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泰国投资环境分析泰国
泰国投资环境分析

泰国投资环境分析
等级尺度下的泰国的投资环境
• 货币的稳定性 泰铢和人民币不可直接兑换 官价 1美元=30.78泰铢 黑市价一般在1:5.0-5.1之间 (旅游信息网) • 价差不超过10% • 评分:18
近五年的通货膨胀率
• • • • • 2007 2.2% 2008 5.5% 2009 -0.4%~ -0.9% 2010 3.2% 2011 3.2%~3.7%
平均通胀率2.76% • 评分:12
资本评分:12 12
外商股权
允许占多数股权 07年修改《外商经营法》 农牧业,矿业,传媒等领域 中外资控股49%为上限 49 评分:8
• 发达的资本市场,公开的证劵交易 易于融资 股市交易持续活跃 评分:10
给予关税保护态度
• 有相当保护 • 对WTO平均关税 14.6% 非WTO平均关税 16.8% 实际关税高于上述税率 评分:6
总评分:74
• 总统来讲,泰国投资环境较好。 • 地理位置优越 • 交通便利(东南亚经济金融中心和航空枢 纽) • 基础设施较完善 • 政局虽不稳定,但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谢谢观赏
外企与本地企业的差别待遇和控制
• 有限制有控制 外商投资额≥300万泰铢 行业限入 有条件(国家安全或生态环境) 泰籍人持股≥40% 董事职位≥ 2/5 • 评分:6
政治稳定性
政变频率高 政治纲领不明确 06年他信下台 08年沙马下台 09年颂猜下台 阿披实当选 09 现任总理 英拉 评分:2
当地资本供应能力
泰国投资环境与罗勇工业园简介

A &A parts Industry uto uto
(汽 与 件 业 车配工)
Thailand : Automotive Hub of ASEAN (泰国:东盟汽车工业中心) 泰国:东盟汽车工业中心)
2006 production ~ 1,176,840 units (2006年生产汽车 年生产汽车117.68万辆 ) 年生产汽车 万辆 2006 Export ~ 539,206 units (2006 出口 。92万辆 出口53。 万辆 万辆) Largest in South East Asia (东南亚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东南亚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东南亚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Capacity of 2.0 million units by 2010 (2010年汽车生产能力为 年汽车生产能力为200万辆 万辆) 年汽车生产能力为 万辆 Production of pickup trucks ~877,890 units - world’s largest oneton pickup truck manufacturer (皮卡车生产量约 皮卡车生产量约87.79万辆 世界一顿皮卡车最大生产国 万辆-世界一顿皮卡车最大生产国 皮卡车生产量约 万辆 世界一顿皮卡车最大生产国)
社会政治环境
政体实行君主立宪制, 推行民主。 泰国法制健全,透明.鼓 励和保护外资。 泰国与欧美国家关系 良好。 中泰两国关系友好。对 华人友好尊重。
世行评估全球经营便利国家
1 2
Singapore (新加坡) New Zealand (新西兰) United States (美国) Canada (加拿大) Hong Kong (香港)
Norway (挪威) Ireland (爱尔兰)
泰国市场的环境扫描与分析报告

对泰国市场的环境扫描与分析报告一、经济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泰国是东南亚联盟的创始国之一,也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它实行自由经济政策,以旅游业、轻工业、农业、宝石出口业为国家经济的四大支柱。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泰国经济发展迅速,逐渐由以农产品出口为主的农业国家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变,被称为亚洲第五小龙。
1997 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最初起源于泰国,这场危机对泰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近年来,泰国政府主张内外发展并重,提倡“双轨式”经济发展模式,对内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强化基础经济;对外大力推动多边和双边自由贸易合作,扩展国际市场,使泰国经济状况明显好转。
现在,泰国已经从这场风暴中恢复过来,经济景象逐渐转晴。
据泰国社会与经济发展委员会5月25日报告称,2010年第一季度泰国GDP同比增长12%,这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投资者信心足,带动出口、旅游、投资和消费不断增长,尤其是国内消费品生产工业和出口工业。
剔除季节因素,2010年第一季度GDP季比增长率3.8%,这是连续保持正增长的第四个季度,前三个季度GDP增长率分别是2.4%1.4%和4%,这说明泰国经济复苏的信号十分清晰。
2010年余下的时间,威胁经济发展的高风险因素主要是全球经济复苏态势仍不确定,以及国内政治局势的动荡等,上述因素可能影响泰国经济全力复苏。
估计2010年泰国GDP增长率在3.5-4.5%之间,通货膨胀在3-4%之间,以美元计算的出口增长15.5%,经常帐顺差占GDP的4.1%,低于2009年的7.7%。
泰国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产品是大宗出口产品,主要以稻米、玉米、树薯粉、橡胶、蔗糖;矿业以锡为主,出口占世界第二位;工业以中小型工厂为主,目前国内约有25,000家工厂。
资本密集及技术密集型产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其中以电子业及电器产品、汽车制造、石化及钢铁业等较受关注。
人口分布与贫富差距泰国全国人口约6308.2万(2003年2月),人口结构有类似中国的特点,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70%。
海外市场调研分析——泰国

海外市场调研分析——泰国泰国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潜力。
本文将对泰国海外市场进行调研分析,以匡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泰国市场情况,制定市场拓展策略。
一、泰国市场概况泰国位于东南亚半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是一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泰国的主要城市包括曼谷、清迈、普吉岛等,这些地区拥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和消费能力。
泰国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对外资企业有较为友好的政策和环境。
二、泰国市场调研分析1. 泰国经济发展情况泰国是一个新兴市场经济体,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
根据泰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泰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过去十年中保持了稳定增长,2022年达到了1.07万亿美元。
泰国的主要经济支柱包括农业、创造业、旅游业和服务业。
2. 泰国市场规模和消费能力泰国是东南亚地区人口较多的国家之一,人口超过7000万。
泰国的中产阶级人口逐渐增加,消费能力也在提高。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泰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在过去十年中稳步增长,2022年达到了7300美元。
泰国人民对高品质的消费品和服务有较高的需求。
3. 泰国市场竞争情况泰国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特殊是在创造业和服务业领域。
许多跨国公司已经进入泰国市场并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和销售网络。
此外,泰国本土企业也在不断壮大,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位、价格策略和市场份额对于企业在泰国市场的成功至关重要。
4. 泰国市场趋势和机会泰国市场存在一些趋势和机会,值得企业关注和抓住。
首先,泰国政府对外资企业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税收减免措施,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
其次,泰国的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和服务,这为相关行业提供了机会。
此外,泰国的旅游业也在不断发展,为酒店、餐饮和旅游相关服务提供了市场需求。
5. 泰国市场进入策略企业在进入泰国市场前应制定合适的市场进入策略。
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竞争情况和消费者行为。
海外市场调研分析——泰国

海外市场调研分析——泰国泰国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海外市场。
本文将对泰国的市场调研进行分析,包括泰国的经济状况、消费市场、竞争情况、市场机会和挑战等方面。
一、泰国的经济状况泰国是一个新兴市场经济体,拥有稳定的经济增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泰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增长,估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泰国的主要经济支柱包括创造业、旅游业、农业和出口贸易等。
此外,泰国政府还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鼓励外资进入泰国市场。
二、泰国的消费市场泰国是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拥有超过7000万的人口。
泰国人民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对品质生活和高端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泰国的消费市场以食品饮料、服装饰品、电子产品和家居用品为主导,同时也存在着对健康食品、环保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的需求。
此外,泰国的中产阶级人口增加,他们对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有着较高的消费意愿。
三、泰国市场的竞争情况泰国市场具有较高的竞争程度,各个行业都存在着来自本土和国际企业的竞争对手。
在创造业领域,泰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吸引了众多国际企业进入市场。
在零售业领域,本土企业和国际连锁超市在市场份额上存在一定的竞争。
此外,泰国的电子商务市场也在迅速发展,国内外的电商平台竞争激烈。
四、泰国市场的机会泰国市场存在着许多机会,值得海外企业进一步开辟。
首先,泰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因此旅游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
其次,泰国的中产阶级人口增加,对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增长。
此外,泰国政府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外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五、泰国市场的挑战泰国市场也存在一些挑战,需要海外企业在进入市场时予以重视。
首先,泰国的法律环境和商业规则与国际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企业进行深入了解和适应。
其次,泰国的文化和语言差异也是一个挑战,需要企业进行跨文化交流和沟通。
中国企业对泰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案例三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在泰 国投资主要是为了拓展东南亚市 场的航空业务。南方航空在泰国 建立了运营基地和航线网络,提 供国际和国内航线服务。
总结词:利用泰国的地理位置和 交通网络优势,扩大在东南亚市 场的航空业务。
详细描述: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 限公司在泰国的投资项目包括建 立运营基地和航线网络,提供国 际和国内航线服务。此举使得南 方航空能够更好地满足东南亚市 场的出行需求,提高品牌影响力 ,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中泰两国的 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
灵活应对各种风险
01
02
03
政策风险
关注泰国政策变化,及时 调整投资策略,确保合规 经营。
市场风险
建立灵敏的市场信息收集 与反馈机制,灵活应对市 场变化。
汇率风险
采取合理的货币管理策略 ,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损 失。
CHAPTER 05
中国企业对泰国直接投资的 成功案例分析
案例一:海尔集团在泰国的投资项目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中国企业在境外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 ,或者以购买股票、证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对境外的企业、项目、自然资源 进行投资,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股权或资源。
特点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领域广泛、投资形式多样 化、投资动机复杂等特点。
关系。经济环境来自02掌握泰国经济发展趋势、产业结构、市场需求以及投资政策。
社会文化环境
03
理解泰国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消费习惯等,以便更好地融入
当地市场。
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
技术创新
加强研发能力,提升技术水平,形成核心竞争 力。
泰国投资环境综述

泰国投资环境综述一、对外资的开放程度泰国政府一直坚持对外开放、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形式,鼓励外国直接投资,并将它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与促进技术转让的手段。
泰国欢迎所有国家到本国投资,但同时又力求避免依赖于任何国家。
1972年颁布的外国企业法(国家执行委员会等281 号公告)准许外国人在某些部门的企业中拥有的所有权股份最大比率为49%。
这些部门包括农业、某些制造与食品加工行业(特别是以泰国本地农业资源为基础的行业)和大部分专业性服务部门。
1997年1月,泰国内阁通过了《外国企业法》的修正案,减少了禁止外资进入的行业数量,放松了对外资所有权的限制。
该项新法案在投票表决之前需要国务院的审查。
如同现行的《外国企业法》,这项新法案承认现行条约中外国人享有的特权。
虽然泰国股票交易所本身对证券交易未加以限制,但是其它法律如《外国企业法》和《土地法》,将外资对上市公司的所有权比率限定在49%以下。
为申请工作许可证,外国人在入境时必须持有泰国大使馆及领事馆签发的非移民签证,签证的期限为三个月;对于有明确工作或企业规划的外国人,期限为一年。
通常,三月期的签证在两三天以内就能够签发完毕,而一年期的签证则必须由在曼谷的泰国警察局移民署批准。
持有三月期签证的外国人在获得工作许可证时,可申请一年期签证,而且一般一年期限的签证每年都可以延期。
持有非移民签证并在泰国已连续居住了三年以上的外国人,如果能达到有关投资或专业技术的严格标准时,则可以申请在泰国永久居住。
1972年的《外国职业法》(第322号法令)列出了只有泰国本国人才能从事的职业,其中包括如会计、建筑、法律、工程、泰国传统手工艺品制造与手工操作生产等专业性劳务工作。
同时法律还阐明,根据劳动社会福利部的决议,所有在泰国工作的外国人(除少数例外)必须持有工作许可证。
但有些已在泰国工作的外国人按照摬蛔匪輸条款可以免此手续。
影响工作许可证签发的因素有:职业的专业性程度、依据雇员人数和注册资本而确定的企业规模、企业雇佣的泰国人与外国人的比例。
泰国投资法

泰国投资法引言泰国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因此一直是外国投资者的热门目的地。
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泰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投资法规,以保护外国投资者的权益,简化投资程序,提供税收优惠和其他激励措施。
本文将对泰国投资法进行系统的介绍,帮助投资者了解泰国的投资环境和相关法律法规。
第一章泰国投资环境泰国是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在东南亚地区具有重要的地位。
泰国政府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和保护,通过改革国内法律法规,简化投资程序,提供优质的服务,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者的到来。
目前,泰国已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泰国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潜力。
泰国政府积极推动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与合作,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水平,逐步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提高外国投资者的权益保护水平。
泰国还与许多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和自由贸易协定,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优惠待遇。
与此同时,泰国还拥有大量廉价但素质较高的劳动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逐渐完善的金融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支持。
受益于这些有利条件,泰国吸引了大量外资涌入,为泰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第二章泰国投资法律法规泰国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外国投资者的权益保护,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投资法律法规,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保障。
目前,泰国的投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外国投资法》、《对外国投资的优惠法》和《公司法》等。
《外国投资法》是泰国对外国投资的主要法律基础,它规定了外国投资者在泰国开展经济活动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投资的行业范围、投资的方式和外国投资者的权益保护等问题。
根据该法,外国投资者依法可以在泰国购买土地、投资建厂、开办公司、购买国有企业的股权等,享有与泰国国民相同的投资权利和经营自由。
此外,该法还规定了外国投资者在劳动力、税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权益保护措施,确保其在泰国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国的国际投资环境分析——以中国为例自“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对外投资发展迅速,在国门外开拓市场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
泰国是中国的邻邦,有着比较稳定良好的投资环境,中国到泰国投资的企业也比较多,本文将从泰国国家概况、经济、对外贸易、投资环境及有关投资的政策法规等方面,并结合海尔集团在泰国的投资战略和历程对泰国投资环境进行分析。
中国对泰国的投资环境分析泰国是中国的亲密邻邦,中泰关系一直保持着健康稳定发展。
中泰双方在政治、经贸、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展顺利,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良好的协调与配合。
中国是泰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将有更多的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
中国和泰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加工业等诸多领域正在商谈或建设一批大型合作项目。
那么,对泰国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有利于我国企业成功的在泰国进行投资。
一.国家概况1.自然地理泰国全称泰王国,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东临老挝和柬埔寨,南面是暹罗湾和马来西亚,西接缅甸和安达曼海。
国境大部分为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地形多变,可分为西﹑中﹑东﹑南四个部分。
气候方面,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常年温度不下18℃,平均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
泰国在世界上素有“佛教之国”、“大象之国”、“微笑之国”等称誉。
2.政治制度20世纪30年代起,泰国延续了数百年的君主专制政体被君主立宪制政体取代。
国王是泰国国家元首,是泰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通过国会行使立法权、通过政府行使行政权、通过法院行使司法权。
自2006年9月发生推翻他信政权的军事政变以来, 泰国一直处于政治动荡的状态。
2008年12月15日泰国民主党主席阿披实当选泰国总理后多次向反对势力做出社会和解的姿态, 经过两年的努力, 特别是2010年取得显著成绩, 国内政治局势逐步走向稳定。
3.思想文化虽然泰国和中国同属亚洲国家,尊崇儒家文化,同样信奉佛教,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不同,中国和泰国两国在文化上仍然有很显著的差异。
泰国社会文化中突出的特色主要有:(1)尊重皇室。
泰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和皇室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宪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任何场合指责或评论国王和皇室。
又如在一些重大的节日如国王的生日等,泰国法律规定不能饮酒等若对此不了解,就易遭到泰国人反感。
(2)崇尚宗教。
泰国是一个小乘佛教国家,人的生、老、病、死都离不开宗教。
泰国人不杀生,大度地对佛教事业和慈善事业施舍钱财,作为外国人要表示出对他们的尊重。
(3)闲适的价值观。
由于受到宗教、教育、地理、人为环境的影响,泰国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与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泰国人相信宿命论、因果报应,因此安于现状、安分守纪。
(4)泰国社会强调等级观念,依赖于等级关系。
在等级文化下,强调正式的组织结构,各个等级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上司和下级的关系有严格的规定。
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在与泰国人做生意的时候,要遵守社交和生意场中的社会等级秩序,上司不应受到指责,但是一般来说,上司会努力和下属和睦相处。
当面批评或指责人或发脾气被认为是没有教养的表现。
二.经济概况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泰国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引进外资成倍增长,进出口贸易额迅速扩大,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从一个落后的农业经济国家正在向着新兴的工业国家迈进。
1.泰国经济发展特点作为传统农业国,农产品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主要生产稻米、玉米、木薯、橡胶、甘蔗、绿豆、麻、烟草、咖啡豆、棉花、棕油、椰子果等。
全国耕地面积为207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8%。
泰国是世界著名的的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大米出口是泰国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出口额约占世界市场稻米交易额的三分之一。
泰国也是仅次于日本、中国的亚洲第三大海产国,为世界第一产虾大国。
泰国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钾盐、锡、褐煤、油页岩、天然气,还有锌、铅、钨、铁、锑、铬、重晶石、宝石和石油等。
森林资源、渔业资源、石油、天然气等也是其经济发展的基础。
泰国经济结构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制造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日益扩大。
制造业已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且成为主要出口产业之一。
泰国工业化进程的一大特征是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食品加工及其相关的制造业,主要工业门类有:采矿、纺织、电子、塑料、食品加工、玩具、汽车装配、建材、石油化工等。
泰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
1996年被列为中等收入国家。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泰国经济陷入衰退,1999年开始复苏。
近年来,泰国政府主张内外发展并重,提倡“双轨式”经济发展模式,对内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强化基础经济;对外大力推动多边和双边自由贸易合作,扩展国际市场,使泰国经济状况明显好转。
2.宏观经济泰国经济在2010年尽管受到严重政局动乱和自然灾害的双重影响, 但仍出乎意料地保持稳定复苏态势。
根据泰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局2010年2月公布的数据, 泰国2010 年全年的GDP 增速为7.8 %, 创15年来最快年度经济增速, 表明泰国经济已经全面复苏。
近五年泰国经济总量及经济增长情况2010年泰国经济强劲反弹,两大支柱出口与旅游业大幅增长,私人投资、居民消费与制造业增长迅速。
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泰国自2008 年年底起实施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和刺激经济的政策措施,先后出台了总值超过200亿铢的扶持乡村企业计划460亿铢的经济振兴配套计划以及1.9万亿铢振兴经济方案2009年泰国经济负增长2.3%,但从2009年第四季度起开始反弹在政府投资拉动下,2010年泰国经济增长加速,出口贸易回升。
(1)出口稳步增加2010年,泰国出口量较上年增长17.3%,出口总额达1936.63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28.5%,与2009年出口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全年进口总额1824.06亿美元,年比攀升36.5% 全年累计贸易顺差140.31亿美元,同比下降27.6% 第三季度泰国出口额达到历史最高峰,为497.2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2% 。
2010年,中国成为泰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贸易额达459.9亿美元,比2009年增加逾三成其中,泰国对中国出口214.7亿美元,增长33.7%;自中国进口245.2亿美元,增长43%泰国向中国出口增长的产品主要为橡胶、木薯、水果和其它农产品。
(2)旅游业明显复苏,游客增加2006年以来一直饱受政治动荡危害的泰国旅游业,在2010年实现了旅游业最显著的转折第一季度到泰国观光的外国游客达470万,年比增长28.4%。
2010年的流血冲突给泰国旅游业带来的冲击比2008年机场被迫关闭影响更大,曼谷主要购物区遭到封锁,部分酒店和商场被迫关闭数周,但流血冲突结束后,旅游业迅速回弹,第二季度接待游客量286万人次,年比下滑3.6%, 上半年接待外国游客数为760万人,年比仅下跌1.1%, 12月份,素旺那普机场入境人数达120万,较2009年同期增长5.8%,显示泰国旅游业已逐渐摆脱政治动荡的阴影。
(3)居民消费增加,失业率下降得益于主要农产品如橡胶木薯棕榈油玉米等涨价而带来的农民收入增加,2010年泰国居民消费增长4.8%,同时,就业相对稳定,尤其是农业部门就业增长了3.9% 失业率得以维持在较低水平,全年平均失业率仅为1.1% 。
(4).私人投资稳定增长2010年泰国私人投资稳定增长,尤其是曼谷及其周边房地产业私人投资涨幅较大私人投资总体增长率达13.8%,其中设备投资增长14.7%,建筑投资增长10.6% 主要投资领域是机械行业和建筑业厂房建筑增多,预示着生产扩大及对生产资料进口将增加同时,企业信心指数也不断上涨。
三.泰国对外经贸概况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10国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决定于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形成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近1.8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3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经济区,从而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这为中国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因此,通过投资泰国、进而将市场向整个自由贸易区拓展,成为中国企业当前“走出去”的重要策略之一。
1.泰国吸收外资概况在东南亚国家中,泰国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从1980年到2004年之间,其GDP的年均增长率都在7%左右。
过去40年来,泰国在发展中国家中吸收外国直接投资(FDI)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在1995年至2005年期间,外国投资大幅增加,年均增长率在10%左右。
其中,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成员国的投资占较大比重,从1990年的52.7%增加到2000年的62.6%,主要集中在工业制造领域。
根据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2007年初的投资报告,2004年泰国吸引外资3070亿泰铢(约76.8亿美元);2005年吸引外资4988亿泰铢(约125亿美元),同比增长62%;受泰政局因素影响,2006年泰国吸引外资下降至3077亿泰铢(约合77亿美元)。
日本在泰国的外资投资中所占比重较大。
以2005年为例,根据BOI的报告,日本在泰投资1753亿泰铢,约占外国总投资的三分之一还要多。
其中,欧盟为519亿泰铢;东盟(ASEAN)363亿泰铢,其中新加坡投资金额141亿泰铢;中国台湾省投资已经不在泰国外资前5名之中,金额为114亿泰铢。
泰国外资投入的主要行业为:金属加工和机械制造业,其中包括自动化流水线制造和汽车零配件制造业,投资金额1413亿泰铢;电子业,包括电子产品和电子器械投资金额为827亿泰铢;服务业的投资金额为458亿泰铢。
总的说来,在所有吸引外资的经济活动中,数量最大的是汽车配件、汽车制造流水线和机动车制造业,吸收外资逾1160亿泰铢。
2.中泰双边经贸合作两国经贸合作继续保持增长。
泰国是中国第14大贸易伙伴,东盟国家中第3大贸易伙伴。
中国是泰国第2大贸易伙伴。
2009年双边贸易额382亿美元,同比下降7.5%。
其中中国出口133.1亿美元,同比下降14.9%,进口249亿美元,同比下降3%。
1996年以来中国对泰贸易连年逆差。
两国双向投资情况良好。
截至2009年底,泰来华投资项目3975个,实际投入32.4亿美元。
中国对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5.4亿美元。
中国公司在泰累计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额66.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1.3亿美元。
其中,2009年新签合同额7.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3亿美元。
双方还签订了《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1985年)、《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协定》(1986年)、《贸易经济和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1997年)、《双边货币互换协议》(200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