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

1根据拼音将相应语句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田字格内(2分)

pin zhe yin shu er fu ,fu zhe yin shu er gui.

2下列词语中,汉字书写和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静谧(mi)田圃(pu)旁骛(wu)一抔黄土(pou)

B桑梓(zi)睿智(rui)繁衍(yan)诺诺连声(ruo)

C星宿(su)亵渎(xie)聒噪(guo)无与伦比(lun)

D襁褓(qiang)禁锢(gu)诅咒(zhou)怒不可遏(e)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是否重视课内外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B.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C作为古人智慧的结晶,《伊索寓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

D这是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一件珍贵的文物。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有错的一项是()

A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乐“字。

B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C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离不开他手里的活了。

D“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的根深蒂固。5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① 须晴日,------------------,------------------------------。

② ②塞下秋来风景异,---------------------------------------------

③ ------------,西北望,射天狼。

④ 力尽不知热,---------------

⑤ 《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

6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

① 用说明语言简要介绍画面的内容。

② 结合漫画的标题《这不是胜利》用一句话谈谈你读漫画的感受或启示

第二部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7-9题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这首词的作者-----------

8试体会“沙场秋点兵“秋“字的表达效果

9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梦回“的情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4题。(13分)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10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的意思

①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 ②既已狼噬梁、岐-----------

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② 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

12请用为甲文划线的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3在甲文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什么建议?

14在甲乙两个文段中,诸葛亮和郗超为国家推举人才的做法。体现了他们的优秀品质,请根据文段的内容对两人作简要评价。

诸葛亮: ---------------------------------------

郗超:-------------------------------------------

三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15-18题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朱铁志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摘自《人民日报》2010年4月19日,有改动)

15.认真阅读全文,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论证方法,强调读出了----------------------------------的观点。

18如果把文章第④段中的“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一句作为观点,请你参照下面示例再写一个具体事例作论据

四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18-23题

目送

龙应台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象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象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象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