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烃催化剂

合集下载

2024年聚烯烃催化剂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聚烯烃催化剂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聚烯烃催化剂市场前景分析引言聚烯烃催化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催化剂,用于聚烯烃的生产过程。

聚烯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纺织和包装等行业的重要原料。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聚烯烃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促使了聚烯烃催化剂市场的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聚烯烃催化剂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根据市场研究数据,目前全球聚烯烃催化剂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数十亿美元,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会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1.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塑料是聚烯烃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随着全球塑料需求的增加,对聚烯烃催化剂的需求也在增加。

2.新能源车辆的兴起: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电动汽车等新能源车辆的兴起势头良好。

聚烯烃催化剂在新能源车辆的制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进一步推动了聚烯烃催化剂市场的发展。

3.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聚烯烃催化剂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推进。

这些新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聚烯烃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市场需求。

目前,聚烯烃催化剂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格局,主要有国际知名化学企业和一些专业催化剂公司参与。

这些企业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提供技术支持等方式来提升市场竞争力。

此外,一些新兴市场也开始崭露头角,它们通过本土化战略、定制化产品和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来吸引客户。

这种新兴市场的崛起给传统催化剂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促使他们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行业挑战及解决方案尽管聚烯烃催化剂市场发展迅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1.成本压力:聚烯烃催化剂的生产成本较高,这限制了企业的竞争力。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包括提高生产工艺效率、降低原材料成本和寻求创新技术等。

2.环境压力:聚烯烃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和废水,这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为了应对环境压力,企业需要加强环保意识,采取低污染生产工艺,并加强废水处理等环境保护措施。

聚烯烃催化剂制备方法

聚烯烃催化剂制备方法

聚烯烃催化剂制备方法
聚烯烃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的催化剂类型和聚合条件进行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聚烯烃催化剂制备方法:
1. 研磨法:在氮气保护下,使载体与定量主催化剂在振动磨或回转式球磨机中进行研磨或与预处理剂一道研磨。

具体步骤通常是将载体(或与其它组分一起)研磨一定时间后(30~70℃,20~25hr),再加入主催化剂继续研磨15~20hr。

2. 沉淀法:将主催化剂和载体在适当的溶剂中混合,经过搅拌、沉淀、过滤和干燥等步骤得到催化剂。

3. 溶胶-凝胶法:将主催化剂和载体原料在适当的溶剂中混合,经过水解、缩聚等反应生成凝胶,再经过干燥和热处理等步骤得到催化剂。

4. 微乳液法:将主催化剂和载体在适当的微乳液中混合,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微乳液的组成得到均匀的催化剂粒子。

5. 模板法:利用特定的模板分子或结构,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主催化剂和载体限制在模板的特定位置,再经过热处理等步骤得到催化剂。

这些制备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催化剂的组成、聚合条件和所需的催化剂形态等因素。

不同的制备方法可能对催化剂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选择适合的制备方法。

烯烃聚合催化剂

烯烃聚合催化剂

烯烃聚合催化剂
烯烃聚合催化剂是指一类用于催化烯烃(如乙烯、丙烯等)聚合反应的化学催化剂,在聚合过程中可以促进烯烃单体的连接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这种催化剂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钼催化剂、钯催化剂、铁催化剂等。

其中,钼催化剂是指含有钼的化学催化剂,常见的有三种类型:Ziegler-Natta 催化剂、Metallocene催化剂和Phillips催化剂。

Ziegler-Natta催化剂是由铝烷和钛或铝烷和锌的混合物制备而成,具有高效、高活性的特点,适用于生产高密度聚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Metallocene催化剂是由过渡金属和环烷基化合成而成,具有催化效率高、分子量分布窄等特点,适用于生产高附加值的聚烯烃化合物;Phillips催化剂是由氯化铝和铝烷催化剂组成,具有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适用于生产聚乙烯等聚合物。

钯催化剂是指含有钯的化学催化剂,常用于生产聚丙烯、聚异丁烯等高分子化合物。

铁催化剂是指含有铁的化学催化剂,常用于生产聚乙烯、聚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

这种催化剂具有催化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但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总的来说,烯烃聚合催化剂在化学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类型和特点不同,可以根据聚合反应的需要,选用适当的催化剂来生产不同性质的高分子化合物。

聚烯烃催化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聚烯烃催化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聚烯烃催化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摘要:本文评述了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至今的近五十年时间里聚烯烃催化剂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讨论了Ziegler-Natta催化剂、无烷基金属化合物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及非茂有机金属催化剂的组成及特性,提出了我国在聚烯烃催化剂开发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非茂催化剂;聚烯烃;对策聚烯烃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石化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九十年代以来,世界聚烯烃生产能力大幅度增长,世界市场面临着供大于求的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大技术开发力度,掌握和采用先进技术,才能降低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众所周知,聚烯烃技术的关键在于催化剂,聚烯烃树脂性能的改进与聚烯烃催化剂的开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所以研究和总结聚烯烃催化剂的发展历程对制定我国在聚烯烃工业中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各种聚烯烃催化剂中,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仍是齐格勒-纳塔(Ziegler-Natta)催化剂,它自五十年代问世以来,经过各国共同开发研究,经历了由第一代至第四代的发展,催化性能不断提高,推动了聚烯烃工业的迅猛发展,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及高性能聚烯烃树脂(如高等规聚丙烯)的合成均可归因于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成熟与发展。

目前对这类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主要集中在高活性和高度立体定向催化剂的研制上。

1976年德国汉堡大学的Kaminsky教授偶然发现向Cp2ZrCl2/三甲基铝(TMA)体系中加入少量水,催化剂活性会明显增大,后来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少量水的引入使TMA变成了甲基铝氧烷(MAO),由此揭开了烯烃聚合催化剂又一个新的篇章。

茂金属催化剂由于具有理想的单活性中心,通过变换其配位基团又可以改变活性中心的电负性和空间环境,从而能精密地控制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共聚单体含量和在主链上的分布及结晶构造。

因而茂金属催化剂在聚合物品种的开发上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很难实现的聚烯烃树脂的功能化在茂金属催化剂作用下则很快得到了解决。

齐格尔纳塔催化剂合成

齐格尔纳塔催化剂合成

齐格尔纳塔催化剂合成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Ziegler-Natta Catalyst)是由意大利化学家Giulio Natta和德国化学家Karl Ziegler在20世纪50年代共同开发的一种用于聚烯烃合成的高效催化剂。

这类催化剂主要用于生产高分子量、立体规整度高的聚合物,尤其是聚乙烯和聚丙烯。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主要成分包括:
1. 主催化剂:通常采用四氯化钛(TiCl4)或者其与镁化合物形成的络合物,如镁三甲基氯化钛(TiCl3-MgCl3)等。

2. 助催化剂:早期使用的是烷基铝化合物,如三乙基铝(Al(C2H5)3),也称为TEA或Et3Al,它们可以激活主催化剂,并提供引发烯烃聚合所需的活性中心。

合成过程大致如下:
-主催化剂TiCl4与MgCl2反应生成活性中间体。

-助催化剂如Al(C2H5)3加入到体系中,进一步与中间体作用,形成有催化活性的络合物。

-在适当温度和压力下,这些催化剂能够非常有效地引
发乙烯或丙烯等α-烯烃进行定向聚合,生成具有高度立体选择性的聚烯烃产品。

由于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重大发现,Karl Ziegler 和Giulio Natta 共同获得了196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2023年聚烯烃催化剂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聚烯烃催化剂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聚烯烃催化剂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聚烯烃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聚烯烃催化剂作为聚烯烃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原料,市场需求也在逐年增长。

本文将从聚烯烃催化剂行业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及机遇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聚烯烃催化剂行业市场现状聚烯烃催化剂行业一直是化工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全球聚烯烃催化剂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聚烯烃催化剂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03.8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123.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了5.7%。

预计到2024年,全球聚烯烃催化剂市场规模将达到152.6亿美元。

目前,全球聚烯烃催化剂行业的主要市场集中在亚太地区和北美地区。

亚太地区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聚烯烃需求增长迅速,聚烯烃催化剂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北美地区则在聚烯烃新工艺研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聚烯烃催化剂技术也在逐渐升级。

二、聚烯烃催化剂行业发展趋势1. 高端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聚烯烃催化剂行业将逐渐向高端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寻求差异化竞争,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利润水平。

2. 环保节能方向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策的支持,聚烯烃催化剂行业将逐渐向环保节能方向发展,加快产品技术升级和优化。

3. 新型聚烯烃催化剂技术研发。

新型聚烯烃催化剂技术的研发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提高催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性能,将成为新型催化剂技术研发的重要目标。

三、聚烯烃催化剂行业机遇1. 产业链的优化与提升。

随着聚烯烃产业的发展和产业链的不断优化,聚烯烃催化剂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2. 区域市场的开拓。

未来,亚太地区和非洲地区的聚烯烃需求增长速度将更快,将成为新兴市场和发展机遇。

3. 政策环境的优化。

政策环境的优化将推动聚烯烃催化剂行业的发展,为行业的技术研发、生产和市场销售提供更加稳定的政策保障。

综上所述,聚烯烃催化剂行业市场前景广阔,虽然存在诸多挑战和风险,但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将带来更多的市场机遇。

特种聚烯烃催化剂用途

特种聚烯烃催化剂用途

特种聚烯烃催化剂
特种聚烯烃催化剂的用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烯烃类聚合物:特种聚烯烃催化剂能够催化烯烃聚合反应,生成高分
子聚合物。

这些聚合物可用于制造塑料、纤维、橡胶等材料。

2.制造特种聚烯烃材料:通过特种聚烯烃催化剂的作用,可以合成具有特定
性能的聚烯烃材料,如高强度、高耐磨性、高耐热性等。

这些材料可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医疗等领域。

3.制备共聚物:特种聚烯烃催化剂还可以用于制备共聚物,如乙烯-醋酸乙烯
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等。

这些共聚物可用于生产热熔胶、粘合剂、涂料等。

4.制备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通过特种聚烯烃催化剂的作用,可以合成具有特
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如导电性、磁性、光学活性等。

这些材料可应用于传感器、光电材料、磁性材料等领域。

5.生产生物可降解材料:特种聚烯烃催化剂能够合成具有良好生物可降解性
的聚合物材料,如聚乳酸、聚ε-己内酯等。

这些材料可用于生产可降解塑料、生物医学材料等。

总之,特种聚烯烃催化剂在合成高性能聚合物材料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3年聚烯烃催化剂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聚烯烃催化剂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聚烯烃催化剂行业市场调查报告聚烯烃催化剂是指在聚烯烃生产过程中,通过添加一定的催化剂,可以促使烯烃分子发生聚合反应形成长链聚烯烃的物质。

聚烯烃催化剂通常由催化剂基体、活性物质以及助剂等组成,能够提高聚烯烃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广泛应用于聚乙烯、聚丙烯等聚合物的生产中。

目前,聚烯烃催化剂行业市场规模较大,且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以下为聚烯烃催化剂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一、市场规模及前景据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球聚烯烃催化剂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50亿美元,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将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

这一增长主要受到消费需求的推动以及新型催化剂技术的不断发展所驱动。

另外,由于聚烯烃材料在包装、建筑、汽车等多个行业的广泛应用,也为聚烯烃催化剂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二、市场主要参与者及竞争格局目前,聚烯烃催化剂行业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主要参与者包括国内外一些大型化工企业和催化剂生产商。

其中,国际市场上一些知名的催化剂生产商包括Clariant、LyondellBasell、Grace等,它们在催化剂技术研发上拥有较强的实力和领先优势。

而在国内市场上,一些大型石化企业如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也在积极发展聚烯烃催化剂生产业务。

三、技术发展趋势及创新点在催化剂技术方面,目前主要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精细化催化剂设计:随着聚烯烃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对催化剂的设计和性能要求也日益严格。

因此,催化剂生产商需加强研发工作,通过精细化的催化剂设计和制备工艺,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及使用寿命。

2.绿色环保催化剂:由于环境保护的要求逐渐提高,催化剂行业也在朝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目前,一些新型环保催化剂在研发和应用中取得了进展,如可降解聚烯烃催化剂和低毒无害催化剂等。

3.多功能催化剂:为了提高聚烯烃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部分催化剂生产商开始开发多功能催化剂,即能够在不同催化反应条件下实现多种反应。

这种催化剂能够同时满足不同聚烯烃生产过程中的需求,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烯烃催化剂
Z_N催化剂
催化剂
茂金属催化剂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一、Z_N催化剂
(7) MgCl2· 2PhCOOEt
DI B Cl F 4
CO Ph
(13)
[Mg· 3DIBF]2++[TiCl 5]-[Ti2Cl9]3-
溶 液 (P/Mg≥2 ) (9)
Ti
(8)
(B uO ) 3P
2
OE t
(14)
二、茂金属催化剂
特点: 茂金属催化剂具有传统的Z-N多相催化剂所无
可比拟的特点: 1.活性中心的单一性:由于茂金属催化剂常常 只有一个活性中心结构,又被称为单中心催化 剂(SSC)。其每一个过渡金属原子都可以在 聚合反应条件下形成活性中心,即活性中心浓 度[C]可达到100%,较之传统的Z-N载体型高 效催化剂高一个数量级以上。 由于单一活性中心的特点,得到的聚合物具 有高度的均一性。分子量分布一般在2~5.在某 些情况下甚至可达1.5以下,接近但单分散的 理想情况,而远低于钛系Z-N催化剂的3~8和 铬系催化剂的8~30。
二、茂金属催化剂
6.适应于现有的烯烃聚合装置和工艺:聚烯烃技术发展至 今已形成庞大而成熟的工业体系,茂金属催化剂技术必须 适应现存的聚合工艺设备即所谓“Drop in”才有出路。由 于茂金属化合物具有诸多的反应基团,可以比较容易的负 载于无机或有机高分子类载体上成为固相化的茂金属催化 剂。载体催化剂的聚合活性与均相体系比较虽然有不同程 度地降低,但他仍然保持了原有的优越性能,且可以降低 对助催化剂的需求量,并可避免黏釜等弊端,明显改善聚 合物的心形态,因此,无需大的改动可以使用在现有的任 何一种聚合工艺装置上。
(2)限定几何构型的茂金属催化剂(CGSC—Constrained geometry Single Catalysts) 它是一种过渡金属为Ti和Zr的单环戊二烯的茂金属催化剂。茂环上的一个 碳原子用一个桥与金属连接 。
二、茂金属催化剂
定义:
烯烃聚合用茂金属催化剂通常指由茂金属化合物 作为主催化剂和一个路易斯酸作为助催化剂所组成 的催化体系,其催化聚合机理现已基本认同为茂金 属与助催化剂相互作用形成阳离子型催化活性中心。 茂金属化合物一般指由过渡金属元素(如ⅣB族 元素钛、锆、铪)或稀土金属元素和至少一个环戊 二烯或环戊二烯衍生物作为配体组成的一类有机金 属配合物。而助催化剂主要为烷基铝氧烷或有机硼 化合物。 现已知茂金属催化剂为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后者 还包括非环戊二烯型含有氮、磷、氧等元素的配体 与过渡金属和后过渡金属(如钛、锆、铪、镍、钯、 铁、钴等)组成的配合物。
(3)双功能催化剂
能实现在同一反应器中同时完成乙烯齐聚成ɑ-烯烃,并使乙烯 和生成的ɑ-烯烃“就地(in-situ)”共聚以制得不同密度的聚乙烯
齐聚催化剂Ti(OR)4-Al(C2H5)3 双功能催化剂: 共聚催化剂-Cr-Cr、 Ni-Cr、Ti –Ti系共聚催化剂 Ti(OR)4-Al(C2H5)3 乙烯 齐聚 1-丁烯 TiCl4-VCl4/MgCl2-Al(C2H5)3 LLDPE 共聚
二、茂金属催化剂
3.广泛的单体适用性:茂金属催化剂由于上述的特殊结 构对于各种类型的单体具有极为广泛的适用性。至今 已报道的单体多达60余种,包括:烯烃和双烯烃;芳 香族化合物;环烯烃和多环烯烃;炔类;脂类;杂原 子和硅烷硼烷及丙烯腈等。
4.多样的立体选择性:由于活性中心的结构、电子密度 和配位空间环境具有精确的调度性和可控性,茂金属 催化剂可以实现高度立体选择的聚合反应。以聚丙烯 例,除了传统的Z-N钛系催化剂能够合成的等规和无规 两种链结构的聚合物之外,还可以得到间规、半等规 和具有不同链结构的嵌段聚合物品种。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定义
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是指以镍( Ⅱ) 、钯 ( Ⅱ) 、铁( Ⅱ) 、钴( Ⅱ) 、钌( Ⅱ)等后过渡金属 原子为活性中心的一类金属配合物烯烃聚合催 化剂。
结构
三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三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特 点
1.这类金属配合物的亲氧性相对较弱,对空气和水分不太敏感, 特别是催化烯烃以及环烯烃聚合的活性很高 2.对比茂金属催化剂,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具有稳定性好、生产费 用低、能生产新品种聚烯烃以及能合成带有官能团的新型聚合 物等优点。 3.有的还不需要MAO类助催化剂。 4.不仅能够催化乙烯及α-烯烃聚合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而且 还能催化极性单体与烯烃的共聚, 这是Ziegler-Natta 催化剂和茂 金属催化剂所不具备的[16]。, 5.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合成相对简单, 产率较高,因而其成本远低 于茂金属催化剂, 而且聚合时助催化剂用量比较低, 一般与负载 的茂金属催化剂相当, 因此成为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的新的研究热 点
l4
O
Hale Waihona Puke 催化剂TiCl4MgCl2· 2AlEtCl2
·
AlEtCl
H EtO
lC A l3
MgCl2
Cl R /
MgCl2· 6EtOH
(10)
Al C Ph TH l3 M e F
TiC OE t ClAc TiC l 4 PO C l Ti T iC 3 l4 Cl 4 (T TH H F F) 2
Z_N催化剂(LLDPE)
1,铬系催化剂
LLDPE 催化剂
,2,Z-N催化剂
,3,茂金属催化剂
1,铬系催化剂
50年代美国Phillips公司开发的铬系催化剂,用于浆液法生产HDPE, 60年代后用钛改进的催化剂可用于乙烯和ɑ-烯烃共聚的反应。 催化剂:氧化铬/20%(W t)氧化钛----三烷基硼(三烷基铝) 70年代 美国UCC公司最早实现气相法生产LLDPE、最初用的催化剂 实在用于HDPE的铬系催化剂基础上改进而成的 铬(0.05-0.3%)-钛(1.5-9%)-氟(﹤0.25%)催化剂。 (1)镁钛系催化剂 2,Z-N催化剂 (2)钒系催化剂 (3)双功能催化剂
(1)典型的镁钛系催化剂:Ti/ MgCl2—烷基铝体系
主剂
载体
助剂
80年代的BP公司 Mobil公司 美国DOW公司
Ti(PrO)2Cl2/MgCl2—Al(C2H5)3Al(C8H17)3
TiCl4/SiO2-EtMgCL-THF--Al(CH3)2Cl TiCl4-VCl4/MgCl2--Al(C2H5)3 Ti(NMe2)4 Cl4/MgCl2--Al(C2H5)3/Al(C2H5)2Cl
二、茂金属催化剂
2.茂金属化合物的易调变性:通过改变过渡金属中心 原子、配体、桥联基团及其他们的取代基,可得到不 同结构的催化剂,其对称性、电子效应和空间环境各 异,以适用于不同的聚合体系并达到聚合物的分子剪 裁。通过茂金属化合物结构的改变,可以准确控制聚 合过程和参数,如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布、共聚物组 成及分布、链结构、密度和结晶等。在一套生产装置 中,通过对催化剂的调变和聚合参数的控制,可以得 到密度范围从0.85~0.96g/ml的全密度聚乙烯,大大拓 宽了产品的范围。
二、茂金属催化剂
5.与广泛的助催化剂组合:茂金属催化剂的助催化剂 除去最常使用的MAO(甲基铝氧烷)之外还可用EAO (乙基铝氧烷)、iBAO(异丁基铝氧烷)和AAO (芳香基铝氧烷)等,普通烷基铝如TMA、TEA或 TIBA也能部分乃至全部代替MAO。此外还可以用非 有机铝化合物的阳离子生成剂(CFA),如具有强亲 电子性和化学稳定性的硼烷类化合物B(C6F5)3或 Ph3C+B(C6F5)4-等可以代替有机铝助催化剂。
加拿大DuPont公司
TiCl3-VOCl3/MgCl2--Al(C2H5)2CL 球形催化剂--MgCl2-3((C2H5OH))
Spherilene公司(Himour公司)
(2),钒系催化剂
80年代UCC公司推出的气相法工业生产LLDPE VCl3-THF/SiO2---烷基铝(助剂)---氯代烃(促进剂)
Ac
O
Et
MgTiCl6(AcOEt)4
(15)
MgTiCl 5(OAcCl) (ClAcOEt)3
(16)
[Ti2Cl10]++=[Mg(OPCl3)6]++2POCl 3
(11) 液态 “Clathrate” MgCl2· 2AlCl2· nTHF (12)
(17)
TiCl 5(THF)-[Mg 2(μ-Cl)3(THF)6]+
3,茂金属 催化剂;
(1)Kamisky型茂金属催化剂:双环戊二烯基过渡金属络合物,过渡金属 为 Ti、Zr和Hf。助剂有两类,一类为MAO(甲基铝氧烷),一类为 硼烷化合物:B(C6F5)3和{Ph3C+}{B(C6F5)4}. 另外,环形骨架除 环戊二烯外 还可以是茚剂、芴基等。也可以用桥基将俩个环戊二烯基 连接,桥基通常是CH2CH2--,-Me2Si—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