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学位实施细则

中山大学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学位实施细则
中山大学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学位实施细则

中山大学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学位实施细则

(2009年7月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我校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有权向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凡曾经授予过毕业研究生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经研究生院审核后,可接受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硕士学位。

第三条以同等学力申请并获得学位者,表明本人的学术水平已达到所获得学位的水平,具有与相应学位的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的水平。

第四条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专业学位,应根据各专业学位试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并按细则规定的程序,开展授予专业学位的工作。

第二章硕士学位的申请与授予

第五条申请人资格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我校实际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道德品质良好。

(二)申请人必须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3年以上,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成绩。

(三)3年内只提出一次申请,且没有向其他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第六条申请手续

(一)申请人应在每年我校规定的时间内到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办理申请报名手续,缴纳资格审查费并提交下列有关资料:

1.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学士学位证书原件查验后退回申请人。

2.最后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学历证书原件查验后退回申请人。

3.加盖单位人事部门公章的大学本科阶段成绩单复印件。

4.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原件查验后退回申请人。

5.填写有关表格。

6.近期免冠一寸照片1张。

(二)学位办公室在收齐上述材料后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并将审查结果通知申请人及课程学习所在学院(包括中心、医院、直属系,以下简称院系)。审查通过者发给“资格认定通知书”,申请人凭通知书,在规定时间内到研究生院办理修课和考试等手续。修课有两种方式,一是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二是旁听本专业在校研究生的课程。凡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专业均不接受第二种修课方式。

第七条课程考试办法

(一)申请人自通过申请资格审查之日起,4年内必须通过我校相应学科、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并通过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否则本次申请学位无效。考试办法及内容如下:

1.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申请人必须通过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及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部分学科)。考试一般在每年5月份举行(一般在3月份报名),具体报名和考试事务由广东省学位办公室统一组织。

2.学校统一组织的课程考试。申请人必须在规定期限内通过全部课程考试,考试按百分制计分,必修课成绩不低于70分,选修课成绩不低于60分(或及格)方可获学分。

(二)凡开设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专业及申请人数达到一定规模的部分学科,申请硕士学位的必修课考试实行题库或卷库管理,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考试。一般在每年4月、10月份组织两次考试,分别于每年1月初(4月份考试)、7月初(10月份考试)到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办理报考手续(具体报名考试办法及时间以学位办公室网上通知为准),并缴纳必修课考试费,逾期不接受报名。

(三)对未实行必修课题库考试的学科专业的申请人,以及以旁听在校研究生课程作为修课方式者,必须与在校研究生同堂同卷考试。试卷由所在院系保留5年,以备评估和检查。

(四)选修课考试由院系组织实施,研究生院负责检查监督。

为了保证课程考试质量,研究生院有权对考试(包括试题内容及评分结果等)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

第八条学位论文工作

在申请人通过所有课程考试和国家统一考试之后(经院系同意安排,也可适当提前),可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请开展学位论文工作,获批准后,即进入学位申请阶段,向学校交纳申请学位学费。申请人的学位论文可结合本职工作进行,也可选做我校指导教师指定的研究课题,论文内容必须属于所申请学科的范畴。选题工作完成后,申请人必须由院系安排作开题报告接受审核,通过开题报告后,方可开始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一般用中文书写,并有中英文摘要,外语类专业可用外文撰写。学位论文格式应符合《中山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

第九条学位论文答辩的申请

(一)申请人应在全部课程考试通过后1年内提交学位论文,否则本次申请学位无效。申请人在每年3月、9月在网上填写答辩的申请,并按要求向学位办公室提交以下材料:

1.《中山大学接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书》。

2.本人独立完成(实验学科可以是第二完成人)公开发表或出版的与申请学位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专著或其他成果原件及复印件。

3.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合格证明。

4.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合格证明。

5.《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总成绩单》(由院系提供)。

6.开题报告审议表。

7.申请硕士学位的学位论文一式三份。

8.申请学位报告书及所在单位的推荐材料。

(二)学位办公室在收齐上述材料1个月内对申请人进行答辩资格审查,将通过资格审查者提交的论文送审。

第十条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

(一)申请人提交的学位论文,应是本人独立完成并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管理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申请人同他人合作完成的论文、著作或发明、发现等,对其中确属本人独立完成的部分,可以由本人整理为学位论文,并附送该项工作主持人签署的书面意见或共同发表论文、著作的其他合作者的证明信,以及合作完成的论文、著作等。

(二)论文评阅。学位评议组聘请至少3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为论文评阅人。聘请的论文评阅人中至少有1位是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申请人的导师不能作为论文评阅人。学位论文应在论文答辩日期2个月以前,由

院系寄送论文评阅人,评阅人的姓名不得告知申请人,评阅意见应密封传递。论文评阅的其他要求按《中山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论文答辩。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不少于5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3人是研究生导师,1人是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文件规定,学位申请人的导师不能聘为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学位论文应在论文答辩日期半个月以前,由院系送交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答辩的其他事项按《中山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四)论文答辩未通过,但论文答辩委员会建议修改论文后再重新答辩者,可在半年至一年内重新答辩一次,答辩仍未通过,或逾期未申请者,本次申请无效;若论文答辩委员会未作出建议修改论文重新答辩者,本次申请学位无效。

第十一条硕士学位的授予按《中山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执行。

第三章博士学位申请与授予

第十二条申请人资格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遵守我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本校实际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与纪律要求,道德品质良好。

(二)申请人必须已获得硕士学位(一般应是所申请的学科),并于获得硕士学位后在申请学位的学科工作5年以上。

(三)申请人应在科学研究方面做出突出成绩,近5年内在申请学位的学科领域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不少于3篇的学术论文,其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应作为主要完成人)。

(四)3年内只提出一次申请,且没有向其他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第十三条申请手续

(一)申请人应在规定时间到我校学位办公室办理申请报名手续,缴纳资格审查费并提交下列有关材料:

1.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硕士学位证书原件查验后退回申请人。

2.最后学历证明(毕业证书)及复印件。学历证书原件查验后退回申请人。

3.硕士阶段的成绩单。

4.公开发表的有关学术论文,出版的专著,以及科研成果获奖的证明材料。

5.填写《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中山大学博士学位申请书》(一式两份)中属于本人填写部分,并由申请人所在单位填写推荐意见,包括介绍申请人的简历、思想政治表现、工作成绩、科研成果、业务能力、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外语程度等方面的材料(加印密封)。

6.申请学位的学科领域内2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专家的推荐书(加印密封),其中至少有1位是我校的博士生指导教师。推荐人应是了解申请人工作和科研情况的专家。

7.准备申请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的前期成果。

(二)学位办公室在收齐上述材料后,通知申请专业所在学位评议组在1个月内召集3~5位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家小组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审查结果将由学位办公室通知申请人及所在单位。被接受申请的申请人,持接受申请通知书,在规定时间内到学位办公室办理修课和考试等手续,并缴纳课程学习及考试费。第十四条课程考试

申请人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起,1年内必须通过我校相应学科、专业的全部博士生必修课程的考试,考试必须与在校博士生同堂同卷进行,且成绩必须达到70分(若成绩达到60而低于70分者,允许半年内重考一次)。否则,本次申请学位无效。

第十五条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应在我校有关院系指定的博士生导师指导下完成,论文内容必须属于申请学位的学科范畴,论文指导费在课程考试全部通过后交纳。申请人必须在相应学科、专业作开题报告,通过开题报告审核后,方可开始撰写学位论文。在学位论文撰写期间,申请人应在导师指导下到我校参加为期不少于3个月的与论文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在所在专业至少作一次学术报告,汇报其论文工作情况并接受质疑。学位论文一般用中文书写,并有中英文摘要,外语类专业可用外文撰写。学位论文应符合《中山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

第十六条学位论文答辩的申请

(一)申请人必须在课程考试全部通过后1年内提交学位论文,否则本次申请学位无效。申请人在每年3月、9月经院系向学位办公室提出论文答辩的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1.《中山大学接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书》。

2.所修全部课程的成绩单。

3.申请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一式七份。

(二)学位办公室在收齐上述材料一个月内对申请人进行答辩资格审查,将通过资格审查者提交的论文送审。申请人向学校缴纳申请学位学费。

第十七条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

(一)论文要求:申请人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应是在工作实践中由本人独立完成的成果,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申请人同他人合作完成的论文、著作或发明、发现等,对其中确属本人独立完成的部分,可以由本人整理为学位论文,并附送该项工作主持人签署的书面意见或共同发表论文、著作的其他合作者的证明信,以及合作完成的论文、著作等。

(二)论文评阅:学位评议组推荐、学位评定委员会聘请至少5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为论文评阅人,聘请的论文评阅人中至少有3人是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申请人的推荐人、导师不能聘为论文评阅人。

学位论文应在论文答辩日期3个月以前,由学位办公室送交论文评阅人,评阅人的姓名不得告知申请人,评阅意见应密封传递。其他事项按《中山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执行。

(三)论文答辩: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不少于7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4人是博士生导师,2人以上是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文件规定,学位申请人的导师、推荐人不能聘为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学位论文应在论文答辩日期1个月以前,由院系送交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其他事项按《中山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执行。

第十八条博士学位的授予按《中山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办理。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与校内相同专业博士生相同。

第四章其他规定

第十九条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文件规定,在职人员通过资格审查后,为准备参加课程考试或论文答辩,可享有不超过两个月的假期。博士学位申请人所在单位应允许申请人到我校参加不少于3个月与论文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第二十条港、澳、台地区及外籍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博士学位,按本细则执行。以汉语为非母语的外籍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时,可不参加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但必须通过中国汉语考试中心举行的汉语水平考试。

第二十一条申请人曾有研究生学历,因各种原因未获得学位的,须在中断学业后实际工作3年以上,方可按本细则的有关规定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申请人在学期间所学习的课程及成绩不予认可。若申请人提交的论文,是其在研究生阶段完成的,则必须经过修改、补充和完善后方可提交。

第二十二条申请人一次申请学位无效,或由学位评定委员会作出不授予学位决定的,所提交的材料及缴纳的费用一律不予退还。申请人再次提出申请时,前次申请学位时的课程成绩不予认可,必须重新办理申请学位的各项手续,并缴纳有关费用。

第二十三条凡学位论文、用于佐证申请者业绩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及其他个人材料(如学历、学位证书、全国统考合格证书等)中有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以及在考试过程中有舞弊行为的,将取消申请学位的资格,并通报申请人所在单位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所提交的材料及缴纳的费用一律不予退还,其中已授学位者将撤销其学位。

凡被取消申请学位资格者,我校不再接受其学位申请。

第二十四条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解释。

中山大学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汇编)

中山大学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 (2014年6月修订) 依据《中山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博士研究生获得学位前必须至少有一篇学术论文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或录用,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应为中山大学,博士生必须是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生为第二作者)。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经各学位分委员会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各学科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如下: 一、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学位分委员会的规定 1. 刊物范围:学校社会科学处公布的《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 目录》。 对于在国外、境外出版的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由各培养单位学位审议机构认定,并报研究生院公示。 2. 发表时间要求:以正式刊出为准。 3. 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和学位论文属于同一领域并具有相关性。 4. 有条件的培养单位学位审议机构可以在学位分委员会规定的基础上, 制订更高的发表学术论文标准,经学位分委员会审议通过,报研究生院备案。 二、理学学科学位分委员会的规定 1. 刊物范围:由各培养单位学位审议机构确定发表学术论文的刊物目录,经学位分委员会审议通过,报研究生院备案。 为鼓励对重要科学问题开展合作研究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各培养单位学位审议机构可对发表在高水平刊物上的学术论文并列第一作者(或同等贡献者)情况进行规定。 2. 发表时间要求:以正式刊出或正式录用通知为准。 3. 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属于学位论文的部分内容。

4. 鼓励博士生选择高难度或攻关性的研究课题。若博士生所进行的学位论文研究,经认定具有较大创新前景的,在审议学位时可不按上述条件要求。对于此类学位论文,各培养单位学位审议机构应有明确的认定程序和要求,博士生应在申请论文答辩时向所在培养单位提出申请,经导师书面推荐,培养单位组织专家认定,并在博士生论文答辩之前将认定的相关材料报研究生院公示、备案。 三、医学学科学位分委员会的规定 1. 刊物范围:学术学位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刊物要求是SCI(含SCIE)收录的杂志;专业学位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刊物要求是SCI(含SCIE)收录的杂志,或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系列的杂志,或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排序在前400名以内的杂志(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在校期间的排位),或下列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医科版、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协和医科大学学报、中南大学学报医科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科版、四川大学学报医科版、复旦大学学报医科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科版、中山大学学报医科版。 2. 发表时间要求:发表时间应在审议学位的当月底之前;对于在国外、境外发表的SCI(含SCIE)收录的学术论文可以是清样,也可以是附有导师签名担保的校样或正式录用通知。 3. 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属于学位论文的部分内容。 4. 为鼓励发挥我校科研团队的联合攻关作用,对于一篇SCI(含SCIE)学术论文出现多名作者并列第一(或同等贡献)署名的情况,作如下规定:IF≥3.0时,认可并列第一作者中的前2位符合要求; IF≥6.0时,认可并列第一作者中的前3位符合要求,署名无并列第一作者的,认可排名前2位作者符合要求; IF≥10.0时,认可并列第一作者中的前5位符合要求,署名无并列第一作者的,认可排名前3位作者符合要求。 5. 有条件的培养单位学位审议机构可以在学位分委员会规定的基础上,制订更高的发表学术论文标准,经学位分委员会审议通过,报研究生院备案。

GIS高校主要课程

G I S高校主要课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武汉大学 专业基础课: 必修:自然地理学、地貌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数字测土与GPS、专题地图编制、GIS图形算法基础、 选修:模糊数学、计算方法、数字摄影测量学、经济地理学与区域规划、地图投影与变换、人文地理学、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地图艺术设计、地图制图数学模型、地图代数概论 专业课: 必修:地图设计与编绘、空间分析与地学统计、数字地图制图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空间数据库原理 选修:空间数据处理、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环境分析、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技术、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图形图像软件应用、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土地评价与规划、多媒体电子地图设计、空间信息可视化、WebGIS与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综合、地理信息学进展 北京大学 必修课: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设计与应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实验 选修课:自然地理学与地貌学基础、环境与生态科学、城市与区域科学、测量学概论、计算机图形学基础、色度学、地学数学模型、地理科学进展、数字地球导论、网络基础与WebGIS、数字地形模型、遥感应用、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操作系统原理、导航与通讯导论、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智能交通系统概论南京师范大学 学科基础课程: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GIS专业导论 专业主干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工程、GIS设计与应用、测量学、地图学、空间定位技术、摄影测量学、遥感概论、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地学分析、C语言与程序设计、C语言实践、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GIS算法基础

最新中山大学考研

2011中山大学考研

241 英语:①《新编英语教程》(1-3册),李观仪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依据《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448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参照教指委公布的考试大纲。 610 民俗学概论:本科目考试范围为:民俗的基本特征,民俗的类别及其特征(如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等等不同类别及其特征),中外民俗学 史、民俗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考察学生对民俗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中外民俗学学术动态的了解、把握程度;②考察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经验、感受以及描写能力;③注重对学生知识结构和学术功底的考察,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理论、方法,解读、分析、阐释民俗现象以及中外民俗学文献的能力。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611 文学评论写作:主要考察对具体文学作品的评论赏鉴,兼及对众多批评方法与文学流派的理论把握和应用。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612 语言学概论:①《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编,北大出版社 613 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①《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编,北大出版社;②《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教出版社 614 文献释读:主要考察考生对古代文献的标点与翻译,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评论的能力 615 文学基础:本课目考察考生对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以及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包括文学史现象、作家作品、流派和思潮等;古代汉语的常识,例如字词的释义、古文断句等,也在考察范围之内。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616 世界文学:①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修订版 803 民间文学概论:本科目考试范围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民间文学的类别及其特征(如神话、传说、故事等不同类别及其特征),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民间文学的多民族交流关系,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及其科学写定,中国民间文学史 略,民间文学的鉴赏与研究等等。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804 文学理论(含中西文论):本课程以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所含内容为主要范围,另需考察中国历代文论及西方文论。 805 汉语言学基础:①《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②《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教出版社 806 古汉语与古文字:①《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②《古文字学纲要》,陈炜湛、唐钰明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07 中国古代文学与批评:考试范围包括从先秦到清代中国各体文学(诗、文、小说、戏曲)及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考试内容包括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对考生分析能力的考察。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数字图像处理在数字水印中的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报告——图像处理在数字水印中的应用 姓名:蒋运文 学号:12212842 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 指导老师:沈伟教授 2013.06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数字图像处理方法的研究源于两个主要应用领域:其一是为了便于人们分析而对图像信息进行改进,其二是为使机器自动理解而对图像数据进行存储、传输及显示。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上都有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图像是人类获取和交换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必然涉及到人类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也将随之不断扩大,本文主要介绍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数字水印中的应用。 在信息安全领域,数字图像还承担着作为法庭证据的责任,其真实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到执法结果,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容易从互联网上获取数字多媒体信息,而与此同时,数字多媒体信息 的版权、保密等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起来。本文在介绍数字水印技术的相关概念、特点和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实现数字水印的步骤,并对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数字水印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人们由于不同的应用需求造就了不同的水印技术,数字水印技术则是其中最新的一种,数字水印是把主要内容隐藏在图像,声音中,水印与内容结合在一起。这大大改善了传统水印的肉眼即可分辨性,数字水印在不同的环境同时也具有不同的特征性质,它还能够被特定的机器所识别,正是其具有的这些优点,越来越多的各个领域的人们开把把眼光看向它。数字图像水印可以用于鉴别信息真伪、认证身份、图像保护、版权保护、隐藏信息、以及做标记等等方面。数字图像不

仅包含信息量大,而且其传输和处理极其方便,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一种重要来源,所以数字图像水印也是应用得非常广泛的一项技术。 二、数字水印的衡量标准 安全性:数字水印的信息应是安全的,难以篡改或伪造,同时,应当有较低的误检测率,当原内容发生变化时,数字水印应当发生变化,从而可以检测原始数据的变更;当然数字水印同样对重复添加有很强的抵抗性 隐蔽性:数字水印应是不可知觉的,而且应不影响被保护数据的正常使用;不会降质; 鲁棒性:是指在经历多种无意或有意的信号处理过程后,数字水印仍能保持部分完整性并能被准确鉴别。可能的信号处理过程包括信道噪声、滤波、数/模与模/数转换、重采样、剪切、位移、尺度变化以及有损压缩编码等。主要用于版权保护的数字水印易损水印(Fragile Watermarking),主要用于完整性保护,这种水印同样是在内容数据中嵌入不可见的信息。当内容发生改变时,这些水印信息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可以鉴定原始数据是否被篡改。 三、数字水印的分类 数字水印的分类方法很多,下面按主要特征对其作一简单概述:从含水印图象中的水印是否可见分为可见水印和不可见水印两大类。当前学者们主要致力于研究不可见水印,即水印是不可被感知的,这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为了保证水印嵌入引起的改变不被感知,需要

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4年中山大学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约4700人,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计划约2500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计划约2200人。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属同一层次不同类型。 一、报考条件 (一)全国统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道德品行良好。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中山大学规定的体检要求。 3.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入学报到时未获毕业资格的,将被取消录取资格)或往届本科毕业生,或已获硕士、博士学位人员。 4.医学临床各专业(学术型)只接受本科为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含应届本科生)报考。 5.成人高校生、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3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6.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中山大学不接受学生在中山大学同时攻读两个(及以上)不同层次或相同层次的学位。 7.考生持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报考,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 8.考生须承诺学历、学位证书和考试身份的真实性,一经查证为不属实,将被取消准考、录取或入学资格,已入校的将被取消学籍。 (二)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报考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6、7、8项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不少于3年工作经验者(从毕业后到2014年9月1日,下同);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并有不少于2年工作经验者。 (三)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报考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5、6、7、8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四)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报考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5、6、7、8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 (五)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报考条件: 1.符合(一)中各项要求。 2.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及“临床医疗技能训练与研究”的临床型方向只接受本科毕业于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的考生报考,往届生在复试时须持有与报考专业相对应的国家颁发的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本科专业为医学影像学、麻醉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和授医学学位的康复治疗学等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只能报考中山大学以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学科方向: (1)本科专业为授医学学位的康复治疗学,只能报考“105114康复医学与理疗学”方向; (2)本科专业为医学影像学,只能报考“1051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方向;

中山大学2016年博士研究生破格复试录取公示表

中山大学 2016 年博士研究生破格复试录取公示表
【本表内容招生单位根据考生及推荐教授意见汇总填入】 105586191321 005 非定向专业 地质矿产勘查 自然地理学
考生姓名
杨炯
性别

年龄
46
考生编号
所在单位 本科毕业学校 硕士毕业学校 报考院系 报考学科 科目 入学考 试成绩 英语 名称 成绩 报考院系初 50 试成绩基本要求 申请破格 地质学 录取学科 44 地质学
泰山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系 河北师范大学
技术职称 时间 时间
副教授 1994.07 2008 12
报考类型 专业 专业
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 报考方向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报考导师 丘志力
普通地质学(2039)
岩石学(3042)
总分
90
79
213
50
50
175
申请破格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录取方向 导 师 丘志力
1/7

考生最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获奖成果和科研项目(提供的成果材料最多 5 项,论文需按作者署名顺序 注明所有作者、刊物名称、刊号及发表日期,获奖成果需按顺序注明所有获奖人姓名、奖项名称和获奖 日期,科研项目必须是考生本人主持的省部级以上非自筹的在研项目。 )
1,项目:主持人杨炯,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题目:山东大汶口文化蛇纹石质玉器产地来源及其与 泰山玉关系研究,编号:ZR2015DM008,项目完成时间:2015.07-2017.12,经费:10 万
2,获奖:杨炯,,彭淑贞,孟华,张伟,徐莉,李海燕,赵敬民,程鹏.山岳型旅游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 用研究——以泰安市为例,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8 2013.
3,获奖:杨炯,丘志力,彭淑贞,莫默,金晓婷.新长江经济带的建立及其对中国珠宝产业发展格局的影 响分析,泰山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5,2015.
4,学术论文 1:.杨炯,王卫.泰安市城区土地集约度的动态评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国 际标准刊号:ISSN1000-5641/国内统一刊号:CN31-1298/N; 2010,2:16-25.(中文核心)
5,学术论文 2:杨炯,丘志力,彭淑贞,莫默,金晓婷,李志翔.新长江经济带的建立及其对中国珠宝产 业格局的影响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国内刊号:CN 44-1241/N,2014.6: 127-134. .(中文核心)

推荐人姓名
丘志力
职 称
教授(报考 导师)
所在单位
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
2/7

中山大学研究生管理系统-培养管理用户手册(学生)

北京希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究生院管理信息系统 用户手册 V1.0 北京希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05﹒10

研究生院管理信息系统V1.0用户手册 印刷时间:2005年4月20日 版权所有:北京希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软件园2348-2350房间电话:(010)82826777,82826888,82826999 传真:(010)82826777,82826888,82826999-616 服务热线:82826777,82826888,82826999-602 电子邮箱:heer@https://www.360docs.net/doc/7412189250.html,

版权声明 《研究生院管理信息系统V1.0用户手册》的版权归北京希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本手册仅供中山大学使用,未经北京希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书面准许,不得将本规范的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采用任何手段(电子的或机械的,包括照相复制或录制)、或为任何目的,进行复制或扩散。 ?Copyright 2004北京希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翻制必究。 是北京希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Microsoft、word是Microsoft Corporation的注册商标。

阅读指南 手册构成: 该用户手册主要面向研院学生,用于帮助学生进行各院系培养业务系统的管理及配置。本用户手册将详细介绍研究生院系统培养管理各部分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其中: 第1章系统的启动与进入 第2章培养方案管理 第3章培养计划管理 第4章教学计划管理 第5章考试申请管理 第6章成绩查询 第7章研究生中期考核 第8章硕士生开题 第9章硕博连读管理 第10章基金项目申请管理 手册约定: 以下列出在本用户手册中出现的标示性符号: 【注意】:由于某些功能比较隐蔽,或者在操作上存在某些约束和限制,所以增加此术语进行标注,并在其后表述需要注意的内容。 【警告】:对一些可能出现的错误操作进行提示,并在其后表述错误操作的过程、造成的结果以及预防的措施等内容。 【说明】:对容易引起歧义的地方或者包含特殊含义的内容进行详细地解释。

中山大学研究生报考条件

中山大学研究生报考条件 一、应届本科生 中山大学考研应届本科生报考中大,没有太多的要求,只要爱国,爱党,爱人民,体检达标,个人信息真实,有本科毕业证,学位证都可以报考的,除去一些特殊专业(最后一点会进行说明)不能报考外,没有其他限制条件。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16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或往届本科毕业生,或已获硕士、博士学位人员。 二、往届生 往届生的情况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刚毕业的本科生,还有一种是毕业多年的在职考生;报考的条件和和应届的差不多,毕业3年以上的在职考生还能够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等专业学位硕士。 四、专科生 15年的招生简章并没有提到专科生可以报考中大,不过专科生考研会有比较多的障碍,不如说考试加试,毕业年限,导师不看好的情况,最终是否有报考资格,可以电话联系中山大学研究生院,联系方式:请点击“院系通讯录”。 五、其他 在校国防生,这些考生首先得征得学校或者是部队的同意,审核通过后才能有资格报考,少数名族骨干计划,每个学校都有少数名族骨干计划的指标,但是不归中大招生范畴,由教育部根据考生报名情况进行统一分配,具体细节请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查看。 六、特殊说明 (一)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报考条件: 1、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从毕业后到2015年9月1日,下同);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者。

中山大学培养方案之数学及计算科学学院数学类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全面发展,具有坚实数学或统计理论基础及计算能力,综合素质高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为全国重点高校输送高素质的研究生生源。培养今后能从事数学基础研究和教学的后备军。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志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或统计科学的思想方法。 3.了解数学、计算科学与统计学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具有应用数学、计算科学或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专业教学的能力。 4.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数学软件),具有一定的软件 设计能力。 5.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索引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或教学研究能力。 6.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胜任将来负担的工作。 三、授予学位修业年限: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 五、专业核心课程:数学分析、几何与代数、概率统计、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 变函数、泛函分析、代数学、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等。 六、专业特色课程: 国家及省级精品课程:数学分析 校级重点课程:几何与代数、概率论 校级精品课程:偏微分方程、现代常微分方程 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见附表一) 八、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见下文)

附件表一: 12013级《大学英语》课程将进行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改革,按12学分列入公共必修课板块。2包含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活动2个学分。 3包括技能18天,理论36学时。

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病理学试题

2017年中山大学考博病理学 一、名词解释 1.cachexia 2.Krukenberg tumor 3.septicemia 4.caseous necrosis 5.anaplasia 6.Barrett’s esophagus 7.nutmeg liver 8.graft vasus host rejection 9.carcinoma in situ 10.Wilms tumor 二、简答题 1.通过风湿病的病理改变解释炎症的过程 2.What is the diagnostic principles of lymphoma? 3.What is thrombosis? Explain its effects to human. 4.Please list the complicated (advanced) lesion of atherosclerosis? 5.列举出小肠的感染性和寄生虫性溃疡的类型及其肉眼观和镜下观的主要不同之处。 三、问答题 1.列举出肝硬化分型并描述其镜下特征和临床表现。 2.What is the metastasis mechanism of malignant tumor? 3.A male, 54 years old, physical test, CT show a 4.5×2.7 occupied lesion on the left upper lung, wi th a obscure boundary, list three diagnosis and describe its pathological manifestation. How to give a final diagnose? 4.What is the application and unsuitable conditions of intraoperative frozen secion. 2016年中山大学考博病理学 1.炎性假瘤 2.原位癌 3.桥本甲状腺炎 4.隐性肺癌 5.碎片状坏死 6.镜影细胞 7.快速冰冻病理检查 8.派杰氏病 二、简答题 1.病毒性脑炎 2.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瘤的区别 3.癌前病变,举5例 4.良性胃溃疡与胃溃疡恶变的鉴别 5.免疫组化 6.纤维板层型干细胞 三、问答题 1.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分级 2.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毛膜癌

中山大学化学专业考研范围及参考书目

中山大学化学专业考研范围 及参考书目 1.参考书目 (1)657化学(A)科目考研参考书目: ①《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武汉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有机化学》古练权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第一版; ③《高分子科学基础》梁晖,卢江主编,化学工业版社,2006,或国内高等学校通用教材。 (2)861化学(B)科目考研参考书目: ①《分析化学》(上册,第五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②《分析化学》(下册,第五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③《仪器分析》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④《物理化学》刘冠昆,车冠全,陈六平,童叶翔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⑤《结构化学基础》周公度,段连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四版。 2、核心考点解析 化学A 《有机化学》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基础 第二章饱和碳氢化合物 第三章不饱和碳氢化合物 第四章含杂原子官能团化合物和有机酸碱理论 第五章分子的手性与旋光异构 第六章色谱和波普 第七章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问题 第八章sp3杂化碳原子的亲核取代反应 第九章消去反应 第十章不饱和碳-碳键的加成反应 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反应 第十二章芳环的亲电取代、亲核取代反应及芳环取代基的反应 第十三章羰基化合物的亲核加成和亲和取代反应 第十四章羰基化合物α-取代反应和缩合反应 第十五章分子骨架重排反应和周环反应 第十六章多步骤有机合成 第十七章酯类 《无机化学》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物质的状态 第三章原子结构 第四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第五章氢和稀有气体 第六章化学热力学初步 第七章化学反应的速率 第九章溶液 第十章电解质溶液 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反应 第十二章卤素 第十三章氧族元素 第十四章氮族元素 第十五章碳族元素 第十六章硼族元素 第十七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第十八章铜、锌副族 第十九章配位化合物 第二十章过渡金属(Ⅰ) 第二十一章过渡金属(Ⅱ) 第二十二章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2018年中山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拟开展的研究计划

表三 中山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拟开展的研究计划 (本表请用A4纸双面打印) 说明: 1.本表旨在了解考生专业水平,拟订的研究计划入学后可以根据导师的意见作出调整。 2.考生填写本表必须严谨求实,一旦成果部分的陈述发现弄虚作假,将视为学风问题而不予录取。 3.本表连同报考登记表等报考材料同时交回报考院系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科、处或部)。 填表日期:20--年--月--日 姓名Css报考专业网安导师--- 一、近年来考生本人的专业研究情况及研究成果: 1.考生的专业研究情况: (1)本科阶段:专业为信息安全(参见本科成绩单),修多门信息安全基础课及相关专业 课,对本学科具有较深入的认识与把握;积极参与多种工程实训,大大提升了自己的 实践素质;积极参加多个专业竞赛活动并获奖,开拓了视野,提升了组织协作能力及 动手能力。此外,在校期间,通过了针对本专业相关的软件设计师(中级)认证考试, 还自主阅读了一定专业书籍文献,自学了多个专业资格认证考试的教材。自主查阅资 料,完成了基于Windows内核驱动编程的键盘监控系统的毕业论文及毕业设计。 (2)硕士阶段:专业为计算机技术(参见硕士成绩单),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修多门计 算机基础课程,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认真阅读了一定量的国内外研究文献,深入细 致地与硕士导师讨论了本研究方向的诸多问题,技术能力和思想方法都得到显著提升; 针对现有唇型识别方案的局限性,设计了一种改进方案,并构造了基于唇型的识别系 统模型,模型包括预处理、唇轮廓提取、特征提取及特征匹配等组成部分。对系统组 成的各部分核心模块进行了算法的设计及实现,另外从有效性、普适性和鲁棒性等方 面对所设计的方案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2.考生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请注明发表刊物的年、期、或出版社、出版日期): (1).(学生一作兼通讯作者) (2)).

中山大学2018年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中山大学研究生院

中山大学2018年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的考试范围(参考书目) 说明:此处列出的为部分科目,没有列出的请参考祖国大陆对应考试科目的考试范围或参考书目,或者不提供参考书目。 109 翻译硕士英语翻译硕士英语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单项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翻译硕士考生入学应具备的外语词汇量、外语语法知识以及外语阅读与写作等方面的技能。考试采取客观题和主观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 202 管理类综合能力数学基础、逻辑推理、写作 205 基础中医综合参考大陆 217 法学理论A卷不列参考书目。法学理论A卷(含宪法、民法、刑法、中国法制史)218 法律史A卷不列参考书目。法律史A卷(含法理、宪法、民法、刑法) 219 宪法与行政法学A卷不列参考书目。宪法与行政法学A卷(含法理、民法、刑法、国际公法) 220 刑法学A卷不列参考书目。刑法学A卷(含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中国法制史) 221 民商法学A卷不列参考书目。民商法学A卷(含法理学、宪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经济法学) 222 诉讼法学A卷不列参考书目。诉讼法学A卷(含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 223 经济法学A卷不列参考书目。经济法学A卷(含法理、宪法、刑法总论、国际经济法) 224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A卷不列参考书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A卷(含法理学、宪法、民法、国际公法) 225 国际法学A卷不列参考书目。国际法学A卷(含法理、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 228 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经典与前沿理论、学科发展史、中国公共管理(包括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政策、城市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等相关领域)现实热点、难点问题分析。 233 信息管理基础本科目涵盖“信息管理学基础”、“图书馆学基础(概论)”和“档案学概论”三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一)信息相关概念、信息管理、信息交流、信息分布、信息评价、信息检索、信息用户、信息系统、信息机构管理、信息政策与法律;(二)图书馆学的研究体系和方法、图书馆及其社会职能、图书馆的类型、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工作、图书馆管理、图书馆职业、数字图书馆;(三)档案、档案工作、档案事业、档案法律、档案职业道德、档案学理论研究。

中山大学考研历年真题下载

中山大学考研历年真题下载 关注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豆瓣小组,人人小站【名称都为:鸿儒中大考研网】。以上四种方式任选两种,并截图给官网右侧“售后老师”,老师收到截图即可获得下载密码及订购资料和辅导班的优惠权限!如有考研疑问,请联系右侧的咨询老师! 注意:如果考生所报考专业的真题,并没有在以下目录中,请把你报考专业的专业名称,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发给官网老师,老师核对后会第一时间补全!链接之前,请加上: , 例如:政治真题的下载链接为 真题链接/密码 03-15中大考研:政治真题1nuyVc 00-15中大考研:英语一真题及考研英语资料1c0Hc8Li 00-15中大考研:英语二真题及考研英语资料1bnqGn1P 1987-2015中大考研:数学一真题1eQGY8BC 03-15中大考研:数学二真题1gdlixQ7 04-15中大考研:数学三真题1c0k85G0 07-15中大考研:管理类联考199真题及答案1qW0ziY4 08-15年中大:885 水文学1nty3xEh 08-15中大考研:353卫生综合1ntlCjlJ 08-15中大考研:601 高等数学(A)1mg07qgK 08-15中大考研:602 高等数学(B)1o6j8nGm 08-15中大考研:610民俗学概论1kT4DcOn 08-15中大考研:611文学评论写作1o63lcFo 08-15中大考研:612 语言学概论1pJBW4vp 08-15中大考研:613 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1gdxtEAf 08-15中大考研:614 文献释读1mg7sTni 08-15中大考研:615 文学基础1qW64KNy 08-15中大考研:616 作品评论1c00N6Go 08-15中大考研:618 考古学基础(A)1oayAi 08-15中大考研:620 西方哲学史1g8TnK 08-15中大考研:621 逻辑哲学与逻辑史基础知识1bnjoDX1 08-15中大考研:623 中西哲学史1mg9uIXq 08-15中大考研:624 中国美学1o6MhVCY 08-15中大考研:625 中外哲学史基础知识1c0vxTpI

GIS高校主要课程教学内容

G I S高校主要课程

武汉大学 专业基础课: 必修:自然地理学、地貌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数字测土与GPS、专题地图编制、GIS图形算法基础、 选修:模糊数学、计算方法、数字摄影测量学、经济地理学与区域规划、地图投影与变换、人文地理学、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地图艺术设计、地图制图数学模型、地图代数概论 专业课: 必修:地图设计与编绘、空间分析与地学统计、数字地图制图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空间数据库原理 选修:空间数据处理、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环境分析、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技术、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图形图像软件应用、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土地评价与规划、多媒体电子地图设计、空间信息可视化、WebGIS与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综合、地理信息学进展 北京大学 必修课: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设计与应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实验 选修课:自然地理学与地貌学基础、环境与生态科学、城市与区域科学、测量学概论、计算机图形学基础、色度学、地学数学模型、地理科学进展、数字地球导论、网络基础与WebGIS、数字地形模型、遥感应用、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操作系统原理、导航与通讯导论、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智能交通系统概论南京师范大学 学科基础课程: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GIS专业导论 专业主干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工程、GIS设计与应用、测量学、地图学、空间定位技术、摄影测量学、遥感概论、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地学分析、C语言与程序设计、C语言实践、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GIS算法基础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加强和完善研究生学籍管理,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保证 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山大学学生管理规定》,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我校按照国家招生政策,招生规定录取的接受学历教育的研究生。定向、委托培养研究生的学籍管理,除定向、委培合同另有规定外,按本细则执行。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 第三条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学校签发的《录取通知书》,按入学通知的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 故不能按期入学者,须通过院系向研究生院请假。请假一般不得超 过两周。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 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四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 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 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学校将取消其学籍。情节恶劣的,送交有 关部门查究。 第五条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不宜在校学习并证明在短期内可治愈的患有疾病的以及怀孕的新生,经研究生院 批准,可以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保留 入学资格期满,本人须在下学年开学前(每年六月份)向研究生院提 出已加具院系意见的入学申请,经学校复查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学 手续。复查不合格或者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凡

被取消入学资格的新生,户口和档案关系一律退回原户口所在地或 原单位。 第六条每学期开学时,研究生注册按规定的时间、持本人研究生证到所在院系办理注册手续。不能如期注册者,需事先向所在院系 请假,办理暂缓注册手续,否则以旷课论处。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 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 第三章学业、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七条研究生学业包括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临床训练、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学年论文、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等方面。研究 生学业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研究生学业必须以一定方式 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成绩册,并归入本人档案。 (一)课程学习、临床训练、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学年论文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核和成绩评定方式,以及考核不合格的课 程重修、重考或者补考等,按《中山大学研究生学业考核管理规定》执行。 (二)研究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中期考核,按《中山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执行。 (三)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的答辩时间安排由学位评议组会同院系、教研室与指导教师共同确定,并报研究生院批准。学位论文答 辩的相关事宜按《中山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执行。 第八条研究生思想品德的考核、鉴定,要以《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主要依据,采取个人小结,师生民主评议等形式进行。 第九条研究生经研究生院批准可以根据校际间协议跨校修读课程或选修校内其他专业课程,所修读的课程成绩(学分)经审核后予以 承认。相关事宜按《中山大学研究生跨校、院、系选修课程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条对于在考试中作弊的研究生,该课程的成绩以零分登记,并注明作弊,不许正常补考,视其作弊情节,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

关于公布中山大学2003

关于公布中山大学2003

关于公布中山大学2003、2004年本科生科研项目结题情况的通知 各有关学院、实体系: 根据《关于中山大学本科生科研项目结题事项的通知》(教务〔2005〕113号 文)精神,我校2003、2004年批准立项的本科生科研项目中有66项于2005年12月底以前提交了结题报告与相关成果,经审核同意其为第二批结题项目(名单见附件1)。 为加强本科生科研活动的管理,请各有关院系对2003、2004年尚未结题的学生科研培训项目(见附件2)进行清理,并组织有关课题组师生填写《中山大学本科生科研培训未结题项目信息表》(见附件3),于4月21日前将其纸质版及电子版各一份报送教务处教学实践科。上述未结题项目最迟可延期至2006年6月 完成,否则将作为自动终止处理。 如有疑问者,可与教务处教学实践科联系,联系人:陈慧、彭凤琴,电话:84110300、84112896,邮箱地址:addo07@https://www.360docs.net/doc/7412189250.html,。 附件:1、本科生科研项目第二批结题项目名单 2、2003—2004年本科生科研未结题项目名单 3、中山大学本科生科研培训未结题项目信息表

附件1: 中山大学本科生科研项目第二批结题项目名单 序号相关学科/单位项目名称项目参与人指导教师 1 城市水资源 规划与评价 佛山市节水潜力研究 李晓华陈远 金吴江谢 东瑜 刘祖发 2 土地利用 与管理 深圳市与珠海市土地利用 变化比较研究 叶敏婷董玉祥 3 自然地理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对局部 气温的影响 王振刚董玉祥 4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毕业生就业流向 研究中的应用 01级GIS专 业 开发小组 黄德全 杜国明 5 物理化学用液态CO2分离精制丹参有效成分的 探索 卢保森陈六平 6 生物化学 分析化学 溶胶——凝胶生物组织 传感器研究 蔡俊辉利健 文 蔡沛祥 7 分析科学药学药物传感器制备新方法研究赵维熹梁顺 均 梁春景 蔡沛祥 8 分析化学 常见抗生素类药物的高效 毛细血管电泳分离——电导检测 曾暖茜谢天尧 9 物理化学石膏凝固过程初凝和终凝温度的测定幸苑娜余小岚

中山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学制

中山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学制 单位 代码 单位名称学位类型学制校区 111中国语言文学系学术学位全日制3年 广州南校园专业学位全日制2年 112历史学系学术学位全日制3年 广州南校园专业学位全日制2年 113哲学系学术学位全日制3年广州南校园 230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学术学位全日制3年 广州南校园专业学位全日制2年,非全日制3年 242博雅学院学术学位全日制3年广州南校园 100岭南学院学术学位全日制2年,非全日制3年 广州南校园专业学位全日制2年 103岭南学院(MBA中心)专业学位全日制2年 非全日制3年(EMBA为2年) 广州南校园 150外国语学院学术学位全日制2年广州南校园250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学位全日制2年广州南校园090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学术学位全日制2年广州南校园 340数学学院学术学位全日制3年 广州南校园专业学位全日制2年 743物理学院学术学位全日制3年广州南校园 310化学学院学术学位全日制3年 广州南校园专业学位全日制2年 370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学术学位全日制3年 广州南校园专业学位全日制2年 330生命科学学院学术学位全日制3年 广州南校园专业学位全日制2年 163体育部学术学位全日制3年 广州南校园专业学位全日制2年 711艺术学院专业学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均为3年广州南校园120法学院学术学位全日制3年广州东校园 123法学院(法律硕士)035101法律 (非法学)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均为3年 广州东校园035102法律 (法学) 全日制2年,非全日制3年

130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 院 学术学位全日制3年广州东校园 133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 院(MPA中心) 专业学位非全日制3年广州东校园 140管理学院学术学位全日制3年广州东校园 143管理学院(MBA中心)专业学位全日制2年 非全日制3年(EMBA为2年) 广州东校园 260心理学系学术学位全日制3年 广州东校园专业学位全日制2年,非全日制3年 170传播与设计学院学术学位全日制2年 广州东校园专业学位全日制2年,非全日制3年 200资讯管理学院学术学位全日制3年 广州东校园专业学位全日制2年,非全日制3年 290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学位全日制3年 广州东校园专业学位全日制2年 762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术学位全日制3年 广州东校园专业学位全日制2年 670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学术学位全日制3年 广州东校园专业学位全日制2年,非全日制3年 380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学位全日制3年 广州东校园专业学位全日制2年,非全日制3年 771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学位全日制3年 广州东校园专业学位全日制2年 360药学院学术学位全日制3年 广州东校园专业学位 非全日制3年 全日制工程硕士2年 全日制药学专业学位3年 500中山医学院学术学位全日制3年广州北校园 520光华口腔医学院学术学位全日制3年 广州北校园专业学位全日制3年 510公共卫生学院学术学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均为3年 广州北校园专业学位全日制2年,非全日制3年 530护理学院学术学位全日制3年 广州北校园专业学位全日制2年,非全日制3年 800附属第一医院(含非直属 医院) 学术学位全日制3年 广州北校园 专业学位全日制3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