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泰国投资环境分析结果汇报泰国
泰国投资环境分析

泰国投资环境分析
等级尺度下的泰国的投资环境
• 货币的稳定性 泰铢和人民币不可直接兑换 官价 1美元=30.78泰铢 黑市价一般在1:5.0-5.1之间 (旅游信息网) • 价差不超过10% • 评分:18
近五年的通货膨胀率
• • • • • 2007 2.2% 2008 5.5% 2009 -0.4%~ -0.9% 2010 3.2% 2011 3.2%~3.7%
平均通胀率2.76% • 评分:12
资本评分:12 12
外商股权
允许占多数股权 07年修改《外商经营法》 农牧业,矿业,传媒等领域 中外资控股49%为上限 49 评分:8
• 发达的资本市场,公开的证劵交易 易于融资 股市交易持续活跃 评分:10
给予关税保护态度
• 有相当保护 • 对WTO平均关税 14.6% 非WTO平均关税 16.8% 实际关税高于上述税率 评分:6
总评分:74
• 总统来讲,泰国投资环境较好。 • 地理位置优越 • 交通便利(东南亚经济金融中心和航空枢 纽) • 基础设施较完善 • 政局虽不稳定,但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谢谢观赏
外企与本地企业的差别待遇和控制
• 有限制有控制 外商投资额≥300万泰铢 行业限入 有条件(国家安全或生态环境) 泰籍人持股≥40% 董事职位≥ 2/5 • 评分:6
政治稳定性
政变频率高 政治纲领不明确 06年他信下台 08年沙马下台 09年颂猜下台 阿披实当选 09 现任总理 英拉 评分:2
当地资本供应能力
泰国矿业投资环境

泰国矿业投资环境| 作者:刘兵 | 来源: 新华网新疆频道一、基本情况泰国位于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中南部,东邻柬埔寨,西、西北与缅甸接壤、东北与老挝毗邻,南与马来西亚相接。
面积51.3万平方公里。
属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分为热、雨、旱三季。
年均气温24~30℃。
泰人口6283万(2006年12月)全国有30多个民族。
泰族为主要民族,占人口总数的40%,老挝族占35%,马来族占3.5%,高棉族占2%,此外还有苗、瑶、桂、汶、克伦、掸等山地民族。
泰语为国语。
90%以上的居民信仰佛教,马来族信奉伊斯兰教,还有少数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锡克教。
全国分中部、南部、东部、北部和东北部五个地区,共有76个府,府下设县、区、村。
曼谷是唯一的府级直辖市。
泰国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
经济上实行自由经济政策,属外向型经济,较依赖美、日、欧等外部市场。
20世纪80年代,制造业尤其是电子工业发展迅速,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1996年被列为中等收入国家。
1997年金融危机后陷入衰退。
1999年经济开始复苏。
近几年经济平稳增长,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8131亿泰铢(约合206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4.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17362泰铢(约合3094美元)。
货币为泰铢,2006年平均汇率为:1美元≈37.93铢。
二、矿产资源泰国矿产种类较多,主要包括煤、天然气、石油、锡、钨、锑、金、铁、铜、钽、钾盐、锰、锌、铅、高岭土、重晶石、萤石、石膏、磷酸盐、硅藻土、白云石和高岭土等。
1.石油和天然气2006年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3973万吨,天然气储量为4177亿立方米。
目前已发现油气田超过19个,主要分布在泰国湾、安达曼海、南部平原、中部平原、呵叻高原和北部山间盆地6个含油气区。
其中泰国湾盆地最为集中。
该盆地是早第三纪晚期形成的断陷盆地。
产油层为下至中新世三角洲砂岩。
泰国湾的Benjamas油田是泰国最大的海上油田。
泰国湾的其他油田包括:Bongkot, Baanpot, Erawan, Funan, Gomin, Jakrawan,Kaphong, Pailin, Platon, Satun, Surat, Trat,Plamuk。
海外市场调研分析——泰国

海外市场调研分析——泰国一、引言泰国作为东南亚国家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和潜在的市场机遇。
本文将对泰国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环境、消费者需求、市场趋势等方面的内容,以匡助企业了解泰国市场情况,制定有效的市场进入策略。
二、市场概况1. 泰国经济概况泰国是东南亚第二大经济体,具有稳定的经济增长率和较低的通胀率。
2022年,泰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4500亿美元,人均GDP约为7000美元。
泰国的主要经济支柱包括农业、创造业、旅游业和服务业。
2. 泰国市场规模泰国市场规模庞大,拥有超过7000万的人口。
其中,城市化程度较高,主要城市包括曼谷、清迈和普吉岛等。
泰国的消费者市场多元化,涵盖了食品饮料、服装鞋帽、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
三、竞争环境1. 主要竞争对手泰国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环境,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本土企业和国际企业。
本土企业在泰国市场拥有较强的品牌知名度和分销网络,而国际企业则通过技术优势和品质保证来争夺市场份额。
2. 泰国市场准入壁垒泰国市场准入壁垒相对较低,外国企业可以通过与本土合作火伴合作、设立独资企业或者参预合资企业等方式进入市场。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泰国市场对某些行业存在一定的限制和监管。
四、消费者需求1. 泰国消费者行为泰国消费者注重品质和价格,同时也对品牌和服务有一定的要求。
他们偏好购买本土产品,但也对国际品牌持开放态度。
随着中产阶级的增长,消费者对高品质和创新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2. 消费者偏好泰国消费者偏好购买食品饮料、服装鞋帽、电子产品等日常消费品。
在食品饮料领域,他们对健康、有机和天然的产品有较高的需求。
在服装鞋帽领域,他们注重时尚和舒适性。
在电子产品领域,他们对智能手机和家电产品有较高的需求。
五、市场趋势1. 电子商务发展泰国的电子商务市场正在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互联网购物。
这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渠道和机会。
2. 旅游业增长泰国作为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从五大经济形势角度来全面分析泰国

从五大经济形势角度来全面分析泰国很多人会想泰国真的值得投资吗,它是一个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真的比得上那些欧美国家的投资吗?今天小编带大家从经济形势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泰国。
近两年,投资者们海外置业的目光渐渐被离我们很近的泰国吸引,尤其是泰国的房产,更是被中国投资者们疯抢。
与亚洲其他主要国家相比,泰国的房价还是相对低廉的,而租金回报率却全球名列前茅。
投资门槛较低,投资收益高,泰国房产,确实是非常好的海外投资选择。
1、泰国的外汇储备世界排名第13位达183,002万美元几乎超过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土耳其,马来西亚,阿联酋和澳大利亚在内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一数据超过泰国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日本,瑞士,沙特阿拉伯,台湾,俄罗斯,韩国,香港和新加坡。
在危机时刻,哪个国家有越多的外汇贮备,就越好。
就好比说一个人有越多的资本在身上,就越有面对突发情况的自信。
其他的国家我们知道的情况为:马来西亚95,000、菲律宾85,000、澳大利亚49,000、越南39,000、科威特31,000、奥地利24,000、缅甸9,000、柬埔寨7,000(以百万美元为单位)。
与上述这些国家相比,泰国在外汇储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经统计,泰国经常经济盈馀,简单来说就是交易利润的盈馀,即国家每年现金流入大于流出,人们把钱投资到各个方面,包括旅游业。
外国人认为泰国非常幸运,能从全球排名第十的旅游业中获得大量利润。
同时曼谷与伦敦也欲争夺全球排名第一的旅游城市的称谓。
泰国具有排名亚洲第二的广大的游客客源,也是全亚洲的航空中心,是名副其实的中心枢纽。
旅游业也成为了如今泰国的支柱产业,而不是石油,武器,电子产品,钢铁和纺织。
3、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和GDP的关系人们看这个国家是会盈利还是赤字都取决于这个数值泰国是盈利的国家,贸易利润达到8.5%,与全球排名第五位的德国相同。
超过泰国的国家为达到20%的新加坡、达到12%的台湾和达到9.9%的澳大利亚。
泰国电力市场投资环境

泰国电力泰国电力市场投资市场投资市场投资环境环境泰国概况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南部。
与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接壤,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分为热、雨、凉三季。
泰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
属外向型经济,依赖美、日、欧等外部市场。
泰国为传统农业国,农产品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世界上稻谷和天然橡胶最大出口国。
20世纪80年代,电子工业等制造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变化明显。
泰国工业为出口导向型,主要门类有:采矿、纺织、电子、塑料、食品加工、玩具、汽车装配、建材、石油化工、软件、轮胎、家具等。
农业是泰国传统经济产业,主要作物有稻米、玉米、木薯、橡胶、甘蔗、绿豆、麻、烟草、咖啡豆、棉花、棕油、椰子等。
对外贸易在泰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东盟、日本、美国、欧盟等是泰国重要贸易伙伴。
主要出口产品有:汽车及零配件、电脑及零配件、集成电路板、电器、初级塑料、化学制品、石化产品、珠宝首饰、成衣、鞋、橡胶、家具、加工海产品及罐头、大米、木薯等。
主要进口产品有:机电产品及零配件、工业机械、电子产品零配件、汽车零配件、建筑材料、原油、造纸机械、钢铁、集成电路板、化工产品、电脑设备及零配件、家用电器、珠宝金饰、金属制品、饲料、水果及蔬菜等。
泰国电力市场概况与其他东盟国家不同的是,泰国电力基础设施相对较好。
泰国电力基础设施在东南亚地区国家中属于相对完善的市场。
其电力接入水平高达99.3%。
其电力项目的建设有两条路径:一是提高自身发电能力;二是加大电力进口。
泰国目前以天然气发电为主导的电源结构受到了天然气资源不足的挑战。
泰国希望调整其电源结构以适应这种变化。
泰国计划加大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这吸引了很多国外投资者,如西门子参与泰国两座风电场的风电机组的供应;光伏组件和逆变器制造商Proinso在泰国曼谷建立一个基地,以服务于快速增长的东南亚太阳能市场。
日本和美国企业也积极介入泰国的可再生能源领域。
泰国投资环境与罗勇工业园简介

A &A parts Industry uto uto
(汽 与 件 业 车配工)
Thailand : Automotive Hub of ASEAN (泰国:东盟汽车工业中心) 泰国:东盟汽车工业中心)
2006 production ~ 1,176,840 units (2006年生产汽车 年生产汽车117.68万辆 ) 年生产汽车 万辆 2006 Export ~ 539,206 units (2006 出口 。92万辆 出口53。 万辆 万辆) Largest in South East Asia (东南亚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东南亚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东南亚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Capacity of 2.0 million units by 2010 (2010年汽车生产能力为 年汽车生产能力为200万辆 万辆) 年汽车生产能力为 万辆 Production of pickup trucks ~877,890 units - world’s largest oneton pickup truck manufacturer (皮卡车生产量约 皮卡车生产量约87.79万辆 世界一顿皮卡车最大生产国 万辆-世界一顿皮卡车最大生产国 皮卡车生产量约 万辆 世界一顿皮卡车最大生产国)
社会政治环境
政体实行君主立宪制, 推行民主。 泰国法制健全,透明.鼓 励和保护外资。 泰国与欧美国家关系 良好。 中泰两国关系友好。对 华人友好尊重。
世行评估全球经营便利国家
1 2
Singapore (新加坡) New Zealand (新西兰) United States (美国) Canada (加拿大) Hong Kong (香港)
Norway (挪威) Ireland (爱尔兰)
泰国市场的环境扫描与分析报告

对泰国市场的环境扫描与分析报告一、经济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泰国是东南亚联盟的创始国之一,也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它实行自由经济政策,以旅游业、轻工业、农业、宝石出口业为国家经济的四大支柱。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泰国经济发展迅速,逐渐由以农产品出口为主的农业国家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变,被称为亚洲第五小龙。
1997 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最初起源于泰国,这场危机对泰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近年来,泰国政府主张内外发展并重,提倡“双轨式”经济发展模式,对内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强化基础经济;对外大力推动多边和双边自由贸易合作,扩展国际市场,使泰国经济状况明显好转。
现在,泰国已经从这场风暴中恢复过来,经济景象逐渐转晴。
据泰国社会与经济发展委员会5月25日报告称,2010年第一季度泰国GDP同比增长12%,这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投资者信心足,带动出口、旅游、投资和消费不断增长,尤其是国内消费品生产工业和出口工业。
剔除季节因素,2010年第一季度GDP季比增长率3.8%,这是连续保持正增长的第四个季度,前三个季度GDP增长率分别是2.4%1.4%和4%,这说明泰国经济复苏的信号十分清晰。
2010年余下的时间,威胁经济发展的高风险因素主要是全球经济复苏态势仍不确定,以及国内政治局势的动荡等,上述因素可能影响泰国经济全力复苏。
估计2010年泰国GDP增长率在3.5-4.5%之间,通货膨胀在3-4%之间,以美元计算的出口增长15.5%,经常帐顺差占GDP的4.1%,低于2009年的7.7%。
泰国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产品是大宗出口产品,主要以稻米、玉米、树薯粉、橡胶、蔗糖;矿业以锡为主,出口占世界第二位;工业以中小型工厂为主,目前国内约有25,000家工厂。
资本密集及技术密集型产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其中以电子业及电器产品、汽车制造、石化及钢铁业等较受关注。
人口分布与贫富差距泰国全国人口约6308.2万(2003年2月),人口结构有类似中国的特点,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70%。
泰国投资环境及政策、法规简介

泰国投资环境及政策、法规简介(一)、泰国吸引外资概况泰国吸引外资可追溯到70年代初期,有30余年的历史。
其中,1970-1979年期间,平均每年吸引外资只有16亿铢(约合6400万美元)。
1980-1987年期间,吸引外资发展较快,平均每年吸引外资65亿铢(约合2.6亿美元)。
1988-1998年,吸引外资发展迅速。
到1998年,吸引外资金额达到50.79亿美元,为历史最高峰。
然而从1999年-2000年,受金融危机及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吸引外资连续两年下滑。
1999、2000年吸引外资额分别降至36.62亿美元、28.13亿美元。
2001年吸引外资有所回升,达37.59亿美元。
2002年吸收外资又出现大幅下滑,降至23.17亿美元。
泰国外资主要来源是日本、美国、香港、欧盟、新加坡、中国台湾、英国、法国、新西兰等。
(二)、泰国投资环境概况总体来说,泰国投资环境比较理想。
主要体现在:政局稳定、经济复苏增长势头不减;投资法规日渐完备,投资政策不断优惠;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民风淳朴;泰铢汇率保持相对稳定(泰币兑美元汇率维持在1美元兑41-43铢之间);物价相对适中,食品、水果丰富,气候温差不大,适宜外国人居留。
塔信政府自2001年初上台以来,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对内致力于重振泰国经济,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内需,扩大对内投资,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对外积极改善与邻国关系,加强周边外交,奉行更为积极的大国平衡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01年,泰国经济增长虽只有1.8%,但吸引外资达到37.59亿美元,增长33.6%。
2002年初,泰国经济出现明显复苏势头,此后并保持持续增长。
2002年全年实际GDP增长率达5.2%。
其中,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与往年相比,呈现大幅度的增长,增长率分别为3.2%和8%;建筑业自1997年以来首次走出低谷,成为2002年泰国经济增长的领头部门。
私人投资的住宅业和商业写字楼增长更为突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国的国际投资环境分析——以中国为例自“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对外投资发展迅速,在国门外开拓市场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
泰国是中国的邻邦,有着比较稳定良好的投资环境,中国到泰国投资的企业也比较多,本文将从泰国国家概况、经济、对外贸易、投资环境及有关投资的政策法规等方面,并结合海尔集团在泰国的投资战略和历程对泰国投资环境进行分析。
中国对泰国的投资环境分析泰国是中国的亲密邻邦,中泰关系一直保持着健康稳定发展。
中泰双方在政治、经贸、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展顺利,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良好的协调与配合。
中国是泰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将有更多的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
中国和泰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加工业等诸多领域正在商谈或建设一批大型合作项目。
那么,对泰国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有利于我国企业成功的在泰国进行投资。
一.国家概况1.自然地理泰国全称泰王国,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东临老挝和柬埔寨,南面是暹罗湾和马来西亚,西接缅甸和安达曼海。
国境大部分为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地形多变,可分为西﹑中﹑东﹑南四个部分。
气候方面,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常年温度不下18℃,平均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
泰国在世界上素有“佛教之国”、“大象之国”、“微笑之国”等称誉。
2.政治制度20世纪30年代起,泰国延续了数百年的君主专制政体被君主立宪制政体取代。
国王是泰国国家元首,是泰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通过国会行使立法权、通过政府行使行政权、通过法院行使司法权。
自 2006年 9月发生推翻他信政权的军事政变以来, 泰国一直处于政治动荡的状态。
2008年 12月15日泰国民主党主席阿披实当选泰国总理后多次向反对势力做出社会和解的姿态, 经过两年的努力, 特别是 2010年取得显著成绩, 国内政治局势逐步走向稳定。
3.思想文化虽然泰国和中国同属亚洲国家,尊崇儒家文化,同样信奉佛教,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不同,中国和泰国两国在文化上仍然有很显著的差异。
泰国社会文化中突出的特色主要有:(1)尊重皇室。
泰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和皇室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宪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任何场合指责或评论国王和皇室。
又如在一些重大的节日如国王的生日等,泰国法律规定不能饮酒等若对此不了解,就易遭到泰国人反感。
(2)崇尚宗教。
泰国是一个小乘佛教国家,人的生、老、病、死都离不开宗教。
泰国人不杀生,大度地对佛教事业和慈善事业施舍钱财,作为外国人要表示出对他们的尊重。
(3)闲适的价值观。
由于受到宗教、教育、地理、人为环境的影响,泰国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与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泰国人相信宿命论、因果报应,因此安于现状、安分守纪。
(4)泰国社会强调等级观念,依赖于等级关系。
在等级文化下,强调正式的组织结构,各个等级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上司和下级的关系有严格的规定。
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在与泰国人做生意的时候,要遵守社交和生意场中的社会等级秩序,上司不应受到指责,但是一般来说,上司会努力和下属和睦相处。
当面批评或指责人或发脾气被认为是没有教养的表现。
二.经济概况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泰国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引进外资成倍增长,进出口贸易额迅速扩大,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从一个落后的农业经济国家正在向着新兴的工业国家迈进。
1.泰国经济发展特点作为传统农业国,农产品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主要生产稻米、玉米、木薯、橡胶、甘蔗、绿豆、麻、烟草、咖啡豆、棉花、棕油、椰子果等。
全国耕地面积为207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8%。
泰国是世界著名的的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大米出口是泰国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出口额约占世界市场稻米交易额的三分之一。
泰国也是仅次于日本、中国的亚洲第三大海产国,为世界第一产虾大国。
泰国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钾盐、锡、褐煤、油页岩、天然气,还有锌、铅、钨、铁、锑、铬、重晶石、宝石和石油等。
森林资源、渔业资源、石油、天然气等也是其经济发展的基础。
泰国经济结构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制造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日益扩大。
制造业已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且成为主要出口产业之一。
泰国工业化进程的一大特征是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食品加工及其相关的制造业,主要工业门类有:采矿、纺织、电子、塑料、食品加工、玩具、汽车装配、建材、石油化工等。
泰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
1996年被列为中等收入国家。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泰国经济陷入衰退,1999年开始复苏。
近年来,泰国政府主张内外发展并重,提倡“双轨式”经济发展模式,对内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强化基础经济;对外大力推动多边和双边自由贸易合作,扩展国际市场,使泰国经济状况明显好转。
2.宏观经济泰国经济在 2010年尽管受到严重政局动乱和自然灾害的双重影响, 但仍出乎意料地保持稳定复苏态势。
根据泰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局 2010年 2月公布的数据, 泰国 2010 年全年的 GDP 增速为7.8 %, 创 15年来最快年度经济增速, 表明泰国经济已经全面复苏。
近五年泰国经济总量及经济增长情况2010年泰国经济强劲反弹,两大支柱出口与旅游业大幅增长,私人投资、居民消费与制造业增长迅速。
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泰国自2008 年年底起实施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和刺激经济的政策措施,先后出台了总值超过200亿铢的扶持乡村企业计划460亿铢的经济振兴配套计划以及1.9万亿铢振兴经济方案2009年泰国经济负增长2.3%,但从2009年第四季度起开始反弹在政府投资拉动下,2010年泰国经济增长加速,出口贸易回升。
(1)出口稳步增加2010年,泰国出口量较上年增长17.3%,出口总额达1936.63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28.5%,与2009年出口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全年进口总额1824.06亿美元,年比攀升36.5% 全年累计贸易顺差140.31亿美元,同比下降27.6% 第三季度泰国出口额达到历史最高峰,为497.2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2% 。
2010年,中国成为泰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贸易额达459.9亿美元,比2009年增加逾三成其中,泰国对中国出口214.7亿美元,增长33.7%;自中国进口245.2亿美元,增长43%泰国向中国出口增长的产品主要为橡胶、木薯、水果和其它农产品。
(2)旅游业明显复苏,游客增加2006年以来一直饱受政治动荡危害的泰国旅游业,在2010年实现了旅游业最显著的转折第一季度到泰国观光的外国游客达470万,年比增长28.4%。
2010年的流血冲突给泰国旅游业带来的冲击比2008年机场被迫关闭影响更大,曼谷主要购物区遭到封锁,部分酒店和商场被迫关闭数周,但流血冲突结束后,旅游业迅速回弹,第二季度接待游客量286万人次,年比下滑3.6%, 上半年接待外国游客数为760万人,年比仅下跌1.1%, 12月份,素旺那普机场入境人数达120万,较2009年同期增长5.8%,显示泰国旅游业已逐渐摆脱政治动荡的阴影。
(3)居民消费增加,失业率下降得益于主要农产品如橡胶木薯棕榈油玉米等涨价而带来的农民收入增加,2010年泰国居民消费增长4.8%,同时,就业相对稳定,尤其是农业部门就业增长了3.9% 失业率得以维持在较低水平,全年平均失业率仅为1.1% 。
(4).私人投资稳定增长2010年泰国私人投资稳定增长,尤其是曼谷及其周边房地产业私人投资涨幅较大私人投资总体增长率达13.8%,其中设备投资增长14.7%,建筑投资增长10.6% 主要投资领域是机械行业和建筑业厂房建筑增多,预示着生产扩大及对生产资料进口将增加同时,企业信心指数也不断上涨。
三.泰国对外经贸概况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10国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决定于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形成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近 1.8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3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经济区,从而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这为中国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因此,通过投资泰国、进而将市场向整个自由贸易区拓展,成为中国企业当前“走出去”的重要策略之一。
1.泰国吸收外资概况在东南亚国家中,泰国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从1980年到2004年之间,其GDP的年均增长率都在7%左右。
过去40年来,泰国在发展中国家中吸收外国直接投资(FDI)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在1995年至2005年期间,外国投资大幅增加,年均增长率在10%左右。
其中,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成员国的投资占较大比重,从1990年的52.7%增加到2000年的62.6%,主要集中在工业制造领域。
根据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2007年初的投资报告,2004年泰国吸引外资3070亿泰铢(约76.8亿美元);2005年吸引外资4988亿泰铢(约125亿美元),同比增长62%;受泰政局因素影响,2006年泰国吸引外资下降至3077亿泰铢(约合77亿美元)。
日本在泰国的外资投资中所占比重较大。
以2005年为例,根据BOI的报告,日本在泰投资1753亿泰铢,约占外国总投资的三分之一还要多。
其中,欧盟为519亿泰铢;东盟(ASEAN)363亿泰铢,其中新加坡投资金额141亿泰铢;中国台湾省投资已经不在泰国外资前5名之中,金额为114亿泰铢。
泰国外资投入的主要行业为:金属加工和机械制造业,其中包括自动化流水线制造和汽车零配件制造业,投资金额1413亿泰铢;电子业,包括电子产品和电子器械投资金额为827亿泰铢;服务业的投资金额为458亿泰铢。
总的说来,在所有吸引外资的经济活动中,数量最大的是汽车配件、汽车制造流水线和机动车制造业,吸收外资逾1160亿泰铢。
2.中泰双边经贸合作两国经贸合作继续保持增长。
泰国是中国第14大贸易伙伴,东盟国家中第3大贸易伙伴。
中国是泰国第2大贸易伙伴。
2009年双边贸易额382亿美元,同比下降7.5%。
其中中国出口133.1亿美元,同比下降14.9%,进口249亿美元,同比下降3%。
1996年以来中国对泰贸易连年逆差。
两国双向投资情况良好。
截至2009年底,泰来华投资项目3975个,实际投入32.4亿美元。
中国对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5.4亿美元。
中国公司在泰累计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额66.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1.3亿美元。
其中,2009年新签合同额7.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3亿美元。
双方还签订了《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1985年)、《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协定》(1986年)、《贸易经济和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1997年)、《双边货币互换协议》(200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