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格列汀说明书
DPP4抑制剂的同与异

五种DPP-4i的化学结构
共价键结 合DPP-4
维格列汀 α-氨基酸衍生物
非共价键结 合DPP-4
阿格列汀 嘧啶二酮衍生物
沙格列汀 氰基吡咯烷衍生物
模拟肽类 底物竞争
性抑制
DPP-4
西格列汀 β-氨基酸衍生物
利格列汀 黄嘌呤类衍生物
直接与 DPP-4活性 部位结合发 挥抑制作用
不同DPP-4抑制剂中, 阿格列汀对GLP-1的升高作用最为显著
DPP-4(二肽基肽酶4 )抑制剂通过阻止DPP-4酶 降 解 体 内 GLP-1 , 有 效 减 少 GLP-1 的 失 活 , 使 得 GLP-1在生理浓度范围内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以葡 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释放,并降低胰高 糖素水平,发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 血糖及餐后血糖的作用。
• 阿格列汀不经过广泛代谢,给药剂量的
60%至71%以原型通过尿液排泄。体外 数据显示,CYP2D6和CYP3A4参013年
2011年 2011年
50mg bid
5mg qd
2013年 5mg qd
2013年 25mg qd
• 胰高血糖素样肽1 ( GLP-1)--刺激胰岛素
释放的肠促胰素。
• 促进胰腺β细胞以葡萄糖依赖性的方式释放
胰岛素
• 肠促胰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能力约占全部胰
岛素分泌量的50%一70% ,而且肠促胰素 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具有葡萄糖浓度依赖 的特点,故在调节血糖的同时,引起低血糖 的风险很低。
预计 2014
已完成 2013
心血管病死亡,心 梗,卒中,或,不 6000 稳定型心绞痛
预计 2018
• 不良反应
• DPP-4抑制剂的主要不良反应有鼻咽炎,
佳维乐(维格列汀片)

佳维乐(维格列汀片)【药品名称】商品名称:佳维乐通用名称:维格列汀片英文名称:Vildagliptin T ablets【适应症】本品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本品可与二甲双胍合用,尤其是当单用二甲双胍使用最大耐受剂量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本品可与磺脲类药物合用,尤其是当单用磺脲类药物使用最大耐受剂量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
【用法用量】成人当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合用时,维格列汀的每日推荐给药剂量为100【不良反应】维格列汀的安全性数据来自于多项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时间至少为12周),这些安全性数据来自3784名受试者,受试者在研究过程中每日服用50 mg(每日给药一次)或100 mg (50 mg每日给药两次或100 mg每日给药一次)维格列汀。
在这些患者中,共有2264名患者接受的是维格列汀单药治疗,1520名患者接受的是维格列汀与其它药物合用治疗。
有2682名患者接受维格列汀100 mg每日给药治疗(其中,2027名患者50 mg每日给药两次;655名患者100 mg每日给药一次),1102名患者接受维格列汀50 mg每日一次治疗。
在这些临床试验中报告的主要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为暂时性反应,无需停药。
在研究过程中未发现患者的年龄、种族、药物暴露持续时间或每日给药剂量与药物不良反应之间的联系。
接受维格列汀治疗后,仅有极少数患者出现了血管性水肿,该事件的发生概率与对照组类似。
当维格列汀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抑制剂)同时使用时,该事件的报告频率增加。
大部分患者出现血管性水肿的严重程度均为轻度,继续使用维格列汀仍可自行缓解。
在使用维格列汀过程中,有极少数患者报告了肝功能障碍(包括肝炎)。
在这些病例中,患者一般未出现临床症状且无后遗症,且停药后肝功能检测结果均能够恢复正常。
从设有对照组的单药治疗临床研究和为期24周的合并用药临床研究数据可以看出,50 mg维格列汀(每日给药一次)给药组、50 mg维格列汀(每日给药两次)给药组和所有的对照组,ALT或AST检查结果≥ 3 × ULN的发生率(即连续2次检测结果或末次治疗期访视的检测结果出现上述异常)分别为0.2%、0.3%和0.2%。
维格列汀

结语
结语
综上所述,维格列汀具有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餐后胰高血糖素分泌及提高B细胞功能的作用,为2型糖 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选择。该药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禁忌证、不良反应等还有待于更多 的临床研究观察。
谢谢观看
药动学
药动学
健康人体的药动学研究表明,本品口服给药后迅速吸收,吸收率为85%,蛋白结合率为4%~17%,Tmax为1~ 2 h。当给药剂量在25~200mg时,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呈线性关系,t1/2为1.5~4.5 h。按25~200 mg单剂 量给药时,在30~60 min内,血浆中DPP-IV的抑制率能达到90%以上,但抑制的持续时间与剂量有关,当剂量为 50和100 mg时,DPP-IV的12 h抑制率分别为70%和90%,而100 mg组DPP-I V的24 h抑制率为40%。本品主要 (55%)通过水解氰基进行代谢,此外,22%的药物以原形药通过肾排泄,极少部分药物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 但本品既不是该酶的抑制剂,也不是诱导剂。多剂量给药时未出现药物蓄积现象,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亦无需调整 剂量,且药动学结果也不受食性质
合成方法
基本性质
中文名称:维达列汀 中文别名:(-)-(2S)-1-[[(3-羟基三环[3.3.1.1[3,7]]硅烷-1-基)氨基]乙酰基]吡咯烷-2-甲腈;维他列 汀;(-)-(2S)-1-[[(3-羟基三环[3.3.1.1[3,7]]癸烷-1-基)氨基]乙酰基]吡咯烷-2-甲腈;维格列汀;维达利汀; 维达列汀VILDAGLIPTIN(研发中);维他列汀S型; 英文名称:Vildagliptin 英文别名:Vildagliptin (NVP-LAF 237);Galvus;Laf 237 ;Unii-I6B4B2U96p ;(-)-(2S)-1[[(3-Hydroxytricyclo[3.3.1.1[3,7]]dec-1-yl)amino]acetyl]pyrrolidine-2-carbonitrile; (-)(2S)-1-[[(3-Hydroxytricyclo[3.3.1.1[3,7]]dec-1-yl)amino]acetyl]pyrrolidine-2-carbonitrile;2Pyrrolidinecarbonitrile,1-(((3-hydroxytricyclo(3.3.1.13,7)dec-1-yl)amino)acetyl)-(2S)-;; CAS号:-16-5 分子式:C17H25N3O2 维格列汀结构式: 分子量:303.
《维格列汀片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维格列汀片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维格列汀片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是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一项技术指导文件,旨在规范维格列汀片(一种抗癌药物)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工作,确保其安全有效地使用。
《指导原则》的全文共有1200字以上,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引言:说明《指导原则》的制定目的、依据和适用范围。
指出该药物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但由于其特殊性,临床应用中需要谨慎选择药物,并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
2.技术要求:详细阐述进行维格列汀片生物等效性研究的技术要求,包括研究设计、研究对象选择、样本数量和收集、实验方法、数据分析等。
3.质量控制:介绍保证生物等效性研究质量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研究设施和设备、药物样品的制备、实验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要求等。
4.结果评价和解释:对生物等效性研究结果的评价和解释进行详细说明,包括所得数据的统计学分析方法、达标要求的判断标准等。
5.不确定性评价:描述生物等效性研究中的不确定性评价措施,包括因素影响分析、灵敏度分析等,以准确评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6.研究报告:要求研究人员制作详尽的研究报告,包括研究设计、实验方法、结果分析等,以便于监管部门对研究工作的审查和评估。
7.持续监测:强调维格列汀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监管部门将根据研究结果和临床使用情况对该药物进行持续监测,及时调整使用策略。
8.其他要求:对生物等效性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其他问题进行了规范和解答,如合理调整研究方案、参比制剂的选择等。
通过制定《维格列汀片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能够更好地规范维格列汀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工作,保证监管部门和临床医生对该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一个准确的评估和认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该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为其他类似药物的研究和审批提供借鉴和参考。
糖尿病: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5种药物之间的区别

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5种药物之间的区别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是近年临床使用率增长最快的新型口服降糖药。
国内已上市的DPP-4抑制剂有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阿格列汀和利格列汀,这5种药物之间有何区别呢?一、作用机制相同在营养物质刺激下,特别是在葡萄糖刺激下,肠道L细胞可分泌一种葡萄糖浓度依赖性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GLP-1进入血液后,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而且抑制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GLP-1在血液中稳定性差,易被“二肽基肽酶-4”(DPP-4)降解,消除半衰期仅有1~2min。
为此,开发了两类药物,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和艾塞那肽等,及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和维格列汀等。
GLP-1类似物,可以直接激动GLP-1受体,发挥降糖作用;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剂GLP-1降解,提高内源性GLP-1浓度,发挥降糖作用。
二、DPP-4抑制剂主要特点1、降糖作用中等通过皮下注射,GLP-1类似物的浓度可达内源性GLP-1浓度的9倍,DPP-4抑制剂仅可使内源性GLP-1上升2~3倍。
因此,DPP-4抑制剂的降糖作用略弱于GLP-1受体激动剂。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DPP-4抑制剂可使空腹血糖降低0.5~1.0mmoL/L,餐后血糖降低2.0~3.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低0.5%~0.9%。
另外,高浓度的GLP-1类似物可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降低体重,DPP-4抑制剂既不影响食欲,也不影响体重。
2、不会引起低血糖GLP-1的作用具有葡萄糖浓度依赖性,即当血糖升高时,GLP-1可刺激分泌胰岛素,同时抑制分泌胰高糖素;当低血糖时,GLP-1既不刺激胰岛素分泌,也不影响胰高糖素的分泌。
因此,GLP-1受体激动剂和DPP-4抑制剂,均不会引起低血糖。
3、适用于老年人DPP-4抑制剂不会引起低血糖,胃肠道不良反应小,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甚至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患者。
维格列汀对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观察研究

维格列汀对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观察研究作者:陈亮陈志江林锦信邝建裴剑浩陈红梅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第21期【摘要】目的探讨维格列汀对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25例使用多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的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完成基线评估后,在原有降糖方案基础上加用维格列汀50 mg b.i.d.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均进行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
结果治疗前患者平均FPG(13.5±2.7)mmol/L,平均2 h PG为(16.9±1.9)mmol/L,平均HbA1c为(11.5±1.6)%。
加用维格列汀治疗4周后,患者FPG及2 h PG均较前显著下降(P0.05)。
结论维格列汀对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关键词】 2型糖尿病;难治性;血糖;维格列汀DOI:10.14163/ki.11-5547/r.2016.21.143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逾1.139亿,其中超过60%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未能达到指南推荐的降糖目标[1]。
随着病程的进展,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失调逐渐加重,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及餐后胰高血糖素不适当升高同时存在[2, 3],往往联用多种降糖药物也难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如何有效降低这些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远期并发症的风险,是糖尿病管理的一大挑战。
近年来,维格列汀等T细胞表面抗原CD26(DPP-4)抑制剂被广泛用于2型糖尿病的降糖治疗。
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肠促胰素的降解来提高其血浓度,从而葡萄糖依赖性地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并抑制餐后胰高血糖素的水平[4]。
该类药物已被我国最新的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可用于单药或多药联合治疗血糖控制仍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5]。
本研究在多种降糖药物联合仍无法降糖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探讨加用维格列汀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
佳维乐-维格列汀的独特优势和最新进展

基础胰岛素!
+
DPP-4 i ✓
考来维纶✓
MET 速释溴麦角环肽✓
或其它一
线药物
AG-i ✓
SU/GLN!
若治疗3个月仍不 达标采取胰岛素治 疗或胰岛素加强
糖尿病进展
AACE Comprehensive Diabetes Management Algorithm 2013
无症状
双药联合
或
三药联合
有症状
2.63 [1.75,3.96] 3.32 [1.00,10.99]
1.13 [0.82,1.55] 1.13 [0.82,1.54]
0.96 [0.60,1.54] 0.96 [0.60,1.54]
1.50 [1.11,2.04] 1.50 [1.11,2.04]
安慰剂组发生率 12.1% 5.4% 18.4% 29.4% 12.4%
双药联合*
GLP-1 RA✓
DPP-4 i✓ TZD!
**SGLT-2!
+
基础胰岛素!
考来维纶✓
MET 或其它一
速释溴麦角环肽✓
线药物
AG-i ✓
SU/GLN!
若治疗3个月仍 不达标采取三药 联合
*所列药物顺序体现推荐等级
**基于3期临床试验数据
三药联合*
GLP-1 RA ✓
TZD!
**SGLT-2!
39
1389
-1.5Kg
P<0.001
554
1383
Meta分析显示: 维格列汀治疗不增加患者低血糖发生风险
与安慰剂比较,DPP-4抑制剂低血糖的相对风险
组/亚组
试验数
例数
RR (M-H, fixed, 95% CI)
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药——维格列汀

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药——维格列汀韩英【摘要】2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维格列汀是一种二肽基肽酶(DPP -Ⅳ)抑制剂,通过增强胰高血糖素样肽(GLP -1)和肠抑胃肽(GIP)的活性而发挥降血糖的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口服降糖药,维格列汀单用或与其他降糖药联合应用控制血糖疗效好、不良反应低、安全且耐受性好.现就其临床药理作用及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的联合用药做一综述.【期刊名称】《天津药学》【年(卷),期】2012(024)004【总页数】4页(P59-62)【关键词】2型糖尿病;二肽基肽酶抑制剂;维格列汀;胰高血糖素样肽-1【作者】韩英【作者单位】天津市干部疗养院,天津3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7.1+.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加,发病年龄逐渐低龄化,其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对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医学界认为β细胞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是两个主要因素,有效的血糖控制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和病死率[1]。
临床常用的传统降糖药物虽可控制血糖、减缓靶器官的损伤,但在保护β细胞功能、缓解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方面效果仍不理想,因此,保护胰岛β细胞的药物研发成为当今医药界的重点,其中以二肽基肽酶Ⅳ(DPP-Ⅳ)为靶点的药物研究最为热门。
2008年2月,由诺华公司开发的氰吡咯烷类化合物——维格列汀在欧洲上市[2],2011年 8月,诺华公司生产的维格列汀片(商品名佳维乐)被正式批准在中国上市。
2012年2月,维格列汀疗效和耐受性在中国获证,该药以其独特的结构优势和应用前景为我国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维格列汀是一种高选择性的DPP-Ⅳ抑制剂,通过增强胰岛α细胞和β细胞对葡萄糖的反应而控制血糖[3]。
本文将从维格列汀的药理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和临床联合用药等方面对其进行介绍。
维格列汀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竞争性、可逆的DPP-Ⅳ抑制剂,通过抑制DPP-Ⅳ的蛋白水解酶活性,增强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和肠抑胃肽(GIP)的活性而发挥降血糖作用[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65 岁) 老年患者无需调整给药剂量。 75 岁或 75 岁以上的患者使用经验有限,所以应慎用佳维乐。 (请参见 药理毒理和药代动力学)。
儿童患者(<18 岁) 因缺乏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佳维乐不推荐在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使用。
【佳维乐不良反应】 维格列汀的安全性数据来自于多项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时间至少为 12 周),这些安全性数据 来自 3784 名受试者,受试者在研究过程中每日服用 50 mg(每日给药一次)或 100 mg(50 mg 每日给药两次或 100 mg 每日给药一次)维格列汀。在这些患者中,共有 2264 名患者接 受的是维格列汀单药治疗,1520 名患者接受的是维格列汀与其它药物合用治疗。有 2682 名 患者接受维格列汀 100 mg 每日给药治疗(其中,2027 名患者 50 mg 每日给药两次;655 名 患者 100 mg 每日给药一次),1102 名患者接受维格列汀 50 mg 每日一次治疗。 在这些临床试验中报告的主要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为暂时性反应,无需停药。在研究过程中 未发现患者的年龄、种族、药物暴露持续时间或每日给药剂量与药物不良反应之间的联系。 接受维格列汀治疗后,仅有极少数患者出现了血管性水肿,该事件的发生概率与对照组类似。 当维格列汀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 抑制剂)同时使用时,该事件的报告频率增 加。大部分患者出现血管性水肿的严重程度均为轻度,继续使用维格列汀仍可自行缓解。 在使用维格列汀过程中,有极少数患者报告了肝功能障碍(包括肝炎)。在这些病例中,患 者一般未出现临床症状且无后遗症,且停药后肝功能检测结果均能够恢复正常。从设有对照 组的单药治疗临床研究和为期 24 周的合并用药临床研究数据可以看出,50 mg 维格列汀(每 日给药一次)给药组、50 mg 维格列汀(每日给药两次)给药组和所有的对照组,ALT 或 AST 检查结果≥ 3 × ULN 的发生率(即连续 2 次检测结果或末次治疗期访视的检测结果出现 上述异常)分别为 0.2%、0.3%和 0.2%。即使出现转氨酶水平升高,一般无症状、非进展性、 同时亦不出现胆汁淤积或黄疸。 在双盲研究中,患者接受维格列汀(单药治疗或合并其它药物治疗)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按照器官系统分类和绝对发生频率列于下表。发生率分类为非常常见(≥ 1/10),常见(≥ 1/100, < 1/10),不常见(≥ 1/1,000,< 1/100),罕见(≥ 1/10,000,< 1/1,000),非常罕见(≤ 1/10,000)。 在依照发生频率分类的各组中,按照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由大到小进行排列。
【佳维乐规格】 50mg
【佳维乐用法用量】 成人 当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合用时,维格列汀的每日推荐给药剂量为 100 mg,早晚各给药一次,每次 50 mg。 当维格列汀与磺脲类药物合用时,维格列汀的推荐给药剂量为 50mg,每日清晨给药一次。 在此类患者人群中,维格列汀每日 100mg 给药方案的疗效并不优于维格列汀每日 50 mg 给 药方案。 不推荐使用 100mg 以上的剂量。 尚未确立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或与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合用每日三次 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佳维乐可以餐时服用,也可以非餐时服用(请参见药理毒理)。
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合用 在维格列汀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合用的临床试验中,维格列汀 50 mg(每日给药一次)+噻 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组中有 0.7%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而维格列汀 50 mg(每日 给药两次)+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组或安慰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组均无患者因不良 反应而退出研究。 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维格列汀 50 mg(每日给药一次)+吡格列酮 45 mg 治疗组中无患者 报告低血糖,维格列汀 50 mg(每日给药两次)+吡格列酮 45 mg 治疗组中患者低血糖的发 生率较低(0.6%),但安慰剂+吡格列酮 45 mg 治疗组中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较高(1.9%)。 在含维格列汀的治疗组中,无受试者报告严重的低血糖事件。 在合并使用吡格列酮的临床研究中,与安慰剂组和维格列汀 50 mg(每日给药一次和两次) 治疗组相比,加入吡格列酮后,患者的体重分别增加了+0.1 kg 和+1.3 kg。 将维格列汀 50 mg(每日给药一次或每日给药两次)加入最高剂量的吡格列酮给药方案(45 mg,每日给药一次)中后,患者外周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 8.2%和 7.0%,相比之下吡格列酮 单独给药组患者该事件的发生率为 2.5%。给予此前未接受过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维格列 汀+吡格列酮后,患者外周水肿的发生率低于吡格列酮单独给药组(维格列汀 50 mg 每日给 药一次,为 3.5%,50 mg 每日给药两次,为 6.1%;吡格列酮 30 mg,为 9.3%)。
【佳维乐儿童用药】 因缺乏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佳维乐不推荐在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使用。
【佳维乐老年用药】 老年患者无需调整给药剂量。 75 岁或 75 岁以上的患者使用经验有限,所以应慎用佳维乐。 (请参见 药理毒理和药代动力学)。
【佳维乐药物相互作用】 维格列汀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较低。因为维格列汀不是细胞色素 P(CYP)450 酶系的底物,其对 CYP450 酶无诱导或抑制作用,所以佳维乐不可能与活性成分为这些酶的 底物、抑制剂或诱导剂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与胰岛素合用 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将维格列汀加入胰岛素给药方案后,不会增加 患者出现低血糖的风险,即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未发生改变。 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维格列汀 50 mg 每日给药两次与胰岛素合用后,患者平均体重的变化 量为+0.9 kg。
上市后经验 维格列汀在上市后报导的药物源自良反应为:荨麻疹(发生频率未知)。
与二甲双胍合用
在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合用的临床试验中,维格列汀 50 mg(每日给药一次)+二甲双胍治 疗组中有 0.4%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而维格列汀 50 mg(每日给药两次)+二甲双 胍治疗组或安慰剂+二甲双胍治疗组无患者因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 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维格列汀 50 mg(每日给药一次)+二甲双胍治疗组(0.9%)、维格列 汀 50 mg(每日给药两次)+二甲双胍治疗组(0.5%)和安慰剂+二甲双胍治疗组(0.4%) 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均较低。在含维格列汀的治疗组中,无受试者报告严重的低血糖事件。 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同时服用时,药物对患者的体重没有影响。 维格列汀合并二甲双胍给药方案的长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已经超过两年的研究期间,尚 未发现任何新增的药物安全性隐患或意料之外的风险。
辅料 佳维乐片剂中含有乳糖。有罕见遗传疾病的患者,包括半乳糖不耐症、Lapp 乳糖酶缺乏症 或葡萄糖-半乳糖吸收异常患者,不能服用佳维乐。 对驾车和操控机器能力的影响 目前尚无佳维乐对患者驾车和操控机器能力影响的研究。服药后,当患者出现眩晕时,应避 免驾车或操控机器。
【佳维乐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维格列汀用于妊娠妇女的相关数据较少。动物实验的结果显示,高剂量维格列汀具有生殖毒 性(请参见药理毒理)。由于维格列汀在人类中应用的数据积累有限,因此在妊娠期不可使 用佳维乐。 目前尚不知晓维格列汀在人类中是否通过乳汁分泌。动物实验的结果显示,维格列汀能够通 过乳汁分泌。在哺乳期不可使用佳维乐。
【佳维乐特殊人群】 肾功能损伤的患者 轻度((肌酐清除率≥50 mL/min)肾功能损伤患者在使用佳维乐时无需调整给药剂量。中度 或重度肾功能损伤患者或进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不推荐使用佳维乐(请 参见注意事项和药理毒理)。
肝功能损伤的患者 肝功能损伤患者,包括开始给药前 ALT 或 AST>正常值上限 3 倍的患者不能使用佳维乐(请 参见注意事项和药理毒理)。
与磺酰脲类药物的合用 在维格列汀 50 mg 与格列美脲合用的临床试验中,维格列汀 50 mg+格列美脲治疗组中有 0.6% 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而安慰剂+格列美脲治疗组无患者因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 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维格列汀 50 mg(每日给药一次)+格列美脲治疗组和安慰剂+格列美 脲治疗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 1.2%和 0.6%。在含维格列汀的治疗组中,无受试者报 告严重的低血糖事件。 维格列汀的推荐给药剂量为 50 mg,将该剂量的维格列汀与格列美脲合用后,药物对患者的 体重没有影响。
心力衰竭 由于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协会 NYHA 功能分类 I-II)患者中使用维格列汀的经验有 限,因此这类患者应慎用维格列汀。目前尚未在 NYHA 功能分类 III-IV 患者中进行维格列 汀的临床试验,因此不推荐此患者人群使用佳维乐。
皮肤疾病 在猴中进行的维格列汀临床前毒理学研究中,曾有四肢皮肤损伤,包括水疱和溃疡的报导(请 参见药理毒理)。尽管在临床研究中未观察到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异常增加,但是在合并有糖 尿病皮肤并发症的患者中使用维格列汀的经验仍较为有限。因此,建议使用佳维乐的糖尿病 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特别注意监测其皮肤病变(如,水疱或溃疡)的情况。
肝功能损伤 肝功能损伤患者,包括开始给药前 ALT 或 AST>正常值上限 3 倍的患者不能使用佳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