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第3课时《民主共和渐入人心》优质课件
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第三课时)课件-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新知讲解
活动园 了解民主共和
活动目标: 1.了解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所做的探索。 2.了解辛亥革命成功能后中国政治制度、社会生活的变化,理解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 活动过程: 1.自主阅读教材“活动园”中的资料1、资料2 、资料3,边读边思考:革命党人为实现 民主共和的理想做了哪些探索?然后填写下表。
解读 资料1,简单介绍了从武昌起义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这段历史,引导我们 初步理解“专制与民主”的区别,认识到中华民国成立的意义。
新知讲解
活动园 了解民主共和
资料2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Fra bibliotek布了《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及其他许多法令。约法第一次强调:“中华民 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 民全体。”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 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课堂练习
填空题
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本课思维导图
民主共和 渐入人心
南京临时政府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成立
电影《辛亥革命》片段
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
8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第3课时 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新知讲解
1912年1月,革命党人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 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结 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新知讲解
活动园 了解民主共和
1.意谓整治国家的万般诸事,以人才问题最为紧迫。 2.立下志向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有了一个志向,就有一个方向,就能 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这样读书才能够有成就。 3、我们的生命只有短短数十年,用有限的生命换取国家永远的强大,那么生命 将是非常有价值的. 4.一生的偏好,即精神生活,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 书籍就是自己的精 神食粮。人不吃饭就不能活下去,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这生活就是特指的 精神生活。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第三单元 8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1912年革命党人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2、通过收集资料,了解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了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做了哪些积极的探索。
3、进一步了解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懂得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
教师相机出示喻培伦的人物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认识黄花岗起义烈士喻培伦。
6、除了喻培伦,黄花岗起义中还有一位著名的烈士,叫林觉民。
出示林觉民的图片和林觉民的《与妻书》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认识烈士林觉民。
指生讲一讲烈士林觉民的英雄事迹,进一步体会林觉民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
7、除了喻培伦和林觉民之外,黄花岗起义中还涌现出了很多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下面,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他们的英雄事迹。
预设:
在广州市,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学。
在广州市,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叫中山市。
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公园等。
在他的家乡广东省中山市翠亭村,建立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6、教师分别展示中山大学、中山市、全国各地的中山街道和中山公园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进一步体会人们对孙中山先生的缅怀之情。
2、出示课本55页武昌起义的油画和其他有关武昌起义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武昌起义。
3、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55页上面的一段文字,进一步了解武昌起义的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和武昌起义的意义。
4、教师引导:武昌起义胜利之后,很快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崩溃,因为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8推翻帝制民族觉醒(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一、概述本次教学设计主要围绕“8推翻帝制民族觉醒”这一主题,通过讲授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觉醒运动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感受中国的强大和地位的变迁,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知识点1.了解中国在近现代史上遭受的屈辱和侵略;2.了解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3.了解康有为、梁启超等近代民主主义思想家的思想和主张;4.了解中国民族觉醒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5.了解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和革命先驱。
2、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觉醒运动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2.意识到中国的强大和地位的变迁;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4.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质。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历史背景和教训;2.其他被列强侵略的历史事件;3.民族觉醒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中国的历史中找到自己的文化根基和自我认同感,并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场景式教学法、互动式授课。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0分钟)介绍今天的主题是“8推翻帝制民族觉醒”,请同学们认真听讲,参与互动,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要推翻帝制?民族觉醒是什么?以及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有哪些责任和使命?2、核心授课环节(50分钟)2.1、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背景、事件经过及教训通过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让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
询问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和感受,让他们了解这段历史对中华民族和中国的影响和教训。
2.2、康有为、梁启超等近代民主主义思想家的思想和主张通过视频、图片、文献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康有为、梁启超等近代民主主义思想家的思想和主张。
老师可以分小组让学生查阅网上信息,了解相关内容,并展开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康梁的主张在现实中的表现和影响。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三课时)》优质教案

《推翻帝制民族觉醒》第三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8课课时安排:3课时学情背景:本节课是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8课《推翻帝制民族觉醒》第三课时。
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历史知识,对中国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比初步了解民主与专制的区别,知道中华民国成立的意义;通过了解民主共和渐入人心的过程,感受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所作出的努力;进一步理解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树立为振兴中华接力奋斗的信念。
教学目标:1、知道中华民国成立的意义。
(重点)2、感受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所作出的努力。
(难点)3、理解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树立为振兴中华接力奋斗的信念。
教学重点:1、中华民国成立的意义。
2、民主共和渐入人心的过程。
3、孙中山为实现民主共和所作出的努力。
教学难点:1、感受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所作出的努力。
2、理解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树立为振兴中华接力奋斗的信念。
课前准备:1、相关图片、视频或实物,引入课题。
2、相关历史资料和课件。
3、课堂活动的材料。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8课《推翻帝制民族觉醒》第三课时,主要讲述中华民国成立的背景和历史意义,民主共和渐入人心的过程,以及孙中山为实现民主共和所作出的努力。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推翻帝制民族觉醒》第三课时,这节课主要讲述中华民国成立的背景和历史意义,民主共和渐入人心的过程,以及孙中山为实现民主共和所作出的努力。
首先,我先给大家看一张图片,请大家看看这张图片,这是什么?学生:是一个古代的皇宫。
教师:对,这是古代的皇宫,皇宫里住着一个皇帝,他统治着整个国家,他的权力是无限的。
那么,你们知道这样的统治方式叫什么吗?学生:专制。
教师:很好,这就是一种专制的统治方式,而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学生:民主社会。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教学课件

图片
图片
添加文字内容 楷体24号,添 加文字内容楷 体24号
添加标题文填字写内表容格楷,体回答32问号题
图片
时间 地点
武昌起义简介表
图片
革命过程
图片
结果
1. 武昌起义的意义是什么? 添加文字内容
2. 为图什么片清政府的统治在短短楷一体个多24月号的,时添间里就迅速瓦
解了呢?
加文字内容楷
体24号
添加标题文字内容楷体32号
添加标题文字内容楷体32号
革命英雄——喻培伦
图片
图片
图片
喻培伦在广州起义前夕赶制了300多枚炸弹,为
起义作出了突出贡献。起义爆发后,喻培伦胸前挂着
满满一筐炸弹,一边冲锋一边添投加弹文,字最内后容身负重伤,
弹尽力竭图,片不幸被俘。在敌人楷面体前2,4号他,拒添不吐露革命
机密,最后英勇就义。
加文字内容楷
图片
图片
图片 加文字内容楷 体24号
添加标题文字内容楷体32号
你了解孙中山先生
图吗形片?式为来什纪么 念人 他们 呢?以让各图我种 片
们对孙中山先生进行一 次小调查吧!
图片
图片
添加文字内容
楷体24号,添
加文字内容楷
体24号
孙中山
添加标题文字内容楷体32号
一股移风易俗的新 风潮,改变了人们 的生活……
添加文字内容
你知图道片为了让民主共和思楷加想体文深2字4入号内人,容心添楷,以孙中
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人还进行体了24哪号些探索吗?
添加标题文字内容楷体32号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签署总统令废除了缠
足这图一陋片习,强迫女性缠图足片者会被重罚。 图片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8课《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教案

西装的,一直延续到我们现在这个样子。
讲授新课
话题一:中华民国成立
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
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 年元
直观感受。
月民国正式建立。1912 年 2 月 12 日,清帝退位。
民主一词学生
1.播放视频《中华民国成立》。
只是字面上的
2.中华民国的成立是亚洲建立的第一个民主共和 观看视频。 理解,通过结合
给同学们介绍一下那里?
回答,分
2.师:如果留心观察,你会发现在我国很多城市都有 享。
过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在他逝世后,人们以各种方式
纪念他。在广州市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学,在全国很多
城市都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公园。他的家乡广东省
中山市翠亨村建立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南京的中山陵更
是长年迎接从全国各地前来缅怀孙中山的人们。老师在
2015 年的暑假去南京旅游,也到了中山陵去拜祭孙中山先
生。播放课件照片。
启发学生思
3.说一说人们为什么用各种方式纪念孙中山先生?
考。
4.师:《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 生 思 考 回
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许多有识之士 答。
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国才有出路。他们
国,简称民国。那究竟什么是民主呢?什么是民主共和 学生解释民 国 家 理 念 解 释
呢?说说你的理解。
主的概念。 便于突破难点。
3.民主一词源于希腊,意为人民。民主是思想理念,
简言之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意思。人民有参与国
从国家管理、政
事或对国事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共和这个词起源
治的角度用简
统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精品课件8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共63张)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的新军中的革命 党人和士兵打响了武昌起义的枪声。经过一夜 激 战,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口、汉阳的新军 也先 后起义,革命在武汉三镇首先取得胜利。
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 离 清政府独立,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清 政府 的统治迅速崩溃。
各地响应武昌起义的启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来说一说
从资料中我发现:孙中山先生不 仅仅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还 有具体的措施和方向。
我来说一说
我从视频中还了解到,孙中山先 生提出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 生主义。我觉得他是站在国家、民族 和人民的角度考虑问题。
我来说一说
“国家之本,在于人 民。”我对这句话印象深刻。
我来说一说
他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让革命者 有了组织,这应该对革命思想的传播起到 了推动作用。
中
唤醒国人鼓舞斗志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华
开创民族民主革命
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资料
1911年12月29日,已经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齐 聚南京,商讨组织临时中央政府,选举中华民国临 时大总统。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江苏、浙江、湖北、 湖南等17个省的45名代表,还有华侨革命党人列席 会议。孙中山以绝对多数票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 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 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五年级 道德与法治
资料
南京中山陵
北京中山公园
广州中山纪念堂
革命先驱孙中山
资料
南京中山陵
北京中山公园
广州中山纪念堂
人们为什么用各种方式纪念孙中山先生?
读一读
孙中山,早年学医,后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 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1894年,孙中 山上书李鸿章,提出改革建议,但未被采纳,他很是 失望。同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一败涂地, 他放弃了对清政府的最后一点幻想,自此走上革命道 路。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3课时《民主共和渐入人心》课件PPT

你还知道哪些变化呢?
变化方面
辛亥革命之前
辛亥革命之后
改称谓
称呼“大人”“老爷” 称“先生”或“某君”。
提倡女权
倡自由婚 姻
女子缠足。 女子不能上学。
婚姻由父母做主。
女子放足。 女子可以上学,和男 子一样学习知识。
婚姻可以由自己做 主,倡导婚姻自由。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 生的一次历史性巨变,虽然它 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没有真 正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但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 的封建帝制,传播了民主共和 的理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 解放,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 国的变革。
统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 五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百年逐梦 复兴中华
第8课《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第3课时 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活动园
你知道以孙中 山为首的革命党人 为实现民主共和的 理想做了哪些积极 的探索吗?让我们一 起去了解一下吧。
《中华民国的成立》
思考
这是哪个历史事 件,你从视频中了解 了哪些内容?
学习任务清单
中华民国成立时间 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 孙中山
临时政府所在地
南京
出席会议有( 17 )个省的( 45 )名代表。
1912年2月12日, 清帝退位,结束了中 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 制。
想一想
这些规定的提出,和 封建王朝时人们的地位有 什么区别呢?
民主共和
你知道什么是从“头” 到“脚”的革命吗?你还知道 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哪些新风 尚?
改变了旧的落后的观念,方便工作,有利于个人卫生,对社会生活 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理发业等新兴服务行业的发展。
使女性摆脱了落后封建文化的迫害, 参加社会活动更方便,成为提倡 女权的先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革命党人
大力借助移风易俗来推动革命,新风
潮席卷一时。剪发辩、禁缠足、禁鸦
片、禁赌博、改称谓、废跪拜、倡女
权、易服饰、禁止贩卖人口、倡导自
由婚姻等,逐渐成为社会潮流,影响
着人们的生活。
9
你知道什么是从“头”到“脚”的革命 吗? 从头的剪发辫到脚的放足运动。 你了解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哪些新风尚? 辛亥革命后的新风尚:剪发辫、易服饰 、改称谓、废跪拜、禁缠足、倡女权。
14
(1) 西方传教士:设立天足会,反对缠足。 (2) 清政府:颁布缠足禁令。 (3)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饬令各省劝禁缠足,各地展开大规模的放足运动, 出现“解放脚”。 (4) 影响:使女性摆脱了落后封建文化的迫害, 参加社会活动更方便,成为 提倡女权的先声。
15
(1) 清末民初,一些受西方思想影响 的女性开始勇敢地走向社会,参加社 会活动。政治上,从军参政;教育上, 进学堂读书、出洋留学、男女同校;婚 姻上,追求自由恋爱,反对包办婚姻 、买卖婚姻的呼声逐渐得到社会各界 的认同。 (2) 妇女解放的意义:妇女解放是清末 民初移风易俗最典型的例证,它意味 着辛亥革命革除了根。
4
中华民国的成立是亚洲建立的第一 个民主共和国,简称民国。那究竟 什么是民主呢?什么是民主共和呢?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意为人民。民主是思 想理念简言之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意思 。人民有参与国事或对国事有自由发表意 见的权利。共和这个词起源自拉丁文,意 思是“人民的公共事务”。共和的根本原则 是天下为公,国家权力是公有物,国家的 治理是所有公民的共同事业。共和是政治 概念,简言之就是 “共同和谐地管理国家” 的意思。
Hale Waihona Puke 23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辛亥革命,为了推翻清政府的反 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 后发动了多次起义,给了清政府以极大打击,扩大了革 命影响,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尤其是武昌起义的胜 利,很快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1911年革命浪潮席卷全 国,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崩溃,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10
(1) 剪辫运动,兴起于辛亥革命爆发后,辫子的去留成为从新去旧的标 志。 (2)孙中山颁布限期剪辫令,剪辫深入城乡。 (3) 剪辫的影响:改变了旧的落后的观念,方便工作,有利于个人卫生, 对社会生活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理发业等新兴服务行业的发展。
11
(1) 辛亥革命后:洋装洋饰开始流行。 (2) 民国初年:男子礼服——西服、 褂袍;女 子礼服——褂裙。 (3) 20世纪20年代后:男装 西服、中山装、长 衫,其中中山装逐渐成为中国男子礼服。女装 ——旗袍。 (4) 易服饰的影响:服饰的多样化与不断翻新,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满足了人们不同的审美需 求。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8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第三课时 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1
新知导入 欣赏视频《中华民国建立》
思考
视频中的事件,你了 解多少?
2
新知讲解
1912年1月,革命 党人在南京建立了临 时政府,孙中山就任 临时大总统,宣告中 华民国成立。
3
1912年2月12日 ,清帝退位,结束了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帝制,民主共和渐入 人心。
17
本课小结
18
课堂练习
一、判断题
1.1912年1月,革命党人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 时大总统。( ) 2.1911年,清帝退位,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3.辛亥革命虽然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但是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 念。( )
答案:1. √ 2. × 3. √
19
1) .
二、选择题
16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历史 性巨变。虽然它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 但影响巨大,你知道有什么影响吗?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 建帝制,建立了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 一个共和制国家,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 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 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为新中 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5
中华民国成立时间 临时大总统 临时政府所在地
出席会议代表省份及人数
1912年1月 孙中山 南京
17个省45名代表
6
这部法令都提出了哪些规定?你能理解其大概意 思吗?
7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 、阶级、宗教之区别。”这个规定的 提出和封建王朝时人们的地位有什么 区别? 中华民国政府完全是为了代表全国各 族人民管理国家,中华民国的国家主 权应该属于全体国民;而封建王朝属 于君主专制,权力属于君主,其他人 只能听从君主。
1. 辛亥革命后,1912年革命党人建立了临时政府。对此说法有误 的是( ) A宣告了中华民国成立 B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C中央临时政府建立在南京
答案:B
20
二、选择题
2.对右图的法令认识正确的是( ) A这是新中国成立时颁布的 B这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的 C有了这部法律,一切人都是平等的
答案:A
21
二、选择题
3. (多选题)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很多新风尚,下列属于新风尚的 是( ) A禁缠足 B剪发辫 C废跪拜
答案:ABC
22
拓展提高
三、简答题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历史性巨变。虽然它不是一次彻 底的革命,但影响巨大,你知道有什么影响吗?
答案: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乃至 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进了 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为新 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12
(1)孙中山发布命令,废除清朝官场的“大 人”、“老爷” 称呼,官员之间以“官职"相 称,民间称“先生"或“某君”。 (2) 影响:以官职、先生、某君代替老爷、 大人作称谓,是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 的不平等,影响遍及社会各个角落。
13
(1) 清代通行的礼节:跪拜、作揖、请安、拱手。 (2) 民国成立后:制订“礼制”,核心是以鞠躬礼和脱帽礼代替跪拜等旧有礼 节。 (3)中外人士交往开始使用握手礼。 (4)影响:废跪拜是民国初年礼仪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礼节上的尊 卑等级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
24
作业布置
国家的兴亡与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休戚相关,今天 的我们该做些什么,才能继承革命先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