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人后做事的名言【要作文,先做人】
先做人后做事的名言

先做人后做事的名言先做人后做事的名言1、不要“逼”客人看你的家庭相册。
2、人生就是需要拼搏,奋斗。
3、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萧伯纳4、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荀况5、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萨迪6、没有弄清对方的底细,决不能掏出你的心来。
7、不诚则有累,诚则无累。
――杨时8、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9、话多必失,人多的场合少说话。
10、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鲁迅11、不必什么都用“我”做主语。
12、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
――赫胥黎13、不要对一切人都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但要谨慎而坚定。
――德谟克里特14、我们现在的一切的,都是过去思想的结果。
15、环境可以塑造一个人。
16、有人在你面前说某人坏话时,你只微笑。
17、坚持就是胜利,困难不长久。
18、只有的利益是永久的。
19、做人比做事重要。
20、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1、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康熙22、巧言不如直到。
――郑德辉23、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
――王杰24、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葛洪25、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2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27、说话的时候记得常用“我们”开头。
28、学习可以改变一切。
行动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29、状态比心态重要。
30、自己打败自己的远远多于比别人打败的。
31、怀疑别人排斥,其实是不能接纳自己。
32、朋友是财富,健康是本钱。
33、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34、不要把过去的事全让人知道。
35、只要肯开口赞美别人,你将会是最大的赢家。
36、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
37、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陶铸38、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39、论断别人,其实是缺乏自我肯定。
一句话经典语录:先做人,后做事

一句话经典语录:先做人,后做事
1、先,后做事,只有做人到位,才能做事。
2、没有弄清对方的底细,决不能掏出你的心来。
在网络中经常看见很多这样的案例。
3、,好比一瓶酒,封存的越长,价值则越高;而一旦启封,还够一个酒鬼滥饮一次……
4、不要“逼”客人看你的家庭相册。
5、论断别人,其实是缺乏自我肯定。
6、你真诚地接纳自己,你更能真诚地接纳别人。
7、要走好明天的路,必须记住昨天走过的路,思索今天正在走着的路。
8、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添价值。
9、给别人一个帮助你的机会,让他享受助人后的快乐,同时你享受被帮助的快乐!
10、显示出对别人的欢乐不屑一顾的样子,那是侮辱了别人。
11、你真诚地爱自己,你更能真诚地爱别人。
12、人,应当像“人”一样,永远向上而又双脚踏地。
13、与人握手时,可多握一会儿。
真诚是宝。
14、在选择别人时,也要让别人想选择自己,在考验别人时,也要让别人考验自己。
15、睁着双眼,不等于正视现实。
16、为每一位上台唱歌的人鼓掌。
17、自己开小车,不要特地停下来和一个骑自行车的同事打招呼。
人家会以为你在炫耀。
18、一个人如果抛弃他忠实的朋友,就等于抛弃他最珍贵的。
19、清清楚楚看昨天,扎扎实实抓今天,高高兴兴看明天。
向昨天要经验,向今天要成果,向明天要动力。
20、宁肯与好人一起咽糟糠,不愿与坏人一起吃筵席。
先做人,后做事

先做人,后做事先做人,后做事作者:俞敏洪我认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应该先做人,后做事。
人做不好,事就做不好。
以下是我做人做事所遵循的几条原则,供大家参考:专心致志,尽善尽美;学习榜样,提高境界;建立标准,就高避低;善待生命,珍惜时光。
我曾跟学生反复强调,学英语从来不是如何学的问题,而是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学的问题。
不管你是什么人,一旦下定决心做事情,就要专心致志,尽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我从小就有一个优点:一件事到了我手里,我一般都会认认真真地做完它,很少不做完就去做另外一件事情。
这种做事方法我到今天还保持着,并从中获益良多。
对待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认真的态度。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而学习榜样,主要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是从现实生活中学,二是从历史中学。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榜样。
孔夫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你可以汲取的营养。
即使从失败的人身上,你也可以间接地吸取教训。
此外,我觉得做事情一定要建立标准,就高避低。
建立标准就是建立道德标准和行为标准,而且标准一旦建立起来,就必须严格遵守,不能随意更改。
比如你给自己定了一条行为标准,即不能随地吐痰,那你就必须遵守这一标准,不能因为别人随地吐痰就轻易破坏自己的标准。
我们身边总会出现道德和行为准则比我们低的人,我们要是向他们学习,只会越学越糟糕。
最后,我说“善待生命,珍惜时光”,是希望大家知道生命的珍贵、时光的美好。
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我们死后会不会有另一个世界接纳我们,也无法知道我们的灵魂是不是永恒不灭。
我们唯一知道的是生命只有一次,而我们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还属于我们的父母、家人和朋友。
只要设想一下有多少父母因为孩子们的不幸而悲痛欲绝,你就会明白人活在世界上,不仅仅是为了自己。
我在人生中遇到过几次大的艰难险阻,曾数次在死亡线上徘徊。
当最终从死亡线上回来时,我备感生命的亲切和可爱。
凡是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肯定都有我这样的感受。
先做人后做事的语录

先做人后做事的语录
先做人后做事的名言有:
1.先做人,后做事,只有做人到位,才能做事成功。
2.为别人尽最大的力量,最后就是为自己尽最大的力量。
3.坚持在背后说别人好话,别担心这好话传不到当事人耳朵里。
4.做事先做人,这是处事原则;立业先立德,这是做人原则。
做事不做人,永远做不成事;做人不立德,永远做不成人!
“先做人后做事”意思是先学会做人再去做事,做人是做事的开始,做事是做人的结果。
天下最难的是做人,不会做人的人,就不可能赢得人生胜局。
对于现代人而言,“会做人”讲的是要有好的人品,有敬业精神,有协作精神,有情义,有担当。
做人的成败与做事成败密切相关。
做人比做事重要,学会了做人才能把事情做得满意。
一个自私的人,他做出来的事怎么可能好呢?所以要先做人!人的精神境界上去了,“做人”里面还包括了自己的知识涵养、生活常识,有了以上条件,做什么事情都会顺其自然马到成功。
2023年先做人后做事演讲稿

2023年先做人后做事演讲稿2023年先做人后做事演讲稿1在工作生活中,一定是先做人,后做事。
做好工作固然重要,但为人之道才是根本。
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是有价值的,而体现价值的媒介就是通过工作。
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使自身的价值得到提升,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做人,不论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在对待自己的工作时,我们必须是一个负责任的人。
交托到手上的任务,无论是重要的还是琐碎的,都应该尽力去完成。
我们要从每件小事做起,通过点点滴滴的积累养成好的习惯。
在实际工作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遗忘,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
在小事上认真的人,做大事才会卓越,不关注小事或者不做小事的人,很难相信他会做成什么大事,做大事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是由做小事的成就感积累起来的。
总之,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做事是做人的体现。
我们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做个好人;不论大事小情,都要认真去做,真正实践:光光彩彩做事,实实在在惠民。
2023年先做人后做事演讲稿2各位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们要一天探讨的主题是:“做一个善良的人”。
你知道我们的校训是什么吗?我们的校训,最初定为“善、勤、健、园”四个字,其中把“善”放在第一位。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性光辉中最温暖、最美丽、最动人的部分。
不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是很成功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而是要与人为善。
善良是和谐美之道。
只有充满同情和善良,我们才能感动和温暖世界。
所谓好,就是要有大爱,大同情,不伤害,不欺骗人。
有了善良的品格,就有了真正爱父母、爱他人、爱自然、爱工作的基础和可能。
一个善良的人,就像一盏灯,不仅照亮了周围的人,也温暖了自己。
那么,怎样做一个善良的人呢?俄罗斯著名作家契诃夫说:“人的一切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着、心灵、思想都应当是美好的。
”所以做一个善良的人,首先应该尽力做好自己,要有良好的修养。
一个微笑,一个问候,一点宽容,一个提醒,一个让步,不需要我们付出很多,但可以创造爱,温暖,和谐的生活氛围。
先做人后做事心得体会

先做人后做事心得体会先做人后做事心得体会篇一杂交水稻之父科学家袁隆*说:“做事先做人,这是老生常谈,也是我这一辈子最深刻的感悟。
”自古以来,我们祖先就提出了“修身、齐家、**、*天下”的古训,把修身放在第一位,讲的就是,不论做什么事,做人是前提。
如果一个人不会做人,无论他有多渊博的知识,多强的本事,多高的水*,都不能称得上是一个完善的人。
修身就是要人品正直,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真真诚诚交友,这样的人生就会顺利许多。
这就是我读这本书的初步感受。
从书中的几个章节:“上帝偏爱他,让他洗马桶”、“努力让自我做到不可替代”、“每一天多做一点,结果大不一样”等等理念,能够看出,一个人想在单位立足,想取得事业的提高,就必须经过意志的磨练、具备精湛的技能、勤奋的品质、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
著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说过一名话:“供给超出你所得酬劳的服务,很快,酬劳就将反超你所供给的服务。
”它提醒我们不要仅仅为了薪水而工作,工作是个人的立身之本。
今年是“xx”开局之年,*的事业正站在新的起跑点上,作为边防的一名**我们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大力**地方建设。
要树立具有创新意识、大局意识,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包好加护好行。
所以,我认为在做人做事上首先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涵养品格,以德修身。
要做一个诚信的人。
对于一名*的**,就是对同志要负责,不欺骗,不讲空话,忠于职守。
对**要忠诚,讲实话、不虚报、不**。
要做一个谦虚的人。
谦虚不仅仅是美德,更是一种付出。
要有*和的心态,对荣耀、成绩与提高能坚持一种*常心;要坦荡,不骄傲不气馁,不妒忌别人的优点,也不嘲笑别人的缺点。
要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时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珍惜自我的岗位,增强社会职责感,以真心应对他人、应对社会,感恩他人,感恩社会。
要做一个勤学的人。
学习是提高的阶梯。
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把学习当成一种职责,从书本、实践中学习,做到学与思相结合,学以致用。
古语有云立业先立德,做人先做事作文

古语有云立业先立德,做人先做事作文古语有云:立业先立德,做事先做人。
做任何事情,都是先从做人开始。
只有先做人,才能谈做事,做好事。
会做人,能做事人的一生,岁月悠悠,千头万绪中最重要的,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人生一辈子,要实实在在地做成几件事情并不容易,而要堂堂正正地做好一个人就更难。
一个人如果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掌握了做人的原则和做事的艺术,善于把“会做人”和“能做事”有机地统一起来,就能够成就人生,发展事业。
明代有位谏官杨涟,他为人光明磊落,从不巴结权贵。
有一次,杨涟与友人伍袁萃谈起做人为官之道,伍袁萃说:“做人须把人看得重些,做官须把官看得轻些。
该重的看轻了,必定失去道义;该轻的看重了,必定变得贪鄙。
” 杨涟颇感有理,接着补充说了一句:“为一己之私谋富贵,应当把官看得轻;为国家百姓执法制,应当把官看得重。
” 杨涟任常熟县知县时,常常青衫布履,深入田间民舍,微服察访,了解到不少乡里百姓的疾苦,深受当地群众的拥戴。
后来,杨涟任左副都御史,因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罪状,遭受诬陷,身陷狱中。
临刑前,杨涟咬破手指,写下血书一封,称“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明史纪事本末》中评价他“为人磊落,具有非凡的气节”。
做人有原则,做事有艺术做人,有做人的原则;做事,有做事的艺术。
一个人在品格上的高与低,决定了其做事空间的大与小。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 要想做好事情,还须先做人。
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努力做到“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都要上不负苍天,下不负厚土,中间不负自己的良心。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曾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说,他认为,一个人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显达之时就要造福天下百姓。
先贤的这条做人原则,我们应该一以贯之,付诸终生。
做人要修身,修身要养德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特别重视做人就应“修身”,修身必须养“德”,德是文明人生的标志,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先做人,后做事,先为人,后处世(文案)

先做人,后做事,先为人,后处世一个人,要取得成功,首先要修炼内功,提高自己为人处世的品质修为,人做好了,事才有可能做好。
只把眼睛盯在事上,无视或轻视做人,是不能把事做好的。
人生在世,处世为人,离不开做人与做事,懂得了做事先做人、处世先为人的金科玉律,也就抓住了问题的根本。
1、45度做人45度是锐角。
做人要敏锐,知进退,明得失,也就是有分寸。
《左传》中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人贵有自知之明,审时度势,分寸把握得当,进退有度。
45度鞠躬礼一般是下级给上级,学生给老师,晚辈给前辈,服务人员给来宾表示的敬意。
这也启示我们,做人要谦虚低调。
做人不必一副威严霸气的姿态,曾国藩的《冰鉴》里说,“谦卑含容是贵相”。
很多有一定作为的人,看起来都是文质彬彬,很文弱的样子,甚至让人感觉他比较胆小怕事。
古人说:“龙行虎步的人,大富大贵。
”多数人搞不清怎样才是龙行虎步,以为是很威猛的样子,其实错了。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老鹰站立是像睡觉一样的,老虎走路摇摆懦弱像生了病一样,这些病态的样子掩盖着它们的凶猛。
同样,越是有本事的人,往往越是谦虚低调。
2、90度做事90度是直角。
做事要正直公平,才能让人信服。
古人说:“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
”做事出于公心的,大家都会来帮助;做事出于私心的,大家都会远离的。
心底无私天地宽,撇开“我”字,克服私心杂念,做事公正实在,才得人心、成大事。
阿拉伯谚语说:“做事公正一小时,胜过祈祷五昼夜。
”做小事能公平的人,做大事也是不含糊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做人后做事的名言【要作文,先做人】
一人们常说:“要作文,先做人;不做人,莫作文。
”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缺乏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就不能写出健康向上、反映时代新风尚的作品。
作品具有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作品存在歌颂与揭露的问题,但无论歌颂还是揭露,作者的心理感受却是不可抹杀的。
但作者的信念有正确、错误之分,是非观念有真善美与假恶丑之别。
文如其人,人品决定文品,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苏东坡在《留侯论》中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着。
”意思是说古往今来的那些英雄豪杰,体现出了超常的情操和人格。
可见一千多年前的苏东坡也十分注重高尚人格的重要性,这亦是他自己能够写出流芳千古的文章的原因所在。
古今中外的大师级人物身上无不体现着这条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原则。
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父亲司马谈之职担任太史令,三年后开始写作《史记》。
后因李陵投降匈奴,司马迁为他辩解,被处宫刑。
尽管司马迁身心遭受严重戕害,处于卑贱地位,但他仍然依照史实发愤著书,终于在54岁时完成了《史记》这部彪炳千秋的伟大名著。
东晋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流
传百世的诗文,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二
那么,写作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活动?这种活动又有什么特点呢?写作是人类运用书面语言文字来表达主张、观点,表达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有目的的精神生产活动。
这种精神生产活动有三个特点。
1.它是有目的的社会活动,即目的性
孔子认为写作的目的和作用是“兴”“观”“群”“怨”。
“兴”是启发、鼓舞人;“观”是观察;“群”是指互相切磋交流研究;“怨”是发泄个人怨恨,是“刺上政”。
曹魏时期的曹丕则说写作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提
出了文艺“为 __服务”的方向。
有人说,文学是人学,是百科全书,不无道理。
2.写作是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即综合性
当今社会,人的全面素质的发展成为衡量人才优劣的标准之一。
写作恰恰是最能体现个人素质全面发展的一面镜子,也是促进公民道德与社会和谐的催化剂,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提倡人人都要学会写作的理念,以期让每一个人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3.写作要在实践中提高,即实践性
要提高写作水平,一要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作文中的思想,正是作者社会道德和伦理道德的反映。
作文即做人,作文思想、作文立意与作者的思想认识有关。
文章有没有时代感,能否联系实际,也与作者的认识有关。
二要学习理论,把握规律。
文无定法,贵在得法,文章写作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我们还是主张写作要“开门见山”,不能“两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不能“一行白鹭上青天”—不知所向。
对于写作能力有限或初学者来讲更应如此。
三是评析范文,汲取经验,悟出奥秘。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文章看得多了,自然能看出门道来。
四是加强训练,才能提高水平。
写作如同游泳,必须下水才行。
三
做人与作文是统一的。
平时留心,提高修养,才会有文可作。
构成文章的基本要求是“言之有物”,如何积累材料呢?
1.从社会生活中摄取
文章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
要获取写作材料,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获取的途径是观察、感受和体验。
观察,是人们运用感官和借助科学仪器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进行考察认识的方法。
观察的要求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宏观着眼,微观入手;二是目的明确,态度专注;三是抓住特征,贵在发现;四是善于思考,勤于记录。
我们决不能熟视无睹,只要留心定会见微知著,所见者真,所知者深。
观察的具体方法也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定向观察与随机观察结合;二是公开观察与隐蔽观察结合;三是自我观察与间接观察结合;四是比较观察与反复观察结合。
问题在于平时我们不注意积累。
我们不是往往看到一些优秀作品中运用的是自己所熟知的材料吗?我们
往往说:“我也知道这些材料。
”认真观察后,就是感受和体验,这种感受和体验应是真切的、独特的。
秦观有诗“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花开本是美好的,鸟语也是美妙的,杜甫诗却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从图书、影视中摄取
平时应多注意积累。
大家不要误解“开卷有益”,认为“书读得越多越好”。
但如果只是浅层次的浏览,不去做深层的探讨,如同用水桶去灌一只酒盅一样,流淌的比获得的、吸收的多得多。
所以,读书不能漫无目的,应注意方法。
可以做读书笔记,可以做卡片、活页,可以复印,平时应多积累,功夫在“文”外。
对一些名句、名言、名篇,应多翻翻,揣摩其语言、立意、构思、选材。
影视作品中也可以获得材料。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__不重视人才,但却被东吴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原因是刘备鄙视年轻人才。
重视人才又鄙视年轻人才,生活中这样的现实是否存在呢?完全可以写出一篇针对性强的议论性质的文章。
总之,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我们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认识,就一定能写出高品位的文章。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