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7、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纯化
牛奶中细菌的分离实验报告

牛奶中细菌的分离实验报告乳酸菌的分离和酸奶的制作实验目的:1.掌握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方法2.掌握酸奶制作的基本原理3.学会酸奶的制作方法。
实验设备与材料,1、仪器设备:三角瓶、平皿、试管、移液管、玻璃涂布棒、灭菌锅、超净工作台、培养箱、恒温摇床、冰箱等。
2、材料:市售酸奶、奶粉、白糖、棉花、酸奶瓶(自备,1个/人)等。
3、培养基:乳酸菌分离用乳酸菌分离用培养基:牛肉膏:0.5%;酵母膏:0.5%;蛋白胨:1%;葡萄糖:1%;乳糖:0.5%;NaCl:0.5%;琼脂:2.5%;pH6.8。
配制250mL/组,装于2个三角瓶。
实验原理,酸奶制作的基本原理:(1)酸奶:以牛奶为主要原料,接入一定量乳酸菌,经发酵后制成的一种乳制品饮料。
生理生化原理:牛奶(乳糖)→接种乳酸菌→β-D-半乳糖苷酶→乳糖(半乳糖和葡萄糖)→乳酸发酵(葡萄糖)→乳酸→破坏钙-酪蛋白-磷酸复合物的稳定性→蛋白质凝结→酸奶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采用一定的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就能够从酸奶中分离出乳酸菌。
酸奶中含有乳酸菌的菌体及代谢产物,因而对人体的肠胃消化道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实验方法步骤:乳酸菌的分离纯化——稀释涂布平板法1、倒平板(约6块/100ml)2、制备酸奶稀释液:(1)将0.5mL酸奶吸入4.5mL无菌水(自备)中,摇动5min;(2)用无菌吸管吸出0.5mL酸奶悬液,加入盛有4.5mL无菌水的试管中,充分混匀,制备得到10-2稀释液;(3)再从中吸出0.5mL加入盛有4.5mL无菌水的大试管中,混匀后得到10-3稀释液;(4)以此类推,分别制备得到10-4、10-5、10-6酸奶稀释液。
发酵实验报告三、乳酸菌的分离和酸奶的制作

发酵工程学实验报告实验三、乳酸菌的分离和酸奶的制作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应用生物教育班级12应生A班姓名李顺昌学号124120218实验课程乳酸菌的分离和酸奶的制作指导教师许波开课学期2014—2015学年下学期实验三、乳酸菌的分离和酸奶的制作小组合作:是小组成员:李顺昌、李媛媛、方淑萍、周玉坤一、实验目的1.掌握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方法2.掌握酸奶制作的基本原理3.学会酸奶的制作方法二、实验设备与材料1、仪器设备:三角瓶、平皿、试管、移液管、玻璃涂布棒、灭菌锅、超净工作台、培养箱、恒温摇床、冰箱等。
2、材料:市售酸奶、奶粉、白糖、棉花、酸奶瓶(自备,1个/人)等。
3、培养基:乳酸菌分离用乳酸菌分离用培养基:牛肉膏:0.5%;酵母膏:0.5%;蛋白胨:1%;葡萄糖:1%;乳糖:0.5%;NaCl:0.5%;琼脂:2.5%;pH6.8。
配制250mL/组,装于2个三角瓶三、实验原理1、酸奶制作的基本原理(1)酸奶:以牛奶为主要原料,接入一定量乳酸菌,经发酵后制成的一种乳制品饮料。
(2)生理生化原理牛奶(乳糖)→接种乳酸菌→β-D-半乳糖苷酶→乳糖(半乳糖和葡萄糖)→乳酸发酵(葡萄糖)→乳酸→破坏钙-酪蛋白-磷酸复合物的稳定性→蛋白质凝结→酸奶2、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采用一定的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就能够从酸奶中分离出乳酸菌。
3、酸奶中含有乳酸菌的菌体及代谢产物,因而对人体的肠胃消化道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四、实验方法步骤(一)乳酸菌的分离纯化——稀释涂布平板法1、倒平板(约6块/100ml)2、制备酸奶稀释液(1)将0.5mL酸奶吸入4.5mL无菌水(自备)中,摇动5min;(2)用无菌吸管吸出0.5mL酸奶悬液,加入盛有4.5mL无菌水的试管中,充分混匀,制备得到10-2稀释液;(3)再从中吸出0.5mL加入盛有4.5mL无菌水的大试管中,混匀后得到10-3稀释液;(4)以此类推,分别制备得到10-4、10-5、10-6酸奶稀释液。
乳酸菌的分离与纯化实验报告

乳酸菌的分离与纯化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掌握乳酸菌的分离与纯化方法;2. 学习乳酸菌的形态特征及生长特性;3. 熟悉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乳酸菌属于革兰氏阳性细菌,可以利用革兰染色方法进行初步鉴定。
乳酸菌的形态特征有很大差异,有的呈短杆状、短圆柱状,有的呈梭形或球形。
乳酸菌的培养基选择要根据实验目的而定,一般常用的是MRS培养基。
常规乳酸菌分离方法有两种:血漂白法和渐进稀释法。
血漂白法是用过氧化氢或次氯酸钠等对血液进行漂白处理后加入培养基进行分离,由于血液中含有多种抑菌物质,故需漂白处理后方能使用。
渐进稀释法则是将混菌液逐步稀释后按一定比例接种于选定的培养基上,经过多次传代,可得到单一的菌落。
三、实验步骤:1. 取适量样品加入1ml生理盐水中,充分摇匀。
2. 再从上述稀释液中取出1ml加入9ml生理盐水中,得到10-2悬液。
3. 再抽取1ml悬液加入9ml生理盐水中,得到10-3悬液。
4. 分别取适量的10-2和10-3悬液接种于MRS培养基上,并分别转移多次,培养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必要时可延长到72小时。
5. 分离菌落后进行鉴定。
四、结果及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经过分离培养,从10-2和10-3悬液中分别分离出了多个菌落,经过重复转移,逐步稀释,最终获得了单一的菌落,可见分离培养方法的有效性和行之有效的可行性。
鉴定乳酸菌的一般方法包括形态学鉴定、生化特性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等。
形态学鉴定包括形态、大小、形状和染色等方面;生化特性鉴定则主要包括代谢途径、酸产生量和果糖发酵能力等;分子生物学鉴定则是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菌株中的核酸,进行分子水平鉴定。
五、实验心得:本次实验通过乳酸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的过程,使我对乳酸菌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和鉴定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要时刻注意实验室的操作规范和安全问题,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将更加重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乳酸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乳酸菌的分别.纯化与判定第一部分:乳酸菌的分别.纯化一.实验器材:新颖乳酸饮料(市售).脱脂奶粉.蔗糖.1.6%溴甲酚绿乙醇溶液(溴甲酚绿.无水乙醇).酵母膏.琼脂.革兰氏染液(结晶紫染液.卢戈氏碘液.95%乙醇.沙黄).75%乙醇.喷鼻柏油.1mol/LNaOH.1mol/L HCl.碳酸钙;0.4gNaOH固体.4.2ml浓HCL(剖析纯) .20gCaCO3固体.酵母膏20g .琼脂30g喷鼻柏油.脱脂奶粉100g .蔗糖10g;2.仪器与装备高压蒸汽灭菌锅.光学显微镜.造就箱.pH试纸.酸乳瓶.造就皿(φ9或φ12).试管.300ml三角瓶(带玻珠).移液管.天平.500ml锥形瓶.250ml锥形瓶.250ml烧杯.二.实验步调:1.造就基配制(BCG牛乳造就基):(A)溶液:取脱脂乳粉100g,水500ml,参加1.6%溴甲酚氯乙醇溶液1ml,混杂平均后分装入三角瓶于高压蒸汽灭菌锅80℃灭菌20 min;(1.6%溴甲苯酚绿(BCG)乙醇溶液用1.6g溴甲酚绿参加20ml无水乙醇中,再加水至100ml制成)(B)溶液:酵母膏10g,水500ml,CaCO3 10g,琼脂20g,加热消融,用周详pH试纸调节pH到6.8,分装入三角瓶后在103kPa 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以无菌操纵趁热将(A)(B)溶液平均混杂.2.1 结晶紫:结晶紫乙醇饱和液(结晶紫2g溶于20ml 95%乙醇中)20ml,1%草酸氨水溶液80ml.将两液混匀,放置24小时后过滤即可.2.2 卢哥氏碘液:碘1g,碘化钾2g,蒸馏水300ml.先将碘化钾溶于少量蒸馏水中,然后参加碘使之完整消融,再参加蒸馏水300ml即成.2.3 蕃红溶液:番红2.5g,95%乙醇100ml,消融后存于密闭的棕色瓶中.用时取20ml与80ml蒸馏水混匀即可.2.4 0.1%的吕氏美蓝染液:A液:美蓝0.3g,95%乙醇300ml;B液:0.01% KOH 100ml.混杂A和B液即成,按1:100稀释即可. 2.4 心理盐水:称取9g氯化钠,消融在少量蒸馏水中,稀释到1000毫升.取1干净三角瓶,盛以225ml心理盐水;7只干净试管,各盛9ml的心理盐水;加塞包扎于在103kPa 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得到无菌心理盐水.将酸奶样品搅拌平均,用无菌移液管汲取样品25ml参加盛有225ml无菌心理盐水的三角瓶中,在旋涡平均器上充分振摇,使样品平均疏散,即为10-1的样品稀释液;将7只装9ml心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依次标识表记标帜 10-2.10-3.10-4.10-5.10-6.10-7,再用无菌移液管吸10-1的菌悬液1ml放入依次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稀释混匀便得到10-2稀释液,如斯反复依次制得10-3~10-7的稀释液.取无菌平板12个,编号标明10-1.10-5.10-6.10-7各三套;将经高温消毒的造就基冷却到50℃阁下,按无菌操纵法倒12只平板,每皿约15ml;平置使造就基平均散布在皿底,待凝固.A.平板划线接种环挑取10-1菌液,按无菌操纵对标有”10-1”的3个平板进行划操纵;划线完毕后,盖上皿盖,倒置放在40℃恒温造就箱中造就48小时.B.平板涂布用三支1ml无菌移液管分别汲取10-5.10-6和10-7的稀释菌悬液各1ml,对号接种于与之对应的3个无菌平板中,每个平皿放0.1ml;尽快用无菌玻璃涂棒将菌液在平板上涂布平均,平放于实验台上20 Min;然后倒置于40℃恒温箱中造就48小时.直接选用脱脂乳液或按脱脂奶粉10克与蔗糖5克,水95克(蔗糖与水的比例在1:10的规模内)的比例配制,装量以试管的1/3为宜,115℃灭菌15min.恒温造就48小时事后,掏出造就平板;选择菌落散布较好的平板,先对其菌落形态进行不雅察,初步找出乳酸菌菌落.乳酸菌的菌落很小,大约1~3 mm,园形隆起,概况滑腻或稍光滑,呈乳白色.灰白色或暗黄色;在产酸菌落四周还能产生CaCO3的消融圈.40℃造就48h,如消失圆形稍扁平的黄色菌落及其四周造就基变成黄色者初步定为乳酸菌.拔取乳酸菌典范菌落转致脱脂乳试管中,40℃造就8~24h若牛乳消失凝固,无气泡,显酸性,涂片镜检细胞杆状或链球状,革兰氏染色显阳性,则可将其持续传代3次,最终选择出在3~6h能凝固的牛乳管,作菌种待用.发酵:不雅察BCG造就基中乳酸菌菌落特点,拔取长势比较好的菌落无菌操纵下将乳酸菌接种于装有脱脂乳的试管中,40~42℃静止造就.取清洁载玻片一块,在载玻片中心加一滴心理盐水,无菌操纵法取少量菌体涂片;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脱色→番红复染,湿润后用油镜不雅察,菌体被染成蓝紫色的是乳酸菌;个中保加利亚乳杆菌呈杆状,成单杆.双杆或长丝状;嗜热链球菌,呈球状,成对或短链或长链状. 革兰氏阳性,无芽胞的球菌或杆菌可定为乳酸菌,记载测定成果.第二部分:乳酸菌判定一.实验器材1.蛋白胨水造就基:蛋白胨 10 g , 氯化钠 5 g , 水 1000 ml , PH : 7.2 ~ 7.4121 摄氏度湿热灭菌 20 min2.糖发酵造就基:蛋白胨水造就基 1000 ml , 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 1~2 ml ,PH : 7.6 , 另配 20%糖溶液(葡萄糖,蔗糖)各10 ml.3.有关试剂1.6 % 溴甲酚紫乙醇溶液:溴甲酚紫 1.6 g 溶于100 ml乙醇中,贮存于棕色瓶中保管备用.吲哚试剂: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 8 g , 95 % 乙醇 760 ml , 浓盐酸 160 ml.10 % 硫酸,2 % 高锰酸钾含氨的硝酸盐溶液:称取硝酸银 2 g , 蒸馏水 100 ml ,待硝酸银消融后,掏出10 ml 备用,向其余的90 ml 硝酸银中滴加氨水,即可形成很厚的沉淀,持续滴加氨水至沉淀方才消融成为澄清溶液为止,再将备用的硝酸银慢慢滴入,则溶液消失薄雾,但轻轻动摇后,薄雾状的沉淀又消掉,持续滴入硝酸银,直到动摇后仍呈现稍微而稳固的薄雾状沉淀为止.二.判定实验采取牛肉膏蛋白胨造就基,将已纯化后的甘油菌种活化后于37℃下造就20~24h ,并进行革兰氏染色及菌体形态和菌落特点的不雅察.染色办法:涂片固定;草酸铵结晶紫染1分钟;自来水冲洗;加碘液笼罩涂面染约1分钟;水洗,用吸水纸吸去水分;加95%酒精数滴,并轻轻动摇进行脱色,20秒后水洗,吸去水分;蕃红染色液(稀)染2分钟后,自来水冲洗.湿润,镜检.2.发展前提实验(1)耐盐性实验(NaCl 浓度:0. 85 .1. 20 和1. 71) (mol/ L) ;(2)耐酸碱实验(p H :4. 3 .5. 7 .6. 8 .8. 4 .8. 6 和8. 7) ;(3)温度梯度实验(温度: 10℃.30℃.40℃.50℃.55℃.60℃和65℃) .分别将参试菌接种于以上处理的液体造就基中造就48 h ,记载发展状态.3.厌氧发展测定将菌种接入养分肉汤平板后,用密封带包好放入CO2造就箱37℃造就2天后,不雅察发展情形,发展则为阳性.含硝酸钾的养分肉汤参加2g硝酸钾入养分肉汤4.心理生化实验⑴过氧化氢酶测定将实验菌接种于PGY造就基斜面上,37℃造就20h—24h,取一环接种的造就物,涂于清洁的载玻片上,然后在其上滴加3%-—15%的过氧化氢,有气泡则为阳性反响,无气泡为阴性反响.蛋白胨.酵母膏.葡萄糖(PGY)造就基:蛋白胨10g,酵母膏5g ,葡萄糖1g,蒸馏水1L .(2)甲基红(M.R)实验接种实验细菌于PYG造就基,于37℃造就2天后,于造就物中参加几滴甲基红酒精溶液,如呈红色,暗示阳性.(3)吲哚实验1).试管标识表记标帜:取装有蛋白胨水造就基的试管2支,分别标识表记标帜乳酸菌和空白对比.2).接种造就:以无菌操纵分别接种少量菌苔到标识表记标帜乳酸菌的试管中,标识表记标帜有空白对比的不接种,置37摄氏度恒温箱中造就24~48小时.3).不雅察记载:在造就基中参加乙醚1~2 ml ,经充分振荡,使吲哚萃取至乙醚中,静置少焉后乙醚层浮于造就液的上面,此时沿管壁迟缓参加5~10滴吲哚试剂,若有吲哚消失,乙醚层呈玫瑰色,此为吲哚实验阳性反响,不然为阴性反响.(4).糖发酵实验1).试管标识表记标帜:取分别装有葡萄糖,蔗糖发酵造就液试管各2支,每种糖发酵试管平分别标识表记标帜乳酸菌和空白对比. 2).接种造就:以无菌操纵分别接种少量菌苔至以上各响应试管中,每种糖发酵造就液的空白对比均不接菌.将装有造就液的杜氏小管倒置试管中,置37摄氏度恒温造就箱中造就24小时,不雅察成果.3).不雅察记载:与对比管比较,若接种造就液保持原由色彩,其反应成果为阴性;假如造就液呈黄色,反应成果为阳性.造就液中的杜氏小管内有气泡为阳性反响,杜氏小管内没有气泡为阴性反响.(5).乳酸的检测选用已经分别的菌种做小型发酵实验,取发酵液的上清液约10 ml于试管中,参加10%硫酸1 ml ,再加2%高锰酸钾 1 ml ,此时乳酸转化为乙醛,把事先在含氨的硝酸银溶液中侵泡的滤纸条搭在试管口中,微火加热试管至沸,不雅察滤纸变更.(6)乙酰甲基甲醇实验(V-P实验)接种新颖的实验菌种于造就基中, 37℃造就2天后,取葡萄糖蛋白胨造就液1mL在个中参加1ml 10%的NaOH,混匀,再参加3-4滴2%氯化铁溶液.数小时后,造就基概况的基层消失红色者,为阳性.(7)明胶液化实验将实验菌接种于明胶基本造就基中,置37℃造就,以一支未接种的试管作为对比.将接种的和未接种的对比管置于冰箱或冷水中,等待对比管凝固跋文录实验成果,反复不雅察比较多次.如对比管凝固时,接种管液化为阳性反响,凝固为阴性反响明胶造就基成分:NaCl 5g,蛋白胨10g,牛肉膏3g,明胶120g,蒸馏水1000mL.制法:在水浴锅中将上述成分熔解,不竭搅拌.熔解后调pH 7.2~7.4,121°C 灭菌30min.(8)石蕊牛奶的反响牛奶中重要含有乳糖和酪蛋白,在牛奶中参加石蕊是作为酸碱指导剂和氧化还原指导剂.石蕊在中性时呈淡紫色,酸性时呈粉红色,碱性呈蓝色,还原时则自上而下地褪色变白.不雅察其产酸.产碱.胨化.酸凝固.凝乳酶凝固.还原情形.。
乳酸菌的检测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验操作,掌握乳酸菌的检测方法,了解乳酸菌的基本特性,提高对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加深对乳酸菌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认识。
二、实训时间2023年10月25日至2023年11月5日三、实训地点生物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乳酸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2. 乳酸菌的分离纯化3. 乳酸菌的形态观察4. 乳酸菌的生理生化特性鉴定5. 乳酸菌产酸能力的测定五、实训方法1. 乳酸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1)采集:从市场上购买含有乳酸菌的酸奶、酸奶饮料等样品。
(2)处理:将样品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梯度稀释,制成系列稀释液。
2. 乳酸菌的分离纯化(1)平板划线法:将稀释后的样品涂布在MRS平板上,用无菌接种针进行划线。
(2)培养:将平板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3)挑取单菌落:根据菌落的特征,挑取疑似乳酸菌的单菌落。
3. 乳酸菌的形态观察(1)制作临时玻片:将挑取的单菌落涂布在载玻片上,用无菌盖玻片覆盖。
(2)显微镜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乳酸菌的形态、大小、排列等特征。
4. 乳酸菌的生理生化特性鉴定(1)革兰氏染色:将挑取的单菌落涂布在载玻片上,进行革兰氏染色。
(2)生化反应:进行糖发酵试验、氧化酶试验、V-P试验等。
5. 乳酸菌产酸能力的测定(1)制作MRS培养基:按照实验要求配制MRS培养基。
(2)接种:将挑取的单菌落接种于MRS培养基中。
(3)培养:将培养皿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4)测定pH值:使用pH计测定培养基的pH值,计算产酸能力。
六、实训结果与分析1. 乳酸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采集了5个样品,均成功制成系列稀释液。
2. 乳酸菌的分离纯化共分离纯化出10个疑似乳酸菌的单菌落。
3. 乳酸菌的形态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乳酸菌为杆状,大小约为0.5~1.0μm,排列呈链状。
4. 乳酸菌的生理生化特性鉴定10个疑似乳酸菌均呈革兰氏阳性,能发酵乳糖,不产生硫化氢,氧化酶试验阴性。
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检测及纯化ppt课件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实验材料:市售乳酸饮料或酸奶。 实验仪器:保温箱、高压蒸汽灭菌锅、水浴锅、 培养皿、试管、涂布器、酒精灯等。 实验试剂:脱脂乳试管、脱脂奶粉、5%蔗糖水、 1.6%溴甲酚紫、95%乙醇溶液、酵母膏、 琼脂、无菌水
【实验步骤】
1、1.6%溴钾酚紫牛乳培养基的制备
2、脱脂乳试管的制备
3、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 4、乳酸菌的检测、纯化培养
(1)、1.6%溴甲酚紫牛乳培养基的制备
配料: (A)液:脱脂奶粉100g,水500ml,加入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1ml, 80℃灭菌20min。 (B)液:酵母膏10g,水500ml,琼脂20g ,pH6.8, 121℃湿热灭菌20min。 操作: (1)、按照配方正确称取所需药品放于烧杯中,在搪瓷杯中加入所需水 量,玻棒搅匀,加热溶解,用1N NaOH或1N HCl调pH,加琼脂溶化,加 热过程要不断搅拌,可适当补水。琼脂完全溶解后 倒入250mL的锥形 瓶中,贴上标签,在高压锅中灭菌20min。 (2)、灭好菌的A液和B液趁热充分混合,并在酒精灯的附近趁热倒平板 。
10ml 1.0ml 1.0ml 1.0ml 1.0ml 1.0ml 1.0ml
10-1
花园酸奶 90ml无菌水 9ml无菌水 9ml无菌水 9ml无菌水 9ml无菌水 9ml无菌水 9ml无菌水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另留一管不稀释留作对照(CK)
(2)、分离方法
A.平板划线 接种环挑取10-1菌液,按无菌操作对标有”10-1”的3个平板进 行划操作;划线完毕后,盖上皿盖,倒置放在40℃恒温培养箱中培 养48小时。
B.平板涂布
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与纯化

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与纯化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与纯化一、实验目的1.掌握分离乳酸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2.学习并掌握稀释法和微生物纯培养操作。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培养基材料: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番茄汁、葡萄糖、吐温、溴甲酚绿、琼脂。
实验材料:无菌水、培养皿、电热套、高压蒸汽灭菌锅、电子分析天平、涂布棒、酒精灯、无菌试管、移液枪、无菌吸管。
三、实验原理乳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
大多数不运动,少数以周毛运动。
菌体常排列成链。
根据细胞形态分为球状或杆状,可分为两大类,即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在乳酸菌培养基平板上,乳酸菌菌落大约1~3mm,圆形隆起,表面光滑,呈乳白色、灰白色或暗黄色;在产酸周围还能产生CaCO3溶解圈。
乳酸菌革兰氏染色后呈蓝色,为革兰氏阳性菌。
四、实验步骤1.乳酸菌培养基的制作配方牛肉膏 2.0g蛋白胨 2.0g酵母膏 2.0g番茄汁40g葡萄糖 2.0g吐温0.10mL碳酸钙 3.4g溴甲酚绿0.02g琼脂2~4g水200mL①称量:按照培养基配方依次称取药品放入烧杯中。
②熔化:在烧杯中加入略少于200mL水,加热至沸腾。
依次加入药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入琼脂,搅拌至完全熔化,最后补足所损失的水分。
③分装:将配置的乳酸菌培养基装入三角瓶中。
④加棉塞、包扎⑤灭菌:将乳酸菌培养基在压力0.11MPa,温度121℃条件下灭菌20min。
⑥无菌检查2.倒平板将乳酸菌培养基熔化,待冷却至55~60℃时,倒平板,倒好后,在室温下培养2~3d,或37℃培养24h,检查无菌落及皿盖无冷凝水后再使用。
3.制备稀释液量取酸奶10mL,放入盛有90 mL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烧瓶中,震摇约20min,使酸奶与无菌水充分混合,将酸奶分散。
用一只1 mL无菌吸管从中吸取1 mL酸奶悬浊液注入盛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三次,使充分混匀。
然后再用一支1 mL无菌吸管从此试管中吸取1 mL注入另一盛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中,以此类推,制成10?3、10?4、10?5各种稀释度的酸奶稀释液。
实验7、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纯化

实验十一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纯化一、实验目的学习从新鲜酸乳中进行乳酸菌的分离纯化的方法,并进一步了解乳酸菌的生长特性。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嗜热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保加利亚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乳酸菌种也可以从市场销售的各种新鲜酸乳或酸乳饮料中分离。
BCG牛乳培养基、乳酸菌培养基(CMRS)、脱脂乳粉、高压蒸汽灭菌锅、超净工作台、培养箱、酸乳瓶(200 - 280mL)、培养皿、试管、300mL三角瓶。
三、操作步骤1.分离:取市售新鲜酸乳液稀释至10-5,取其中的10-4 10-5 2个稀释度的稀释液各0.1-0. 2mL,分别接入BCG牛乳培养基琼脂平板上,用无菌涂布器依次涂布;或者直接灌注法分离,置40℃培养48h,如出现圆形稍扁平的黄色菌落及其周围培养基变为黄色者初步定为乳酸菌。
2.鉴别选取乳酸菌典型菌落转至脱脂乳试管中,40℃培养8-24h,若牛乳出现凝固,无气泡,呈酸性,涂片镜检细胞杆状或链球状(两种形状的菌种均分别选入),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则可将其连续传代4-6次,最终选择出在3-6h能凝固的牛乳管,作菌种待用。
四、注意事项采用BCG牛乳培养基琼脂平板筛选乳酸菌时,注意挑取典型特征的黄色菌落,结合镜检观察,有利高效分离筛选乳酸菌。
BCG牛乳培养基(A)溶液:脱脂乳粉100g,水500Ml,加入1.6%溴甲酚绿(B. C. G)乙醇溶液1mL,80℃灭菌20min。
(B)溶液:酵母膏10g,水500mL,琼脂20g,pH 6.8,121℃湿热灭菌20min。
以无菌操作趁热将(A)、(B)溶液混合均匀后倒平板。
乳酸菌培养基(CMRS)蛋白胨5g;牛肉膏 5 g ;酵母浸膏 2.5 g ;乳糖7.5 g;土温80 0.5ml;磷酸氢二钾1g ;乙酸钠 2.5g ;柠檬酸二铵1g ;七水硫酸镁0.1g ;四水硫酸锰0.1g ;番茄汁50ml;琼脂条9g;加入5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调pH值为6.8,115℃,灭菌15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一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纯化
一、实验目的
学习从新鲜酸乳中进行乳酸菌的分离纯化的方法,并进一步了解乳酸菌的生长特性。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嗜热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保加利亚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乳酸菌种也可以从市场销售的各种新鲜酸乳或酸乳饮料中分离。
BCG牛乳培养基、乳酸菌培养基(CMRS)、脱脂乳粉、高压蒸汽灭菌锅、超净工作台、培养箱、酸乳瓶(200 - 280mL)、培养皿、试管、300mL三角瓶。
三、操作步骤
1.分离:取市售新鲜酸乳液稀释至10-5,取其中的10-4 10-5 2个稀释度的稀释液各0.1-0. 2mL,分别接入BCG牛乳培养基琼脂平板上,用无菌涂布器依次涂布;或者直接灌注法分离,置40℃培养48h,如出现圆形稍扁平的黄色菌落及其周围培养基变为黄色者初步定为乳酸菌。
2.鉴别选取乳酸菌典型菌落转至脱脂乳试管中,40℃培养8-24h,若牛乳出现凝固,无气泡,呈酸性,涂片镜检细胞杆状或链球状(两种形状的菌种均分别选入),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则可将其连续传代4-6次,最终选择出在3-6h能凝固的牛乳管,作菌种待用。
四、注意事项
采用BCG牛乳培养基琼脂平板筛选乳酸菌时,注意挑取典型特征的黄色菌落,结合镜检观察,有利高效分离筛选乳酸菌。
BCG牛乳培养基
(A)溶液:脱脂乳粉100g,水500Ml,加入1.6%溴甲酚绿(B. C. G)乙醇溶液1mL,80℃灭菌20min。
(B)溶液:酵母膏10g,水500mL,琼脂20g,pH 6.8,121℃湿热灭菌20min。
以无菌操作趁热将(A)、(B)溶液混合均匀后倒平板。
乳酸菌培养基(CMRS)
蛋白胨5g;牛肉膏 5 g ;酵母浸膏 2.5 g ;乳糖7.5 g;土温80 0.5ml;磷酸氢二钾1g ;乙酸钠 2.5g ;柠檬酸二铵1g ;七水硫酸镁0.1g ;四水硫酸锰0.1g ;番茄汁50ml;琼脂条9g;
加入5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调pH值为6.8,115℃,灭菌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