2 新西兰美食6.2.1 新西兰羊排6.2.2 新西兰海鲜6.2.3 新西兰甜品第七章:中东美食7.1 土耳其美食7.1.1 土耳其烤肉7.1.2 土耳其甜点7.1.3 土耳其茶文化7.2 以色列美食7.2.1 以色列沙拉7.2.2 以色列街头小吃7.2.3 以色列特色菜肴7.3 阿拉伯美食7.3.1 阿拉伯烤肉7.3.2 阿拉伯甜品7.3.3 阿拉伯咖啡第八章:拉丁美洲美食8.1 阿根廷美食8.1.1 阿根廷烤肉8.1.2 阿根廷探戈与食物8.1.3 阿根廷特色甜点8.2 哥伦比亚美食8.2.1 哥伦比亚咖啡8.2.2 哥伦比亚特色菜肴8.2.3 哥伦比亚街头小吃8.3 智利美食8.3.1 智利海鲜8.3.2 智利葡萄酒8.3.3 智利水果第九章:传统节日与美食9.1 春节与中华美食9.1.1 饺子9.1.2 年糕9.1.3 汤圆9.2 端午节与美食9.2.1 粽子9.2.2 艾叶9.2.3 雄黄酒9.3 圣诞节与美食9.3.1 圣诞烤火鸡9.3.2 圣诞蛋糕9.3.3 圣诞布丁第十章:未来美食趋势10.1 可持续发展与美食10.1.1 生态农业与美食10.1.2 海洋保护与海鲜产业10.1.3 减少食物浪费10.2 科技创新与美食10.2.1 3D打印美食10.2.2 与餐饮业10.2.3 太空食品10.3 美食文化的全球化10.3.1 美食旅游10.3.2 美食节与竞赛10.3.3 跨文化交流与美食创新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第二章亚洲美食亚洲美食章节中,中国美食、日本美食、韩国美食以及东南亚美食都是重点。

《人类的食物》教案:揭秘食品加工的危害与安全措施

《人类的食物》教案:揭秘食品加工的危害与安全措施

《人类的食物》教案:揭秘食品加工的危害与安全措施教学目标:1. 了解食品加工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 认识食品加工可能带来的危害。

3. 掌握食品加工的安全措施。

教学内容:1. 食品加工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 食品加工的危害及其原因。

3. 食品加工的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1. 食品加工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 食品加工的危害及其原因。

3. 食品加工的安全措施。

教学难点:1. 食品加工的危害及其原因。

2. 食品加工的安全措施。

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多媒体设备。

2. 食品加工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食品加工?为什么要进行食品加工?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

3. 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人类的食物》教案:揭秘食品加工的危害与安全措施。

二、食品加工的基本概念和过程(5分钟)1. 教师介绍食品加工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 学生通过教材和多媒体资料了解食品加工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食品加工的理解。

三、食品加工的危害及其原因(10分钟)1. 教师介绍食品加工可能带来的危害及其原因。

2. 学生通过教材和多媒体资料了解食品加工的危害及其原因。

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食品加工危害的理解。

四、食品加工的安全措施(10分钟)1. 教师介绍食品加工的安全措施。

2. 学生通过教材和多媒体资料了解食品加工的安全措施。

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食品加工安全措施的理解。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 教师提出改进建议,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食品加工的安全。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食品加工的基本概念和过程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食品加工的危害及其原因的认识程度。

六、案例分析:食品加工危害的实例(10分钟)1. 教师展示食品加工危害的实例,如瘦肉精、塑化剂等事件。

2. 学生通过教材和多媒体资料了解案例的背景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教学目标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

3.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4.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识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1.营养物质类别;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2.探究活动的组织及如何减少实验误差是本节的难点。

课前准备1.教师:(1)将学生分成4至5人的小组,选出组长,并分工负责操作、记录、处理数据和发言。

(2)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2.学生:(1)调查当地人们都常吃哪些食物。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不模仿教材现成的装置,利用废弃物制作实验装置(其中,锥形瓶、温度计、试管夹、铁勺由教师提供)。

(3)预习与无机盐、维生素相关的知识;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丰富以上知识自编自演与之相关的小品在课堂上表演。

教学设计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二、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和来源。

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且为生命活动来源广泛。

三、探究活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每个人写出两种常吃的食物,并查阅教科书“常见的食物成分表”,并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填写在教科书上。

思考:A.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B.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设疑、提问、引入新课。

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表格。

大多数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对这两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并引导学生讨论,适时给予鼓励性评价。

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看书,巡视检查,当大多数学生完成后,组讨论交流,给予鼓励性评价。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其它:水与无机盐维生素的种类营养素缺乏时的病症和相应的食物治疗膳食纤维种类和数量是否相同?通过比较、归纳,得出结论。

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并与同学交流。

举出含糖类较多的食物,再举出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

讨论: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

思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体细胞所含的物质和能量有什么关系?看教材第23页中的插图,互相交流,各小且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关确定问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在探究食物中的能量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不同,作出的假设也就不同,实验的方法步骤也会有区别。

各小组根据自己小组提出的问题,充分作出假设根据小组确定的探究课题,制定探究计划。

对制定的计划进行讨论、完善后,各小组用自装置和教师提供的材料器具,按照课前的分工进行操作。

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得出结论:食物中含有能量,不同的食物含有能量多少不同。

小组代表言,小组间进行交流对误差大的进行反思教师巡回指导各个小组中进行个性指导为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和用具,指导学生完善探究方案。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和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巡视并对探究过程予产适应的占拔指导。

设疑、提问、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指导学生分析误差的原因创设疑问,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组织、引导学生诊断、讨论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是增生强烈的探求欲望积极、踊跃通过“医生看病”的角色扮演轻松、愉快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根据角色扮演情况,将相关知识填入P25表1及P26表2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吃过哪些食物?它们都来自哪些生物?生:肉、蛋、奶、白面……生:我们吃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来自植物、肉、奶等来自动物。

师: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进食呢?生:食物为我们提供营养物质。

师:那么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各有什么作用?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师:每个同学写出两种常吃的食物,并通过查阅教科书中“常见的食物成分表”,把这两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填入资料分析的表格中。

生:(学生写出两种食物,查阅教科书中“常见的食物成分表”,并填写资料分析中的表格)生:写出的食物有米饭、面、猪肉等。

师:指导学生查阅表格。

师:这两种食物中各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它们所占比例相同吗?请同学们讨论。

生:这两种食物中都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等六类营养物质。

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多少不同。

师:糖类、蛋白质、脂肪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呢?它们又是靠哪些食物提供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在书上划出来。

也可小组讨论。

生:小组讨论,划出重点,举出例子,写在书上。

师:巡视、指导学生看书和完成讨论,并给予表扬。

师: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有什么关系?启发学生进行讨论。

生: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人体细胞所含物质的来源。

师:食物中含有能量,这一结论是仅仅靠推测得出的吗?能不能通过实验来测定呢?下面我们就分小组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生: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生: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生:核桃仁和花生仁含的哪个能量多?师:(让学生明确探究过程中,问题不同,假设也就不同,实验的方法步骤也会有不同)。

生:各小组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积极讨论能否作出假设。

如能,则各小组积极讨论,作出假设。

师:巡视、指导,纠错。

师:请将课前准备的实验装置向同学们展示,并说出它的优点。

生:(有的用白塑料筒,有的用倒置漏斗,有的用透明的玻璃管,并外套一层铝箔。

)师:肯定学生的制作及丰富的想象力。

师:请各组同学讨论、交流各自设计的探究方案,并按方案进行操作。

生:各小组讨论、制定探究方案。

利用谭前自制的装置和教师提供的材料用具,按照课前的分工进行探究。

师:巡视并对探究过程予产适当的点拔指导。

教师留下15分钟左右给各小组学生进行实验和对数据的处理。

生: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汇报交流,说出实验结论。

师:引导同学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或改进方案中的一些步骤。

指导学生分析误差的原因和对探究过程的反思。

生: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

教学过程二(第二课时):师:上一节课主要了解了营养物质中富含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食物中还有哪些并不含有能量,但对健康也很重要的物质呢?生:有,如水……题:为什么水分对我们的生命这么重呢?生:因为水分是人体细胞的一种主要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

生: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开水都无法进行,废物也只有溶角在水中才能运送出动。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不管是从含量,还是作用来看,水都是我们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所产,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白开水。

(以看病的方式,学习无机盐与维生素的知识)师:要保持健康,只多补充水分可不够。

有两类营养物质,在我们身体内含量虽不多,但如果缺少了它们,我们就会患各种各样的疾病。

同学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吗?生:无机盐和维生素。

师:完全正确。

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种类都非常多。

如果同学们有挑食的赞美,就很容易因缺少某种维生素或某种无机盐而营养良或患病。

大家看,有一位同学就患病了。

生:(课前挑选了一名学生以角色形式,自说自演一位缺碘的病人。

)师:看来这位同学病得不轻。

同学们都是“小医生”能帮这位病人下他得了什么病吗?生:缺钙。

生:我觉得不对,缺钙只影响骨骼发育,不会影响智力。

而且他的脖子也很大,应该是缺碘。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非常好。

但当医生不能只看病不开药呀!你觉得要治好他的病,应该多补充哪些食物呢?生:海白菜。

生:海带。

生:海中的鱼虾。

师:对,如果病人缺碘,可多食用海带等海产品。

我们内陆地区食海产品的机会相对较少,为了补充足够的碘,我们吃的盐都是“加碘盐”。

师:还有“小患者”愿意上同学们帮助诊断的吗?生:(气氛活动,台上的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

台下的学生发言踊跃,热烈,查食物成分表积极。

)师:(注意引导学生做诊断,同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写板书)生:(根据同学的表演和老师的板书,填写表一和表二。

师:除同学们说到的一些症状,还有一位同学,经常出现排便困难的症状,大家觉得应鑫补充哪类食物呢?生:我也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后来我妈妈让我多吃水果和笋子,这种情况就消失了。

生:多吃新鲜蔬菜也可以。

师:为何多吃水果、蔬菜,就能帮助排便呢?生: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纤维素。

师:纤维素除了能帮助排便外,对身体还有许多好处,所以一些科学家将它称为“和七类营养素”。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发现有的同学表演能力非常强,有的同学自学能力也很好,而有的同学简直就是小辩论家,让老师刮目相看。

在这一节的学习中,同学们觉得自己有哪睦收获呢?生:原来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种类这么多,这么重要。

师:现在你能说出它们的种类吗?生:(回忆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种类)生:我们应该改掉偏食的毛病。

生:我觉得我的胆子比以前大了。

师:只要大家有收获,我们就成功了。

希望大家了解了各类营养物质后,能自觉地合理饮食,健康快乐地成长。

练习巩固:做书中练习题作业:设计探究方案,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典型例题1.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A.水B.糖类C.蛋白质D.脂肪【答案】C。

【分析】主要考查几种营养物质的功能。

蛋白质是构成身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主要为人体生长发育、细胞更新提供原料。

此题易误选A。

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参与人体的各项生活活动。

2. 过度肥胖的脂肪组织中,占细胞鲜重50%以上的物质是()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水【答案】D【分析】本题易错选C,而实质上这是干扰项,不论什么细胞,细胞中含量多的物质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3. 现在提倡中学生加营养餐,目的是增加中学生营养物质的摄入量。

一般是在第二节课加一杯牛奶。

请问喝酸奶还是鲜奶营养价值高?为什么空腹喝牛奶营养价值不高?【分析】(1)喝酸奶营养价值高。

原因是:鲜奶中含有乳糖,对于缺乏半乳糖苷酶的人无法消化吸收,而乳酸发酵使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再转变成乳酸,就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这正是厌氧菌所做的贡献。

(2)因为人们摄取牛奶的目的是为了合成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来合成人体生长所需要的组织,而空腹喝牛奶营养成分易被脱氨基分解,所以营养价值不高。

习题精选1.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①糖类②脂肪③蛋白质④水⑤无机盐A.①⑧⑥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⑤2.下列哪种食物中含糖较高( )A.鸡蛋 B.豆腐 C.肥肉 D.馒头3.患佝偻病的儿童主要是由于食物中缺乏( )A.含钙的无机盐B.含磷的无机盐C.含铁的无机盐D.含锌的无机盐4.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易患 ( )A.坏血病B.夜盲症 C.脚气病 D.佝偻病5.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A.水B.糖类C.蛋白质D.脂肪6.防止夜盲症的最佳食物是()A.胡萝卜B.动物肝脏C.新鲜蔬菜D.标准面粉7.牙龈经常出血的人,体内可能缺乏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8.有的幼儿吃了很多钙片,但仍患佝偻病,其主要原因是缺乏()A.维生素BB.维生素DC.维生素AD.维生素C参考答案1.C 2.D 3.A 4.B 5.C 6.B 7.C 8.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