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教案配气机构
汽车发动机教案配气机构

汽车发动机教案
关于教案的几点说明:
1、本教案主要着重于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对教学的具体内容则主要体
现于课件中。
2、本教案中的教学方法设计内容用红色字体表示,以区别于一般课程
内容。
3、由于本课程由多从头到教师讲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对教学重点难
点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并对难点的突破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体现于教案开头之“难点突破方法栏”中。
4、对教学重点的强调由于不同教师根据各自的授课特点采用的方法不
尽相同,教案中未体现。
《汽车发动机》教案
教案内容、方法、过程
【教学难点】
(活跃课堂气氛,调
动积极性)
能力培养:
锻炼学生逻辑思维
能力和语言表达能
力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约10分钟)
▲教师设问
▲学生回答
▲教师设问
▲学生回答
(讲授过程中,用动画展示进排气门的开闭情况,演示配气相位的变化及其含义,以加深学生理解)
气门间隙过大和过小各造成的影响?
气门间隙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间隙过小,不能完全消除弊病;间隙过大,在气门与气门座以及各传动件之间将产生撞击和响声。
进入气缸内的新气数量或称进气量对发动机性能影响多大?
进气量越多,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和转距越大。
因此,配气机构首先要保证进气充分,进气量尽可能的多;同时,废气要排除干净,因为气缸内残留的废气越多,进气量将会越少。
其次,配气机构的运动件应该具有较小的质量和较大的刚度,以使配气机构具有良好的动力特性。
第三章配气机构教案

发动机电子教案(配气机构1)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构造课时 2课题配气机构的构造概述教学方式学生合作实训+老师现场讲授教学目标1、掌握配气机构的功用、组成2、熟悉气门和凸轮的布置形式3、掌握气门间隙的概念、配气相位重、难点 1.教学重点:配气相位2.教学难点:配气相位教学内容配气机构概述一、气门式配气机构的布置与传动1.气门的布置形式;2.凸轮轴的布置形式;3.凸轮轴的传动方式;4.气门间隙配气相位一、进气门的配气相位1.进气提前角;2.进气迟后角二、排气门的配气相位1.排气提前角;2.排气迟后角三、气门的叠开教学过程练习1:配气机构的作用是什么?2:配气机构为什么要留气门间隙?过大过小各有什么危害?其调整方法和步骤如何?本次课主要介绍了气门的布置形式、凸轮轴的布置形式、凸轮轴的传动方式,着重讲述了气门发动机电子教案(配气机构2)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一、气门组(一)气门 1.构造;2.气门的工作条件与材料(二)气门座;(三)气门导管;(四)气门弹簧二、气门传动组(一)凸轮轴 1.构造分析;2.轴向定位(二)正时齿轮(三)挺柱1.平面挺柱;2.滚子挺柱;3.液压挺柱(四)推杆(五)摇臂(六)摇臂轴教学过程练习1:什么叫配气相位?如何画出配气相位图?2:凸轮轴的构造是怎样的?如何进行轴向定位?小结本次课主要介绍了气门组的组成,重点讲述了气门的构造特点,分析了汽油机和柴油机气门座的镶嵌原则,以及气门弹簧防止共振的措施。
重点讲述了如何根据凸轮轴的转动找点火次序,分析了液压挺柱的工作原理,液压挺柱不用调气门间隙,如果采用一般挺柱,调间隙应在凸轮轴的哪个行程段?供大家课后考虑!发动机电子教案(配气机构2)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构造课时 2课题配气机构的主要零件:气门组教学方式课堂多媒体+学生合作实训+老师现场讲授教学目标1.了解气门组的组成;2.理解并掌握进、排气门的构造特点;3.掌握气门座的镶嵌原则;4.掌握气门弹簧防止共振的措施。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微课版) 教案 项目3 配气机构的检修

学生互动和讨论
20分钟
四、技能训练
实验车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功用、组成、类型。
正时标记的校对。
演示及实车操作
学生互动讨论和操作
70分钟
五、课堂小结
小结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10分钟
六、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及预习内容
10分钟
授课教案纲要
教师姓名
系部专业
汽车工程系
课程名称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测与维修
使用教材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
可变配气相位机构的应用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配气相位;进气门配气相位可变控制机构;难点:WT-i和VTEC配气机构的检修。
综合素质培养
培养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教学资源
教材、PPT课件
教学后记(对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教材、教学方法的建议)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学生活动
时间安排
七、复习导入新课
机体组的组成。
学生讨论
10分钟
八、知识讲授提要
配气相位;
掌握进气门配气相位可变控制机构;
掌握VVT-i和VTEC配气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检修。
PPT及视频
老师讲解
100分钟
三、技能学习
可变配气相位机构的应用。配气正时安装方法。
VVT-i和VTEC配气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检修
教学活动流程设计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机构的组成。
学生讨论
10分钟
四、知识讲授提要
气门组的功用、组成、类型。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气门弹簧、气门弹簧座的结构特点、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
《汽车发动机检测与维修》-教学课件-11-任务十一 配气机构的检查与组装

3 知识讲解
配气机构拆装检测项目表
序号
项目
检查结果
1 检查张紧轮有无缺齿、损坏
正常□ 损坏□
2 检查正时皮带是否损坏
正常□ 损坏□
3 检查曲轴正时带轮是否正常
正常□ 损坏□
4 检查凸轮轴正时带轮是否正常
正常□ 损坏□
5 凸轮轴轴向间隙
测量值: 标准值:
6 凸轮轴与液压挺住的间隙
测量值: 标准值:
7 凸轮轴圆跳动
2 课程概述
重点
1、气门传动组的检查方法 2、凸轮轴的拆卸检测方法 3、气门组的分解组装方法 4、气门组各零部件的检查方法 5、汽缸盖的检查方法 6、各种专用工具及量具的使用方法
难点
1、气门传动组的检查方法 2、凸轮轴的拆卸检测方法 3、气门组的分解组装方法 4、气门组各零部件的检查方法 5、汽缸盖的检查方法
配气机构的检查与组装
1 任务载体
车辆 信息
2011款大众捷达
客户 信息
姓名小王公司员工
任务 信息
总装配气机构
2 课程概述
目标 1、掌握配气机构所有维修技能及工艺流程 2、能够对配气机构进行正确装配
内容
1、配气机构进行拆装与测量 2、配气机构拆装注意事项 3、气门组常见损伤及原因分析 4、按要求填写项目单
进气门: 排气门:
备注 有:维修/更换 无:正常使用 有:维修/更换 无:正常使用 有:维修/更换 无:正常使用 有:维修/更换 无:正常使用
0.15mm(参考值)
0.15mm(参考值)
0.01mm(参考值)
进气门103.95mm(参考值) 排气门103.84mm(参考值)
进气门5.96mm(参考值) 排气门5.95mm(参考值)
配气机构教案

配气机构说课教案复习提问:1、发动机有哪两大机构组成?发动机两大机构分别是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
故障案例分析早晨发动机起动后排气管有冒蓝烟的现象,怠速工作一会儿后就不冒蓝烟了,其他一切正常。
王老板的车子有如下故障:(1)发动机怠速时有明显的“嚓嚓”的响声。
(2)各转速下均有清脆的响声,多根气门弹簧不良,机体有震抖现象。
问:可能的原因是什么?3.1.1 配气机构的作用其作用是根据发动机工作循环和点火次序,适时地开启和关闭各缸的进、排气门,使纯净空气或空气与燃油的混合气及时地进入气缸,废气及时地排出。
配气机构首先要保证进气充分,进气量尽可能多。
同时,废气要排除干净,因为气缸内残留的废气越多,进气量将会越少。
其次,配气机构的运动件应该具有较小的质量和较大的刚度,以使配气机构具有良好的动力特性。
3.1.2 配气机构总体组成与工作原理1.配气机构总体组成(以顶置双凸轮轴齿形皮带传动的配气机构,气门组件(含进排气门、进排气门座、气门弹簧、气门锁夹、气门导管等)气门驱动机构(液压挺柱)凸轮轴:凸轮轴传动机构(含曲轴正时皮带轮、凸轮轴传动皮带轮、齿形皮带、张紧轮等)气门组用来封闭进、排气道,主要零件包括气门、气门座、气门弹簧和气门导管等。
气门传动组是从正时齿轮开始至推动气门动作的所有零件,作用是使气门定时开启和关闭,它的组成视配气机构的形式不同而异,主要零件包括正时齿轮(正时链轮和链条或正时带轮和正时带)、凸轮轴、挺杆、推杆、摇臂轴和摇臂等。
发动机工作时,曲轴通过正时齿轮驱动凸轮轴旋转,使凸轮轴上的凸轮凸起部分通过挺杆和推杆推动摇臂绕摇臂轴摆转,摇臂的另一端便向下推开气门,并使气门弹簧进一步压缩。
当凸轮的顶点转过挺杆后,气门在气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开度开始逐渐减小,直至最后关闭。
充气效率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被吸入气缸愈多,则发动机可能发出的功率愈大。
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充满气缸的程度,用充气效率ηv表示,它是指在每个循环中,实际进入气缸的充量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理论充量的比值。
配气机构汽车发动机教学设计

1、摇臂和摇臂轴的构造
2、摇臂和摇臂轴的检修
3.4可变配气相位及其控制技术
1、VTEC的构造
2、VTEC的工作原理
3、VTEC的检修
(1)故障代码为“21”的故障检修
(2)故障代码为“22”的故障检修
1)手动检查法:
2)专用工具检查法:
3.4.1丰田智能可变配气正时系统(VVT-I)
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
配气机构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授课人
徐锦涛
审核人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配气机构的工作过程
掌握配气机构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
学会配气机构的修理方法
掌握配气机构的基本检测方法
情感目标
增加学生对汽车的兴趣,增强对本专业的兴趣爱好
教材
分析
重点
配气机构的结构特点;配气机构的工作过程
难点
配气机构的工作过程;配气机构的基本检测方法;配气机构的修理方法
1、气门弹簧的构造
2、气门弹簧的检修
3、气门间隙
3.3气门传动组的构造与维修
3.3.1凸轮轴
1、凸轮轴的构造
2、凸轮轴的驱动
凸轮轴的检修
(1)凸轮表面的检修
(2)凸轮轴弯曲变形的检修
(3)凸轮轴轴颈的检修
(4)凸轮轴轴向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4、正时链轮和链条的检查
(1)正时链条长度的检查
(2)正时链轮最小直径的检查
1、进气提前角
2、进气迟闭角
3、排气提前角
4、排气迟闭角
5、气门叠开与气门叠开角
3.2气门组的构造与维修
3.2.1气门
汽车发动机教案配气机构

汽车发动机教案配气机构一、教学目标:1. 了解配气机构的组成及作用2. 掌握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3. 能够分析配气机构的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二、教学内容:1. 配气机构的组成: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凸轮轴、正时链条等2. 配气机构的作用:控制发动机的吸气、压缩、爆发和排气四个过程3. 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通过凸轮轴的转动,控制气门的开启和关闭4. 配气机构的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气门损坏、气门座磨损、气门导管堵塞等,需更换气门、气门座、清理气门导管等5. 配气机构的维护与保养:定期更换机油、检查气门间隙、清洁气门导管等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汽车发动机工作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配气机构的作用和工作原理2. 讲解:详细讲解配气机构的组成、作用和工作原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分组讨论配气机构的维护与保养方法4. 实操:学生分组进行配气机构的拆卸和组装,教师指导并检查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说出配气机构的组成及作用2. 学生能理解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并能分析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3. 学生能够正确进行配气机构的拆卸和组装4. 学生能够制定配气机构的维护保养计划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2. 汽车发动机模型3. 配气机构零部件4. 工具箱及工具5. 相关视频资料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配气机构在实际发动机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问题解决:学生分组解决配气机构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气门损坏、气门座磨损等。
3.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模拟配气机构的故障诊断和维修过程。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类型的配气机构:如顶置凸轮轴、底置凸轮轴等。
2. 比较不同类型配气机构的优缺点。
3. 探讨配气机构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
八、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评估学生对配气机构知识的掌握。
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教案

配气机构任务一配气机构结构学习目标1.掌握配气机构的结构特点。
2.掌握配气机构和主要零部件功用。
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按照发动机各缸工作过程的需要,定时地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使新鲜燃油混合气得以及时进入气缸,废气得以及时排出气缸。
完成发动机工作循环。
在进气终了时,新鲜燃油混合气被吸进气缸愈多,则发动机可能发出的功率愈大。
燃油混合气充满气缸的程度,用充气效率来表示。
充气效率越高,表明充入气缸的空气量越多,燃烧后放出的热量越多,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就越大。
为提高充气系数,配气机构设计制造时,一是要求其结构有利于减小进气和排气的阻力,而且进排气门的开启时刻和持续开启时间比较适当,使进气过程和排气过程都尽可能充分,二是尽可能降低进气终了时汽缸内的温度。
配气机构就是要保证在发动机各工况工作,特别是高速高负荷条件下,满足充气效率的要求。
1.气门的布置形式及凸轮轴的布置形式1)根据气门安装位置不同,分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气门侧置式配气机构(1)气门位于气缸盖上称为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由凸轮、挺柱、推杆、摇臂、气门和气门弹簧等组成。
其特点,进气阻力小,燃烧室结构紧凑,气流搅动大,能达到较高的压缩比,目前国产的汽车发动机都采用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
气门的布置形(2)气门位于气缸体侧面称为气门侧置式配气机构,由凸轮、挺柱、气门和气门弹簧等组成。
省去了推杆、摇臂等零件,简化了结构。
因为它的进、排气门在气缸的一侧,压缩比受到限制,进排气门阻力较大,发动机的动力性和高速性均较差。
逐渐被淘汰。
2)按凸轮轴布置位置,分为凸轮轴下置式、凸轮轴式中置式、凸轮轴上置式。
凸轮轴布置形式(1)凸轮轴下置式,主要缺点是气门和凸轮轴相距较远,因而气门传动零部件较多,结构较复杂,发动机高度也有所增加。
(2)凸轮轴中置,凸轮轴位于气缸体的中部由凸轮轴经过挺柱直接驱动摇臂,省去推杆,这种结构称为凸轮轴中置配气机构。
(3)凸轮轴上置,凸轮轴布置在气缸盖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发动机教案
关于教案的几点说明:
1、本教案主要着重于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对教学的具体内容则主要体
现于课件中。
2、本教案中的教学方法设计内容用红色字体表示,以区别于一般课程
内容。
3、由于本课程由多从头到教师讲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对教学重点难
点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并对难点的突破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体现于教案开头之“难点突破方法栏”中。
4、对教学重点的强调由于不同教师根据各自的授课特点采用的方法不
尽相同,教案中未体现。
《汽车发动机》教案
【教学难点】
(活跃课堂气氛,调动积极性)
能力培养:
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约10分钟)
▲教师设问
▲学生回答
▲教师设问
▲学生回答
(讲授过程中,用动画展示进排气门的开闭情况,演示配气相位的变化及其含义,以加深学生理解)
气门间隙过大和过小各造成的影响?
气门间隙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间隙过小,不能完全消除弊病;间隙过大,在气门与气门座以及各传动件之间将产生撞击和响声。
进入气缸内的新气数量或称进气量对发动机性能影响多大?
进气量越多,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和转距越大。
因此,配气机构首先要保证进气充分,进气量尽可能的多;同时,废气要排除干净,因为气缸内残留的废气越多,进气量将会越少。
其次,配气机构的运动件应该具有较小的质量和较大的刚度,以使配气机构具有良好的动力特性。
(利用PowerPoint展示进排气门的开闭情况,根据工作原理及气流流动特点,解释虽然两气门处于同时打开状态,但进气气流与排气气流不会相互窜通,对照课件,演示配气相位的变化及其含义,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做概括性总结,以加深学生理解与掌握。
)。