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个人总结)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个人总结)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个人总结)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人员素质测评导论

1.素质的概念:素质是个体完成一定活动与任务①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要素,包

括生理素质与心理素质两个方面。对一个人的身心发展、工作潜力发展和工作成绩的提高起着根本的决定作用。

2.素质的特性:(1) 基础作用性;(2) 稳定性;(3) 可塑性;(4) 内在性;(5) 表出性;(6) 差异性;(7) 综合

性;(8) 分解性;(9) 层次性与相对性;

3.素质结构的基本划分包括:基本成分、因素与层次。

4.素质测评基本界定: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行为事实)表征信息,采

用科学的方法针对某一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做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或者直接从所收集的表征信息中引发与推断某些素质特征的过程。

5.相关解释:①测,包括测评者的耳闻、目睹、体察、访问与调查,是以认识与评判被测评者的某些素质为目

的,以科学的测量与评价工具为手段的特定的信息收集活动。测既可以是测量、测验,也可以是探测与观测。

②评,包括评论、评价、评定。更多的是针对一定测评指标体系对品德表征信息的质、量、值进行评价,也

包括直接对被测评素质的分析与评论。③科学方法是指被实践证明为准确、全面和方便的测量手段、评价方法,也包括一切可用调查方法与研究方法。如直接调查、问卷调查、抽样统计、比较分类、因果关系分析、因素分析、典型分析、理论分析、黑箱分析、移植分析、仿真分析等。④主要活动领域一般是指个人生活与工作的主要场所。⑤素质测评指标体系是指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素质测评指标。⑥引发与推断是指测评者的归纳、概括或抽象,是一种能动的思维活动,是一种升华现象,但这种引发和推断不是对现有行为事实或特征信息的简单总和。它既以现有的行为事实为基础,但又超出现有的行为事实。⑦测评主体:既指个体又指集体,既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自我,既可以是上级也可以是同级,还可以是下级。

6.素质测评不是素质测量与素质评价的机械相加。而是指一种建立在对素质特征信息测与量基础上的分析判断。

素质测评虽然以一个个的行为事实为依据,但并非仅凭单个的行为事实做出评价,而是在综合大量行为事实群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评价。

7.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1)人员素质测评是指对16岁以上具有正常劳动能力个体素质的测评;(2)

人才素质测评是指对具有一定才能个体素质的测评,包括某些儿童测评、学生测评与人员素质测评。(3)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指向的范围具有交叉关系,但它们在测评理论、测评方法与测评技术上却是相同的。

8.人才素质测评的概念:(1)狭义的人才素质测评,是指通过量表对人才品德、智力、技能、知识、经验的一种

评价活动。都是通过问卷量表的形式来测评被测者的有关素质。(2)广义的人才素质测评,则是通过量表、面试、评价中心技术、观察评定、业绩考评等多种手段综合测评人才素质的一种活动。

9.人员测评与人员选拔:(1)所谓人员选拔,就是挑选合适的人到某个特定的岗位上发挥作用的过程。人员选拔

是目的,人员测评是手段;即使人员测评对人员做出了最全面最正确的评价,但这个人仍可能不适合这个岗位,所以人员测评的结束不等于人员选拔的结束;(2)如果岗位对人的要求不明确,那么人员测评的结果对人员选拔就毫无用处。

10.按照测评标准划分:无目标测评;常模参照性测评;效标参照性测评;

11.按照测评范围划分:可分为单向测评与综合测评。

12.按照测评技术与手段划分: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以及包括模糊综合测评在内的中性测评

13.按照测评主体来划分:自我测评、他人测评、个人测评、群体测评、上级测评、同级测评与下级测评;

14.按照测评时间划分:日常测评、期中测评与期末测评以及定期测评与不定期测评

15.按照测评结果划分:分数测评、评语测评、等级测评以及复合测评

16.按照测评目的与用途划分:选拔性测评、诊断性测评、配置性测评、坚定性测评与开发性测评。

17.按照测评活动分:动态测评与静态测评;

18.按照测评客体分:领导干部测评、中层管理人员测评、一般人员测评等;

19.选拔性素质测评含义:一种以选拔优秀人员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20.特点:整个测评特别强调测评的区分功用。测评标准的刚性最强。测评过程特别强调客观性。测评指标具有选

择性。选拔性测评的结果或是分数或是等级。选拔性测评操作与运用的基本原则是公平性、公正性、差异性、准确性与可比性。

21.操作流程:⑴分析合格求职者之间的素质差异及表征;⑵从所有能揭示求职者素质差异的特征中选定几个主要

指标;⑶以具体指标界定所选定的主要特征与标志;⑷选取适当方法测定每个求职者在每个指标上的取值;⑸按测评规则区分求职者;⑹报告素质测评结果,为选拔优秀求职者提供依据;

22.配置性素质测评含义:以人事合理配置为目的。人力资源发挥最佳作用的前提是人事相配、人适其事、事得其

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显其效。

23.配置性测评与其他类型的素质测评相比,具有针对性、客观性、严格性、准备性等特点。配置性测评的客观性

体现在测评的标准上,必须以职位的客观要求为标准,不能主观随意制定。

24.操作流程:⑴进行工作分析,确定任职资格要求;⑵分析任职资格要求,制定录用标准;⑶选取适当方法测评

每个求职者在每个指标上的取值;⑷按测评结果筛选合格者;⑸合格者=职位数合格者>职位数;

25.开发性测评含义:是一种以开发素质潜能与组织人力资源为目的的测评;开发性素质测评,也可以称为勘探性

素质测评,主要是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科学性与可行性依据。

26.操作流程:收集人力资源各种形态的资料确定每一类型的内涵与外延;⑴寻找揭示每种类型的显标志与潜标

志;⑵拟定测评规则;⑶按测评规则测评;⑷针对测评结果提出开发建议;①所谓勘探性,是指开发性测评对人力资源具有调查性,主要了解总体素质结构中那些是优势素质,哪些是短缺素质。哪些是显性素质,哪些是潜在素质。哪些素质有开发价值。②所谓配合性,是指开发性素质测评,一般是与素质潜能开发或组织人力资源开发想配合进行的。是为开发服务的。③所谓促进性,是指开发性素质测评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测评激励与促进各种素质的和谐发展与进一步提高。

27.诊断性素质测评含义:以服务于了解素质现状或组织诊断问题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28.操作流程:⑴明确所要了解的问题与原因;⑵分析与确定那些能够揭示问题与原因的特征与标志;⑶选择适当

方法寻找那些能够表明问题与情况的特征与标志;⑷自我测评报告内部特征信息;⑸周围人报告外部特征信息;

⑹专家依据有关特征信息对问题做出系统深入的分析与判断;⑺对所查明的问题与情况做出报告并提出矫正意

见与方案;

29.诊断性素质测评特点:(1)测评内容十分精细或十分广泛。(2)测评过程是寻根究底;(3)测评结果不公开;

(4)测评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30.考核性素质测评含义:称鉴定性测评,是以鉴定与验证某种(些)素质是否具备或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

质测评。考核性测评常插在选拔性测评与配置性测评中。

31.操作流程:⑴明确被鉴定对象与内容;⑵确定达到测评目标要求的事实依据,制定测评细则;⑶讲解测评细则

与测评要求;⑷自我测评群众测评知情人测评;⑸专家测评,提供事实;⑹报告素质测评结果;

32.考核性素质测评特点:(1)对求职者素质结构与水平的鉴定;(2)侧重于求职者现有素质的价值与功用。注重

素质现有差异,不是素质发展的原有基础或者发展过程的差异。(3)概括性;(4)测评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33.运用考核性测评原则:全面性;充足性;可信性;权威性或公众性。

34.人员素质测评的整体功用:功用即素质测评的功能与作用,功能是素质测评活动本身固有的一种稳定机制,作

用是素质测评活动外在影响的一种具体表现。

35.人员素质测评的评定功用:(1)素质测评评定功用的正向发挥,表现为促进与形成作用,通过自我评价、他人

评价与群体评价激发与产生改善自身素质、加强自我修养的愿望与行为。(2)激励与强化:素质测评是促使个体素质的培养与修养行为向着社会所要求的方向发展的强化手段。(3)导向作用:在考核性、选拔性测评中通过测评权重的分配来体现。

36.人员素质测评的诊断反馈功用:是搜集素质特征信息的广泛性与科学性。(1)咨询的作用;(2)素质测评的诊

断反馈功能,表现为对人力资源开发方案的制定与选择以及对开发工作的计划与改进。(3)诊断反馈功能的正向发挥,表现出调节与控制的作用。

37.人员素质测评的预测功用:人员素质测评是根据大量的特征行为,对被测者的素质发展进行某种预测。预测功

能的正向发挥,表现为选拔作用。

38.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作用:(1)人员测评与选拔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2)人员测评与选拔是人力资源开发

的重要手段。(3)人员测评与选拔是人力资源开发效果检验的“尺度”。(4)建立促成性素质测评模式,可以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所谓促成性素质测评,是指人员素质测评事实的目的不在于评定哪种素质好,哪种素质差,哪种素质有,哪种素质五,而在于通过测评活动激励与促进各种素质向既定的目标形成与发展。

39.运用原则:

1)全面测评与择优开发:对全体人员进行测评,对所有素质进行测评,选择其中的优势人力资源开发;择优开

发一是选择个体身上的特长素质优先开发,二是在群体中选择那些优秀人才优先开发。

2)发现不足与整体协调:通过人员素质测评,认识每个劳动者不足,整体协调,取长补短。

3)分项诊断与综合开发:人员素质的测评与问题诊断可分项进行,以提高测评的精确性;但同时必须坚持全面

开发的观点。

4)统一标准与量材开发:人员测评与选拔的标准应根据开发目标统一要求,但要根据测评结果的情况进行切合

实际的开发。

5)自我测评与外部强化: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要进行自我测评,要通过自我测评,使被开发这对应达到的

目标有所认识,有所追求,把外在的开发目标内化为自我奋斗的目标。

6)他人测评与自我激励: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不但要自我开发,还要在自我测评基础上进行他人测评。

7)模糊测评与精心指导:前者是指人员素质测评应具有一定的弹性,不一定要按规定的要求严格核定;后者是

指在开发指导上,要精益求精,细心策划。

8)相互比较与职业发展:这一原则要求人力资源开发者要善于引导被开发者有效地利用人员测评与选拔的结果,

把自己置于群体中互相比较,不要孤立地自我比较。

第二章胜任力模型理论及其对人员素质测评的作用

1.1959年罗伯特.怀特《再谈激励:胜任力的概念》第一次正式提到与人才识别和个性相关的competence.

2.1973年麦克利兰首次使用competence一词

3.1973年行为事件访谈法、胜任力体系诞生。

4.理查德、鲍伊兹《胜任的经理人:有效绩效模型》,标志胜任力模型诞生。

5.特质观:胜任力是个体的潜在特征,与一定工作或情境中的、效标参照的有效或优异绩效有因果关系。

6.行为观:将胜任力视为个体的相关行为的类别,指出胜任力是保证一个人胜任工作的、外显行为的维度,是具

体的、可观察的。能正视的行为。

7.特质观与行为观的共同之处:(1)都是以效标为参照的;(2)都包括因果关系观点,即胜任力是导致高绩效的

原因。(3)互为彼此的关系。即使是行为观也不否认不是任何行为都是胜任力。只有特别稳定的可以描述的绩效行为才是;(4)都认为胜任力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要结合岗位实际。

8.胜任力定义:胜任力是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高绩效者所具备的可以测量与开发的个体特征,

它们能够将高绩效者和一般绩效者所具备的可以测量与开发的个体特征,它们能够将高绩效者和一般绩效者区分开来,其中有潜在的个体特征,也有外显的个体特征。

9.胜任力属性:(1)胜任力是一种可以用来区分高绩效者和普通绩效者的个体特征。(2)胜任力与工作情境相关

联,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可能存在于知识、技能、动机、特质、价值观、态度、社会角色等方面。(3)胜任力是针对工作绩效而言的,能够引起或者预测行为和绩效。(4)任何单个的胜任特征难以导致高绩效,胜任力是成簇而不是单一出现的,体现为某一具体岗位的胜任力结构。

10.根据个体在工作中不同的职位,把胜任力分为工作胜任力、岗位胜任力和职务胜任力。工作胜任力影响个体的

工作绩效状况,可以用来预测个体的工作绩效。岗位胜任力是指具有某种资格或胜任某一岗位的条件。职务胜任力是指某一行业工作者是否具备某一职务所要求的职务行为能力。

11.根据可观察性、潜在性等特征,将胜任力分为表面胜任力和中心胜任力两大类。表面胜任力是看得见的知识、

技能、态度。易观察测量,容易开发培养;中心胜任力是个体内隐的核心特征,难确定和测量,不宜短期培养和开发。如自我概念、动机、特质、悟性。

12.根据胜任力的可变化情况,分为硬性胜任力和软性胜任力。硬性胜任力指人们完成预期达到的工作标准;软性

胜任力指个人的行为和属性。

13.按组织需要的核心专业和技能分为通用胜任力、可迁移胜任力和专业胜任里。通用胜任力指一个组织核心价值

管与文化等的反映,为全体员工共有。可迁移胜任力指某些岗位的通用胜任力,如管理者胜任力和领导胜任力。

14.诺德豪格从任务具体性、行业具体性和公司具体性三个维度对胜任力进行划分,提出六个范畴的胜任力分类。

元胜任力、行业通用胜任力、组织内胜任力、标准技术胜任力、行业技术胜任力和特殊技术胜任力。

1)元胜任力:基于任务具体性而提出的,是个体所拥有的用来获取其他胜任素质的能力,强调了胜任力在管理

者工作情境中的可转移性。其焦点在人际技能和管理技能。如学习力、掌握不定性和容忍变化的能力等。2)行业通用胜任力:基于具体性行业比如服务业、制造业、电力业等行业而提出。主要表现在行业管理人员尤

其是从事高级管理工作的人员身上。

3)组织内胜任力:指和行业文化密切相关,文化认知和知识能够变成习惯,成为具体情境下的行为指导和规范。

4)标准技术胜任力,主要通过常规的教育系统,对成人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学徒关系和部分内部人事培训方案

等获得。

5)行业技术胜任力,培养行业技术胜任力的典型方式是职业教育。特殊技术胜任力,只能在一个组织内部产生,

并且能够通过正规学习、工作轮换、内部培训和师徒关系等渠道得到开发。

6)特殊技术胜任力:只能在一个组织内部产生,并且能够通过正规学习、工作轮换、内部培训和师徒关系等渠

道得到开发。

15.按照胜任力区分度,胜任力可划分为基础胜任力与转化类胜任力。基础胜任力:是指仅为保证完成工作所需要

的最低胜任力要求。转化类胜任力:那些最有可能将同一职位上的优秀绩效者与一般绩效者区别开来的胜任力。

16.胜任力结构模型:又称为素质模型,资质模型,是个体(组织)胜任某项工作任务的一组胜任力要素的组合,

或者说是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力的总和。是针对特定职位表现要求组合起来的一组胜任力。

1)冰山模型:有五种层次的胜任力,⑴技能、⑵知识、⑶自我概念、⑷特质;⑸动机。技能指执行有形或无

形任务的能力。知识指的是一个人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自我概念指的是关于一个人的态度、价值和自我印象。特质指的是身体的特性以及拥有对情境或信息的持续反应,即一个人生理特质以及对情境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动机指的是一个人对某件事的渴望,以及自身的信念或自我期望。

2)洋葱模型:在该模型中,胜任力被划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中间层和最外层。核心层包括动机和个性特

质;中间层包括自我概念、社会角色、态度和价值观;最外层则指知识和技能。由表及里,最里层是个体最深层次的胜任力,最不容易改变和发展。

3)胜任力梯形模型:把胜任力按照梯形分为四个层次:⑴行为层;⑵知识-技能—态度层;⑶思考方式-思维

定式层;⑷自我意识-内驱力-社会动机层。行为层主要指个体在具体职位上的工作绩效表现。其他层次共同决定了个体在工作中的绩效行为。越往下,它们在决定个体的行为上起着越稳定的决定作用。

4)金字塔模型:该模型主要分为三个层次:顶部是先天具备的后天开发的才能的具体行为表现;中间部分是

可以通过学习、工作锻炼等途径开发的知识和技能;底部是难以开发的态度和人格特征。

5)有效绩效模型

6)其他应用模型。

17.构建胜任力结构模型收集数据的主要方法:

1)文献查阅法:①该方法能够补充但是不能替代其他数据收集方法。该法只是对本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个快速

的回顾。②文献查阅的来源主要可以包括著作、专业杂志、协会杂志、学术报告、学位论文等。未出版发行的资源也可以作为重要来源。

2)焦点访谈法:在该方法中,组织协调者与一小组任职者、他们的管理者以及顾客等相关人员共同界定工作

内容,或者识别他们认为绩效必需的胜任力要求。有不同的技术方法进行焦点访谈。最典型的是组织协调这使用一份准备好的问题提纲引导一个结构化的讨论。另外一种方法是基于前期收集数据进行讨论。专家

小组法是焦点访谈法的一个特例。

3)行为事件访谈法:由美国哈佛大学麦克利兰开发,通过对绩优员工和一般员工的访谈,获取与高绩效相关

的胜任力信息的一种方法。访谈者对于关键事件的描述必须包括以下内容:①这项工作是什么?②谁参与了这项工作?③被访谈者是如何做的?④为什么这么做?⑤这样做的结果怎样?

4)问卷调查法:任职者和他们的管理者共同以书面印刷形式或者电子版形式填答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基于前

期通过面谈、焦点访谈、文献查阅等方法收集的数据分析结果。问卷填答者被要求对所列出的胜任力要素进行重要性评价。

5)工作日志法:任职者对日常工作行为或活动进行记载,包括每一项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是观察法很好

的替代方法。

6)职业分析方法:根据对某一职业或专业及其必需的职责和任务的职能分析,能够产生一个广泛的胜任特征

清单,常常要建立绩效标准。它最大的优点是揭示了“冰山”模型中的深层次胜任力。

7)关键成功因素法:该法关键之一是识别并获取行业关键成功因素。

18.胜任力建模过程中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如观察法、图片故事、练习法、系统性多层次团;体观察法等等。在建

模中。选择数据收集方法时要考虑:效度,信度,应用性,效率,可操作性,接受性。

19.对人员素质测评标准内容的影响:

1)人才测评可以界定为一个收集和评估有关候选人信息的过程,一边做出针对某职位的人事决策。

2)包括两层含义:①是收集有关某个体的各种信息,分析评估其素质特点;②将其素质与其即将从事的岗位

进行对照评估,确定其匹配程度。

3)人才测评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真是准确的信息,并从这些信息中引发与推断个体素质特性。那么应该收

集哪些信息,引发与推断哪些内容,又依据什么做出人事决策呢?这是人才测评的核心问题。

4)总的来说,智力测验、性向测验和学校的学业成绩至少难以预测复杂工作和高层次职位工作绩效或生活中的

成功。

5)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麦克里兰提出以胜任特征评估取代治理测量,并认为用智力测验等来预测工作绩效或生

活的成功,其预测效度比较低而且大的偏差。在此论断的基础上,他运用关键行为事件法等方法研究了胜任力理论,并运用于人员素质测评当中。目前为止,胜任力理论已经逐渐在人员素质测评中得到了实践。其中在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中,影响显著。

6)不同职位、不同行业以及不同的文化环境,对于员工的胜任素质要求并不一致。在进行员工胜任素质测评时,

要把握以下内容:①知识与技能对知识的测评要根据不同岗位不同的知识要求进行不同的设计。技能测评则需要为被测评者提供一定的场所,使被测评者的技能能够展现出来。②能力是个体完成某项任务的条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能力,不同的能力可以从事同的工作。③社会角色与自我认知社会角色与自我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个体对自己、周围事物和他人的评价以及个体与他人、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方式。它的意义就在于可以衡量出个体承担以及完成任务的可能性。④特性心理学研究表明,特定的职业需要具有特定特性的人来完成,合理的安排将有助于工作的完成。通过对职位的要求和员工特性之间的比较,能够更好地掌握

员工是否能够承担工作任务。⑤职业倾向主要通过个体的动机、需求、兴趣等方面反映出来,它反映了个体对工作的期望与要求。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复杂,职业分化越来越明显,不同的动机、需求、兴趣会产生不同的工作热情和态度、从而影响到工作的胜任情况。

20.求职申请表的设计中,可以通过应聘者填写由公司自行设计的求职申请表来获取求职者胜任力方面的信息。申

请表的内容除了包括传统的求职申请表中必备项目,还可以根据胜任力模型中关键的胜任力设计一些行为描述式的问题。通过回答上述问题,可以从答案中分析并提炼求职者的胜任特征,既可以作为初步筛选的依据,也可以为后续的进一步面试提供基础;

21.什么是工作申请表:要对众多的应聘者进行初步筛选,简历属于求职者个人行为的范畴,是个人的主动展示、

而组织为了主动了解应聘者的信息,确定申请人是否复合工作所需的最低要求,帮助招聘者判断求职者是否具有某些与工作有关的属性,或是为招聘者进行面试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就要进行工作申请表的设计。通常为应聘者当场填写,防止外界提供任何帮助。

22.工作申请表的改进:什么样的工作申请表才是好的申请表,我们认为要从有效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三方面去衡

量,它的设计和使用可体现出效率与效果的统一,达到又快又准的目的。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项目及其填写要求的设定,每个项目应与胜任某项工作有一定的联系,应将哪些与胜任特征有较高正相关关系的项目列入申请表内,收集事实性而非评价性信息,以消除申请人的顾虑和掩饰性。

23.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面试过程必须是结构化的面试过程。

24.结构化面试,是指面试前就面试的流程、试题、评分标准和评分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的结构化设计的面

试方式。这种面试方式的优点在于,面试过程的标准化程度高、可控性强,面试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能确保面试有效、客观、公平、科学。

25.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面试过程设计如下:

1)开发面试题库在胜任力模型对招聘岗位的胜任力要求的基础上,编制能够有效识别应聘者是否具备该岗位

胜任力的面试试题。行为描述式的问题是能够有效进行胜任力甄别的提问方式,应尽量按行为事件访谈法的要求编写。

2)明确评分标准,设计面试评分表;根据评分标准对求职者进行评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面试考官主观

印象对面试决策的影响。

3)面试考官:基于胜任力的面试过程中,都会使用行为事件访谈等比较专业的面试方法,为了使考官能够较

好地掌握并应用这些方法,需要进行面试考官的培训。

26.力模型构建评价中心含义:评价中心是一种使用多种测评方法和技术由多个测评师同时对多个测评对象的个体

行为实施的标准化测评系统。

27.完整的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评价中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构建胜任力模型:只有明确了具体岗位对岗位胜任力的具体要求,才能明确应该测评被测的哪些胜任力和

观察哪些行为。因此要对这些岗位提炼出具体的岗位胜任力类别,并对这些岗位胜任力内涵用行为特征进行定义和描述。岗位胜任力模型服务于其他各个环节。

2)甄选评分指标及建立评分体系:测评不同类岗位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待测的指标类别,并要依据岗位胜任

力级别差异确定待测指标的权重。另外,评价中心是通过观察到的行为判断被测具备的敢为胜任力水平,所以要将待测指标用行为要素进行定义,评分标准也是用体现岗位胜任力水平的行为进行描述,并以岗位胜任力模型所提供的岗位胜任力的行为定义为依据进行设计。

3)选择与设计情景演练工具:情景演练技术是评价中心的核心技术,在设计具体的演练工具时,情景设计的

好坏会直接影响评价中心的评价效度。

4)测评实施与观察评分:测评实施环节实质上是收集岗位主持人与测评指标相关数据的过程。是评价中心的

实施操作阶段。在被测按照指导语的要求进行模拟工作的过程中,由测评师根据评价中心的评分标准进行观察评分。

5)综合评价:具体是给出综合评价等级还是出具详细的评价报告是根据测评目标及测评项目要求决定的。28.基于胜任力的人员测评技术目的在于为组织选准人,服务于构建组织竞争力的人力资源队伍建设。但是,没有

那一种测评方法或测评工具的选拔能做到万无一失的准确,况且人才的选拔只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环节,招聘到复合胜任力模型的人是否真正产生高绩效的工作,还取决于组织的文化环境和管理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还需要我们把人力资源的选聘、配置、激励和培训开发等问题结合起来考虑,系统而全面地打造高绩效的人才队伍,而不是仅仅重视选拔环节的科学性。

第三章人员素质测评的标准设计

1.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作用:⑴有利于促进人员与工作岗位的物化连接;⑵有利于提高人员素质测评的科

学性、客观性;⑶有利于统一观点、深化认识。

2.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构成: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设计分为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两个方面。横向结构:

将需要测评的人员素质的要是进行分解,并列出相应项目。纵向结构:将每一素质用规范化的行为特征或表征进行描述与规定,并按层次细分。横向结构是基础,注重测评素质的完备性、明确性和独立性。纵向结构注重测评要素的针对性、表达简练性和可操作性。

5. 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横向结构包括:结构性因素、行为环境要素和工作绩效要素。

1)结构性因素(静态角度):①身体素质:包括生理方面的健康状况和体力状况。②心理素质:包括智能素质、

品德素质、文化素质等。

2)行为环境要素(动态角度):反映人员素质及其功能行为特性,主要是考察人员的实际工作表现及所处的环境

条件。内部环境指个人自身所具备的素质,它直接影响个人能力的发挥。外部环境指客观外界存在的、间接影响个体行为表现的环境条件,包括工作性质和组织背景。工作性质指工作难度、工作责任、工作周期、工作范围、工作地位等。组织背景包括人际关系、群体素质、领导因素、组织状况等。

3)工作绩效要素:工作绩效是一个人的素质与能力水平的综合表现,工作绩效要素主要包括一个人的工作数量、

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成果、群众威信、人才培养等要素。

6.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纵向结构:一般根据测评目的来规定测评内容,在测评内容下设置测评目标,测评

目标下设测评指标。

1)测评内容:指测评所指向的具体对象与范围,具有相对性。如干部测评中的“德”、“才”;

2)测评目标:是对测评内容筛选综合后的产物。测评目标是素质测评中直接指向的内容点。如品德中的诚实、

正直、谦虚。

3)测评指标:素质测评目标操作化的表现形式。如温度计内的水银柱长短就是“温度”这一气候测评目标的测

评指标。

7.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要素: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及其分数等级、评语在人员素质测评过程中充当一种价

值等价物的作用,它一般由标志、标度和标记组成。

8.标志:指测评标准体系的内在规定性,常常表现为各种素质规划化行为特征或表征的描述与规定。(1)从揭

示的内涵看,标志的形式有客观形式、主观评价、半客观半主观三种。从标志的形式看,有评语短句式、设问提示式与方向指示式。(2)从测评指标操作方式来看,可分为①测定式:测定式是利用各种测评工具或测量仪器仪表,直接测出或计量出有关考评标志规定的内容。如产品数量、劳动强度;②评定式:指目前无法用仪器、仪表与测量工具测出或计量出有关标志的精确数据,只能根据现场观察、了解和对资料的分析,由测评主体根据有关标准进行评定的方法。如劳动责任、工作难度等指标。

9.标度:对标准的外在形式划分,常常表现为对素质行为特征或表现的范围、强度和频率的规定。分为(1)量

词式标度。如多、较多、一般、较少、少;(2)等级式标度,如优良中差,甲乙丙丁、ABCD、1234,等级与等级之间的级差应该具有顺序关系,最好还有等距关系。(3)数量式标度:以分数来揭示考评标志水平变好的一种刻度。(4)定义式标度:用许多个词规定各个标度的范围与级别差异。(5)综合式标度:综合上述两种或更多的标志形式来揭示测评标志不同状态与水平变化的情况。

10.标记:对应于不同标度(范围、强度和频率)的复合表示通常用字母(A、B、C)汉字(甲、乙、丙)或数字

(1、2、3)表示。标记没有独立意义,与相应的强度或频率标度联系时才有意义;

11.效标参照性标准体系:依据测评内容与测评目的而形成的测评标准体系,一般是对测评对象内涵的直接描述

或诠释。例如飞行员选拔标准。

12.常模参照性指标体系:对测评客体外延进行比较而形成的测评标准体系,与测评客体直接相关。是由候选人

的“一般“水平决定的。如干部选拔。

13.明确人员素质测评的客体和目的:要求以一定的客体为对象,以一定的目的为根据。客体特点不同,人员素

质测评标准体系就不同,即使是同一客体,目的不同,所制定标准也不同。

14.确定人员素质测评的项目或参考因素:(1)工作目标因素分析法,即运用工作分析方法对职位的工作目标进

行分解,也即进行目标分解。(2)工作内容因素分析法:将工作分析法运用于工作内容的结构分析。把每个职位工作的活动按内容归类,确定出主要方面,并由此决定素质测评的项目。(3)工作行为特征分析法:将工作分析法直接运用于分析每个职位工作行为的特征,从行为特征中找出素质测评的主要项目。

15.确定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结构:第一分析层次的各个项目称为一级指标(测评目标),表示测评对象的总

体特征;第二分析层次的各个项目称为二级指标(测评项目),反映一级指标具体特征。第三分析层次的各个

项目称为三级指标(测评指标),说明二级指标的具体内容。

16.筛选与表述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依据两个问题逐个检核指标:(1)这个指标是否具有实际价值。(2)这个指标

是否切实可行。要对这个测评指标陈述一个明确的理由与用途,说明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测评指标,以及所得结果将如果使用。

17.确定人员素质测评指标权重:(1)权重:测评指标在测评体系中的重要性或测评指标在总分中应占的比重。

其数量表示即为权数。(2)权数的形式:一种是绝对权数,即分配给测评指标的分数,也成为自重权数,常常为绝对数量。一种是相对权数,指某个测评指标作为一个单位,它在总体中的比重值。常表现为相对数量,即百分比、小数。

18.加权类型:(1)纵向加权:对不同的测评指标给予不同的权数值。(2)横向加权:给每个指标分配不同的等

级分数。(3)综合加权:即纵向加权与横向加权同时进行。

19.确定权重的方法:(1)德尔斐法。请专家“背靠背“反复填写对权重设立的意见,不断反馈信息以期专家意

见趋于一致。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权重分配方案。这种方法避免了权威、职称、职务、口才以及人数优势对确定权重的干扰,集中大多数人的正确意见。(2)层次分析法:把专家的经验认识和理性的分析结合起来,并且两两对比分析的直接比较法,使比较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3)多元分析法;(4)主观经验法。当我们对某一测评对象非常熟悉而有把握时,也可以直接采用主观经验来加权。

20.规定测评指标的计量方法:(1)计量要素:计量等级及其对应的分数。计量的规则或标准(2)计量标准的类

型:①客观性测评指标;②主观性测评指标;③分点赋分法;④分段赋分法;⑤连续赋分法;⑥计分赋分法;

21.试测并完善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在大规模的试测之前,还必须在一定范围内试测。

22.领导人才素质模型实例分析

第四章人员素质测评的组织与实施

1.人员素质测评组织实施一般流程:(1)确立测评目的;(2)构建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3)制订人员素质测

评实施计划(4)组织实施人员素质测评;(5)分析研究测评结果和测评本身;

2.制订人员素质测评实施计划包括:⑴测评的目的与性质;⑵测评对象;⑶确定范围和人数或具体的人员名单;

⑷测评内容与标准;⑸测评方式与方法;⑹测评的组织管理;⑺实施步骤。

3.人员素质测评的组织实施:(1)根据测评计划,制定测评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应提出具体的任务分工、时间安

排及可操作的标准要求等。(2)人员培训。即测评对象、测评员和管理人员。(3)组织测评人员。(4)实施测评;(5)管理测评工具、器材和资料等物品。

4.分析研究测评结果阶段的主要任务:⑴汇总、分析、整理由各种测评工具、方法所获得的测评要素的数据资

料,并对测评对象做出最终的总体性评价;⑵同时对整个测评活动的质量进行评价;⑶将测评结果准确无误、适时地反馈给测评对象本人、上司或其委托者。并帮助他们充分利用测评的信息开展多方面工作;

5.人员素质测评实施关键环节:(1)统一思想认识;(2)成立工作领导小组;(3)选择测评人员;(4)培训测评

人员;(5)建立必要的后勤保障;

6.选择的测评人员应具备的条件:①有高度的责任感、工作认真负责;②办事公正,敢于坚持原则;③善于独立

思考;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④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⑤有一定的专业知识;⑥有实际工作经验,对人力资源工作比较了解。

7.培训测评人员:培训内容包括测评纪律及监控、测评的方法、测评的具体过程、具体的操作方法和程序步骤以

及本次测评有可能出现的事件和应对办法等。

8.建立必要的后勤保障:组织应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测评期间的后勤保障工作,落实人员素质测评团队的办公场地

并配套专项资金,形成支持人员素质测评组织实施的良好环境氛围。

9.实施测评的前期准备阶段:(1)广泛进行宣传动员:宣传方式①广播;②宣传栏;③展板;④公司内部网站;

宣传内容:①重点宣传测评目的、要求和安排;②宣传工作指定公司党委工作部和办公室共同负责。(2)组织专家评委:①选择评委组成人员:由公司高层领导和相关专家组成。②对评委进行培训:统一评定标准、尺度和操作步骤。(3)编制试题:①确定试题种类:机考、笔试、面试、情景模拟;②编制试题的注意事项:命题依据准确;内容科学合理;形式恰当;表述清晰规范;把握好难度;题量应复合实际;格式应统一。(4)确定测评日程安排;(5)其他准备工作;

10.测评具体实施阶段:(1)测评指导:①由测评主持人向全体测评人员告知测评目的和填表说明,明确数据保密

事项。②指导语应包括内容:人员素质测评的目的;强调测评与测验的不同;具体说明填表要求;举例说明填表要求;测评结果的保密和处理。(2)实施测评:机考、笔试、面试、情景模拟;(3)测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①采用并遵守标准化的指示语;②确定恰当的测评时限;③创造适宜的测评环境;④测评双方心理的调控。

11.测评结果整理分析阶段:(1)数据收集整理:将各项测评指标得分进行归集得出分析得分,获得单项指标得分,

可以按照预订的权重计算得出总得分。(2)分析测评结果:对测评结果进行计分、统计和解释。

12.测评结果的组织运用阶段:(1)用于人才的培养选拔:素质测评标准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正确的导向,人才培

养的目标、内容、方法等的制定和确立将以测评的内容和标准为蓝图,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现实的需求实现平衡和统一,测评结果也为企业开发人力资源、提升人员素质提供了重要依据。(2)用于中层管理岗位的重新配置:根据测评结果,企业可以按照不同部门的发展状况和需求对人才结构进行调节,使之与一定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保持动态的一致。(3)用于中层管理人员素质档案的建立。将人员的德、智、能、绩等方面的数据将作为人事决策的重要依据。

13.人员素质测评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1)依据测评对象设计测评方案;(2)依据测评目的设计测评方案;(3)

人员测评的经济性分析。只有在重要岗位的选聘时,才适宜采用一些高成本的测评方法。

第五章心理测验方法

1.心理测验起源:①1897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设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实验中发现个体的行为

相互之间存在个别差异。个别差异的存在产生了心理测量的需要。②1883年,英国优生学家高尔顿在《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的研究》一书中,首先提出“测验”这个术语。③1890年,美国个性心理学家卡特尔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的论文,介绍了他编制的第一套心理测验题。④1894年,卡特尔首先用各种测验测量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使测验走出实验室,直接用于实际。

2.心理测验发展:①1869-1904年,萌芽时期,属于简单身体素质测评。②1905-1915年,心理测验处于成熟时

期,出现较为成熟的比奈西蒙智力测验。用于鉴别低能儿童。③1916-1940年,心理测验昌盛时期。④1941年至现在,心理测验处于完善发展时期。

3.心理测验的定义:(1)是对行为的测量。这些行为是心理的而不是反射性的生理行为。是外显行为而不是内部

行为,是一组行为而不是单个行为;(2)是对一组行为样本的测量。所测量的行为组是有代表性的一组行为。

(3)行为样组不一定是真实行为,而往往是概括化了的模拟行为。(4)是一种标准化的测验。所谓标准化,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程序的一致性。(5)是一种力求客观化的测量。

4.心理测验的种类:(1)根据测验的具体对象,可将心理测验划分为认知测验与人格测验。认知测验测评认知行

为,品性测验测评社会行为。认知测验按具体对象分为:①成就测验;主要测评人的知识和技能,是认知活动结果的测评。②智力测验:测评认知活动中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是对认知过程或认知活动的整体测评。③能力倾向测验:对人的认知潜在能力的测评,是对认知活动的深层次测评。品性测验按其具体的对象可分为态度、兴趣与品德。(包括性格)测验。(2)根据测验目的,将心理测验划分为描述性、预测性、诊断咨询、挑选性、配置性、计划性、研究性等形式。(3)根据测验的材料特点:将心理测验划分文字测验与非文字测验。典型的文字测验即纸笔测验,非文字测验包括图形辨认、图形排列、实物操作等方式。(4)根据测验的质量要求,分为标准化与非标准化心理测验。(5)根据测验的实施对象,可分为个别测验与团体测验;(6)根据测验中是否有时间限制,可分为速度测验、难度测验、最佳行为测验、典型行为测验;(7)根据测验应用的具体领域,可分为教育测验、职业测验、临床测验、研究性测验。

5.心理测验的表现形式包括:刺激与反应两个方面:(1)按测验的目的与意图表现的程度,有结构明确的问卷法

和结构不明确的投射法。(2)根据测验时被测评者反应的自由性来看,有限制反应性和自由反应型。投射测验属于自由反应型,强迫选择属于限制反应型。(3)按测验作答结果的评定形式,有主观型和客观型。(4)从作答方式来看,有纸笔测验、口头测验、操作测验、文字测验与图形、复合、实践等测验形式。(5)从测验反应场所来看,有一般测验、情景测验和观察评定测验。一般测验是对被测评者在行为样组上反应的测评;情境测验是对被测评者在模拟情境中反应的测评。观察评定是对被测评者在日常实际情况下行为表现的测评;

6.FRC品德测评法:(1)事实报告计算机辅助分析的考核性品德测评方法。FRC是“事实报告计算机测评法”的

简称。(2)基本思想:借助计算机分析技术从个体品德结构要素中确定一些基本要素。再从基本要素中选择一些表征行为或事实。然后要求被测者就是否具备这些表征行为与事实予以报告。(3)报告方式:个别谈话或集体问卷。(4)控制被测人报告事实虚假性,除设置主管人员检查的监控系统外,还另外采取了五条措施:①通过指导予以说明,解除被测评人不必要的顾虑;②所问之问题,没有明显的价值取向和对错标准;③设置一系列监察问题;④所问问题大多数是一些别人可见到或者可复检验证的事实与行为;⑤行为事实的关键性。

7.主观量表测评法:根据品德等级测评量表对公司员工的品德进行测评的一种方法。⑵具体方法是,先设计出

品德等级量表。列出需要测评的品德因素,再根据被测评者的真实情况对照每一个品德因素,对被测评者进行打分,然后根据分数的大小转换成不同的等级。

8.OSL品德测评法:是一种以品德素质开发为目的的行为测评法,或者把它通称为开发性品德测评。实际上它是

一种表现为品德测评的素质开发方法,是发挥测评开发作用的一种实体建构模式。O指on(做到),S是short (稍差)的缩写,L是long(较差或需努力)的缩写。O,S,L即品德开发结果(做到、稍差、较差)主观测评的一种简便标记符号。在这种测评法中,划分“做到”、“稍差”和:“需努力”三种差异情况并代以O,S,L

的复合,使记录简便,又避免差异直接显示的刺激作用。蝴蝶效应

9.问卷法:代表有卡特尔16因素个性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明尼苏达多相个性问卷。(1)卡特尔16因素个

性问卷共187个问题,每一种品德素质有10-13个问题测试,每个问题后附有a、b、c三个选项。(2)卡特尔16因素测验,不仅能够测评出16个独立品德因素自身水平的高低,而且通过对其中部分因素的组合,还能推测出其他品德素质的水平。(3)卡特尔16因素问卷测验,既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团体,操作简便。但是,它要求被测者积极配合,反映真实情况,否则就很难取得满意效果。(4)爱德华个性问卷、罗特内外控个性问卷测验等。这种问卷设计的共同特点是,以某种个性(品德)理论为出发点,由此演绎推论出品德表征,并在此基础上编制测验题,最后筛选组织测验的根据就是题目内容是否测量了所想测评的品德素质。这类问题测验一般称之为内容效度问卷。⑸经验效标问卷测验:明尼苏达问卷,它的设计特点是选择几组公认的各有特色的被测,然后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问题测验,最后根据测验结果,把那些能将不同组被测明细区分开的试题挑选出来组成问卷。

10.因素分析、内容效度与经验效标方法是品德测评问卷编制中可以选择的三种具有独立意义的方法。

11.投射技术含义:广义的投射技术是指那些把真正的测评目的加以隐蔽的间接测评技术。狭义的投射技术是指把

一些无意义的、模糊的、不确定的图形、句子、故事、动画片、录音、哑剧等呈现在被测评者面前,不给任何提示、说明或要求,然后问被测评者看到、听到或想到什么。

12.投射技术特点:内容的非结构性与开放性;试题的含义是模糊不清、似是而非的,不像一般的测评技术中的试

题含义非常明确。一般来说,试题的结构性越弱,限制性越少,就越能引发被测评者的内情。

13.投射技术反应的自由性。一般的测评技术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对被测者的回答进行了这样那样的限制。而在投射

技术中,一般对被测评者的回答不作任何限制,完全是自由性的反应。

14.投射技术的理论依据:被测评这在模糊不清的刺激面前的反应行为很少受到认识方面因素的影响,加上可以自

由反应,不受什么约束。因此,可以挖掘被测者深层的思想品德。

15.投射技术根据其刺激内容与形式可分为图形投射、语言投射、动作投射三种。⑴图形投射有墨迹投射、主题

统觉图投射;⑵语言投射、词语联想投射、句子完成投射、创作投射、故事投射、问题投射,⑶动作投射有娱乐投射,玩具投射、游戏投射。

16.按投射的具体方式分类,可分为联想投射、构造投射、完成投射、选择排列投射、表演投射。

1)联想投射:要求被测者看过试题或接受刺激后,说出他的第一感想,即首先引起的联想。

2)构造投射:在这种投射中被测者看过或听过有关的试题后,立即要他们编造或创造一些东西。

3)完成投射:这种投射一般要求被测者补充完成试题中残缺的部分。

4)选择排列投射:一般要求被测者对投射进行挑选、归类或排列。

5)表演投射:让被测者自由地扮演某种喜剧的角色,或者让被测者自由自在做某种游戏。

6)他人动机态度描述投射:一般要求被测者描述其他人的动机或态度,从中可以了解其动机与态度。

7)逆境对话投射:一般是设计出各种假定的令人欲求得不到满足的场面,然后要求被测者进入其中扮演角色,

帮助身处逆境的人做出反应。从中获得品德测评信息。

17.其他测验方法:⑴生理学测评:通过检查被测评者在特定刺激下血压、脉率和波电的反应来测评个体的品德。

⑵萧孝荣修订哈梅诚实测验:①曲线迷;②周迷;③方迷。⑶认知测验方法:代表性的有雷斯特测验,一

般有1-6个两难故事组成,每个故事分测验均有三部分:故事内容、问题、重要性排列。雷斯特测验评分是依据被测者在重要性排列部分的解答,经过加权而进行的。具体分三个步骤:①剔除废卷②计算分数③评定等级;⑷知觉测验:品德与知觉有一定的关系。原则性强的人比一般人更警觉,对疼痛更敏感,更容易厌烦。

代表测验有威金特的倾斜知觉独立测验。这一测验由三个分测验构成:①身体调节测验。这一测验要求被测者坐在一间倾斜的房间的椅子上,要求他调节椅子使其真正达到垂直的位置。那些能正确达到垂直位置的人独立性比较强。②标尺和框架测验:要求被测者坐在暗室中,面前有一倾斜放置的发光的框架和标尺,让被测者调节标尺使之与水平垂直。只有那些独立强的人才能调节到正确位置。③镶嵌图形测验。这一分测验要求被测者从一系列复杂的图形中找出一个简单的图形来,并记录找的时间,只有那些独立性较强的人才能有把握迅速准确地把简单图形找出来。

能力测评关系表

18.一般能力测评: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智力测验。按照测验方式不同,常将其分为个别智力测验和团体智力测验。

19.个体智力测验:是指一个主试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对一个被试进行施测的测验。比较著名的有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它是目前影响最大、应用最广泛的智力测验之一。

20.韦克斯勒智力量表: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应用最广泛的智力测验。自1939年发表第一个成人智力量表后,

又陆续推出了儿童和幼儿智力量表。韦氏量表是典型的个别施测智力测验,它要求主试严格按照测验手册的说明对被试进行施测。测试的主试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

21.我国龚耀先等人修订的成人智力测验。中国修订本里保留了韦克斯勒智力测验的基本测试项目和评价方法,但

是结合中国经济、文化、职业、教育、年龄等实际情况,根据测试结果,在五个方面进行了必要调整,并且有的地方调整较大。根据我国国情,龚耀先及其协作组在常模取样中设计了城市、农村两个量表,凡长期工作、学习、生活在县属城镇以上的使用城市量表,长期工作、学习、生活在农村的使用农村量表。按照设计,该成人测验先进行语言部分的测验,再进行操作部分的测验,要求都依次作答完毕。

22.团体智力测验:(1)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概述:该测验是英国心理学家瑞文于1938年设计的一种非文字智力测

验。1947年瑞文编制了适用于更小年龄儿童和智力落后者的彩色推理测验和适用于高智力水平者的瑞文高级推理测验;(2)测验题型:该测验共有60个题目,依次分为A、B、C、D、E五组,每组12题。题目由易到难。

A组题目主要测辨别力、图形比较、图形想象等;B组主要测类同、比较、图形组合等;C组主要测比较、推理、图形组合;D组主要测系列关系、图形套合;E组主要测套合、互换等抽象推理能力;(3)优点:①可适用的年龄范围特别宽,6岁及以上的人都可以施测。②可适用各种文化背景的人和各种类型的人,利用作比较研究;

③使用方便,结果可靠。该测验既可个别施测,也可团体施测,施测时间短,结果解释直观简单;同时,该

测验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到目前为止,该测验是我国企业在人员选拔和招聘时所用能力(智力)测验中适用得最多的一种。

23.美国陆军甲种测试:(1)陆军甲种测试有8个分项测验,共145个小项和题目,包括:指使测验,要求被试者

按照规定的指导语划记,测试理解与应用能力;算术测验,并不复杂的算术题,测试基本的计算能力;常识测验,测试普通知识面;异同测验,区别同义词和反义词,测试判断能力;词句重组并辨真伪,测试逻辑思维能力;填数测验,在一系列数字后填上适当的数字,测试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类比测验,依据所给的一对字词关系,选择与另一个字词相对应的字词,测试选择能力和速度;填空测验,在每个句子的空缺处填上一个最合适的字词,测试语言文字能力。(2)在甲种测试的基础上,心理学家推出乙种测试,又称非语言测试,把测试内容和对象进一步扩大,较好地完成了紧急浩大的任务。乙种测试由七个分测验组成,包括迷津、立体分析、补充数列、数目符号、数字配对、图画补缺、几何形状分析、主要测试数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3)战后,甲乙种测试演变为军人资格测验,主要测试词汇、算术、空间关系、机械能力等。仍属于团体智力测试的性质。

24.特殊能力测评:主要对某些行业、组织与岗位特定能力的测评。这种测评具有专业特色与要求。(1)一般文书

能力测评:该测验主要包括文书速度和准确性(知觉速度和准确性)、言语流畅性和数字能力。文书测验中的知觉速度和准确性测验是用来测查被试者对事物的细微特征进行快速准确识别和判断能力的一种测验。(2)明尼苏达办事员能力测试:该测验的两个分测验各有200题。第一个分测验是题目校队,每一对数字从3-12位

不等。其中有些相同,有些不同,要求被试者比较异同,把不同的找出来;第二部分是人名校队,也是要求把不同的找出来。这种测验要求迅速准确,主要是测评知觉的广度、速度与正确性。(3)操作能力测评:①珀杜插板:该测验主要用来测量手指的灵活性以及手指、手和手臂的大幅度动作技巧,它模仿了装配线上的工作情况。测验内容主要是要求被试者尽快地把拴住插进一系列的孔中,每只手插30秒,交替进行。②克劳福德灵活性测验:该测验主要测量眼和手的配合准确性,适用于测试电器和电子产品装配工的能力倾向。选拔的预测效度较好。③奥康纳测验:该测验主要用于测量手指的灵活性。适用于选拔缝纫机操作工和其他需要准确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预测效度较好。(4)机械能力测评:通常所指的机械能力有空间知觉、机械理解、动作敏捷性等,男性在空间能力和机械能力上比较好,而女性在动作敏捷上得分较高。①工具使用测验:呈现一些机械方面的工具,使受试者应用这些工具,去做若干规定的工作,然后根据受试者使用工具的灵活程度来评定其机械能力的高低。这类测验中比较著名的有贝内特手工具灵巧测验和克劳福小零件灵巧测验。②形板置放测验:就是呈现若干形式一律相同或形式各异的木块,使被试者将这些木块放到具有,和这些木块形状相同的空洞之板里去,然后要根据被试者置放形板的速度或正确程度,评定其机械能力的高低。如明尼苏达操作速度测验和空间关系测验。③机件配合测验:呈现若干种机械原件或其图形,要求被试者将这些事物或图形分别装配成一个完整的机件,然后根据被试者装配的正确程度,评定其机械能力的高低。如明尼苏达集合测验、施旦贵斯机械性能测验。④机械理解测验:呈现若干物理和机械方面的图画,附以有关机械原理的问题,要求被试者根据他在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加以解答。然后,根据被试者答对的题数,评定其机械智力的高低。如贝内特机械理解测验AA式是适用于男性被试者的机械理解测验;贝内特-佛拉野机械理解测验W1式是适用于女性被试者的机械理解测验。

25.创造力测评:⑴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包括托兰斯图形创造性思维测验、托兰斯语文创造性思维测验、托

兰斯声音和词的创造性思维测验三种。该测验测量的是表现于学校教育背景中的创造力,适用于从幼儿园到研究生在内的在校学生。⑵威廉斯创造力测验系统:该测验系统包括发散性思维测验、发散性情意测验及威廉斯量表三个分测验。它是为适合认知情意互动教学模式而设计的,因而较多地适用于在校的学生,尤其是儿童。

⑶南加尼福尼亚大学测验:该测验是吉尔福特及其同事在大规模的能力倾向研究计划中发展起来的,主要用于

测量发散思维。

26.学习能力测评的方式:心理测验、面试、情境测验、试用。其中最简单有效的是心理测验,具体的应用形式是

笔试。用笔试测评学习能力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1)记忆: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可经过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几个环节。对学习能力记忆测评,可从记忆的广度、准确性与持久性等方面进行衡量。记忆广度,又叫记忆范围,指对某方面知识所能正确复现的数量;记忆的准确性,指对某方面知识的再现没有任何歪曲、遗漏和附会;记忆的持久性,是指对某方面知识保持时间的长短性。记忆的测评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回忆法,二是再认法。回忆法,又叫复现法,要求被测者把它所具有的知识以某种方式再现出来。例如,复述背诵、口答、笔答、画图,造型、表演等。再认法,要求被试者把特定的知识与其他的知识加以区别,挑选、辨认、分类等均属于再认形式。(2)理解:理解是人认识事物的联系和关系,进而揭露其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①应从理解广度、深度、复杂程度等不同角度进行衡量。广度体现在对知识点相关范围的了解。深度

体现在对知识点理解的系统性,复杂程度体现在对知识点与其他众多知识关系的理解。②有简单理解与复杂理解两种。简单理解指单个概念的理解,复杂理解指对两个以上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的综合理解。③理解有三种不同水平。直接理解、类同理解、迁移理解。直接理解是指只要熟悉知识点就能理解;类同理解是指材料内容不同但关系结构相同的理解;迁移理解是指材料内容不同、关系结构也不同的理解。(3)应用。应用从理论上具有知觉、思维与操作三个层次。知觉水平上的应用方式主要是辨别与归类。从应用层次上测评学习能力,有三种方式,①要求被试者机械模仿套用,把已有知识直接套用到问题上;②要求被试者正确地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应有已有的知识;③要求被试者创造性发挥适用,打破现有的知识模式,解决新出现的问题。

27.职业能力倾向测验:(1)能力倾向是一种潜在的素质,是经过适当训练或被置于适当环境下完成某项任务的可

能性。能力倾向是指一个人能够获得新知识、新技能的潜力;能力是能够从事某种工作或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它是当时就已经具备,已成为现实。能力倾向是一种成功的可能性,而不是已有水平。(2)能力倾向是相对稳定的,它影响人在某一部分活动中的效率,对其他活动则影响甚少。能力倾向与能力对人的职业的影响具有不同意义。能力影响人在职业上的成就,而能力倾向影响的是人在职业上的选择。(3)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就是了解人在职业领域中具有某些潜力的有效手段。标准化能力倾向测验需要具备两种功能:①判断求职者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倾向,即诊断功能;②该职业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倾向,一个人在该职业中成功与适应的可能性有多大,即所谓的预测功能。

第六章面试方法

1.面试的含义:又叫面试测评,是一种要求被试者用口头语言来回答主试提问以便了解被试者心理素质和潜在能

力的测评方法;

2.面试的基础:面对面进行口头信息沟通,效度主要取决于主试的经验如果主试的经验比较缺乏,信度和效度

就会很低。

3.面试的理论基础:(1)内在与外显在人身上是一个动态的整体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内在的素质必然会

通过外显的行为表现出来。外显的行为受制于内在的素质,具有某种特定性、稳定性与差异性。(2)人的外显行为包括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包括体态行为、工作行为、生活行为、生理行为。(3)在所有测评方式中,面试所获得的信息量最多、利用率最高。语言与体态语对素质的揭示具有充分性、确定性、直观性与必然性。

4.面试: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与情景下,以行探行、以问试答,听其言、观其行、察其色、析其因、觉其征、推

其质的过程;主要是以怨言实行以及意义不名曲的体态东仔为中介,推测其内在的素质;

5.面试所获得的嘻嘻两最多、利用率最高;

6.在言谈中:言辞:7%;声音:38%;体态:55%;因此主考官的注意力应该放在体态语与声音辨别、接受与转释

上;

7.面试的作用:(1)面试所测评的素质很广泛。从能力素质方面来讲,主要测验其知识广度与深度、实践经验与

专业特长、反应能力与应变能力、分析判断与综合概括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等。(2)面试能够测评其他测评方式难以考察出来的素质。面试能考查出被试人的仪表、风度、自然素质、口头表达能力、反应能力等笔试与观察中难以测评到的内容,可以有效地避免高分低能等情况的出现。(3)面试能弥补笔试的失误。

(4)面试比其他测评方式更灵活、具体。面试可以灵活、具体、确切地考查一个人的知识、能力、经验及品德特征。

8.面试的趋势:⑴形式多样化,突破了面对面的问答问题模式,多数地方以面谈问答为基础,引入答辩式、演

讲式、辩论式、讨论式、案例分析、模拟操作等辅助形式。⑵内容全面化。面试的项目开始仅限于举止、仪表与知识面,现在已发展到对知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以及气质、兴趣爱好、愿望理想、动机需要的全面测评;由一般素质测评发展到以拟录用职位要求为依据,包括一般素质与特殊素质在内的综合测评。⑶内容的深入化。现在的问题是围绕测评的情况与测评目的而随机出现的,综合总体行为表现及整个素质状况评定,充分体现了因人施测与发挥考官主观能动性的特点。⑷程序规范化;⑸考官内行化;⑹结果标准化;

9.面试,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在特定场景下以面对面的交谈与观察为主要手段,由表及里测评应试者有关素质

的一种方式。

10.面试特点:①对象的单一性。②内容的灵活性;③信息的复合性;④交流的直接互动性;⑤判断的直觉性;

11.面试中如何把握“问”:(1)创造和谐的气氛。提问时,主试人员要力求引导被试人员进入一种自然、亲切、

渐进、近乎聊天式的氛围,不能因主试人员自身原因给被试人员带来不必要的压力。(2)问题必须简明易懂。

(3)提问的形式要多样。(4)提问要先易后难,由浅入深;(5)主考人要掌握问答过程的主动权;(6)提问应适当艺术包装,方能区别被测试人的水平。(7)面试中要充分发挥应试者的主动性。(8)面试中应给被测评人员弥补缺憾的机会。

12.在面试中如何“听”:(1)要善于发挥主考人员身体语言的作用。(2)主试人员要善于把握和调节被测评人员

的情绪。(3)要注意应试者的身体语言。(4)注意倾听,不要随意打断被测评人员。(5)主考官要表现出良好的教养和修养。

13.面试中如何用眼“观察”:(1)谨防观察失误,不能以貌取人。(2)在观察中要全面地考察,坚持目的性、客

观性、全面性与典型性相结合的原则。(3)在面谈中要充分发挥感官的综合效应和直觉效应。

14.面试的最后评价:(1)在面试过程中也有某种程度上的评价,这种评价要把被测评人员的反应过程和回答的结

果有机地结合起来。(2)综合评价要选择适当的标准形式,包括评价项目、评价指标、评价标度等。(3)面试评价中不能忽视印象测评。(4)在集体面试中,主试人员在综合评价时要充分讨论交换意见,不能一人说了算。

人员素质测评方法

人员素质测评方法 By崔杰 一、前言 企业人员素质测评是企业对拟选聘员工或在职员工进行的与其工作有关的素质测量评估。现代人员素质测评应该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测评,即心理学、管理学、统计学等方面相结合的人才素质测评。现代人员素质测评可以分为心理测试和智能测试两大类,心理测试又可以分为个性能力测试、职业能力测试、价值观测试、职业兴趣测试和情商测试;智能测试包括智力测试、技能测试、专业知识测试和情景模拟测试。企业的人员素质测评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认知能力;二是社会成熟程度;三是行为风格因素,这也就是更多的关注了成就、智力、个性、兴趣、价值观等与工作效率相关的心理特征。对上述心理特质作更进一步的划分以及分析,发掘出新的与工作相关的心理特质,尤其结合该组织的文化、风格与所针对的职位的工作分析进行映射,是现代人员素质测评的重要特征。

二、构建胜任力模型 1.确定测评内容 测评内容是指素质测评所指向的具体对象和范围,具有相对性,它的确定是以测评目的寓所测评的课题的特点为依据的。 2.确定测评目标 测评目标是对测评内容筛选综合后的产物,主要依据测评的目的与工作职位的要求来确定。 3.确定测评指标 测评指标是素质测评目标操作化的表现形式。 胜任力模型在对胜任力特征的不同理解和岗位要求的不同衍生出各种不同的胜任特征模型,比如冰山模型、洋葱模型、全脑模型以及通用模型等。 胜任特征模型的应用 (1)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胜任某岗位的工作,确定选拔标准,即构建胜任特征模型; (2)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可以识别是否具备这些素质,确定选拔方式和手段,即选择测评工具; (3)具有什么样绩效的人才算具备了相应素质,这是素质检验的问题,即建立绩效反馈机制; (4)如何防止相应素质退化及相应素质的提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开发,即建设培训开发体系。 三、素质测评方法——心理测验、面试、评价中心 (一)心理测验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论述题汇总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 法论述题汇总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论述题 1、面试时如何“问” 答:(1)自然、亲切、渐进、聊天式的导入。 (2)通俗、简明、有力。 (3)选择适当的提问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收口式、开口型、假设式、连串式、压迫式、导式 (4)问题安排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5)恰到好处的转换、收缩、结束与扩展 (6)必要的声东击西 (7)积极亲近,调和气氛 (8)标准式与非标准式相结合,结构式与非结构式相结合 (9)问准问实的原则 (10)注意提供弥补缺憾的机会。(各条适当阐述) 2、试述评价中心所遵循的原则。 答:(1)根据明确定义的成功管理行为的特征进行 (2)采用多种评价技术 (3)使用不同类型的工作模式技术 (4)评价人员熟悉评价工作和具体工作行为,具有该工作的经验 (5)评价人员在评价中心受过系统的训练 (6)评价人员观察纪录行为资料,并在评价人员之间进行交流 (7)评价人员必须经过团体观察、讨论后作出预 (8)评价过程必须分阶段进行,经观察、讨论最后做出预测 (9)评价人员是按某个非常清楚的,已定的客观标准进行评价,不是在被评价人员之间进行比较 (10)必须使每个人员都有机会观察和记录每一被评价人员的行为(11)必须做出管理成功与否的预测。

3、面试时如何“听” 答:(1)善于发挥目光、点头的作用。面试中,主试人的目光在听被试者回答时,要恰到好处,轻松自如,还应伴以适当的点头。 (2)把握与调节好被试者的情绪。在倾听被试者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主试人要善于把握与调节被试者的情绪,使之处于良好的 状态,正常发挥。 (3)注意从言辞、音色、音质、音量、音调等方面区别被试者的内在素质水平。研究表明,一个人说话快慢、用词风格、音量大 小、音色柔和与否等都充分反映了一个人的内在素质。 4、试述面试的过程。 答:(1)面试开始 (2)入场抽签:主考人请工作人员叫考生入场,并由考生从题箱内抽签确定试题,把抽中的试题叫主考人当场开封 (3)个人自述:主考人请考生自述个人经历,同时宣布不得超过的时限 (4)回答试题:主考人宣读考生抽中的试题,宣布答题后准确不得超越的时限,考生回答 (5)突发提问:考生答完规定试题后尚有时间,主考人可请评委临时提问 (6)评委平分:评委根据考生的回答打分,登记在《评分表》 (7)计分审核:提问完后,主考人请计时员从评委手中收回《评分表》和《试题答案》交计分员计分,《试题答案》交监督员审 核 (8)公布得分:监督员审核后宣布得分审核无误,主考人请计分员亮分,先宣布“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得多少 分”。主考人重申考生得分 (9)考生退场:主考人宣布考生退场,同时工作人员通知下一名考生入场 5、试述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特征。

秘书个人工作总结精选范本

秘书个人工作总结精选范本 秘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一) 一年来,在局领导的关怀和同志们的支持帮助下,在全体同志们的支持配合下,我服从工作安排,加强学习锻炼,认真履行职责,全方面提高完善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好的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虽然工作上经历过困难,但对我来说每一次都是很好的锻炼,感觉到自己逐渐成熟了。现将本年度工作做如下总结: 办公室工作涉及面广,对各方面的能力和知识都要掌握,如不注意加强学习,就可能无法胜任某些工作,所以就必须用理论武装头脑。在平时工作中我积极学习新知识,把政治理论知识、业务知识和其它新鲜知识结合起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丰富自己,努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本职工作的要求。积极提高自身各项业务素质,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已具备了办公室工作经验,基本能够从容地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保证了本岗位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办公室是我局的服务中心和运转中心,担负着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各种文件的印发、信息的报送以及后勤服务等。工作中我牢固树立了“办公室无小事”的思想,严格按照“五个一”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即接好每一个电话,接待好每一个来办事的人,完成好每一件交办任务,作好每一个记录,

处理好每一份文件,力求周全、准确、适度,避免疏漏和差错。只有这样,在相对繁琐的工作中才能端正工作态度,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 一是做好各类会务工作。全力做好各项会议和活动的准备、布置和接待。对每一次会议和集中活动,无论其规模大小、规模高低、会务简繁,都做到了会前准备充分,会中精心组织,会后认真总结,确保万无一失。 二是理顺头绪,做到“事无巨细”。办公室工作比其他部门相对要繁琐,有时候电话通知会议或者领取文件就会打一两个小时,而且重复性很强,具体的工作如:各种文件的印发、信息的接收和报送、会议的筹备及后勤保障等。这就需要我时刻保持“清醒”,遇事不慌,分清事情的主次、轻重,理清头绪再做,这样可以保证我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 三是认真做好统计汇总工作。按要求定期对“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管理系统、机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分析系统”等电脑网络系统进行数据统计汇总及报送,经过统计整理,共向相关部门报送数据20余次。在这些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一丝不苟,杜绝粗心大意,力求做到凡事都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减少工作失误。 四是做好后勤工作。各种办公用品的维修和耗材的购买等,确保办公设备能够正常使用,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7-92

阶段测试三(7—9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评价中心的主要形式中,()是评价中心最具特点、最具典型性的测评技术,也是一种十分常用的测评手段,常用于选拔企业中的优秀人才。 A、管理游戏 B、个人演讲 C、案例分析 D、无领导小组讨论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无领导小组讨论。无领导小组讨论是评价中心最具特点、最具典型性的测评技术,也是一种十分常用的测评手段。它常用于选拔企业中的优秀人才。P233。 2、下列不属于管理游戏特点的一项是()。 A、管理游戏具有趣味性 B、对测评对象的观察较困难,费时较长 C、提供给测评对象一个平等的相互作用的机会 D、真实感强,能够突破实际工作情境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游戏的特点。管理游戏特点:管理游戏具有趣味性;对测评对象的观察较困难,费时较长;真实感强,能够突破实际工作情境时间与空间的限制。P236。 3、评价中心作为素质测评的新方法,起源于()心理学家()年建立的一套用于挑选军官的多项评价程序。 A、德国 1929 B、美国 1939 C、法国 1959 D、中国 1979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中心的起源。评价中心作为素质测评的新方法,起源于德国心理学家1929年建立的一套用于挑选军官的多项评价程序,他们确定的建立评价程序的指导原则为整体性和自然性。参见教材P221。 4、在评价的实施阶段,每位评价人员一般要观察评定()个测评对象的行为表现,每个测评对象由()位评价人员观察评定。 A、 1~2 三 B、 1~2 五 C、 2~3 三 D、 2~3 五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观察测评对象的行为表现。在评价的实施阶段,每位评价人员一般要观察评定1~2个测评对象的行为表现,每个测评对象由三位评价人员观察评定。参见教材P241。 5、()是评价中心在测评过程中进行各项活动的行为准则,其科学与否直接影响最终的测评结果,所以应重视鉴定方法。 A、评审标准 B、评审人员 C、评审方法 D、评审分析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中心的改进。评审标准是评价中心在测评过程中进行各项活动的行为准则,其科学与否直接影响最终的测评结果,所以应重视鉴定方法。参见教材P246。 6、如果人员素质测评的结果只能对应所测素质的结构模型,那么就说明测评结果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这种方法称为()。 A、相关法 B、可行性法 C、排除法 D、多元分析法 【答案解析】:排除法。如果人员素质测评的结果只能对应所测素质的结构模型,那么就说明测评结果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故本题选C。参见教材P270。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真题及答案(本科2011年10月)

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卷 (课程代码 06090)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试卷全部为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选择题答题区”内按照试题题号顺序直接答题,答在试卷上无效。 本大题共10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配置性测评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的一种素质测评方式,配置性测评的目的是 A.选拔优秀人员 B.人事合理配置 C.开发人员素质 D.服务于了解素质现状或素质开发中的问题 2. 目前,人员素质测评方法被广泛地用于招聘、选拔、考核、培训、 晋升等领域,素质测评评定功能的正向发挥,其主要作用有 A.促进与形成 B.激励与强化 C.导向作用 D.以上全部正确 3. 我国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做“高个之中选高个”或“矮个之中拔高 个”,该俗语反映了选拔性测评

A.测评标准刚性最强 B.整个测评特别强调区分功 用 C.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 D.整个测评过程强调客观性 4. 有些岗位的人员招聘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例如飞行员的招聘, 绝不能因为一时找不到合格的人员而降低标准要求,这反映了配置性测评的 A.针对性 B.客观性 C.严格性 D.准备性 5.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面试过程必须是结构化的面试过程,其设计过 程包括 A.开发面试题库 B.明确评分标准,设计面试 评分表 C.选择合适的面试考官 D.包括以上全部过程 6. 测评指标权重的数量表示即为权数,相对权数是指某个测评指标 作为一个单位,它是在总体中的 A.积 B.差 C.和 D.比重值 7. 在管理人员选拔中,常常将“优秀管理者”作为测评的 A.同时效度 B.观念效标 C.预测效度 D.行为效标 8. 在以下关于素质测评的功能与素质测评的作用的论述中,正确的 是

人员综合素质测评总结报告

人员综合素质测评总结报告 学院:管理学院 姓名:邢青霞 班级:人力1002 学号:3100809031

人员综合素质测评总结报告 调查背景: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劳动力市场越趋接近饱和,就业 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招聘企业对于应聘者的各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为此,我针对部分企业招聘中容易考察的内容进行了调查。 调查对象:江苏大学部分在校大学生。 调查目的:既然现在企业对于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及其他能力要求提高,那么 我们作为一名终要走出校门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需要注意一点什么,该为自己以后的求职道路做点什么及该怎样的正视自己的某些优缺点。 调查形式:采取问卷的方法分别对不同专业、性别、年级的同学进行测评。调查时间、地点:11月27号、28号、以及29号在三山楼自习教室,通过与自习同学交流进行的测评。 调查分析总结:为了使测评的结果更具代表性我采取了男女比例1:1,并且 大一到大四各个年级不同专业的同学也都测评了一下。我主要是通过健康、性格、创造力以及是否具有管理能力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对他们进行测评,结果显示,有95%以上的同学健康情况还是很好的,其中60%左右的同学进行经常性运动,体重还可以,没有出现较大波动,90%以上的同学都能保持体重,80%的同学都经常吃水果,都很容易入睡,只有极少的同学会出现失眠现象,并且男生也很少吸烟喝酒,只有10%的同学经常性吃油腻东西等等,这些结果都表示出了现在大学生的基本身体健康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没有出现人们口中太糟糕的问题。性格方面旗本情况都是积极向上的,没有什么极端思想,90%的同学认为自己很明智,40%的同学喜欢与人辩论,紧张刺激的生活规律,90%的同学感情上或者骨子里都和浪漫,并且被测者中有80%的同学都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充分表现出了求知的天性,30%的同学喜欢达到完美,但是也有50%的同学觉得自己比较性急,容易暴躁等等,但是大体上情况还是比较好的。在创造力方面,通过测试发现有90%的同学可以较快培养起自己对于一件事情的兴趣,50%的学生能够比较好的想出好的创意,60%的同学可以独立完成有创造力的工作,40%的同学在遇到问题时可以保持沉静的情绪等等,虽然比例比太高,但也能模糊地看出当代大学生还是有创造力这样的一种的意识的,也许是调查的片面性,也许是给同学们产生创造主意的时间不够,导致了这样的一种不太使人欣慰的创造局面,但我相信假以时日,机会允许的话,大学生肯定是社会创造力的主体。在对是否具有管理能力的测试方面,我发现这种管理人才无处不在,在被测者中有80%都参加过学校或学院的学生团体部门,都一定程度上参加过活动,50%都主动组织过大型班级或者部门的活动集会,50%的同学能够在自己遇到问题时独当一面,不需要太多的媒介就可以使自己恢复正常,完成心里飞跃,只有20%的同学因为犹豫不决而错失良机,大部分同学还是很有管理才能的。 虽然这只是一次小小的人员素质测评并不能真的代表什么,但是通过测评得出的数据确实是很乐观的,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自己只有更加的充实完善自己

办公室秘书个人工作总结

办公室秘书个人工作总结 本页是精品最新发布的《办公室秘书个人工作总结》的详细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办公室秘书个人工作总结 办公室文秘个人工作总结 20XX年,在公司领导和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也在公司同事们无私的帮助下,我较好地履行了工作职责,基本完成了工作任务,个人工作能力和处事态度都有了明显提高。现将工作情况作以简要汇报。 一、踏实工作,成为部门间沟通的纽带 办公室文秘的工作职责决定了我每天的工作要面对各个部门。在工作当中,各部门如有问题要来咨询或者要求帮助,我都会耐心回答并给予帮助,超过我的职责范围的问题我也会在记录后第一时间咨询相关负责人员后予以答复或解决,我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实事求是的为大家服务,保障各部门日常工作的顺利运转。 二、尽心尽责,做好文书工作 秘书工作要求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材料的写作要求尽可能的详尽、准确,这样才能保证向领导反映准确信息,为及时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为提高写作能力,我不断的学习,并请公司领导和办公室主任帮忙把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再经过反复推

敲后定稿。一年来,我起草各类通知和请示共92份,会议纪要48期,简报43期。并严格遵照公司办文制度,20XX年共下发政文34份,党文14份,文件均准确无差错。 为确保收文管理不混乱,我于20XX年1月制作了文件发放登记表,对文件的流转情况均予以详实登记,做到有据可查。并按照集团公司无纸化办公工作要求,我每天上班第一件工作就是打开腾讯通与 OA管理系统,直到下班结束,范文写作即使在节假日,也要最少保证每天上线一次,确保收到每一份文件、每一份通知,每天的来文、来电、来访我总是争取在第一时间内向领导汇报,以使领导及时掌握最新情况,并及时将领导批示及文件精神传达至有关部门,同时追踪文件执行进度及落实情况,及时向主管部门反馈办理结果,保障了政令畅通。 三、从小做起,做好节能降耗 20XX年,公司提出了降本增效1100万元的任务目标,为响应公司号召,降本增效做出贡献。我从自身做起,从小做起,尽自己所能节能降耗。 我从小处着手,严格控制20XX年低值易耗品的耗用,例如打印机优先只补充碳粉不换硒鼓,签字笔只换笔芯不换笔,打印纸尽量双面打印以节约纸张,较好的减少了低值易耗品的使用。 为降低办公话费支出,我随时关注通讯供应商的推出的各项优惠活动,经与通讯供应商沟通,取消了部分电话用处不多的功

人员素质测评方案设计概要

“人力资源总监”测评指标体系设计

一、岗位简介 (一)目标岗位:人力资源总监(二)工作描述

(三)任职资格

二、测评内容和测评指标 (一)测评内容的确定 根据工作分析的结果得知,人力资源总监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主要负责人,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顶尖管理人员之一,对此岗位胜任者的要求相对较高和完备。从素质结构的角度分析,需要其在身体素质、知识素质和心理素质上全面平衡。所以,对人力资源总监的测评内容确定为:身体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 (二)测评指标的确定 针对身体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三项测评内容,确定各项内容的具体测评指标如下: (1)考虑到健康状况是一个人基本的素质要求,人力资源总监作为企业的核心管理人员,对其健康状况不可忽视。而健康一般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在此,就身体素质这一测评内容,设计两个测评指标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 (2)人力资源总监的工作职责主要是把人力资源纳入企业的运作体系之中,使之支持企业发展。对人力资源总监的知识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其熟悉了解公司状况,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能够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前提下合理做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根据法律合理处理好劳资关系等。在拥有基本的理论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因此,就知识素质这一测评内容,设计测评指标为:专业知识、管理经验。 (3)心理素质是能够反映一个人深层次的特征,兴趣是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职业兴趣能够帮助一个人尽情发挥他的才能。此外,人力资源总监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之一,其自身需要具备一个领导者该具备的气质,其价值观应与企业不谋而合,并且具备各项综合能力,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为企业创造财富。基于这些,就心理素质这一测评内容,设计测评指标为:能力、气质、职6业兴趣、价值观。 (三)测评要素的确定 一个领导的素质能够反映一个企业的运作情况。人力资源总监是一个企业的核心高层管理之一,对其各方面的素质相对于其他岗位而言会较高。从人力资源

2016.《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2016.《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2016.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D)1.广义的人员素质测评包括 A.市场的测评规则B.行业的测评标准 C.国家的测评机构 D.企业的测评制度 (A)2.按测评的内容指标体系分,人员素质测评可分为 A.德、勤、能、绩四个方面 B.以人为中心等几个方面 C.以地位为中心等几个方面 D.自评与他评 (B)4.测评时,可以通过各 种仪器检验和运动项目检验的内容是A.德B.能C.勤D.绩 (A)5.可采用各种问卷、民主评议、调查法和模拟法测评的内容是A.德B.能C.勤D.绩 (D)6.对于选拔性测评而言,保证选拔结果最后在选拔人员过程中发挥实际作用前提的原则为A.公平性B.公正性C.差异性D.可比性 (B)7.其结果只供内部掌握与参考的素质测评是A.开 发性测评B.诊断性测评C.配置性测评D.考核性测评(C)9.具有概括性特点的测评是A.选拔性测评B.开发性测评 C.考核性测评D.配置性测评 (C)10.中国古代人员测评 方式主要有A.全国统一考 试B.公务考绩制C.选、举、考、用四种D.聘任制 (A)12.X理论是指 A.经济 人假说 B.社会人假说C.自我实现人假说 D.复杂人假说 (C)13.Y理论是指A.经济人假说B.社会人假说 C.自我实现人假说 D.复杂人假说(B)14.20世纪20~30年代,

梅奥在霍桑试验基础上提出A.经济人B.社会人假说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假说(A)15.超Y理论,又称A.权变理论B.经济人理论C.关系理论 D.社会人"理论(D)16.多数人的气质类型属于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 D.混合质 (C)17.人们根据自己长期实践形成的经验,产生对某种社会角色承担者的行为期待称为A.角色知觉B.角色记忆C.角色期待D.角色思维 (A)18.违纪次数、出勤、频数、身高等属于A.一次量化B.二次量化C.类别量化D.模糊量化 (C)19.可以使素质测评对象进行差距大小的比较的是A.类别量化B.顺序量化C.等距量化D.比例量化(C)20.测评指标权重分配,多数取决于测评使用者对企业文化的A.构建参与B.综合运用C.主观经验D.实际考察 (C)22.下列不属于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设计步骤的是A.工作分析B.理论验证C.选择指标D.指标调查(A)23.整个测评工作的关键环节是A.测评方案的设计B.测评方法的选择C.测评类型的选择D.组织命题(A)24.与原始分数相比,其意义直观,可比性强的基本转换形式是A.Z分数B.T分数C.百分位数D.等级转换(A)25.将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的基本转换形式是A.Z 分数B.T分数C.百分位数D.等级转换 (C)26.有时素质测评的目的是要了解每个被测评者相对于全体被测评者的优秀程度,借此了解被测评者的相

人员素质测评总结题目(20210131202847)

人员素质测评》常考知识点 填空题:1.素质是个体完成任务、形成绩效及继续发展的前提。如果把素质限制在个体范围内,是 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工作)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包 括______________ 与心理素质两个方面。 2.素质是高度统一的个体行为与特定系统中的稳定的结构因素。这说明了素质具有__________ 的特性。 3.素质测评是指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________________ ,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体系作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 4.素质测评量化除了方便简洁的物化表述功能以外,还有助于促进测评者对素质特征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与比较,有助于从大量的 ___________________ 中抽象概括出本质的特征和作出尽可能 准确的差异比较。 5. 素质测评标准体系及其分数等级、评语,在素质测评过程中,是充当一种价值等价物的作用,它一 般由______________ 、标度和标记三个要素组成。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质测评结果报告形式可以分为口头报告、评语报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告、等级报告等。 7. 素质测评标准体系及其分数等级、评语,在素质测评过程中,是充当一种价值等价物的作用,它一 般由______________ 、标度和标记三个要素组成。 8. 人员素质测评从其流程与步骤来看大致可分成以下几个步骤: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分析与决策阶 段、______________ 阶段。 9. 人员素质测评从其流程与步骤来看大致可分成以下几个步骤: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分析与决策阶 段、______________ 阶段。 10. 个体的素质是在_________ 、环境、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并非 天生不变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11. 人员素质测评从其流程与步骤来看大致可分成以下几个步骤:准备阶段、_____________ 阶段、 分析与决策阶段、检验与反馈阶段。 12. 人员素质测评的类型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按测评结果来分,有_______________ 测评、 _________ 测评、等级测评以及符号测评。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质是个体完成任务、形成绩效及继续发展的前提。如果把素质限制在个体范围内,是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工作)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包括生理素质与两个方面。 14.要求所做的每一个评价结论都要有充足的依据,是事实本身的反映而不是事实的主观推 论,这是指操作与运用考核性测评的 ___________原则。 15.1905 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把智力看作人的一种高级复杂的心理活动,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_________________ 量表。 16.由主管人员通过日常的管理权力来记录所管理人员的工作活动、任务、职责。是工作分 析的_______ 法。 17.根据测验的具体对象,可以将心理测验划分为 ____________ 与人格测验。

文秘个人年终总结范文三篇

文秘个人年终总结范文三篇 【导语】繁忙的一年又快过去了,回望过去的一年,真是感慨万千,有得有失。《文秘个人年终总结范文三篇》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 经过一年来的不断学习,以及同事、领导的关心和帮助,我已完全融入到了XX 寺这个大家庭中,个人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现将我一年来的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以踏实的工作态度,适应办公室工作特点办公室作为企事业单位运转的一个重要枢纽部门,是单位内外工作沟通、协调、处理的综合部门,这就决定了办公室工作繁杂性。由于我们办公室人手少,工作量大,我和两位大姐共同协作、共同努力,在遇到不懂得地方及时向她们请教学习,并优质高效的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在这一年里,遇到各类活动和接待,我都能够积极配合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与同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计较干多干少,只希望把领导交办的事情办妥、办好。

二、加强学习,注重自身素质修养和提高记得局长每次开会都说:“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这个成语,虽然这只有八个字,但所表达的意思却是深远的,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观念,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才能适应景区未来的发展。因此,我通过网络、书籍及各类文件资料的学习,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工作中,能从单位大局出发,从单位整体利益出发,凡事都为单位着想,同事之间互帮互助,并保持融洽的工作气氛,形成了和谐、默契的工作氛围。 另外,我还注重从工作及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文秘写作、景区建设与发展、宣传推介、档案管理等相关业务知识。同时,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学习,取长补短,来增强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对办公室工作,能够提前思考,对任何工作都能做到计划性强、可操作性强、落实快捷等。 三、坚持做事先做人,努力做好日常工作,热心为职工 游客服务 为了做好日常工作,热心为全局职工及游客服务,我做了下面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一 名词解释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一名词解释: 1效度:一个测验在测量某项心理特征时所具有的正确程度。 2投射技术测验法:是一种用非结构任务作为刺激材料,通过对被测试者对有关材料的知觉和解释来分析,测定其个性品质倾向的测评方法。 3非结构化面试:是指面试的内容,程序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主试者可以根据被试者的具体情况以及面试的需要随机提出问题,根据被试者回答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彻底,多层次的了解。 4评价中心:现代人员素质测评的一种主要形式和人事领域较为特别的一种测评方法。评价中心也是对各级管理人员适用的一种方法。 5测评:即测量和评定,测量是指以量化的方式对人的能力倾向,个性特征进行测评,评定是以定性的方式对人的能力倾向、个性特征进行鉴定和判定。所以测评就是把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测量和评定。 6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测评是人对事物的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7工作生活质量:组织中所有人员的参与感,工作满意感,和精神压力的状况。 8心里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组的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通俗地说,心理测验就是借助心理量表,对心理特征和行为的典型部分进行测验和描述的一种系统的心理测量程序。 9职务:重要性相当的一组职位的统称。 10心理素质: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具体特征及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与个性倾向性的具体特征。 11数字反应能力:运用数学符号进行推理的能力。12职业生涯:一个人在其生活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职位,职务,或职业的总称。 13气质:一个人表现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的特点。它是在生理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14测评指标:也要测评要素,能反映测评对象的测评深度和广度的一系列质量检测点。实质上是用人准则的具体化。 15结构化面试:依照预先确定的内容,程序,分值结构进行面试。 16素质测评:对各类人员的德,能,勤,绩,体等素质,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量与评定。是指测评者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针对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作出量值或价值判断的过程,或者从表征信息中引发与推断某些素质特片的过程。 17面试:运用范围广泛,收集信息量大,简便且技巧性很强的素质测评技术。 18专家加权法:聘请与素质测评有关的专家,要求他们各自独立地对测评指标体系加权,然后按每个测评指标进行统计,取其平均值作为权重系数。19情境测验法:指由主试设计一种情境,通过观察应试者与周围社会环境交流所产生的影响及个人在环境的反应来判断其人格特征。20.人员测评:从广义上说,是对社会成员的测评,包括对儿童、学生、军人、工人、农民、干部等所有公民的测评,包括举止相貌、身体、状况、智慧才能、品德素质等与人有关的所有因素的测评。而从狭义上说,人员测评主要是对在职人员素质的测评与绩效的考评。 21.选拔性测评:是一种以选拔优秀人员为目的的素质测评。这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经常要进行的一种素质测评 22.开发性测评:是以开发人员素质为目的的测评。人的素质具有可塑性与潜在性。 23.配置性测评: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的另一种素质测评,它以人事合理配置为目的。24.诊断测评:是那种以服务于了解素质现状或素质开发中的问题为目的素质测评。 25.考核测评:又称坚定性测评,是以鉴定与验证某种素质是否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考核性测评经常穿插在选择性测评与配置性测评之中。 26.功用:即素质测评的功能与作用。 27.面试的方法与技巧:是指面试实践中解决某些主要问题与难点问题的技术与方法,它是面试操作经验的积累。 28.面试:是现代人员素质测评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它有着它测评形式不可代替的特点,是人员素质测评有别于其他领域测评的主要方法。 29.差异情况分析:包括整体差异分析与个体差异分析。整体差异分析有:两极差、平均差、标准差、方差与差异系数等不同形式。频数分布图常见有两种图形:直方图和多边图 30.转换:指主视在问题与问题内容方式上的衔接处理的比较灵活、巧妙、不拘泥于事所规定的问题,而是针对特定的面试目标,在面试目标范围内,根据被试者前面回答中所反映出的有追踪价值的信

人员素质测评总结题目

《人员素质测评》常考知识点 填空题: 1.素质是个体完成任务、形成绩效及继续发展的前提。如果把素质限制在个体范围内,是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工作)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包括________与心理素质两个方面。 2.素质是高度统一的个体行为与特定系统中的稳定的结构因素。这说明了素质具有________的特性。 3.素质测评是指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________,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体系作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 4.素质测评量化除了方便简洁的物化表述功能以外,还有助于促进测评者对素质特征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与比较,有助于从大量的________中抽象概括出本质的特征和作出尽可能 准确的差异比较。 5.素质测评标准体系及其分数等级、评语,在素质测评过程中,是充当一种价值等价物的作用,它一般由______、标度和标记三个要素组成。 6.素质测评结果报告形式可以分为口头报告、评语报告、_________报告、等级报告等。 7.素质测评标准体系及其分数等级、评语,在素质测评过程中,是充当一种价值等价物的作 用,它一般由______、标度和标记三个要素组成。 8.人员素质测评从其流程与步骤来看大致可分成以下几个步骤: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分析与决策阶段、______阶段。 9.人员素质测评从其流程与步骤来看大致可分成以下几个步骤: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分析 与决策阶段、______阶段。 10.个体的素质是在_________、环境、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并非天生不变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11.人员素质测评从其流程与步骤来看大致可分成以下几个步骤:准备阶段、_________阶段、分析与决策阶段、检验与反馈阶段。 12.人员素质测评的类型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按测评结果来分,有_________测评、 _________测评、等级测评以及符号测评。 13.素质是个体完成任务、形成绩效及继续发展的前提。如果把素质限制在个体范围内,是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工作)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包括生理素质与______两个方面。 14.要求所做的每一个评价结论都要有充足的依据,是事实本身的反映而不是事实的主观推 论,这是指操作与运用考核性测评的________原则。 15.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把智力看作人的一种高级复杂的心理活动,创造了世界上 第一个智力测验——________量表。 16.由主管人员通过日常的管理权力来记录所管理人员的工作活动、任务、职责。是工作分

办公室文秘个人工作总结范本

办公室文秘个人工作总结范本 【篇一】办公室文秘个人工作总结范本 三年来,我紧紧围绕政府办公室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岗位职能,持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较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一、强化学习,持续提升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 虚心学习,树立良好的学风,持续提升自身素质是做好各项工作 的前提。我能够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路线和各级领导的讲话精 神等内容,持续提升思想政治修养和理论水平,积极向身边的领导、 同志请教,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切实增强对党的基本知识、 路线、方针、政策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特别是通过认真学习中央新疆 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以及地委、 县委扩大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目标任 务和工作重点,切实增强了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经过持 续学习,本人的政治理论素养明显提升,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 政策的自觉性显著增强,始终做到立场十分坚定,旗帜十分鲜明。 二、转变作风,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作为一名秘书,必须具有运筹水平、办事水平、调查研究水平、 组织协调水平、交际水平、文字表达水平和操作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水平。为做好秘书工作,我坚持严格要求自己,注重以身作则,讲奉献、树正气。一是坚持爱岗敬业。办公室工作比较繁杂,所以,我准确理 解自身的工作和价值,准确处理苦与乐、得与失、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坚持甘于奉献、诚实敬业,经常加班加点起 草文件、撰写信息,做到加班加点不叫累、领导批评不言悔、取得成 绩不骄傲,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二是持续提升写作水平,树立文字精品意识。经过多年的学习和锻炼,自己在文字功夫上取得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复习

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最新复习资料 单选题:(1×20分) 1:彼得德鲁克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其重要性超越资金,土地,厂房等其他经济资源。他进而指出,人力资源是所有经济资源中,使用效率最低的资源,因此,提升企业经济绩效的最大契机是提升人力资源的绩效 2:素质一词本是生理学概念,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指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 3:辞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有三种:一是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二是事物本来的性质,三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条件 4:20世纪60年代,美国着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其《论人力资本投资》中,把对人力资本的研究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他认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 5:能级本身具有动态性,可变性和开放性,因此能级对应是一种动态对应 6:职业发展理论是由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金兹伯格和萨帕等人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来的7: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阿弗莱德比奈和医生西奥多西蒙编制出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评量表 8:比奈和西蒙提出了比率智商的概念 9:由于比奈量表的使用范围为18岁以下的儿童,因此成年人的智商是不能应用比奈量表的比率智商来测定的 10:心理测验于智力测验,并迅速扩展到诸多领域,行业,如教育,军事,商业,医学界等 11:1927年,美国学者斯特郎编制出版了至今还受到重视的世界上第一个职业兴趣测评---斯特郎男性职业兴趣量表,为职业选择与个人特点相结合做出了贡献 12: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大五”人格理论逐步形成,有关的“大五”人格量表被开发出来 13:在西方,人员素质测评已经产业化。在美国,每年仅人员素质测评服务的直接收入就达到100多亿美元 14: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社会每年接受各种人员素质测评的人员多达数百万人次 15整个调查显示有33%~35%的企业运用过基本技能评价中的文字表达能力测验,有35%~38%的企业运用过基本技能评价中的数字计算能力测验。调查还发现,62%的企业运用职业技能评价来选拔员工,41%的企业运用职业技能评价来考核评价在职员工 16:德才兼备,“四有新人”便成为此一阶段我国人员素质测评的主流标准 17:1989年1月,中组部,国家人事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国家行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实行考试办法的通知》 18:1994年6月,人事部颁布《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标志着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

人员素质测评方案设计

人员素质测评方案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人员素质测评实验》课程设计设计题目: QR公司销售人员素质测评方案 姓名:黄登鹏 学号: 192712 班级: 8B1361班 任课教师:任静 时间:2016年11月7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背景 QR公司经营业绩一直不错,但是由于企业销售部门人力成本太高,尽管业绩不错,但利润不高,引起投资方不满,你受投资方委托,经过讨论,认为对QR公司的销售部人员进行素质测评,以提出有效的培训方案,来提高部门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而改善绩效请用所学知识,设计素质测评方案。 二、考核方案的提出 在接到QR公司委托的任务后,经过讨论和详细的调查,认为对QR公司的销售部人员进行素质测评,以提出有效的培训方案,来提高部门人员的整体素质,所以首先需要明确培训的内容。因为培训应该具有针对性,所以要根据素质测评的结果来确定培训的内容,整体销售人员素质薄弱的方面应进行整体的重点培训,同时单个销售人员也有自己独特的素质结构,所以也应针对不同销售人员的素质结构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三、方案的具体实施 (一)笔试 A.专业知识测试 B.职业道德测试 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计分方法及评价标准

(二)面试 1.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你是如何克服困难把工作做好的。(计划执行力) 2.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当一个顾客起先不愿买你的产品或服务时,你又是怎样成功地说服顾客来买你的产品呢?(沟通能力) 3.描述一下你如何能争取到新的客户?(沟通能力) 4.描述一下你如何能维护现有的客户?(沟通能力) 5.你认为你的改进空间在哪里?(判断力) 6.你自己认为哪些指标超越了目标?哪些达到了目标?哪些没有达到目标?(计划执行力) 通过以上问题的测试,考察销售的沟通能力,计划执行力、判断力等方面的素质,根据员工的回答,分别对应能力的不同级别,并赋予不同分数,以测评相应素质的高低。如下表:

重点人员素质测评 (1)

一、简述人员素质测评的作用 功能和作用:前者是内在根据,后者是外在效用。 (一)、评定: ●认识作用:标准:客观标准和常模标准 ●促进和形成作用:个体通过素质评定来调整自己的行动,以期提高自己的素质。 激励与强化作用:任何人都希望获得肯定性评价 ●导向作用:素质测评指标的不同权重,产生不同的导向性 (二)、诊断反馈 ●咨询作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配置、方式的全面考察 ●反馈作用:对计划进行改进的参考 ●调节与控制作用 (三)、预测 过去的行为能较好地预测未来的绩效 ●预测——选拔作用 ●评定——激励作用 ●反馈——改进作用 (四)、基本作用: ●人员测评与选拔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 ●人员测评与选拔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 ●人员测评与选拔是人力资源开发效果检验的尺度; ●建立促成性素质测评模式,可以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 (五)运用原则:p21 ●全面测评与择优开发:对人的任用 ●发现不足与整体协调:对人员的配置 ●分项诊断与综合开发:人员的开发 ●统一标准与量才开发:开发的科学化 ●自我测评与外部强化:测评的主体 ●他人测评与自我激励:外在和内在 ●模糊测评与精心指导:测评的衔接 ●相互比较与职业发展:战略角度考虑 二、简述人员素质测评与选拔量化的实质 ●从哲学角度看:量化就是通过测量手段来揭示素质的数量特征,使人们对素质有更深入、 更本质的认识; ●从数学角度看:量化就是通过素质测量法则,使定性测评中不便综合处理的行为特征信 息,得到统一的数学处理。这样,可使测评者对不同个体素质的心理感觉差异反应在数量差异上,进而综合反映个体素质的差异和水平。

三、简述评价中心技术的主要形式P218(重点了解) (一)公文处理:是对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掌握和分析资料、处理各种信息以及做出决策的工作活动的一种模拟。是为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考核、培训设计的一种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的测评手段,可以为企业的高层人力资源计划和组织设计提供科学可靠的信息。 ●优点:一是具有灵活性,操作实施比较简单;二是具有较高的表面效度;三是具有良好 的内容效度,对工作绩效的预测性较好。 ●缺点:一是文件编制的成本较高,需要测评专家、管理专家和行业专家共同完成;二是 评分比较困难。 (二)小组讨论(无领导小组讨论) (三)管理游戏:通过被试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所表现的行为来测评被试者的素质。 ●优点:突破实际工作情景和地点的限制,将多项重要工作集中在一起,使测评过程变得 简单易行;模拟内容接近于实际工作情形,真实感强,任务也更具挑战性和趣味性,有助于被评价者充分发挥其管理才能,提高测评的效度。 ●缺点:花费时间太长;富有创新思维的被试者往往因处于被试地位而被压抑。 (四)角色扮演:要求被试者扮演一个特定的管理角色来处理日常管理事务,以观察其多种表现。主要测评人际关系能力的情境模拟活动。 ●优点:可以根据工作情景的特点来进行设计,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操作实施费时较少, 还可以为被评价者提供实习的机会。 ●缺点:对评价者的要求较高,标准化程度不高。 (五)面谈模拟:主要测试被试者的口头表达能力、敏感性、领导艺术及分析能力等。 (六)即席演讲:给应试者出一个题目,让其稍作准备后按题目要求进行发言,以了解其有关心理素质和潜在能力的一种方法。 四、人员测评的工作基础P72 (一)工作分析理论 ●定义:采用科学的手段与技术,直接收集、比较、综合有关工作的信息。实质是从不同 的个人职业生涯与职业活动入手,顺次分析工作者、职务、职位、职责、任务和要素的过程,并由此确定组织工作中的工作岗位定位、目标、工作内容、职责权限、工作关系、业绩标准、人员要求等。 ●工作分析的作用:为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奠定基础;可以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可以实现 对员工绩效的科学评价;使组织做到人尽其才;可以有效地激励员工。 ●工作分析的方法:观察分析法、工作日志法、访谈分析法、问卷法、纪实分析法、工作 实践分析法、文献资料分析法。 ●工作分析的结果:是表明企业期望员工做些什么、员工应做什么、应怎么做和在什么样 的情况下履行职责的汇总。 (二)人员分析理论 ●定义:随着人日益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对人的内在素质,包括知识、技能、行为、 个性趋向、内驱力等因素与工作绩效之间的联系的研究日益深入,基于人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方面相关理论就是人员分析理论。 ●人员分析的作用:为人员测评与选拔提供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标准依据;它从工作于人的 分析出发,找出了导致员工高绩效的内在的驱动因素,使得人员测评与选拔的效度更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