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肌肉功能测评及康复护理要点
女性产后盆底肌的康复护理

女性产后盆底肌的康复护理宋静 (北京市房山区燕山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2500)张女士在产后半年出现漏尿情况,尤其是在大笑、咳嗽、打喷嚏时,自觉阴道口掉出一小块肉,走路时明显有摩擦感,这让她倍感苦恼,变得害怕出门、运动。
后到医院检查,诊断为盆底功能障碍。
随即医生制定科学的治疗计划,指导患者做好康复护理,经过2个月的干预,患者症状显著改善,恢复正常生活。
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45%的已婚已育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且以中老年女性为主要发病人群。
女性在产后盆底肌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如何进行科学护理?什么是盆底肌盆底肌是骨盆最底部的一组肌肉群,相当于一个“吊网”,将女性的子宫、膀胱、小肠、直肠等器官牢牢固定在正常位置上,以维持这些脏器的正常功能。
盆底肌可分为三层:浅层主要有会阴浅横肌、球海绵体肌等,中层有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等,深层有肛提肌。
盆底肌有三大主要作用:1.保护盆腔器官,2.控制排泄,3.参与性快感。
一旦盆底肌受损或功能下降,有可能出现盆底疼痛、盆腔脏器脱垂等问题,严重影响女性正常的工作、生活以及社交。
盆底肌损伤的因素(1)怀孕是导致盆底肌损伤的重要因素。
在怀孕期间,随着胎儿逐渐长大,子宫也会慢慢变大,会对盆底组织产生压迫。
此外,孕妇脊柱弯曲度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腹部向前突出,重心由腰骶部指向盆底,影响盆底肌的弹性。
(2)在阴道分娩的过程中,盆底肌会被反复压缩和拉伸长达十几个小时,可引发阴道壁的降解反应,导致肛提肌变薄、撕裂、收缩能力下降。
有调查数据显示,肛提肌最大拉伸程度可达到217%,是其他骨骼肌的3.26倍,但如果过度拉伸,会失去原有的弹性。
此外,在阴道分娩过程中,体内会释放松弛激素,加上诸多因素影响,导致盆底支持结构减弱,阴道前后壁不能像以前一样完全贴合,很容易引起盆腔器官脱垂。
(3)当女性体质量较大时,腹部脂肪会对盆底肌产生压迫作用,时间一长可导致盆底肌损伤,甚至压迫膀胱尿道,导致尿失禁。
盆底肌肌力检测标准

盆底肌肌力检测标准
盆底肌肌力检测标准的具体指标根据不同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可能
会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作用力:通过评估盆底肌在抵抗特定力量时的能力来评定肌力。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手指压迫法、动态肌电图检测等。
2. 持久力:通过估计盆底肌在持续时间中维持特定力量的能力
来评定肌力。
常用的评估方法有抱持力测试、持续肌电图检测等。
3. 协调性:评估盆底肌在协调收缩和松弛过程中的能力来评定
肌力。
常用的评估方法有盆底肌EMG生物反馈检测、动作速度评估等。
4. 稳定性:评估盆底肌在维持特定姿势或动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和控制能力来评定肌力。
常用的评估方法有局部生物反馈检测、动作
稳定性评估等。
此外,不同年龄、性别、孕产情况等个体差异也会对盆底肌肌力
的评估标准产生影响。
因此,在具体评估盆底肌肌力时,需要根据个
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并参考相关的研究和临床指南。
盆底肌检查评分标准

盆底肌检查评分标准盆底肌是支撑并控制骨盆腔内脏器官的肌肉群,对于保持尿液和粪便的正常排泄、性功能和妇女生殖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盆底肌的功能评估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盆底肌功能评估方法,盆底肌检查评分标准。
一般来说,盆底肌检查的评分是根据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的:1.张力评分:通过触诊患者的肛门周围区域,医师可以判断盆底肌的张力。
盆底肌的张力可以分为五个级别:0级表示无张力,1级表示轻微张力,2级表示适中张力,3级表示较强张力,4级表示最强张力。
2.弹性评分:医师通过触诊患者的肛门周围区域,用手指迅速按压盆底肌,观察其回弹情况。
弹性评分可以分为五个级别:0级表示无回弹,1级表示轻微回弹,2级表示适中回弹,3级表示较好回弹,4级表示最佳回弹。
3.协调性评分:医师通过观察患者在咳嗽、用力排尿或排便时盆底肌的协调性来评估其功能。
协调性评分可以分为五个级别:0级表示协调性完全丧失,1级表示轻微协调失调,2级表示适中协调失调,3级表示较为正常协调,4级表示完全正常协调。
4.功能评分:医师通过询问患者是否有尿失禁、便秘、性功能障碍等情况,来评估盆底肌的功能。
功能评分可以分为五个级别:0级表示功能完全丧失,1级表示轻微功能障碍,2级表示适中功能障碍,3级表示较轻功能障碍,4级表示功能正常。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的评分,可以得出患者盆底肌功能的综合评分。
一般来说,评分越高,说明盆底肌的功能越好。
医师根据具体情况,可以为患者设计个性化的盆底肌功能康复方案,包括肌肉锻炼、物理疗法、行为疗法等,以提高盆底肌的健康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盆底肌检查评分标准只是一种评估盆底肌功能的方法之一,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患者的主观感受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来综合评判。
另外,评分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医院或医生而有所差异,因此在进行盆底肌检查时,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总之,盆底肌检查评分标准是评估盆底肌功能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对盆底肌张力、弹性、协调性和功能的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盆底肌的健康状况,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盆底康复的工作制度

盆底康复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提高产后妇女的生活质量,减少因怀孕和生产过程对身体造成的不良后果,制定本盆底康复工作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盆底康复工作流程,确保康复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二、工作原则1. 坚持以宣传教育为基础,普及盆底康复知识。
2. 认真执行盆底康复护理常规、心理护理常规。
3. 推广盆底康复技术,训练时认真、细致,耐心指导,训练适度。
4. 保持与患者良好的沟通,关注患者需求,提供个性化康复方案。
5. 严格无菌操作,确保康复过程的安全性。
三、工作内容1. 盆底功能检查:开展盆底功能检查,评估患者盆底肌肉损伤程度,为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2. 盆底康复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盆底康复治疗方案,包括电刺激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瑜伽锻炼等。
3. 康复护理:执行盆底康复护理常规,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
4. 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
5. 健康教育:普及盆底康复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6. 产后访视:定期进行产后访视,了解患者康复情况,调整康复方案。
四、工作流程1. 接诊:热情接待患者,了解患者需求,引导患者进行盆底功能检查。
2. 评估:根据盆底功能检查结果,评估患者盆底肌肉损伤程度,制定康复治疗方案。
3. 治疗:执行康复治疗方案,关注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措施。
4. 护理:执行盆底康复护理常规,做好护理记录。
5. 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
6. 健康教育:普及盆底康复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7. 产后访视:定期进行产后访视,了解患者康复情况,调整康复方案。
五、工作要求1. 医护人员要具备专业的盆底康复知识和技术,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康复过程的安全性。
3. 保持与患者的良好沟通,关注患者需求,提供个性化康复方案。
4. 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康复治疗方案。
5. 做好护理记录,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康复服务。
产后盆底肌康复须知

产后盆底肌康复须知盆底肌即在盆底位置的肌肉群,可对盆底脏器产生承托、支持、保护作用,而盆底肌功能状态对女性的生殖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盆腔支持结构发生缺陷、退化、损伤等,则会造成女性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一旦发生将会对女性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威胁[1]。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在各个年龄阶段的产妇均可发生,在产妇妊娠期,盆底受到增加子宫的牵拉,伴随一定软组织损伤,且激素代谢异常则会导致盆底结缔组织的胶原代谢产生异常,分娩时,骨盆底面将受到胎头挤压,骨盆肌肉也会受到拉伸、扩张以及去神经化,且分娩也容易发生会阴撕裂伤、会阴侧切等,均会损伤盆底肌纤维。
这些因素影响下产妇很容易并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但多数损伤为可逆性,通过产后康复训练时能够有效改善的。
那么如何了解产后盆底肌功能状态呢?产后盆底肌康复的手段有哪些呢?产后盆底肌功能评估方法目前对产后盆底肌功能评估的方法仍然缺乏统一的规范,但已经有了较为常用的盆底功能测试指标,如肌力、盆底张力功能、阴道动态压力等。
在肌力测定上,可采用手法肌力测定,观察肌肉在不同阻力情况下客服阻力进行运动、收缩的能力,一般能收缩并持续4~5s为正常[2]。
改良牛津评分法将肌力分为了6个等级,其中0分为无收缩,1分为收缩感,2分为微弱收缩,3分为中等强度的收缩,存在盆底肌上提;4分为收缩良好且存在盆底肌上提;5分为强有力收缩且存在盆底肌上提。
另外也可通过在阴道或直肠中置入表面电极,采用专用仪器测量盆底肌电图进行分析。
盆底张力评估则采用置入阴道内张力器,进行静态、动态张力以及盆底肌收缩力等的评估。
阴道动态压力则可利用气囊、传感器、描记仪等,通过测量盆底肌主动收缩时候形成的压力值,评估尿道、阴道、肛门的压力,进而实现对盆底肌控制力以及强度的测量。
通过上述方式进行产后评估,则能够有效了解产妇产后的盆底肌功能状态,进而为盆底肌康复训练的实施提供可靠依据。
盆底肌评估怎么做

盆底肌评估怎么做盆底肌肉评估是一种用来评估盆底肌肉功能状况的方法,通过评估可以了解盆底肌肉的力量、协调性和持久性,从而帮助诊断和治疗盆底肌肉相关问题。
本文将介绍盆底肌肉评估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常见的评估指标和解读方法。
一、盆底肌肉的解剖和功能盆底肌肉是人体位于盆腔底部的一组肌肉群,主要由骨盆膈肌、尿道闭孔肌、阴道闭孔肌和直肠闭孔肌组成。
盆底肌肉承担着支持和保护内脏器官、控制尿液和粪便排泄的功能,对于性功能和生殖系统的正常运行也有重要作用。
二、盆底肌肉评估的方法和步骤盆底肌肉评估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1. 手指检查:医生或骨盆康复师使用手指在阴道或直肠内进行检查,通过触摸盆底肌肉的张力和收缩程度来评估其功能。
手指检查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技巧,不能自行进行。
2. 影像检查:如经腹超声、磁共振成像等可以显示盆底肌肉的结构和运动,了解其形态和位置的变化,以及评估收缩力和肌肉协调性。
3. 神经电生理检查:通过测量盆底肌肉的电活动来评估其神经控制情况,如肌电图和肌肉磁刺激等。
在进行盆底肌肉评估时,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前去小便,并保持放松和自然的姿势。
2. 选择评估方法:根据情况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可以是手指检查、影像检查或神经电生理检查。
3. 开始评估:根据所选择的评估方法进行具体的操作,如手指检查需要插入手指到阴道或直肠内,触摸并评估盆底肌肉的张力和收缩情况;影像检查需要进行相应的影像拍摄和分析;神经电生理检查需要安放电极并记录电活动。
4. 结果记录: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记录,包括盆底肌肉的力量、协调性和持久性等指标。
三、常见的评估指标和解读方法盆底肌肉的评估指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盆底肌肉力量:评估盆底肌肉的收缩力量,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手指检查或者使用肌电图测量肌肉的收缩强度。
一般来说,盆底肌肉强度越大,说明盆底肌肉功能越好。
2. 盆底肌肉协调性:评估盆底肌肉的收缩和放松的协调性,一般通过观察肌电图的波形变化来判断。
培训资料-护理及盆底康复

日常护理技巧
给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护理技巧,如正确排尿 姿势等。
复发预防
分享一些预防盆底问题复发的建议。
实际案例分析
护理案例1
描述一个成功的护理案例,包括 盆底康复和健康生活建议。
康复案例1
分享一个盆底康复案例,包括治 疗方法和效果评估。
问题案例1
说明一个复杂的盆底问题案例, 并讨论解决的挑战和方法。
常见的盆底问题
1 盆腔器官脱垂
2 尿失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分析盆腔器官脱垂的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介绍尿失禁的类型、预防措施和治疗选择。
3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讨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常见症状和康复建 议。
4 盆底疼痛
探讨盆底疼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提供缓解 疼痛的建议。
盆底康复的方法和技巧
1
物理疗法
2
介绍物理疗法在盆底康复中的应用,如
结论和总结
总结护理及盆底康复的重要性和知识点,鼓励女性关注盆底健康并积极进行 康复。
电刺激、超声波等。
3
康复指导
4
提供康复指导,帮助患者有效进行盆底 康复并避免复发。
盆底肌肉锻炼
介绍盆底肌肉锻炼的方法和技巧,如 Kegel运动等。
手术治疗
讨论手术治疗在严重盆底问题中的角色 和注意事项。
护理及盆底康复的注意事项
专业医疗建议
强调患者应咨询医生或专业护理人员的意见。
康复过程中的不适
讨论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并提供应 对方法。
3 增加自信和幸福感
通过护理和康复,女性可以恢复自信,重拾幸福感,拥有更好的生活。
护理及盆底康复的基本知识
1 盆底肌肉
了解盆底肌肉的结构和功能,以便有效进行护理和康复。
盆底康复实施方案

盆底康复实施方案盆底康复是针对盆底功能障碍和盆底肌肉无力等问题而设计的一种康复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措施来改善盆底功能,提高盆底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从而减轻盆底问题带来的不适和症状。
盆底康复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针对盆底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
这一部分主要包括盆底肌肉的训练和盆底功能的恢复训练。
盆底肌肉的训练包括盆底收缩和松弛的训练,可以通过盆底肌肉锻炼器材进行训练,也可以通过盆底肌肉的主动收缩和放松来进行训练。
盆底功能的恢复训练包括盆底肌肉的协调性训练,可以通过盆底功能评估和功能训练来进行。
其次,针对盆底问题的康复治疗。
这一部分主要包括盆底问题的治疗措施,可以通过盆底康复器材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盆底功能恢复治疗来进行治疗。
盆底康复器材包括盆底肌肉训练器、盆底肌肉按摩器等,可以通过这些器材来进行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功能恢复治疗包括盆底功能的恢复训练和盆底功能的功能性治疗,可以通过盆底功能评估和功能性治疗来进行治疗。
最后,针对盆底问题的康复护理。
这一部分主要包括盆底问题的护理措施,可以通过盆底护理用品来进行护理,也可以通过盆底功能恢复护理来进行护理。
盆底护理用品包括盆底护理垫、盆底护理巾等,可以通过这些护理用品来进行盆底康复护理。
盆底功能恢复护理包括盆底功能的恢复训练和盆底功能的功能性护理,可以通过盆底功能评估和功能性护理来进行护理。
综上所述,盆底康复实施方案包括盆底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盆底问题的康复治疗和盆底问题的康复护理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康复措施可以有效改善盆底功能,提高盆底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从而减轻盆底问题带来的不适和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所述的盆底康复实施方案对需要进行盆底康复的患者有所帮助,也希望相关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制定和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 3760 / cma. j. issn. 1674-2907. 2016. 09. 028
【摘要】 目的 了解就诊女性的盆底肌肌肉功能水平及其在妊娠及分娩中受损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 2014 年 1—12 月在产后康复中心盆底肌康复门诊就诊的孕产妇,对其门诊病历资料进行整 理,共计 169 人。 结果 在临床症状问诊中发现,共计 135 名产妇在孕产期间表现出与盆底功能受损相 关的症状,比例达 75. 0% 。 而在盆底肌肌肉功能检测评估中,167 名显示盆底肌肉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 损伤。 孕产次数、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胎位影响孕产妇的盆底肌肌肉功能损伤程度;而孕期体质量增长 水平、孕产期是否存在压力性尿失禁现象以及产后的盆底肌肉功能评估时间影响孕产妇是否选择进行 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的决定。 结论 孕产妇产后盆底肌肌肉功能多有损伤,但仍有相当多的孕产妇对 此并未重视。 应加强对妊娠期就诊女性盆底肌健康宣教,并对妊娠期女性盆底肌力锻炼进行指导。
参 考 文 献
[1 ] Sun W, Li Z, Shi Z,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t-SARS osteonecrosis and PAI-1 4G / 5G gene polymorphisms[ J] . Eur J Orthop Surg Traumatol,2014,24 (4) :525-529. DOI:10. 1007 / s00590-013-1223-0.
[2] Ludwig J, Lauber S, Lauber HJ, et al. High-energy shock wave treatment of femoral head necrosis in adults :119-126.
[3] Wang CJ,Wang FS,Huang CC,et al. Treatment for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comparison of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with core decompression and bone grafting[ J] . J Bone Joint Surg Am, 2005,87(11) :2380-2387. DOI:10. 1200 / JCO. 2009. 23. 6018.
[5] 王静,王君俏,曹育玲,等. 上海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体验 的质性研究[ J] . 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 :11-15. DOI:10. 3761 / j. issn. 0254-1769. 2014. 01. 002. Wang J,Wang JQ,Cao YL,et al. A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the life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 年 3 月 26 日第 22 卷第 9 期 Chin J Mod Nurs,March 26,2016,Vol. 22,No. 9
产后盆底肌肉功能测评及康复护理
·1285·
·研究荟萃·
纪淑春 100016 北京美中宜和妇儿医院护理部 通信作者:纪淑春,Email:jane. ji@ amcare. com. cn
【 Key words】 Nursing; Rehabilitation;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evaluation
女性盆底肌肉承托和支撑着盆腔脏器,并有控制排尿, 维持阴道紧缩度,控制排便,增进性快感等作用[1] 。 女性盆 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PFD) 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 POP) 和压 力性尿失禁( SUI) 等一系列盆底损伤与缺陷[2] ,影响孕产妇 的生活质量。 妊娠和分娩是导致 PFD 的最主要高危因素,不 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也有一定影响。 产后盆底肌 肉功能筛查是盆底功能障碍检测的一种方法,而产后盆底肌 的康复工作,更需要妇产科医务工作者不断完善和提供,从 围产期保健指导、孕期检查和咨询,完善围产期盆底肌肉训 练,在女性一生中的特殊时期给予有效帮助,从而预防盆底 功能障碍 性 疾 病 的 发 生, 提 高 女 性 的 生 活 质 量 和 幸 福 指 数[3] 。 因此,对产后妇女预防性地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 对改善盆底肌功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了解我院就诊女 性的盆底肌肌肉功能水平,及其在妊娠及分娩中受损的相关 影响因素,整体提高我院就诊女性分娩后的生活质量和幸福 指数,特对我院产后康复中心盆底肌康复门诊 2014 年就诊 女性的盆底肌肌肉功能水平进行调查,并对其相关的影响因 素进行分析和总结。
[4] 严孟宁,朱振安,孙月华,等. 体外高能震波治疗股骨头缺血 性坏死[ J] . 中华创伤骨科 杂志,2007,9 ( 5 ) :415-418. DOI: 10. 3760 / cma. j. issn. 1671-7600. 2007. 05. 005. Yan MN, Zhu ZA, Sun YH, et al. High energy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for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 J] .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2007,9(5) :415-418.
【关键词】 护理; 康复; 盆底肌肉功能测评
Nursing analysis of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assessment and rehabilitation after delivery Ji Shuchun Nursing Department, Amcare Women′s & Children′s Hospital, Beijing 100016,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Ji Shuchun, Email:jane. ji@ amcare. com. cn
( 收稿日期:2015-08-13)
( 本文编辑:高丛菊)
·1286·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 年 3 月 26 日第 22 卷第 9 期 Chin J Mod Nurs,March 26,2016,Vol. 22,No. 9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4. Results There were 135 women ( 75. 0% ) showing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uring the inquiry. 167 patients showed different degrees of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damage under receiving the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evaluation. Maternal times, newborn birth body mass and fetal position affected maternal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damage degree. Whether to choose the pelvic floor muscles biofeedback therapy was impacted by three factors: the increasing of body mass during pregnancy, whether experienced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and the time when received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assessment. Conclusions Many maternal experience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damage which has not gained awareness. It should be reinforced that health education and guidance on strengthening the pelvic floor muscles to female patients in pregnancy.
experience of elderly residents living in residential care facilities in Shanghai[ J] . Chin J Nurs,2014,49(1) :11-15. [6] 李峥,刘宇. 护理学研究方法[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258-267. Li Z, Liu Y. Nursing Research Methods [ M] . Beijing: People′ s Medial Publishing House, 2012:258-267. [7] 李子荣. 骨坏死[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36-238. Li ZR. Osteonecrosis [M].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12:236-238. [8] 孙伟,高福强,李子荣. 体外震波在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研究 进展[ J] .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4,3 (4) :314-317. DOI:10. 3969 / j. issn. 2095-252X. 2014. 04. 017. Sun W,Gao FQ,Li ZR. Application of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J] . 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2014,3(4) :314-317. [9] 陈圣宝,殷吉妟,胡海,等. 股骨头坏死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 现况调查[ J]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 医 学版) ,2013,33 ( 4 ) : 445-449. DOI:10. 3969 / j. issn. 1674-8115. 2013. 04. 013. Chen SB, Yin JM, Hu H, et al.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prevalenc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 J ] .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 Medical Science) ,2013,33(4) :445-449. [10] Vulpiani MC,Vetrano M,Trischitta D,et al.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in early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prospective clinical study with long-term follow-up [ J ] . Arch Orthop Trauma Surg, 2012,132 ( 4 ) : 499-508. DOI: 10. 1007 / s00402-011-1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